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选择原理与方法3
第五章 农药选择作用原理

3 除草剂选择作用原理
除草剂的选择性可以分 “内因选择”和“人为选择” 。
3.1 形态选择
因植物种类之间形态上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毒杀作用。
物中要比在昆虫中快。
1.1.2.4 靶标敏感性差异
表4 化合物 CH3NHC (O)-E (CH3)2NC(O)-E (n-C3H7)NHC(O)-E (n-C6H11)NHC(O)-E (CH3O)2P(O)-E (C2H5O)2P(O)-E 各种动物胆碱酯酶的恢复能力的比较(h) 蜜蜂头部 1.33 1.17 14.0 565 家蝇头部 1.30 1.70 11.3 不恢复 不恢复 不恢复 蟋蟀头部 0.90 0.55 93.0 400 牛红血球 0.62 0.95 2.03 2.60 1.26 58.0
3.1.1 叶子形态
主要指单、双子叶植物之间的选择。 单子叶植物: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叶片直立、狭小,表面角 质、蜡质程度高,绒毛多。 而致:药液承受量少,液滴易于滚落。 双子叶植物:阔叶类,叶片水平、表面大,表面角质、蜡质 程度低。 而致:药液承受量多,液滴易于沉积。 2,4-D类用于禾本科作物田防阔叶杂草,则大容量选择性好。
说,有时慢性毒性更重要;
②VSR是个相对值,而有时绝对值更重要;
③VSR值是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这和实际情况 存在较大差异; ④VSR值是以家蝇和大鼠作比较,家蝇和其他 脊椎动物的毒性比值可能相差很大。
表2
毒虫畏的VSR(用不同的脊椎动物与家蝇比较)
LD50 1.36 10 100 500 >12000 16.4 107 148 VSR 7.4 74 368 8824 12 79 109
选择原理数量性状.ppt

2020/11/5
7
4.数量性状数学模型
P=G+E+IGE
P=A+D+I+E
P=A+D+I+Ep+Et
P=A+R
基因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
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dominance effect)
202非0/11等/5 位基因间的上位效应(epistatic effect)
8
5.基因效应和育种值
概念:拟做种用的后备种畜出生时、其父母双亲的平均年龄 效应:与遗传进展成反比
遗传进展=
选择强度×遗传变异× 选择准确性
世代间隔
2020/11/5
25
遗传进展 selection progress
选择反应除以平均世代间隔 Δ Gt= Δ G /L
2020/11/5
26
ΔG=h2ΔΡ ΔG= σA·h·ΔΡ/ σP
第五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选择
2020/11/5
1
❖ 一、数量性状遗传基础 ❖ 二、数量性状的选择
2020/11/5
2
1.数量性状的特征
数量性状遗传基础
数量性状在个体间的差异需要度量; 数量性状变异呈连续性;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 数量性状对环境影响敏感。
2020/11/5
3
2.微效多基因假说(Nilsson-Ehle)
__
ΔP=Ps-P
2020/11/5
23
选择反应selection response
➢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 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选留个体子女均值与群体均值之差 ➢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 ➢R 或 Δ G
选择原理质量性状ppt课件

❖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通过自然界的力量完成的选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向心力,回归 在生物进化中起主导作用
❖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
人类施加措施实现的选择过程 有的放矢 离心力 控制进化方向的是人的意愿。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一、对隐性基因的选择(recessive)
❖ 一对等位基因时:基因型为AA、Aa、aa ❖ 设原始群体基因频率为A=p,a=q,则相应基因型频
率为:D=P2,H=2Pq,R=q2。留种率为S,淘汰率 为1-S。则有:
P+q=1 D+H+R=1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
设有一对等位基因
A
在大群体中的频率为
p0
由这对基因构成的基因型为 AA
Aa
基因型频率为 留种率 淘汰率
p02
2p0q0
S
S
1-S
1-S
选择后基因型频率
?
?
a q0
aa q02
1 0
?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
选择后的基因型频率=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
经过一代的选择后,隐性基因频率
=? q‘=1/2*H‘+R‘= Sq+(1-s)q2 S+(1-s)q2
0
❖ 则经过一代选择后,隐性基因a的频率为:
(P+q=1)
❖
q1=
P0 q 0 P 2 0 2 P0q0
=
q0 1 q0
❖ q2=
q1
1 q1
=
q0 1 2q0
❖ 经过t代选择后:qt=
q0 ,
1 tq0
机械原理第五章

正常齿标准 ha* 1, c* 0.25 短齿标准 ha* 0.8, c* 0.3
(6)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基准)齿廓(齿形)
(1)齿条同侧齿廓为平行的直线,齿廓上各点具有相同的压 力角,即为其齿形角,它等于齿轮分度圆压力角。
(2)与齿顶线平行的任一直线上具有相同的齿距p m 。
(7)斜齿齿轮齿条机构
斜齿轮斜齿条啮 合传动应用较少。
(8)非圆齿轮机构
轮齿分布在非圆柱体上,可实现一对齿轮的变 传动比。需要专用机床加工,加工成本较高, 设计难度较大。
这是利用非圆齿轮变传动比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一种容积泵。现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2、相交轴之间传递运动 (1) 直齿圆锥齿轮机构
s pb a
公
式
d1=mz1 d2=mz2
db1=mz1cos、
ha = ha*m
db2=mz2cos
hf = (ha* + c* )m
da1 d1 2ha m( z1 2ha* )
da2 d2 2ha m( z2 2ha* )
*
*
d f 1 d1 2h f m(z1 2ha 2c )
3.渐开线方程
如右图所示,以OA为极坐标轴, 渐开线上的任一点K可用向径rK和 展角θK来确定。根据渐开线的性 质,有
rb(K +K ) = AN = KN = rbtanK
故 K = tan K - K
式中K称为渐开线在K点的压力角,它是K点作用力F的方
向(K点渐开线的法线方向)与该点速度VK方向的夹角。
两螺旋角数值不等的斜齿轮啮合时, 可组成两轴线任意交错传动,两轮 齿为点接触,且滑动速度较大,主 要用于传递运动或轻载传动。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第一章育种目标1.名词术语:育种目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收获指数、株型育种、高光效育种2.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3.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4.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5.怎样才能正确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6.为什么通过矮秆育种能提高作物的单产?7.针对你所熟悉的某一地区制订某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并说明其理由。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简述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的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
哪些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有利于异花授粉?哪些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有利于自花授粉?2.结合具体作物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3.农作物品种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基本特性?4.不同类型的品种群体的育种特点是什么第三章种质资源1.概念解释:种质资源、起源中心、初生中心、次生中心、原生作物、次生作物、遗传多样性中心、基因银行、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2.简述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作用。
3.简述本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4. 简述外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5.Vavilov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中有何作用?6.如何划分初生中心与次生中心?7.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8.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9.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有何意义?如何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10.发掘、收集、保存种质资源的必要性与意义何在?第四章引种与驯化1.引种驯化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是什么?2.影响引种的因素和引种规律是什么?第五章选择育种1.试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程序。
第六章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自的遗传机理是什么?2.为什么说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有何重要意义?3.如何理解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四条原则?4.选用遗传差异大的材料作亲本有何利弊?如何理解双亲来源地远近与双亲亲缘关系远近的关系?5.为什么要求双亲应具有较高的配合力?6.为什么说杂交方式是影响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杂交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在单交、三交、四交、双交等杂交方式中,每一亲本遗传比重如何?为什么在三交和四交中要把农艺性状好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7.解释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单粒传法,简述它们各自的工作要点。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3 第1课时 组合(一)

第五章计数原理§3组合问题第1课时组合(一)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问题中,组合问题的个数是( )①从全班50人中选出5人组成班委会;②从全班50人中选出5人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生活委员;③从1,2,3,…,9中任取两个数求积;④从1,2,3,…,9中任取两个数求差或商.A.1B.2C.3D.4,从50人中选出5人组成班委会,不考虑顺序,是组合问题;②为排列问题;对于③,从1,2,3,…,9中任取两个数求积是组合问题;因为乘法满足交换律,而减法和除法不满足,故④为排列问题.2.有6名男医生、5名女医生,从中选出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组,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 A.60种 B.70种 C.75种 D.150种,选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的方法有C 62C 51=75(种). 3.C 30+C 41+C 52+C 63+…+C 的值为( )A.C 3B.C 3C.C 4D.C 430+C 41+C 52+C 63+…+C =C 44+C 43+C 53+…+C 3=C 4.4.若集合M={的元素共有 ( )A.1个B.3个C.6个D.7个C 70=C 77=1,C 71=C 76=7,C 72=C 75=7×62!=21,C 73=C 74=7×6×53×2=35>21,∴x=0,1,2,5,6,7.5.从2位女生,4位男生中选3人参加科技比赛,且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用数字填写答案).方法一)可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只有1位女生入选,不同的选法有C 21C 42=12(种);第二种情况,有2位女生入选,不同的选法有C 22C 41=4(种).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的不同的选法有16种.(方法二)从6人中任选3人,不同的选法有C 63=20(种),从6人中任选3人都是男生,不同的选法有C 43=4(种),所以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的不同的选法有20-4=16(种).6.以下四个式子:①C n m =A n m m !;②A n m =n A n -1m -1;③C n m ÷C nm+1=m+1n -m;④C n+1m+1=n+1m+1C n m.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②式中A n m =n(n-1)(n-2)…(n -m+1),A n -1m -1=(n-1)(n-2)…(n -m+1), 所以A n m =n A n -1m -1,故②式成立; 对于③式,C nm ÷C nm+1=C n m C nm+1=A n m ·(m+1)!m !·A nm+1=m+1n -m,故③式成立;对于④式,C n+1m+1=A n+1m+1(m+1)!=(n+1)·A n m (m+1)m !=n+1m+1C n m,故④式成立.7.从2,3,5,7四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相乘,有m个不同的积;任取两个不同的数相除,有n个不同的商,则mn=.m=C42,n=A42,∴mn =12.8.如图,有A,B,C,D四个区域,用五种不同的颜色给它们涂色,要求共边的两区域颜色互异,每个区域只涂一种颜色,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1步,涂A区域有C51种方法;第2步,涂B区域有C41种方法;第3步,涂C区域和D区域;若C区域涂与A区域相同的颜色,则D区域有4种涂法;若C区域涂A、B剩余3种颜色之一,即有C31种涂法,则D区域有C31种涂法.故共有C51·C41·(4+C31·C31)=260种不同的涂色方法.9.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学校有12人通过了初试,学校要从中选出5人去参加市级培训,在下列条件下,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1)任意选5人;(2)甲、乙、丙三人必须参加;(3)甲、乙、丙三人不能参加;(4)甲、乙、丙三人只能有1人参加.从中任取5人是组合问题,共有C125=792种不同的选法.(2)甲、乙、丙三人必须参加,则只需从另外9人中选2人,是组合问题,共有C92=36种不同的选法.(3)甲、乙、丙三人不能参加,则只需从另外的9人中选5人,共有C95=126种不同的选法.(4)甲、乙、丙三人只能有1人参加,可分为两步:先从甲、乙、丙中选1人,有C31=3种选法,再从另外9人中选4人,有C94种选法,共有C31C94=378种不同的选法.等级考提升练10.用0,1,…,9十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中,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A.243B.252C.261D.2799×10×10=900.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C91A92=648,所以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900-648=252.11.若A n3=12C n2,则n等于( )A.8B.5或6C.3或4D.4A n3=n(n-1)(n-2),C n2=12n(n-1),所以n(n-1)(n-2)=12×12n(n-1).又n∈N+,且n≥3,所以n=8.12.(山东济宁期末)某校开设10门课供学生选修,其中A,B,C三门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学生选修三门,则每位学生不同的选修方案种数是( )A.120B.98C.63D.35,分2种情况讨论:①从A,B,C三门中选出1门,其余7门中选出2门,选法有C31C72=63(种);②从除A,B,C三门之外的7门中选出3门,选法有C73=35(种).故不同的选法种数为63+35=98.13.(多选题)若C17x=C172x-1,则正整数x的值是( )A.1B.4C.6D.8C 17x =C 172x -1,∴x=2x-1或x+2x-1=17, 解得x=1或x=6, 经检验都满足题意. 故选AC.14.(多选题)在100件产品中,有98件合格品,2件不合格品,从这100件产品中任意抽出3件,则( )A.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是不合格品的抽法有C 21C 982种B.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是不合格品的抽法有C 21C 982+C 22C 981种C.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是不合格品的抽法有C 21C 982+C 22C 981种D.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是不合格品的抽法有C 1003−C 983种,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是不合格品,即2件合格品,1件不合格品,有C 21C 982种抽取方法,A 正确,B 错误;对于C,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是不合格品,即2件合格品,1件不合格品或1件合格品,2件不合格品,有C 21C 982+C 22C 981种抽取方法,C 正确;对于D,用间接法分析,抽出的3件中没有不合格品的抽取方法有C 983种,则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是不合格品的抽法有C 1003−C 983种,D 正确.故选ACD.15.某餐厅供应饭菜,每位顾客可以在餐厅提供的菜肴中任选2荤2素共4种不同的品种.现在餐厅准备了5种不同的荤菜,若要保证每位顾客有200种以上不同的选择,则餐厅至少还需准备不同的素菜品种 种(结果用数值表示).x 种不同的素菜.由题意,得C 52·C x 2≥200, 从而有C x 2≥20,即x(x-1)≥40.又x ∈N +,所以x 的最小值为7.16.已知集合A={1,2,3,4,5},则至少含一个偶数的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 .方法一)当子集中含有1个偶数时,共有C 21(C 30+C 31+C 32+C 33)=16(个);当子集中含有2个偶数时,共有C 30+C 31+C 32+C 33=8(个);满足题意的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16+8=24(个).(方法二)集合A的子集共有C50+C51+C52+C53+C54+C55=32(个),不符合题意的子集有空集、分别只含有1,2,3个奇数的子集,有C50+C31+ C32+C33=8(个),故符合题意的子集个数为32-8=24(个).17.已知10件不同产品中有4件是次品,现对它们一一进行测试,直至找出所有4件次品为止.(1)若恰在第5次测试,才测试到第一件次品,第十次测试才找到最后一件次品,则这样的不同测试方法数是多少?(2)若恰在第5次测试后,就找出了所有4件次品,则这样的不同测试方法数是多少?先排前4次测试,只能取正品,有A64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再从4件次品中选2件排在第5和第10的位置上测试,有A42种测法,再排余下4件的测试位置,有A44种测法.所以共有不同测试方法A64·A42·A44=103680(种).(2)第5次测试恰为最后一件次品,另3件在前4次中出现,从而前4次有一件正品出现.所以共有不同测试方法C41·(C61·C33)A44=576(种).新情境创新练18.某次足球比赛中,共有32支球队参加,它们先平均分成8个小组进行循环赛,决出16强(每队均与本组其他队赛一场,各组第一、二名晋级16强),这16支球队按确定的程序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冠、亚军,此外还要决出第三名、第四名,请问这次足球赛总共进行多少场比赛?:(1)小组循环赛:每组有C42=6(场),8个小组共有48场;(2)八分之一淘汰赛:8个小组的第一、二名组成16强,根据赛制规则,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可以决出8强,共有8场;(3)四分之一淘汰赛:根据赛制规则,8强中每两个队比赛一次,可以决出4强,共有4场;(4)半决赛:根据赛制规则,4强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可以决出2强,共有2场;(5)决赛:2强比赛1场确定冠、亚军,4强中的另两支队比赛1场决出第三、四名,共有2场.综上,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48+8+4+2+2=64场比赛.。
模式选择技术

第五章 模式选择技 术
激光技术及控制基础
第五章 模式选择技术
2.影响衍射损耗的因素 ①与腔型和g参数有关,不同的腔型和g,衍射损耗不同。 ②同一种腔型,不同横模,衍射损耗不同。 TEM 00模 00 越来越大。 最小,随着模序数增加, 1 2 a ③同一种腔型,菲涅尔数 N ( )不同,衍射损耗不同。 L
TEM 00 和 TEM10 模的衍射损耗曲线,这是选模的设计依据。 在不同N,g下,
要得到单一的模式,除了合适的方法之外,还需要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光泵均匀 2.固体工作物质的光学均匀性好 3.腔镜调整:尽量对称使轴线重合,否则模式畸变。 4.光学表面清洁 5.动态比静态困难 6.破坏问题 只有合理的选模方法,并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才能得 到高质量的激光模。
横模测量
直接测量:
(1)法布里-珀罗标准具(F-P) F-P原理:由两块平行板玻璃组成,它是利用多光束的干涉原理 做成的。它对光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均是频率的周期函数。
1 1 T ( ) 2F 2 4R 2 2 1 ( sin ) 1 sin ( nd cos ) 2 2 (1 R)
在选模中,不但选出单一基模,而且应尽可能使选择的 腔型增大模体积-输出功率增大。
横模选择方法 1.稳定腔中的模式选择 (1)腔参数g、N选择法-利用衍射损耗来进行选模。 (2)元件选模法 ①小孔光栏法-在腔中加一小孔光栏使 10 ↑来实现选模。 ②聚焦光栏法-加入聚焦透镜,在焦点处放小孔光栏。 (3)长腔法-增加腔长(适当的增加),能改善激光的模式。 2.介稳腔的选模 平行平面腔- TEM 00模的光束沿轴向传播,无偏折损耗,只有透射损 耗;而高阶模偏离轴向传播,有偏折损耗和透射 损耗。 为偏折损耗和透射损耗之比,它大则偏折损耗大即 高阶模的 损耗大,对选模有利。在平平腔中利用提高 的方法进行选模。
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绪论R.Bakewell育种学之父,将种畜后裔的性能记录下来,作用到选种的工作中。
Fisher ,Haldane ,Wright创建了数量遗传学理论,基本点就是微效多基因理论。
Lush将数量遗传学理论与育种实践结合,建立现代家畜育种理论体系。
Henderson更精确的线性模型理论在育种中应用。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家畜是野生动物经人类的逐渐驯化和长期饲养而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
家畜祖先牛的祖先原牛马的祖先古代野马驴的祖先非洲野驴猪的祖先野猪绵羊的祖先亚洲摩弗伦羊山羊野生角骨羊鸡的祖先红色野鸡鸭的祖先绿头野鸭鹅的祖先鸿雁驯养与驯化的区别与联系驯养:捕获野生动物,在幼龄时进行调教和训练,使其顺从和驯服:不能正常繁殖后代,尚未失去野性:驯化: 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育种,动物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完全失去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经济性能较高,成为人类的生活必须品和生产资料的家养动物。
品种与品系的概念与条件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生产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肉、蛋、毛满足条件①来源相同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稳定④一定的结构(在基本特征相同下,可以分为若干各具特点的类群)⑤足够数量⑥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承认品系:属于品种的内部结构,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按改良程度品种分类原始品种(驯化以后未经过严格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有很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培育品种(有很强的育种目标,在育种理论指导下,经过系统的人工选择而育成的品种)毛色基因有几个系列?有什么用途?哺乳动物主要有六个系列毛色用途鉴别个体品种间接判断生产性能对于毛用,绒用的家畜是主要的经济性状鸡的羽色和羽速在生产上的用途?鉴别个体品种鉴别个体性别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生产性能测定确定家畜个体在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性状上表型值的育种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选择的方法
在一个育种方案中,当选择强度、 在一个育种方案中,当选择强度、遗传变异和世 代间隔等保持相对稳定时, 代间隔等保持相对稳定时,如何提高选择的准确 性,即遗传进展公式中的 rAI ,就成了育种者所 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种畜的选择中,需要随着与其有关资料的出现, 在种畜的选择中,需要随着与其有关资料的出现, 不断地对其种用价值进行评定和选留。 不断地对其种用价值进行评定和选留。任何时候 都是利用最有利的资料, 都是利用最有利的资料,以期获得最大的选择准 确性,以求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 确性,以求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
家系内选择(within-family selection) )
在稳定的群体结构下,不考虑家系均值的大小,只 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的偏差来选择, 在每个家系中选择超过家系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主要应用于群体规模较小,家系数量较少,且性状 遗传力偏低 家系内选择的使用价值主要在于,小群体内选配、 扩繁和小群保种方案中。
多个品种( 多个品种(系)联合进行 获得速度较快 效应不可累积
选择的概念
选择是物种进化和品种发展的动力 选择是手段,通过外界因素的作用, 选择是手段,通过外界因素的作用,将群体中的遗 传物质重新安排, 传物质重新安排,以期达到某种目的 选择是一个过程,给予不同个体以不同的繁殖机会 选择是一个过程, 选择分为两类: 选择分为两类: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自然选择( selection)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 人工选择( selection) 人工选择
2
多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顺序选择法( selection) 顺序选择法(tandem selection)
又称单项选择法,对计划选择的多个性状逐一选择 和改进,每个性状选择一个或数个世代,待一个性 状得到预期选择效果,停止选择,再选择第二个性 状,然后再选择第三个性状等等 选择效果不理想 无法克服性状间的遗传拮抗作用,以及自然选择的 回归作用,往往是顾此失彼
影响家畜遗传改进的因素
遗传变异性 选择强度 选择的准确 性 世代间隔
遗传进展
遗传变异性:遗传改良的基础, 遗传变异性:遗传改良的基础,相对稳定 选择强度、世代间隔: 选择强度、世代间隔:依据育种措施和育种方案 选择的准确性:取决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和利用的信息量 选择的准确性:
影响遗传改良效果的因素
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的育种措施
扩大可利用的数据规模
━数据规模越大,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越高。 数据规模越大,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越高。 数据规模越大 特别是一些重复表现的性能记录, 特别是一些重复表现的性能记录,对于遗传 力偏低的性状尤为重要; 力偏低的性状尤为重要;
选用更科学的育种值估计方法
━用BLUP法对大规模不均衡资料分析时,可获 用BLUP法对大规模不均衡资料分析时, 得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 得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即育种值估计具有 更高的精确性。 更高的精确性。
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度的育种措施
提高遗传力的估计值
━性能测定站可以创造一个稳定的标准化饲养 性能测定站可以创造一个稳定的标准化饲养 管理条件,由此降低环境变异, 管理条件,由此降低环境变异,使得个体间 的遗传变异得以充分地显现; 的遗传变异得以充分地显现;
校正环境效应对遗传力估计的影响
━现场采集的数据带有较大的环境变异,使用 现场采集的数据带有较大的环境变异, 现场采集的数据带有较大的环境变异 适当的统计学方法(LS法),经校正后估计 适当的统计学方法(LS法),经校正后估计 的遗传力,可减小环境效应所导致的误差; 的遗传力,可减小环境效应所导致的误差
rAI = h
家系选择(family selection) )
家系指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 家系指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 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 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家系均值决定 个体的去留 更远的家系的信息对选择意义不大 家畜育种中应用于限性性状, 家畜育种中应用于限性性状, 对于遗传力偏低的性状, 对于遗传力偏低的性状,而采用含量较大的家系选 效果良好。 择,效果良好。
家系内选择的准确性取决于性状遗传力及 个体的表型相关,而与家系含量无关: 个体的表型相关,而与家系含量无关:
n 1 rAI = (1 rA )h n(1 r )
合并选择(combined selection) )
同时使用家系均数和家系内偏差两种信息来源 根据性状遗传力和家系内表型相关, 根据性状遗传力和家系内表型相关,分别给予两 种信息以不同的加权,合并为一个指数I 种信息以不同的加权,合并为一个指数I, 其公式为:
育种初始群体应具有足够的遗传变异度
━组建初始群的种畜应保持尽可能多的血统关 组建初始群的种畜应保持尽可能多的血统关 系和较远的亲缘关系; 系和较远的亲缘关系;
保持群体遗传变异度的育种措施
经常在育种群中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
━根据其参数估计值,检测群体中遗传变异度 根据其参数估计值, 根据其参数估计值 的变化,并依此确定下一步的育种措施。 的变化,并依此确定下一步的育种措施
人工选择的效果
选择的理论和方法是家畜育种学中研究相当深入、 选择的理论和方法是家畜育种学中研究相当深入、 理论体系比较完整、 理论体系比较完整、效果十分明显的领域之一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家畜优良品种均是经过长期人工 选择而育成的 在育成的优良品种中, 在育成的优良品种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某些质量性 状也可能育成新品种(红白花牛、无角美利奴羊) 状也可能育成新品种(红白花牛、无角美利奴羊) 选育有益突变也能培育新品种(Booroola羊 选育有益突变也能培育新品种(Booroola羊) 在育成的优良品种中, 在育成的优良品种中,选择可以改变生产性能方向 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
扩大生产性能测定的规模
━在育种群中,对所有正常的后备种家畜进行严 在育种群中, 在育种群中 格的生产性能测定, 格的生产性能测定,以保证得到理想的留种率
提高选择强度的育种措施
实施特殊的育种措施, 实施特殊的育种措施,改善留种率
适当延长种畜的使用年限, 适当延长种畜的使用年限,降低每年的 更新率; 更新率; 采取措施提高母畜每年提供的后代数; 采取措施提高母畜每年提供的后代数; 缩短母畜的胎间距; 缩短母畜的胎间距; 降低后备种家畜在育成期的损失; 降低后备种家畜在育成期的损失;
个体表型值与选择方法
Pi = Pf + ( Pi Pf ) = Pf + Pw
个体选择(individual selection) )
也称为大群选择( ),只是根据个 也称为大群选择(mass selection),只是根据个 ), 体本身性状的表型值选择; 体本身性状的表型值选择; 简单易行,性状遗传力较高时,选择有效; 简单易行,性状遗传力较高时,选择有效; 在不太严格的育种方案中可使用这一选择方法; 在不太严格的育种方案中可使用这一选择方法; 个体选择的准确性取决于性状的遗传力大小, 个体选择的准确性取决于性状的遗传力大小,即
I = b f Pf + b w Pw=h Pf + h Pw
2 f 2 w
依据合并指数进行的选择, 依据合并指数进行的选择,其选择的准确性高 于以上各选择方法, 于以上各选择方法,因此可获得理想的遗传进 其选择准确性可从下式中得出: 展。其选择准确性可从下式中得出:
rAI
(rA r ) (n 1) = h 1+ (1 r )[1 + ( n 1)r ]
遗传进展=
选择强度×遗传变异度× 选择准确 选择强度×遗传变异度× 选择准确 强度 变异度 世代间隔 世代间隔 性
选择强度的概念
P = z i= σP p
被选留种个体数 p= 参加性能测定的个体数
选择强度与留种率
提高选择强度的育种措施
建立规模足够大的育种群
━强调场间、地区间的联合育种,实施统一的育 强调场间、地区间的联合育种, 强调场间 种方案和种公畜遗传评定及使用制度; 种方案和种公畜遗传评定及使用制度
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的概念是,按照人为制定的标准选 人工选择的概念是, 人工选择的概念是 择,其目的则使家畜更加有利于人类 ━人工选择的实质是,由育种者来决定家畜个 人工选择的实质是, 人工选择的实质是 体参加繁殖的机会, 选优去劣” 体参加繁殖的机会, “选优去劣” ━系统的人工选择可定向地改变群体的基因频 系统的人工选择可定向地改变群体的基因频 率,从而打破了群体基因频率的平衡状态。 从而打破了群体基因频率的平衡状态。
家系选择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家系的含量、个 体间的表型相关和性状的遗传力:
rAI =
n为家系含量; 为家系含量;
1 + (n 1)rA
[1 + (n 1)r ]n
h
rA为家系内个体间的亲缘相关系数; 为家系内个体间的亲缘相关系数; r为个体间的表型相关系数,亦即组内相关系数; 为个体间的表型相关系数,亦即组内相关系数;
实施人工授精等生物技术, 实施人工授精等生物技术,提高了种公 家畜的使用率和选择强度
影响遗传改良效果的因素
遗传进展=
选择强度×遗传变异度× 选择准确 选择强度×遗传变异度× 选择准确 强度 世代间隔 世代间隔 性
保持群体遗传变异度的育种措施
育种群应保持一定规模
━同样的选择强度下,大规模育种群将较长时 同样的选择强度下, 同样的选择强度下 间保持较理想的可利用遗传变异度; 间保持较理想的可利用遗传变异度
单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经典的动物育种学将单性状的选择方法: 经典的动物育种学将单性状的选择方法:
━ 个体选择、 ━ 家系选择、 ━ 家系内选择 ━ 合并选择
个体表型值的组分
个体的表型值可分剖为两个组分: 个体的表型值可分剖为两个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