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医用化学基础绪论
《医用化学》第一章

计划。
二、化学和医学的关系
化学和医学通过人体这条纽带产生了复杂的联系。除此之外, 化学和医学还在其他许多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化学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它是医学实践的基础。
二、化学和医学的关系
化学还是进行医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医学和化学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医学 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三、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医用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涵盖了大量 的实验原理和反应方程式,理论性较强,使人 感觉内容生硬抽象,不容易理解记忆。针对这 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比较和 总结,牢牢抓住它们之间的共性、特性和联系。
第一章 绪 论
一、化学及其发展 (一)化学的概念及分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在原子和分子 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
一、化学及其发展
(二)化学的发展
原始社会化学是一些经验的产物。 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物质燃烧氧化学说,这也成
THANK YOU
谢谢!
医用基础化学大一

医⽤基础化学⼤⼀第⼀章绪论第⼀节基础化学概述1911年由波兰化学家芬克(Christian Eijkman)发现维⽣素1928年,由英国的Alesander Fleming发现盘尼西林 Penicillin⽜津⼤学的化学家Florey和E.B.Chain解决了富集,浓缩盘尼西林的技术瓶颈第⼆节国际制单位SI与法定计量单位基本单位:m、kg、s、A、K、mol、cd导出单位:N、Pa、J、C、V、℃⼀切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第三节溶液的组成标度1.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的浓度:n B=m B/M B,c B=n B/V2.质量摩尔浓度:bB=nB/m(m为溶剂质量)单位为mol/kg摩尔分数:x B(溶质)=n B(溶质)/n A(溶剂)+n B(溶质),同理可得x A(溶剂)。
x B(溶质)+x A(溶剂)=1质量分数:ω=m(溶质)/m(溶液)质量浓度:ρB=m B/V(溶液)例如⽣理盐⽔质量浓度0.9%(g/ml)第⼆章溶液的依数性第⼀节溶液的蒸⽓压下降293k 时⽔的饱和蒸⽓压:2.34kPa⼀定温度下蒸⽓压p =x A p A *(p*为纯溶剂饱和蒸⽓压,x A 为溶剂摩尔分数)蒸⽓压下降值:△p =x B p*A(k=p*A M A )(k 只与溶剂本性有关,与溶质本性⽆关)若是电解质:△p= iKbB第⼆节溶液的沸点升⾼与蒸⽓压下降有关△T b =K b ·b B 单位是K ·kg ·mol-1,它只与溶剂的本性有关 K b 为沸点升⾼常数,⽔的K b =0.512若是电解质:△T b =iK b ·b B测相对分⼦质量A B B b B 1000m T m K M ?= 题⽬:⼆硫化碳(CS2)的沸点是46.13C,将S 溶⼊其中形成0.1mol/kg 溶液时,沸点上升0.234C,求沸点上升常数Kb ;若将2.830g 硫溶解在63.00g CS2中时,沸点上升0.41C,求硫的相对分⼦质量。
基础化学课件 1 绪论

Π
溶剂的净转移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a)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b)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c)
4) 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Van’t Hoff 公式:
Π = cBRT cB — 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R — 常数 8.314 J·K-1·mol-1 T — 绝对温度 (273 + t)
理想气体1状-1态-5方气程体的计量
• 分析化学 滴定分析(13章)
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 溶液浓度换算 2. 稀溶液的依数性
5种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1)质量分数 (质量百分比浓度)
• 定义:溶质的质量mB与溶液质量m之比。
•
表示:wB
=
mB
/m
(wB%
=mB m
×100%)
2)物质的量浓度
• 定义:对溶液而言,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为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依数性:
只与溶质所含粒子的数目有关,
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比如: 17.1g蔗糖(C12H22O11)即(0.05mol)溶于100g水中
3.00g尿素CO(NH2)2 即(0.05mol)溶于100g水中
依数性:
• 蒸气压下降 • 沸点升高 • 凝固点下降 • 渗透压
1)渗透现象
溶液的渗透压力
6)渗透压的应用
① 解释动植物的生命现象 ② 计算高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例. 含有5g·L-1某可溶性多糖的水溶液, 在278 K时 渗透压为3.24kPa.求该多糖的摩尔质量。
本章主要内容
1. 溶液浓度换算 2. 稀溶液的依数性
药用化学基础绪论教案

药用化学基础绪论教案教案标题:药用化学基础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理解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4. 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药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4.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三、教学内容:1. 药用化学的概念和意义2.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4.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药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法:通过实验,展示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药用化学的概念和意义1. 教师介绍药用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 学生讨论药用化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作用3. 教师总结药用化学的意义和发展前景第二课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1. 教师讲解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 学生实验观察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药物的共性和特性第三课时: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1. 教师介绍药物的合成和分解原理2. 学生讨论常见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第四课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1. 教师讲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作业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2. 学生实验报告3. 课后作业成绩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和药物样本2. 教学课件和案例资料3. 教师参考书籍和期刊论文八、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2.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安排3.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以上是药用化学基础绪论教案的大致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医用化学PPT讲稿

单位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坎德拉
摩尔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cd
mol
一、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
粒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物质的量:专用名词,是一个 整体,不能简化或添加。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一)物质的量
概念:把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
质量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 量”。
1.化学研究的对象,医用化学的主要内容。 2.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化学: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质 究
实物:有静止质量,化学研究之 场: 无静止质量,化学不研
• 物质的例子
实物(substance) :
星球
汽车
分子
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1、课前预习,熟读课本
2、认真学习,不干扰上课;
3、积极思考,敢于找问题;
4、复习及时,总结与归纳;
5、适当做题,应用是关键。
第二章 溶液
学习目标:
掌握: 1.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有
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关系
式及有关计算。 3.溶液组成标度表示方法;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提出设想
能否在宏观(可测)量与微观量之间建立一个物理
量和单位,用合适的数值表示很大数目的微观粒子
宏观 (质量等)
微观 (粒子数)
C
+
O2 点燃
CO2
1个碳原子 1个氧分子 1个二氧化碳克
宏观
物理量 长 度(l) 质 量(m) 时 间(t) 电 流(I)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用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及有机化学,涵盖了医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无机化学部分:1.溶液和胶体溶液2.电解质溶液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5.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学部分:1.烃的性质和命名2.醇和酚的性质和命名3.醛和酮的性质和命名4.酸和碱的性质和命名5.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6.脂类和氨基酸的性质和命名7.蛋白质的性质和命名8.核酸的性质和命名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需要具备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教师采用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学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和实验操作等环节。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
评估标准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
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医用基础化学第1章

一、分段函数
在定义域内不同的区间上,由不同解析式所 表示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通常不是初等函数,不过,在不同段内 的表达式,通常由初等函数表示。
二、反函数
【定义4】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值域为R,
若对于任意一个y∈R,有唯一一个x∈D,
使f(x)=y成立,则x与y的对应关系在R上定义
函数y=x2是在其定义域(-∞,+∞)上是偶 函数;函数y=sinx是在其定义域(-∞,+∞)是 奇函数;函数y=sinx+cosx在其定义域(∞,+∞)上非奇非偶.
偶函数的图像是 关于y轴对称
奇函数的图像是 关于原点对称
y
-x o x
x
偶函数
y
-x
o
xx
奇函数
三、有界性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存在一个 正数M,使得对于D中某一个子区间I内任 意一点x,总有|f(x)|≤M (即
(x 0,) { x||x x 0| }
1.1.2 函数的特性
一、单调性
设函数f(x)的定义于为D,如果在D 中 某一个子区间I中任意取两个值x1和x2, 当x1<x2时,有f(x1)<f(x2)(或f(x1) >f(x2)),则称函数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加 (或单调减少)的。 单调增加函数和单调减少函数统称为单 调函数。
了一个新函数,称为函数y=f(x)的反函数,记
为
。
若把函数y=f(x)称为直接函数,则直接函数
的定义域(或值域)恰好是它的反函数 的x值f1(y)
域(或定义域)。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y=f(x)在某个区间上
有定义且是单调函数,就能保证它的反函数 存在;
医用基础化学第1章

A
50
二、无穷小量定理
【定理1】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
(或 )中,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其中
.
【定理2】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仍为无穷小量.
如
说明:无限个无穷小之和不一定是无穷小 !
【定理3】有界函数与无穷小量乘积仍为无穷小量.
A
51
例如: 再如: 【推论1】 【推论2】
,函数
当
时为无穷小;
常数与无穷小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
无穷小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
例如:
A
52
三、无穷大量
【定义9】如果当 (或 )时, 无限增
大(即
),则称f(x)为 (或 )时的无穷大
量。
类似可以定义:
和
如 时,1/x、1/sinx 都是无穷大量;
时,lnx 是无穷大量;
时,tanx 是无穷大量;
A
53
注意:
无穷大是变量,不能与很大的数混淆;
A
22
反余弦函数
y arccos x, x [1,1]
A
23
反正切函数
y arctan x, x [,]
A
24
二、复合函数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动能 ,其中m为质点的质量,v为质点的速度,而 , 其中g为重
力加速度.我们称
是由两个函数
和 复合而成的t的复合函数,v称为中间变
量,t称为自变量。
A
x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它们都单调递增, 其图形关于直线
对称.
A
32
内容小结
1.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二要素
2.函数的特性 3.初等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