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嘉庚事迹有感

合集下载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五篇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五篇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优秀作文1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我看了一本书––《陈嘉庚精神》,我便对陈嘉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嘉庚是一位着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他的感人事迹和他的精神教会了我很多。

陈嘉庚教会了我诚实守信。

当初,陈嘉庚家道中落,家里少了许多的债,他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担起家庭的重任。

他大力发展企业,最后还清了债务。

他的诚实守信在商界中赢得了良好的赞誉。

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诚实。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让诚信扎根在我们的心里,让诚信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陈嘉庚教会了我勤俭节约。

陈嘉庚一向崇尚俭朴。

他说过:“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

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他穿的衣服,用的烛台,都是缝缝补补的,从不舍的买新的。

他对自己要求严格。

但是,对别人,总是慷慨解囊。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就是不浪费。

陈嘉庚教会了我爱国爱乡。

陈嘉庚是着名教育家,他在奋斗创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教育事业,为了培养教育下一代,他兴办学校,创办了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

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

陈嘉庚也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募捐支持革命活动。

抗战期间,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捐款援助祖国的抗战。

他呼吁祖国统一。

他的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想,中国梦的实现,就是需要弘扬我们中华民的伟大精神。

而从陈嘉庚先生身上,我学到了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爱国爱乡等的伟大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学习他的精神,还要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拥有良好品格的人。

这样,中国梦的实现,我们也尽了一份小小的力量。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优秀作文2大家都知道厦门市许多著名的学校吧,如,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它们呀,全部都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建造的,他就是陈嘉庚。

读陈嘉庚心得体会3篇

读陈嘉庚心得体会3篇

读陈嘉庚心得体会3篇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先生的一生蕴育了伟大的嘉庚精神。

下文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陈嘉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嘉庚有感一今天,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陈嘉庚的故事》,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陈嘉庚年轻时跟着父亲到国外做生意,生意越做越大,陈嘉庚便开始资助办学,在资金周转困难时,他宁可停掉自己的企业,甚至卖掉别墅,也要按时资助办学。

陈嘉庚先生傾资办学,硕果累累,为祖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陈嘉庚就是这样热爱祖国。

其实,像陈嘉庚先生这样热爱祖国的人还有许许多多,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七下西洋的郑和,把鬼子带进八路军包围圈的王二小……林则徐为了不让鸦片流入中国,残害中国人,就顶着莫大的压力向皇帝请求销毁鸦片。

你可知道,当时的英国人的势力有多么强大,林则徐冒着多大的风险,为了祖国,为了同胞,毅然收缴了洋人的鸦片。

销毁鸦片的那天,围观的群众数不胜数。

官兵们把鸦片倒进了一个大池里,人们见了无不拍手叫好。

我也应该向陈嘉庚学习,好好学习,争取优异成绩,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陈嘉庚有感二《陈嘉庚》这篇文章写了陈嘉庚平时的生活之所以极为朴素是因为陈嘉庚想为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出一份力,他把自己所有的财富献给祖国。

今天,我又了解到了关于陈嘉庚的一些事迹,内容如下:陈嘉庚住在新加坡,他在那儿办了许多学校1946年陈嘉庚把钱全部捐给了学校而自却过着简朴的生活。

衣服补了又补,去哪儿都带着针线包。

有一次,管理员看陈嘉庚那么简朴就买了一只鸡给陈嘉庚改善生活。

却被陈嘉庚扣去一个月的工资。

还有一次陈嘉庚的朋友来看他,买了一斤糖果,反被陈嘉庚批评了一顿。

陈嘉庚说:“该花的,再多也值得,不该花的,一毛也不许浪费。

”因此,我联想到了曾经:在一则新闻中也看到像陈嘉庚一样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人。

他是一位老人,本来他应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这位老人天天在外面捡破烂,每天粗茶淡饭,过着极为朴素的生活。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陈嘉庚办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wtt 为大家收集的陈嘉庚办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1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学习了《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

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当我读到陈嘉庚要把自己下南洋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来办学并且十分坚决的时候我明白了陈嘉庚爷爷是多么爱家乡多么爱祖国!当我读到陈嘉庚那着急的心情坚定的语气时我深深地感动了!陈嘉庚爷爷您用自己挣来的钱在家乡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

1921年的时候您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

陈嘉庚爷爷对家乡贡献很大对祖国贡献更大!陈嘉庚的这一举动不知为祖国培育出了多少栋梁之材!这个举动是伟大的值得赞扬的!因为这个举动不仅培育了许多人材还表达了陈嘉庚爷爷的爱国之情!在今天的这个社会上仍有许多像陈嘉庚这样的人他们为祖国增添了许多力量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小学生。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2学习《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后一个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陈嘉庚衣锦还乡时发现自己小时候念书的私塾关闭了。

一打听原来因为贫穷很多孩子对那点微不足道的学费依然只能望天兴叹。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要拿出自己远涉重洋、苦苦挣来的积蓄可妻子犹豫不决但在陈嘉庚的耐心劝说下她终于被说服了。

于是学校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陈嘉庚先生听着琅琅书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就这样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了许许多多的学校!读了这篇课文我被陈嘉庚关爱孩子、热爱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陈嘉庚先生艰苦办学的感悟

陈嘉庚先生艰苦办学的感悟

陈嘉庚先生艰苦办学的感悟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以艰苦办学而闻名于世。

他的办学经验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界有着重要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以陈嘉庚先生艰苦办学的经历为出发点,谈谈我对他的感悟。

陈嘉庚先生在20世纪初创办了南洋公学,为华人子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

然而,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学校的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学生们的生活条件也十分简陋。

然而,陈嘉庚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努力的决心。

陈嘉庚先生的艰苦办学经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他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陈嘉庚先生在创办南洋公学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只有坚持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陈嘉庚先生的艰苦办学经验也告诉我们,要善于克服困难和挑战。

陈嘉庚先生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还包括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理念的创新等方面。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与困难和挑战进行斗争。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勇敢面对,不断寻找解决办法,才能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陈嘉庚先生的艰苦办学经验还告诉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

陈嘉庚先生在创办南洋公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陈嘉庚先生艰苦办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感悟。

他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要善于克服困难和挑战,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牢记这些经验和教训,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陈嘉庚读后感200(范文6篇)

陈嘉庚读后感200(范文6篇)

陈嘉庚读后感200(范文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嘉庚读后感200(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陈嘉庚读后感200(范文6篇)》。

第一篇:陈嘉庚读后感星期五,我们六年级参观了陈嘉庚先生的故居。

首先,我们来到了遗物室,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鞋子,我惊呆了,这是一个富翁所穿的鞋子吗?那鞋子的款式非常的普通,不仅如此,鞋子的面有好几条划痕,而且皮都翘了起来,还打了补丁,十分难看。

一个富翁,怎么会穿如此破的鞋子?在想想平时的我们,鞋子的款式五花八门,有很多人穿的都是名牌,而且根本不可能穿到鞋子的皮都翘起来了还在穿。

我们恐怕没有陈嘉庚先生那样富有,可穿鞋子却比他还要浪费,实在很不应该。

此时,我突然对陈嘉庚先生的勤俭肃然起敬。

接着,我们又来到他的餐厅,我又一次愣住了。

他餐厅的.桌子是普通的圆木头桌,椅子也是,而且桌子和椅子有些褪色。

如果不告诉我是陈嘉庚先生的餐厅,我可能会以为那时普通人家的。

奇怪,陈嘉庚先生那么有钱,餐厅怎么会是这样呢?这时我突然想起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我的钱是取之于社会,所以也要用之于社会。

”陈嘉庚先生对一生社会奉献了不少,据资料介绍,他钱财虽多,自奉甚俭,多用于办学,先后在家乡集美办有男子小学、女子小学、男子师范学校、男子中学、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等。

合称集美学校,又独资创办了厦门大学。

他为改变家乡教育贫困落后的面貌付出了不少心血。

他自己不但不挥霍钱财,还很节省,他尽量不买衣服,他随身带着针线包,哪件衣服破了就脱下来自己补,从不麻烦人。

他一生累计为文化教育事业捐款人民币5.4亿元,临终又把银行存款300多万元捐献,未给子孙留一分钱。

陈嘉庚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小气,对社会却很大方。

他拿钱出来建学校,却导致了企业经营失败,他一点都不抱怨。

可儿子多用了10银元,他却气得不得了。

甚至可以说,他只为社会考虑,却很少为自己考虑。

我们应该向陈嘉庚先生学习,要多为社会考虑,多为他人考虑!第二篇:陈嘉庚办学读后感我们几天前学习了【陈嘉庚办学】这一课,知道了陈嘉庚是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800字五篇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800字五篇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800字五篇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我看了一本书––《陈嘉庚精神》,我便对陈嘉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嘉庚是一位着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他的感人事迹和他的精神教会了我很多。

陈嘉庚教会了我诚实守信。

当初,陈嘉庚家道中落,家里少了许多的债,他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担起家庭的重任。

他大力发展企业,最后还清了债务。

他的诚实守信在商界中赢得了良好的赞誉。

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诚实。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让诚信扎根在我们的心里,让诚信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陈嘉庚教会了我勤俭节约。

陈嘉庚一向崇尚俭朴。

他说过:“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

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他穿的衣服,用的烛台,都是缝缝补补的,从不舍的买新的。

他对自己要求严格。

但是,对别人,总是慷慨解囊。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就是不浪费。

陈嘉庚教会了我爱国爱乡。

陈嘉庚是着名教育家,他在奋斗创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教育事业,为了培养教育下一代,他兴办学校,创办了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

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

陈嘉庚也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募捐支持革命活动。

抗战期间,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捐款援助祖国的抗战。

他呼吁祖国统一。

他的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想,中国梦的实现,就是需要弘扬我们中华民的伟大精神。

而从陈嘉庚先生身上,我学到了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爱国爱乡等的伟大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学习他的精神,还要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拥有良好品格的人。

这样,中国梦的实现,我们也尽了一份小小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厦门市许多著名的学校吧,如,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它们呀,全部都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建造的,他就是陈嘉庚。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桥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泉州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

陈嘉庚读后感

陈嘉庚读后感

陈嘉庚读后感陈嘉庚读后感1学习《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后,一个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陈嘉庚衣锦还乡时,发现自己小时候念书的私塾关闭了。

一打听,原来因为贫穷,很多孩子对那点微不足道的学费依然只能望天兴叹。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要拿出自己远涉重洋、苦苦挣来的积蓄,可妻子犹豫不决,但在陈嘉庚的耐心劝说下,她终于被说服了。

于是学校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陈嘉庚先生听着琅琅书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就这样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了许许多多的学校!读了这篇课文,我被陈嘉庚关爱孩子、热爱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陈嘉庚的故事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他塑造的形象确实无比高大的,在于陈嘉庚先生商海弄潮的伟大成就,更在于他那被人津津乐道的情系家乡、心系教育的伟大爱国情怀!在万众一心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依然有着数不胜数的像陈嘉庚这样的人,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呕心沥血,贡献了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

现在,我们要发扬陈嘉庚的那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发奋读书,争取学有所成,早日报效祖国!陈嘉庚读后感2大家一定都知道陈嘉庚吧,今天,我又重温了这段历史,又重新认识了这位伟大的华侨。

《陈嘉庚办学》讲述了华侨陈嘉庚到海外学习做生意,凭着他辛勤的劳作和诚信赚了很多钱,他把自己全部的积蓄投入了教育工作,并在自己的家乡集美镇办起了许多学校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陈嘉庚无私奉献和爱国精神深深打动了。

陈嘉庚远涉重洋,辛辛苦苦才积攒的钱,可他没有拿着钱去大吃大喝,而在家乡办起了学校。

因为他坚信,孩子是祖国的春天,要想让祖国立足于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作为一名实业家,他的这种远见,他这种为家乡教育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人敬佩。

陈嘉庚是为了让孩子--这些“祖国的未来”读上书,义无反顾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来建学校。

陈嘉庚心得体会(共5篇)

陈嘉庚心得体会(共5篇)

陈嘉庚心得体会(共5篇)第1篇:陈嘉庚学习心得《陈嘉庚精神》学习心得嘉庚先生在《南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对于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疾恶好善,爱乡爱国诸点,尤所服膺向往,而自愧未能达其一,深愿与国人共勉之也。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嘉庚先生的一生。

陈嘉庚先生作为一位华侨领袖,得到了历史性的最高评价。

他展现的是东方古国特有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闪耀着中华民族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爱国爱乡的不朽光辉。

陈嘉庚出生的年代,正是清王朝统治最为腐败的时候。

少年时期的陈嘉庚是由母亲一手带大。

他的父亲在南洋经商,汇来的生活费时断时续,因此生活并不富裕。

1890,嘉庚前往新加坡帮助父亲经商,从此踏上“南洋客”的路途。

在他开始创业的叫候,他看到了菠萝是新加坡的特产,质量优良、且生产周期短,白糖等有关原料还可以赊账,无需过多的流动资金,且远销欧美各国。

因此,他当机立断建立菠萝罐头厂,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世纪初,陈嘉庚看到橡胶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上的用途很大,发展橡胶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大胆试种,成功后又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解决原料、产品运输的困难,就先租船后买轮兼营航运业。

后来他逐步建立了世界性的胶制品销售网络,向全球推销,开创了在英国统治新加坡百年来华侨不通过洋行而与外国商家直接进行贸易的先例。

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上良好的企业管理,陈嘉庚由此建立了一个商业帝国。

之后嘉庚先生兴办了两件大事。

一、以极大和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祖国和南洋人民的抗日斗争;二、千方百计、竭进全力创办教育,用教育拯救祖国和推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

他一生奉行“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的理念,在各地创办和资助的各种类型学校,总数达118所。

1911年,陈嘉庚怀抱“教育兴国”、“兴学报国”的信念,先后在故乡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福建省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朴的陈嘉庚
看了关于陈嘉庚的种种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嘉庚先生一生俭朴,从不夸耀自己,在陈嘉庚的故居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发黄的帐子,自制的烛台,被褥、衣服、礼帽、皮鞋,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破旧而老式的,他家财万贯,却对自己的家事,却是“求缺不求全”。

但是在投资办学方面却不惜一切。

当陈嘉庚的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企业”时,陈嘉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集美,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他边集资边办学,他用于兴学的资金超过一亿美元,几乎等于他的全部家财。

陈嘉庚为了维持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经费不间断,做了许多努力,在资金匮乏时,他甚至于贱卖了自己的橡胶园!
1961年8月12日,这个伟大的企业家、教育家病逝于北京。

把遗产300万元人民币全部献给国家,一分钱也没留给子孙。

回想陈嘉庚的事后,我不由的想到了自己,我是家中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着我转,十分疼爱我,每天都塞给我钱,可是我身上一有钱,就会马上将它花的一贫如洗,毫不保留!我的脑子里根本似乎就不知道节俭是什么意思,更别提陈嘉庚先生一生的简朴了。

现在我反思了自己,还真是不应该啊,我要好好的向陈嘉庚爷爷学习,虽然不能像他那般伟大,但是我要开始学习如何节俭!
陈嘉庚先生,你一生简朴,公而忘私,我向你致敬!
2.“一诺万金”的陈嘉庚
看了关于陈嘉庚的种种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嘉庚“替父还债赢诚信”是令我感触最深的。

陈嘉庚在17岁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

其父晚年实业失败,于1904年停业,欠了20余万元。

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

面对家道中落,陈嘉庚艰苦奋斗了4年时间,菠萝“苏丹”、橡胶大王,陈嘉庚终于有些盈利,他便不顾亲友反对,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找到债主,到1907年为止,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

这件事成为新加坡华人商业史上一大佳话。

当然,当时也曾有人说他“傻”,但他说:“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

”陈嘉庚“一诺万金”的信誉迅速传遍了东南亚。

此后,人们十分相信陈嘉庚的商业道德和信誉,都愿意与他做生意。

可以说,陈嘉庚之所以能在家业衰败后艰苦创业10年左右成为百万富翁,与他“一诺万金”的诚信商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回头想想自己,比起陈嘉庚,那可就真是大巫见小巫了。

答应同学明天去她家帮她补习,结果因为和妈妈的朋友吃一顿饭而没去;答应同学要给他带某本书,结果一连拖了5天……
看完了他这“一诺万金”的事后,我羞愧的无地自容。

平常的我总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去面对诚信,可陈嘉庚就不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