急性冠脉综合症-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促心肌素-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于 UA 组 [ 10 0 ± 1 5 0 )n / 及 正 常 对 照 组 [ 1. 5 1. 5 n / 均 P < 0 0 ) 而 UA 组 也 高 于 正 常 对 照 组 ( < (8 . 6 2 . 5 g I ] ( 9 O ± 8 6 ) g L( .1 , P 0 0 ) 2 AMI 者 C - 浓 度 与 C — . 1 。( ) 患 T1 K MB峰 值 ( 一0 64 P G 0 0 ) c n 峰 值 ( r .1 , .1与 T I r= 0 5 5 P G 0 0 ) 在 良好 的 相 关 .5 , .1 存 性 。结 论 : 血浆 C — 在 A S各 组 患 者 中都 有 升 高 , 浓 度 与 疾 病 的 严 重 程 度 有 一 定 相关 性 。血 浆 C - 在 心 肌 损 伤 的 修 复 中 Tl C 其 TI 发 挥作 用 。C ~ 做 为 A S严 重 程 度 的预 测 指 标 。 T I可 C 关键词 促 心 肌 素 一 ; 性 冠 脉 综 合 征 ; 钙 蛋 白 I肌 酸 磷 酸 激 酶 同 工 酶 1急 肌 ;
14 统 计 学 分 析 : 各 组 的 测 定 结 果 采 用 S S 1.0软 件 . 对 PS3 进 行 分 析 , 量 资 料 以 均 数 士标 准 差 ( ± S 表 示 , 间进 行 计 ) 组
AC ) S 病人 血浆 C 一 水 平 的变 化 及 其 临 床 意 义 。 标 : 心肌 梗 死 标 记 物 :肌 酸激 酶 同 工 . ①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水平的相关研究

n n rt f ekMC etai o a P一1lvl( >00 ) ri C o p ee P . 5 ,o nM P一1l e btenpt nswt MI nd eet a s( e l e e ai t i A i rn r P>0 0 ) v w e h i f pt .5 .
・
95・ 2
・
专 题 研 讨 ・
急 性 冠脉 综 合 征 患 者 血 浆单 核 细 胞 趋 化 因子 一1水 平 的 相 关 研 究
杨 立 明 ,许 丹 ,马 威 ,尚小 明 ,孙淑 娴 ,张春 来 ,纪 征 ,姜 玉凤 ,卢 峰 ,赵 宝春 ,张 琦
【 摘要 】 目的 探 讨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 浆单核 细胞趋 化 因子 一1 ( C M P一1 水平 ;以及 不 )
【 btat Obet e oivs gt tel e o l m ooyece o ci f t 一1( C A s c】 r jc v T etae h vl f a am nct hm t t c r i n i e ps a ca o M P一1 npt ns i )i ai t wt e h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二者合并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病史采集】1.病人住院后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历记录,门诊病人必须建立病历简要病情记载。
2.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诱因、危险因素、有无合并症,治疗的经过和治疗反应。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1.入院后15分钟内必须完成体格检查,10分钟内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以评价缺血性变化,如果最初心电图不能诊断但患者仍有症状,以及ACS临床高度疑似,应进行系列心电图检查(如就诊最初1小时内间隔15~30分钟)以发现缺血性变化。
2.对症状符合ACS的所有患者,就诊时和症状发作后3-6小时应该获得系列心脏肌钙蛋白(T或I)检验结果,疑似ACS但系列肌钙蛋白检验值水平正常,症状发作后超过6小时应该再次进行肌钙蛋白检验。
3. 超声心动图:AMI及严重心肌缺血时可见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同时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诊断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失调等。
4. 其它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MRI等。
【诊断】非ST段急性冠脉综合征(1)胸痛时间更长,可达数10分钟,胸痛在休息时也可发生。
(2)体检可发现一过性的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以及由于二尖瓣反流引起的一过性收缩期杂音。
(3)根据病史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0.2mV)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可以作出诊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诱发因素:促进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诱因包括:晨起6时至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血脂增高,血粘稠度增高;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注量锐减。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变化

和 U AP组 之 间 血 清 h —C P和 sC s R l AM 一1 平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血 清 h C P和 sC 水 s R l AM —l 平 与 AC 水 S的发 生 、 展 发
有关, 并反 映斑 块 的 不 稳 定 性 。 关键词 : 性冠脉综合征 ; 急 高敏 C反 应 蛋 白 ; 可溶 性 细 胞 间黏 附 分 子 中图 分 类 号 : 4 . R2 6 2 R5 1 4 5 . 文献 标 识 码 : C 1 文 章 编 号 :6 2—1 4 ( O 0) 7 0 7 l7 3 9 2 1 0 7 0—0 2
.
急 性 冠脉 综 合征 患者 血清 sC I AM 一1和 h —C s RP水 平 变化
田 立 圣
摘要 : 目的 观 察 血 清 高敏 C反 应 蛋 白(h — R ) 可 溶 性 细 胞 间 黏 附 分子 一 ( I AM 一1 水 平在 急 性 冠 脉 综 合征 ( C ) 者 s C t 、 1 sC ) A S患 中 的 变化 , 并探 讨 其 与斑 块 稳 定 性 的 关 系 。方 法 3 1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AMI 患 者 ( ) AMI ) 3 组 、 7例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UAP 患 者 )
急 性冠 脉 综 合征 ( C ) 冠 心 病 的 严 重 临 床 表 现 , C A S是 A S包 括 S 段 抬 高 的 心 肌 梗 死 ( T MI 、 S 段 抬 高 的 心 肌 梗 死 T S E )非 T
( TEMI和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NS ) UAP) 。急性 冠 脉 综 合 征 的主 要 病 理 生 理 基础 是 动 脉 粥 样 斑 块 破 裂 。大 量 证 据 表 明 , 症 反 应 炎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水平变化

MC -) P1水平在 急性冠脉综 合征 ( S 患 者 中的变 化 , 探讨 其 与斑 块稳 定性 的关 系。 方 法 AC ) 并 免疫吸附法 ( L s ) E IA 检测 S S和 MC - 。 结果 E P 1
Z NG N -a Y HA an , ANGZ i n , I h— g L ANGB n Y. mi i,  ̄ NGHu—u L A i , I NGC a gqn D p a do g S c dC ii l d — y hn -i g( e t fC r i o y, e n l c Me i o l o na clU ies y S a x d cl U ies y,T iu n 0 0 0 C ia  ̄o rs ntn uh r E mal z i n y n 8 0 s . a n v r t , h n i i Me i n vri a t a a 3 0 1, h n C re x u ig a to , - i : h miK a g 0 @ i y l a n
血 清 S S和 MC - 水 平 与 A S的 发 生 、 展 有 关 , 反 映 斑 块 的 不 稳 定 性 。 E P1 C 发 并
关键词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E一选择素 ; 单核 细胞趋化 因子 一1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 51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Ch n e fs r m ou l s l tn a d mo o y ec e t c i r t - n p t n s wi c t o o a y s n r me a g s o e u s l b eE-ee i n n c t h mo a t p o i 1 i a i t t a u ec r n r y d o c c n e h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题库1-2-10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题库1-2-10问题:[单选,A1型题]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心绞痛发作()A.多无阳性体征,但发作时可以闻及收缩期杂音B.血压多数升高,也可下降C.疼痛呈游走性D.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E.可以表现为与活动相关的咽痛心绞痛疼痛性质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疼痛的部位多位于胸骨上中段之后或心前区,部位相对固定但可有放射痛,游走性疼痛多不是心绞痛。
故选择C。
问题:[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A.不稳定型心绞痛B.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C.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D.缺血性心肌病E.冠心病猝死近年来把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前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包括在内;后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故选择D。
问题:[单选,A1型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点不包括()A.斑块破裂B.稳定型心绞痛C.血栓形成D.远端小血管栓塞E.休息胸痛稳定型心绞痛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故选择B。
/ 亚冠联赛问题:[单选,A1型题]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不正确的是()A.心绞痛发作时明显的ST段压低有预后意义B.发作时可以出现室性心动过速C.心电图正常不能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D.每次心电图检查结果可能不完全相同E.与既往心电图比较更有诊断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在缓解期心电图可以表现为正常,因此C是不正确的。
问题:[单选,A1型题]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错误的是()A.溶栓疗法B.抗凝疗法C.调脂治疗D.冠脉介入疗法E.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休息,口服药物缓解疼痛,并加强抗凝、抗栓治疗,病情严重者考虑行冠脉介入治疗,如冠脉病变复杂,可考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因此溶栓治疗是错误的。
故选择A。
问题:[单选,A1型题]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最重要的措施是()A.溶栓治疗B.抗凝、抗血小板C.应用静脉硝酸甘油D.止痛E.抗心力衰竭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包括低分子量肝素)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血栓形成,阻止病情向心肌梗死方向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小凹蛋白-1及白三烯B4表达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小凹蛋白-1及白三烯B4表达王琳;王教辰;陈葆国;朱敏;唐礼江;江建军;许莎莎;米亚非;方崇峰;王斌;葛卫力;黄洁;洪凤芹【期刊名称】《心脑血管病防治》【年(卷),期】2010(010)001【摘要】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及白三烯B4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中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4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证实为ACS的患者与20例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组进行研究,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小凹蛋白-1(Cav-1)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30例ACS患者及对13例照组血清中白三烯B4(LTB4)的表达水平.结果:ACS组单核细胞Cav-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CS组血清LTB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v-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AMI患者血清中LTB4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及非冠心病组(P<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CS 与非冠心病组,显示LTB4总预测准确率70.7%,Cav-1总预测准确率78%,而结合LTB4及Cav-1两类指标总预测准确率上升为80.5%. 结论:单核细胞上小凹蛋白-1在ACS患者表达降低,AMI患者血清中 LTB4表达上调,结合两类指标对预测发生ACS的准确率比单个指标的评价更有意义.【总页数】4页(P12-14,22)【作者】王琳;王教辰;陈葆国;朱敏;唐礼江;江建军;许莎莎;米亚非;方崇峰;王斌;葛卫力;黄洁;洪凤芹【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相关文献】1.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小凹蛋白1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J], 王琳;唐礼江;江建军;方崇峰;许莎莎;陈葆国2.白三烯B4对巨噬细胞小凹蛋白-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关系[J], 王琳;江建军;许莎莎;方崇峰;陈葆国;朱敏;黄维清;唐礼江3.小凹蛋白-1在国内患者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 [J], 赵文嫣;孙明;李树强;李春飞;冯勇;耿东华4.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小凹蛋白-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变化 [J], 李玉芝; 张磊; 王鹏; 卞合涛5.细胞质膜小凹/小凹蛋白1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壁中的表达变化 [J], 严鹏科;廖端芳;涂剑;王蓉蓉;唐朝克;万载阳;杨永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可以恢复冠脉血流,并减 少梗塞面积。这些治疗手段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重要治疗选择。
外科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介入治疗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例如,早期心肌梗死、动脉闭塞严重或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等情况需要考虑外科治疗。
治疗后的护理
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这包括监测心电 图、血压和心肌酶标志物等,并安排好康复计划。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策 略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及时的治疗来挽救患者的生 命。本演示将介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以及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 疗后的注意事项。
急性冠脉综合征概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冠状动脉血流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的病情。主要表现为胸 痛、气促、恶心、出汗等症状。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前的评估
在开始治疗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心脏功能和合并疾病等因素。这些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 抗凝药、β受体阻滞剂和血脂调节药等。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减轻症状、预防并 发症。
预防再发
预防再发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期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定期复查和维持规 律的药物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有不稳定性心绞痛表现,肌钙蛋白 临床有不稳定性心绞痛表现, TnI、TnT升高,应考虑有心肌梗死可能。 TnI、TnT升高,应考虑有心肌梗死可能。 升高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4.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根据超早期巨大T波及弓背型ST段抬高、 根据超早期巨大T波及弓背型ST段抬高、 ST段抬高 ST- 波动态演变、肌钙蛋白阳性等, ST-T波动态演变、肌钙蛋白阳性等,结合 临床表现不难诊断。ST段抬高, 临床表现不难诊断。ST段抬高,须与心包 段抬高 炎、变异心绞痛等相鉴别。 变异心绞痛等相鉴别。
Yusuf S,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7):494-502
波立维®300mg/75mg实现NSTEMI/UA患 者显著的临床净获益
中断波立维治疗严重降低 非介入治疗UA/NSTEMI患者生存率
Fox K. AA, et al. CURE presents
波立维+ASA双联治疗得到指南明确推荐 双联治疗得到指南明确推荐 波立维
四、治 疗
(1)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 (1)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 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
缺血事件 %
8 6.3 6 4 2 5.2 2.9
0 波立维预处理 PCI时给予波立维 PCI时给予波立维 患者数
无 无 207
有 无 207
无 有 718
有 有 718
• 按患者是否在入组时 (预处理)、和在行PCI前给予波立维负荷量 300 mg分组 • 缺血事件: 30天CV 死亡、 PCI后再梗塞或卒中
概 述
ACS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 ACS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根据心肌急性缺氧严 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 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及个体氧供需失衡状态, 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及个体氧供需失衡状态,其 临床表现可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ST段抬高的心 临床表现可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 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论引起不稳定性心 绞痛是何种原因, 绞痛是何种原因,持续心肌缺血的结果将是心肌梗 因为ACS发病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 ACS发病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 死。因为ACS发病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如能 早期识别,快速有效治疗,将能挽救缺血心肌, 早期识别,快速有效治疗,将能挽救缺血心肌,缩 小心梗面积,甚至避免心肌梗死发生。这就是ACS 小心梗面积,甚至避免心肌梗死发生。这就是ACS 作为一个临床类型, 作为一个临床类型,为大家所接受并受到重视的原 因。
2007年NSTE ACS指南
四、治 疗
2.院内治疗
完成病史体检,维持静脉通路,供氧,血 完成病史体检,维持静脉通路,供氧, 氧饱和度测定,描记12导联电图, 12导联电图 氧饱和度测定,描记12导联电图,连续心电 监测,监测肌钙蛋白及心肌酶等。对治疗反 监测,监测肌钙蛋白及心肌酶等。 应欠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性瓣膜功能 应欠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不全,休克,Lbbb等可请心脏专家会诊。 不全,休克,Lbbb等可请心脏专家会诊。 等可请心脏专家会诊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稳定性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
胸痛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胸痛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大多 15min, 在5~15min,多于劳累后过度紧张激动后发 15min, 病,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可以缓解。 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可以缓解。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JAMA Sept 2005; 294: 10
什么时候开始用氯吡格雷300 负荷剂量 负荷剂量? 什么时候开始用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 300
给予负荷剂量的时间越早, 给予负荷剂量的时间越早,受益越大
10 9 8
无波立维预处理
提前3-6小时给予负荷剂量 8.3% 7.9% 5.8% 38.6 % RRR p = 0.05
2.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胸痛发作持续时间一般都达到或超过15 min。 胸痛发作持续时间一般都达到或超过15 min。主要有以 下三种类型: 下三种类型: (1)新近发生的心绞痛:发病时间在一个月之内。 (1)新近发生的心绞痛:发病时间在一个月之内。 新近发生的心绞痛 (2)劳力加重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增加, (2)劳力加重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增加, 劳力加重型心绞痛 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静息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等。 (3)静息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等。 静息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肌钙蛋白TnT及TnI不升高) 不稳定性心绞痛肌钙蛋白TnT TnI不升高) TnT及 不升高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
青岛思达心肺血管医院 程海滨
概
述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急性发作过 Syndrome,ACS)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急性发作过 程中的一个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病理 程中的一个类型, 基础,发病原因是心肌急性缺氧,是心肌氧的 基础,发病原因是心肌急性缺氧, 供需不平衡, 供需不平衡,大多是由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演变 或恶化而来。 或恶化而来。
20
25
30
四、治 疗
1.院前治疗
2000年国际复苏指南建议采用MONA方针, 2000年国际复苏指南建议采用MONA方针, 年国际复苏指南建议采用MONA方针 M:(吗啡)能有效止痛,降低氧需及前负荷; 吗啡)能有效止痛,降低氧需及前负荷; O:(氧气)改善缺氧; 氧气)改善缺氧; N:(硝酸甘油)抗痉挛,降心脏负荷及氧需; 硝酸甘油)抗痉挛,降心脏负荷及氧需; A:(阿+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二、发病机理
ACS发病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 ACS发病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 发病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由于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 由于斑块破裂 血小板激活 破裂, 激活, 导致血栓形成 造成血管腔闭塞 形成, 闭塞。 导致血栓形成,造成血管腔闭塞。
二、发 病 机 理
此外,内皮功能受损, 此外,内皮功能受损,使前列环素 (PGl2)及内皮舒张因子(EDRF)释放减少, PGl2)及内皮舒张因子(EDRF)释放减少,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增多,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增多,引起血 Ⅱ(AngⅡ 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栓形成。 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栓形成。
一、临 床 分 类
1.ACS划分两大类 ACS划分两大类 (2)第二类: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其血栓是 2)第二类 第二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段抬高心肌梗死。 以纤维蛋白为主,又称红色血栓,血管腔完 以纤维蛋白为主,又称红色血栓, 全闭塞。 全闭塞。
一、临 床 分 类
2.心肌标志物
肌钙蛋白是鉴别不稳定心绞痛与非ST 肌钙蛋白是鉴别不稳定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心 ST段抬高心 肌梗死的主要依据。目前测定的肌钙蛋白有两种, 肌梗死的主要依据。目前测定的肌钙蛋白有两种, 即肌钙蛋白T(TnT)与肌钙蛋白I TnI)。 T(TnT)与肌钙蛋白 )。不稳定心 即肌钙蛋白T(TnT)与肌钙蛋白I(TnI)。不稳定心 绞痛,肌钙蛋白不升高。急性心梗时升高。TnI的 绞痛,肌钙蛋白不升高。急性心梗时升高。TnI的 特异性较TnT更高。一般认为,TnI及TnT每 TnT更高 特异性较TnT更高。一般认为,TnI及TnT每6小时测 一次,连续两次正常,可除外心肌梗死。 一次,连续两次正常,可除外心肌梗死。
讨论——ASA应用
2007年NSTE-ACS指南中,如无禁忌,所有患者立 即服用阿司匹林,起始负荷剂量160-325mg,长期 75-100mg;部分患者既往即使每天口服100mg, 但在ACS发生后还是建议再次给予负荷剂量,然后 长期口服维持;
讨论——ASA应用
现有的研究已经显示阿司匹林并不是剂量越 大抗血小板效果就越好,而且最近公布的 Current研究也证明300mg阿司匹林与100mg 阿司匹林每天一次口服相比对于ACS患者并 没有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痛是ACS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胸痛是ACS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也有 ACS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少数病人可以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或仅有 颈、颌、耳、上腹等不适,应加注意。 上腹等不适,应加注意。
ACS患者近期死亡风险高
ACS患者 30-天死亡率 患者 天死亡率
10.0
累积死亡率 (%)
氯吡格雷剂量加倍 vs 标准剂量 确诊支架内血栓形成 (冠脉造影证实 冠脉造影证实)
波立维标准剂量
0.012
42% RRR
0.008 累积危险比
氯吡格雷剂量加倍
0.004
HR 0.58 95% CI 0.42-0.79 P=0.001
0.0 0
3
6
9
12
15 天
18
21
24
27
30
药物治疗患者,波立维 尽早给予, 药物治疗患者,波立维300mg/75mg尽早给予,获益显著 尽早给予 CURE研究发现,波立维300mg负荷剂量治疗24小 时即可显著降低缺血性事件发生率达34%
8.0
6.0
4.0 女性 (n=546) 男性 (n=1198)
2.0
0.0 0 5 10 15 进入CCU后的天数 后的天数 进入
CCU=coronary care unit. Adapted from Perers E et al. Int J Cardiol. 2005;103:120-127.
一、临 床 分 类
3.ACS危险程度分类 ACS危险程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