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的导游词精选

合集下载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范文三篇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范文三篇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范文三篇导游词一:北京天坛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北京天坛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祀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天坛的历史、建筑以及文化内涵。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到明代,天坛是明代帝王祭天的地方。

这里的主要建筑是三个圆形祭坛,分别是圜丘坛、皇穹宇和祈年殿。

圆丘坛是最重要的地方,代表天圆地方,是帝王祭天的核心场所。

皇穹宇是祭天仪式的主要场所,是圜丘坛的延伸。

祈年殿是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的地方。

这三个建筑都以圆形为主,寓意天圆地方,代表了古人对宇宙和天地的崇拜之情。

天坛的建筑非常注重对称和均衡。

例如,圆丘坛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半圆形的墙,称为“神龛”。

这是为了保护圜丘坛免受风雨侵蚀,也是为了保持建筑的均衡和对称。

而祈年殿的建筑形式则是一座圆形的建筑,代表了古人对天圆地方的理解。

除了建筑外,天坛还有一些重要的文化内涵。

例如,天坛的祈年殿内有一个巨大的石坛,称为“天坛石”。

这块石头非常重,传说是由一块山石加工而成,代表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

此外,天坛还有一些石碑和石柱,上面刻有古代帝王祭天的词句和纪念碑文,是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游客,来天坛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和文物。

天坛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它。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深入了解天坛的历史和文化,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谢谢大家!祝大家在天坛度过愉快的时光!导游词二:北京天坛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天坛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祀建筑群之一。

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天坛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内涵。

天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朝的第一代皇帝朱棣在位时,为了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他决定修建一个祭天的场所。

于是,天坛应运而生。

天坛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圜丘坛、皇穹宇和祈年殿。

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北京天坛导游词1各位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我叫钦宸永,是你们这次天坛之旅的总导游,大家可以叫我钦导,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天坛位于北京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东侧。

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占地273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祀性建筑群。

它规模宏伟、富丽堂皇,天坛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天坛以五大奇建筑而闻名中外:一为祈年殿,俗称无梁殿;二为回音壁;三为三音石;四为对话石;五为圆丘坛,即祭天台。

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

回音壁,是皇穹宇院的四周一道高372米、厚9米、直径615米的贺形围墙。

墙身为灰城砖砌成,磨砖对缝,光滑严密。

若两人分别站在东西内墙根,一人靠墙向北小声说话,声音就会沿着墙壁传到另一端,好像打电话一样,对方听得一清二楚,由此又名传音墙。

圆丘:坊石用九这个阳数来表现天象。

同时,它又建筑得特别高大,登上圆丘举目四望,只能望见远处蔚蓝色的天空,四周有白古棂星门矗立着,脚下一片青白色石面,仿佛置身于太虚之中,更增加了天的感受。

旅客朋友们,我们这次天坛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很希望下次还能和大家见面。

北京天坛导游词2今天我,带你们来游览一下我国著名的天坛。

我国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杏松环保,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再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群上,到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着核心位置。

同是,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左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祭雪的圣地。

天坛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呈圆形,以象征天。

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天坛的导游词范文(30篇)

天坛的导游词范文(30篇)

天坛的导游词范文(30篇)天坛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0篇)天坛的导游词范文篇1暑假期间,我去天坛公园玩,公园里一排排参天大树枝叶茂盛,给人好环境。

来到回音壁前,只见几个人聚在一起,互相呼叫。

在他们身后,传来的回音犹如波浪翻滚,一浪接一浪。

我觉得十分有趣,便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我憋足一口气,使劲喊道:“我爱中国。

”顿时,“我爱中国,我爱中国……”回音层层叠叠,奔涌而来,真是名副其实的回音壁呀!一阵阵清风吹来,吹去了我旅途的疲劳。

清风也吹送关“北京欢迎您”的热情,古老的北京正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暑假期间,我去天坛公园玩,公园里一排排参天大树枝叶茂盛,给人好环境。

来到回音壁前,只见几个人聚在一起,互相呼叫。

在他们身后,传来的回音犹如波浪翻滚,一浪接一浪。

我觉得十分有趣,便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我憋足一口气,使劲喊道:“我爱中国。

”顿时,“我爱中国,我爱中国……”回音层层叠叠,奔涌而来,真是名副其实的回音壁呀!一阵阵清风吹来,吹去了我旅途的疲劳。

清风也吹送关“北京欢迎您”的热情,古老的北京正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天坛的导游词范文篇2题一:天坛概况及祈谷坛建筑群(历史沿革;天坛布局的特点;丹陛桥;祈谷坛建筑群;七星石)各位考官,今天很荣幸的成为你们的向导,今天将由我带领两位老师参观世界上现存规模,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坛建筑船。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侧,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

天坛占地面积273公顷,其中林地占163公顷,草坪占10余公顷,天坛原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祭祀大典654次。

初建时,这组建筑不仅祭天而且祀地,称天地坛。

大明嘉靖九年(公元1 530年)5月下诏,将天地合祀改为天地分祀,建圜丘于南部,名天坛;建方泽于北郊,名地坛;又在东郊建朝日坛,以祭日;在西郊建夕月坛,以祭月。

嘉靖帝还要求将这些改变“著载会要,勿得混称”,天坛由此得名。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天坛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在今后的几天里你们就叫我季导就可以了。

首先欢迎各位来到这美丽雄伟的天坛!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祈谷坛、祈年殿、圜丘坛、斋宫等名胜古迹。

参观的时候,请大家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者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争做文明游客哟!天坛其实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

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为“天圆地方”。

内坛——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分为南北两部分。

游客们,你们看这北边的建筑,它叫“祈谷坛”。

相传在清、明两朝时,因为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下,收成都是老天爷掌握的,所以就在北边修建了一座专门祈祷丰年的“祈谷坛”,每年由皇帝在春天向老天祈求,赐予人间好的收成。

请大家跟着我走,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坛中心建筑“祈年殿”。

它坐落在三层圆形的高大的石台墓上,是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0米。

三重殿均有深蓝色的琉璃瓦,层层缩小,显放射形,顶上冠以巨大的鎏金宝顶。

这座大殿在建筑与造型上都有很大的艺术价值。

洁白的台基象征白云,深蓝色的殿顶象征苍穹,柱子、彩画、鎏金宝顶象征彩霞,综合而成为蓝天玉宇的优美造型。

游客们快看啊,这南边的雄伟建筑“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座巨大的圆形石台,名为“圜丘”。

两坛之间总长360米,高出了地面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了一个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的古柏林。

穿过甬道,我们看到的这座建筑物是西天门内南侧的“斋宫”。

据说是皇帝祈祷前斋戒时的住所。

“斋宫”也因此得名。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一定很想仔细游赏一下天坛的美景,拍拍照,留个念。

下面的时间就留给大家,大家有足够的时间畅游。

1小时以后,我们还在这里集合,希望大家遵守时间,注意保持园内卫生。

一会儿见!天坛导游词2天坛景区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你们好,我是导游小王,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天坛,并讲解导游词,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美好的一天,希望大家好好感受这伟大的建筑带给我们的震撼。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本(六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本(六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本今天我,带你们来游览一下我国著名的天坛。

我国天坛建于公元____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杏松环保,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再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群上,到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着核心位置。

同是,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左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祭雪的圣地。

天坛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呈圆形,以象征天。

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收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____米,直径____米,蓝色琉璃瓦屋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格。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本(二)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____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____年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

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的极阳数。

北京天坛导游词三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三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三篇北京天坛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群。

北京天坛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天坛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天坛大殿、圜丘坛和祈年殿。

首先,我们来到天坛大殿。

这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也是天坛最重要的部分。

大殿是一个圆形建筑,有三重檐,外观雄伟壮观。

大殿内部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有明代皇帝的祭文,记录了祭天的仪式和祈求丰收的内容。

大殿的建筑结构非常精巧,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全部是采用榫卯结构,非常考究。

接下来,我们来到圜丘坛。

圜丘坛是天坛的主体,也是皇帝祭天的地方。

坛上有三层石台,代表地、人、天三个层次。

在坛上,有一块特殊的石头,称为“心石”,皇帝每年在祭天仪式中会站在这块石头上,向上天祈祷。

圜丘坛的设计非常精细,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意。

最后,我们来到祈年殿。

祈年殿是皇帝祈求丰收的地方,也是天坛的东南角。

殿内有一块特殊的祈年石,皇帝会在这块石头上燃香祈祷。

祈年殿的建筑风格独特,呈方形,四周有四根柱子支撑着整个殿堂。

北京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天的圣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祭天建筑群之一。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还是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帝的庄严仪式,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在天坛的游览中度过愉快的时光!北京天坛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北京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和智慧。

天坛的主要建筑包括天坛大殿、圜丘坛和祈年殿。

首先,我们来到天坛大殿。

大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大殿是一个圆形建筑,外观雄伟壮观。

大殿内部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有明代皇帝的祭文,记录了祭天的仪式和祈求丰收的内容。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天坛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来到某某游团社,我是这次天坛之旅的小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冯导游。

愿我们能有一个愉快的天坛之旅。

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天坛总面积为273公顷。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重点保护区”。

现在请跟我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天坛…从北门进入,我们可以看到门上有许多铆钉。

在古代,铆钉的多少代表建筑级别。

而天坛北门上有这么多的铆钉,可见它的`地位之高。

向南走,我们就来到了祈年殿。

祈年殿分为三层:第一层刻着山海云纹,像大海在翻滚;第二层刻着凤凰;第三层刻着龙,这些刻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请大家再仔细观赏一下,可以拍照留念!请大家继续向前走。

我们脚下的地方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名叫圜丘。

大家请看,圜丘分为三层,第一层四面八方共有9级台阶,周围都设有精雕细琢的汉白玉石栏杆。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自由游览。

注意:不能乱扔垃圾、破坏公物。

祝大家收获丰满!天坛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感谢这段时间大家对我的配合,再见!天坛导游词2大家好!我叫任某某,是您这次天坛之行的导游。

此刻我们的车正在去天坛的路上,我简单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祭祀天地之神,祈求丰收的地方。

它以其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和宏伟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好了,我们已经到达天坛公园了。

请跟我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祈祷大厅。

寺庙高33米,直径24.2米,是北京过去最高的建筑之一。

1751年,重建了新年祈祷厅,并更换了蓝瓦金屋顶。

1887年8月24日,雷雨来袭,祈年殿不幸被击中烧毁。

因为山毛榉柱是檀香,香味飘几里!接下来,我们来到天坛南半部的圆丘坛。

它建于1530年,面朝南,被红色的宫墙环绕。

子墙内有一扇大门,每扇大门上都镌刻着满汉全席的.大门。

在中央的地方,是礼拜平台(也叫礼拜平台),也就是穹顶平台。

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

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

天坛导游词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坛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坛导游词1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

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

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天坛导游词结束语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连檐通脊的长廊,共有七十二间,俗称七十二连房,它不仅用来连接神厨神库,而且也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在长廊的东头,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说过了鬼门关的牲畜要道这里来屠宰。

而在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都是风水镇石。

可是这里命名有八块石头为什么叫七星呢?原来明代在这里放的的确是七块石头,而最小的那一块则是清代增添上的。

关于七星石的说法每个朝代都不同。

在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国家,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

而在清代,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爱新觉罗氏寻找从东北如主中原的理论依据,就派人考察山脉,发现泰山是长白山的余脉,所以就在原来七块石头的东北方有放了一小块儿青石,象征东北长白山,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八块石头就应该叫做七峰东岳。

暂且不管他们怎么定论了。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精选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天坛的导游词,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1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东南侧,也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明永乐十八年完工。

占地面积273公顷。

相当于故宫的三倍还多。

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每年“三孟”举行祭祝,即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

初建时这里也是祭祀地神的地方,称天地坛。

直到明嘉靖九年在北部另建地坛。

那时天地开始分别祭祀,同时还另建两坛。

才形成了现今的南天坛、北地坛、东日坛、西月坛这“京郊四坛”。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

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故又称天地墙。

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斋宫、外坛神乐署
和牺牲所。

除了斋宫在西部以外,其他主要三组均在一条中轴线上。

在北京古代建筑中是唯一一个中轴不对称的建筑。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

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

在1918年,天坛最终还是以公园开放。

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

我们先介绍一下斋宫。

斋宫位于天坛西门内,里面有著名的无梁殿。

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小紫禁城之称,是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

皇帝在祭天前要在此斋戒三天。

三天里“不吃荤、不饮酒、不娱乐、多沐浴、不理刑名、不近女色。

”所谓至斋。

在斋宫殿前的露台上左右还各有一个石亭。

右面的为时辰亭,左面的为斋戒铜人亭。

铜人高0.5米身着文官服饰,相传是唐代的魏征。

手持斋戒铜牌,上刻“斋戒”二字,用来警示皇上。

下面我们来看圜丘坛。

圜丘坛通高5.7米,分三层。

每层的四个方向各有九级艾叶青石铺就的台阶。

四面围有汉白玉护栏。

坛外面有两道围墙,围墙从东向面依次有泰元、昭亨、广利、成贞四座棂星门。

现在我们开始登坛,请大家注意一下坛面。

坛面上所用的石料的数字都与九相关,上层直径9丈,中层直径15
丈,下层直径21丈。

三层共45丈,既是9 的倍数又含有“_之尊”的意思。

最上一层坛面中间的那块圆形的大理石叫做天心石。

又叫“亿兆影从石”。

人站在上面说话会感到强烈的共鸣。

围绕天心石这一层共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第一圈9块,第二圈18块。

以此类推,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第二层,第层也一样。

直至最外第27圈。

同样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的护板被四面台阶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也都有9块,中层的护板是18块,下层的是27块,这些都是根据阴阳五行来做的。

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强调天的崇高,神圣。

祭天时的步骤可分为:燔柴迎帝神、苍壁礼天、进俎、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

大家再看圜丘坛的西南方。

有三座高大的石台,叫做望灯台。

台上的长杆是望灯杆。

杆高九丈,通体红色。

祭天时,望灯杆上各悬挂一只直径六尺高八尺的灯笼。

灯笼内点蟠龙通宵宝蜡,可持续燃烧六个时辰。

不灭、不流油、不用剪蜡花。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前面的建筑就是天库——皇穹宇。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名为现在的皇穹宇,这里是专门存放神牌的地方。

既有皇天上帝的神牌,也有风雷雨电的神牌。

这组建筑不仅造型精美,而且还有和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的回音壁、三音石。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造的磨砖对缝,是很好的传声体,只要正确的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

而三音石则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可以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叫三音石。

后来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又叫“三才石”。

大家应该早就注意到了吧!天坛有非常多的柏树。

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回音壁西墙外的那棵九龙柏。

因为它的树干表面布满了旋转扭曲的沟纹,犹如九龙飞腾,所以叫它九龙柏。

回音壁北侧,有一条宽广的大道,也就是叫做海墁大道的丹陛桥。

因路面下边建有涵洞成立体交叉,类似立交桥,所以称之为桥。

穿过丹陛桥后,我们看到的就是祈谷坛建筑群了。

祈谷坛是三层汉白玉圆坛,占地面积近六千平方米。

祈年殿就建上面。

祈年殿是天坛的象征。

也曾经是中国的象征性建筑物,原名大祀殿。

有祈祷丰收之年的意思。

在建筑上,它是圆形重檐攒尖顶,顶部覆盖蓝色竹节瓦。

逐层收缩,高达九丈,由28根红柱子支撑。

是我国唯一留下来的仿明堂式建筑。

过去,琉璃瓦分三种颜色,也三种不同的意思。

即:上青,代表上天、中黄,代表皇帝、下绿,代表黎民百姓。

后为了表示对上天的尊敬,全部改换成蓝色琉璃瓦。

而殿顶和支撑殿顶的28根柱子,也有不同的代表意义。

殿顶周长30丈,代表一月30天。

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有四个季节。

中层12根象征一年有12个月。

外层12根象征一日有12时辰。

中层与外层24根象征24节气。

三层共28根象征天上的28星宿。

如果再加上殿顶顶部的8根童柱共计36根。

则象征天上的36天罡。

在宝顶上还有一根叫雷公柱的镏金短铜柱,象征皇帝一统天下。

除此之外,殿顶内部还有一“龙凤藻井”,地面有一块“龙凤呈祥石”。

二者相映成趣。

和祭天一样,每年这里都要举行用来祈谷的礼仪。

每次祭祀前都要将大殿修饰一新。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长廊,共七十二间,俗称七十二连房,它连接神厨神库,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

在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

这是风水镇石。

关于七星石的说法有二。

一说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东南方空旷,于国家不利。

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

二说,七星石代表东岳七峰。

至于东北的小青石,是因为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入主中原寻找理论依据,而派人考察泰山的发脉地络,认定泰山发脉于东北的长白山后增加的。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_x,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