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4.2.2《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

人教版4.2.2《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 请1-4组同学按实验方案一进行 实验
• 请5-8组同学按实验方案二进行 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
试管
1
2
3
现象
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
培养皿 1
2
3
现象
结论
得出结论
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馒头变甜 与_唾___液__的__分__泌____、_牙__齿__的__咀__嚼___、__舌__头__的___搅__拌__有关。
唾液是一个变量。
制订计划
试管
1
2
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唾液/清水
牙齿的咀嚼与
舌头的搅拌
试管
1
2
探究牙齿咀嚼与舌头的搅拌
唾液/清水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牙齿的咀嚼与 舌头的搅拌
制订计划
试管 1
2
试管
1
2
唾液/清 清水 唾液

牙齿的 馒头碎 馒头碎
咀嚼与 屑

舌搅头拌一的个变量搅:拌唾液 搅拌
唾液/清 唾液 水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ppt课件

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ppt课件

唾液
搅拌
不搅拌
保温
滴碘液
唾液 搅拌
变蓝
变蓝
变蓝
8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小组展示并汇报 实验结果
9
对照组
唾液组
舌头组
牙齿组
10
馒头变甜与舌的搅拌、牙 的咀嚼以及唾液的分泌都 有关系
原理: 淀粉 (不甜)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甜)
11
谢谢大家!
12
7
实施计划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操作
1号试管 (对照组)
加入材料:馒头块或屑 加入材料:唾液或清水 处理:搅拌或不搅拌
保温5-10分钟 加碘液(2滴) 实验结果预测 真实结果记录
馒头屑 唾液 搅拌
不变蓝
唾液组
2号试管 (实验组)
舌头组 牙齿组
馒头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馒头屑 馒头块
清水
1、实验中用 切碎馒头块 来模拟牙齿咀嚼; 用 玻璃棒搅拌 方法模拟舌的搅拌。 2、实验中取唾液的方法是:
用清水漱口,含一小口矿泉水,想自己最想吃的 食物,大约二分钟后,轻轻吐在小烧杯里,备用
3、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原因: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6
实验的步骤:
(预处理:1、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块状,根据自己实验需要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
大变小 干变湿
大家在慢慢 咀嚼过程中 发现了什么 变化吗?
哇!馒头越 来越甜了
2
馒头为什么越变越甜呢?
淀粉
没有
3
提出问题:馒头变甜可能与口腔 中哪些因素有关呢?
4
作出假设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优课课件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优课课件

变蓝
馒头部分分解
有部分 淀粉
部分变蓝
试管
1
2
试管
1
2
唾液/清水 2ml 唾液 2ml 清水 唾液/清水 2ml 唾液 2ml 唾液
牙齿的咀嚼 馒头切碎 馒头切碎
与舌头的搅 并搅拌 并搅拌

牙齿的咀嚼 馒头切碎
与舌头的搅 并搅拌

馒头块 不搅拌
自变量:唾液
自变量:牙齿的咀嚼 和舌头的搅拌
试管
1
2
3试管
馒头变甜主要与唾液的分解作用 有关,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起促进作用。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 过程叫做消化。
}
物理性消化 (如:牙齿的咀嚼和舌

头的搅拌作用)
化 化学性消化 (如:唾液的分解作用)
吃饭应该细嚼慢咽还是 狼吞虎咽?为什么?
咀嚼以及舌头的搅拌都有关。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思考并回答:
1.如何在体外模拟口腔环境?
试管
模拟
口腔
提取唾液
模拟
口腔中的唾液
切碎
模拟
牙齿的咀嚼
筷子搅拌
模拟
舌头的搅拌
37℃恒温水浴 模拟
口腔37℃恒温环境
思考并回答:
2.如何验证唾液的作用?
试管
1
2
唾液/清水 2ml 唾液
(自变量) 牙齿的咀嚼 馒头切碎 与舌头的搅拌 并搅拌
④ 碘液滴加过多,色差不明显。 3号试管不变蓝:与以上情况相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解作用以及 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作用都 有关。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优课)课件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优课)课件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口腔内的活动
食团பைடு நூலகம்舌 牙齿
唾液腺
问题一: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的 分泌有关? 问题二: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齿 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 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 的分泌都有关。
1.怎样模拟口腔? 2.怎样模拟牙齿的咀嚼? 3.怎样模拟舌的搅拌? 4.怎样模拟口腔中的温度?
17
1.通过这次实验,你在饮食习惯方 面有什么想法和体会呢?
2.感冒发烧为什么会食欲不振?
18
19
20
唾液 (2 毫升)
清水 (2 毫升)
馒 头碎屑
馒 头碎屑
唾液 (2 毫升)
唾液 (2 毫升)
馒 头碎屑
馒 头块
组员
碎屑 唾液 振荡
碎屑 清水 振荡
馒头块 唾液
我们为什么要把试管放入 37℃的水中恒温加热?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 活性的影响。
唾液 (2 毫升)
馒 头碎屑
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一下发生 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回忆细嚼馒头的 感觉, 想一想 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 什么变化? 吃馒头时口腔的哪些结构对馒 头进行了处理?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认识到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 2、认识到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有甜 味的物质。
材料用具:
等量的馒头三块、清水、碘液、量筒、记号笔、 试管、烧杯、37 ℃的温水、玻璃棒、温度计、 药匙、白纸、镊子、棉絮
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一定的时间
【实验现象】
试管 ① ② ③
馒头大小
处理方法 水温
水浴时间 滴碘液(预测现象)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注入2mL唾液, 注入2mL清水, 并充分搅拌 并充分搅拌 37℃ 37℃ 10分钟 10分钟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馒头块 注入2mL唾 液,不搅拌 37℃ 10分钟 部分变蓝
【表达交流】
1、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样的有哪几组,举手并 分析原因?
2、该实验要成功,需要注意哪些? 温度必须是37℃,水浴时间一定要在5-10分钟,唾液 量要足够,馒头要适量,搅拌要充分
回归生活,健康饮食
在最后又提出:“为了让唾液、牙 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答:细嚼慢咽!)。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提出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 唾液有关呢?
【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都有关
【制定计划】
1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该物质有没有甜味?为什么 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淀粉没有甜味,淀粉分解成 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的麦芽糖有甜味 ? 2、淀粉具有什么特性? 淀粉遇碘变蓝色,而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应该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控制单一变量 、该实验是一个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时应该注 意什么?

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人教版生物)

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人教版生物)

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 馒头变甜与__唾__液________、_牙__齿__的_咀__嚼_、 __舌_的__搅__拌_____和__温_度_______等有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 些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
探究还在继续…… 不同温度对食物消化的影响
温馨提示
可以把试管放在0℃、40 ℃ 、100 ℃水浴 中,探究不同温度对食物消化的影响
4.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入两滴碘液,震荡摇 匀,视察颜色变化。
—唾液 不搅拌 —馒头碎屑
—唾液 搅拌 —馒头碎屑
装有37℃ 温水的烧 杯
怎样才能快速大量的获取唾液? • 先用凉开水漱口,再喝一些水,使口腔
保持湿润,把消毒棉球含在口中,不停 地咀嚼,口腔微微张开,让唾液自然流 到小烧杯中。唾液量应盖住烧杯底部, 多于2ml。探究1的小组应取4ml.
养成良好习惯
整理好实验器材安静离开
块同等大小的馒头块,分别用研钵细细磨碎;
—清水 搅拌 —馒头碎屑
2.将AB馒头碎屑分别放入1号和2号试管,
向1号试管加入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向2号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
3.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烧杯中水浴加 热3-5分钟;
—唾液 搅拌 —馒头碎屑
4.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入两滴碘液,震荡摇 匀,视察颜色变化。
淀粉
不甜

馒头在口腔中产生了什么变化, 让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物质?
人体口腔
唾液腺导 管的开口
舌 牙齿
提出问题
1.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 2.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有关? 3.馒头变甜是否与舌的搅拌有关?
作出假设
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1. 如何模拟口腔?如何模拟牙齿和舌的 作用?如何模拟口腔的温度?

第四单元第二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人教版生物)

第四单元第二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人教版生物)
实验材料及用具 馒头(饼干)、唾液( ∝ 淀粉酶)、清 水、碘液、试管架、试管、解剖盘、滴管、 量筒、烧杯、玻璃棒、解剖刀、镊子等
五、分工操作,视察记录
注意安全
团 结 协 作
一横二送三慢竖

滴管垂直向下 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
六、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变量 唾液 牙齿的 咀嚼 舌的搅拌 结果:
结论分析: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情景链接
请你说一说:取一块馒头 放在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地你能 感觉到……为什么?
我想探究
一、提出问题
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 及唾液都有关系?
二、作出假设 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其他物质,馒
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都 有关系。
三、制定计划
①号试管 唾液2 mL
②号试管 清水2 mL
③号试管 唾液2 mL
切碎
切碎
不切碎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不变蓝
变深蓝色
变浅蓝色
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了麦芽糖,在淀粉
消化成麦芽糖的过程中,唾液的分泌是必不可
少的条件,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则都有助
于淀粉的消化。
思考讨论:
1.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1号试管内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2号试管内淀粉没 产生变化,3号试管内淀粉部分产生变化。
馒头碎屑 +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 +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块状馒头 +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将 3 支 试 管 放 入 37℃ 左 右 的 温 水 中,5—10分钟后取出后各加入2滴碘液, 摇匀。视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