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热量传递过程练习题2
热传导练习题

热传导练习题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之间通过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熟悉热传导的概念和理论是理解热力学以及热学相关问题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热传导练习题,旨在帮助你加深对热传导的理解以及应对不同场景的热传导问题。
练习题1:热传导方程问题:某一绝缘材料的热传导方程为:∂T/∂t = α∇²T其中,T是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α是绝缘材料的热传导率。
请问,在给定初始温度分布和边界条件的情况下,如何求解上述热传导方程?练习题2:导热系数问题问题:某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关于导热系数的实验,结果如下:- 热流量:10W- 温度差:5℃- 材料厚度:0.5m- 材料面积:2m²请问,该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多少?练习题3:多层传导问题问题:一个复合材料由三层材料构成,每层厚度相同。
已知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k₁、k₂和k₃(k₁ > k₂ > k₃),且顶部和底部的温度分别为T₁和T₃,中间层的初始温度分布为T₂(x) = 100x²,其中x为距离。
请问,当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中间层的温度分布如何?练习题4:水的热传导问题问题:一杯热水温度为70℃,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温度降到了40℃。
已知水的热传导系数k = 0.6 W/m·K,容器底面积为0.1m²,容器的热导率可以忽略不计。
请问,若在温度降到40℃后,将水杯置于温度为20℃的环境中,请问多久后水的温度会降到20℃?练习题5: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问题:一台电脑处理器的表面温度为80℃,其热传导面积为0.05m²,热传导系数为20 W/m·K。
假设环境温度为25℃,请问多久后处理器的温度会降到40℃?以上是一些关于热传导的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热传导理论的理解,并学会应用热传导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热传导是热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工程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有许多实际应用,例如散热器、绝缘材料和冷却系统。
热能的传递和传导练习题

热能的传递和传导练习题热能的传递和传导是热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热能的传递和传导现象,而了解这些现象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一些关于热能传递和传导的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的回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练习题一:传热方式1. 什么是热传导?它是如何发生的?2. 什么是热传递?列举出三种不同的热传递方式,并简要解释每一种方式的原理。
3. 列举一些你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并解释它们所属的传热方式。
练习题二:传热因素1. 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温度是如何影响热传导的?请用适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 什么是热导率?它与热传导的关系是怎样的?练习题三:传热计算1. 如何计算导热方程?2. 如果一根铜棒的热导率为400 W/(m·K),棒的长度为50 cm,横截面积为0.05 m²,两端温度差为100 K,求通过铜棒的热流量。
3. 如果用蜡烛来加热室内面积为20 m²的房间,室内温度为15°C,外界温度为5°C。
假设房间没有绝热层,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全部传递给室内空气,计算蜡烛需要燃烧多长时间才能使房间温度升高到25°C。
练习题四:传热应用1. 热传导在哪些领域被广泛应用?请列举三个例子,并简要介绍每个例子中的热传导应用。
2. 利用热传导的原理,解释为什么在冬天,大地比空气温暖?3. 热传导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有哪些影响?请列举两个例子。
练习题五:传热实验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来观察热传导现象。
2. 描述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解释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以上是关于热能的传递和传导练习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学中的基本概念。
热能的传递和传导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热能,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的完成,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热量传递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热量传递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某物体的质量为1kg,温度由10°C升高到20°C,需要向该物体提供多少热量?A. 100JB. 200JC. 500JD. 1000J答案:B. 200J2. 如果一个物体的热容量为400J/°C,质量为2kg,温度升高了10°C,那么它所获得的热量为多少?A. 400JB. 800JC. 2000JD. 4000J答案:B. 800J3. 一个物体质量为3kg,热容量为120J/°C,当物体的温度升高了20°C时,它所获得的热量为多少?A. 60JB. 120JC. 240JD. 360J答案:C. 240J4. 下列哪个物理量描述的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之间不断传递的热量?A. 温度B. 热容量C. 热平衡D. 热传导答案:D. 热传导5.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kg和3kg,两者的温度分别为20°C和50°C,它们之间的热传导会发生在哪个方向?A. 从2kg的物体到3kg的物体B. 从3kg的物体到2kg的物体C. 不会发生热传导D. 热传导是双向的答案:A. 从2kg的物体到3kg的物体二、计算题1. 一个铜球的质量为500g,温度从25°C升高到75°C,铜的比热容为390J/kg°C,请计算该铜球所获得的热量。
解答:热量 = 质量 ×比热容 ×温度变化热量 = 0.5kg × 390J/kg°C × (75°C - 25°C)热量 = 0.5kg × 390J/kg°C × 50°C热量 = 9750J答案:该铜球所获得的热量为9750J。
2. 一块铝板的质量为2kg,比热容为900J/kg°C,它的温度由20°C 升高到50°C,请计算该铝板所获得的热量。
热传导和传热的计算练习题

热传导和传热的计算练习题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而传热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掌握热传导和传热的计算方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热传导和传热计算的理解。
1. 练习题 1一个长度为2 m,截面积为0.01 m²的铜棒,两端温度分别为100 ℃和50 ℃。
铜的导热系数为400 W/(m·K)。
求棒子上每单位长度的热流量。
解答:首先通过热传导公式:热流量 = 导热系数 ×截面积 ×温度差 ÷长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单位长度的热流量:热流量 = 400 × 0.01 × (100 - 50) ÷ 2 = 100 W/m2. 练习题 2一个半径为0.05 m的球体,表面温度为500 K,球体内部温度为300 K。
假设球体的导热系数为20 W/(m·K),求球体表面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解答:我们可以通过球体的表面积来求解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量:表面积= 4πr²传热量 = 导热系数 ×表面积 ×温度差传热量= 20 × 4π × (0.05)² × (500 - 300) = 100 π W/m²3. 练习题 3一片0.02 m²的玻璃窗户,室内温度为20 ℃,室外温度为10 ℃。
忽略玻璃的导热特性,求窗户每秒传递的热量。
解答:窗户的传热量可以通过传热率公式来计算:传热率 = 1.6 W/(m²·K) (常用值)传热量 = 传热率 ×面积 ×温度差传热量 = 1.6 × 0.02 × (20 - 10) = 0.32 W4. 练习题 4一个铝制容器内装有100 g的水,初始温度为25 ℃。
将容器置于100 ℃的蒸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90 ℃。
热力学中的热量传递与功练习题及

热力学中的热量传递与功练习题及解答题目:热力学中的热量传递与功练习题及解答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与传递的学科,其中热量传递和功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热力学中有关热量传递与功的练习题,并给出详细解答,帮助读者巩固和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题目1:一个物体从20℃升到80℃,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了500J的热量。
该物体的内能变化和对外界所做的功分别是多少?解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的内能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界做的功。
因此,物体的内能变化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Q表示吸收的热量,W表示对外界做的功。
根据题目,吸收的热量Q等于500J,代入公式可得:ΔU = 500J - W题目并没有直接给出对外界做功W的数值,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求解。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对外界所做的功为正值,即W>0。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ΔU>0。
根据物体升温的公式,可以得到:ΔU = mcΔT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500J - W = mcΔT由题可知,初始温度T1为20℃,末温度T2为80℃,代入公式可得:500J - W = mc(T2 - T1)由此,我们可以求解出对外界所做的功W的数值。
解答完毕。
题目2:一个气缸中有一升的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300K,末温度为600K。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了40J的功,求该过程中的热量变化量。
解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内能的变化量。
由于题目给出了功W的数值,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求解热量变化量Q:Q = ΔU + W其中,Q表示热量变化量,ΔU表示内能的变化,W表示对外界所做的功。
根据题目可知,系统对外界做的功W为40J,代入公式可得:Q = ΔU + 40J由题目可知,初始温度T1为300K,末温度T2为600K。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测试题2(附参考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6分)1.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2.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处传到温度较()处。
3.液体或气体受热(),遇冷(),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4.给涂满凡士林的金属片中间加热,凡士林油从()向()扩散熔化。
5.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
6.热的传递方式有()、()、()。
7.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8.像铜、铝、钢这些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像木头、塑料这些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事例可以用热传导解释的是()。
A.天冷多穿,天热少穿B.冰棍箱用棉被蒙住C.洗个热水澡2.一个物体受热后,热的传递方式是()。
A.向四周传递B.沿直线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递C.无法确定,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D.从四周向中间传递3.热传导的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快速传递4.冬天,明明每天都要抱着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属于()。
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5.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不同,光脚踩在()感觉最凉。
A.瓷砖B.地板C.地毯6.一下关于热传递的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B.热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C.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热是没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塑料比铁导热速度快。
()2.金属棒加热后,热会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3.只要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导。
()4.热对流是热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
()5.走马灯里的灯不加热也能旋转。
()6.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是循环流动的。
()7.改变受热物体颜色能使太阳灶加热速度变快。
热传递练习题

热传递练习题热传递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描述了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理解和应用热传递原理对于工程领域、能源利用以及生活中的各种情况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热传递的认识和应用。
1. 假设有一个均匀散热的物体表面,其表面积为2平方米,表面温度为30摄氏度,周围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
根据斯特藩—波依特定律,计算这个物体每秒钟散失的热量。
解析:根据斯特藩—波依特定律,热量的传递速率与温度差成正比,并与物体表面积成正比,与物体的热导率成反比。
Q = k * A * ΔT其中,Q代表热量传递速率(单位为焦耳/秒或者瓦特),k代表该物体的热导率(单位为焦耳/(秒·米·摄氏度)),A代表物体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ΔT代表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在本题中,ΔT = 30摄氏度 - 20摄氏度 = 10摄氏度,A = 2平方米,而热导率k需要根据具体物体的材料性质进行查询。
假设热导率为1瓦特/(秒·米·摄氏度),则热量传递速率为:Q = 1 * 2 * 10 = 20W因此,该物体每秒钟散失的热量为20瓦特。
2. 假设有一台电冰箱,其内部维持恒温5摄氏度,外部温度为35摄氏度。
电冰箱进行制冷的功率为150瓦特。
已知电冰箱的制冷效率为40%,求电冰箱每秒从内部移除的热量。
解析:制冷效率定义为制冷功率除以吸收热量的比值。
制冷效率 = 制冷功率 / 吸收热量吸收热量 = 制冷功率 / 制冷效率在本题中,制冷功率为150瓦特,制冷效率为40%。
吸收热量 = 150瓦特 / 0.4 = 375瓦特即电冰箱每秒从内部移除的热量为375瓦特。
3. 假设你打算冬天用电暖气加热你的卧室。
卧室的面积为15平方米,希望保持的温度为20摄氏度,而室外温度为0摄氏度。
电暖气的制热功率为2000瓦特。
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解析: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比较电暖气的制热功率和室内保持温度所需的散热量来判断是否合理。
八年级物理热量的传递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热量的传递练习题及答案热量的传递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关乎热能的传输和转化过程。
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有关热量传递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为了巩固我们对热量传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八年级物理热量传递的练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
1. 以下属于热传导的是:a) 电磁辐射b) 空气流动c) 板条传热答案:c) 板条传热解析: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过程,通过固体或液体中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热量,因此板条传热属于热传导。
2. 以下属于热辐射的是:a) 烧锅时,底部被加热b) 太阳辐射热量到地球c) 迎面吹来的风感觉凉爽答案:b) 太阳辐射热量到地球解析: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太阳辐射热量到地球就属于热辐射。
3. 以下不属于热对流的是:a) 热水被加热后上升b) 风扇吹过热食物c) 热风球上升答案:b) 风扇吹过热食物解析:热对流是指因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差异而产生的热量传递方式,风扇吹过热食物并不涉及流体的密度差异,所以不属于热对流。
4. 以下不属于热传递的是:a) 空调向房间输送冷量b) 毛毯保暖c) 夏天房间通过窗户散热答案:b) 毛毯保暖解析:毛毯保暖属于热绝缘,而不属于热传递。
热传递是指热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5. 热传递的方式有哪几种?答案:热传递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如板条传热。
- 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如太阳辐射热量到地球。
- 热对流:热量通过液体或气体因密度差异而引起的对流传递,如热水上升。
练习题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为大家提供相应的答案解析。
1. 答案解析: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过程,通过固体或液体中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热量,因此板条传热属于热传导。
2. 答案解析: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太阳辐射热量到地球就属于热辐射。
3. 答案解析:热对流是指因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差异而产生的热量传递方式,风扇吹过热食物并不涉及流体的密度差异,所以不属于热对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量传递过程练习题2一、填空(7小题,共12分)1. 两种流体通过间壁进行换热的过程,包括 间壁的导热 和 间壁两侧的对流传热 的过程。
2. 某工厂根据工艺要求,热流体进口温度应为300 ℃,出口温度应为200 ℃,冷流体进口温度应为80 ℃,出口温度应为200 ℃。
显然,在此工艺条件下, 不能 采用并流传热操作。
3. 在夹套式、套管式和列管式三种热交换器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最小的是 夹套式 热交换器,最大的是 列管式 热交换器。
4. 在间壁换热器中要实现恒温传热,则间壁一侧输入的必定是 高温饱和蒸气 ,另一侧输入的必定是低温饱和液体。
5. 热流体和冷流体在列管换热器内换热,若冷流体传热膜系数远大于热流体传热膜系数, 则此时管壁温度接近于 冷 流体温度。
6. 为强化传热,人们设计了管外加翅片的换热器。
它适用于管内 传热膜系数大 ,而管外 传热膜系数小 的情况.7. 某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积为2.5 m 2,传热平均温差为45 K ,传热速率为9000 W ,则该换热器此时的总传热系数K = 80 W ·m -2·K -1 。
二、判断题(3小题,共6分)1当选用多种绝热材料时,在耐热性等条件允许时,为提高保温效果,应将导热系数大的包扎在内层。
(错)2. 冷热两流体经间壁进行定态换热,若间壁两侧流体温度均沿壁面而变化,且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均保持不变时,则逆流操作的传热平均温度差比并流时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对 )3.传热速率(也称为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传热速度(也称热通量或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对热交换器而言,前者是表达该热交换的传热能力,后者是表达该热交换的传热强度。
(对 )三、选择(6小题,共12分)1. 在下列换热器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最大的通常是(C)A 、套管式换热器;B 、夹套式换热器;C 、板式换热器;D 、管壳式换器。
2双层平壁的定态导热,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和2,其对应的温度差分别为1和2,若1>2,则1和2的关系为(A )A 、1<2; B 、 1>2; C 、 1=2; D 、无法确定。
3. 在对流传热公式中,的物理意义是(B)A 、冷(或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差;B 、固体壁面与冷(或热)流体的温度差;C 、固体壁两侧的壁面温度差;D 、冷热两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
4. 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列管内的CO 2气体,就整个换热过程而言,热阻主要存在于( C ) A 、CO 2气体的流动主体中;B 、金属管壁中;C 、CO 2气体与管壁间的层流底层中;D 、水流与管壁间的层流底层中。
5. 在下列管壳式换热器中,没有降低或消除由温差引起的热应力补偿措施的换热器是( D)A 、U 形管式换热器;B 、浮头式换热器;C 、壳体带有膨胀圈的管壳式换热器;D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6. 体现流体流动状态对管内流体强制对流传热过程影响的特征数(无因次准数)是(C )A 、 努塞尔数;B 、普朗特数;C 、雷诺数;D 、格拉晓夫数。
四、计算问答(7小题,共70分)1. 在传热面积为28 m 2的列管式换热器中逆流换热。
热流体进口温度为373 K, 出口温度为323 K 。
冷流体流量为1.8 kg ·s -1, 比定压热容为4.18×103 J ·kg -1·K -1, 进口温度为293 K, 出口温度为333 K 。
试求:(1)传热平均温度差;(2)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解. KW ,K=W·m-2·K-12.在三层接触良好的固体平壁中,进行定态导热,测得导热速率为,平壁的各壁面温度分别为T1=900 ℃,T2=800 ℃,T3=500 ℃,T4=300 ℃,试求各平壁热阻之比。
解.;;则R1: R2: R3=::=1:3:2。
3.某厂现有一个旧的列管式热交换器, 它由13根φ25 mm×2.5 mm、长为1.5 mm的钢管组成。
今拟将它用来使350 kg·h-1常压乙醇饱和蒸气冷凝成饱和液体。
冷却水的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15 ℃和35 ℃。
已算得基于管子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为700 W·m-2·K-1, 并查得常压下乙醇的沸点为78.3 ℃, 其冷凝热为8.45×105 J· kg-1。
试计算该热交换器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解.(1)350 kg·h-1的乙醇饱和蒸气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为:==×8.45×105=8.22×104 W(2)平均温度差:==53.3 ℃ (3)所需的传热面积为: A===2.2 m(4)旧的热交换器所能提供的传热面积为:A′==3.14×0.025×1.5×13=1.53 m2(5) A′< A,故该热交换器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4.如附图所示,有一平壁加热炉。
为减少热损失,在加热炉外壁包一层保温层,其厚度为350 mm。
已知保温层外壁温度T3为30 ℃。
在保温层50 mm深处测得温度T2为60 ℃。
试求加热炉外壁温度T1。
解.已知:1=350 mm=0.35 m,2=50 mm=0.05 m T2=60℃,T3=30℃假设:该保温材料平均导热系数为,根据定态导热过程的导热速度:,得:,T1=240 ℃5.如图所示, 某无梯度内循环实验反应器主体的外壁温度最高要达500 ℃。
为使外壳单位长度的热损失不大于600 kJ·h-1, 内层采用保温砖, 外层采用玻璃棉, 保温相邻材料之间接触充分。
保温砖和玻璃棉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4 W·m-1·K-1和=0.07 W·m-1·K-1。
玻璃棉的耐热温度为400 ℃,玻璃棉的外层温度为80 ℃,试求:保温砖最小厚度以及此时相应的玻璃棉厚度。
解.根据多层圆筒壁径向的传热速率为常数,则按保温砖层计算每小时单位长度的热损失:=1.695, r2=1.695r1=1.695×50=85 mm 故保温砖的最小厚度=r2-r1=85-50=35 mm,同理按玻璃棉计算:,r3=2.33×85=198 mm 则此时相应的玻璃棉厚度.6.在逆流操作的列管式换热器中, 用水冷却液态化学制剂。
水的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25 ℃和50 ℃。
化学制剂的质量流量为1.25 kg·s-1, 比热容为1.9 kJ·kg-1·K-1, 密度为 850 kg·m-3, 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80 ℃和40 ℃。
换热器的列管由φ25 mm×2.5 mm钢管组成, 其导热系数为45 W·m-1·K-1。
管程水侧和壳程制剂侧的传热膜系数分别为0.85 kW·m-2·K-1和1.70 kW·m-2·K-1。
若忽略不计污垢的热阻, 试求换热器所需的传热面积。
解.传热面积: A=,=21.6 ℃ (亦即21.6 K),K===549 W·m-2·K-1,==1.25×1.9×103×(80-40)=9.5×104 WA==8.0 m2。
7.某厂利用反应后产物的余热加热未反应的原料。
产物的初温为500 K, 比热容为1.4 kJ·kg-1·K-1。
原料的初温为300 K, 要求预热到400 K, 其比定压热容为1.1 kJ·kg-1·K-1。
两种流体的质量流量均为1800 kg·h-1。
现欲采用列管式换热器进行逆流操作, 若传热总系数为50 W·m-2·K-1, 试计算:(1)传热速率;(2)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度差;(3)热交换器所需的传热面积。
解.(1)传热速率:=0.5×1.1×103×(400-300)=5.5×104 W (2)平均温度温差:T 2 =T1-=500-,===110.5K(3)传热面积:A===9.96≈10 m2。
09热量传递练习题3一、填空(4小题,共6分)1.两种流体通过间壁进行换热的过程,包括间壁的导热和间壁两侧的对流传热的过程。
2.为强化传热,人们设计了管外加翅片的换热器。
它适用于管内传热膜系数大,而管外传热膜系数小的情况。
3.将厚10 mm某种材料平板,置于冷热两个表面之间,热面以100 W·m‐2的速度加热,维持此平板热侧表面温度573 K,冷侧表面温度373 K。
这种材料的导热系数= 0.005 W·m‐1·K‐14.管内用水作冷却剂冷凝管外水蒸气,若要强化传热,应设法增大管内侧的传热膜系数才比较有效。
二、选择(7小题,共14分)1.目前我国化工企业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换热器是( D )A、夹套式换热器;B、翅片式换热器;C、螺旋板式换热器;D、列管式换热器。
2.在下列换热器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最大的通常是( C )A、套管式换热器;B、夹套式换热器;C、板式换热器;D、管壳式换器。
3.在一个单程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内通以20 ℃左右的水,用来冷却管程中流经的200 ℃的热空气。
经实测,空气对管壁的传热膜系数=5.0 W·m‐2·K‐1,管壁对水的传热膜系数=400 W·m‐2·K‐1。
管壁为碳钢,壁厚3 mm,碳钢的导热系数=50 W·m‐1·K‐1。
现欲强化该传热过程,最合理的措施是( D )A、将原换热器换成一个传热面积更大的换热器;B、将内管由钢管改为铜管;C、增大壳程中水的流速;D、增大管程中空气的流速。
4.不同流体的传热膜系数相差很大。
假设气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的传热膜系数为W·m‐2·K‐1,液体被加热或冷却的传热膜系数为2 W·m‐2·K‐1,饱和水蒸气冷凝时的传热膜系数为3W·m‐2·K‐1,则其大小顺序为(D)A、3<2<; B、2<3<;C、3<<2; D、<2<3。
5.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
下面甲、乙两种说法何者合理?(A)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水蒸气的温度;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将接近空气侧的传热膜系数。
A、甲、乙均合理;B、甲、乙均不合理;C、甲合理,乙不合理;D、甲不合理,乙合理. 6.在下列管壳式换热器中,没有降低或消除由温差引起的热应力补偿措施的换热器是( D )A、U形管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壳体带有膨胀圈的管壳式换热器;D、固定管板式换热器7.有一列管式换热器,管程中通过冷却水以冷凝壳程中通入的有机物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