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1直线运动备考强化训练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新人教版2018022611

合集下载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1直线运动备考强化训练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1直线运动备考强化训练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新人教版

强化训练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本套强化训练的重点是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并了解平动与转动、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变化与速度变化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等概念的区别。

其中第15题,通过小球在光滑半圆球顶由静止滑滚下的实例的解析,加深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与路程、速率、平均速率、平均加速度等对应概念的理解,把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四道选做题,目的在于强化“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这一知识点及其应用。

一、破解依据㈠参考系和质点;平动和转动。

㈡直线运动⑴位移:12x x x -=,12x x 、为初、末位置(坐标); ⑵时间: 12t t t -=,12t t 、为初、末时刻;⑶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321321__t t t s s s t s v ;t sv t t ∆∆==∆lim 0。

㈢速度变化 即12v 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如右图所示;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参见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5.2《匀速圆周运动 离心现象及应用》)加速度(速度变化率):.,0tva t v v a t ∆∆=-= 附:速率:tlv =。

其中l 表示路程即轨迹的长度。

二、精选习题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2. (14山东)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 v 0 v ∆v 0v tt ∆AB v∆t ∆2t 1toxy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 .t 1B .t 2C .t 3D .t 43. (13四川)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1直线运动备考强化训练2匀变速直线运动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1直线运动备考强化训练2匀变速直线运动新人教版

强化训练2 匀变速直线运动本套强化训练的重点是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某一时刻的速度也是本节的重要考查内容。

后面四道选做题,也是为学有余力者而设置。

一、破解依据欲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应用以下一些基本规律和重要推论: ㈠两个基本公式⑪速度公式 at v v t +=0;⑫位移公式 2021at t v x +=。

㈡两个导出公式⑬位移-平均速度式 t v x __=;⑭速度-位移式 ax v v t 2202=-。

㈢三个速度公式 ⑮平均速度公式 20__t v v v +=;⑯中间时刻的速度 202tt v v v +=;⑰中间位置的速度 22202t x v v v +=; ㈣等分时间的位移差 ⑱两连续、相等时间T 的位移差 2aT x =∆;⑲ 两非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差 2)(aT n m x x x n m n m -=-=∆-。

㈤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特点 ⑳速度之比 n v v v v n ∶∶∶∶⋯⋯=⋯⋯321∶∶∶321. ⑴位移之比 .n x x x x n 2222321321∶∶∶∶∶∶∶∶⋯⋯=⋯⋯ ⑵等分时间的位移 .N x x x x N ⅢⅡⅠ)12(∶∶5∶3∶1∶∶∶∶-⋯⋯=⋯⋯ ⑶等分位移的时间)1()23()12(1321--⋯⋯--=⋯⋯n n t t t t n ∶∶∶∶∶∶∶∶.二、 精选习题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B .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 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4B.3∶5C.3∶4D.5∶93.(12山东)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 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前3 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 .最后2 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 .前3 s 内与最后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 .第3 s 末至第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4.【15江苏】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 和2s 。

高三物理复习直线运动专题

高三物理复习直线运动专题

高三物理复习直线运动专题阅读内容(一)回答第一册P41的“本章小结”的中所列问题;(二)结合问题认真阅读书本;(三)复习相关内容的课堂笔记;(四)完成A组练习。

A组练习1. 关于质点, 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A. 质点一定代表一个小球B. 质点不一定代表专门小的物体C.不管大的物体依旧小物体, 在机械运动中一律看做质点2.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 乙看到甲匀速上升, 丙看到乙匀速下降,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

那么, 甲、乙和丙相关于地面的运动情形可能是A. 甲、乙匀速下降, 且v甲<v乙, 丙停留在空中B. 甲、乙匀速下降, 且v甲<v乙, 丙匀速上升C. 甲、乙匀速下降, 且v甲<v乙, 丙匀速下降, 且v丙<v甲D.甲、乙匀速下降, 且v甲>v乙, 丙匀速下降, 且v丙>v甲3. 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 通讯兵以恒定的速率从队尾前进300m后, 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并赶忙返回。

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 队伍前进了200m, 则此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为m, 通讯兵走的路程为m。

4. 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坡路下行, 在第1s内通过1m, 在第2s内通过3m, 在第3s内通过5m, 在第4s内通过7m。

求最初2s内、最后2s内及全部运动时刻内的平均速度。

这是否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5. 一个物体由甲地沿直线运动到达乙地, 在前一半路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v1, 后一半路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v2, 则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6.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A. 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则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 确实是物体速度的方向7.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 那么, 在任一秒内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8.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 起动时加速度为2m/s2, 加速行驶了5s后, 匀速行驶了2min, 然后刹车, 滑行50m, 正好到达乙站, 求甲、乙两站的距离和汽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刻。

2020高考物理专题01直线运动备考强化训练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新人教版

2020高考物理专题01直线运动备考强化训练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专题01直线运动备考强化训练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新人教版本套强化训练的重点是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并了解平动与转动、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变化与速度变化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等概念的区别。

其中第15题,通过小球在光滑半圆球顶由静止滑滚下的实例的解析,加深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与路程、速率、平均速率、平均加速度等对应概念的理解,把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四道选做题,目的在于强化“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这一知识点及其应用。

一、破解依据㈠参考系和质点;平动和转动。

㈡直线运动⑴位移:,为初、末位置(坐标);12x x x -=12x x 、 ⑵时间: ,为初、末时刻;12t t t -=12t t 、 ⑶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321321__t t t s s s t s v ;。

t sv t t ∆∆==∆li m 0 ㈢速度变化 即;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如右图所示;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参见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5.2《匀速圆周运动 离心现象及应用》)12v v v -=∆加速度(速度变化率): .,0tva t v v a t ∆∆=-=附:速率:。

其中l 表示路程即轨迹的长度。

tlv =二、精选习题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1.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2. (14山东)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 .t1B .t2C .t3D .t43. (13四川)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

质点运动练习题位移速度与加速度计算

质点运动练习题位移速度与加速度计算

质点运动练习题位移速度与加速度计算质点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情况。

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则是质点运动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探讨如何计算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问题一: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开始时位于原点O,位移方程为x = 4t³ - 3t² +2t - 1(其中x的单位是米,t的单位是秒)。

求该质点在3秒内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一:1. 位移的计算:位移是质点从初始位置到某一时刻的位置变化量。

根据位移方程,我们可以直接代入t的值来计算位移。

当t = 0s时,x = 4(0)³ - 3(0)² + 2(0) - 1 = -1m当t = 3s时,x = 4(3)³ - 3(3)² + 2(3) - 1 = 86m因此,在3秒内,该质点的位移为86米。

2. 速度的计算:速度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可以通过对位移方程求导来计算速度。

v = dx/dt= d(4t³ - 3t² + 2t - 1)/dt= 12t² - 6t + 2当t = 0s时,v = 12(0)² - 6(0) + 2 = 2m/s当t = 3s时,v = 12(3)² - 6(3) + 2 = 80m/s因此,在3秒内,该质点的速度为80米/秒。

3. 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对速度再次求导可以得到加速度。

a = dv/dt= d(12t² - 6t + 2)/dt= 24t - 6当t = 0s时,a = 24(0) - 6 = -6m/s²当t = 3s时,a = 24(3) - 6 = 66m/s²因此,在3秒内,该质点的加速度为66米/秒²。

问题二:某质点做直线运动,位移方程为x = 4t² - 3t + 2(其中x的单位是米,t的单位是秒),求该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高考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考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考直线运动知识点一、引言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而物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难点。

直线运动作为物理中的基础知识点,在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本文将从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关计算等方面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直线运动的定义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直线轨迹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直线运动通常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这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三、速度的概念与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与所经过的时间之比。

用符号v表示,公式为v=s/t,其中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在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四、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的符号为a,公式为a=(v-u)/t,其中v表示末速度,u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五、匀速直线运动一种特殊情况是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距离相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这使得计算更加简单。

六、变速直线运动另一种常见情况是变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变化。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均不为零。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我们需要使用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以及加速度-时间图等工具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

七、直线运动的应用直线运动是物理中的基本知识点,也是很多实际问题的基础。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直线运动的概念来计算行驶车辆的速度、位置和加速度,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此外,直线运动还与测速仪器、摄像头等设备联系紧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八、总结高考直线运动知识点是物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这一知识点是提高物理成绩的关键。

通过深入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关计算方法,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物理问题。

希望本文对于高考物理的备考有所帮助。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

1.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012345知识点记忆题(1—2题)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2、关于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着时间而改变。

C.速度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4、一支长100m的队伍快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首又立即返回,当他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通信兵的位移大小为()A100mB200mC300mD无法计算5、运动的小球在第1s内通过1m,在第2s内通过2m,在第3s内通过3m,在第4s内通过4m,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B.小球在第3、第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C.小球在第3s末的即时速度是3m/sD.小球在这4s内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6、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s末甲、乙将会相遇B.在第2s末甲、乙速度相等C.在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高考物理运动知识点

高考物理运动知识点

高考物理运动知识点一、直线运动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计算方法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与公式4. 速度-时间图和位置-时间图的绘制与分析5.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及计算方法二、曲线运动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圆周运动的周期和频率的计算方法4. 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与计算方法5. 线速度-时间图和角速度-时间图的绘制与分析三、力和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原理与应用2.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弹力和重力的计算方法4. 弹簧劲度系数和胡克定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 质量、重量和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四、能量和功1. 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功率的定义和计算2.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4. 动能和势能转化的例题分析5. 动能和势能的实际应用五、碰撞和弹性1. 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的特点与区别2. 碰撞中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的应用3. 质点系的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弹性碰撞的例题分析5. 弹性碰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六、静力学1. 牛顿定律在静力学中的应用2. 物体平衡的条件和验证方法3. 张力和支持力的计算方法及其性质4. 平衡力的分解和合成5. 杠杆和浮力的原理及应用七、流体力学1. 流体的压强、密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2. 压强和液压原理的应用3. 流体静力学中的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的原理及应用4. 流体动力学中的伯努利定律和连续性方程的应用5. 喷流和吸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以上是高考物理中运动知识点的概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应对物理考试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阅读与课外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训练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本套强化训练的重点是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并了解平动与转动、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变化与速度变化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等概念的区别。

其中第15题,通过小球在光滑半圆球顶由静止滑滚下的实例的解析,加深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与路程、速率、平均速率、平均加速度等对应概念的理解,把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四道选做题,目的在于强化“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这一知识点及其应用。

一、破解依据㈠参考系和质点;平动和转动。

㈡直线运动⑴位移:12x x x -=,12x x 、为初、末位置(坐标); ⑵时间: 12t t t -=,12t t 、为初、末时刻;⑶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321321__t t t s s s t s v ;t s v t t ∆∆==∆lim 0。

㈢速度变化 即12v 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如右图所示;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参见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5.2《匀速圆周运动 离心现象及应用》)加速度(速度变化率):.,0tva t v v a t ∆∆=-= 附:速率:tlv =。

其中l 表示路程即轨迹的长度。

二、精选习题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2. (14山东)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 .t 1B .t 2C .t 3D .t 43. (13四川)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

则( )A .甲、乙在t=0s 到t=1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0到t=7s 之间的位移为零C .甲在t=0到t=4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6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4. (14·广东) 图1—1—3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 .0~2 s 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5. (14·天津】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1—4所示,该质点( )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6.(13海南)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象如图1—1—5所示。

下列v-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7.(经典试题)在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上,牙买加田径运动员博尔特,在男子100 m 决赛和男子200 m 决赛中分别以9.58 s 和19.19 s 的成绩打破此前由他在北京奥运会上保持两项世界纪录,并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图1—1—3图1—1—4图1—1—5图1—1—2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 决赛的两倍B.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2 m/sC.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4 m/sD.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88 m/s. 8.(15浙江)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t x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t x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D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9.(高考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 -t 图象如图1—1—8所示,,则( ) A.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B.小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小车的位移一定小于6 m D.小车做曲线运动8.【15广东】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1—1—9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图1—1—7图1—1—8图1—1—9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㈡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14福建)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cm 和________mm.12. (12上海卷).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 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度。

㈢计算题(共34分)13.(8分)骑自行车的人沿直线以速度v 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5 m/s 的速度跑完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

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 m/s ,则速度v 是多少?14.(10分)某大型商场的自动扶梯正在匀速向上运送顾客,现甲、乙两人先后沿着扶梯向上奔跑,甲、乙在扶梯上向上奔跑的速度分别为1.5 m/s 和1.8 m/s ,甲、乙登阶梯数分别为42级和45级,则自动扶梯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多少?若平均每级阶梯上都站有一名顾客,则站在此扶梯上的顾客为多少人?图1—1—10图1—1—1115.(高考模拟)(16分)质量为m 的小球,由静止开始、从半径为R=0.30m 的光滑半圆球顶上滚下。

当小球滚经0.2s 时间至︒=30θ位置B 时,试问:⑴小球发生的位移有多大?路程呢?⑵小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⑶速率和平均速率呢?⑷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设2/10s m g =)(四)选做题16.(14·新课标Ⅱ卷)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1—1—13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图1—1—1217.(14全国)一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 =0时位于x =5 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当t =8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x =3 mB .x =8 mC .x =9 mD .x =14 m18.(14上海松江)如图1—1—15所示,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 处时,还有3 s 绿灯就要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图X18中的()三、参考答案图1—1—13图1—1—14图1—1—15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B【解析】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便大,A 错误;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意角度,B 正确;速度变化方向即为加速度方向,C 错误;加速度就是速度变化的快慢,D 错误。

故答案选:B2. A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速度图像.速度图像中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t 1时刻速度为正,加速度也为正,合外力与速度同向;t 2时刻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合外力与速度反向;t 3时刻速度为负,加速度也为负,合外力与速度同向;t 4时刻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合外力与速度反向.选项A 、C 正确. 3. BD【解析】乙在t=0s 到t=0.5s 之间沿沿x 轴负方向运动,在t=0.5s 到t=1s 之间沿x 轴正方向运动,而甲在t=0s 到t=1s 之间沿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A 错误。

根据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t=0到t=7s 之间的位移为零,选项B 正确。

甲在t=0到t=4s 之间一直沿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C 错误。

甲、乙在t=6s 时的加速度均为负值,方向相同,选项D 正确。

4. B.【解析】 0~3 s 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选项A 错误;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3 s 内和第4 s 内图像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vt 图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1 s 内和第4 s 内对应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 错误;第3 s 内和第4 s 内对应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0~2 s 和0~4 s 内位移相同,但时间不同,故平均速度不相等,选项D 错误. 5.D.【解析】本题2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应用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的政府代表了运动方向,故A 错;图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故B 错;图线与时间抽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则代表物体运动的位移。

故C 错,D 正确。

6. D【解析】由a-t 图像知,2-0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对应时间内的v-t 图像的斜率的大小相等,可得D 正确。

7.C【解析】200 m 是指路程,其轨迹中含有弯道,故AB 错误;根据公式v=Δx/t 计算出100 m 的平均速度为10.44 m/s,故C 正确;其最大速度无法确定,故D 错误.8.B【解析】该题图像为位移-时间图像,图像斜率大小代表速度大小,分析各段甲乙运动情况:0~0.2h 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相等,加速度均为0,选项A 错误 ;在0.2~0.5h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加速度均为0 ,选项B 正确;在0.5~0.6h 内均静止,在0.6~0.8h 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加速度均为0,甲的位移是-5km ,大小是5km,乙的位移是-3km ,大小为3km ,选项C 错误 ;整个0.8h 内,甲的路程是15km ,乙的路程是11km , 选项D 错误。

9. A【解析】如图1—1—10所示,由图象可知其最大速度约为0.8m/s ,A 正确;小车的加速度可看速度图象的斜率,显见加速度是先减小的,B 错;位移大小表示为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显然矩形的面积较小,小车的位移必定大于6m,C 错;学生实验,小车一定作直线运动,D 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