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污染检查的思路与技巧

合集下载

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

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

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1.标准排放接头的检查为了使船上机舱底残余物<油污水>的排放管路能与接受设备相连接,应设有标准排放接头。

它适用于所有船舶,外观黑色,有标准尺寸,应检查其备件是否齐全,法兰保养是否到位. 管路是否锈烂,是否有盲板, 不用时是否用盲板封死。

2.油水分离器的检查(1)在检查油水分离器前,应先检查其说明书,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性资料,对其性能有大致了解;(2) 油水分离器的外观检查:查看油水分离器附近是否张贴“操作说明”, 油水分离器本体保养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按说明书正确连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尤其着重检查进水管路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 出水管路口一般高于油水分离器本体1米左右,泵浦各控制阀及管线有无严重锈蚀现象,舱底泵及油水分离器吸入管线是否有旁通管线,如果有是否用铅封封死,询问责任人其过滤、聚结元件使用时间是否按规定每月清洗一次,是否按照使用寿命更换(一般为半年);可通过油水分离器进出口压力表压差来判断其分离效果,一般认为在0.13-0.18MPa之间为正常, 压差过大说明其机体内和过滤元件污油较多,阻塞滤网, 压差过小说明机体内无过滤元件或已锈穿;检查机体上各种检验考克,经常使用的油水分离器考克灵活,无锈死现象, 机体内充满清水,打开较底位检验考克,如有含油浓度较高的污油水排出或无水排出,说明油水分离器长期搁置不用或泄漏严重;到船舷外机舱水排出口检验其管口周围是否有污油附着,机舱舱底水不经过油水分离器直接排放入海,其排出口周围有污油附着;(3)检查责任人实际操作能力,把操作细节的检查,如是否打开引水阀,打开机体放气考克,关闭泄放阀等作为衡量标准加以参考.3.垃圾告示牌的检查按照有关规定,凡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备三块金属质告示牌,总长12米及以上,但不满400总吨应配备两张以上硬塑质告示牌, 置于船员餐厅及两舷舷梯入口处,对客船的垃圾告示牌还有具体规定。

船舶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本

船舶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本

船舶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船舶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船舶污染,保护海洋环境,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制定并实施船舶污染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健全的船舶污染防治体系,减少船舶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原则:依法治理,科学规划,综合防治,源头治理,加强监管,促进技术创新,强化责任,形成合力。

三、主要内容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船舶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依法有力开展。

2. 推进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船舶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船舶排放的治理效率和水平,促进清洁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减少船舶污染排放。

3. 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对船舶排放的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船舶污染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船舶的处罚力度,提高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4. 提高意识素质加强对船舶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船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全社会对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船舶污染防治合作,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船舶污染带来的挑战,推动国际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实施保障1. 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并完善船舶污染防治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船舶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确保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续推进。

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船舶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多部门合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保障相关经费的落实,确保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船舶管理(驾驶)船舶防污染程序、设备与技术

船舶管理(驾驶)船舶防污染程序、设备与技术

船舶防污染技术
( 3 )用气幕法防止油扩散,它是利用压缩空气在水 中产生气泡,气流使水面隆起,形成气幕,围住溢 油。优点是不妨碍船舶航行,火灾时也有效。缺点 是只宜狭窄,平静的水域。 2.溢油回收的方法 一般使用物理方法回收,这样既能避免进一步 污染,又能回收能源。 (1)人工回收 (2)机械回收 (3)吸油材料吸附回收
船舶防污染结构、设备及其他
2)原油洗舱(COW,Crude Oil Washing)系统 每艘载重量为20000t及其以上的新原油油船和 40000t及以上的现有原油油船,均应装有原油洗 舱系统。 3.含油污水的处理装置 1)油水分离装置或滤油系统(能保证通过该 装置或系统排放入海的含油混合物的含油量不超 过15×10-6) 2)排油监控系统(凡10000 总吨及以上的任何 船舶配备,当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 15 × 10 -6 时, 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排放)
船舶防污染技术
回收船、浮油撇除器(Oil Skimmer)、抹油机(Oil Mop Machine),油吸材(Oil Sorbent)。 (2)化学方法:用化学凝聚剂防止油扩散。这种化 学剂能在水面扩散并压缩油膜,使其面积大大缩 小,因为它布散迅速,对煤油、柴油及重油的扩 散约束有效,常与围油栅一起联合使用; 集油剂:由扩散压大的化学药剂所制成。在 海上有效性可持续6小时以上。
船舶防污染程序
二、防污染程序的一般要求 船舶防污染程序是船上“人-机-环境-管理”系统 的的子系统,通过管理保持人、机、环境要素间 关系的和谐而发挥作用。 1. “人”:要求船上配有必需数量和胜任防污染 职责的船员(通过法定培训和配员、公司和船舶 的培训和演习而得以保证); 2. “机”:要求船舶防污染构造、系统、设备和 器材的配备和运行,满足防污染公约、立法和客 观要求;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在海洋环境中,船舶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航行过程中,船舶的废弃物会对海洋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施工船舶和运输船舶中,船体底部的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保持良好的防污染措施非常重要。

什么是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是指,在施工或运输船舶的操作过程中,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合理地控制船舶污染,防止船底污染物质外泄、排放和污染海洋环境。

这些防污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船底防污方法船底防污方法是船舶防污染的重要手段。

船体底部常被海洋污染生物侵蚀和附着,容易形成硬壳、藻类、螺旋等各种生物。

这些生物会对船体材料产生腐蚀、降低船速、增加船舶阻力,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船舶常采用防污漆涂覆船底,以避免船底污染问题。

一些现代防污漆制剂采用环保材料,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船舶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合适的漆料使用技术和施工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废物管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污水、垃圾、危险品等。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船舶应在安全的地点卸货、清理等工作。

船舶废物管理应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在船舶上安装垃圾分类及指示牌,告示船员分拣废弃物,避免废弃物随意投放和外泄。

疏浚污泥处理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经常需要进行疏浚作业。

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淤泥等需要定期处理,以避免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污泥处理主要采用干排或湿排的方式。

干排通过机械设备将污泥压缩、干燥,再运回岸上进行处理。

湿排则需要将污泥和水混合,通过管道输送到岸上的处理厂进行处理。

燃料管理燃料管理是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船舶在使用燃料时,需要根据燃烧效率、热值、污染物排放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燃料,以减少排放。

对于液化石油气等环保型燃料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燃料外泄和污染海洋环境。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的防污染措施要求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的防污染措施不是简单地喷涂一层防污漆或分类废物就能达成的。

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5Βιβλιοθήκη 二、船用油水分离器的典型结构
1.CYF-B型油水分离器
国产CYF-B型船用油水分离器用于处理机舱舱底污水, 一级采用重力分离法,二级、三级为聚结分离法。
工作原理:含油污水中的粗大油粒先在分离室入口 区上浮进行重力分离,含细小油粒的污水则向下进入谷峰 对置的多层波纹板组构成的粗分离装置4,细小油粒在其 内不断上浮、碰撞和聚凝,形成较大油粒,在波纹板末端 上浮至集油室13,污水继续通过细滤器16,经外接管路进 入第一、二两级粗粒化元件,使微小油粒在其中再次聚凝 成较大粒径的油粒并与水分离上浮至集油室,从而使出水 符合排放要求。 可使排放水的含油量小于10ppm,在船舶倾斜22.5° 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1
第二节 船用油水分离器
一、船用油水分离器对油水分离的方要方法
油水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生物 化学法等。
➢ 物理分离是利用油水密度差或过滤吸附等物理方法使油水 分离,主要特点是分离过程不改变油或水的化学性质。 ➢ 化学分离是向含油污水投入絮凝剂,使油凝聚成胶体而沉 淀;或使水电解产生气泡,以粘附油液上浮,以此实现油水 分离。 ➢ 生化分离是利用微生物对油具的分解氧化作用而对油污水 进行处理的方法。 ➢目前船用油水分离器以物理分离法为主。包括:重力分离、 聚结分离、过滤分离、吸附分离等。
11
8.泵的影响 泵的类型不同,其结构、工作原理不同,在工作过程 中对流体的扰动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泵送含油污水 时,对油的乳化程度也就截然不同。
2
1.重力分离法(静置分离,机械分离,离心分离)
重力分离是在重力场内利用油水密度差使油上浮而达到油 水分离的目的,主要用于分离直径在50µm以上的较大油粒 对于直径更小、呈乳化状态的油粒则很难分离。

船舶污染防治规范

船舶污染防治规范

船舶污染防治规范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船舶在航行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如油类、垃圾、污水等,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我们的蓝色家园,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制定并严格执行船舶污染防治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船舶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油类污染。

船舶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机器故障、操作失误或意外事故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燃油泄漏。

这些泄漏的燃油在海面上形成油膜,不仅会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和生存,还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其次是垃圾污染。

船舶上产生的生活垃圾、生产垃圾等如果随意丢弃入海,会对海洋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

例如,塑料垃圾难以降解,会在海洋中长时间存在,被海洋生物误食后可能导致死亡。

再者是污水污染。

船舶上的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使海洋水质恶化,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为了有效防治船舶污染,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规范和措施:在船舶设计和建造方面,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环保材料,提高船舶的防污染性能。

例如,优化船舶的燃油储存和输送系统,减少燃油泄漏的风险;设置专门的垃圾储存和处理设施,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安装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使污水达标排放。

对于船舶运营管理,船员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至关重要。

船员应接受系统的环保培训,熟悉船舶防污染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

在航行过程中,要加强对船舶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污染的隐患。

在监管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船舶污染监测和监管体系。

通过卫星遥感、海上巡逻等手段,对船舶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对于违反污染防治规范的船舶,要依法予以严惩,以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将污染损失降到最低。

应急预案应包括污染事故的报告程序、应急处理队伍的组织和调配、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等方面。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在规划施工区域时必须充分考虑周边海域的水质、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等因素,选择不影响水质和生态的区域进行施工,尽量远离生态重要区域。

2.控制废水排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船舶使用的厕所废水、污水、船体清洗废水等。

船舶必须安装合法合规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且将脏水储存在封闭的容器中,等到进入指定海域后再进行合规处理或者通过管道接入岸上污水处理厂。

3.控制油污泄漏:施工船舶上的机械设备,如发电机、发动机等,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防止泄漏油污。

施工船舶必须配备油水分离设备,并将油污水定期转移到专门的储存舱内。

此外,施工船舶还应当安装油污水处理设备,将油污水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式进行处理,达到合规排放标准。

4.减少噪音污染:施工船舶上的机械设备和作业设备会产生噪音,对海洋生物造成干扰和伤害。

施工船舶需要采取降噪措施,如安装消音器、隔音罩等,减少噪音对周边海洋生态的影响。

5.定期维护和检查:施工船舶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废水处理设备、油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的污染事件。

6.培训与意识提升:船员和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环保意识和技术培训,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熟悉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施工船舶的风险管理和环境管理水平提升。

7.加强监管与执法:相关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船舶的监管与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违法船舶进行罚款、停工整改等充分严厉的处罚,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执法标准执行到位。

船舶防污染的措施

船舶防污染的措施

船舶防污染的措施船舶的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机舱的操作,主要包括:压在水的污染,洗舱水的污染,含有舱底水的污染和油渣的污染。

压载水的有污染是由于货油舱内结构复杂,不利于清洗和抽吸,货油卸载后必然在舱内粘附一定的油层。

舱内不可抽吸的残油量可通过占运输货油量得0.003~0.006。

油船卸载后空载返航时,为了使船舶具有必要的航海型性能,根据不同的气候与航区,必须加装0.25~0.60载重量的压载水,这些压载水与货油舱内的残油形成油水混合物,其含油率达4000~7000ppm。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打一个舱室的洗舱水逐级清洗相邻的舱室然后当做最后一个舱室的压载水,这样子前几个舱室的压在水的污染就可以适当的减轻,重点放在最后的几级舱室的压在水,只要处理好最后一级的污染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在水的污染。

洗舱水是由于各种原因,必须对油舱进行清洗和消毒。

如油船为了接收装运另一品种的货油,前一种货油可能与下一种有不相容;再如,为了定期进船坞检修或清洗积聚的沉淀时,必须对油舱和燃油容器进清洗等等。

我们对主机的气缸进行刮油,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对油舱先进行刮油过后再进行洗舱呢,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洗舱水的有污染,虽然这样对油舱的整体设计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但是在以后也许可以实现的。

船舶的另一个严重的污染途径是含有的舱底水。

起来源主要是:第一是机械设备的泄水;第二是各种管路的泄漏(冷却水管系的海、淡水泄漏;燃、滑油管系的燃、滑油的泄漏;第三是海水由船体接缝不严密的渗入和雨水、甲板冲洗水的漏泄;第四是水线附近甲板或者舱室的疏水泄放。

这种污染水的含油浓度达1000ppm。

对于船舶的舱底水的污染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对机舱设备的管理和监测,减少其泄漏的油水来源,其次在清洗机舱和甲板的清洗时,我们可以先把表面明显的污染点进行加强清洗。

最后是油渣,油渣和废油几乎全部生产于机舱。

如燃油分油机,滑油分油机排出的残渣,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污油等,据统计,每日消耗50~70吨重柴油的船舶,每天要分离出0.8~104吨的含油垃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防污染检查的思路与技巧
摘要由于船舶建造质量的低下和船舶管理方面的不善,船舶污染海洋的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正不断加大。

本文总结了船舶防污染现场检查中的收获与经验,提出了船舶防污染现场检查的思路与技巧。

关键词海事监管;防污染;现场检查;保护环境
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1-0141-02
0 引言
在海事监管现场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由于船舶建造质量低下或船员对防污染设备及设施的管理不善,造成船舶可能或已经污染海洋。

科学的海事监管应找出船舶管理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对船舶在防污染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同时对污染海洋的行为给与惩罚。

1 防污染检查的重要性
imo委员会把海洋污染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以至于产生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活动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破坏海水的使用素质和舒适程度。

由于船舶生产的特点,其对海洋污染时扩散速度快、持续性比较强。

污染不仅仅是油类,其他一些诸如有毒有害物质、船舶生活污水、船舶垃圾、来自疫区的压载水等对海洋的
污染也日趋严重。

现在的船舶动力以内燃机为主,除了其本身使用燃料油外,还有大量从事运输石油及其产品的油船,所以,在所有的污染中,尤其以油类的污染为多见,油类对海洋的污染危害主要有:
1)漂浮在海面的油膜可以减少海洋产氧量直接造成海洋生物窒息而死,对海洋渔业、养殖业是毁灭性的灾害;
2)海鸟等生物粘附上燃油,便会丧失能力致死;
3)油类溶解后的分散状态和乳化状态将产生多种有毒化合物进人海洋生物的食物链,在毒害海洋生物的同时也会对食用者造成严重危害;
4)油类凝聚以后,形成海面漂浮的残余物,长期潜伏在海洋的各个角落,虽然无色无味,但需要在水面换气的海洋生物如海豚、鲸等大量吸人会使机体功能丧失,导致死亡或者灭绝;
5)受油类影响的海域,会导致各种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等增殖和聚集,加大了赤潮灾害的发生。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正不断加大。

在我国,国务院颁布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已于2010年3月1日生效,海事监管对船舶防污染作业方面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船舶违法排污的打击力度也正不断加强。

2 防污染现场检查的特点
防污染现场检查的对象是不同的船舶,每一条船舶往往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所谓的“姊妹船”,其在结构上也会有所不同。

船舶随其类型、吨位、航区、建造时间的不同,建造、检验规范对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在船舶机舱里,布置着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以及相当数量的设备附属管路,这些管路往往是连接着不同的设备与舱室、柜等,有的管路是独立的,有的是相关联的、错综复杂,即使是船上的机舱工作人员也不一定都清楚每一条管路的来龙去脉,更何况海事检查人员去每一条船上现场检查的时间非常有限,又不能因为检查而影响船舶的正常营运,所以说检查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3 如何做好现场检查
首先要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检查队伍,同时要不定期地举办安检方面知识更新,举行防污染业务方面的交流活动,有助于提高安检人员在该方面的专业水平;
其次要配备必要的执法工具与装备。

在现场的检查过程中,要随时进行取证,很多在第一次的现场检查中取得的证据都对案件的合理裁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现场检查思路及方法如下:
1)船舶防污染文书的检查
(1)《油类记录簿》
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应当将油类
作业情况记载在由海事管理机构签发的《油类记录簿》中;150总吨以下的油轮和400总吨以下的非油轮,应当将油类作业情况记载在《轮机日志》或《航海日志》中。

船舶防污染文书中大多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油类记录簿》的记录上,其中尤以《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舱的作业记录”中“c项残油的收集”问题为多。

主要表现在:①记录不规范,字母代号与数字代号没有填入相应的空格;②按照行业标准使用重油的过程中实际产生的油渣与记录的数量不符;③实际的油渣存量与记录不符;④记录的油渣存量在没有进行排岸接收的情况下减少、记录的数字随意涂改;⑤船存的油渣没有经正规的污油水回收企业回收,无海事管理机构提供的接收证明等;⑥处理舱底水作业时间、经纬度与《航海日志》、《轮机日志》记录时间、经纬度不吻合。

(2)《油污应急计划》、《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簿》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应配备经主管机关批准的《船上油污应急计划》。

涉及《油污应急计划》的缺陷主要有:①与主管机关的联系电话没有及时更新;②演习记录不全或缺失;③防污器材配备不全、丢失或船员对其存放位置不掌握;
④要求的图纸资料不齐全等。

有关垃圾处理情况应如实记录于《船舶垃圾记录簿》中。

现场检查船舶垃圾是否分类、收集、存放处理,垃圾接收证明是否齐全。

2)船舶防污设备——油水分离器的检查
油水分离器的失效形式主要有:
(1)油类记录簿的记录中显示近期使用过油水分离器,但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异常,诸如:①放水旋塞放不出水(油水分离器要求在任何时间内时刻充满水);②旋塞锈死;③分离器自带污水泵不能工作;④排油电磁阀失效;⑤电磁阀后排油管路干燥;
(2)出海管路中附有油污;
(3)拆检发现内部滤网油污严重等。

3)船舶机舱非法排污的检查
(1)旁通机舱油水分离器。

由于机舱设备的制造质量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舱的“跑、冒、滴、漏”比较严重的时候,易造成机舱污水过多,用油水分离器处理耗时太长,并由此造成油水分离器维护保养工作量加大。

于是,个别船舶对原有的舱底水管路进行了非法改造,其中最多见的就是将油水分离器进行旁通--用软管从舱底水泵的排出口直接接到舷外排出口。

针对这种情况,在现场检查时一般会发现其连接法兰处的螺栓因为曾拆装过,其油漆会有部分的脱落。

只要拆下通舷外的管路,如果检查发现管路内壁沾有油迹,同时搜集相关的证据,很容易进行非法排污的认定;
(2)舱底水应急吸口。

依据船舶建造与检验规范,为了保证船舶的自身安全,针对机舱意外情况下大量进水的情况,设置了舱底水应急吸口,该应急吸口与机舱内排量最大的海水泵相连,一般是压载水泵或主机海水泵,往往有个别船舶利用这一吸口排放舱底
水,检查中应侧重检查压载水的排放出口有无油迹,再拆检其吸入管路,如有油迹即可判定其非法排污;
(3)利用潜水泵排放舱底水。

其方法一般为:利用一台潜水泵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管路,将潜水泵置于舱底污水井,管路则从舱底的潜水泵引至甲板上后甩入水中,或者接到机舱某一出海管路上,用完后拆除将其隐藏起来。

此种方式简单、隐蔽性强,常常为个别船舶违法排污所使用。

在现场检查中,如果发现一些机舱的出海管路有改动的痕迹,或者在检查现场时发现了带油的潜水泵,则应考虑船舶可能存在利用潜水泵排放舱底水的嫌疑;
(4)腰接阀和污水井滤器。

船上配有两台消防泵的消防及舱底水管路系统中,一般情况下,其中的一台为主消防泵,另一台为通用泵,主消防泵的吸入管路上一般接有舱底水管路,这一设计是为了船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出海阀排放舱底水,舱底水与主消防泵的吸入管路间有一个阀,叫做腰接阀。

正常情况下,此阀应做有明显的标记,并且是被链条或铁丝加锁锁住。

从外观上看,正常情况下的阀盘(手轮)的锈迹自然均匀。

如果发现其有变形、锈迹脱落的情况,则可以断定该阀被扭动过,此时应查看该应急管路对应的污水井滤器,如果滤网上有油污及吸附的杂物,则其有曾利用此管路非法排污的嫌疑;
(5)通岸接头。

舱底污水泵的排出管路主要有几个方向:一是去油水分离器,二是去污水柜,还有一路是去通岸接头。

个别船舶
会对通岸接头进行改造,将盲板拆掉,再配一法兰接头和软管,经软管将舱底污水排到海中,使用这种方法与前述第3种方法时,由于船舶多处于航行中,海水与船舶有相对的速度,或者由于风浪的原因,油迹会顺着船舷向后流动或被风浪卷到舷板上,当船舶靠泊码头时,就很容易看到这些油迹;
(6)真空喷射泵。

机舱的管路系统里,压载水系统与舱底、货舱污水系统共用一个喷射泵,这样的设计本是用来在压载水排放的最后阶段,压载泵不易建立起真空,剩下的压载水不易排出,使用真空喷射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与舱底污水相连的管路是为了在清洗货舱的时候排出货舱的污水,这一部分污水管路也与机舱污水管路相连。

喷射泵工作的时候由消防泵提供的水作为工作水,只要打开相关的污水阀即可排出污水,如果排出了机舱污水,会在压载水的排出口沾有油污,仅用海水很难彻底冲洗干净,所以在现场检查的时候就要注意压载水的排出口,看是否有排污的嫌疑。

4 结论
船舶防污染现场检查的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难点,主要是由于船舶的建造时间、类型多样,船舶的吨位与尺度的不同,适用于不同的法规要求。

海事现场执法人员只有精通船舶原理,掌握充分的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运用良好的执法技艺,合理地运用技巧,用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克服工作中的难点,才能做好防污染现场监管的工作,才能有效控制污染的排放,减轻污染的程度,
使海洋更清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1号《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9,9.
[3]张兴芝,王忠忱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轮机长业务,2008.
[4]经1978年协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人民交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