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梧州医疗事故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2018年广西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2018年广西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广西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一、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二、误工费:1、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2、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3、参照广西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三、护理费:1、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2、参照广西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四、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五、住院伙食补助费:40元/天。
六、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律师提示:最好在出院前与医生沟通好)七、残疾赔偿金:1、城镇居民:一级424860元,二级382374元,三级339888元,四级297402元,五级254916元,六级212430元,七级169944元,八级127458元,九级84972元,十级42486元。
2、农村居民:一级120170元,二级108144元,三级96128元,四级84112元,五级72096元,六级60080元,七级48064元,八级36048元,九级24032元,十级12017元。
八、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九、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十、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424860元;农村居民120170元。
十一、丧葬费18810元。
(若只是伤残,则没有第十、十一项费用)。
十二、精神损害抚慰金:死亡的,2—5万元左右。
十三、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广西人身损害赔偿项目2018年广西省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
医疗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

医疗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
一、医疗损害赔偿的项目
1.治疗费:指受害人因受医疗损害而改变原来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而需要支付的新诊疗
处方和住院费用等。
3.护理费:指受害人因受到医疗损害而不得不增加护理费用等。
4.家庭费:指受害人由于改变原来的治疗方式而增加的家庭支出等。
5.医疗过错损失费:指受害人按照正常待遇可能享受到的收入损失等。
6.补偿损失:指因受医疗损害而造成的家庭财产损失或者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损失。
7.心理损失抚慰金:指受害人由于受医疗损害而遭受的精神折磨和身心伤害所产生的
精神损失抚慰金。
8.其他费用:指受害人因受损害而支付的处理事宜所产生的费用。
二、医疗损害赔偿标准
1.治疗费补偿:受害人可以申请补偿实际支出的诊疗费用,不包含未实施的治疗费用。
4.家庭费补偿:受害人可以申请补偿家庭费用,包括实际支出以及额外支出。
5.医疗过错损失费补偿:一般情况下,医疗过错损失费补偿金数额不受限制,可以按
照受害人的实际收入情况而定。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
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五十一条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以及赔偿项目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以及赔偿项目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以及赔偿项目引言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错误行为或疏忽导致患者的不良后果或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事故赔偿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医疗事故死亡赔偿的标准以及赔偿项目,以帮助人们了解医疗事故死亡赔偿的相关事宜。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1. 一般死亡赔偿标准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死亡赔偿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丧葬费:包括丧葬所需费用,如火化费、殡仪馆费用等;恢复费:指的是因医疗事故死亡造成患者家庭的经济支出,如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家庭生活费用等;精神抚慰金:用于弥补家属因患者死亡而产生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损害;抚养费:用于患者子女的抚养、教育费用等。
2. 特殊情况的赔偿标准如果医疗事故死亡具有特殊性质,赔偿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个特殊情况的赔偿标准:未成年人的赔偿标准:对于未成年人的医疗事故死亡赔偿,会考虑到其未来的教育费用、生活费用等;家庭主要经济赡养人的赔偿标准:如果患者是家庭的主要经济赡养人,赔偿标准会根据他的收入、工作情况等进行评估;家庭经济状况的赔偿标准: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赔偿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项目医疗事故死亡赔偿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费用:包括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治疗费用、住院费用等;2. 治疗后遗症赔偿费用:如果患者在医疗事故后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会计算相应的赔偿费用;3. 收入损失赔偿:如果患者因医疗事故死亡而导致家庭的收入减少或中断,会考虑相应的赔偿;4. 精神损害赔偿费用:用于弥补医疗事故死亡给患者家属造成的精神损害;5. 家属抚恤金:用于弥补患者家庭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赔偿项目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相关法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具体的赔偿计算。
结论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以及赔偿项目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表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表如果当您遇到医疗事故了,相必最关心的应该是医疗事故的赔偿吧,那赔偿是有一定的依据的,需要制作赔偿计算表。
下面我们就来卡看我为大家整理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计算表吧!医疗事故赔偿计算表(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由于过失或疏忽导致患者身体受到损害的行为。
医疗事故赔偿是对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的一种方式,对于受害者来说,赔偿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
因此,了解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至关重要。
首先,医疗事故赔偿的标准是根据受害者的损害情况来确定的。
损害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伤残赔偿、死亡赔偿等间接经济损失。
具体的赔偿标准由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一般是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的。
其次,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金额时,需要综合考虑受害者的损害情况、责任方的过错程度以及相关的赔偿标准。
一般来说,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计算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
直接经济损失可以通过相关费用的凭证来计算,而间接经济损失则需要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评估。
此外,对于医务人员而言,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也需要及时、公正地进行,尊重受害者的权益,积极协商解决赔偿事宜。
总之,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对于受害者和医务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合理计算赔偿金额,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都是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希望通过对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的深入了解,能够为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程序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程序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一、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医疗事故的赔偿”规定了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标准计算至给付方式。
在诉讼或索赔时,如果诉讼请求过高,必然导致增加不必要的诉讼费用及其它开支;如果诉讼请求低于所受损失,又不能完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
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第四十八条: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二、医疗事故赔偿程序1、鉴定医疗事故。
2、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3、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的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4、计算赔偿总额。
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上述11项所加总额×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5、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阅读延伸:医疗事故鉴定陈述书怎么写?负责医疗事故鉴定的机构有哪些。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何计算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何计算⽣⽼病死是⼈之常态,⽣病就医,追求健康是每个⼈都希望的,但是在有病就医的过程中,发⽣意想不到的医疗事故也是会有的,在发⽣医疗事故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法向所在医院索求事故赔偿。
那么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何计算呢?店铺⼩编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何计算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根据法律规定来计算的,其中的赔偿项⽬包括医疗费,误⼯费,住院伙⾷补助费,陪护费,残疾⽣活补助费,残疾⽤具费,丧葬费等等法定赔偿的费⽤。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和标准计算:(⼀)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进⾏治疗所发⽣的医疗费⽤计算,凭据⽀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付。
(⼆)误⼯费:患者有固定收⼊的,按照本⼈因误⼯减少的固定收⼊计算,对收⼊⾼于医疗事故发⽣地上⼀年度职⼯年平均⼯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固定收⼊的,按照医疗事故发⽣地上⼀年度职⼯年平均⼯资计算。
(三)住院伙⾷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地国家机关⼀般⼯作⼈员的出差伙⾷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地上⼀年度职⼯年平均⼯资计算。
(五)残疾⽣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地居民年平均⽣活费计算,⾃定残之⽉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被扶养⼈⽣活费:以死者⽣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的⼈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活保障标准计算。
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
对年满16周岁但⽆劳动能⼒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梧州医疗事故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梧州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2018年梧州壮族自治区医疗事故赔偿内容包括: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
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
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
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
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
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
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
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
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
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
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
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
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梧州医疗事故赔偿项目
2018年梧州壮族自治区医疗事故赔偿项目有:
一般医疗事故赔偿项目有:
(一)医疗费
(二)营养费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
(四)护理费
(五)误工费
(六)被扶养人生活费
(七)交通费
(八)住宿费及伙食费
(九)精神损害抚慰金
(十)残疾用具费
医疗事故致死的赔偿项目还有:
(一)、丧葬费
(二)、死亡赔偿金
(三)、其他,如办理丧葬事宜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
梧州医疗事故计算方式
2018年梧州壮族自治区医疗事故赔偿计算公式:
1、医疗费
挂号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需结合患者病例及诊断证明。
2、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标准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
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3、受害人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确定。
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或者(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
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65日)×误工天数
4、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天数
5、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护理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所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6、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并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
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死亡赔偿金
(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