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必背知识
XX高考政治知识点: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XX高考政治知识点:创新意识与社会进
步
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
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作用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政治必修4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知识点-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否定的实质和要求(1)辩证否定的内涵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特别提示]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
②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辩证否定的特点①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②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
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辩证否定的方法论要求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的否定观注意的几个误区(1)将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和“否定”同哲学上的“肯定”和“否定”混为一谈。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料,指出“自主创新”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什么?民营企业实施“自
主创新”战略具体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简要说明。
1.①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
进新事物的成长。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万向集团生产实践中坚持:
17
第一,理论创新。就是在“三个代表” 的指导下,不断吸收新的实践
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新事物。
肯定中有否定。 就是说任何现存的事物中都包含着否定自己的因 素,正是因为这个否定因素的发展,才是事物变得不是它自己。 否定中
也有肯定。 就是说,新事物否定旧事物并不是简单的消灭,全盘抛弃,
而是在否定的同时也有肯定。
3
注意:
哲学上的“肯定”和“否定”与日常生活 中讲的“肯定”和“否定”是不同的。
15
简答题:
党的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大大推 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新的面貌。这里面包含 的哲理是什么? 答:1.创新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生产关系 和社会制度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 .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多项选择题
1.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目前还比较低,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
设备基本上都依赖国外。围绕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以下判断正
确的是(
BC
)
A.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没必要区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界限 B.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同时不断引进、吸收、消化国 外高新技术 C.抓住新技术革命历史机遇,继续吸收国外高新技术成果 D.只要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能赶上新技术革命浪潮
考点: 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
第10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

1、辩证的观点观与形而上学的 否定观
2、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意识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 新意识
4、创新的社会作用
教材分析
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
创
物辩证法的要求
新 意
哲学依据
辩证的革命的批判精神与 创新意识
识
与
社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会 进
创新是民族进 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 度的变革
3、事物的否定是“扬弃”,还是要么定一 切,要么否定一切。
辩证的否定观方法论要求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如何正确对待书本和权威?
(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正确对待书和权威,做到不 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 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 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取得成功。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创新是一个民族 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 (1)科学的本质?科学技术创新和生产 力的关系? (2)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什么?创 新包括哪些内容? (3)人类的思维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2)①要树立正确意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正确的政绩观。
②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节 约、环境保护的关系。
③要坚持适度原则,注重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辩证的否定观1、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1、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
因此,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三、创新(一)哲学依据:1.唯物论依据: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辩证法依据:(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辩证的否定观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3.认识论依据:世界是无限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无止境的。
(二)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点与发展观点。
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2009福建卷39)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 对照表
•
•
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
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参考答案
•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者的实际,敢于破除与 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我国采取有别于对亚 洲金融危机的措施,是根据当前国内、国际 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判断。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 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用21小时绕地球飞行14圈。 神舟二号:全新亮相:2001年1月10日1时0分,神舟二 号发射,7天绕地球飞行108圈。它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 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中国航天 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 神三神四:百折不挠: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 三号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0时40分,神舟四号 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这两次任务,飞船均在轨 运行7天,绕地球飞行108圈。 神舟五号:神州圆梦: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年10
(二)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整合
1、理论依据 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
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②但 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 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③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 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基本内涵 ①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在着否定;②辩证法 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③辩证法不崇 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互关系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②要创新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4、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方法论要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 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
必修四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北京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从辩证法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
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
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 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 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 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建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 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12分)
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
现存实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
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4分) ②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
(3)创新的社会作用
作用 表现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 推动社会生产力 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 的发展 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推动生产关系和 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 社会制度的变革 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推动人类思维和 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思 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 文化的发展 通过创新实现的
设创新北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和辩
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网络构建
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 灭亡的根本途径。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 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 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 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 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 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 极合理的因素。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有关知识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深入思考、分析和探索事物的能力,是一种新思想
和新洞察力;它是实现社会进步和繁荣的基础。
坚持不断创新,发掘
领域的潜力,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提高社会文化水平,改善民生条件,促进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繁荣发展。
创新意识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根本,它是新知识、新技能、新兴趋势
的跃进,是社会文明的见证。
创新就是挑战未知,发现未知的机会,
应用新技术来实现完美的节能减排,发掘推动创新的更多潜能。
例如
布局创新,对研发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在新型核反应堆中开发可再
生能源,发明新的节省能源的小型汽车等等都是实现社会的发展的重
要手段。
不仅如此,创新意识还赋予人们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体现在实践中,把创新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全面的的创新发展和改革的理念。
如利用体制机制的创新,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
发展;立足于当今时代,开发新的理念,突破改善社会发展状况,应
对不断和复杂的现代社会挑战;充分发挥科技和数据信息的作用,积
极投身可持续发展进程。
可以说,创新意识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国家实施有效的创新政策,
充分鼓励和行动促进创新创意,大力发展研究,充分开发资源,有效
利用技术,促进创新的运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进而促进人
们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有助于实现更加繁荣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特征: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意义: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A 尊重书本知识,但不迷信;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B 尊重权威,但不迷信;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C 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因)理论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1)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2)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
(3)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亡和灭亡。
●内涵:
①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存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
新的。
本质: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知识拓展】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肯定与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进其灭亡的方面。
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2.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关系:
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②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3.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方法论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破旧)
(2)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立新)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依靠科技创新)
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依靠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依靠实践创新)(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4、创新的意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
谁在创新
上先行一步,谁就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三层意义)
易混易错点
1.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是唯心主义的。
错误。
因为:辩证法有唯心主义的,也有唯物主义的。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没有外力介入的否定。
错误。
因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这是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来看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不能否定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矛盾,即外因。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内部矛盾起决定作用的结果,但也不能否定外力的影响,然而影响不是决定作用。
3.创新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错误。
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里强调的是创新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不能因此而否定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坚持创新意识第一的观点,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错误。
因为:创新意识是意识范畴,不是物质范畴,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5.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就是实现对旧事物的否定。
错误。
因为: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从这个意一上说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就需要实现对旧事物的否定。
但新事物本身也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还需要促进新事物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