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大纲共11页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会计课程的入门课。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知识上:(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2)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明确不同会计核算程序的应用和相关会计法规。

2、能力上:(1)能够填制和原始凭证;(2)能够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3)能够熟练登记各种账簿和运用错账更正方法;(4)能够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素质上: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4、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什么是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演变的抽象理解,运用复式借贷记账方法,分析并掌握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

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记账、对账、结账,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

(三)教学方法:《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外,还应充分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教学内容,同时, 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时数学时数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141学时。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62320072学分:3.5学时:56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适用专业:会计学教材:《基础会计学》,陈玉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开课院部:经济管理学院撰写人:王文华撰写时间:2013年4月审定人;陈玉荣批准人:江涛涛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课程的性质:这门课程为会计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初学者学习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会计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的地位: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同学们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这会计六要素的内容,掌握并熟练运用会计等式的基础方法。

理解并掌握账户的概念、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具体运用。

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理解与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理解并掌握产品制造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各个阶段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原理。

理解并掌握结账的概念与方法、理解并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内容及账务处理方法。

掌握各类会计报表的概念和作用和编制方法。

熟悉并掌握会计处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具体特点、方法及适用条件。

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与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任务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了解会计的历史发展;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了解会计学及其分支,了解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了解会计方法体系,理解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2.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会计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会计的含义1.会计信息系统论2.会计管理活动论3.会计的属性4.会计学及其分支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会计的基本职能:反映与监督2.会计的两大目标: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第四节会计的任务与作用1.会计任务2.会计的作用第五节会计的方法1.会计方法体系2.会计核算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会计的含义、会计核算方法;难点是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文秘课程类型:选修课总学时数:40学分:4分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商贸、财经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但也可作为其他非财经专业选修课。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

因此,本课程的定位为:“一个认同、两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

一个认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会计专业的认同问题,并通过认同,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础: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四个目标:基础会计课程应事先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专业技术等四个教学目标。

(二)课程目标①认知会计职业岗位的背景、特点和要求,产生对会计职业的兴趣。

②能熟练把握点钞、真假币识别、票据辨别、原始单据审核等会计基本技能,能具备出纳员、收银员岗位的基本能力。

③能正确应用会计的基本规范,能说出会计的基本术语。

④能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和内容,能准确按照会计的专门方法做会计基本业务处理。

⑤能根据案例资料有能力建账、记账、算账、更改错账,能具备中小企业记账员岗位的基本能力。

⑥能理解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关键的基本理论,具有继续学习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良好的知识基础。

(三)本课的任务通过《基础会计》的教学,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对会计有一定的了解,对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基础和认识,对会计操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能处理一些简单的账务,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能看懂会计报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建议三、本课程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基础会计》可分为两大结构: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会计模模拟实习,共计十个教学章节。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基础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其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及操作性都较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知识,训练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会计、出纳等岗位、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四、教学项目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五、考核方案
建议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笔试成绩,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对课堂提问、讨论、作业以及出勤情况等。

(2)实训成绩占30%,主要根据平时的实训项目评价计分。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题型为标准。

六、教学材料
1.《会计基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1996年版;
3.《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支票、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科目汇总表。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doc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doc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一、《基础会计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开课对象:金融与证券大一学生(三)课程性质:木课程是高职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必修课。

(四)教学目标:《基础会计学》课程阐明会计学的基木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明确会计的职能、特点、对象和任务;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和我国的法规体系;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薄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免证、账薄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五)教学内容:(六)学时数及具体分配:学时数:72 学时学分数: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A)教学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说明:木课程为考试科目,形式为闭卷,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40% (考核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占60%o二、讲授大纲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会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会计与企业的关系;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内容和特点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企业与会计3.会计对象第二节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会计的职能2.会计的作用第三节会计方法1.会计核算方法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会计要素的定义;熟悉会计要素的特征;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及会计等式;理解经济活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及会计等式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6,利润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会计核算基础对会计的重要性、熟悉会计核算基木前提及会计核算原则的含义;掌握会计核算前提与会计原则的内容;明确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假设2.持续经营假设3.会计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假设第二节会计原则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会计科目的含义及会计科目对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熟悉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掌握常用会计科目的名称及其核算内容;明确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基础会计》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历教育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文秘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是为各单位培养从事各类业务员、办公室文员及商务工作人员为目标的应用性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

为各类单位的管理工作提供会计方面的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做好储备,为从事各类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核算方法具体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等概念;2、熟悉会计工作的业务技能、具体程序和要求,能够理解和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准确熟练地制作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3、对出纳处理、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会计报表,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提供财务管理决策基本依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安排(一)课时安排(二)理论教学部分单元1-1了解会计工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会计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等。

[教学内容]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三、会计对象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四、会计基本假设五、会计核算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核算方法。

单元1-2 设立会计账户[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掌握会计账户的概念、账户的基本结构;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一、会计科目的含义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三、会计账户的含义四、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五、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科目的概念和设置原则、会计账户的概念和账户的基本结构。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培养学生在会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会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2. 学习目标•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了解财务分析和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3. 课程大纲3.1 会计概述•会计的定义和目的•会计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性•会计的法律和伦理准则3.2 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会计帐户和会计期间•会计分录和会计分类3.3 会计核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账户余额和调整3.4 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损益表的编制和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3.5 财务分析和决策•财务比率和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财务风险评估和预测•项目投资和财务决策的基本原理3.6 实际会计问题的解决•实际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解决•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税务会计和国际会计原则的应用4. 教学方法4.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会计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4.2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案例分析和财务报表编制4.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会计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企业财务部门,了解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4.5 小组项目•分配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合作解决实际会计问题5. 评估方式5.1 课堂表现•准时出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5.2 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小组项目的报告和演示5.3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会计凭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4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于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掌握情况6. 参考资料•赵明. 《会计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王晓东, 张红. 《财务会计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Paul D. Kimmel, Jerry J. Weygandt, Donald E. Kieso. 《会计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本课程大纲仅供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60
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基础会计是会计科学的基石。

只有先从“基础会计”起步,站稳脚跟,才能一步步攀登会计科学的“高楼大厦”。

基础会计所阐述的是会计的一些原理性知识,是在具体实践中建立和应用会计这个信息系统所应当具备的一些共性的知识,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总结,找出它们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而形成的系统的、科学的知识。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它将为今后会计理论的研究以及会计实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课程对于学生掌握会计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用于指导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工作。

学习结束时,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科的理论基础、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熟悉会计循环的主要内容和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和组织形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以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也要有较深的理解和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课程编号:学时:96 学分:4.5开课学期:第1学期适用专业:、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教材:名称:《会计学基础》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常小勇主编,赵相林张秀兰副主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作为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为继续学习专业会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内容精炼,深入浅出,以理论够用为度,注重运用能力的训练。

并从实际出发,要求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缩短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同实践的距离。

并通过各章后面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及配有的《会计学基础配套习题》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实训教程》的练习和实训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为继续学习专业会计打下理论和方法基础。

二、课程的具体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第二节会计内容第三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第四节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会计要素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节会计科目第四节会计账户第三章复试记账第一节复试记账基本原理第二节借贷记账法第四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第一节资金筹措和设备购置业务第二节材料采购业务第三节产品生产业务第四节销售业务第五节其他业务及利润分配第五章成本计算第一节成本计算概述第二节原材料成本计算第三节生产成本计算第五节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与结转第六章账户的分类第一节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第二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第七章权责发生制和账项调整第一节会计其间和记账基础第二节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第三节期末账项调整第八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第九章会计账簿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第二节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第三节账簿的等级规则第四节对账和结账第五节会计账簿的保管第十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十一章会计报表第一节会计报表概述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第三节利润表第十二章会计核算形式第一节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及种类第二节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第三节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第四节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第十三章会计工作组织与会计电算化第一节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第二节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第三节会计法规和制度第四节会计档案简介第五节会计电算化概述第六节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三、学时分配(一)总学时:96学时(二)授课学时:理论学时66 ,实训学时30四、课程习题要求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完成课后核算题,老师及时批改并对发现的问题给与解决,对案例题以讨论的形式完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五、实训要求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在讲解到会计凭证后要安排相应的实训环节,内容是《会计基本方法是训教程》所列内容,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会从凭证填制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方法。

六、课程主要参考书《基础会计学》 2004年版王俊生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学基础》慕英杰人民日报出版社《财会月刊》 2007、1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财务通则专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一章总论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含义、对象和会计核算的方法2、教学内容(1)会计的含义(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的对象(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记账基础(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6)会计的七种专门核算方法3、考试内容:同上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会计要素、及资产、权益的关系,掌握会计恒等式,掌握会计科目概念、分类及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表和账户2、教学内容(1)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2)会计恒等式(3)经济业务变化类型(4)会计科目概念(5)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6)会计科目分类(7)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8)账户的基本结构3、考试内容:同上第三章复式记账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相关内容,掌握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2、教学内容(1)复式记账的概念、特点(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3)借贷记账法应用3、考试内容:同上第四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记账基础,重点掌握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会计核算等流程应设置的账户及核算内容,能独立进行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2、教学内容(1)资金筹集的核算(2)供应过程的核算(3)生产过程的核算(4)销售业务的核算(5)财务成果的核算教学内容:同上4、实训内容(1)资金筹集的核算过程(2)供应过程的核算过程(3)生产过程的核算过程(4)销售业务的核算过程(5)财务成果的核算过程第五章成本计算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成本计算的内容,计算程序的方法。

2、教学内容(1)采购成本的核算(2)生产成本的核算(3)销售成本的核算3、考试内容:同上第六章权责发生制和账项调整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账项调整的前提,即会计期间的划分及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掌握权责发生制下有关期末账项调整的具体内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调整、应计收入与预收收入的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销售税金的计提及坏账准备等内容。

2、教学内容(1)会计期间及记账基础。

(2)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3)期末账项调整。

3、考试内容:同上第七章账户分类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类别,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类别2、教学内容(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含义及特征3、考试内容:同上第八章会计凭证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会计凭证,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及会计凭证的审核2、教学内容(1)会计凭证的含义(2)原始凭证的含义(3)记账凭证的含义、编制(4)会计凭证的传递、保管3、考试内容:同上4、实验实践记账凭证的编制第九章会计账薄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帐薄的种类,掌握会计帐薄的登记方法,熟练掌握更正错帐的方法。

2、教学内容(1)帐薄的含义(2)帐薄的分类(3)帐薄的组成内容(4)帐薄的登记(5)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6)错帐更正法(7)结账对账含义内容3、考试内容:同上4、实验实习(1)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2)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3)建帐(4)对帐、结账第十章财产清查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企业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掌握货币盘存制度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财务处理。

3、教学内容(1)财产清查的含义(2)实地盘存制的概念、计算式(3)永续盘存制的概念、计算式(4)未达帐项(5)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6)存货清查结果的财务处理(7)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3、考试内容:同上第十一章会计报表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报表的概念,掌握会计报表的用途,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2、教学内容(1)会计报表概述(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3)损益表的编制2、考试内容:同上第十二章会计核算形式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概念,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各自的使用范围3、教学内容(1)会计核算形式的概念(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帐务处理程序和适用范围(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财务处理程序和适用范围(4)汇总记账凭证帐务处理程序和适用范围3、考试内容:同上第十三章会计工作组织与电算化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会计工作组织是会计工作的组织保证、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评聘条件和各自的基本职责;了解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三个层次的会计规范在会计实务中的指导作用;初步掌握会计档案的保存方法。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状况、作用;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基本内容及运行环境。

4、教学内容(1)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2)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

(3)会计法规和制度。

(4)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

(5)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状况、作用。

(6)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基本内容、运行的软件与硬件环境(7)选择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

3、考试内容:本章为非考试内容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第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