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几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

合集下载

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及特点

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及特点

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及特点 有的遗传病在出⽣时就表现出来,也有的出⽣时表现正常,⽽在出⽣数⽇、数⽉,甚⾄数年、数⼗年后才逐渐表现出来。

常见遗传性疾病有哪些呢?下⾯是店铺推荐给⼤家的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及特点,供⼤家参考。

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及特点 1、⾼⾎压以及⾼⾎脂 ⾼⾎压以及⾼⾎脂会遗传给孩⼦。

如果⽗母双⽅中有⼀个⼈患有⾼⾎脂或者⾼⾎压,那么⽣出的孩⼦患病的⼏率⼤约为50%;⽽如果⽗母双⽅都是⾼⾎脂或者⾼⾎压患者,那么孩⼦患病的⼏率将会达到75%。

除此之外,如果爷爷奶奶中有⼈患⼼脏病,孩⼦得病的⼏率也⾮常⾼。

建议:如果⽗母中有患⾼⾎脂以及⾼⾎压的,最好定期给孩⼦做体检,并且做好孩⼦脂肪以及甜⾷的控制。

2、肥胖症 如果⽗母中有⼀⽅是重度肥胖者,那么孩⼦孩⼦超重的可能性是40%;⽽如果⽗母都是肥胖者,那么孩⼦肥胖的可能性⾼达70%。

有专家提醒,孩⼦超重千万不要忽视,因为它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脏病、哮喘等疾病。

建议:严重控制孩⼦的饮⾷,注意营养均衡,多让孩⼦做运动,增强体质。

3、过敏或者哮喘 ⽗母中有⼀⼈患有哮喘或者过敏,孩⼦患上相同疾病的⼏率在40%左右,⽽如果⽗母双⽅都患有疾病,那么孩⼦患病的⼏率会达到80%。

建议:最好坚持母乳喂养,尽量不要在家中养殖花草以及宠物,孩⼦外出的时候最好带上⼝罩等防御措施。

4、近视眼 近视基因是隐性的,所以只要⽗母是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那么孩⼦就有可能患上近视眼。

建议:对于有近视眼病史的家族,最好给孩⼦提前做检查。

孩⼦在3岁之前是治疗近视最佳的时期。

另外,少让孩⼦吃甜⾷,这是因为甜⾷会导致孩⼦更容易患上近视。

⽬前常见的应对单基因遗传病的措施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常规产筛⽆法发现隐匿的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

结果是⾝体健康的⽗母毫⽆征兆⽣出先天缺陷⼉。

如:FMR1基因(导致先天智⼒低下)、SMA基因(导致先天神经系统异常)的携带者和正常⼈⽆异,但这些携带者有孕育出先天缺陷患⼉的风险。

多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预防和治疗措施多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多个不同基因的变异导致的遗传疾病。

目前已知的多基因遗传病种类繁多,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常见疾病。

本文将介绍多基因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多基因遗传病的预防1.遗传咨询在计划要孩子时,建议夫妻双方前往医院进行遗传咨询。

医生会根据双方的基因情况,分析子女可能遗传的疾病类型和患病几率,并提出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建议,例如合理生育、调整生活方式等。

2.基因检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了解自己是否携带有致病基因。

有意愿了解自己的基因情况的人,可以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或基因检测公司进行基因检测,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健康生活方式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可能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患病几率,例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

二、多基因遗传病的治疗1.药物治疗许多多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胰岛素注射等药物治疗来降低血糖;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降压药物来降低血压。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修复或替换受损基因,从而治疗疾病。

目前,基因治疗已经在一些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功。

3.其他治疗方法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还可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例如,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方式来治疗;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方式来治疗。

三、多基因遗传病的注意事项1.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病的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及早确诊和治疗。

同时,需要积极接受医生的治疗和指导,并按时服药。

2.避免自行治疗许多多基因遗传病需要长期治疗才能控制病情,建议患者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药品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遗传咨询的重要性了解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和预防方法,建议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以保障子女的健康和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安全。

多基因遗传病名词解释

多基因遗传病名词解释

多基因遗传病名词解释多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多个基因的异常变异引起的一类遗传性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个基因都编码一种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协同工作以维持正常的生物功能。

然而,当多个基因发生变异或突变时,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结构或功能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多基因遗传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多基因遗传病和复杂性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的单一突变引起的疾病。

这些突变可以通过垂直遗传(从父母到子女)传递,并且通常按照一定的模式遗传。

例如,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是由至少1000个可能的突变引起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通常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

复杂性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的多个变异以及环境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疾病。

与多基因遗传病不同,复杂性遗传病往往没有显著的遗传模式,难以预测和控制。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是复杂性遗传病。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多个基因的变异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密切相关,因此难以简单地通过遗传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和干预。

多基因遗传病的诊断往往需要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

通过检测病人全基因组的序列,可以发现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然而,鉴于人类基因组的复杂性,目前还很难完全捕捉到与疾病相关的所有基因变异。

此外,由于多基因遗传病通常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也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

面对多基因遗传病,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由于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单一的基因修复或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因此,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基因治疗、药物治疗、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对这些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效果。

多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摘要: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效应所致的遗传病,其遗传效应较多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种病有家庭聚集现象,同时又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种,如先天性心脏病、小儿精神分裂症、家族性智力低下、脊柱裂、无脑儿、少年型糖尿病、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消化性溃疡、冠心病等。

.易感性在多基因遗传病中,若干微效致病基因的累加作用,使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有患病的遗传基础,这种由多基因遗传基础决定的患某种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称为易感性。

易患性变异与群体发病率一个个体的易患性高低,目前无法测量,一般只能根据家庭成员中的发病情况作出大致的估计。

同时,对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率做了概述,对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进行了估计。

1 多基因遗传病的定义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效应所致的遗传病,其遗传效应较多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不是只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

与环境因素相比,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叫遗传度,用百分数表示。

如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也是危害人类精神健康最大的疾病——精神分裂症,是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为80%,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的形成中,遗传因素起了很大作用,而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则相对较小。

多基因遗传病一般有家族性倾向,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亲中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多基因遗传病的易患性是属于数量性状,它们之间的变异是连续的。

孟德尔式遗传即单基因遗传性状是属于质量性状,它们之间的变异是不连续的。

2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家族聚集现象①这类病有家族聚集现象,但患者同胞中的发病率远低于1/2~1/4,且患者的双亲和子代的发病率与同胞相同。

因此,不符合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

②遗传度在60%以上的多基因病中,病人的第一级亲属(指有1/2的基因相同的亲属,如双亲与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即为一级亲属)的发病率接近于群体发病率的平方根。

多基因遗传病的分类

多基因遗传病的分类

多基因遗传病的分类
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种因多个基因异常而导致的疾病类型,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常常表现为家族性疾病或者孟德尔遗传规律并不适用的疾病。

根据遗传模式不同,多基因遗传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多因素遗传病:这种遗传疾病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吸烟和饮食等,同时也和多种基因的突变相关。

常见的多因素遗传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 多基因协同遗传病:这种病的发病机制是多个基因同时作用导致的,一个基因的突变可能并不足以引发疾病。

常见的多基因协同遗传病包括肥胖症、哮喘等。

3. 多基因不协调遗传病:这种病的发病机制是有一些基因的突变会对其他基因产生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多基因不协调遗传病包括唐氏综合症等。

4. 多基因加性遗传病:这种病的发病机制是多个基因的突变累加导致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多基因加性遗传病包括肌营养不良、地中海贫血等。

多基因遗传病的分类虽然细致,但是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对自己的家族病史有所了解,及时进行基因检测和预
防措施,而医生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遗传模式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遗传病的分类和表型特征

遗传病的分类和表型特征

遗传病的分类和表型特征遗传病是由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其分类和表型特征的了解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遗传病的分类和表型特征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遗传病的分类遗传病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遗传模式,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1. 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根据基因突变的位置和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可以进一步分为三大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病基因位于非性染色体上,并且只需要一个突变基因就能引发疾病。

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多囊肾病和白化病等。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遗传病基因位于非性染色体上,但需要两个突变基因才能引发疾病。

典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先天性听力缺陷和囊性纤维化等。

- X连锁遗传:此类遗传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常见的X连锁遗传病有血友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2. 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的变异累积导致的遗传病。

这类疾病通常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多基因遗传病的表型特征比较复杂,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二、遗传病的表型特征遗传病的表型特征指的是遗传病在患者身上显示出来的具体症状和体征。

不同遗传病的表型特征各不相同,但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生长发育异常:某些遗传病会导致个体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如小身材、智力低下等。

2. 神经系统症状:部分遗传病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表现为智力障碍、运动协调困难等症状。

3. 器官结构异常:有些遗传病会引起器官结构异常,如唇裂、心脏畸形等。

4. 免疫系统异常:某些遗传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易患感染病。

5. 代谢异常:少数遗传病涉及到代谢途径的异常,如苯丙酮尿症等。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遗传病的表型特征在不同患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与基因突变的具体情况、环境因素等有关。

高中生物常见遗传病

高中生物常见遗传病

高中生物常见遗传病汇总
1、单基因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软骨发育不全、多指、并指、短指。

伴X隐性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

伴X显性遗传:果蝇红眼、抗VD性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伴Y遗传:外耳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病:唇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神经管裂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常染色体病
数目改变: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结构改变:猫叫综合征果蝇棒状复眼
(2)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
1。

常见遗传病的分类和特点

常见遗传病的分类和特点

常见遗传病的分类和特点一、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也被称为遗传物质突变性疾病。

单基因遗传病根据遗传方式又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和线粒体遗传等。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下,只有一个突变基因的情况下就会表现出病症,而且男女都可以患上。

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多囊肾病、骨骼肌肉病等。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下,只有两个突变基因都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病症,而且男女都可以患上。

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先天性肾盂积水、囊性纤维化等。

3.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下,女性携带一个突变基因就会表现出病症,而男性只要携带一个突变基因就会表现出病症。

常见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有血友病、肌无力症等。

4.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下,只有女性携带两个突变基因才会表现出病症,而男性只要携带一个突变基因就会表现出病症。

常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有色盲、地中海贫血等。

5.线粒体遗传: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个细胞器,其中含有自己的DNA。

线粒体遗传病是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疾病,它可以由母亲传给子女,而父亲是无法传递的。

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有莱伯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脑肌病等。

二、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同时参与引起的疾病。

这种遗传方式下,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饮食、生活方式等都可影响患病风险。

多基因遗传病的表现特点多种多样,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

总结起来,常见遗传病的分类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主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和线粒体遗传等,而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同时参与引起的疾病,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几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
发表时间:2012-03-09T15:26:16.31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吕继红[导读] 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的某些位点可以发生中性改变,使DNA 的一级结构各不相同,但并不影响基因的表达,形成多态。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吕继红
传统的疾病诊断,是以疾病或病原体的表型改变为依据的表型诊断。

由于疾病的表型改变往往出现较晚,当表型改变出现时,基因型的改变早已出现。

因此,只针对表现型的诊断,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大量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除外伤外,人类疾病几乎都与基因相关。

和基因相关的疾病大致可分为三类:单基因病(由一个基因位点突变引起),多基因病(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效应所致的遗传病,其遗传效应较多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不是只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获得性基因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我们经常提到的常见疾病即为其中的多基因病,它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表型复杂性及种族差异性等特征。

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的某些位点可以发生中性改变,使DNA 的一级结构各不相同,但并不影响基因的表达,形成多态。

基因的多态性可以看作是在分子水平上的个体区别的遗传标志,有很多表现的方式:最常见的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还有短片段重复序列、插入和缺失多态性等。

与稀有和高外显率的致病性突变不同,SNP 广泛存在于人群中,是广义上基因点突变,其发生率在1%以上。

易感基因的特点是基因变异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而只造成集体患病的潜在危险性增加,一旦外界有因素介入,即可导致疾病发生。

多基因病属高发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常见的多基因病及其诱发基因:其一,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这种疾病。

表现为患者认知能力的障碍和大脑异常。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经典的连锁分析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及最近的全基因组扫描,发现可能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主要包括:COMT,NRGI,DTNBP1,DISCI,G72,DAAO,RGS4 等;对患者死后脑组织的分子水平研究也发现一些易感基因:DLX1,REELIN,SEMAPHORIN3A 等。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脑容量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较小。

一些研究中也发现,与大脑容量相关的易感基因GULP1 与精神分裂症也相关,人的GULP1 基因位于2 号染色体上。

研究表明,GULP1 基因的两个单核苷酸多肽位点(SNP)rs2004888 和rs4522565 都显著的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其二,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所致的复杂疾病,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基因型表达的冠心病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AMI)也被证明是与环境相关的多基因病,其家族史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随着近年来对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确定了一系列的AMI易感基因及相关单核苷酸多肽(SNP)位点。

除上述致冠心病的易感基因外,还包括与男性AMI 相关的CX37 基因的C1019T 及AT1R 基因A1166C。

原发性高血压(EHT)也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疾病,研究表明,AGT235M,ACEALUD 和ApoBXall 被证明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有关。

其三,唇腭裂。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为0.1豫耀0.2豫。

在不同人群中有15%耀20%的家族史,因此遗传因素被认为在唇腭裂的病因学中占重要地位。

不同的人特定区域如1q,2p,4p,6p,14q,17q,19q 均发现与唇腭裂的发病相关的基因位点。

在我国,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率较高。

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指不伴发其它系统畸形的不属于任何综合征的唇裂、唇裂合并腭裂的总称,这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先天畸形。

已确定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包括:定位于1p36.3,编码5,10原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定位于2p13,编码多肽类生长因子的基因TG原F琢;定位于1q32原1q41,编码蛋白质与DNA 结合域的干扰素调节因子IRF6;定位于4p16 的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定位于11q23 的脊髓灰质炎受体相关基因PVRL1 等。

其四,瘢痕疙瘩家系。

瘢痕疙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创伤后病理性瘢痕愈合现象,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其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且瘢痕疙瘩的发病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

对日本家系和非洲裔美国人家系的易感基因定位研究,确定其易感基因位点分别与染色体2q23 和7p11存在连锁关系。

其五,新生儿聋病。

耳聋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新生儿严重听力受损的发生率约为0.1豫,其中约60豫的耳聋患者是遗传性的。

听力损失相关基因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不同种族人群中,极重度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患者,单纯由GJB2 基因突变导致的听力损失高达30% 耀50%。

线粒体12SrRNA1555G,1494T 以及SLC26A4 基因的突变患者在出生之时未必表现出听力损失,而是在接触药物和头部震荡外伤后出现听力损失。

可以通过家系分析,给予家系中高位人群预警,也能避免聋病患者的出现。

也可以通过婚前遗传学咨询的产前咨询、检测,避免耳聋基因的继续下传。

其六,域型糖尿病。

20 世纪90 年代,采用定位克隆策略发现了一些符合孟德尔遗传模式的糖尿病。

但II 型糖尿病与之有所不同,属于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个体易感性这三者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其中单个基因的突变只对疾病的发生起最小的作用。

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数以万计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了许多对糖尿病的发生起作用的基因,如肝细胞核因子1茁(TCF2)、WFS1(Wolfram)、锌转运子(SLC30A8)、干细胞表达同源盒(HHEX)、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 (CDKN2A/2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 结合蛋白2(IGF2BP2)。

其中,TCF7L2 是目前发现的在欧洲人群中作用最强的基因。

一种参与葡萄糖代谢的酶基因(G6PC2),存在与中国人群空腹血糖相关的新的变异位点。

这一缺陷变异基因可使个体患域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9%。

IB(HNF1B)基因的一个变异位点,可使个体患域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