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休克

合集下载

休克临床表现记忆口诀

休克临床表现记忆口诀

休克临床表现记忆口诀
1.休克代偿期由于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交感-肾上腺轴兴奋。

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加快、脉压减小、呼吸加快、尿量开始减少等。

此时,如处理及时,休克可较快得到纠正。

否则,病情继续发展,进入休克抑制期。

2.休克抑制期相当于微循环扩张期和衰竭期患者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

严重时,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出,尿少甚至无尿。

若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已发展至微循环衰竭阶段。

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发绀,一般吸氧而不能改善呼吸状态,应考虑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进阶攻略】
此部分内容常在病例题中考查,需要做重点记忆。

【易错易混辨析】
该知识点主要分两部分进行记忆:
1.休克代偿期的两大特点:①脉压缩小(最主要的临床表现);②血压正常或稍高。

2.休克失代偿期(也叫休克抑制期):①休克失代偿期的生理调节改变:主要是组织缺氧,乳酸增多,代谢性酸中毒。

②典型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脉压更缩小。

尿少甚至无尿,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失代偿期的中度和重度主要区分点简单概括为:神志是否清晰;是否有尿;是否有脉搏。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B.纠正低血钾C.纠正低血钠D.急诊手术,解除肠梗阻E.纠正低血容量答案:E试题点评:患者频繁呕吐,血压低,脉压差小,考虑血容量不足,应首先纠正低血容量。

?1.失血性休克⑴多见于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所致的肝、脾破裂,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宫外孕出血等。

⑵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补充血容量和积极处理原发病-止血。

①补充血容量快速滴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45分钟内输入1000ml~2000ml。

若血压恢复正常并能维持,表明失血量较小且已停止出血。

如果血细胞比容为30%以上,则继续输给上述溶液(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3倍),不必进行输血。

如果失血量大或继续失血则应输血,但仍应补给部分等渗盐水或平衡盐,以减少毛细血管内血液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②输血新鲜全血或浓缩红细胞,血浆代替部分血液,以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

下面讲一下怎样根据中心静脉压的变化补充血容量,这个知识点也是反复在考试中出现。

我们可以分别以CVP或BP不变,而另一个量改变来进行记忆。

根据中心静脉压的变化进行调节(记忆)(2006-3-043)记忆:血压低 CVP低血容量低正常血容量低或心衰——补液试验高血容量高或心衰血压正常 CVP低血容量低高血管收缩?总结成口诀是:常压CVP高缩低就低;低压CVP,低就低,高就高,高就衰,就衰不就高,补液来撑腰。

?[真题].中心静脉压高而动脉压在正常范围,反映A.右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B.胸腔内压增加C.右心功能不全或容量相对不足D.静脉回心血量增加E.容量血管过度收缩答案:E?[真题].男,45岁,休克病人,中心静脉压4 cmH2O,血压60/40 mmHg,该病人可能A.血容量严重不足B.肾功能不全C.心功能不全D.肺功能不全E.容量血管过度舒张答案:A试题点评: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为血容量严重不足。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外科学基础知识讲义03外科休克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外科学基础知识讲义03外科休克

外科休克大纲要求一、休克的定义、分类、病理生理、临表、诊治二、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三、感染性休克休克概论1.定义休克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最终共同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症。

组织灌注不足------ 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2.分类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②分布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细菌内毒素一炎性介质一一微循环障碍神经性休克:交感神经抑制一一血管扩张,如麻醉③心源性休克:泵衰竭,如心梗、心衰④梗阻性休克:大量心包积液、左房粘液瘤、夹层动脉瘤、肺栓塞等3.病理生理血容量减少:出血、血浆渗出或其他体液的额外丢失,静脉回流减少,心排降低,组织灌注不足。

心功能障碍:如心肌梗死、心衰等,心排血量减少。

血液分布失常:如感染、过敏反应、神经因素等,使血管功能失常,血液大量滞留于周围血管床,甚至有血浆成分渗出,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微循环障碍3.病理生理------ 微循环障碍①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代偿期):减压反射(血管中枢)-------- 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释放循环血量重分布,保证心脑灌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微循环只出不进,组织低灌注纠正休克最佳时机②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抑制期):代谢产物堆积、舒血管物质释放-------- 前括约肌舒张后括约肌仍收缩只进不出------- 内压增高-------- 血浆外渗容量更不足-------- 心排降------- 重要脏器低灌注血压降、意识差、发绢、酸中毒③微循环衰竭期(休克失偿期):不可逆性阶段微循环SJ凝状态------ D IC零灌注------- 细胞坏死------- 组织器官功能障碍4.代谢改变①代谢性酸中毒:无氧酵解-------- 乳酸,严重酸中毒时(PHV7.2)机体对儿茶酚胺反应低下,心率慢、血管扩、血压低,氧解离曲线右移②能量代谢紊乱应激状态,交-肾轴及下-垂-肾上腺轴兴奋,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糖异生、蛋白分解,升血糖;功能蛋白分解--------- 功能障碍脂肪分解增加能量产生不足③炎性介质释放、细胞损伤离子泵障碍------ 离子体液分布异常、细胞肿胀、死亡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破坏炎性介质、毒性因子释放细胞受损、组织器官功能障碍5.内脏器官的继发损害继发的脏器损害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在休克纠正后出现严重程度与休克原因及持续时间相关心、肺、肾功能衰竭是重要死因①肺肺毛细血管内皮受损一一通透性增加一一肺水肿肺泡上皮受损一一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一一肺不张一一肺泡内透明膜形成一一影响气体交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常见于休克期内或稳定后2~3天内②肾脏低血压+儿茶酚胺一一肾血流减少肾血流重新分布一一皮质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③心脏代偿期无明显缺血抑制期缺血--- 心肌受损、心肌坏死低氧、酸中毒、高钾和心肌抑制因子心功能障碍④脑儿茶酚胺受体少,血供主要受血压影响脑细胞肿胀、脑水肿、颅压高意识障碍、脑疝、昏迷⑤肝脏内脏血管痉挛一一缺血、微循环血栓一一肝细胞坏死胃肠道有害物质一一Kupffer细胞激活一一炎性介质释放解揖剂代谢功能障碍一一加重代谢紊乱及酸中毒⑥胃肠道内脏血管痉挛一一严重缺血、缺氧一一细胞受损、坏死黄喋吟氧化酶一一再灌注损伤一一应激性溃疡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一一细菌、毒素移位一一感染6.临床表现①休克代偿期(休克前期)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进行代偿中枢神经系统、交仔轴兴奋精神紧张、兴奋、烦躁、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心率快、脉压小、尿少及时处理可纠正休克②休克抑制期(休克期)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昏迷发绢、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少尿重者无脉、血压测不出、无尿DIC:皮肤黏膜瘀斑、消化道出血ARDS:呼吸困难,普通吸氧无改善7.诊断早期发现是关键病因:大量失血、重度感染、严重创伤、过敏、心脏疾患临表:兴奋躁动、心率快、脉压小、少尿者,应疑有休克抑制期:淡漠、苍白、呼吸浅快、收缩压V90mπιHg,少尿8.一般监测①精神状态:反映脑组织的灌流情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速记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速记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速记一、外科休克。

1. 休克的分类及特点。

- 低血容量性休克。

- 原因:常因大量失血、失液导致。

例如外伤引起的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如肝脾破裂),大面积烧伤时的血浆丢失等。

- 特点:CVP(中心静脉压)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

因为血容量是维持循环的基础,当血容量急剧减少时,心脏充盈不足,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维持血压。

- 感染性休克。

- 原因: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菌感染释放内毒素,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失控。

如败血症、腹腔感染等。

- 特点:早期可表现为高排低阻型(暖休克),外周血管扩张,皮肤温暖干燥,脉压差增大;晚期多为低排高阻型(冷休克),外周血管收缩,皮肤湿冷,尿量减少。

这是因为感染初期,机体的代偿机制使得外周血管扩张以增加氧供,但随着病情进展,代偿失调,血管收缩。

- 心源性休克。

- 原因:心脏泵功能衰竭,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

- 特点:心脏射血功能严重受损,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CVP 可能升高,因为心脏功能衰竭时,血液淤积在心脏和静脉系统。

- 神经性休克。

- 原因:剧烈疼痛、高位脊髓损伤等。

例如严重创伤患者因剧痛而发生神经性休克,或者颈椎骨折脱位损伤脊髓时。

- 特点:由于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2. 休克的监测指标。

- 一般监测。

- 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

休克早期,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随着休克加重,可出现神志淡漠、昏迷等。

- 皮肤温度、色泽: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

如休克患者皮肤湿冷、苍白或发绀,提示外周血管收缩,皮肤灌注不足。

- 血压:是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反映休克最敏感的指标。

通常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差小于20mmHg时,提示休克存在。

因为在休克早期,机体可通过代偿机制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当血压下降时,休克往往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 脉率:休克早期脉率增快,比血压下降出现得早。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一、外科休克的定义外科休克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使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引起全身灌注不足,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临床状态。

导致休克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失血、感染、创伤、手术等。

当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时,全身器官供血量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F),是一种威胁患者生命的危急状态。

二、外科休克的病因外科休克的病因包括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原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见的一种休克形式,通常由外伤、手术、胃肠道出血等原因导致。

感染性休克则常见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血管内容积减少,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休克形式。

神经原性休克常见于严重创伤、脑外伤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休克。

心源性休克则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起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引起休克。

三、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尿量减少等。

患者在休克状态下,由于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会出现意识改变、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休克,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患者的休克类型,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外科休克的治疗外科休克的治疗要根据休克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失血性休克,需要及时止血、输血,纠正休克。

对于感染性休克,需要积极处理感染灶,对症支持治疗,及时应用抗生素等。

对于神经原性休克,需要合理调理患者的情绪状态,控制疼痛,避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对于心源性休克,需要积极处理心脏功能障碍,维持心脏功能和循环稳定。

此外,对于外科休克患者,还需要注意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患者的热平衡等。

五、外科休克的并发症及预后外科休克患者由于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F),是休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执业医师外科温习指导外科休克

执业医师外科温习指导外科休克

第三单元外科休克一、休克概念休克是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低灌流和缺氧时呈现的一种综合征。

休克的根本问题是:组织细胞受累.但从病理生理角度看,休克的本质是;组织和细胞缺氧循环骤停的临界时刻是:4分钟下面针对休克的概念和本质做几道练习题:协和习题1.休克的根本问题是A组织细胞受累B低血压C酸中毒D心功能不全E尿少答案;A协和习题2.从病理生理角度看,休克的本质是A低血压B交感一肾上腺系统兴奋C组织和细胞缺氧D酸中毒E心血管功能紊乱答案;C协和习题3.循环骤停的临界时刻是A 1分钟B 2分钟C 4分钟D 8分钟E 10分钟答案;C病因病理一切能引发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因素,如严峻创伤、失血、感染等都是休克的原因。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刻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它依赖于充沛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来维持,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致使休克。

休克的病理转变主要为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微循环概念: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组织间的循环),微循环还有组织器官微循环,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养料(包括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出废物(包括二氧化碳、乳酸和代谢产物)。

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份组成:一、微动脉系小动脉的终未部份,管壁有完整的弹力膜和数层光滑肌。

光滑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平时光滑肌就维持必然紧张度,维持血管壁的张力。

由于光滑肌的舒缩可调节微循环的血流量,所以,又称微动脉是调节微循环血流量的“总闸门”。

二、后微动脉(中间动脉)是微动脉的分支,其壁只有单层光滑肌,一般无弹力膜。

后微动脉光滑肌的舒缩主要受体液调节。

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指毛细血管起始部(毛细血管人口部)包裹管壁的光滑肌只受体液因素调节。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和“休克君”过过招》嘿,大家好啊!今天咱就来唠唠外科休克这个事儿。

话说这休克啊,就像个调皮捣蛋的“休克君”,时不时就来捣乱一下,可得好好了解了解怎么对付它。

咱先来说说休克的原因吧。

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啊,出血啦、创伤啦、感染啦,就好像是“休克君”的各种武器,冷不丁就给人来一下。

这就像是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被石头绊了一跤,咕咚就倒了。

然后就是休克的表现啦,这就像是“休克君”给我们发出的信号。

脸色苍白、四肢发冷,这就是它在喊:“嘿,我来啦!”还有那脉搏微弱得跟要睡着似的,血压直接往下掉。

这时候可就得赶紧打起精神来,不能让“休克君”得逞啊。

对付“休克君”,咱可得有几招。

首先就得快速补充血容量,这就像是给我们的身体打气,让它有劲儿和“休克君”干架。

液体一输进去,就像是给身体打了一针强心剂,立马精神起来了。

还有就是要调整血管收缩和舒张,让身体的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这就像给马路重新规划一下交通,让车流顺畅起来。

用药也不能含糊啊,那些什么血管活性药物,就像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用对了,就能把“休克君”赶跑。

不过可别乱用哦,用错了可就麻烦啦。

在和“休克君”过招的过程中,我们还得时刻留意它的动静。

监测各项指标,看看它有没有悄悄搞小动作。

这就像是在战场上,要时刻关注敌人的动向。

哎呀呀,总之呢,外科休克可不是好惹的,但咱也不能怕它。

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招数,准备好我们的对策,就能把它打得落花流水。

遇到休克别慌张,冷静应对有良方。

按照步骤来处理,健康身体有保障。

希望大家都能和“休克君”过招成功,保持身体棒棒哒!好了,今天的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就到这儿啦,朋友们再见啦!嘿嘿!。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第三章 外科休克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第三章 外科休克

第三章外科休克外科休克的概述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第一节概论休克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导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及细胞受损的过程休克的共同点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储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分类类别备注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常见于心梗(低动力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如感染性休克梗阻性休克如肺栓塞、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常见的休克病理生理1.循环的变化血容量减少→心功能障碍→回心血↓→血液滞留周围血管床→微循环障碍(休克代偿期→抑制期→失代偿期)2.体液代谢改变(见后)3.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见后)附:微循环障碍分期毛细血管堵塞超过1小时细胞将死亡分期休克代偿期(早期)休克进展期(中期)休克难治期(晚体液代谢改变1.肾血流量减少→醛固酮↑→血容量↑2.低血压→血管升压素↑→血浆量↑3.儿茶酚胺→胰高糖素↑→血糖升高4.细胞缺氧→酸中毒→血尿素、肌酐和尿酸↑5.细胞缺氧→ATP↓→钠泵罢工→细胞外液入细胞内导致细胞肿胀6.ATP↓+酸中毒→分泌各种因子小结:1.体液代谢紊乱:细胞外液量减少2.酸中毒3.高钾、低钠(钠泵罢工)4.血糖升高5.细胞因子①有益:有血管扩张作用和保护细胞功能的前列腺素(PGI2、PGE2、PGD2)②有害:有血管收缩作用的PGF2、TXA2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最怕莫过心、肺、肾衰,休克死亡三大因低动力性休克的病因是A.心肌收缩力下降B.高血压C.出血D.外伤E.疼痛『正确答案』A关于休克病理哪项说法不正确A.血容量减少B.微循环灌注压增高C.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D.血糖升高E.可出现脑疝『正确答案』B临床表现成人患者,急性出血,失血量约700ml,烦躁,面色苍白,皮肤湿冷,BP 110/94mmHg,脉搏100次/分,应属于哪种情况A.未发生休克B.休克代偿期C.中度休克D.重度休克E.虚脱『正确答案』B休克的诊断与监测附:CVP意义CVP(cmH2O)原因处理(通常情况)<5 血容量不足适当补液>15 心功能不全肺循环阻力增加容量血管过度收缩强心、纠酸、扩管>20 充血性心衰利尿、强心、扩管关于中心静脉压(CVP)的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中心静脉压不直接反映血容量,仅提示静脉血回流到中心静脉和右心房的情况B.测膈肌下的下腔静脉压可代表中心静脉压C.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往往比动脉压的变化早D.低血容量致动脉压下降时,中心静脉压肯定下降E.颈外静脉怒张与瘪陷可粗略反应中心静脉压的程度『正确答案』B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意义PCWP低于正常值反映血容量不足(较CVP敏感);PCWP增高可反映左心房压力增高(例急性肺水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速记:休克
㈠、基本概念
1、休克: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导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2、有效循环血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储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3、休克的共同点:两版教材不同, 5 版外科学: 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

6 版外科学: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

4、休克分类:可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创伤和失血引起的休克划入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

注意:从休克的定义可知,休克的共同点就是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的锐减,所以,无论哪种类型的休克, 休克的救治原则首先是补充血容
量。

这一点,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用到。

即使是感染性休克、神经性休克等抢救时仍是补充血容量,并非抗感染或镇痛
㈡、病理生理变化
1、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
(1)微循环收缩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排出量增加,收缩外周及内脏小动脉,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只出不进”。

(2)微循环扩张期:休克进一步发展,微循环因动脉-静脉短路及直接通道大量开放,微循环:“只进不出”,大量血液滞留在微循环,进人休克抑制期。

(3)DIC期:休克进一步发展,微循环中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呈高凝状态,微血栓形成、DIC,进入休克不可逆期,最终发生MOD S ㈢、休克的临床表现及分期
㈣、休克的监测
㈤、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
㈥、几个常考的数据
人体的微循环血量占总循环量的20%
休克代偿期估计失血量<20%
尿量>30m1/h表明休克已纠正。

休克在血容量基本补足后,尿量<20ml/h提示有急性肾功能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是休克存在的依据
㈦、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
㈧、外科常见的休克: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㈨、助记歌诀
休克病理分三期,心源性者最紧急。

患者平卧头略低,扩容吸氧是第一。

除聚防栓低分子,胶晶液体宜交替。

血管舒缩活性剂,用之得当显神奇。

纠酸化瘀药效显,且能解除心脏抑。

激素保护细胞膜,抗毒升压可应激。

各型休克辨仔细,重在病因要除去。

九、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