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高分技巧之速解时钟问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之钟表问题

漳州人事人才网:令广大考生头疼的就是行测数量关系这一部分,而行测数量里的行程问题几乎是每年的必考题型。
行程问题的题目变化无常,可以有很多的变形和包装,比如钟表问题,而很多考生对于钟表问题总是一头雾水。
中公教育专家指出,如果能够把握住钟表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很抽象,解题也并不难。
首先,大家要把钟表问题和行测问题的基本模型对应起来。
时钟的表盘被均匀分成12个大格,60小格。
我们知道一圈是360°,那么一个大格是30°,一个小格就是6°。
时针每小时走一个大格,也就是每小时走30°,每分钟走0.5°。
分针每小时走一圈,也就是走360°,换算成分钟的话,也就是每分钟走6°。
钟表问题的考点离不开行程问题的基本题型,即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
如果把钟表问题转化成追及问题的话,时针的速度为0.5°/min,分针的速度为6°/min,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差为5.5°/min;如果把钟表问题转化成相遇问题的话,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和为6.5°/min。
例1. 3点19分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针所构成的锐角为几度?A.14度B.14.5度C.15度D.15.5度中公解析:很明显这是一个追及问题,3点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为90度(顺时针方向,时钟在前,分针在后),3点19分时分针超过时针一定的角度,假设此时所构成的锐角为n度,分针比时针多走的距离为n+90度,则n+90=19×5.5,n=14.5度,故选B。
例2.一部动画片放映的时间不足1时,小明发现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
这部动画片放映了多长时间?A. \分钟B.\ 分钟C. \分钟D. \分钟中公解析:分针和时针走过的路程正好围成整个圆周角360度,因此这是行程问题里面的相遇问题,\ ,解出 \,故选A。
由上面的两道例题可知,虽然分针和时针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但决定是相遇问题还是追及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分针和时针旋转的“角度和”还是二者旋转的“角度差”。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时钟问题考点和解题方法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时钟问题考点和解题方法总结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时钟问题考点和解题方法总结”,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时钟问题考点和解题方法总结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往往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有的同学觉得这部分性价比高有的觉得很低,根据数学能力的不同这部分得分差距也会拉开的比较明显。
细究数量关系的难点,主要为两点,第一题型较多,第二思路难找。
因此,善于总结各类题型解法显得尤为重要。
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关于时钟问题的常考类型以及解题思路,希望能对大家做题有所帮助。
时钟问题的常考考点主要有两类:钟面问题和坏钟问题。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分别讲解这两类考点。
一、钟面问题钟面问题主要研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关系,通常围绕时针与分针重合、垂直、呈多少度等提出问题。
而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将其转换为普通的追及问题。
我们知道,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走的速度是固定的,记住这些速度其实就能够将其转化为普通的追及问题。
总结如下:(1)时针每分钟走0.5°。
(2)分针每分钟走6°。
(3)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走5.5°。
下面以一道习题实际讲解。
例1:小明开始做作业时,时针在6、7之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10°,做完作业时,时针还在6、7之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
问小明做作业耗时多少分钟?A.20B.42C.36D.40解析:刚开始做作业,在6点到7点中间,时针与分针夹角为110°的情况有两种。
一种时针在前分针在后,另外一种分针在前时针在后。
因为“做完作业时,时针还在6、7之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如果是分针在前面的情况,当再次呈110°时,应该已经超过了七点。
因此分针在的情况不符合,本题为第一种时针在前的情况。
2015年公务员考试必知:时针法解决相邻问题

2015年公务员考试必知:时针法解决相邻问题空间重构类考题的特征就像一个纸盒游戏。
无外乎就有两种,一个是折纸盒也就是说题干给出的是一副平面图形,要求折叠之后是选项中给出的哪一幅立体图形。
另一个是拆纸盒也就是说题干给出一副立体图形,要求拆开之后是选项中给出的哪一幅平面图形。
针对这样的纸盒游戏,华图高级名师在这里给大家讲解一种解决相邻问题的方法:时针法。
认识相邻面:相邻面在立体图形中是彼此相邻。
如上图,A面和C面有一条公共边。
A面和B面有一条公共边,B面和C面有一条公共边。
并且这三个面围绕一个公共点出现。
这三个面在立体图形中是相邻面,展开之后仍然是相邻面,不可能存在相对关系,并且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如果发生改变一定是错的。
那在考试的时候如何来断定相邻面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这个时候就用到时针法。
时针法也就是画一个时针,然后断定时针方向,如果时针方向发生了改变则意味着他们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
如何来画时针?画时针有三个步骤:一、选定一个起点;二、选定一条路线;三、画一个箭头。
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起点可以随便选,但是一旦选定之后就一定不能够改变,路线也一样。
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来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例1】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邻面关系。
观察题干给出的图形,这三个面围绕一个公共点出现,是相邻关系。
在立体图形中是相邻关系展开之后不可能出现相对关系,所以排除A 选项和C选项,剩余的B和D选项,我们就可以用时针法来断定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首先要选定一个起点,选择正面黑色圆圈的面为起点。
接下来选择一条路线,路线就是经过黑色方块的面走到黑色五角星的面。
最后画一个箭头。
先把题干画出来,画出来之后时针方向是顺时针,把B和D选项,按照同样的起点和同样的路线也画出来,画完之后发现B选项是顺时针方向,D选项是逆时针方向。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巧妙应对时间陷阱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巧妙应对时间陷阱
公务员考试
中,
是给大家提分的关键部分,说它是提分关键并不是说它的难易程度,而是它本身所占比例
较大,并且相对来说准确率较高。
因此在考场上可以先做这部分,保证把这部分分数得到。
但是在资料分析中经常许多陷阱迷惑大家,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主要给大家讲解一下资料
分析中常出现的陷阱:时间陷阱。
在资料分析中,时间点往往是我们忽略的地方,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提示大家:一定
注意材料所给的时间和问题所问的时间是否相同,然后再求解。
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马虎而
事后悔恨不已。
下面我们以真题为例进行讲解:
问题: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 )亿元
A.68405
B.121913
C.22915
D.45237
答案:A。
中公解析:注意年份,相邻的两个年份,给出的是同比增长率,所求为基期值,根据所学
公式,全社会固定投资=
=68405亿元,选择A,此题也可结合首数法,将商的首位计算出即可,选择为A。
问题:2009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 )
A.68405亿元
B.121913亿元
C.22915亿元
D.45237亿元
答案:C。
问题:2001年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 )元/平方米。
A.2424.0
B.2229.8
C.2302.01
D.2403.2
答案:C。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在做资料分析题的时候多一份细心,就一定会给自己多带来一份收获,祝愿大家能在冲刺阶段更上一层楼,最终成“公”。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之钟表问题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之钟表问题在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问题一共分为十四个模块,其中一块是特殊情境问题。
钟表问题是特殊情境问题中的一种。
钟表问题,是研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关系的问题。
公务员考试中主要考查只有两种类型:时针与分针的角度关系和时钟的校准问题。
从路程(格)和角度两个方向进行解答钟表问题的方法掌握了,你就可以轻松搞定日期星期问题。
核心点拨1、题型简介钟表问题,是研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关系的问题。
一般说来,钟表问题可以从路程(格)和角度两个方向进行解答。
2、核心知识(1)时针与分针的角度关系A.按“格”来分,则钟面上的路程(角度)和速度(角速度)有如下关系:a。
钟面一圈按“小时”分:可分为12大格;时针每小时走1大格,分针每小时走12大格;它们每小时相差12-1=11大格,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60大格。
b.钟面一圈按“分钟”分:可分为60小格;时针每小时走5小格,分针每小时走60小格;它们每小时相差60-5=55小格,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小格。
c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B.按“角度”来分,则钟面上的路程和速度有如下关系:a.钟面一圈为360°,时针每小时走30°,分钟每小时走360°;它们每小时相差360°-30°=330°;b.时针每分钟走0.5°,分针每分钟走6°;它们每分钟相差6°-0.5°=5.5°;c.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2)时钟校准问题时钟校准问题的关键之找出不正常表的时间与正常时间之间的关系。
3、核心知识使用详解(1)可以转化成时针和分针的相遇追及问题。
时针速度为0.5度/分,分针速度为6度/分,该方法适用于定量计算。
(2)借助画图,缩小范围,然后进行排除,该方法适用于定性分析。
(3)直接应用工具——手表,通过旋转手表解题。
(4)对于坏表问题,要注意时间指的是标准时间。
行测备考之数量关系经典题目之时钟问题

行测备考之数量关系经典题目之时钟问题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行测考试中的时钟问题通常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不易掌握,下面将重点讲解时钟问题中两个主要考点,帮助大家有效备考。
1、钟面问题:时钟问题是围绕时针、分针或秒针的重合、垂直、呈直线或夹角的度数等问题来进行研究的。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具体为:V分针= 6°/min,V时针=0.5°/min,V秒针=360°/min。
2、坏钟问题:涉及坏钟时间与标准时间之间的问题,称为坏钟问题。
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走的度数会与常规的时钟不同,本质为比例问题,解题时找到二者的倍比关系即可。
【例1】现在是9时整点,经过多少分钟,时针与分针的第一次的夹角是180度?A.17又4/11B. 16又4/11C. 15又4/11D.15【答案】B【解析】V分针= 6°/min,V时针=0.5°/min,9时整,时针与分针相差90度,题干要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180度,则路程差为90度,所需要的时间为90=(6-0.5)t,则t=16+4/11。
【例2】张奶奶家的闹钟每小时快4分(准确的钟分针每小时走一圈,而这个钟的分针每小时走一圈多2格)。
昨晚22:00,她把闹钟与北京时间对准了,同时把钟拨到今天早晨6:00闹铃,张奶奶听到闹铃声响比北京时间今天早晨6:00提前了多少小时?A.60minB.50 minC.40 minD.30 min【答案】D【解析】快钟:标准时=64:60,快钟从晚上22点至第二天早晨6点,经过了8小时,即480min,快钟:标准时=64:60=480:450,故提前了30min。
行测技巧:巧解时钟问题

行测技巧:巧解时钟问题普通的相遇追及问题发生在直线上,而时钟问题是发生在圆上。
直线上的路程对应钟面上的角度;直线上的速度对应钟面上的角速度。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两种指针,时钟问题研究的就是时针和分针的关系,同个表盘时针和分针走过的时间相同。
钟面上的一周为360度,分针走一周需要60分钟,则分针的角速度为6度/分钟;时针走一周需要720分钟,则时针角速度为0.5度/分钟。
常见公式S时针=V时针×TS分针=V分针×TS时针+S分针=(V时针+V分针)×T 相遇公式S分针-S时针=(V分针-V时针)×T 追及公式已知时间求角度【例题】时钟指示2点15分,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多少度?A.25度B.22.5度C.30度D.35度【答案】B。
解析:此题利用分针、时针的角速度,时间为15分钟形成的角度进行解题。
分针走过的角度为6×15=90度,时针的角度为0.5×15=7.5度。
2点整时针和分针的度数为60度,2点15分钟,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为90-60-7.5=22.5度。
已知角度求时间【例题】钟表的分针与时针在4点多少分第一次重合? 【解析】根据题意得出4点之后的第一重合在4点——5点之间,此时分针比时间多跑的度数为120度,根据钟表的追及公式为:120=(6-0.5)×T,解得T为240/11分钟,即4点22分左右重合。
坏钟问题【例题】小强家有一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3分。
有一天晚上10点整,小强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00起床,他应该将闹钟的铃定在几点几分?A.5点36B.6点24C.6点48D.6点【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得时间1小时,标准钟走60分钟,坏钟走63分钟;晚上10点到早晨6点,实际时间为8小时,也就是480分钟,但是坏钟走了504分钟。
也就是意味着闹钟为早晨6点24分钟时,此时正确的时间是早晨6点,所以闹钟定在早晨6点24分钟。
行测数量关系:时钟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时钟问题时钟问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经常考到的问题,为大家提供行测数量关系:时钟问题,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能帮助大家攻克这类问题!行测数量关系:时钟问题时钟问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见的一类考点,往往看似复杂而另众多考生望而却步。
但是,任何事物万变不离其宗,抓住问题的本质,就能化繁为简。
今天,就跟大家来聊聊时钟问题的考察方式和解题技巧,以此来帮助大家快速破解此类题型。
一、解题关键我们可以把时钟问题与行程问题类比,将分钟和时针看做表盘上匀速运动的两个“人”,从而转化为圆周上的追及或相遇问题。
时钟一周有12个刻度,指针转动一周为360度。
所以指针走过相邻两个刻度时,转动了30度。
在描述时针和分针转动速度时,我们通常用度/分钟来作为速度单位。
解析:快钟、标准时间、慢钟的速度之比是61:60:57。
可知标准时间每过60分钟,快钟比慢钟多走4分钟。
此时快钟9点慢钟8点,快钟多走60分钟,说明经过了60÷4=15小时。
快钟15小时比标准时间多走15分钟,故此时的标准时间为8点45分。
行测数量关系:排列组合概念巧区分排列组合问题是行测考试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考点非常多样化,但是这两个考点无论有什么样的考法,都离不开一个基础知识点,就是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概念的基本运用,这个概念不复杂,但确实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接下来带领大家仔细区分。
一、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若选取顺序对结果有影响叫排列。
常用A表示。
若选取顺序对结果无影响叫组合。
常用C 表示。
两个概念的联系:核心都是计算一个事件的方法数,只要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计算有多少种方法数的问题,都是利用排列和组合来求解的。
区分就在于,若选取顺序对结果有影响,就用排列来求解,若无影响,就用组合来求解。
而很多同学容易迷惑的就在于有没有影响不易区分,举例说明。
二、例题例1:班上有50个人,从中选2个人买苹果,问:有多少种购买苹果的方法数?来源:中公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高分技巧之速解时钟问题在备战行测的过程中,大家经常会遇到时钟问题,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着大家一起揭开时钟问题的神秘面纱。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两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秒或者千米 /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的角度,记为,。
时钟问题的本质就是行程问题,可以转化为相遇或追及模型来解决。
时钟问题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1、时钟追及问题
整点开始,经t时间后,重合/同一直线/垂直。
例1:上午9点多钟,当钟表的时针和分针重合时,钟表表示的时间是9点几分?
中公解析:从9点到时针和分针重合,分针追了270度,所以,
t=270/(6-0.5)=540/11=49+1/11。
从开始状态经t到结束状态,求t。
例2:小红上午8点多钟开始做作业时,时针与分针正好重合在一起。
10点多钟做完时,时针与分针正好又重合在一起。
小红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中公解析:从开始做作业到完成作业,分针比时针多走了2圈即720度,所以,
t=720/5.5=130+10/11。
问任意一个时间点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
例3:8点28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小于180)是多少度?
中公解析:相邻时间为8点整,从8:00-8:28中,路程差=240-θ,速度差=5.5,时间=28,所以,240-θ=5.5×28,得θ=86。
以上三个例题,虽然有些许区别,但根据已知条件我们都能得知分针和时针所走的路程差,再利用路程差=速度差×时间这一公式解题。
2、时钟相遇问题
与“n”等距离:路程和=整点时顺时针的角度
例:9点过几分时,时针和分针离“9”的距离相等,并且分别在“9”的两边?
中公解析:从9点整到时针和分针与“9”等距离的状态,路程和=270度,所以,
t=270/(6+0.5)=270/6.5=540/13=41+7/13。
1小时内,交换分针与时针的位置:路程和=360度
例:9点过几分时,时针和分针离“9”的距离相等,并且分别在“9”的两边?
中公解析:从9点整到时针和分针与“9”等距离的状态,路程和=270度,所以,
t=270/(6+0.5)=270/6.5=540/13=41+7/13。
不管是时钟的追及问题还是相遇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如果知道路程差,我们就找对应速度差求解,若能知道路程和,我们就找速度和来解题。
3、快慢钟问题
坏钟问题,一个坏钟(或坏表),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或慢)N分钟,T1时刻将这个钟与标准时间对准。
当这个钟的时间显示为T2时,标准时间是多少?这类涉及坏钟时间与标准时间之间的问题,统称为坏钟问题,解题时将坏钟时间与标准时间的快慢关系转化为比例问题求解。
例:一个钟每小时慢3分,照这样计算,早上5时对准标准时间后,当晚上这个钟指着12时的时候,标准时间是几时几分?
中公解析:设想有一个标准钟。
慢钟与标准钟的速度比就是57∶60,两个钟所显示的时间变化的量,与它们的速度成正比例,慢钟从早上5时到晚上12 时,一共走了
24-5=19(小时),设标准钟走了x小时,19∶x=57∶60,x=20。
标准时间从早上5时过了20小时,已经是次日 5+20-24=1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