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疾病

合集下载

疾病与基因的关系

疾病与基因的关系

疾病与基因的关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疾病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携带着人类个体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疾病是当我们的身体功能出现异常时所显现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疾病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基因对疾病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在我们的身体中,基因携带着生命所需的信息,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形态、功能和特征。

不同的基因组合在人类个体差异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一些基因可能会使人更容易患某些特定疾病,这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它可能会影响基因的功能,导致身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生异常。

疾病与基因之间是如何相关的?许多疾病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例如,遗传性疾病是由特定突变基因遗传给子代的疾病,如囊性纤维化、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此外,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也与遗传有关。

尽管环境因素在这些疾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遗传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患病的风险。

疾病的预防与基因是否有关?答案是肯定的。

通过对基因和疾病之间关联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遗传信息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早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携带某种可能导致疾病的基因,他们可以采取特定的生活方式来减少患病风险。

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基因风险。

基因与疾病的治疗方法是否有关?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且基于个体的遗传信息开发出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这被称为“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修复、替换或调整人体内的特定基因,从而治疗或预防疾病。

举例来说,基因治疗已被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以及一些癌症等。

虽然基因治疗还在研究阶段,但它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总结来说,疾病与基因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基因携带着我们的遗传信息,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形态和特征。

基因与疾病.ppt

基因与疾病.ppt
2021/2/27
蛋白质未变 化,但总量
大大提高
增强子功 能使癌基 因高效表 达
与强启动子基 因相融合,提 高癌基因表达 效率
(1)点突变
2021/2/27
(2)LTR(long terminal repeat)插入
强启动子
2021/2/27
(3)基因重排(rearrange)
2021/2/27
原癌基因
基因扩增
2021/2/27
蛋白质结构未变化,但总量大大提高
3、基因互作与癌基因表达
(1)染色体构象对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基因表达不仅取决于基因本身及其相邻区域的一级 结构,也取决于其空间构象,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空间排列和染色质的结构。当两个基因相距太近时, 往往不易形成有利于高效转录的空间结构。
2021/2/27
Contents
• 肿瘤与癌症 • 人免疫缺损病毒——HIV • 乙型肝炎病毒——HBV
2021/2/27
第一节 肿瘤与癌症
内容提要: 癌基因(oncogene)
反转录病毒致癌基因 细胞转化基因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
2021/2/27
一、癌基因 • 癌基因的分类
2021/2/27
1、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正常基因,是维 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 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2021/2/27
原癌基因的特点:
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 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作用通过其产物蛋白质来体现; 正常情况下表达水平很低; 被激活后,形成致癌性的细胞转化基因。

基因与遗传疾病的关系解析

基因与遗传疾病的关系解析

基因与遗传疾病的关系解析引言在过去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对基因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理解。

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性状和特征的基本单位,而遗传疾病则是由于某些突变或异常而导致的疾病。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因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遗传疾病。

一、基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1. 基因与个体特征每个人都有一份唯一的基因组,这决定了我们身上可见和不可见的各种特征。

许多个体特征,如眼睛颜色、头发颜色以及身高等,都受到基因的控制。

这些特征是由具有不同功能和表达方式的基因所决定,它们相互作用并共同塑造了我们每个人的外貌。

2. 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疾病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或异常,从而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这些突变可以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疾病,也可以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疾病。

单基因遗传疾病包括囊性纤维化、地中海贫血和亨廷顿舞蹈症等,而多基因遗传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某些类型的癌症和精神障碍等。

二、基因突变与常见遗传疾病1. 常见单基因遗传疾病(1)囊性纤维化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影响呼吸系统、胰腺以及其他器官功能的常见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它主要由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子(CFTR)基因突变引起。

CFTR基因编码一个负责调控体内氯离子通道功能的蛋白质,突变会导致黏液分泌物积聚,影响呼吸道清晰,并损害胰腺外分泌功能。

(2)亨廷顿舞蹈症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运动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

它由HTT基因上CAG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引起。

重复扩增可导致异常的伽马氨基丁酸(GABA)能信号通路功能,并最终引发神经元死亡。

2. 常见多基因遗传疾病(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等,它们受到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这些遗传变异可能涉及与胆固醇代谢和收缩血管相关的基因。

例如,APOE基因突变与冠心病风险升高有关。

(2)癌症许多类型的癌症也被证实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表明基因在其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

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

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大规模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一、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携带着生物体自身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遗传信息。

而疾病则是生物体异常状态的表现,包括遗传性疾病和后天性疾病。

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分析基因的序列、表达和功能等方面来揭示。

二、基因组分析基因组学是对生物体所有基因组的研究,其中包括基因的序列、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大规模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基因的位置、变异和相互作用,进而揭示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包括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注释。

基因组测序是指对生物体基因组的DNA序列进行测定的过程。

通过测序,可以获取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从而分析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基因组注释是指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功能预测和注释的过程。

通过注释,可以确定基因的功能、调控和相互作用等信息。

三、表观基因组分析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组中非序列变异的遗传学分支,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表观基因组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大规模表观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表观遗传变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表观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包括甲基化测序、组蛋白修饰和表达谱等方面。

甲基化测序是指对DNA甲基化状态进行测定的过程。

通过甲基化测序,可以了解DNA甲基化的状态及其对基因的调控作用。

组蛋白修饰是指对组蛋白分子进行修饰的过程,包括乙酰化、甲基化和磷酸化等。

通过组蛋白修饰的分析,可以了解组蛋白修饰与基因调控的关系。

表达谱是指对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的过程。

通过表达谱的分析,可以了解基因在不同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和水平。

四、系统分析方法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研究中所生成的大规模数据需要通过系统分析方法来进行整合和解读。

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获得性疾病
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疾病,如上 述的囊性纤维化和镰状细胞贫血。
通过感染、化学物质、辐射等外部因 素引起的疾病,如艾滋病和肺癌等。
多基因疾病
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疾病,如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
02
单基因遗传病
镰状细胞贫血
总结词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其特点是红细胞的形状 和功能异常。
基因检测与疾病预防
基因检测的应用
遗传性疾病筛查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出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突变,如唐氏综 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等,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癌症风险评估
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出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 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相关,有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预 防。
亨廷顿氏病
总结词
亨廷顿氏病是一种由亨廷顿基因(HTT)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
详细描述
亨廷顿氏病会导致舞蹈样动作、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等症状。该病在欧美和非洲部分地区较为常见,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03
多基因遗传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变异共同 作用导致。这些基因变异主要涉及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以及葡萄糖的代谢和转运。
患肺癌的风险。
环境因素如吸烟和空气污染等 与基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肺
癌的发生和发展。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心血管疾 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高 盐、高脂肪和高糖饮食。
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个体对食 物的代谢和敏感性,增加或降 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健康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的风险,而不良饮食习惯则可 能加重疾病症状。

医学遗传学解读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医学遗传学解读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医学遗传学解读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基因是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的单位,也称为遗传因子。

人类基因组由约20,000个基因组成,这些基因决定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生理特征。

然而,基因也可能与疾病有关联,我们称之为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是由异常基因导致的疾病,可能在家族中传递。

遗传性疾病有许多类型,一些是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另一些是复杂遗传性疾病。

当父母传递有问题的基因给孩子时,这些孩子患上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等。

患有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有与该疾病有关的特定症状,如肌肉无力和智力障碍。

与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不同,复杂遗传性疾病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例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

复杂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取决于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医学遗传学的核心内容。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病因和预防的学科,医生可以利用医学遗传学的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和危险评估。

在医学遗传学中,医生可能会使用基因测序来识别基因突变和其对疾病的风险。

基因测序是将个人的DNA序列读取出来的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识别由基因引起的疾病风险,早期预防和治疗。

医学遗传学不仅可以协助诊断遗传性疾病,也能够了解复杂疾病的基因变化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预防和治疗时提供有用信息。

在实践中,医学遗传学也可以协助人们理解其遗传学风险以及如何在家庭中进行早期干预。

总体而言,对基因和疾病关系的研究和了解,有助于医学领域前沿的个性化治疗。

医学遗传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科学领域,在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遗传疾病有可能被治疗,新的遗传机制有可能被发现。

人类学中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人类学中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人类学中基因与疾病的关系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因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了医学领域中热门的话题。

基因是生命的基础,而疾病则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对于人类学家来说,了解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进化历史和分布情况。

基因和疾病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种类型: 遗传病和复杂疾病。

遗传病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通常都是从家族中传递下来的。

这种疾病比较罕见,但有些遗传病却是非常致命的,如囊性纤维化和海湾战争综合症。

人类学家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族群中的遗传病发病率和表现形式,探究不同族群之间的遗传差异。

复杂疾病则集合了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

这些疾病占据了大多数疾病的范畴,如糖尿病和癌症等常见疾病。

由于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这些疾病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遗传异质性,即相同基因突变在不同人中显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此,人类学家需要结合不同族群中的基因组数据和环境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和调查。

例如,人类学家可以研究祖先们面对的环境压力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影响到今天人类对疾病的易感性。

一项针对美国黑人和非洲人的研究发现,非洲人在遗传上比美国黑人更加多样化,导致他们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常见疾病方面的风险因素存在差异。

除了从遗传角度研究基因和疾病的关系之外,人类学家还可以利用基因组数据研究各种疾病在不同族群中的传播历史和进化发展。

例如,一些研究揭示了非洲人中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对于“黑色素瘤”的发生具有防护作用,从而解释了为什么白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总的来说,了解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人类进化历史、分布情况、疫病传播历史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虽然基因研究可能会涉及到敏感的话题和问题,但是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医学上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法。

医学遗传学中的基因缺陷与疾病

医学遗传学中的基因缺陷与疾病

医学遗传学中的基因缺陷与疾病医学遗传学是医学迅速发展的一个分支。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遗传物质(DNA),研究内容是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是决定人体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单位,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基因在人体中的作用基因决定了人体的特征,包括眼睛的颜色、皮肤的颜色、身高、智力、性别等等。

人们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这句话的依据就在于基因。

在人类进化的长期过程中,随着环境、食物和生存条件的变化,人类的基因也在不断变异,寿命、抵御疾病等也受到基因的影响。

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人类的每个基因都有自己的特定序列,是构成人类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疾病。

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体内的某些化学反应,进而引起一个人的特定疾病。

例如,哮喘、唐氏综合征、糖尿病等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人类的基因组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某些癌症,例如乳腺癌、卵巢癌等等。

基因的突变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关键原因之一。

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疾病。

遗传病有许多种,从先天性心脏病到免疫系统缺陷,从单基因疾病到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所有这些疾病都与遗传物质的突变有关。

与基因突变有关的遗传疾病有以下几种: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一个患病的父母传给子女的一种遗传疾病。

例如,成骨不全症。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遗传疾病通常由两个不患病的人产生,但他们的基因中都携带了致病基因。

例如,苯酮尿症。

3. 随体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女性的XX染色体突变引起的,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

例如,血友病。

4. 随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遗传疾病通常是由男性的XY染色体突变引起的,是一种隐性遗传疾病。

例如,红绿色盲。

基因突变在医学遗传学中的治疗在医学遗传学中,治疗基因突变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某些疾病,如囊性纤维化病,可以通过基因治疗来阻止疾病的进展。

更广泛地说,通过了解基因突变的基础,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现新的治疗方法,以及开发更好的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与疾病之流感病毒与流感疫苗文摘: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发生了数次强致病性的流感大流行,每次数百万人死亡,时至今日流感病毒仍然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特别是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流感病毒出现,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初现于墨西哥,目前已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大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2013年3月,我国出现新型病毒,H7N9,无数人感染此病毒,2016.1月,广东出现新型病毒H5N6。

接种疫苗已被证实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止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方法。

但是,在疫苗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变异更为迅速的流感病毒。

因此,新型流感病毒与新型抗流感病毒疫苗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

在此,我们对一些流感病毒相关的基本但十分重要的知识进行了介绍,结合传统的和现代的流感疫苗技术进行了讨论。

我们相信,通过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手段)和重组技术,高效的流感疫苗可以被迅速设计并制造,使我们具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潜在的全球流感大流行。

在这场对抗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疫苗流感病毒甲型H1N1 新型H7N9 H5N6Genes and disease influenza virus andinfluenza vaccines(LI Huixian)(Lingnan college teachers college information Zhanjiang 534048)Abstract: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occurred several times strong pathogenic influenza pandemic, millions of people die each time, today the influenza virus still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global public health.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almost every year there is a new flu virus appears, in April 2009, influenza a (H1N1) virus was originally now in Mexico, has quickly spread to the world's continents,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In March 2013, our country appeared new virus, H7N9, millions of people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2016.1 months, guangdong H5N6 a new virus.Vaccination has been prov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infection and.But in vaccine technology escalating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to face is more rapid influenza virus variation.Therefore, a new influenza virus and war between the new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has never stopped, alsowill not stop.Here, we for some basic but important knowledge of influenza viruses are introduced,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Keywords: influenza a/H1N1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new H7N9 H5N6∙正文: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发生了数次强致病性的流感大流行,每次数百万人死亡,时至今日流感病毒仍然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特别是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流感病毒出现,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初现于墨西哥,目前已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大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2013年3月,我国出现新型病毒,H7N9,无数人感染此病毒,2016.1月,广东出现新型病毒H5N6。

接种疫苗已被证实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止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方法。

但是,在疫苗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变异更为迅速的流感病毒。

因此,新型流感病毒与新型抗流感病毒疫苗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

在此,我们对一些流感病毒相关的基本但十分重要的知识进行了介绍,结合传统的和现代的流感疫苗技术进行了讨论。

我们相信,通过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手段)和重组技术,高效的流感疫苗可以被迅速设计并制造,使我们具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潜在的全球流感大流行。

在这场对抗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则被人们称为"禽流感",禽流感(Bird Flu)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基因变异后能够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甲型流感对人类致病性高,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中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甲型H1N1、H5N1、H7N1、H7N2、H7N3、H7N7、H7N9、H9N2和H10N8。

其中H1、H5、H7亚型为高致病性,H1N1、H5N1、H7N9尤为值得关注。

1.作用原理∙流感病毒通常依靠病毒蛋白某部分同人体中特定蛋白的结合来侵入人体,因为通过这样的结合,流感病毒能够抑制人体本身对病毒感染的自然防御体系,为病毒有效地在人体内复制铺平道路。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

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

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鸟类和猪以外的动物。

但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发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1997年以后,世界上又先后几次发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

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7N7、H9N2、等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变异而具有人与人的传播能力,会导致人间禽流感流行,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抗原变异∙流感病毒的变异以甲型最为重要,常与世界性大流行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讲,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就是指H和N抗原结构的改变,在亚型内部经常发生小变异(量变),称为抗原漂移。

尽管它只是微小的变异,但可使病毒能够轻易的躲过宿主的免疫系统。

与以前面发现的毒株相比,如果在血凝素分子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上发生了突变,新的毒株被认为是先前毒株的异种变异类型,具有流行病学意义,可以造成流感的流行。

∙抗原变异仅发生于甲型病毒。

它可能是由于同一细胞感染了人类和动物的2种病毒,病毒之间发生基因重配而产生的。

由此产生的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全新结合,而使得人群没有免疫力。

抗原转变是造成流感全球大流行的原因。

2.流行危害流感的传染源∙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隐性感染者。

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病人自发病后5d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d传染性最强。

流感的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密切接触也是传播流感的途径之一。

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流感的人群易感性∙对于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后1周出现抗体,2~3周达高峰,1~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较低水平,流感病毒3个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

流感流行的季节性∙同许多其它的呼吸系统病毒性疾病相似,流感也是一种季节性疾病,它在夏季的发病率较低,冬季的发病率较高,但在某些地方这种病毒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流感的发病时间与地理位置有关,在温带地区,流感会在整个冬季流行,北半球通常在1、2月份达到高峰,南半球的流行时间较晚。

通常在5~9月。

在热带地区,流感病毒一年四季均存在,倾向于雨季流行。

3.感染表现∙流感发病严重程度与个体免疫状况有关,一般说来,仅约50%的感染病人会发展成典型流感临床症状。

流感典型症状以突然发热、头晕头痛、肌痛、全身症状轻、同时可伴有喉咙痛和咳嗽、鼻塞、流涕、胸痛、眼痛、畏光等症状。

发热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d后渐退。

一般是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

∙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

一般以继发性细菌性肺炎较常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杆菌为多见。

原发流感病毒肺炎较少见,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或孕妇,病死率较高。

∙其他并发症包括Reye's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Reye's综合征限于2~16岁的儿童,主要与B型流感(或水痘、带状疱疹)有关。

临床上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数日后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昏迷,近年来认为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多在流感后出现,伴有呼吸衰竭,胸片可显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但肺炎病变不明显。

血液中可有流感抗体上升,气管分泌物可找到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二.流感疫苗不对,一次接种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终身受益",要知道病毒的种类很多,每一年引起流感的病毒也是不相同的,故流感疫苗不可一劳永逸。

疫苗好处1.流感疫苗有效减少发生流感的几率,减轻流感症状。

2.防止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人类同时感染人禽流感病毒的机会,并降低可能出现新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的危险性。

疫苗针对性流感疫苗不能包治感冒,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发生,只能起到缓解普通性感冒症状、缩短感冒周期等作用。

而且,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也要在半个月之后才能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的目的。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通过飞沫经空气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