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读法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读法

交流讨论
下列式子你认为哪一个是化学方程式
点燃
Mg + O2 → MgO 点燃 Mg + O2 = MgO2 2Mg + O2 = 2MgO
点燃
2Mg + O2 = 2MgO
请你总结书写方程式遵循的原则
二、 书写方程式遵循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注意: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 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 生成物就不需注“ ”号,如:
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 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无需标注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C + O2
1、宏观含义 : 点燃
CO2
反应物: C ,O2 生成物:CO2 反应条件:点燃
质的含义: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碳和氧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观察法
C + O2
2 H2O
点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 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 行配平。
CO2
2 H2↑ + O2 ↑
通电
写出硫酸铜(CuSO4 ) 溶液和氢氧化钠 (NaOH )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Cu(OH)2, 生成的硫酸钠( Na2SO4)留在溶液中 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
CuSO4 +2NaOH
。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使化学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 目相等,(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但不能 改变物质的化学式。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 面配上适当的数字(称为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的每一种元 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共47张PPT)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Ba(OH)2、 Na2CO3、H2SO4。 ⑵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
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和水等都是弱电解质。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哪些?
√ √ √ 硫酸、 Ca(OH)2、石墨、 BaSO4、氨水、H3PO4、酒精、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Ba2++OH-+H++SO42-=BaSO4↓+H2O B、纯碱溶液和硝酸反应
CO32-+2H+=H2O+CO2↑ C、硫酸铵稀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H4++OH-=NH3·H2O D、醋酸溶液与氨水反应
CH3COOH+NH3·H2O=NH4++CH3COO_+H2O
CO2量
C
CO2量
D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净物
强酸:例,HCl、HNO3、H2SO4等
强电解质
强碱:例,KOH、NaOH、Ca(OH)2、 BO3、BaSO4等
弱酸:例,H3PO4、 CH3COOH
化合物
弱电解质 弱碱:例,NH3•H2O等

非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思考: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Ca2++2OH— + CO2 = CaCO3 ↓+ H2O
溶液状态:离子
注意:1、易电离的微溶物
浑浊状态:分子
“清离浑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 子反应( 共47 张PPT)
思考:KClO3、NH4Cl的加热分解 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

nA = nA0(1− xA )
亦可得到任意组分在任意时刻的摩尔数 可得到任意组分在任意时刻的摩尔数 αI nI = nI0 + nA0xA (−αA )
7
1.计算转化率起始状态的选择: 计算转化率起始状态的选择: 计算转化率起始状态的选择 反应起始原料组成; (1)间歇反应器 :反应起始原料组成; ) (2)连续流动反应器:进口原料组成; )连续流动反应器:进口原料组成; 2.等容反应 CA=CA0(1- XA) 等容反应 3.可逆等容反应 CAe=CA0(1- XAe) 可逆等容反应 4.单程转化率:原料通过反应器一次达到 单程转化率: 单程转化率 的转化率 5.全程转化率:新鲜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到 全程转化率: 全程转化率 离开系统所达到的转化率。 离开系统所达到的转化率。
4
(-a)A + (− b)B +L+ rR+ sS +L= 0
a A A + a B B + L + a R R + aS S + L = 0
∑a I = 0
I
•特点: 特点: 特点 •1 只反映组份间的计量关系 •2 乘以非零常数,计量关系不变 乘以非零常数, •3 不得含有除 之外的其它公因子 不得含有除1之外的其它公因子
• 必有
1 1 − rA = (− rB ) = (rC ) = (rD ) 2 2
−r I r= −αI
• 当I为反应物时, 为反应物时, 为反应物时 • I为产物时, 为产物时, 为产物时
r=
αI
19
r I
• 用转化率表示反应速率: 用转化率表示反应速率: nA0 dx A kmol -rA = 一般式 3 V dt m s • 用浓度表示反应速率: 用浓度表示反应速率:

桃源县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课后练习 沪教版

桃源县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课后练习 沪教版

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一、选择题(共16小题)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测溶液的pHB.稀释浓硫酸C.加热液体D.取用液体试剂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A.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B.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硝酸钾固体C.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鸡蛋清遇碘水变蓝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待测液体的pH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pHB.检查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倾倒液体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应将pH试纸预先用水湿润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在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pHB.吸取液体药品C.闻气体的气味D.加热液体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量溶液的pH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8.下列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几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pHB.检查装置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过滤9.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酸碱性B.溶解固体C.倾倒液体D.熄灭酒精灯10.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实验能否成功,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放于白色瓷板或玻璃片上的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为防止液体溅到试管外,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液体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的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1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12.将pH试纸润湿后测定NaOH溶液的pH,对测得的数值说法正确的是()A.大于实际值B.等于实际值C.小于实际值D.无法确定13.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A.用pH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酸碱度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5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14.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pHB.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C.向鸡蛋清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D.将碘水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二、填空题(共4小题)15.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试液来进行实验,该试液从色变成色,能确定其呈碱性.16.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草木灰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②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1化学变化是指,也叫。

物理变化是指。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等现象。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还会伴随着。

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的释放或吸收。

4.镁带燃烧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

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6.化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和物质。

7.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从微观角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等微粒。

从宏观角度,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如: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1个水分子又是由个和个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和组成的。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 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质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

3.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包括、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1.药品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拿:,不闻:,不尝。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取 ml,固体只需要盖满。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要,也不要,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内。

2.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3.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药品使用或;取用块状药品使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量多时,直接用试剂瓶倾倒,倾倒时,取下瓶塞,放在实验桌上,试剂瓶口试管口,标签手心,缓缓倾倒;量少时,用滴加,滴加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更不能伸入试管。

4.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火焰分为、和。

取下灯帽,用点燃酒精灯;用温度较高的给物质加热;用盖灭酒精灯。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酒精灯内添加的酒精量一般控制在酒精灯容量的至。

不能用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试管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六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六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初步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其他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催化剂外,还有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溶液的浓度、反应物的状态、压强、溶剂、光照、电磁波等许多因素。

1.能否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提示:不能;原因是纯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浓度一般视为常数,单纯改变它们的用量,浓度视为不变。

2.一定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6 mol H2,反应2 min后,测得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1)分别求出2 min内用N2、H2和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提示:N2+3H22NH3起始浓度(mol·L-1) 1 3 0变化浓度(mol·L-1) 0.2 0.6 0.42 min时浓度(mol·L-1) 0.8 2.4 0.4v(N2)=0.2 mol·L-12 min=0.1 mol·L-1·min-1,v(H2)=0.6 mol·L-12 min=0.3 mol·L-1·min-1,v(NH3)=0.4 mol·L-12 min=0.2 mol·L-1·min-1。

(2)用N2、H2和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是否相等?其数值大小有何关系?提示:不相等;v(N2)∶v(H2)∶v(NH3)=0.1∶0.3∶0.2=1∶3∶2,即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哪个产生气泡的速率快?为什么?提示: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反应速率快,因为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ppt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ppt

1.在某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4.0mol· L-1变 成1.0mol· L-1,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多少?
0.3mol· L-1 · s-1
2.在5升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 (s) +CO2 (g) =2CO(g)
若最初加入22g二氧化碳,5min后测得还剩有17.6g, 求在这段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
阳极:
接电源正极
PbSO4 +2H2O -2e- = PbO2 + 4H++ SO42- 氧化反应
充电过程总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放电
Pb+PbO2+2H2SO4 充电 2PbSO4+2H2O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酸性电解质:负极: 2H2-4e-==4H+
吸热反应
C+CO2 C+H2O H2+CuO Ba(OH)2·8H2O+NH4Cl Fe+H2O(g) Na2CO3·10H2O+NH4NO3 大部分分解反应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
A.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 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 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Zn Cu
酒精 A
酒精不是 电解质
Cu
C
CuSO4
D
H2SO4
没有形成 H2SO4 闭合回路
四.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普通锌锰干电池
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 锌银纽扣电池 铅蓄电池
银锌蓄电池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生成物化学式
P2O5
例:书写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 + 5?O2
2?P2O5
例:书写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P + 5 O2 点燃
2P2O5
例:书写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P + 5 O2 点燃
2P2O5
小试牛刀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点燃
2 Mg +1O2 2 MgO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 写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化学式并用短线相连
◇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方法)
◇ 注 注明反应条件与生成物的状态
◇ 等 将短线改为等号
例:书写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左 (短线连接) 右
反应物化学式
P + O2
注意: a 点燃≠燃烧
高温≠加热 通电≠电解 b 有催催就上,无催其它上。
注明状态指当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
(沉淀)生成时,气体用“↑”符号, 固体用 “↓”符号注明。
注意:
符号所指后面“家”(加)
前有前不加
前有后有也不加
前无后有必须加
2KClO3 2KCl+ 3O2
2KClO3
MnO2

2
KCl+
3
O2
2
KClO3
MnO2

2KCl+ 3 O2
配平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式前面配上一 定的化学 计量数,从而使式子两边原子 个数 相等的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