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地下车库无粘结预应力楼盖设计与施工

合集下载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案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案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案
1.设计方案: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的类型、尺
寸和应力等级。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确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和
预应力布置方式。

2.模板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模板。


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预应力钢筋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制作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
钢筋通常由高强度钢丝或钢束制成,以提供足够的预应力。

4.预应力钢筋的预拉:在混凝土施工前,对预应力钢筋进行预拉。


拉是通过拉力机将预应力钢筋拉伸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水平,以增加混凝
土梁的强度和刚度。

5.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和预拉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
土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配制,并由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浇筑。

6.压浆和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梁进行压浆和养护。

压浆
是指通过对混凝土表面施加压力,使其更密实,并增加表面的粘结力。


护是指对混凝土进行水养护,以确保其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7.后续处理:随着梁的养护时间的增加,可以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作,如修剪预应力钢筋、防水层施工等。

总体而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包括设计方案确定、模板
制作、预应力钢筋制作和预拉、混凝土浇筑、压浆和养护等步骤。

这些步
骤的顺序和细节将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地下车库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地下车库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313-建筑工程件。

野蛮的行为;不遵守运动规则;对他人不尊重;没有集体荣誉感等等,都是应禁止的。

篮球运动群众性,竞争性强,对抗性强,所以,运动员不但要有良好的球艺,而还应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我们也常常看到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运动员道德败坏的行为,如果你代表一个单位参加比赛,影响一个单位的好坏。

如果你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所以说,每个环节训练都要注意对运动员良好体育道德性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结论3.1在进行发展力量素质联系时,应偏重于摆动的动力性练习,尤其要注意动作的振幅。

这样做可以使联系者获得用力感和速度感,增强技术动力力量,培养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同时也改进了关节的灵活性。

为了增加动作振幅,要结合肌肉的放松和伸展练习,以使肌肉保持弹性和柔韧性。

3.2根据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运动员的动作结构及用力性质,改善自身肌肉结构对爆发力的影响,提高力量能力。

3.3篮球是一项激励对抗的集体项目,它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投基本技能所组成,如果科学的、合理地加强速度和力量方面的练习对肌肉结构、增强肌肉技术动力力量等方面会随之受益。

技能在每个训练环节中,对运动员的思想素质的培养也不可忽略。

参考文献[1]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62.[2]国外体育动态.1998(38):120.[3]张斌.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49.[4][苏]普拉托诺夫.新颖力量训练.体育译文[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73.地下车库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赵逸飞1何军娜2(1、哈尔滨正大装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哈尔滨德威佳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1工程概况某二层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11060m 2,建筑抗防裂度为八度。

该工程建筑结构为无粘结预应力无梁盖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预应力筋沿全长与周围混凝土不粘结而完全靠锚具传力的预应力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

探讨无粘结预应力空心楼盖施工技术

探讨无粘结预应力空心楼盖施工技术
某 工 程 地 下 1层 , 上 5层 , 建 筑 面 积 3 0 0 , 筑 檐 地 总 10 mz建
() 模 在 预 应 力 筋 铺 设 完 毕 , 压 板 固 定 好 后 再 进 行 支 4侧 承
设。在承压板相应位置预留孔, 电梯间位置预 留穴模。 在 222 加 强物 资采购控 制, .. 严把质量关 为 了确 保工程质量 , 应对工程 中所使 用的箱模 、 预应力筋 、 锚具等材料 厂家进行筛选 , 出通过 国家认证的厂家, 选 要求每种 材料必须有 出厂合格证、 材质单和复试报告 , 严格 按规 范进行验 收, 并做好可追溯性的记录 。
建材发展导 向 21 年 0 00 6月
施 工 技术
探讨 无粘 结预应 力 空心楼 盖施 工技术
刘 明慧
摘 要: 根据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设计基 本理论 谈设计与施工中的要点和心得体会 。 关键词 : 无粘结预应力 ; 施工技术 ; 质量控制
1 工 程 概 况
3O 2O 3O 2O
20 90 30 oO
97 2 84 . 3
1.2 15 1.6 21
个新的水钢丝绳上端拉在钢 筋吊环上 ,吊环采用 I 级钢筋制
作, 吊环埋入深度不应小于 3 d 0 ,并应焊接 或绑扎钩住结构主
筋。
工程名称: 紫云国际大厦
桩长 2 . m 0 6 4

2 施工工艺及操作 要点
21 施 工工 艺 .
底模安装一划线定位一板底钢筋绑扎一肋 梁钢 筋安装一 预 应力筋下料与铺 设一 内模安装采取抗浮技 术措 施一 板面钢筋安
包塑料 皮破损 时, 应用水密性胶带包裹 , 胶带搭接 宽度不小于胶 带宽度 的 1 , 数不少于 3层 , /层 2 缠绕长度超过破损处 3m。 c () 3 现场下料 , 应在平整光滑 的场地上进行 , 预应 力筋下料 切割后应及 时在无粘 结筋上贴上标签 , 标明长度 、 编号 、 使用部 位, 然后收盘分类 堆放 。 () 4 张拉端 固定端 部模 板预 留孔 , 按照施 工图位置钻孔 、 编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
首先,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需要
按照设计图纸标明的尺寸和要求进行施工。

首先进行的是模板的安装,模
板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和规范的安装。

然后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
需要使用高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浇筑要求均匀且不得有空隙。

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接下来,进行预应力钢束的施工。

预应力钢束一般有两种类型:预应
力钢绞线和预应力钢束。

首先需要进行预应力钢束的穿线,即将预应力钢
绞线或预应力钢束从构件的一端穿过,并布置成设计要求的形状和位置。

穿线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张拉需要使用专用的钢束张拉
机械设备,将钢束拉取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力值。

在张拉过程中需要注意
控制张拉的速度和力度,以保证钢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进行预应力钢束的锚固。

锚固是将预应力钢束固定在混凝土构
件的两端,使其能够承担预应力力和保护钢束不被腐蚀等。

锚固需要使用
专用的钢束锚具,将钢束固定在构件的一端,并设置锚固板和锚固套管等。

锚固完成后,需要进行锚固的力值检测和锚固的保护。

总之,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的施工、预应力钢束的穿线和张拉、以及预应力钢束的锚固等步骤。

施工
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等,以
保证预应力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一、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流水方式:竖向分层流水施工。

支梁底模→预应力筋下料、固定端制作→垫板、马凳、螺旋筋加工→梁钢筋笼、马凳就位→梁预应力筋穿入定位→管线敷设→隐检→浇砼、养护→预应力张拉准备→张拉→封端→下一个循环开始。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人员配备选择无粘结预应力专业张拉队伍,配备2名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固定端制作及张拉前,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方案,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 设备配备预应力施工设备JY-45挤压机2台,YCQ-20型前卡式千斤顶4台,电动高压油泵4台,手持式砂轮锯2台。

张拉前对正式使用的千斤顶、油压表进行“油压值-张拉值”标定。

(3) 无粘结筋按ASTM,A416-92订购Φj15.24mm直径、强度1860MPa低松弛钢绞线,由涂包厂按JG3006-93、JG3007-93涂包性能要求根据翻样尺寸下料,按进度送至现场,其性能应满足规定。

钢绞线不得有死弯,有死弯必须切除。

(4) 张拉锚固体系本工程预应力采用QM体系,张拉端与固定端采用QM15系列夹片式锚具和挤压锚。

张拉端垫板、螺旋筋、马凳在现场制作,固定端采用JY-45型挤压机在现场制作,张拉端用YCQ-20前卡式千斤顶张拉。

(5) 进场验收正式施工前对无粘结筋锚具等主要产品进行验收抽检,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锚具静载锚固性能必须送检满足锚具要求,夹片硬度按规定抽检并提供硬度报告。

(6) 固定端制作在筋端75至70mm处剥掉外包塑料并擦去油脂,套上承压板,垫板凹口向挤压头一侧,在外露钢绞线端部慢慢旋入钢丝衬套,要求密排裹紧,旋入长度70mm。

钢绞线、衬套、挤压件、模子要干净,挤压前挤压件上刷油润滑,油泵限压60MPa,挤压过程一次完成。

制作质量要求油压在30至60MPa内,外端钢绞线应露出2至5mm,衬套两端都可见。

三、模板及支撑根据设计要求,按“一层托一层”原则(即一层已张拉完毕的预应力楼层只能支撑一层未张拉的楼层)配制梁底模及支撑。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建筑构造 编写组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建筑构造 编写组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3. 锚具及端部处理 (1)锚具要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锚具是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传递给 结构混凝土的唯一工具,因此锚具要能直接承受超负荷和重复荷载。实 际工程中钢丝束的张拉端和埋入端均采用夹片式或镦头式锚具,钢绞线 张拉端常采用夹片式锚具(XM型锚具),埋入端采用压花式埋入锚具。
建筑构造 编写组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构件施工中的主要工艺是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张拉和端部锚 头处理。 1.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 (1)无粘结预应力筋在铺设前应检查其外包层的完好程度,对轻微破损者,可用塑 料带补包好;对破损严重的应予以报废。 (2)铺设顺序。先绑扎构件底部非预应力钢筋,接着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然后敷 设水电管线,最后安装负弯矩钢筋。在单向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铺 设基本相同;在双向板中,一般是先铺低的,再铺高的,这样可以避免钢丝束之间 的相互穿插。
油脂并加以封闭,如图2所示;另一种方法是在
两端留设的孔道内注入环氧树脂水泥砂浆(抗压
强度不低于35MPa)并将锚头封闭,防止预应力
图 2 锚头端部处理方法
筋锈蚀,端头钢绞线预留长度不小于150mm,多
1—油枪;2—锚具;3—端部孔道;
4—有涂层的无粘结预应构件中以加
建筑构造 编写组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顺序
建筑构造 编写组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3)就位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宜用支撑钢筋或钢筋马凳控制,其 间距为1~2m;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水平位置应保持顺直。检查无误后,用铅丝绑扎 牢固。 (4)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固定完毕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 凝土。 2.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

地下车库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无梁空心楼盖设计

地下车库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无梁空心楼盖设计

地下车库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无梁空心楼盖设计摘要】:本文结合某地下车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无粘接预应力现浇无梁空心楼盖的计算方法及一些个人认识,期望能与广大同仁交流,互相探讨学习。

【关键词】:预应力空心楼盖柱帽一、工程概况某地下汽车库兼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5600㎡。

由于使用功能及结构需要,采用有柱帽柱支承板的箱形结构。

柱距8.1m,顶板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空心楼盖技术,设置暗宽扁梁。

板厚400㎜,上覆0.5m厚种植土。

二、预应力筋配筋量及非预应力筋数量计算本结构柱截面尺寸700×700㎜,平托板柱帽2800×2800㎜,厚450㎜。

跨中板带截面尺寸为4050×400㎜,筒芯直径D=250㎜,长度L=1000㎜,肋宽为bw=100㎜。

预应力束中心线到板受拉边缘距离ap=60㎜,板采用C40 S8内掺优质高强聚丙烯单丝纤维砼。

根据《现浇砼空心楼盖》(05SG343)图集中筒芯楼板截面参数表查得单位长度为:Imet=478548×104㎜4∕m (Imet为顺筒方向楼板单位宽度1m惯性矩)Amet=259750㎜2∕m (Amet为顺筒方向楼板单位宽度1m截面面积)则: I=4.05×Imet=1.938×1010㎜4A=4.05×Amet=1.052×106㎜2W=2I∕hs=2×1.938×1010∕400=0.969×108㎜31、弯矩计算地下汽车库顶荷载设计值:屋面荷载 3.0kN∕㎡覆土 20×0.5=10 kN∕㎡防水层 1.5 kN∕㎡管道等0.5 kN∕㎡顶板25×0.4=10 kN∕㎡Σ 25 kN∕㎡因x方向和y方向柱距相等,弯矩相同,则x方向和y方向总弯矩设计值为:M0=⅛qly(lx-⅔C)2=⅛×25×8.1×(8.1-⅔×1.6)2=1251.72 kN-m上式中,lx、ly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的柱距。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设计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设计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是 在预应力筋表面涂有建筑钢材专 用油脂 , 并 用塑料包裹后 如 同普通钢筋一 样先铺设在模 板 内, 然后 待混凝土达到规定 的强度后进行张拉锚固。 这种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 结构形式 体系 的优点是无需 留孔和灌浆 , 施工 简单 , 磨损小 , 预应力筋可 曲线 单 向梁 多跨布置等 。 预应力混凝土梁 、 板广泛应用于楼盖和层盖结构中。 从 扁桨 I 垦 i 船懿 经济和方便施工考虑 , 这种结 构中的预应力筋最好采用无粘结预应 井式槊 力筋 。因为楼盖结构 中的梁和板通常为多跨连续梁 、 板, 梁、 板 中的 悬 臂聚 预应力筋相应地宜按曲线多跨布置 以适应弯矩 图的变化 , 若采用 由 黏结预 应力筋 , 则摩擦损失很 大 。另外 , 要在大量扁 平的孔道 中灌 浆, 通 常难 以保证密 实 , 反而使预应力 钢筋容易遭到腐蚀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具有如下突 出的优点 : ( 1 )可减小梁 截面高度及板厚 , 从 而降低层 高和建筑 物总高度 ; ( 2 ) 可为建筑物提 供跨度大的空间 , 改善使用功能 ; ( 3 ) 可控制梁 、 板 的变形及抗裂性 , 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 ; ( 4 ) 可方便施工 , 降低工程造价等 。 因此 , 在高 层建筑 、 停 车场 、 多层 工业厂房 和地 下工程等结构 中应用无粘 结预 应力混凝土楼盖 , 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1无 粘 结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楼盖 工艺 特 点

表 1预应力混凝土梁 、 板的跨高比及经济跨度
娥 植
踌高 比
l 6 ~2 5 2 0  ̄ 2 5 1 2 ~l 8 Z O ~2 5
≤1 O
经侪跨 度 ( I 1 1 " )
8 ~1 5 9 ~l 8 l 5 ~2 S 1 6 ~3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确定为横向: (8’, , 纵向: (&’, % 中 %、 &、 ’) &’, 8’) 8’, , 施工时按先横向、 后纵向的顺序铺放。这样的 &’) 矢高参数两个方向矢高相等, 既满足预应力筋保护 层厚度要求、 防火要求, 避免与非预应力筋相碰, 又 减少了预应力筋编网的复杂程度。经验证, 这样的 矢高参数编网穿筋点数最少, 铺放方便。 !"& 挠度及张拉反拱的近似计算 预应力无梁楼盖挠度及反拱的精确计算非常复 杂且没有必要, 应用于设计目的只须采用近似且偏 于安全的简化方法。本工程挠度近似取为两个方向
;"7 <*,(#: K=?K8F=BA @SAJJ=>? K:GBA;G>@AF?F:G>@ ?CFC?A;>:>8<AC;8HJ::F;G><:>@A@ IFABEFABB;@AB=?>;D:>BEFGDE=:> 华丽家族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锦绣路的高层住 宅小区, 在多幢高层住宅建筑之间设置 9 个全埋式 单 层 地 下 车 库,面 积 分 别 为 !9$$、$"9$、$$!4、 总面积为 %%599;! , 平面尺寸分别为: $"9$;! , #$34; U $43#;、 563#; U $43#;、 %"#39; U 943$;、 563#; U 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 车库顶 $43#;, 面均覆土, 厚度为 "35 V %35;。目前该工程已完成, 即将投入使用。其中 % 号车库平面如图 % 所示。该 工程设计总包为上海中房建筑设计院, 施工总包为 中建一局上海中益建筑公司, 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 工程公司承担预应力无梁楼盖的设计及施工。 = =>=
重载地下车库无粘结预应力楼盖设计与施工
胡永东% , 杨永葆!
(%3 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公司, 上海 上海 !"""$!; !3 上海中房建筑设计院, !"""%")
[摘要]结合上海华丽家族地下车库无梁楼盖顶板的无粘结预应力设计与施工, 对预应力等代框架的模型取法及其 施工要点作了介绍。 [关键词]高层住宅; 地下车库; 无梁楼盖; 无粘结预应力; 设计; 施工 [中图分类号]*,#4#3%; *,$#536$ [文献标识码]7 [文章编号]%""!85965 (!""!) "#8""%48"$
[,] 大量工程实践及试验表明 , 无梁楼盖的控制
截面应为柱帽边截面及跨中截面。而柱帽范围内由 于截面高度较跨内截面增大, 截面抵抗矩大大超过 跨中, 仅存在较小的拉应力。因此, 利用程序按上述 模型计算出相应的结构内力后, 对柱帽边缘截面及 跨中截面进行验算即可。 相应地, 预应力筋曲线取为: 在柱帽内为直线 段, 在柱帽边缘截面间取 A 段抛物线, 反弯点位置取 在左右各 ’0, $ ’ 处 (见图 %, 。使 $ ’ 为柱帽间净跨) 得负弯矩最大的柱帽边缘截面预应力筋曲线位于最 高点, 正弯矩最大的跨中截面预应力筋曲线位于最 低点, 以将预应力技术平衡拉应力、 控制裂缝的作用 充分发挥。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施 工 技 术 &’()*+,&*-’( *.&/(’0’12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AB=?> C>@ D:>BEFGDE=:> :H G><:>@A@ IFABEFABBA@ >:>8<AC;8HJ::F F::H :H )KC>?KC= /GCJ=L=CMG G>@AF?F:G>@
CGEK:FB =>EF:@GDA B:;A CBIADEB :H IFABEFABBA@ ANG=OCJA>E HFC;A BGDK CB BAJADE=:> :H ;:@AJ C>@ PAQ D:>BEFGDE=:> ?CFC?A IF:LADE, I:=>EBR
[A] 等代框架梁计算挠度之和 , 并考虑按 / 跨简化及 活载在整个板面范围内与在单向等代框架内不利布
置的差别, 再放大 ,’= 后作为最终的计算挠度。即 按 ! B6C 4 ,0, 9 ( ! 横向 D ! 纵向 ) B6C 进行验算。 !"’ 预应力筋配置 根据计算结果, 每榀等代框架在 50,B 宽度范 围内配置预应力筋 +- 根, 集束布置, 每束 % 根, 按柱 上板带、 跨中板带分配配置: 柱上板带 ,- 束 A% 根 (&’= ) , 束间距 %&’BB, 跨中板带 & 束 ,+ 根 (A’= ) , 束间距 /’’BB。预应力筋分段配置, 分段位置按预 应力筋长度不大于 /’B 的原则确定。为防止板面 张拉端留孔过密造成对顶板结构的削弱, 将张拉端 错开 , E % 跨, 并在预应力筋分段处加设暗梁。根据 施工阶段验算结果, 预应力筋可一批次张拉完毕。 % %"! 预应力施工 施工准备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要求, 编制预应力专项施工 组织设计, 并分别对钢筋、 混凝土及模板等各工种进 行技术交底并提出要求, 保证预应力与非预应力之 间相互密切配合。 根据设计意 %"!"! 技术准备 结合设计技术交底, 图, 对预应力施工图进行全面的深化, 绘制预应力筋 铺放图、 张拉端节点详图, 制作施工技术参数表。 %"!"% 材料和设备准备 无粘结钢绞线经包涂成 型后, 在专用场地内根据铺放图和技术参数表用砂 轮切割机进行断料、 分类、 编号, 并同时进行固定端 挤压锚的加工, 制作完成后按进度分批运至工地现 场。按设计要求, 备好锚具、 锚垫板、 螺旋筋及张拉 设备、 工具, 对张拉设备进行检查、 标定。 %"% 预应力施工 %"%"! 工艺流程 底模铺设 ! 绑扎暗梁及板底钢 筋!安装马凳钢筋 ! 铺设预应力筋 ! 安装锚垫板、 螺旋筋!预应力筋绑扎、 固定!预应力筋矢高、 数量 检查!绑扎板顶钢筋!模板封闭!隐蔽工程验收!
应力筋切割!安装锚具保护套!细石混凝土封锚! 拆除底模。 !"!"! 预应力筋铺放及端部锚垫板安装 板内预 应力筋的铺放, 按先横向、 后纵向的顺序进行。按节 点详图加工制作马凳支架钢筋, 摆放到位, 施工时应 严格保证预应力筋矢高要求, 经检查后焊接固定。 对预应力筋在底模和侧模上进行放线标注, 在侧模 相应位置上开! 按顺序插入预应 !"## 左右的小孔, 力筋, 穿入锚垫板、 螺旋筋及锚具保护套进行铺放, 并加以固定。 非预应力钢 !"!"# 浇捣混凝土 在预应力筋铺放、 筋绑扎全部完成后, 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即可浇捣 混凝土。在浇捣过程中应派专人值班检查监督, 以 防施工人员踏压或碰撞预应力筋、 马凳支架及预埋 件, 并绝对避免振动棒强力撞击无粘结钢绞线。在 张拉端、 固定端处钢筋比较集中, 应注意振捣密实, 防止出现空洞。 !"!"$ 预应力张拉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 的张拉强度后, 进行预应力张拉。本工程无粘结预 应力筋采用单根张拉方式, 张拉机具为柳州建筑机 械厂生产的 $%"&& 油泵及 ’()!" 千斤顶。 张拉顺序 先张拉柱上板带预应力筋, 后张 (*) 拉跨中板带预应力筋; 先张拉横向预应力筋, 后张拉 纵向预应力筋; 张拉时采用 ! 套设备, 同时从结构的 中间部位向两边进行。 (初应力) & ! &+* !,-. !!,-. ! 持 荷 !#/.!卸荷至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 辅以预应 力筋伸长量校验。 (0) 张拉力 按设计要求, 张拉控制应力 !,-. 1 初应力时伸长量为 " * , 张拉 张拉力 ! 5 1 *6!78。 *0&!234, (9) 张拉伸长量 则实际张拉伸长量 "" 达 *&&: !,-. 时伸长量为 " ! , 1 " ! ; " * < 初应力推算伸长量。实际张拉伸长量 较理论伸长量误差不应超过规范要求。 张拉结束后应检查端部和其他部位是否有 (") 裂缝, 并填写张拉记录表。 !"!"% 锚具保护 本工程采用本单位开发的专用 锚具保护套。在张拉完成后, 采用手提式砂轮切割 机切割超长部分预应力筋 (切断后钢绞线外露长度 不小于 0&##) , 在锚具保护套杯内注入专用防腐油 脂, 套上后盖, 最后用细石混凝土封闭。 (!) 张拉程序
施工技术
第 A, 卷
计算程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 美 标 ($)* !"#$。无 粘 结 预 应 力 筋 采 用 %&’ 级 . ) 高强低松弛钢绞线 , (+,"7 !,/0%+ ! 123 4 ,5-’*!6, 张拉控制应力取 !:;< 4 ’0& ! 123 , 张 4 ,08/ 9 ,’/ *!6, 拉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5’= 。 !"# 计算模型 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结构计算。计算模型选取 时, 由于跨度、 荷载柱帽尺寸均较大, 正确考虑柱帽 的作用对设计的经济合理至关重要; 同时, 预应力计 算要能正确反映结构实际情况。本工程参考 (#> 推 荐方法 , 采用下述计算模型: (,) 等代框架柱 高度取层高, 截面取实际截 面, 节点范围内 (柱帽底至板顶) 截面惯性矩为无穷 大。 (%) 等代框架梁 跨度取柱中心距, 宽度取相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