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 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1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主题为“中轴话鸟,和谐共生”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准备在本班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学习成果,你参与了文稿的编审工作,请完成以下任务。

栏目一:文物探“鸟”历史小组走进中轴线上的博物馆。

找到不少中国古代带有鸟类造型的文物,搜集了一些资料。

其中有两段配图的文字,还需审核完善。

春秋莲鹤方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釭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莲鹤方壶形体巨大,有1米多高。

双层镂雕莲瓣盏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铸造得①。

据记载,复杂青铜器的铸造、通常会使用失蜡法、分铸法等工艺。

本器的仙鹤、双龙耳与器身主体采用分铸法,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

雁鱼青铜釭灯整体造型为鸿雁双足站立并回首叼着一条鱼。

位于雁背部的灯盘带有手柄,其上的灯罩可转动开合,以便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yù()来风。

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suì()道”溶入水中,可减少污染。

这样的设计达到了器物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堪称②。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括号中的汉字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镂雕”的“镂”应读作“lóu”“防yù”应写为“防御”B.“镂雕”的“镂”应读作“lòu”“防yù”应写为“防卸”C.“记载”的“载”应读作“zǎi”“suì道”应写为“隧道”D.“记载”的“载”应读作“zài”“suì道”应写为“邃道”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入木三分②妙手偶得 B.①入木三分②巧妙绝伦C.①惟妙惟肖②妙手偶得 D.①惟妙惟肖②巧妙绝伦栏目二:胡同寻“鸟”地理小组走进中轴线附近的胡同,寻找各种各样“鸟”的踪迹。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综合性学习1.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

为了让同学们走近苏轼,了解苏轼,学校举办了“在故宫遇见苏东坡”观展活动。

(1)请阅读同学参观时拟写的新闻草稿,完成下列任务。

2020年9月13日,我校师生走进故宫,参观了“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胜事传说夸友朋”“苏子作诗如见画”“我书意造本无法”“人间有味是清欢”四个单元。

老师对每个单元进行了讲解。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苏东坡诗词、文章、书法皆精: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①,开创“尚意”书风,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绘画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观过程中,有同学用手在空中临写着或遒劲⋅或秀媚的字体,有同学惟妙惟肖⋅地模仿着西园雅集中名贤大儒们的动作和神态,有同学②地欣赏着苏轼书《醉翁亭记》的拓本……虽然观众________(mó)肩接踵,络绎不绝,但大家的内心是那样沉静。

(1)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遒劲⋅(jìng)惟妙惟肖⋅(xiāo)磨肩接踵B.遒劲⋅(jìn)惟妙惟肖⋅(xiāo)磨肩接踵C.遒劲⋅(jìng)惟妙惟肖⋅(xiào)摩肩接踵D.遒劲⋅(jìn)惟妙惟肖⋅(xiào)摩肩接踵(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①巧妙绝伦②屏息敛声 B.①自出心裁②诚惶诚恐 C.①巧妙绝伦②诚惶诚恐 D.①自出心裁②屏息敛声(3)为这则新闻稿拟标题,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B.我校师生参观“千古风流人物”特展C.“千古风流人物”特展分为四个单元 D.我校同学们观展认真投入,收获颇丰(4)冒号常用在总起句后,以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1页(共10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2023.1一、基础·运用(共17分)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一路走来,获得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学校初二年级开展“中轴申遗我助力”活动。

同学们查阅资料,实地探访,并将成果汇编成册向全校师生宣传。

请你帮助修改完善下面的文字材料。

【篇章一:追古抚今】1272年,元朝在北京兴建都城,以积水潭东北岸的一点为中心向南形成中轴线,确立了宫城的位置。

从元大都奠基开始,北京城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地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线为依据的。

它北起钟楼 鼓楼,南至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为“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既有独具匠心的设计,又有文化理念的渗透。

中轴线的建立产生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zhāng xiǎn 北京严整大气之美,它是北京的灵魂和脊梁。

虽然几经朝代更.迭,这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始终清晰可见。

直到今天,从景山眺望,中轴线两侧平缓开阔的格局仍在。

钟鼓楼、天安门、天坛,这些正襟危坐的建筑仍在城市的最中心,装点着北京城壮美的天际轮廓线。

北京中轴线承载着深厚的内涵,它是北京的空间之轴,更是文化之轴。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示意图1. 同学们对文中加点字的字音、拼音处应填汉字和画横线的成语有疑问,请你帮助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A. 因为“更迭”的“更”是“又,再”的意思,所以应读“gèng”。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期末考试1(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期末考试1(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八年级语文积累与运用(共27分)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箱箧.(jiā)夹.带(jiá)仄.歪(zè)克.扣(kē)B.憋.住(biē)瞥.见(piē)脊.椎(jí)屹.立(yì)C.举箸.(zhù)踌躇.(chú)寒噤.(jìn)殷.红(yīn)D.估量.(liáng)模.样(mú)适应.(yìng)煞.风景(shā)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荒谬杀戮缭绕穷愁潦倒B.阻遏扼制流萤草长莺飞C.吆喝呵斥销魂消声匿迹D.和蔼凑合致密因地制宜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在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阿长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C.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精美神奇。

D.每年损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内心毫无触动,一点也不动心。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都市民的文明素质与礼仪规范在稳步提高。

修改:在“规范”后加上“水平”B.广大师生都争先恐后地踊跃给贫困儿童捐书捐款。

修改:把“给贫困儿童”移至“捐款”后C.对于新闻的语言,首先要准确,这是新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

修改:去掉“对于”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订措施。

修改:把“不再”改为“再度”5.下列文学常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学期语文书中提到的外国作家西蒙诺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雨果、阿西莫夫分别是苏联人、苏联人、法国人和美国人。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写在下面的
表格中.(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荒谬.(miù) 藻.井(zǎo) 日薄.西山(bó) B.拂.晓(fú) 镂.空(lóu) 束.手无策(shù) C.取缔.(dì) 繁衍.(yǎn) 风雪载.途(zǎi) D.脊.椎(jǐ) 阻遏.(yè) 销声匿.迹(nì)
,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
,一步步
走向毁灭的
等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老北京风情的人物
画与世态图。
三、语言运用(4 分)
9.(4 分)阅读下面一分钟小说《接电话》,谈谈你对小说中“儿子”的看法。(请选用备选
词语中任意两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 100 字)
备选词语:悠闲 愧怍 疏懒 焦灼 惶恐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 72 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
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
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方台两旁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子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
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
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
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2022北京西城区初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北京西城区初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1页(共9页)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2022.1一、基础·运用(共17分)年级开展“走近古老建筑,守护文化遗产”学习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前,古建名胜组编写了一则材料。

阅读文段,完成(1)-(3)题。

(共6分)故宫角楼的建筑工艺可谓 ① 。

从造型角度来看,它包含着一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四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和两个单檐歇山屋顶。

多层与单层屋檐的组合,四面及两面屋顶的叠加,使角楼造型复杂优美,错落有致。

角楼的色彩设计也颇具匠心:蓝天白云之下,金瓦流光溢彩,青绿色的斗拱横梁饱含阴柔之美,朱红色的立柱门窗尽显阳刚之气,洁白的台基给人高雅之感,灰色的墙体则呈威严之势 ② 造型与色彩的完美搭配,使角楼不仅成为古建筑专家钟爱的鉴赏样本,还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推chóng ( )的取景胜地。

角楼还蕴含着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

角楼曾用于军事防御,含有很多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内容。

角楼采用四面四角布局的方式,与我国道家文化中“四正四隅”“藏风聚气”理念相符。

角楼屋顶大量采用的仙人走兽造型,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

故宫角楼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建筑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材料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zhòng 宠B.chóng 宠C.zhòng 崇D.chóng 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9页,共五道大题,19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2页(共9页)(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和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巧妙绝伦 ② ,B.①鹤立鸡群 ② ,C.①巧妙绝伦 ② 。

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默写1)荡胸生曾云,志在岸(àn)______。

(___《望岳》)2)黄(huáng)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chéng)万仞山。

(___《渡荆门送别》)3)登临吴(wú)蜀横分地,江(jiāng)山如画(huà)。

______。

(___《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zhōng)无一人,自(zì)___(fāng)菲(fēi)。

(___《桃花源记》)5)《陋室铭》中,描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句子是:谈笑风(fēng)生,针(zhēn)砭(biān)时(shí)弊。

(___《文心雕龙》)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脊(jǐ)...qī)焦灼(zhuó)束手无策(sù)C.两栖(qī)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防治守卫事例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C.《爱莲说》___哲学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默写1)荡胸生曾云,志在_________。

(___《望岳》)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___。

(___《渡荆门送别》)3)登临吴蜀横分地,江山如画。

中流击楫(jí jí)三百(bǎi)首,______。

(___《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一人,自芳菲。

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卷语文

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赫赫有名落落大方B. 妩媚动人谦逊有礼C. 惊心动魄拈轻怕重D. 美轮美奂惊险万分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B.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因为他平时非常努力。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优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D. 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乖巧精彩绝伦恍若隔世B. 沉默蹦蹦跳跳画龙点睛C. 沉思河畔柳絮画蛇添足D. 沉着漫步河畔滥竽充数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努力,他的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C.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D. 由于时间紧迫,导致我们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B. 他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红楼梦》。

C. 他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于是买了一本。

D. 他一边看着书,一边喝着茶。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具有深厚内涵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成语及其寓意。

1.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指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比喻决心已定,非成功不可。

2. 青出于蓝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指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比喻后来的人或事物超过先前的。

3.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指在文章或说话中用简短的语言点明主题,使文章或说话更加生动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0分。

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两栖.(xī)愧怍.(zuò)转弯抹.角(mò)B. 脊.椎(jǐ)胚.胎(pēi)风雪载.途(zǎi)C. 丘壑.(hè)镂.空(lòu)锐不可当.(dǎng)D. 蟠.龙(pán)匀称.(chèn)衰.草连天(shuāi)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翩然狼藉因地治宜B. 取缔残损草长莺飞C. 诘问嶙峋重峦叠嶂D. 悠闲藻井销声匿迹3. 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

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 惟妙惟肖B. 妙手偶得C. 巧妙绝伦D. 异想天开4. “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

”是从下面文段中抽出的,将它放回原文,位置恰当的是刺网是用刺来卡住鱼的网,使用遍及全世界。

【甲】这种网长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固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

【乙】1996年,加利福利亚在对刺网捕捞的研究中发现,每捕捉到22条旗鱼,就会有一条鲸或海豚成为误获物而死掉。

【丙】由于廉价,使用广泛,刺网误获的鲸类比例很高。

【丁】专家们认为,只要有刺网的地方,就会有无辜死亡的鲸。

A. 【甲】B. 【乙】C. 【丙】D. 【丁】5. 下列诗文都出自唐代作家的一项是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③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二、填空(共10分)6. 默写(7分)(1)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2)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4)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

(《礼记》)(5)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6)《红楼梦》中,有人评价王维写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7. 名著阅读(3分)虎妞和他的父亲刘四都是长篇小说《_______》中的人物。

作者________把________地区的口语写得新鲜、活泼,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域特色。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第8—11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 与下面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念无与为乐者A. 念.念有词B. 心无杂念.C. 念.念不忘D. 念.过大学9.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欣然..起行欣然:_________________(2)遂.至承天寺遂:___________________(3)相与..步于中庭相与:______________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11. 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积水的空明和水中藻、荇交横的样子。

B.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积水的空明和竹柏的影子交横的样子。

C.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月色的空明和水中藻、荇交横的样子。

D.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庭下月色的空明和竹柏的影子交横的样子。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奇妙的克隆》(节选),完成第12—15题。

(共15分)奇妙的克隆(节选)谈家桢①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②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将鲫鱼囊胚期的细胞经过385天59代的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在189个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③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

换核卵中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

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④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游泳的蝌蚪。

⑤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培育出克隆鼠,英国培育出的克隆羊“多利”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⑥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⑦一些繁衍和生存困难的动物通过克隆得以扩大繁殖。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⑧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2. 选文第①段中,作者是如何说明什么是克隆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第②段的“一切准备”,包括哪些内容?(不超过40个字)(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选文第②段到第⑤段,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写,而③④段则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以下两则材料,分别补充说明了选文中的什么内容?(4分)材料一: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通过克隆扩大繁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克隆为大熊猫的繁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节选),完成第16—19题。

(共16分)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节选)舒婷这是一个普通的夜,白天刚下过阵雨。

风特别湿潮。

犹如海的呼吸,轻悄地穿过荒芜的花园,抚摸了我一下,脸上一阵凉意。

是什么使眼睛发潮?为什么会想起你?窗外黑黝黝的屋脊,像几条卧鲸。

深深浅浅的灯光,似乎要从万千人生故事中,泄露一点什么消息。

好比一本书的封面,引诱你去翻阅。

不料记忆能及的那一页,竟是老朋友你。

学生时代你的外号叫蚂蚱。

你长得尤其高又非常瘦,凸额头,又粗又硬的头发编成结结实实两条辫子,撅在耳后。

老师提问你,你茫茫然站起来。

你那对视得很厉害的眼睛在老师看来是一种有辱师道的挑衅。

你咕咕噜噜的回答虽然是正确的,但不耐烦的老师已从你的课桌里掏出一批罪证:精致的小鹿、花篮和水袖宫娥,全是用包糖纸编的。

大家哄然大笑。

我以为你会哭,会甩起书包回家。

但一经允许坐下,你仍将凸额抵住桌沿,检视你的宝贝。

它们像虫子一样在你课桌里衍生不息。

你父亲死时,我去看你。

你家低矮潮湿的房间竟然用铁丝拦了一半,养着十几只珍贵的乌骨鸡。

你家八九口人,原靠父亲做木匠活,现在要靠妈妈养的这些鸡了。

房间的另一半是你的弟弟妹妹,他们在做游戏,他们的玩具我是太熟悉太熟悉了,那些玻璃纸在昏黑中,发出华丽的光彩。

只是你的眼睛很忧郁。

我们的友谊究竟怎么开始?谁能说清草坪上的第一粒种子是鸟衔来还是风吹来的呢?早读时,我们班的女孩子总到后山找一棵最茂盛的相思树,分坐在各个枝丫上,远远看去,就像栖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相思鸟。

你总要神秘地把我拉走,到林子深处去。

我们把书摊开,做出早读的样子,而鸟儿们正开始真正的早读。

诵读淡青色的风、无拘束的云。

午休时,澄澈明净的天空下我们手拉着手满山摘草莓,把熟透了的随手塞进口中,将钻石一样完整的包在手帕里,直到我们的手,我们的唇全染得红艳艳的。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同学们中有人一改温良恭俭让的好孩子样,宽皮带把腰束得细细的,一只手拎着老师的领子去批斗。

你是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屡经动员和阶级教育,始终和我站在台下,不肯“造反有理”。

加上你又瘦又黑又结实的样子,于是你又得了“铁杆”(保皇)的绰号。

插队时①,我去看你,远远看见你张着大手飞奔而来,使出那么大的劲勒我,我们一起摔在地上,你的一只鞋甩到水田里去了。

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

满天清明,飞舞的蚊蚋在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

为什么有关我们共同的记忆总伴有澄澈明净的天空呢?我们真的把那些阴霾②的日子躲过去了吗?你是最后一批回城的,安排在市政局修整马路。

后来听说你谁也不通知就结婚了,又听说最近你有了一个女儿。

屡次托你妈转口信去,你始终不回答。

命运使我成了“文人”,而你默默戴着草帽跟着压路机劳动,这似乎是我们的差别。

但现在我有了儿子,我们同是母亲。

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和你的女儿会不会相识在蔚蓝清澈的天空下?会不会手拉着手在我们寻找草莓的地方采摘鲜花?今夜天空深远沉静,铁杆,我们望的是同一颗星星吗?①[插队]“文化大革命”时期曾将大批中学生送到农村生产队去劳动,称为“插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