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船尺度及吃水深度教案资料
挖泥船资料

挖泥船资料1定义:中文名称:挖泥船英文名称:dredger定义1:借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挖泥设备,挖取、提升和输送水下地表层的泥土、沙、石块和珊瑚礁等沉积物的船。
所属学科:船舶工程(一级学科);船舶种类及船舶检验、国际公约和证书(二级学科)定义2:采用各种斗、铲或水枪等装置,挖掘并从水中提取泥沙的工程船舶。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水工建筑(二级学科)定义3:装有挖泥机械设备,专门用于挖取水下泥沙的船舶。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工程(三级学科)定义4:装有专门设备、用以挖起水下泥、沙或卵石、软石的工程船。
所属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航道与港口(二级学科);疏浚(水利)(三级学科)工作方式挖泥船工作示意图有些挖泥船本身没有动力,它每换一处工作位置,总是靠拖船带动;从水底挖出的泥沙倾入在旁等待的驳船里拖走。
本身有动力的挖泥船在通行较大船舶的航道上施工,用粗大的软管抽吸淤泥。
挖泥船把泥沙存在舱中,装满后开往海外倒掉。
侧伸吊杆挖泥船是清理狭窄水道最有效的工具,它平稳地缓行,每小时约走3700米,在湖底铲出一条宽约35米的水道,泵将吸出的泥沙沿着长长的吊杆,喷回到离水道较远的水中。
吃水较深的大船尤其需要倚重这种挖泥船。
耙吸式挖泥船是吸扬式中的一种。
它通过置于船体两舷或尾部的耙头吸入泥浆,以边吸泥、边航行的方式工作。
耙吸式挖泥船机动灵活,效率高,抗风浪力强,适宜在沿海港口、宽阔的江面和船舶锚地作业。
挖泥船(浙江产)ν链斗式挖泥船是利用一连串带有挖斗的斗链,借上导轮的带动,在斗桥上连续转动,使泥斗在水下挖泥并提升至水面以上,同进收放前、后、左、右所抛的锚缆,使船体前移或左右摆动来进行挖泥工作。
挖取的泥土,提升至斗塔顶部,倒入泥阱,经溜泥槽卸入停靠在挖泥船旁的泥驳,然后用托轮将泥驳拖至卸泥地区卸掉。
链斗式挖泥船对土质的适应能力较强,可挖除岩石以外的各种泥土,且挖掘能力甚,挖槽截面规则,误差极小,最适用港口码头泊位,水工建筑物等规格是要求较严的工程施,因此有着一定的应用范围。
挖泥船演示教学

一、绞吸式挖泥船及其施工方法绞吸式挖泥船一般是非自航式。
它是利用转动着的绞刀绞松河底土壤,与水混合成泥浆,经吸泥管吸入泵体并经排泥管输送至排泥区。
绞吸式挖泥船的生产过程:挖泥、输泥和卸泥都是由自身连续完成的,生产效率较高,一般为40~400m³/h,挖深3~10m,现代大型挖泥船生产率可达5000m³/h,挖深可达35m。
它适用于风浪小、流速低的内河湖区和沿海港口的疏浚,已开挖砂、沙壤土、淤泥等土质较适宜,采用有吃的绞刀后也可挖粘土,但工效较低。
开工展布是指挖泥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定位穿、抛锚,架接水上、水下及岸上排泥管线等。
进行定位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很多已采用GPS来定位,特别是近海航道,其方法简单易行、精度高,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在定位抛锚时,先将挖泥船拖至起点导标附近,调整船位,使一定位桩对准挖槽(或分条)的施工中心导标,绞刀位于起点导标线上,待拖轮航行惯性消失后,下方该定位桩定位。
若遇水流流速较大或基床土质较硬、单靠一定位桩不足以稳住船位时,则应先抛尾锚,顺流松尾缆,待绞刀位于起点导标线上,下放该定位桩定位。
抛设控制绞刀摆动的左右锚时,锚位的超前角不宜大于25,为了减少抛、移锚的时间,可沿挖泥前进方向按一定间距抛设若干对左、右锚。
绞吸式挖泥船挖泥时的施工方法根据采用的定位装置不同而划分,其中最常用的是对称钢桩横挖法,还有钢桩台车横挖法,当在风浪较大的地区,装有三缆定位设备的挖泥船,应采用三缆定位横挖法施工。
在水流流速较大或风浪较大的地区,对装有锚缆横挖设备的绞吸挖泥船应采用锚缆横挖法施工。
挖泥时最简单的前移是利用两根钢桩轮流交替插入水底,作为船体摆动中心,收放左右锚,摆动绞刀,一方面按扇形挖泥,一方面移船前进,称为双桩前移横挖法。
单桩前移横挖法,即以一根钢桩为主桩,始终对准挖槽中心线,作为摆动中心,而以另一钢桩为副桩,为前移换桩之用。
因只有一个摆动中心,故绞刀的挖泥轨迹互相平行。
《工程船舶施工技术》第五章挖泥船PPT

第五章 挖泥船
第五章 挖泥船
按挖泥船施工特点分类, 一般可分为五种挖泥船: 绞吸式挖泥船、链斗式挖 泥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 、铲扬式挖泥船和抓斗式 挖泥船。
第四章 起重船
航道挖泥船的施工特点
挖 泥
抓斗挖泥船的基本原理
船
抓斗挖泥船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主
抓斗挖泥船的结构
要
抓斗挖泥船的施工准备
内
抓斗挖泥船挖泥施工方法
①水平容量是指装载物至斗壳侧顶缘的容量; ②型容量是指沿斗壳侧板的形状所测得的容积量; ③堆积容量:是指最大限度的装载容量。 水平容量≤型容量≤堆积容量, 标称方法中一般以水平容量为基准。
抓斗挖泥船的结构
◆吊杆的结构和作用
● 结构:
吊杆一般为桁架或型钢结构。
●作用:
吊杆的作用是支持抓斗钢缆(开、闭斗缆和升降斗缆)。
抓斗挖泥船的施工准备
◆现场踏勘和工艺准备
①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勘察作业地点的流速流向、潮汐水位、风浪、雨雾以及土质成分 等。 ②进行必要的测量工作,包括施工地区的泥沙、水深;施工面积以及抛泥的路线、地点等 情况。 ③绘制挖槽断面图、平面布置图、抛泥区水深平面图和船舶航行的航道水深平面图。 ④计算挖槽土方、计划挖泥进度。
●抓斗挖泥船属机械式挖泥船,利用吊机上的抓 斗挖掘水下泥土。 ●挖泥基本原理 ○是运用悬吊在吊机钢缆上的抓斗,并依靠抓斗 自由落体的重力作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中大 型抓斗船则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利用Ω离合器带动 吊机内钢缆卷筒反转将抓斗放下,通过抓斗的插 入泥层和闭合,来挖掘和抓取泥沙。 ○然后,通过操纵船上旋转式起重吊机,将装满 泥沙的抓斗提升出水面一定高度,回旋至预定位 置的泥驳上方,开启抓斗,将挖掘的泥沙直接卸 入靠泊在挖泥船舷旁的泥驳内。 ○卸空后的抓斗,再通过旋转式吊机的回转,返 回至挖泥处,进行下一轮的挖泥作业,如此周而 复始地循环作业。
第二章 耙吸式挖泥船

第二章耙吸式挖泥船图2-1 耙吸式挖泥船示意图2.1 耙吸式挖泥船概述一、特征耙吸式挖泥船是自航式的深海或内陆船,如图2-1所示。
耙吸式挖泥船通常配备有泥舱和挖泥设备,可以自行装舱和卸载。
按照设计标准,耙吸式挖泥船装备有:1.带有吸嘴的耙吸管,即耙头,挖泥时用于耙吸海床;2.泥泵,用于耙吸被耙头耙松了的土壤;3.泥舱,可堆存耙吸的泥水混合物;4.溢流系统,用于排出泥舱装舱过程中多余积水;5.位于泥舱内的底门,用于卸载泥水混合物;6.位于甲板上的支架,用于起吊耙吸管;7.波浪补偿器,用来补偿耙头与海床接触时耙头与船体垂直方向的相对运动。
二、应用领域耙吸式挖泥船的应用广泛,在疏浚业被美名为“孺子牛”。
耙吸式挖泥船工作过程中不需要抛锚定位,因而不会给其它船舶的航行造成障碍。
早期耙吸式挖泥船主要用于加深和维护航道。
如今的耙吸式挖泥船还可用于围海造田。
例如,一项在远东的疏浚工程就是先使用耙吸式挖泥船将受污染的土壤挖掘去除,然后完全填埋,并平铺一层砂砾。
与其它疏浚设备相比,在实际施工中,若填埋沙坑的不良土壤区域太大而不能直接排放及提供管道线路排泥时应优先考虑使用耙吸式挖泥船。
耙吸式挖泥船的主要优点:1.船体不在固定位置上工作,故没有抛锚用绳缆,而可以自由移动,这对于海港区域的疏浚是非常重要的;2.耙吸式挖泥船非常适合远海疏浚作业。
可被耙吸的物质主要是淤泥和沙子,黏土有时也可被耙吸上来,但易造成耙头和栅栏(置于耙头内后部)的堵塞。
用耙吸式挖泥船来挖掘岩石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经济的,耙头要求非常沉重,而且产量一般很低。
三、历史1895年法国为维护St.Nazaire港而制造出耙吸式挖泥船,这艘挖泥船装有两套耙吸管系统,由带孔的管状物与船体底部相连。
挖掘的物料如淤泥可通过船体底部的洞被离心式蒸汽泵经管道吸入至船舱。
图2-2 1859年法国的耙吸式挖泥船带有泥舱和耙吸管系统的自航式挖泥船--耙吸式挖泥船,起源于stab suction hopper dredger,是荷兰疏浚工业重要发明之一。
(完整版)绞吸式和耙吸式挖泥船重点讲义资料

第三章绞吸式挖泥船图3-1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绞吸式挖泥船“Mashhour”号3.1 概述一、应用领域绞吸式挖泥船被广泛应用于港口、航道疏浚及吹填工程。
绞吸式挖泥船从挖泥到排泥场的距离一般小于耙吸式挖泥船。
使用绞吸式挖泥船的最大优势是能获得准确的挖掘轮廓。
绞吸式挖泥船基本适合挖掘各种类型的土壤,当然这也决定于切削功率的配置。
绞吸式挖泥船类型和尺寸范围很广,绞刀头功率最小可为20KW,最大可达约4000KW。
但挖泥深度一般较有限,最大挖深为25~30 m,最小挖泥深度通常取决于船体(平底船)的吃水深度。
绞吸式挖泥船属静态挖泥船。
至少有两套对挖掘过程非常重要的锚缆系统。
但锚缆却为其它船舶航行带来障碍。
某些大型绞吸式挖泥船为减少被“绊住”的危险而安装了推进器系统;推进器系统可用于帮助绞吸式挖泥船离开挖掘区域,当然也可帮助绞吸式挖泥船从一工作点移动到另一工作点。
小中型绞吸式挖泥船可制造为可拆卸式的。
这种方式较适合由公路到内陆区域而无水路时的运输,如,为公路铺沙层、为建筑工程公司挖掘沙子和砾石等。
安装了波浪补偿器的绞吸式挖泥船可在有波浪的开放水域施工,较之耙吸式挖泥船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图3-2 Simon Stevin号自航式绞吸挖泥船图3-3 船体可升降式绞吸挖泥船二、历史绞吸式挖泥船起源于美国。
1884年第一艘绞吸式挖泥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部港市奥克兰使用。
这艘绞吸式挖泥船装有液压绞刀头并被用于疏浚泥沙和岩石。
其输泥管直径为500 mm,泥泵叶片直径为1.8 m。
其设计的主要缺点是绞刀头易被堵塞。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绞吸式挖泥船得到了发展。
如,1896年Beta 号绞吸式挖泥船是为美国芝加哥疏浚公司建造。
这艘挖泥船吃水1.95 m,横梁长12 m,在当时是最大的绞吸式挖泥船。
Beta 号具有两个独立的泥泵并配有直径为850 mm的吸泥管,每个吸泥管分为三段直径为500 mm的管子。
在每个管口处垂直安装了一个直径为1500 mm的绞刀头。
挖泥船尺度及吃深度

挖泥船尺度及吃深度————————————————————————————————作者:————————————————————————————————日期:挖泥船主要尺度及施工所需水域条件船舶类型主要尺度最大挖深(m)最小挖深(m)施工所需水域条件长(m)宽(m)吃水水深(m)宽度(m)空载重载耙吸(m3)500 70 14 2.4 3.2 10 2.8~3.6800 72 13 2.8 4.2 10 3.2~4.8 1500 85~87 13~15 2.6 4.5 15~18 4.3~5.0 2300 80 14.6 2.6 4.4 18 6.0~8.0 4500 102~129 17~19 3.4~7.5 7.2~7.5 20~26 6.1~8.1 5000 113 18 7.3 30 6.6~7.3 6500 200 29 4.5 8 24 6.6~8.6绞吸(m3/h)40 18 3.8 0.7 3.2 1.2 16 60 24 4.6 0.8 6 1.1 23 80 23 5.5 0.9 6 1.1 23 200 38~40 7.2~7.5 1.1~1.4 1.4 42 350 55~64 1.8~2.3 15 2.4 46 400 2.3 15 2.7980 48.5 10.3 1.6 16 1.9 41 1250 51 11.9 1.8 18 2.2 47 1450 51 13.5 1.9 18 2.3 49 1600 85~96 17 3.2~3.3 22 4 96 2500 112 19 4.3 30 5.2 110 链斗(m3/h)25 12 4 0.7 4 140 17 4 0.8 3 160 17 5 1.1 4.5 1.5150 21~28 6.5~8.5 1.0~1.4 7 1.5 29 180 28 8 1.2 9 1.5 30 350 56 11.4 1.3 16 1.6 40 500 50~60 12 2.4~2.8 16 3 41 750 74~80 14 3.1~3.4 20 3.6 43 铲斗(m3)0.25 11 4.3 0.6 3 0.9 21 0.75 23 7.5 1.4 4.5 1.7 29 4 44 15 2.6 15 2.9 42 抓斗(m3)0.75 22 6.8 1 5.5 1.3 281 22.9 7.8 1 15 1.3 30 1.5 26 8 1.3 22 1.6 312 33.4 10.8 1.5 20 1.6 334 36~37 14 1.8 30 2.2 438 35~40 16 1.5~2.2 40~50 2.6 4513 45.4 19.2 2.6 50 3 48自航双抓(m3)350 49 10 3.5 20拖船(kw)90 18 4 1.7295 27 6.8 2.3720 30 8 2.8耙吸式挖泥船是吸扬式中的一种。
绞吸式挖泥船要点知识讲解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水下清淤工程采用200m3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泥,挖泥量为406901立方米。
清淤疏浚时,为保证开挖边坡稳定,挖深的边坡按设计要求控制。
二、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三、排泥管线的布设本工程排泥管由河道清淤区到排泥场区,输泥管线长初步估算最长约25km(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量测确定)。
根据排泥需要拟采用在陆上设置1 级泵压接力输送;输泥管为优质钢管,钢管直径450mm,壁厚8 mm,耐压1.0MPa 以上。
排泥管线是挖泥船输送砂泥浆到吹填区内的管道线路,主要包括:陆上管线(包括管架线)、水上管线(即浮管)二种,主要以浮管为主。
1、陆上吹泥管线(岸管)的设置吹泥管线的平面布置根据挖泥船的总扬程、围堰的面积、形状、吹泥距离、吹填高程、潮位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虑,来选定吹泥管线的位置。
陆上部分采用岸管明敷。
陆上岸管采用钢管,规格为φ450mm×40~45m。
岸管间距200m左右。
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穿越障碍物,但要尽量避免管道形成过急弯曲。
对跨越围埝的排泥管段,要选用较新的弯道与管件、并保证接头紧固严密、无漏水、漏泥现象、水陆接头入口处避免浮管出现死弯、水陆接头入口角应大于45度,减少排泥阻力;。
陆上布管线在进入吹填区内的布设。
要考虑工程竣工后,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与平整度。
管线的布设高程,除考虑吹填设计高程外,还应考虑沉降量(包括排泥场内地基沉降时及吹填土本身的固结沉降量)及吹填超高量等因素;为使吹填区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除干线管道外还要布设支线。
管线的布设,主要是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而管口间距的大、小是与绞吸船的泥泵马力、吹填区地形及吹填土质等因素有关。
弃土场围堰与吹砂管口的距离随土质、围埝结构、高度不同而有差别,以不使水流冲刷弃土场围堰为原则,通常多保持在15~20 m的范围。
排泥管线布设线路为:施工区→沿金清大港至K16+600附近处→转入老湾河一转至廿四弓河—转入五湾河至5#船闸→转入雨伞浦至三洞闸-沿二线塘→转至团结塘与五塘交界处一至东海塘北片围垦区,线路全长约25km,具体可结合现场情况调整。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时挖槽尺度的控制方法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时挖槽尺度的控制方法作者:陈延双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9期绞吸式挖泥船是各类挖泥船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非自航式挖泥船。
绞吸式挖泥船有两件主要设备—绞刀和泥泵,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绞刀破碎泥土,利用泥泵工作产生的真空和离心力,通过吸泥管和排泥管将水下泥沙直接输送到存泥区。
绞吸式挖泥船生产过程的特点是:挖泥—运泥—卸泥工作过程同时连续进行。
因此,它的效率较高,成本较低。
绞吸式挖泥船在疏浚工程施工时挖槽尺度控制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挖槽宽度控制方法绞吸式挖泥船疏浚工程施工的宽度控制方法,一般有视线标志法,罗经法、边线杆法、经验目测法。
(一)视线标志法控制挖槽宽度绞吸式挖泥船的驾驶台,设在船体前部,约位于钢桩和绞刀之间的中部位置。
施工中,当绞刀挖至边线时,驾驶位置到不了边线,因此,驾驶员不能直接观察到绞刀是否对准边线标志。
为此,对准驾驶员位置设立一对标志,供驾驶员控制挖槽宽度,就是视线标志法。
施工时,当驾驶员在驾驶位置对准视线标志时,即表示绞刀已挖到边线,完成所要求的挖宽。
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对于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基槽和边坡,能收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设立和使用视线标志应注意事项:(1)视线标志应和中线、边线标志一起设立,其精度应和边线标志相同,如夜间施工,须设灯光。
(2)主钢桩必须控制在施工中线上,施工中,驾驶员应随时注意校正主钢桩位置。
(3)驾驶员必须在固定的驾驶位置,观察视线标志。
(二)罗经法控制挖槽宽度在挖泥船驾驶台内安装罗经,用罗经来指示摆动角度,从而控制挖泥宽度,可以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施工中,根据视线标志中所计算的挖槽宽度摆动角度和挖槽中线方位角,即可根据罗经指示的角度,控制挖槽宽度。
当挖泥船向左摆动至罗经指示角度为挖槽方位角减挖槽宽度摆动角度时,即表示绞刀已挖到左边线;当挖泥船向右摆动至罗经指示角度为挖槽方位角加挖槽宽度摆动角度时,即表示绞刀已挖至右边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泥船主要尺度及施工所需水域条件
浆,以边吸泥、边航行的方式工作。
是利用泥耙松土,船中设开底泥舱,舱容积表示船的大小。
有单耙或对耙,分别布置于船中或两侧。
耙吸式挖泥船机动灵活,效率高,抗风浪力强,适宜在沿海港口、宽阔的江面和船舶锚地作业,在风浪大又无掩护的滨海和河口地区,宜选用自航式耙吸挖泥船。
适于松散和低于粘土硬度的土质作业。
铰吸式挖泥船装有泥泵和吸泥装置,挖泥时用铰刀铰松河底泥土,再用泥泵将泥浆从吸泥管吸入,经过排泥管送到岸上或排入泥驳运走。
铰吸式挖泥船一般为非机动的,多用于吹填工程,适宜于开挖沙质土、淤泥等土质较松的河底。
采用有齿铰刀的挖泥船也可挖较硬的砾石粘土。
铰吸式挖泥船都用于内河、湖区和沿海港口施工,是现有挖泥船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这种挖泥船的艉部有钢柱两根,挖泥时将其中一根插入河底作为定位桩,用锚缆拉动挖泥船,以定位桩为中心,左右摆动挖泥。
前移时,像两腿走路,用另一根钢柱交替地换桩,铰刀挖泥过程呈扇形前进铰吸式挖泥船的作业过程可以把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一次连续完成,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挖泥船。
链斗式挖沙船是通过链斗装置的旋转带动挖斗,从而把水下沙石挖掘到挖斗中,然后进去筛分系统(圆筛),圆筛分为单层、双层两种,可以吧沙中的石子、泥巴、杂草等都能与沙子分离,通过输送带将其送出。
输送部分为双输送式、单输送式及多传送几种。
可将沙与杂质两边分离。
输送沙子距离为10-20米,杂质输送距离为6-16米,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回收石子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