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长度测量密度测定实验报告
长度与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与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固体的长度和密度,探究其物理特性。
实验器材:- 卷尺- 质量秤- 固体物体实验步骤:1. 使用卷尺测量固体物体的长度L1。
2. 使用质量秤测量固体物体的质量M1。
3. 将固体物体放入水中,测量其排水时水位的高度H1。
4. 使用卷尺测量排水器的内径d。
5. 将固体物体放入排水器中,测量其排水时新水位的高度H2。
6. 使用质量秤测量固体物体与排水器一起的质量M2。
实验数据记录:固体物体的长度L1 = XX cm固体物体的质量M1 = XX g排水时水位的高度H1 = XX cm排水器的内径d = XX cm排水时新水位的高度H2 = XX cm固体物体与排水器一起的质量M2 = XX g实验结果计算:1. 计算固体物体的体积V:固体物体的体积V = (H1 - H2)π(d/2)^22. 计算固体物体的密度ρ:固体物体的密度ρ = M1/V实验讨论:通过测量固体的长度和密度,我们可以确定固体的物理特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测量了固体物体的长度,质量和排水高度,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了固体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固体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特性,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物质。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密度进行测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体的成分和性质。
实验的不确定性:在本实验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误差。
例如,使用卷尺和质量秤测量的长度和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另外,使用排水器测量水位高度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我们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减小这些不确定性和误差,并计算平均值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改进: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数码卷尺和精密秤。
2. 对于固体物体的长度测量,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如使用显微镜或光学仪器。
3. 在测量排水高度时,可以使用更精确的装置,如冷冻融化法或气体排水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长度,质量,密度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长度,质量,密度的测量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长度、质量、密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和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2、学会测量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长度、质量和密度。
3、理解误差的概念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1、长度测量游标卡尺:利用主尺和游标尺的分度差来提高测量精度。
主尺刻度间距为 1mm,游标尺上通常有 n 个等分刻度,总长度为(n 1)mm,游标卡尺的精度为(n 1)mm / n 。
螺旋测微器:通过旋转微分筒,使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从而测量物体的长度。
螺旋测微器的精度通常为 001mm 。
2、质量测量电子天平:基于电磁力平衡原理,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电磁力来确定其质量。
3、密度测量对于规则物体,如长方体,其密度ρ = m / V ,其中 m 为质量,V 为体积。
体积 V = l × w × h ,l 、w 、h 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对于不规则物体,采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先测量量筒中一定量水的体积 V1 ,然后将物体放入量筒中,再次测量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V2 ,物体的体积 V = V2 V1 。
三、实验仪器1、游标卡尺(精度 002mm )2、螺旋测微器(精度 001mm )3、电子天平(精度 001g )4、长方体金属块5、圆柱体金属块6、小石块7、量筒(50ml )8、烧杯四、实验步骤1、长度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长方体金属块的长、宽、高,各测量 5 次,记录测量数据。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金属块的直径和高度,各测量 5 次,记录测量数据。
2、质量测量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长方体金属块、圆柱体金属块和小石块的质量,各测量 3 次,记录测量数据。
3、密度测量计算长方体金属块的体积,根据测量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
计算圆柱体金属块的体积,根据测量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
采用排水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根据测量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
长度与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与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1. 引言长度和密度是物体的两个基本物理性质,它们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和密度,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验证相关物理原理。
2. 实验目的(1)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和质量,计算出它们的密度;(2)通过实验验证长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器材(1)游标卡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2)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3)容器:用于测量物体的体积。
4.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形状和材料的物体,如金属块、塑料块等;(2)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3)使用天平测量各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4)计算各物体的密度,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5)将测量结果整理成表格。
5. 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各物体的密度如下表所示:物体长度(cm)质量(g)密度(g/cm³)金属块 5.2 10.5 2.02塑料块 4.8 7.2 1.50...6.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得知,不同物体的密度相差较大。
通过观察测量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长度与密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
不同物体的密度主要取决于其材料的性质,例如金属块因为金属原子的紧密排列而具有较高的密度,而塑料块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而具有较低的密度。
7.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长度与密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
不同物体的密度主要取决于其材料的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8. 实验改进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增加样本数量,对更多不同材料的物体进行测量,以获得更广泛的数据;(2)使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如数码卡尺和高精度天平,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3)在测量前应确保测量仪器的零点校准准确,并注意减小人为误差。
9. 实验应用长度与密度的测量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设计中,通过测量材料的长度和密度,可以计算出其质量和体积,从而评估材料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长度与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与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长度与密度的测量摘要实验目的:通过测量长度和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掌握实验测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长度测量使用游标卡尺,密度测量采用比重法。
实验方法: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导线的长度,使用天平测量导线的重量和液体的重量,计算出密度。
实验结果:导线长度为15.6 cm,导线质量为2.14 g,液体质量为19.4 g,密度为5.48 g/cm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和密度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实验测量的方法,为今后的实验做好了铺垫。
引言长度和密度是物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不仅在实验中常被用到,在日常生活中也与我们息息相关。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长度和质量,计算出密度,以此加深对长度和密度的理解,并掌握实验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游标卡尺,天平。
试剂:导线,液体。
实验步骤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导线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使用天平测量导线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3. 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容器中,记录下容器的质量。
4. 将导线悬挂在容器中,记录下容器与导线的总质量。
5. 计算出液体的质量。
6. 根据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密度。
实验结果导线长度为15.6 cm,导线质量为2.14 g,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为21.3 g,容器的质量为1.9 g,液体质量为19.4 g,容器内部体积为5 cm³,导线体积为0.0399 cm³,密度为5.48 g/cm³。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测量长度和密度,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了解了长度和密度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实验测量的方法,为今后的实验做好了铺垫。
长度和密度测量试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理、工科类专业用)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游标卡尺2、螺旋测微器3、物理天平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测圆环体体积(1)经检验没有异常数据σ= 0.02(mm)2)直接量外径标准差D(σD=0.02(mm) A=1.05*A类不确定度:Δ(3)直接量外径D的(4)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ΔB=Δ仪÷1.05=0.02(mm)(5)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Ux=0.02 (mm)(6)直接量外径D的测量结果为:D=9.22±0.02(mm)Urx= Ux÷D'*100%=0.22%σ= 0.02(mm))直接量内径标准差(7dσd=0.02(mm)A=1.05*Δ类不确定度:A的d)直接量内径8(.1.05=0.02(mm) 仪÷ΔB=Δ)直接量内径d的B类不确定度:(9 的合成不确定度:Ux=0.02 (mm) (10)直接量内径d0.02(mm)±的科学测量结果:d=3.12(11)直接量内径d*100%=0.64% '÷d Urx= Uxσ =0.02(mm)(12)直接量高标准差hσh=0.02(mm) ΔA=1.05*h的(13)直接量高1.05=0.02(mm) 仪÷B=Δ的B类不确定度:Δ(14)A类不确定度:直接量高h Ux=0.02 (mm)h的合成不确定度:(15)直接量高0.02(mm)h=7.32±16)直接量高h的科学测量结果:(*100%=0.27% h' Urx= Ux÷22㎡)(-dm)/4=432.54(17)间接量体积V的平均值:V=πh(DV的不确定度:(18)间接量2222?=2.53(m㎡))(0.5Dh2??)5dh(0.??????)(0.25)?D(?dvdh D(19)圆环体体积V的科学测量结果:V=432.54±2.53(m㎡)2、测钢丝直径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准确度= 估读到mm001.01mm0.0)(1 经检验没有异常数据σd=0.002钢丝直径标准差:2)(σd=0.002(mm)A=1.05* A类不确定度:Δd(3)钢丝直径的(4)钢丝直径d的B类不确定度:ΔB=Δ仪÷1.05=0.005(mm)(5)钢丝直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Ux=0.005(mm)(6)钢丝直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d=2.157±0.002(mm)d*100%=0.23%Urx=Ux÷3、测石蜡的密度500 g最大称量 0.02 g 天平感量:0.5 —TW仪器名称:物理天平.(1)以天平的感量为Δ仪,计算直接测量M、M、M的B类不确定度: 321ΔB=Δ仪÷1.05=0.02g(2)写出直接测量M、M、M的科学测量结果:321M=2.32±0.02 g M=11.09±0.02g M=9.00±0.02 g 312M3??g/cm1?0 =0.90C为标准查表取值,计算石蜡密度平均值:以(3)ρt22.5t M?M32(的不确定度4)间接量密度ρ =0.023 g/cm0.02ρ(5)石蜡密度的科学测量结果:σp=0.90±三、结论 1、实验结果) ㎡1)圆环体体积V的科学测量结果:V=432.54±2.53(m(0.002(mm) 2)钢丝直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d=2.157±(d*100%=0.23% Urx=Ux÷3 g/cm0.023±σ的科学测量结果)石蜡密度ρ:p=0.90(2、分析讨论:)要求平均值剔除异常数据1((2)要用系统误差修正平均值)数据要用科学方法表示3(.。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2014年9月26日
物理实验室制
实验目的
1.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和天平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位数的理论,学会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
名称
型号
物理天平
WL-0.5
游标卡尺
千分尺
请认真填写
实验原理(注意:原理图、测试公式)
用天平测出金属环的质量;用游标卡尺测出金属环的外部直径和部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环的高,由此计算出金属环的体积,用质量除以体积就是金属环的密度
(m为质量,D为外部直径,d为部直径,h为高)
实验容及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出金属环的外部直径和部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环的高,各六次,记录表中。
2.用天平测出质量,记录表中
3.算出平均值与不确定度
4.最后用公式计算出密度
实验数据记录(注意:单位、有效数字、列表)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m)
D
(mm)
h
(mm)
m
(g)
0.06
0.07
0.004
\
合成不确定度Δ
0.07
0.08
0.007
0.02
请认真填写
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实验结论
(48.88±0.02)g
(39.97±0.07)mm
(49.95±0.08)mm
(8.437±0.007)mm
8.220g/cm
0.04g/cm^3
(8.22±0.04)g/cm^3
实验思考与建议
1
40.01
49.84
8.437
48.88
2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长度和密度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对于研究物体的性质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和密度,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了解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测量尺、天平、不同材料的物体(如金属块、塑料块、木块等)。
2. 实验方法:a. 长度测量:使用测量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确保尺的刻度清晰可读,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b. 密度测量:首先使用天平称量不同物体的质量,确保天平的准确性。
然后使用测量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或直径),并计算物体的体积。
最后,根据密度的定义,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1. 长度测量结果:a. 金属块:长度为10.2cmb. 塑料块:长度为8.5cmc. 木块:长度为12.0cm2. 密度测量结果:a. 金属块:质量为150g,长度为10.2cm,宽度为5.0cm,高度为2.0cm。
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 = 长度× 宽度× 高度,所以金属块的体积为10.2cm ×5.0cm × 2.0cm = 102cm³。
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 = 质量 / 体积,所以金属块的密度为150g / 102cm³ = 1.47g/cm³。
b. 塑料块:质量为80g,长度为8.5cm,宽度为4.0cm,高度为3.0cm。
计算得到塑料块的体积为8.5cm × 4.0cm × 3.0cm = 102cm³。
根据密度的定义,塑料块的密度为80g / 102cm³ = 0.78g/cm³。
c. 木块:质量为120g,长度为12.0cm,宽度为6.0cm,高度为2.5cm。
计算得到木块的体积为12.0cm × 6.0cm × 2.5cm = 180cm³。
长度与物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与物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长度。
2、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3、理解密度的概念,学会测量物体的密度。
二、实验原理1、长度测量游标卡尺:利用主尺和游标尺的差值来提高测量精度。
螺旋测微器:通过旋转螺杆,使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测量微小长度。
2、物体密度的测量密度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ρ = m / V 。
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几何公式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通过排水法测量。
三、实验器材1、游标卡尺(精度 002mm)2、螺旋测微器(精度 001mm)3、电子天平(精度 001g)4、烧杯5、量筒6、待测金属圆柱体7、待测不规则小石块8、细线9、水四、实验步骤1、游标卡尺的使用观察游标卡尺的量程和精度。
测量前,将游标卡尺的两测量爪并拢,检查游标零刻度线与主尺零刻度线是否对齐,若未对齐,记下零误差。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柱体的直径,在不同位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观察螺旋测微器的量程和精度。
测量前,先检查零点,当测砧与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刻度线应与固定刻度的基线重合,若未重合,记下零点误差。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圆柱体的高度,在不同位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3、测量金属圆柱体的质量将电子天平调零。
把金属圆柱体放在电子天平上,测量其质量,记录测量结果。
4、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 V₁。
用细线系住不规则小石块,慢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 V₂。
小石块的体积 V = V₂ V₁。
5、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质量用电子天平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质量,记录测量结果。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金属圆柱体直径测量数据(mm):1012 1010 1014 1016 1018高度测量数据(mm):2022 2020 2018 2024 2026质量测量数据(g):5623直径的平均值:\(D =\frac{1012 + 1010 + 1014 + 1016 + 1018}{5} =1014mm\)高度的平均值:\(H =\frac{2022 + 2020 + 2018 + 2024 + 2026}{5} =2022mm\)金属圆柱体的体积:\(V =\pi (\frac{D}{2})^2 H = 314 \times (\frac{1014}{2})^2 \times 2022 ≈ 160778mm^3 = 160778cm^3\)金属圆柱体的密度:\(\rho =\frac{m}{V} =\frac{5623g}{160778cm^3} ≈ 3498g/cm^3\)2、不规则小石块水的初始体积 V₁(ml):500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 V₂(ml):750质量测量数据(g):1256小石块的体积:\(V = V₂ V₁= 750 500 = 250ml = 250cm^3\)小石块的密度:\(\rho =\frac{m}{V} =\frac{1256g}{250cm^3} =502g/cm^3\)六、实验误差分析1、测量长度时,由于人为读数的偏差,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长度的测量实验目的1. 掌握游标和螺旋测微装置的原理,学会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2.学习记录测量数据(原始数据)、掌握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估算和实验结果表示的方法。
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构造及读数原理游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2–1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a N Nb )1(-= (2.1)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11N a b a a a N Nδ-=-=-= (2.2)图2-7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7。
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δ=0.02mm .游标上刻有0、l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l ka n δ=+ (2.3)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
图2–8所示的情况,即21.58mm l =。
图2–8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
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
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2–9所示。
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
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图2–9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常见的螺旋测微器如(图2–10)所示。
它的量程是25mm ,分度值是0.01mm 。
螺旋测微器结构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微螺旋杆。
螺距是0.5 mm 。
因此,当螺旋杆旋一周时,它沿轴线方向只前进0.5mm 。
螺旋柄圆周上,等分为50格,螺旋杆沿轴线方向前进0.01 mm 时螺旋柄圆周上的刻度转过一个分格这就是所谓机械放大原理。
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轻轻转动螺旋柄后端的棘轮旋柄,推动螺旋杆,把待测物体刚好夹住时读数,可以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格数,(每格0.5mm )。
0.5mm 以下 图2–10的读数则由螺旋柄圆周上的刻度读出,估读到0.001mm 这一位上。
如图2–11(a)和(b),其读数分别为5.650 mm 、5.150mm 。
(1) 记录零点读数,并对测量数据作零点修正。
(2) 记录零点及将待测物体夹紧测量时,应轻轻转动棘轮旋柄推进螺杆,转动小棘轮时,只要听到发出喀喀的声音,即可读数。
图2–11实验仪器游标卡尺: 精度值:0.02mm 量程:125mm 螺旋测微器: 分度值:0.01mm 量程:25mm 被测物体: 小球;空心圆柱体。
实验内容1.螺旋测微器测量圆球直径,不同位置测量6-8次,计算其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的标准形式。
2.用游标卡尺测量空心圆柱体不同部分的外径、内径、高度,各测量6-8次。
计算空心圆柱体的体积及其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的标准形式。
数据处理:1、用千分尺侧小钢球直径根据测量原始数据,得小钢球直径测量值,数据如下表:D 的测量值为:∑==+++==71mm 515.9)517.9514.9515.9(7171i i D DA 类不确定度为:[]0007.0)515.9517.9()515.9514.9()515.9515.9(421)()17(71222712=-++-+-=--⨯=∑= i i D D D σ B 类不确定度为:0023.03004.03==∆=仪B U总的不确定度D U003.00023.00007.02222=+=+=B D D U U σ钢球直径D 测量结果:4102.3mm )003.0515.9(-⨯±=±=rD U D2、用游标卡尺测量空心圆柱体的体积D 的A 类不确定度为:同理:D 的总的不确定度为:014.0)302.0(0077.02222=+=+=B D D U U σ同理: 014.0=d U013.0=H U[]0077.0)98.1098.10()98.1000.11()98.1096.10(301)()16(61222612=-++-+-=--⨯=∑= i i D D D σ0066.0)()16(61612=--⨯=∑=i i d d d σ0045.0)()16(61612=--⨯=∑=i i H H H σ空心圆柱体的体积V 为:643.487128.80)58.698.10(41416.3)(42222=⨯-=-=H d D V πV 的不确定度根据: H d D V ln )ln(4lnln 22+-+=π有:222ln d D D D V -=∂∂; 222ln dD d d V --=∂∂; H H V 1ln =∂∂ 2222222222122H d D V U H U d D d U d D D V U ⎪⎭⎫ ⎝⎛+⎪⎭⎫ ⎝⎛--+⎪⎭⎫ ⎝⎛-= 0046.028.80013.058.698.10014.058.6258.698.10014.098.1022222222=⎪⎭⎫ ⎝⎛+⎪⎭⎫ ⎝⎛-⨯⨯+⎪⎭⎫ ⎝⎛-⨯⨯= 236.22643.48710046.00046.0≈=⨯=⨯=V U V空心圆柱体的体积测量结果:33106.4)234871(-⨯±=±=rV U V mm注: 实验室条件:1、温度:25.0℃; 2、大气压强:759mmHg ;3、湿度:65%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会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
2、用流体静力秤法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复习巩固有效数字和学习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估算方法。
实验仪器物理天平(附砝码)分度值:0.1g ;量程:1000g ;仪Δ=0.05g 烧杯、不规则形状金属物体、纯水、盐水、温度计。
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工业上常常通过物质密度的测定而做成份分析和纯度鉴定。
按密度定义:mVρ= (1.2.1)测出物体质量m 和体积V 后,可间接测得物体的密度ρ。
1.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阿基来德原理(如图1)。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在不考虑空气浮力的条件下,物体在空气中重为mg W =,它浸没在液体中的视重g m W 11=。
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为:m 和1m 是该物体在空气中及完全浸没液体称量时相应的重量。
又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所排液体重量,即:式中0ρ是液体的密度,V 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亦为物体的体积。
g 为重力加速度。
由式(1.2.1),(1.2.2),(1.2.3)可得待测固体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密度,避开了不易测量的不规则体积V ,转换成只须测量较易测量的重量。
一般实验时,液体常用水,0ρ为水的密度。
2.流体静力称衡法测液体密度测液体密度,可以先将一个重物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密度0ρ己知的液体中称量,相应的砝码质量分别为m 和1m ,再将该重物浸没在待测液体中称量,相应的砝码质量为2m 。
重物在待测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101(1.2.4)mm m ρρ=-11() (1.2.2)F W W m m g =-=-0 (1.2.3)F Vg ρ=重物在密度0ρ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由式(1.2.5),(1.2.6)可得待测液体密度为: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天平的调节要求,调好天平。
①底板的水平调节。
②横梁的水平调节。
2.测量不规则金属物体的密度1ρ。
(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m 。
(2)称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重量1m 。
将盛有水的烧杯置于天平托板上,并使物体浸没于水中,且使物体表面无气泡附着,称量出重量1m 。
3.测量液体密度2ρ。
将前面测量的不规则金属物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且使物体表面无气泡附着,称量出重量2m 。
4.记录所用水的温度,查出相应的水的密度0ρ。
数据处理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和液体密度数据记录天平误差=仪Δ 0.05 g经查表25.0)(C ︒水的密度0ρ=0.99707g.cm -31、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根据公式(1.2.4)式和数据记录 则:因为测量采用单次测量的方式,根据单次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 仪ΔK U ⋅=2201(1.2.7)m m m m ρρ-=-122 (1.2.5)F (m m )g ρVg =-=110'()g g (1.2.6) F m m V ρ=-=)(074.899707.010.1865.2065.203011-⋅=⨯-=-=cm g m m mρρ21.005.0)10.1865.20(997.065.2005.0)10.1865.20(997.010.18)()(222220212021111=⎥⎦⎤⎢⎣⎡⨯-⨯-+⎥⎦⎤⎢⎣⎡⨯-⨯-=⎥⎦⎤⎢⎣⎡--+⎥⎦⎤⎢⎣⎡--=m m U m m m U m m m U ρρρ当取:1=K 时,1m m 、的不确定度为: 仪ΔU U m m ==1 则: )(05.01g U U m m == 根据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得:1ρ相对不确定度为:不规则物体密度1ρ的测量结果为:2、液体密度的测定根据公式(1.2.7)式和数据记录 则:因为测量采用单次测量的方式,根据单次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 仪ΔK U ⋅=当取:1=K 时,21m m m 、、的不确定度为: 仪ΔU U U m m m ===21 则: )(05.021g U U U m m m === 根据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21121)()(11m m U m U m U ∂∂+∂∂=ρρρ026.0074.821.0111===ρρρU U r %6.2)21.007.8(131±=⋅±=-ρρr U cm g )(069.199707.010.1865.2066.1765.2030122-⋅=⨯--=--=cm g m m m m ρρ22221222)()()(212m m m U m U m U m U ∂∂+∂∂+∂∂=ρρρρ028.005.0)10.1865.20(105.0)10.1865.20(65.2066.1705.0)10.1865.20(10.1866.17)(1)()(222220212212221120212=⎥⎦⎤⎢⎣⎡⨯--+⎥⎦⎤⎢⎣⎡⨯--+⎥⎦⎤⎢⎣⎡⨯--=⎥⎦⎤⎢⎣⎡--+⎥⎦⎤⎢⎣⎡-+-+⎥⎦⎤⎢⎣⎡--=ρρρm m m U m m U m m m m U m m m m U 得:2ρ相对不确定度为:不规则物体密度1ρ的测量结果为:实验室条件: 1、温度:25.0℃; 2、大气压强:759mmHg ;3、湿度:65%附:纯水随温度的变化表(此次测量没有考虑大气压的影响)-3026.0069.1028.0222===ρρρU U r %6.2)03.007.1(131±=⋅±=-ρρr U cm g误差分析用流体静力称衡法确定固体的体积,是用重量的测量代替体积的测量,其方法可以不受物体形状的限制,凡在所选用的液体中不发生性质变化的物体均可用此方法,但是,用天平测量物体重量的误差是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天平不等臂,砝码的误差,天平灵敏度的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