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遗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题材相同的作品,要篇篇写出新意,是有一定难度的。
晏几道的词,叙相思之情的篇什占了大半,要说无一雷同,当然是过誉之辞;但他在类似的题材中变换表现技巧,发掘新的意境,取得不小的成就,这是值得称道和借鉴的。
读晏几道的词,好象欣赏精美的山水画册,疏密浓淡,奇兀平夷,皆成佳境。
这恐怕不仅仅是借助于艺术技巧,而是源于词人对人生真切细微的感受。
这首《鹧鸪天》所表达的情感,与同一词牌的另外几首就颇有不同。
在这首词中,词人表现出少有的洒脱,同时又表现出少有的执著,看似矛盾,实则是他被相思之情弄得难以安宁的内心写照。
开头二句,就揭示了这种矛盾。
疏狂之人,醉中之态,本该是无牵无挂、放浪形骸的,然而却被离恨所骚扰。
“旧香”指往昔欢会时残留下来的香气。
旧香本该被岁月所淘洗,只有醉中之人才能产生这种违反客观事实的幻觉,也可见词人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天不容疏狂,因此造成离恨,使疏狂的词人感到烦恼,再也潇洒不起来了。
这两句着重表现的,是离愁别恨带来的折磨,使词人欲狂不能,欲醉不得,陷于凄切悲凉的境地。
接着“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二句,再写相思之苦。
草生草灭,几度枯荣;楼中远眺,每到日落。
喻指岁月流逝,欢情难再,而秋草和夕阳两个意象,又象征着词人生命老暮,晚景凄凉,只有孤独和寂寞陪伴余生。
过片“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三句,承上而启下。
飘渺不定的云和茫然无边的水,组成一个广袤而动荡的世界,使人感觉空虚,无所依托,这正是词人内心失落感的形象刻划。
征人指远行之人,也就是词人相思的对象,她的踪迹一如行云流水,飘泊无定,不知在何方。
说“归路许多长”,其实是感到相见无望。
既然无缘相会,那么相思岂不是枉费精神吗?因此结句说:“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导读: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译文] 相思是一种感觉,本来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你就不要再对着信纸落泪了。
[出自]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注释:惜旧香:惜,怜惜。
旧香,指过去欢乐生活遗留在衣衫上的香泽。
恼疏狂:恼,困扰,折磨;疏指对世事的疏阔,狂即狂放不羁,这是作者对自己个性的自我品定。
无凭语:没有根据的话。
花笺:信纸的美称。
译文: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
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
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
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在哪方。
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赏析: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
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
“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情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
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在“春衫”上的。
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
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
“疏”为阔略世事之意。
“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
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狂”,可见“狂”在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具体写照。
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遣,而在句首着一“天”字,使人觉得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
“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烘托思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
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别恨。
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
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故而使得这首词成为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原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词句注释:(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
(4)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却:语气助词。
(5)“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
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
“低”字为使动用法,使······低。
[2](6)同:聚在一起。
.(7)剩把:剩:通“尽(jǐn)”,只管。
把:持,握。
(8)银釭(gā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作品译文: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1038 - 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
晏几道出身贵胄,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所动。
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在北宋变化纷争的政治局势中,幸进者飞黄腾达,识时者缄口避祸,而小晏却“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正是因为其“纵驰不羁”、“尚气磊落”的性格和言行,使其“遂陆沉于下位”。
正如小山自己所言:“我槃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
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虽然遭受猜忌压抑,但是从其生平经历来看,他既不屈从旧派,苏轼想与他结识仍被拒之门外;也不攀附新党,熙宁变法曾被牵连入狱。
在起伏多变的政治波涛中,小晏仍然能够超然旁观:“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枝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看透得失浮沉后,他又写道:“仰羡知己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
”面对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小晏宁愿退隐于江湖,不问世事。
小晏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
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
不第以绮语称矣。
”由此可见,小晏的一生落拓未能大幅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祸难将临。
直至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
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鹧鸪天》诗词翻译赏析

《鹧鸪天》诗词翻译赏析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译文] 今夜里,我的梦魂,在迷梦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了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
[出自]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注释:小令:宋词中短调称小令。
清厉鹗《论词绝句》评此词云:“鬼语分明爱赏多,小山小令擅清歌。
”可证。
玉箫:人名。
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引《玉箫传》云:韦皋少时游夏,与姜氏侍婢玉箫有情。
因韦皋爽约,玉箫绝食而死。
后转世,再为韦皋妾。
这里用来借指作者钟情的一位歌女。
《银灯》一曲:《银灯》即《剔银灯》,词牌名。
妖娆: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迢迢:久长。
楚宫:楚襄王的宫殿。
因楚襄王曾与巫山神女幽会,故这里用来借指那位歌女的住处。
惯:纵容,放任。
拘检:约束。
谢桥: 谢娘桥,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
谢娘, 未详何人, 或谓名谢秋娘者。
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 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
张泌《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廓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晏词暗用诗意。
译文:一次春夜的宴会上又见到了心爱的人,在夜晚的灯光下,她的歌声令人陶醉,即使在她的歌声中痛饮至醉又有何不可呢?筵散归来,酒意依然未消,余音还在耳旁。
春夜如此的寂静而又漫长,由于人为的间阻,使两人不能互通心声,要想重见就更困难了。
今夜里,我的梦魂,在迷梦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了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
赏析: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在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
起笔“小令”二句,写两人初逢的情境。
“尊前”,点酒筵;“银灯”,点夜晚;“玉箫”,指在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摅《云溪友议》,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遂绝食死,后再世,为韦侍妾。
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在筵前目成心许。
在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娇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代)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你挥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劝酒,回想当年心甘情愿醉倒于颜红。
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共同欢聚。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唯恐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注释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
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却:语气助词。
“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
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
“低”字为使动用法,使······低。
同:聚在一起。
剩把:剩:通“尽(jǐn)”,只管。
把:持,握。
银釭(gā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创作背景在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晏殊就已亡故,欧阳修则因反对新法,逐渐失势,后于熙宁五年(1072)病故,这使晏几道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生活景况日趋恶化。
晏几道采用忆昔思今对比手法写下了许多追溯当年回忆的词作,《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便是这其中的佼佼之作。
赏析言为心声,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
一首《鹧鸪天》,写悲感,写欢情,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撼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虽然这首词的题材比较窄,不外乎伤离怨别,感悟怀旧,遣情遗恨之作,并没有超出晚唐五代词人的题材范围。
小晏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风流妩媚,清新俊逸。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1.鹧鸪天:词牌名。
双调55字。
2.玉钟:珍贵的酒杯。
3.拚却:甘愿,不顾惜。
4.剩把:尽把。
5.银釭:银灯。
[评析]这首词写情人久别重逢。
在小晏的词中,以写离别之悲苦者见多,而写重逢之喜悦者较少。
但都能体现出他工于言情、清丽凄婉的总体风格。
上片写当年一见钟情,心心相印,歌女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甚至唱到没有举扇之力,其多情、兴奋,可以想见。
下片写不期重逢,似信非信,乃举灯相照,仔细端详,疑在梦中,十分生动地刻划出了双方惊喜交集的心理状态。
这首词写了与久别佳人重逢时犹疑是梦的惊喜和追忆别后佳人苦苦相思之情。
“舞低”二句,晁补之称其词“风度闲雅,自是一家。
”“此人必不生一三家村中者。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尤为精彩,依稀可见一俏丽女子撅着樱桃小嘴,瞪着怨而不怒的一双大眼睛,用纤细的手指指着情人离去的方向一跺小脚,喃喃地吐着怨恨。
全词主情婉丽,文心曲妙,空灵雅致,足见小山本色。
语丽情深,风格婉约,手法精妙。
情感细腻,诗情画意。
相关资料: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五代词:李煜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1、词的产生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
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翻译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翻译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宋代〕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译文:
连绵十里的亭台楼阁,紧挨着青翠的山色延伸过去,百花丛中传来一声声杜鹃的啼鸣。
它们热切地叫着,仿佛要同行道中人说话。
可不像那些黄莺儿,只管自由自在地来回乱飞。
从睡梦中惊醒时,杜鹃正在晴明的春日卖弄自己的叫声。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那声声的啼叫听来愈加分明。
作为漂泊天涯的游子,我又何尝没有返回家乡的想法?奈何那归去的日期啊,却至今难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译文] 相思是一种感觉,本来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你就不要再对着信纸落泪了。
[出自]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注释:
惜旧香:惜,怜惜。
旧香,指过去欢乐生活遗留在衣衫上的香泽。
恼疏狂:恼,困扰,折磨;疏指对世事的疏阔,狂即狂放不羁,这是作者对自己个性的自我品定。
无凭语:没有根据的话。
花笺:信纸的美称。
译文:
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
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
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
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在哪方。
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赏析:
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
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
“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情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
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在“春衫”上的。
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
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
“疏”为阔略世事之意。
“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
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狂”,可见“狂”在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具体写照。
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遣,而在句首着一“天”字,使人觉得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
“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烘托思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
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过片承“夕阳”而写云、水,将视野扩展,从云水渺茫、征人归路难寻中,突出相见无期。
此二句即景生情,以景喻情,道出了主人公于楼上怅望时的情思。
结拍两句是无可奈
何的,措辞无多,然而读之使人更觉哀伤。
“莫向花笺费泪行”虽是决绝之辞,却是情至之语,从中带出已往情事,当是曾向花笺多费泪行,如《西厢记》所说,把书信“修时和泪修,多管阁着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
既然离恨这般深重,非言辞所能申写,如果再“向花笺费泪行”,那便是虚枉了。
小晏也曾在一首《采桑子》中写道:“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
”情意正同。
此二句意谓此际相思之情,绝非言语所能表达得出来的。
夏敬观云:“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号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
”
从此词中,可以见出以上论述之深透。
全词在痛楚的往事追忆中流露出词人亲身经历的慨叹,意境深阔,感人至深,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鹧鸪天晏几道的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2.《鹧鸪天·送人》全词翻译赏析
3.鹧鸪天晏几道诗词赏析
4.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全词翻译诗词赏析
5.晏几道《蝶恋花》全词翻译
6.《渔父》全词翻译赏析
7.《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
8.《宫词》全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