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赃枉法的审判(俄罗斯)
外国法制史第16章俄罗斯法

这一系列部门法典的颁布,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 面确立。
5
二、苏联时期的法律制度
3.苏联社会主义法的进一步发展
❖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做出决定,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秩序,切实
维护法制,坚决消灭一切非法的或危害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
❖苏联解体后,苏联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整体上已告终结,但其对于世界
法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6
三、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法律制度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俄罗 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是主权国家,俄罗 斯宪法和法律在全境内至高无上。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共和国首脑在哈萨克斯坦 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并发 表《阿拉木图宣言》,宣布“在平等的原则基础上作为缔 约各方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强调随着独联体的成立,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停止存在,同时确认独联体 不是国家,也不是国家以上的结构。
9
二、1924年苏联宪法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并于1924年通过第一部苏联宪法,其全称为《苏 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是根据1922年 为成立苏联而召开的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 的《成立条约》制定的。
该宪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成立宣言》, 第二部分是《成立条约》和11章本文。
第十六章 俄 罗 斯 法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俄罗斯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基本特征和
历史地位,了解俄罗斯法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概念】 ❖罗斯真理(Truth of Russia) 1649年会典(Record of Laws and
徇私枉法罪量刑标准

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编辑:张智勇律师(重庆市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刑事知名律师张智勇释义徇私枉法罪量刑标准徇私枉法罪量刑标准一. 概念: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
徇私枉法罪量刑标准二.刑法条文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九十九条之一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徇私枉法罪量刑标准三.处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犯罪动机、手段恶劣,造成了严重政治影响和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等。
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是指犯罪动机、手段十分恶劣,因被冤枉追诉、判刑致使被害人的人身、精神受到严重损害或者死亡,因包庇重大案犯,使其消遥法外并继续为非作歹,引起社会公愤等情况。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斯大林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普希金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做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别尔嘉耶夫他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已不再是乞丐和贫儿,我们有了无尽的力量和光荣。
他把我们俄国改造成了什么样子,它便永远是什么样子;他为善良的人们把俄国变成了可爱的国家,它便永远是可爱的国家;他使敌人对俄国胆战心惊,敌人便永远对它胆战心惊;他在全世界赢得了光荣,光荣便永放光辉。
他留给我们的是精神、民政和军事方面的变革。
——费奥凡·普罗科波维奇一、改革的历史背景1、社会状况:改革前的俄国只是欧洲大陆的一个闭塞落后的封建内陆小国(1)政治上:中央集权不够强化;政治机构不完善,行政效率低下。
当时的俄国贵族势力十分强大,王权正处于“等级代表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的过渡时期,贵族间经常发生内讧和战乱。
俄国政治机构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17世纪的衙门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统一国家中央政权机关仍不健全:行政、财政、司法的权限不分;分工不明确;财政制度紊乱;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过于庞大。
到17世纪末,衙门制度的流弊已非常严重。
办事效率极低,因循拖延之风泛滥,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事件层出不穷。
(2)经济上: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封建农奴制占绝对统治地位;手工工场的发展极其微弱。
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
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摇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论俄罗斯洗钱罪立法变迁与构成

论俄罗斯洗钱罪立法:变迁与构成许桂敏2011-03-14 18:55:14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5期【内容提要】俄罗斯洗钱活动猖獗,一度登上国际反洗钱软弱黑名单。
由于反洗钱法的出台,特别是俄罗斯联邦刑法典洗钱罪的规定,预防和控制洗钱的效果明显。
立法的从无到有所彰显的完善性,刑法的入罪与出罪规制的规范性,司法的疑难与选择认定的政策性,表明俄罗斯洗钱罪的立法愈加严谨。
【关键词】俄罗斯洗钱罪《反洗钱法》【作者简介】许桂敏,1964年生,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郑州450001)俄罗斯是世界上洗钱活动的重灾区,由于长期没有一部专门的反洗钱法,应对软弱,以至于2000年被列为全球“抗暴不力”国家的黑名单。
直至2002年8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反洗钱法》,对如何控制“洗钱”犯罪做了具体规定,并组建打击“洗钱”的专门机构——金融监控中心。
2003年之后,根据国际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通过的40条反洗钱建议,先后对《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做了相应修改和补充。
这样,俄罗斯反洗钱法网渐趋严密,实践中遏制和预防洗钱行为成绩显著,最终从打击洗钱活动不力国家的“黑名单”中删除。
纵观俄罗斯反洗钱的立法,梳理其立法的脉络,判断入罪的构成,辨析洗钱罪的疑点,是本文解读之重。
一洗钱罪立法的演变俄罗斯有关洗钱犯罪的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渐进过程。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由国家高度的控制与垄断,使洗钱行为无隙可乘,截至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尚没有反洗钱的立法。
原苏联在1991年彻底解体后,经济和政治制度发生了质的巨变,无序与放任的自由经济导致洗钱大量涌现。
洗钱罪第一次规定在1996年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中,该法第174条共计3个条款,明确规定,洗钱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资金和财产而直接从事改变其性质和来源的金融等业务,或者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各种行为。
该条第2款和第3款分别规定了多次实施和有组织犯罪实施的从重处罚等内容。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课后训练
2.彼得一世重视发展海军,主要是因为( A.打通出海口的目的
A
)
B.俄国海军落后
C.学习西方军事体制
D.增强军事力量
解析:选A。海军的发展离不开出海口,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选A项。
课后思考: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与彼得一世的改革 有什么联系?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 谢大家!
26
(2)影响: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上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 征兵制,发展海军。
2、经济上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 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商主义
3、政治上 中央设置参议院,地方设总 督;废除旧贵族特权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 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 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 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征兵制, 发展海军。
2、经济: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 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商主义
3、政治上 中央设置参议院,地方设总督;废 除旧贵族特权
4、文化教育和生活习俗:
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 洲学习,推行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1)17世纪末,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严重 4、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居民 只占23.6%ຫໍສະໝຸດ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司法不公

三是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强度不够,使司法行 为严重失控,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不 公正。人大依法监督不够强度,存在监督 案件只监不督现象。责令改正的案件司法 机关是否办理,不能督办到位,使司法机 关对监督没有危机感。
司法不公的社会危害
一、导致公民对法律的神圣和尊严产生怀疑, 妨碍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法律作为治理国 家的准则是世界各国唯一相同的模式。建 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是中国的宏伟目标。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特 征,而司法不公行为恰好破坏了这个特征, 使人民群众对依法办事、依法规范自身的 行为发生动摇,对约束法人、公民的法律 不再相信是行为准绳,势必延误建设社会 主义法制化社会的进程。
(一)违反程序法规定,随心所欲办 案。传讯嫌疑人超期限;拘押嫌疑人 不经立案审批,不通知本人、单位或 家属;对证人实行非法拘禁;审理案 件严重超审限;搜查不出示搜查证件; 强制执行不送达通知书;冻结转移财 产不告之产权人;司法决定不交代诉 讼权利及其他应交代的权利等。
(二)违反实体法,以个人意志 代替法律规定,办人情案。拘留、 逮捕、拘押、公诉、判决等司法 决定不适用法律规定条文或错误 的适用法律条文;随意改变案件 性质,或刑事变民事,或重案轻 处,或轻案重处以办案人需要而 定。
二、导致人民群众对自身的合法利益能否得 到保护产生顾虑;影响公民、法人的正常 生活工作秩序。司法不公行为一个共性的 特征就是以损害一方利益而保护另一方的 利益为代价,无论受损害的利益是国家、 集体还是个人,都会带来人民群众对自身 合法权益能否受到保护的危机。
三、可以导致政府的统治危机。人们失 去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在各种社会矛 盾的交互影响下,可能发生严重的社 会动荡。
(三)司法机关内部制约制约失 控。法律赋予司法机关的权利成 为司法人员的权力; 为司法人员的权力;办案人的特 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10 钦差大臣(节选)_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作者简介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讽刺作家。
他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界的奠基人。
他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为“俄罗斯散文之父”。
生于乌克兰一个小地主家庭。
从小受父母的影响爱好戏剧、乌克兰歌谣和民间传说。
1821年入涅仁中学,接受了民主思想。
上中学时,他就尝试写剧本,并亲自登台演戏,尤其善于演老年人的角色。
1828年毕业后在彼得堡谋到小公务员职位,生活贫困,却熟悉了俄国官僚制度和彼得堡的生活内幕。
这期间,他看到了俄国官僚制度的黑暗内幕,上司贪赃枉法,同僚卑鄙庸俗,他很快就辞职不干了。
但这段生活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他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
他注意观察生活,并随时地把他认为有用的材料记下来。
这些笔记是他积累生活资料的仓库,也是他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果戈理的第一部浪漫主义故事集《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1832)富有幽默感和抒情味。
1835年出版《密尔格拉得》,作家转向现代生活题材,同时创作了《塔拉斯·布尔巴》、《彼得堡故事集》(1835~1842)揭露了彼得堡生活的矛盾,批判金钱和权势的罪恶,对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
1833年果戈理开始从事讽刺喜剧的创作。
1836年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的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
1842年果戈理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同时发表中篇小说《外套》和喜剧《婚事》等。
他以自己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俄国封建农奴专制的种种罪恶,并诗意盎然地歌颂了祖国的光辉未来和人民的无穷力量。
他的创作,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而且对俄国人民自由思想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当时,果戈理就被誉为“自然派”的创始者和杰出的讽刺艺术大师。
1852年3月4日病逝。
写作背景1835年秋天,果戈理去拜访普希金。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33张PPT).ppt

国别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卢布) (万吨) (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农奴制封建专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资产阶级共和制
从表格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虽有所发展,但依然落后于西欧各国
改革后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发展缓慢?
二、彼得一世改革 —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 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政治
加强皇权,维护 封建专制统治
创办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 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唯才是举
军事
增强军事实力, 为扩张准备条件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发 展,强化农奴制
三、废除农奴制
(一)背景
1.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 农奴暴动频繁,危及沙皇专制统治 3.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 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二、彼得一世改革
方式:向西方学习
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的改革方式
彼得一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与冒险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 险,险些坠海溺死。他假扮成水手,随 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 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 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教材P7人物扫描
虽然它对人民来说是如此巨大的痛苦。如果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前,有两兄弟,一个是穷人,一个是富人。一次,穷兄弟没柴了,没有东西可生炉子,
屋子里冷得要命。
他到树林里砍了一些柴,可又没有马拉。怎样把柴运回来呢?我去哥哥那里,求他借我
一匹马。
富哥哥冷冰冰地对他说:
马你可以借去,只是得注意,别装太重的东西。以后可别再指望我了,别今天来借一点,
明天又来借一点。往后你自己去乞讨去吧。
穷人把马牵回家,忽然想起:
哎呀,我可没有马轭呀!刚才没有借,这时去也没有用了,哥哥不会借的。
他凑合着把装满柴的雪橇紧紧绑在哥哥的这匹马的尾巴上,就拉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雪橇绊在一个树墩上,穷弟弟没有看见,轻轻抽了马一鞭子。
这匹马的性子很烈,猛地往前一冲,结果把马尾巴拉断了。
富哥哥发现马尾巴没了,大吵大骂起来:
你把马弄残废了!这回我可饶不了你!
他去法院控告了穷弟弟。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哥儿俩被传讯去城里法庭。
他们走着走着,穷人想:我从来没打过官司,但是听说过一句谚语:
弱者别同强者斗,穷人别同富人上法院奏。法院定会判我罪的。
他们正巧经过一座桥,桥上没有栏杆,穷弟弟滑了一下,从桥上摔了下去。这时,恰巧
一个商人驾着雪橇从桥下面的冰上驶过,雪橇上拉着一个老头,这是那商人的父亲,要去找
医生看病。
穷人正好摔到雪橇上,把老头砸死了。而他自己却安然无恙。
商人揪住穷人嚷嚷道:
咱们上法院!
于是去城里的就有了三个人:一个穷人,一个富人,一个商人。
穷人非常忧愁:这样一来,准会判我的罪了。
突然,他发现路上有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他抓起石头,用一块破布包好,揣到怀里。心
想:多犯少犯,反正免不了查办。如果法官判得不符合我的心意的话,我就连法官一起打死
算了。
他们来到法院。这下子旧案又加上了新案。法官开庭审判问罪。
穷人眼盯着法官,从怀里掏出石头布包,低声对法官说:
法官呀,你审判,不过请你先往这儿看!
他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说,一共说了三遍。法官终于看见了,他想:这乡巴佬拿给我的莫
非是金子?
他再瞧了一眼贿赂真不少:即使是银子的话,那也够值钱的。
于是他判决没有尾巴的马暂由穷弟弟照管,直到马尾巴长出来为止。
接着对商人说:
此人撞死你的父亲,因此,让他也站到那座桥下面的冰上,你也从桥上跳到他身上,像
他撞死你父亲那样,把他撞死。
审判到此结束。
富哥哥说:
那就算了,这样吧,你把没尾巴的马还我得了。
得了吧,哥哥!就照法官的判决办吧。我把你的马照管到长出尾巴来为止。
富哥哥开始劝说他:
你还我马,我给你三十卢布。
那好,拿钱来吧。
富哥哥如数给他三十卢布,他们就此了结。
这时商人也开始央求:
乡巴佬,你听着,我饶恕了你的罪过,反正我父亲也不会再活过来了。
不行,咱们还是去吧。既然法官已作出判决,那你还是从桥上跳到我身上来吧。
我也不打算要你的命,咱们和解吧。我给你一百个卢布。商人恳求道。
穷人又从商人手中得到一百卢布。他刚想走,法官悄悄把他招呼到跟前,说:
喂,你把答应给的东西拿来吧。
穷人从怀中掏出布包,解开破布,把石头露给法官看:
这就是我几次给你看的那东西,我对你说,法官,法官,由你判,不过请你先朝这里看。
如果你判了我的罪,我就要打死你。
哎哟,真幸运,法官想,幸亏我判得符合这个乡巴佬的心意,不然,我也没命了。
穷人兴高采烈,哼着歌儿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