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节水灌溉技术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节水灌溉技术复习指导

节水灌溉技术复习指导

节水灌溉技术第一章绪言主要内容1.我国降水和水资源状况——掌握五个降水带2.水资源发展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对灌溉的需求3.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了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状况4.农业节水的技术体系和途径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五个降水带中年降水量少于200mm,为我国最干燥的荒漠区的为( )。

A.湿润带B.半湿润带C.半干旱带D.干旱带2. 我国的降水带中年降水量为200~400mm,气候干燥,为我国主要的牧区的降水带为( )。

A.湿润带B.半湿润带C.半干旱带D干旱带3. ( )效率高、占地少,灌溉渠系管道化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A. 渠道防渗B.管道输水C. 喷、微灌技术D.地面灌水4. 我国目前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

平均约为( )。

A. 0.2左右B. 0.3左右C. 0.4左右D. 0.5左右5.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灌溉方法是( )。

A. 渠道防渗B. 管道输水C. 喷、微灌技术D. 地面灌水二、填空题:1. 农业节水技术包括抗旱节水作物品种、覆盖技术、__________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以及抗旱、保墒、保水剂的应用等。

2. *覆盖保墒技术包括用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可以减少________,节省________提高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

3. 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具体包括________管理技术和措施、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三个技术措施都可能会考到)三、名词解释1.节水灌溉技术2.节水农业四、简答题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包括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C3.B4.C5.D二、填空题1.节水栽培技术2.棵间蒸发、灌溉用水3.农业节水技术三、名词解释1. 指工程节水技术,它是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核心,主要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部分。

2. 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等,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中心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

节水灌溉技术复习资料

节水灌溉技术复习资料

《节水灌溉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第一章)1.节水农业: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等,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中心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

2.节水灌溉技术:指工程节水技术,它是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核心,主要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部分。

3.开源:利用多种水资源作为灌溉水源,除一般的地表和地下水引、蓄、提工程以外,还应包括开发回归水、劣质水和雨水利用。

4.节流: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灌溉用水。

5.节水管理技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要求和可能的水源条件,在节约用水的原则下,及时、适时地满足作物对水分名词解释(第二章)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杜绝或减少渠道输水损失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

它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土料防渗:在渠床表面建立一层压实的土料防渗层,通常采用素土、粘砂混合土、灰土、三合土、四合土等土料。

3.砌石防渗:指用浆砌料石、块石、卵石、石板、以及干砌卵石挂淤进行防渗。

4.膜料防渗是指用塑料薄膜、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等作防渗层,再在其上设置保护层的防渗方法。

名词解释(第三章)1.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以管道代替渠道,即减少了土渠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又便于灌溉用水管理。

2.沿程水头损失:由于水在观众流动过程中为克服与管壁的摩擦阻力而消耗损失的水头,它是随着流动的长度而增加的。

3.局部水头损失:因管道内部形状改变(如用弯头改变疏水方向,用三通进行分流等),迫使水流也因此改变流动外形造成的损失。

4.出水口:指把地下管道系统的水引出地面直接灌溉农田,它不连接地面移动软管。

5.给水栓:与地面移动软管连接的出水口通常称为给水栓。

6.给水装置:给水装置是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的田间灌水装置。

通常所说的给水装置是指给水栓或出水口。

名词解释(第四章)1.畦灌:在平整过的土地上用田埂将其分隔成一系列狭长的地块——畦田,水从输水垅沟或直接从毛沟引入畦田后,即形成薄水层沿畦田坡度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湿润土壤。

节水灌溉复习题

节水灌溉复习题

节水灌溉复习题节水灌溉复习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稀缺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农业领域,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节水灌溉的复习题,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是一种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灌溉方法。

通过合理的灌溉设计和管理,减少水的浪费和过度使用,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最大化。

2. 列举几种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

- 滴灌:将水滴定量地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

- 雨水收集和利用: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减少对地下水和其他水源的依赖。

- 土壤改良: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的流失和渗漏。

- 覆盖层: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减少水的蒸发和土壤侵蚀。

- 智能灌溉系统: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环境条件,精确控制灌溉量。

3. 为什么需要节水灌溉?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在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全球水资源有限,而农业是最大的水资源使用部门。

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其他水源的过度开采,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节水灌溉对农作物产量有何影响?适当的节水灌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避免水分过量或不足对植物生长的负面影响。

此外,节水灌溉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盐渍化的风险,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可持续性。

5. 如何评估节水灌溉的效果?评估节水灌溉的效果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其中包括:- 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增加;- 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平衡;- 灌溉系统的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改善。

6. 节水灌溉技术在全球的应用情况如何?节水灌溉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政策和法规来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提供补贴和奖励措施。

此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节水灌溉技术》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节水灌溉技术》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节水灌溉技术》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30分)
1.开源
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3.局部水头损失
4.出水口
5.畦灌
6.喷灌强度
二、简答题(共50分)
1.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哪几个部分?(3分)
2.简述低压管道输水系统中管网布置形式。

(6分)
3.地面灌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溉方法,它主要有哪些优缺点?(6分) 4.轻、小型喷灌机组由哪几部分组成?常用的轻小型机组有哪几种?(6分)
5.滴头的作用是什么?分为哪几类?(7分)6.简述小麦的需水量和需水规律。

(6分) 7.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什么?(8分)
8.商品水有哪些特性?(8分)
三、问答题(20分)
渠道防渗除了可以减少渗漏损失,节约用水外,还可以起到哪几方面的作用?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开源就是利用多种水资源作为灌溉水源,除一般的地表和地下水引、蓄、提工程以外,还应包括开发回归水、劣质水和雨水利用。

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杜绝或减少渠道输水损失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

它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3.局部水头损失因管道内部形状改变(如用弯头改变疏水方向,用三通进行分流等),迫使水流也因此改变流动外形造成的损失。

4.出水口是指把地下管道系统的水引出地面直接灌溉农田,它不连接地面移动软管。

5.畦灌是在平整过的土地上用田埂将其分隔成一系列狭长的地块——畦田,水从输水垅沟或直接从毛沟引入畦田后,即形成薄水层沿畦田坡度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湿润土。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教案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教案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教案第一章:节水灌溉概述1.1 节水的概念与意义1.2 灌溉与节水灌溉的定义1.3 节水灌溉的重要性1.4 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二章:节水灌溉基本原理2.1 作物需水规律2.2 土壤水分特性2.3 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2.4 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三章:节水灌溉技术3.1 地面灌溉技术3.1.1 畦灌3.1.2 沟灌3.1.3 喷灌3.1.4 滴灌3.2 地下灌溉技术3.2.1 地下滴灌3.2.2 地下灌溉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第四章: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管理4.1 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4.2 节水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4.3 节水灌溉系统的施工与管理4.4 节水灌溉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第五章: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1 我国节水灌溉典型实例5.2 国外节水灌溉成功案例5.3 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六章:灌溉水质保护与处理6.1 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6.2 灌溉水质污染源及污染途径6.3 灌溉水质处理技术6.4 灌溉水质保护措施第七章:节水灌溉设备的选择与维护7.1 节水灌溉设备类型及特点7.2 节水灌溉设备的选择原则7.3 节水灌溉设备的安装与使用7.4 节水灌溉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第八章:农业水资源管理8.1 农业水资源的特点与分布8.2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分配8.3 农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8.4 农业水资源管理策略与措施第九章: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进展9.1 农业节水技术概述9.2 作物生理节水技术9.3 农业生物节水技术9.4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趋势第十章: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0.1 粮食作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0.2 经济作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0.3 果树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0.4 蔬菜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0.5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一章: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11.1 雨水收集与利用11.2 微咸水利用技术11.3 再生水利用技术11.4 海水灌溉技术第十二章: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12.1 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12.2 节水灌溉技术的环境效益评价12.3 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效益平衡分析12.4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障碍与对策第十三章: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与法规13.1 节水灌溉政策的国际经验13.2 我国节水灌溉政策现状与分析13.3 节水灌溉法规与标准体系13.4 节水灌溉政策的实施与监督第十四章: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培训14.1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要性14.2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方法与策略14.3 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的内容与形式14.4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15.1 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5.2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15.3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挑战15.4 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关键技术、应用实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

12节水灌溉考试资料

12节水灌溉考试资料

简答1.全球水资源特点是什么?水资源:是指由当地降水产生的,可以用于人们生产与生活各类用途,存在于河流、湖泊、地下含水层中的逐年可更新的动态水资源。

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特点:水资源具有①循环性和有限性②时空分布不均运性③不可替代性④经济上的厉害两重性等四种特性。

2.我国水资源有什么特点?①资源总量不足②降水时空分布不均③水土资源不匹配3.节水灌溉的含义(内含)是什么?在充分利用降雨和土壤水的前提下高翔利用灌溉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需水,从获取农业生产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在不同的水资源条件,不同的土壤、气候、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节水的标准和要求不同。

4.节水灌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实现农业节水、高产、高效、优质。

5.农业节水与节水农业的区别?6.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体系是什么?①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②节水灌溉工程技术③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④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7.我国农田灌溉节水途径是什么?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

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

灌溉水->土壤水->生物水->作物产量。

①引水②转化为土壤水(毛管水、部分薄膜水)③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水④形成作物产量。

8.世界水资源研究提出评估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多少的方法是什么?世界水资源研究所提出用四级水平来评估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多少。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①小于1000m3为最低水平,表示严重缺水②1000-5000m3为低水平,表示缺水③5000-10000m3为中等水平,表示不缺水④大于10000m3为高水平,表水水资源很丰富。

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1700m3定位缺水警告数字。

9.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①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②灌溉渠系管道化③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④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⑤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

节水灌溉新技术总结

节水灌溉新技术总结

节水灌溉新技术总结第一章绪论1. 节水的定义:节水的概念通常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其中:狭义:指为达到减少水资源消耗量的目的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又称为真实节水。

广义: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为核心,用尽可能少的水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节水灌溉:指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方式,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3. 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1) 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2) 灌溉渠系管道化;(3) 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4) 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5) “3S”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

4.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地,到被作物吸收、形成经济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4个环节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第二章节水灌溉基础理论1. 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1) 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2) 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3) 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4) 依靠水溶解和输送养分;(5) 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 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1) 水是植物体温调节器;(2) 水对可见光的通透性;(3) 水对植物生存环境的调节。

3. 植物水势典型的植物水势(ψw)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溶质势(ψs)、压力势(ψp)、基质势(ψm)和重力势(ψg),即ψw=ψs+ψp+ψm+ψg(1) 溶质势(渗透势):指因溶质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而使水势下降的数值,恒为负值。

(2) 压力势: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

(3) 基质势(衬质事、基模势):是细胞的衬质对水分子的吸附而引起的水势。

(4) 重力势:因重力作用而具有的水势。

10节水灌溉工程复习题集

10节水灌溉工程复习题集

第二章喷灌工程技术1. 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各种灌水方法都应以节水、省工、增产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总目标。

合理的灌水方法、灌水技术一般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1)保证实现定额灌水; (2)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高;(3)田间灌水质量高; (4)高效低耗,灌水成本低;(5)方便与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6)简单、经济,便于推广(7)能有效促进田间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和土地可持续利用2.灌水质量的指标田间水有效利用率主要表征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的程度,是标志农田灌水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对于地面灌溉一般要求田间水有效利用率Ea≥90%。

定义为储存于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总水量的比值。

田间灌溉水储存率定义为储存于作物根系土层区内的水量与该区所需要的总水量的比值。

田间灌水均匀度定义为应用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或者表征为田间灌溉水在田面上各点分布的均匀程度。

田间灌水质量综合有效利用率定义为有效入渗水量与有效入渗水量、深层渗漏水量、田间灌水径流流失量、土壤蒸发量和水分漂移损失水量以及灌水不足区域所欠缺水量总和的比值。

4.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mm/h点喷灌强度和平均喷灌强度点喷灌强度:指在一定时间(t)内,喷洒到某一点土壤表面的水深h平均喷灌强度:指在一定面积上,各点在单位时间内的喷灌水深的平均值,用平均喷灌水深h0与相应喷灌持续时间t的比值表示。

喷灌均匀度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的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

表示方法水滴的直径雾化指标 H/d——喷头的工作压力与主喷嘴直径之比管道系统的工作制度轮灌续灌随机取水5.续灌方式对系统内全部管道同时供水,灌溉面积内所有作物同时灌水。

适于面积小、作物单一的灌区,微灌系统采用较多。

优点:每株作物都能得到适时灌水,灌溉供水时间短,有利于其它田间操作。

缺点:干管流量大,增加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设备的利用率低,在水源流量小的地区可能缩小灌溉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水灌溉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第一章)1.节水农业: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等,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中心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

2.节水灌溉技术:指工程节水技术,它是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核心,主要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部分。

3.开源:利用多种水资源作为灌溉水源,除一般的地表和地下水引、蓄、提工程以外,还应包括开发回归水、劣质水和雨水利用。

4.节流: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灌溉用水。

5.节水管理技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要求和可能的水源条件,在节约用水的原则下,及时、适时地满足作物对水分名词解释(第二章)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杜绝或减少渠道输水损失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

它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土料防渗:在渠床表面建立一层压实的土料防渗层,通常采用素土、粘砂混合土、灰土、三合土、四合土等土料。

3.砌石防渗:指用浆砌料石、块石、卵石、石板、以及干砌卵石挂淤进行防渗。

4.膜料防渗是指用塑料薄膜、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等作防渗层,再在其上设置保护层的防渗方法。

名词解释(第三章)1.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以管道代替渠道,即减少了土渠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又便于灌溉用水管理。

2.沿程水头损失:由于水在观众流动过程中为克服与管壁的摩擦阻力而消耗损失的水头,它是随着流动的长度而增加的。

3.局部水头损失:因管道内部形状改变(如用弯头改变疏水方向,用三通进行分流等),迫使水流也因此改变流动外形造成的损失。

4.出水口:指把地下管道系统的水引出地面直接灌溉农田,它不连接地面移动软管。

5.给水栓:与地面移动软管连接的出水口通常称为给水栓。

6.给水装置:给水装置是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的田间灌水装置。

通常所说的给水装置是指给水栓或出水口。

名词解释(第四章)1.畦灌:在平整过的土地上用田埂将其分隔成一系列狭长的地块——畦田,水从输水垅沟或直接从毛沟引入畦田后,即形成薄水层沿畦田坡度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湿润土壤。

2.波涌灌溉:利用安设在沟畦首端可以开关的阀门,向沟畦实施间歇性的供水,使在沟畦中产生波涌,加快水流的推进速度,缩短沟畦首尾端渗水时间差,使土壤得到均匀的湿润。

3.坐水种:为了保证及时播种和出全苗,采用机械或畜力用水箱、水袋拉水至田间,一边播种,一边在穴中注水灌溉,以抗春旱。

名词解释(第五章)1.喷灌:即喷洒灌溉,它是借助一套专门设备将具有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像降雨一样均匀地降落在田间,供给作物水分的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

2.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

3.水滴的打击强度:指单位受水滴面积内,水滴对土壤或作物的打击动能。

一般用水滴直径来表示这一特征。

一般平均直径以1~ 3mm 为宜。

4.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管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

它一般用喷洒均匀系数来表示,一般0.8以上为宜。

名词解释(第六章)1.微灌微灌:是一种按作物需水要求,对水加压和水质处理后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及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化肥以微小的流量准确、及时地输送到作物根系最集中的土壤区域进行精量灌溉的方法。

2.滴灌:滴灌的灌溉水呈滴状,频繁、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中。

3.微喷灌:微喷灌的水呈细小雨滴状喷洒,对作物进行此种灌溉可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又可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田间气候。

4.渗灌:渗灌的灌水器为无明显出流点的渗水管,多埋于地下作物主要根系层中,以浸润土壤方式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

5.小管出水灌:采用具有稳压装置的小管,把水直接送到作物根系集中区进行局部灌溉。

6.脉冲式微灌:该灌溉水非连续出流,而是呈间歇、脉冲式微量喷洒灌溉作物第一章需要掌握的内容1.我国降水有明显的地域性,按降水量多少,全国大致分几个降水带?各降水带相应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哪些?全国大致分为5个降水带多雨带是我国双季稻的主要产区。

湿润带是我国主要水稻产区,还有冬小麦、油菜等作物。

半湿润带是我国主要小麦、棉花和其它旱作物产区。

半干旱带是我国主要牧区。

干旱带在这一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人类聚居和农作物主要集中在山前有冰川雪水融水的绿洲。

2.根据不同地区农作物对灌溉的不同要求,可把全国分为哪几个不同地带?各有什么灌溉特点?常年灌溉地带这一地带的灌溉需要指数(及灌溉水量与农作物需水量的比值)一般都大于50~60%。

由于缺乏足够的雨量淋洗,这一地区的土壤多属碱性,除作物生长期灌溉需水外,为使春季播种时有足墒保证出苗,还常用大定额的水量进行冬灌储水。

电大作业统考题不稳定灌溉地带黄淮海地区的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东北地区则从西向东递增。

由于受季风的强烈影响,降水时空变化都很大,因而农作物对灌溉排水的要求很不稳定。

水稻灌溉地带这一地区雨量充沛,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由于降水在年际和季节分布不均,往往出现伏旱和秋旱,水稻一般都需要进行补充灌溉,双季水稻根需要进行灌溉补足水量,灌溉需要指数在30~60%之间。

3.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哪几个部分?农业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工程技术)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4.农业节水技术包括那些?抗旱节水作物品种覆盖技术节水栽培技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抗旱、保墒、保水剂的应用5.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微灌技术、地面灌水技术水稻节水灌溉第三章需要掌握的内容1.简述与一般明渠灌溉相比较,低压管道输水具有哪些优点?(1)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2)节能;(3)节省土渠占地;(4)成本较低;(5)关税及时,增产增收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管网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1)水源;(2)机泵;(3)管道系统;(4)给配水装置(出水口或给水栓);(5)保护设备3.简述低压管道输水系统中管网布置形式有几种:(1)水源(机井)位于田块一侧;(2)水源(机井)位于田块中心;(3)水源位于田块一侧,控制面积较大且近似方形地块第四章需要掌握的内容1.地面灌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溉方法,它主要有哪些有优缺点?地面灌溉的优点是:田间工程简单,投资少,能源消耗低,易于实施。

地面灌溉的缺点是:灌溉均匀度低,浪费水量大。

2.细流沟灌有哪些优点?(1)由于沟中水流很浅,受重力作用湿润的土壤范围仅限于沟底部分,所以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能减少至最小程度。

(2)渗水深、保墒时间长。

(3)放水时间较长,便于控制管理。

3.在较大面积上平整土地,有哪几种简易的设计方法?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方格中心点法此法适用于非均匀变化的地面坡度,地面凹凸不平,填挖分界线不分明的地段。

(2)方格角点法此法适用于均匀变化的地面坡度,可以找到填挖分界线的地段。

4.膜孔灌溉具有哪些优点?(1)节约灌溉用水;(2)减少土壤蒸发;(3)提高作物产量第五章需要掌握的内容1.管道式喷灌系统管网的布置有哪些原则?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和灌溉需要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管道总长度与管径应尽量小。

(2)保证管网内各处的压力要基本均匀。

(3)一个用水单位一根或数根管道,以利于管理。

(4)管道布置力求平顺。

(5)在平坦地区支管尽量保持与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向一致。

(6)为了便于管道支管在田间的移动,一般应设置两套支管轮流使用。

移动管道的干管应尽量放在地块的边界上。

(7)根据轮灌要求设置适当的控制设备,一般一条支管装置一套闸阀。

(8)在管道起伏的高处应设置排气装置,低处设置泄水装置。

2.一般情况下,喷灌系统都是采取轮灌方式,在确定轮灌方案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1)轮灌的编组应有一定规律,以方便运行管理。

(2)各轮灌组的工作喷头总数应尽量接近,从而使系统的流量保持在较小的变动范围内。

(3)轮灌编组时,应使地势较高或路程较远的组别喷头数略少;地势低或路程较近的组别喷头数略多,以利于保持增压水泵始终工作在高效区。

(4)制定轮灌顺序时,应流量分散到各配水管道,避免流量集中于某一条干管配水。

3.轻、小型喷灌机组由哪几部分组成?常用的轻小型机组有几种?轻、小型喷灌机组是由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和移动装置等,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其配套动力一般在11KW以下。

它主要有:(1)手抬或手提式轻型机组;(2)手推车式小型机组;(3)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机组;(4)滚移式喷灌机4.大中型喷灌机常见的有哪几种?(1)双悬臂式喷灌机;(2)中心支轴式喷灌机;(3)平移式喷灌机;(4)绞盘式喷灌机(5)拖拉机悬挂式喷灌机第六章需要掌握的内容1.灌水器有什么作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灌水器是把末级管道中的压力水流均匀而稳定地分配到田间的设备。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微灌系统工作是否可靠及灌水质量的高低。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滴头、微喷头、小管出流灌水器组合、脉冲式微喷灌组合和渗灌管。

2.滴头的作用是什么?分为哪几类?滴头能将毛管中的压力水流进行消能,以稳定的速度一滴滴的滴入土壤。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微管滴头内镶式滴头压力补偿式滴头插杆式滴头薄壁滴管灌管带3.微喷头的特点是什么?分为哪几类?微喷头的工作压力为5~ 15m ,具有节能、省水的优点,它的出水孔直径较大(一般为0.8~ 2.0mm ),所以搞堵塞性能好。

它可分为如下几种:折射式微喷头;;离心式微喷头;旋转式射流微喷头;穿孔喷水管带4.过滤器的作用是什么?微灌系统使用的过滤设备有哪几种?过滤器的作用是把灌溉水中的各种污物和杂质清除掉,以防止滴头堵塞而微灌系统的灌水效果,它是微灌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

微灌系统所使用的过滤设备主要有筛网过滤器、砂过滤器和旋流水砂分离器等。

问答题3、简述与一般明渠灌溉相比较,低压管道输水具有哪些优点?(1)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2)节能;(3)节省土渠占地;(4)成本较低;(5)关税及时,增产增收。

4、地面灌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溉方法,它主要有哪些有缺点?地面灌溉的优点是:田间工程简单,投资少,能源消耗低,易于实施。

地面灌溉的缺点是:灌溉均匀度低,浪费水量大。

5、细流沟灌有哪些优点?(1)由于沟中水流很浅,受重力作用湿润的土壤范围仅限于沟底部分,所以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能减少至最小程度。

(2)渗水深、保墒时间长。

(3)放水时间较长,便于控制管理。

6、在较大面积上平整土地,有哪几种简易的设计方法?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方格中心点法此法适用于非均匀变化的地面坡度,地面凹凸不平,填挖分界线不分明的地段。

(2)方格角点法此法适用于均匀变化的地面坡度,可以找到填挖分界线的地段。

7、管道式喷灌系统管网的布置有哪些原则?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和灌溉需要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管道总长度与管径应尽量小。

(2)保证管网内各处的压力要基本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