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突眼完成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浸润性突眼临床对照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浸润性突眼临床对照观察

良反应 较大, 易于复发 。 鉴于此, 笔者在抗 甲状腺药物加激 素治
疗 的 基 础 上 , 合 中药 治疗 该病 , 得 明显 疗 效 , 归 纳 总 结 如 配 获 现
下。
2 观 察 方 法
2 1 治 疗 方 法 .
1 临 床 资 料
所选 3 2例病例为 19 年 1 一2 0 97 月 0 7年 5月在本 院门诊 及协作 医院门诊诊治 的甲亢性浸润性突 眼患者 ( 剔除眶后肿瘤 所致者) 均符合全国高等院校医药教材 《 , 内科学 》 的有关诊 断标准 。 按就诊先后顺序 随机分为 中西 医结合治疗组及单纯西 药对照组。治疗 组 1 , 1 7例 男 2例, 5例;年龄 2  ̄6 女 0 5岁, 平均 (6 0 .) :病程 2 3 . ±6 3 岁 ~8年, 平均 (. ±13 年 :根据 4 0 .) 美国 甲状 腺学会 A A分级标准 ( 为 0 T 分 ~6级) 达到 3级 ( , 突眼
李贵茂 李贵满 陈路德 , ,
(. 1 长春市二道区中医院, 吉林 长春 10 3 ;2 吉林省 中西医结合医院, 301 .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 亢进;浸润性 突眼; 中西 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R 5 .1 2 98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3 42 0 )60 6 ・2 0 55 0 (0 80 。020 。 。 - 标准达到 3 者 8例, 级 4级者 5 5级者 2例 。全部患者均有 例, 不 同的眼 内异物胀痛感 、畏光、流泪 、复视 、斜视、视力下 降。 体检见 眼睑肿胀 , 结膜充血 、水肿, 眼球活动受 限, 重者眼球 严 固定, 眼睑闭合不全, 角膜外 露而 形成角膜溃疡、全眼炎等 。2 组患 者一般 资料 比较 差异无 显著 性意 义 ( > .5 , P O 0 ) 具有 可 比

甲亢突眼症中医治验

甲亢突眼症中医治验

甲亢突眼症中医治验甲亢突眼症属疑难病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依照“痰毒瘀郁诸邪致生本病”这一认识,根据“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的理论,运用化痰散结,活血消肿法组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甲亢突眼症消突散甲亢突眼症归入中医瘿病范畴,临床除出现甲状腺肿大,心跳加快,消瘦,手指震颤等甲亢症状和T3、T4等甲状腺功能检验项目异常外,尚出现眼球突出症状。

笔者依照“痰毒瘀郁诸邪,结聚于颈前和眼球周围而致生本病”这一认识体会,运用化痰散结,活血消肿法,应用中药组方治疗甲亢突眼症,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运用本法治验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并予讨论。

一、治疗方法根据甲亢突眼症常表现出肝郁化火,心肝阴虚,痰凝血瘀等证型所具有的众多相应症状的特点,重点抓住致生本病的痰毒瘀郁诸邪与“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的治则,应用具有化痰散结,活血消肿功效的陈皮、半夏、白僵蚕、穿山甲、牛黄等药制成散剂“消突散”,每次服5克,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开水冲服。

二、典型病例病例1:黎某,女,40岁,2001年2月9日诊。

主诉两年前出现消瘦,心跳加快,手指震颤,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等症状,经市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后经应用抗甲状腺药及131碘口服治疗,消瘦,心跳加快,手指震颤,甲状腺肿大症状减轻,但眼球突出症状未见好转。

现症:面色萎黄,手指震颤,心率108次/分,右叶甲状腺肿大1.4×1.4Cm,质实光滑无压痛,左叶甲状腺肿大1.0×1.0Cm,质软光滑无压痛。

自觉眼胀眼球不适,夜晚低枕平卧则眼胀症状加重难眠,需垫30厘米以上高枕才可入睡。

左眼球突出度25mm。

右眼球突出度23mm。

舌质稍暗,舌苔白滑腻,脉沉滑数。

症属痰邪壅结,瘀毒内蕴。

治宜化痰散结,活血消肿。

药用消突散,每次服5克,早晚各服1次。

经治疗5天,手指震颤减,心率92次/分,右叶甲状腺肿大0.6×0.6Cm,质软光滑无压痛,左叶甲状腺肿大消失,自觉眼胀眼球不适及夜晚低枕平卧则眼胀加重难眠症状消除。

中西医结合内科高级职称考试试卷

中西医结合内科高级职称考试试卷

中西医结合内科高级职称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 下列哪项是中医“脾”的主要生理功能()A. 主运化。

B. 主藏血。

C. 主疏泄。

D. 主气司呼吸。

2. 西医中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典型痰液表现为()A. 铁锈色痰。

B. 粉红色泡沫痰。

C. 大量脓痰。

D. 白色黏痰。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在使用西药降压的同时,中医常从哪个脏腑论治()A. 肝。

B. 心。

C. 脾。

D. 肺。

4. 糖尿病在中医属于()的范畴。

A. 消渴。

B. 痹证。

C. 痿证。

D. 厥证。

5. 以下哪种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A. 人参。

B. 黄芪。

C. 黄连。

D. 当归。

6. 西医中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是()A. 发热。

B. 胸痛。

C. 呼吸困难。

D. 恶心呕吐。

7. 中医认为,哮病的主要病因是()A. 外邪侵袭。

B. 饮食不当。

C. 情志失调。

D. 以上都是。

8. 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西医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 透析治疗。

B. 肾移植。

C. 针灸治疗。

D. 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等。

9. 下列哪味中药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A. 柴胡。

B. 山药。

C. 白术。

D. 茯苓。

10. 西医中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A. 幽门螺杆菌感染。

B. 胃酸分泌过多。

C. 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

D. 以上都是。

11. 中医的“气血津液”理论中,气的功能不包括()A. 推动作用。

B. 温煦作用。

C. 防御作用。

D. 贮藏作用。

12. 以下哪种疾病在西医中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 类风湿关节炎。

B. 肺炎。

C. 流感。

D. 急性肠胃炎。

13. 中医方剂“四物汤”的组成不包括()A. 熟地。

B. 白芍。

C. 川芎。

D. 丹参。

14. 西医中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高血压。

B. 脑动脉瘤。

C. 脑血管畸形。

D. 血液系统疾病。

15. 中医治疗感冒时,若为风热犯表证,常用的方剂是()A. 银翘散。

B. 荆防败毒散。

211066649_调护甲状腺_中医有妙方

211066649_调护甲状腺_中医有妙方

家庭保健调护甲状腺 中医有妙方胡春平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嘉定 201899)甲状腺属于机体的内分泌腺体,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可产生一些病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等,不仅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在病情的发展下还会诱发其他临床表现,即出现相应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是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等,甚至对邻近的器官产生压迫,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受阻等。

因此,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改善甲状腺疾病的症状,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不同的甲状腺疾病所需的治疗方案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明确。

患者需要听从医嘱,按时用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时检查。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甲状腺疾病时,常使用西药,虽然得到一定的疗效,但长时间服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而且,还有部分甲状腺病变,如桥本甲状腺炎升高的抗体、甲状腺肿大等,无特效治疗手段。

中医认为,甲状腺疾病不仅要治疗,日常生活的保健也尤为重要。

通过中医调理,可改善患者免疫力,协调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未病防治,疾病防变的目的。

甲状腺流行病学分析甲状腺疾病目前已成为除糖尿病外的第二大内分泌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出现甲状腺疾病,其中女性的发生率是男性的6~10倍。

然而,由于甲状腺疾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部分疾病具有较长时间的隐匿性,使得多数患者对该病不了解,从而延误治疗。

调查显示,我国甲状腺疾病的治疗率在5%左右。

如果甲状腺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状态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不育、心功能异常、血脂紊乱等。

认识甲状腺及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属于人体最大的内分泌源,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人体生长与发育,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状态,有产热效应,对脂肪与糖、蛋白质等代谢产生影响,还能提高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甲状腺疾病属于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如精神压力过大、情志失调、21家庭保健机体摄入较多的碘或碘摄入不足、过度劳累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激素异常、药物等,导致甲状腺功能减弱或是增强,促使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少或过多。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1) 甲亢1,夏枯草,甲亢属肝郁化火的,夏枯草可以清肝火散郁结,颈前有结块的,它又能散结节,突眼症的,属肝旺,目为肝所主,它可清肝入目使之回窠,可见这是一个甲亢常用药。

肝风手抖的要用钩藤,白芍配伍。

2,鳖甲,甲亢以阴虚火旺为主症的,鳖甲可以清虚火,滋阴潜阳,纠正阴阳失调,另外鳖甲更善于软坚散结,对甲状腺肿大有良效。

3,龟板,甲亢一般是本虚标实,本虚里无不与阴虚密切相关,龟板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补力强,质重善潜降,亦可补心疗心悸,对阴虚诸症皆疗效显著,与鳖甲合用,其效果力压群雄,远非其他养阴药所能及。

4,黄芪,久病气阴两虚,又每因阳旺而加重,亢奋之阳因生化,温动的作用太过,势必耗气伤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气虚症状,我用重剂黄芪(60以上),药理学认为,它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从而降低T3T4水平,在养阴的基础上,我多用之。

5,白僵蚕,肝火(亦可是虚火)灼津为痰,结于颈前,此痰为老痰顽痰,不易祛除,白僵蚕属虫类药,力大善于搜剔,故选之,也常联用海浮石化老痰,同时此药也可以软坚散结,故为首选。

6,白芥子,颈前肿块用白芥子化痰散结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的是,药理学认为,它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功能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正因如此,如果是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用此药是不合适的,应引起注意。

西药治疗此病副作用很大,放射性131碘治疗和手术有时后果严重,中医药在这里有很大的优势,只要辩证准确,用药恰当,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顺便提及一下,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尽量少用含碘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具体原因很复杂,篇幅关系,不作详解。

体质性低血压1,鹿角胶,此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肾中精气亏乏,精不化气则元气不足,肝木缺乏肾水滋养则疏泄不及,升发无力,导致血压偏低,肝为阳脏,故以鹿角胶补精血,通督脉,振元阳,肾精得补则元气得生,肝木得补则疏泄升发得力,元阳得补则血压升高,为阴中求阳,需加熟地补阴。

中医古籍眼科新书 眼球六筋

中医古籍眼科新书 眼球六筋

中医古籍眼科新书《眼球六筋》一、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其中,眼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古代中医医师对于眼疾的研究和治疗经验被记录在许多古籍中,这些古籍对于今天的中医眼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眼球六筋》汇集了许多古代中医文献中关于眼球六筋的内容,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了这些知识,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解读和应用。

本书旨在为现代中医眼科工作者提供一部全面详细、完整深入的参考书籍。

二、眼球六筋概述1. 眼球结构眼球是人体视觉系统的核心器官之一,由多个组织和结构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角膜、晶状体、虹膜、睫状体等。

这些组织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相互联系,共同完成视觉功能。

2. 眼球六筋的概念眼球六筋是古代中医眼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指的是眼球周围环绕的六条筋脉。

这些筋脉分别为睛明筋、内明筋、外明筋、上明筋、下明筋和后明筋。

3. 眼球六筋的作用眼球六筋在中医眼科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调节和控制眼球组织和结构的运动,维持眼球的正常功能。

当这些筋脉受到损伤或紊乱时,就会导致各种眼疾的发生。

三、眼球六筋与眼疾关系解析1. 睛明筋与近视眼睛明筋是最为重要的一条眼球六筋,它负责控制睑板肌和睫状肌等组织的运动。

近视眼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视力问题,与睛明筋功能紊乱有关。

通过中医针灸等方法刺激睛明筋可以有效改善近视眼症状。

2. 内明筋与青光眼内明筋主要控制虹膜和晶状体等组织的运动。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疾,与内明筋功能异常有关。

中医药物和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节内明筋来改善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3. 外明筋与斜视外明筋主要负责调节眼球的外展和收缩。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肌协调不良问题,与外明筋功能紊乱有关。

中医按摩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外明筋来纠正斜视。

4. 上明筋与上睑下垂上明筋控制睑板肌等组织的运动,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与上明筋功能障碍有关。

中医药物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上明筋来改善上睑下垂症状。

中医辨证施治内分泌浸润性突眼症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内分泌浸润性突眼症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内分泌浸润性突眼症良方眼球突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个特殊情况,常与甲亢症同时发生,也可在甲亢已被控制、甲状腺功能正常甚至减退时出现,也可发生在甲亢症之前。

根据其表现,又分为非浸润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两类。

非浸润性突眼又称良性突眼,临床上较常见,由于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交感神经兴奋而出现提上睑肌痉挛,上眼睑退缩,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浸润性突眼又称恶性突眼等,约占5%~10%,多见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是一种危及视力且影响外貌、进行性发展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病因病机《杂病源流犀烛》指出的“肝血虚,肝血旺”是甲亢的发病原因,肝开窍于目,目为宗脉之所聚,眼球突出与经脉之瘀、痰或情志改变有关。

甲亢患者往往有气阳两虚的体质,气虚可无力推动血行,使血阻滞于脉络而成瘀;“阳虚则血凝”,在眼部表现为眼球胀痛,结膜血管呈锯齿状扭曲,血管末梢有瘀点等。

全身的气机不调,气滞、气结、气虚,或寒热、外伤均可致瘀,前人谓“凡见白球赤紫、脾肿、虬筋紫胀,瘀点不退,必有瘀滞在内。

”七情内伤,心肝火旺,木火刑金,肺金受灼,情志不和,肝郁不达,引起心悸、失眠、烦躁不安;痰火郁结在咽间,壅滞络道,凝结于颈部成瘿,凝结于眼部而目突。

肝肾同源,肝先受病必累及其肾,肾气不足,不纳水而自汗气急、乏力、溲多。

甲亢患者,出现两目流泪、怕风,可能为突眼活动征象,临床上两目虽未突出,也要引起警惕。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浸润性突眼可侵犯眼眶肌内组织。

轻者仅有软组织受累症状,出现眼周水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肥厚,患者多有畏光、流泪、眼内异物感、眼胀痛等症状,可无真正的突眼或轻度的突眼,病情较重的患者除有软组织受累症状,眼球突出明显,眼睑不能完全闭合,结膜血管呈锯齿状扭曲,血管末梢瘀点,患者有凝视表现,发展中还会影响眼球外肌,最先受累的是眼下直肌,使眼向上活动受限;其次为眼内侧直肌受累,患者眼球活动受限,出现复视或斜视,如果患者眼睑长期不能闭合,角膜干燥,易继发感染而致角膜溃疡、混浊或穿孔,使视力完全丧失,视神经萎缩,随眶内压增高而出现视神经炎及视乳头水肿等。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概况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概况

恶寒 , 四肢不 温 , 乏力 , 自汗 , 便 溏涩 不 爽 , 便清 长 , 大 小 舌质 呈淡 青 紫 色 、 白腻 , 沉 细 涩 。治 宜 温 阳益 气 、 苔 脉
化 有关 , 主要责 之 于肝脾 两 脏 , 气滞 、 痰凝 、 瘀 为 基 本 血
化痰 祛 瘀 , 用 白芥 子 、 选 附子 、 肉桂 、 参 、 黄 芪 、 党 生 丹
蒺藜 、 葙子 等 。 甲亢 后 之 突 眼是 指 甲状 腺 功 能 恢 复 青 正常后 出现 突 眼或原 有 突眼 加 重 , 临床 主要 分 为 2型 : ①脾 湿 瘀 内 阻 型 。治 宜 健 脾 渗 湿 , 痰 祛 瘀 明 目。 化 方 选参 苓 白术 散 加 车 前 子 、 白芍 、 蔚 子 、 葙 子 。 ② 茺 青
病理 变化 , 同时伴 有 肝 阴不 足 、 阴 两 虚 , 理 特 点 是 气 病
本 虚 标 实 , 实 夹 杂 。 中 医 对 本 病 疗 效 肯 定 , 具 有 毒 虚 且
副反应小 、 疗 方 法 多样 化 等 优 点 。现 将 近 年 来 有 关 治
治疗 进展 概述如 下 。
1 辨 证 治 疗
甲状 腺 相 关 眼 病 (h ri—so itd o hh l p ty odas c e p t a a mo ~
鸣 , 心 烦 热 , 干 口燥 , 红 、 苔 , 见 剥 苔 , 细 五 咽 舌 少 或 脉
ah , A0) 一种 与 Grv s病 相 关 的 自身 免 疫 性 疾 ty T 是 ae 病 , 或不 伴有 甲状腺 功 能 亢进 。主要 表 现 为 : 睑退 伴 眼 缩 , 膜充 血 水 肿 , 眶 疼 痛 , 球 突 出 , 球 运 动 障 结 眼 眼 眼 碍, 复视 , 露性 角膜炎 和 视 神经 受 累 。严 重 者视 力 下 暴 降 , 野缺损 , 至失 明 。 目前 现 代 医学 多 采 用支 持 疗 视 甚 法、 大剂 量强 的松 冲 击疗 法 、 后 放 疗 、 长 抑 素 类 似 球 生 物 、 氧化 剂 以及 手 术 治 疗 等 方 法 , 长 期 疗 效 不 确 抗 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眼
突眼是由多种疾病发展转归后,引起的一种眼球突出症状。

在现代医学将突眼分为浸润性突眼和丰浸润性突眼。

其中由于甲状腺相关眼病多存在上睑退缩、眼球突出、结膜充血、运动受限等症状,故尤具其代表性,该病为眼眶病中最常见病种,影响患者容貌外观,并发症严重,视功能损害明显,现代医学对其发病原因、发生机制的认识尚未完全明了,迄今仍缺乏特异性的根治方法。

在中医学里我们将突眼叫鹘眼凝睛外障,鹘眼凝睛指眼珠逐渐胀硬突起,若鹘鸟之眼红赤凝视,不能转动的眼病。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长处,因此深入探讨中医对鹘眼凝睛的认识,对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其积极意义。

中医对鹘眼凝睛的认识源流早期中医古典医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甲乙经》等均缺乏对本病的论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在“目珠子脱出候”中首次提到了眼位异常的病因病机:“目是脏腑阴阳之精华,宗脉之所聚,上液之道,肝之外候,凡人风热痰饮,渍于脏腑,阴阳不和,肝气蕴积生热,热冲于目,使目睛疼痛,热气冲击其珠子,故令脱出。


我院中医科多年治疗多例眼突症患者,有因甲亢引起的,有甲亢治疗过度转变为甲减引起突眼,有各种肿瘤,炎症压迫引起的各种眼突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甲状腺突眼的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归结为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自身免疫抗体对患者眼球组织的攻击。

突眼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给患者的心理、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突眼的症状常和甲状腺亢进的治疗效果不相关,甚至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亦可出现突眼症状加重的现象。

本病患者研究前突、胀痛、畏光、眼睑挛缩、,视力减退眼眶水肿甚至发展为结膜炎、角膜干燥,亦可导致失明的发生。

本病的西医治疗着力于抗甲亢的药物、手术治疗、糖皮质激素冲击等,但疗效常不明显,复发比例高。

我院荆州市江陵县郝穴卫生院从2005年来收治上百例甲亢突眼患者
例:患者徐谋,女42岁,2008年患甲亢两年,2010年经碘131治疗后引起甲减,并出现突眼症,在服用左甲状腺素片同时在多家三甲医院求治,后在我市一家三甲医院经过激素冲击治疗,突眼一度好转,但是体重增加20多公斤,身体体质严重下降,反复感冒且不易恢复,动则气喘。

好转不到一年再发突眼,并比上次更严重,在北京、武汉等多家大型医院就诊,医院各科室相互踢皮球,最后只好回家,一度想手术切掉突出眼球甚至有轻身念头。

无意得知我院能治疗突眼,报着试一试心里来我院就诊,就诊时左侧突眼已经导致眼球溃烂、干涩等不适症状。

经我院“缩眼汤”服用十剂病人感觉眼球有湿润感,眼睑能轻度闭合。

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二十剂后病人来院检查已判若两人。

继续服用我院丸剂一付以巩固治疗一月,随访三年未复发。

按:肾主藏精,肝主藏血而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故本病关键在于肝肾,我院“缩眼汤”以软坚散结之炮甲、夏枯草、海藻等加减,清肝明目以珍珠粉、夜明砂等诸药组合形成。

无论对甲亢引起突眼,还是炎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引起的突眼症均有突出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