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与核技术考研院校及考研指导
2019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考研历年复试线及录取名单

核能 黄健 3 100038014008422 琦 技术 工程 与核 353 170 772
核能 徐光 4 100038032010211 强 技术 工程 与核 345 163 760
核能 黑泽 5 100038022008939 新 技术 工程 与核 333 160 753
胡云 6 100038032010201 雷
50
80
80
320
5
2.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2018 年录取名单
序号
考号
姓名
录取 专业
初试 成绩
复试 成绩
总分 成绩
备注
核能 与核 1 100038032001652 杨雪 技术 工程 374 165 792 日制 非全
核能 熊梦 2 100038101014074 梦 技术 工程 与核 345 180 783
核能 与核 技术 368 150 751
工程
核能 成铭 7 100038022008903 扬 技术 工程 与核 344 142 727
核能 王弘 8 100038024009299 恩 技术 工程 与核 354 145 704
2019 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考研历 年复试线、招生人数及复试名单
1.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考研复试分数线、录取人数
年份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政治 外语 业务课 1 业务课 2 总分 录取
2018 核能与核 2017 085226 技术工程 2016
50
50
80
80
310
8
50
50
80
80
320
6
50
清华大学辅导班-2016清华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拟录取名单、报录比、分数线

专业 核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与技术
报录人数 12 14 20
录取人数 1 1 2
报录比 8.33% 7.14% 10.00%
推免人数 / / /
专业代码
070200 082700 083700 085224 085226
清华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考研分数线
专业名称(专项计划名称等)总分
物理学
310
5.在外地报名点参加初试的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后,按照当地报名点的要求交初试报考费、照相。 6.下载打印《准考证》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信息查询和 打印。清华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考研
三、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成绩满足要求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复试,复试统一安排在清华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复试包括பைடு நூலகம்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加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专业知识综合笔
启道教育—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
3.所有报考我校 MBA、MPA、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所有报考我校美术学院的考生、所有报考我校信息艺术设计(专 业代码 1305J1)的考生、所有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以及北京地区报考我校的统考生和北京地区报考我校法律硕士 联考考生均需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时必须选择“北京”“清华大学”报考点(报考 点代码:1103),选择其它报考点无效。其他考生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选择报考点参加初试。
六、录取 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及招生院系规定的基本要求,经复试及综合考察其平
突破难点江苏省考研核工程与核技术重点解析

突破难点江苏省考研核工程与核技术重点解析突破难点——江苏省考研核工程与核技术重点解析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快速发展,核工程与核技术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生招生专业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而江苏省作为我国核能事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进行了重点布局和支持。
然而,由于该专业的复杂性和知识难度,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难点。
本文将针对江苏省考研核工程与核技术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解析和讨论。
一、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基础理论核工程与核技术作为一门复杂而深奥的学科,其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是考生突破难点的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核能反应、辐射与防护、核材料、核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
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考生可以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教材的阅读和相关文献的查阅等方式进行。
此外,考生还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实验室实践、科研项目和企业实习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和技术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巧。
二、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核工程与核技术作为一门前沿科技学科,其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对于考生的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关注核能利用、核废物处理、核聚变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国内外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发展政策和法规。
政策和法规是核工程与核技术发展的重要指导,对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考生应了解和研究相关政策和法规,掌握其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影响和要求。
三、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核工程与核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考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提高实验室技巧和工程操作的能力。
同时,考生还应关注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科技论文的撰写、学术交流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精选核工程与核技术考研院校及考研指导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评估
2、部分高校(科研院所)核学科专业情况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6年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系,2006年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研日程的确定建议
一般是在大三的寒假或者大三的下学期,这个时间开始准备考研,应该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当你定下了自己考研的想法,那么就要百分之百投入,一心一意准备,切忌不要半途而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良好的开始和端正的态度就算是成功的坚实基础了。 考研路虽然艰辛,但却也是大学里最充实最简单的时光!!!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909:中国核动力院是我国唯一集核动力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基地。建院以来,已经形成了包括反应堆工程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试验研究、反应堆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设计与试验结合,研发与生产结合、工程与基础研究结合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
核能科学与工程学科高校(科研院所)
பைடு நூலகம்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学科高校(科研院所)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防化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
目前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继续教育二学位:清华大学为中核集团核燃料系统培养在职人员第二学士学位生。工程硕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中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环保总局等单位在职人员培养工程硕士。岗前培训: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等进行岗前培训。
2023年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一、核电技术专业考研方向核电技术专业是指应用核物理和核工程原理和技术研究、设计、建设和运行核电站的人才培养。
考研方向主要包括:核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电站安全、核电站控制、核辐射防护等。
1. 核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物理是核电站中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包括核反应堆中裂变链式反应的物理过程、核反应堆的燃料组织、辐射平衡、核燃料的物理特性等内容。
在考研中,可以学习核反应堆物理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核反应堆的特性分析与计算方法等内容。
2.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是指研究核反应堆内流体的流动、传热、蒸汽发生等过程,与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相关的各种热力学问题。
考研中可以学习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在核电站设计和运行中的应用。
3. 核电站安全核电站安全是指在核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制定、实施和维护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实现高效运行。
在考研中可以学习核电站安全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控制技术等,了解核电站安全相关法律政策和标准,并掌握安全监控、安全评估和应急措施等知识。
4. 核电站控制核电站控制是指实现核反应堆和相关系统的控制管理工作,以保证核电站按照要求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
在考研中可以学习核电站控制方法、核反应堆的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5. 核辐射防护核辐射防护是指在核电站设计、建设、运行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对职业人员、公众、环境等进行有效的核辐射防护。
在考研中可以学习核辐射防护基础知识、核辐射源的物理特性、辐射计量学、防护剂、防护措施和应急管理等相关内容。
二、核电技术专业考研院校推荐1.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是我国少有的开设核能领域研究与教育的高校之一,核电技术专业在清华大学排名非常靠前。
2.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核科学与工程学科系,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实力,核电技术专业在上海交通大学排名靠前。
2023全国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2023全国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大学排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简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能在核技术、反应堆、核电站、辐射防护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教学、管理等的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技术、核电站工程等的专门理论,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掌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工程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等;要求了解本专业各方向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能够适应核技术、核工程、辐射防护等学科的发展。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主要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与部门。
包括在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站、厂、院、所),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3、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作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不能忽视的科技成就之一,核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清洁能源、医疗设备、农业食品、工业应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核科技是高科技密集领域,专业涉及诸多交叉学科。
2023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考研院校

2023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考研院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一门国防和民用的重要技术学科,研究核能的利用和应用,培养核工程师和核技术专家,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和重要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内开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考研院校,希望能为考生提供参考。
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中国唯一一家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的全国性科学研究机构,其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国内享有极高声誉。
该专业开设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非常高,是该领域的人才培养重点。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的一所著名综合性大学,在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的实力也非常强。
清华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拥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开设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其培养的研究生在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
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强化培养学生掌握核工程和核技术基本理论、方法,提高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上海市特色学科。
该专业开设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培养学生在核工程、核技术领域具有创新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
该专业的教师队伍强大,教学实验室设备先进,是个学习核工程与核技术的优秀选择。
5.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拥有一流的教师阵容和教学设备。
该校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在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方面排名靠前。
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在国内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的各个方向获得就业岗位,也有机会在国际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中获得发展机会。
以上是一些我国开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考研院校,每个学校的培养方向,重点和优势都不尽相同,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实际条件和未来发展方向来选择。
核工程与核技术考研科目

核工程与核技术考研科目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一门涉及核能利用的学科,主要研究与应用核反应、核辐射、核材料等相关知识。
在现代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中都广泛使用核技术。
因此,该学科成为热门考研专业之一,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该专业的考试科目。
1. 工程数学。
工程数学是多个工程学科的基础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也不例外。
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数学知识,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
考生需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具备简单的推导、计算和解题能力。
2. 概率与数理统计。
概率与数理统计是核工程医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如安全性评价、核反应堆实验数据处理等。
考生需掌握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假设检验等基础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原子物理。
原子物理是了解核反应的重要前提,包括原子核结构、核壳模型、核衰变、核裂变等内容。
考生需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粒子相互作用的常见规律,以及核反应的基本概念。
4. 核物理。
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核反应、核辐射等内容的学科。
考生需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核反应过程的描述与控制,掌握核数据的来源、格式和处理方法,了解辐射控制、辐射防护等内容。
5. 核工程。
核工程应用了核物理、热力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进行核能的利用、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考生需了解核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等内容,掌握核安全、辐射防护、辐射监测等基本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核技术。
核技术是应用核物理学和核化学来解决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和使用、核医学的应用、核磁共振的应用等。
考生需了解核技术的基本原理,熟悉核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发展方向,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核工程与核技术考研科目主要包括工程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原子物理、核物理、核工程和核技术。
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充分的复习准备,考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华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核科学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 院应用核技术系。
华北电力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2006年成立核能科学与 工程系。
西南科技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国防科技学院。
清华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工程物理系
学科专业设置特色:
1、“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状况
三级学位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 我国实施三级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 博士三级。我国的学位分级与高等教育的不同 阶段相联系。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 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 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
学位类型
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就业形势
核学科专业人才必须严格培训,对核理论、 辐射防护、仪器操作等等有深刻认识。比如操作 核相关的仪器,不仅要能动手,更要求知其所以 然。许多核仪器由核技术专业出身的人操作,性 能方能充分发挥,安全也有严格保证。
2、部分高校(科研院所)核学科专业 情况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 程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06年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 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系,2006年成立核科学与工 程学院。
中国科技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理学院近代物理系,国 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离子体研究所。
四川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物理学院核工程与核 技术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专业所在院系:原属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2005年成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
浙江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核技术本科专业院校(21所)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 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 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沈阳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华大学
核技术及应用学科高校(科研院所)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防化指挥工 程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 滨工程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 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 质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核技术研 究所、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新疆大 学、东华理工大学
本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工程物理专业 研究生具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全部四个
二级学科 具有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医学物理、安全工程 与技术等学科 其中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 循环与材料为国家重点学科
办学情况: 本科:150人(其中20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定向生,60人中核集团定向生) 二学位:30人/隔年(为中核集团培养) 研究生:约80人/年,在学约400人 工程硕士:为中核集团/环保部/公安部/医院 等培养,在学约200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 员约100人。
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核科学人才 类似培养飞行员 其他(IT)方面人才 类似培养 F1车手
素质要求高、要求有非常强 素质要求高、要求有较强的 的数理基础和工程技术能力 数理基础或工程技术能力
培养周期长,本科毕业很难 胜任要求
成长过程长 社会“冷门” 经济、地域条件较差
中途就可以当汽车司机
目前青年人“急功近利” 社会“热门” 经济、地域条件好
我国学位类别分为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 学术性学位按照学科门类授予,分别为哲学、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 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学术性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类型
“核”专业(本科)
专业门类 本科核专业 (1998-2005) 国控核专业(2006-) 核反应堆工程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核”学科专业高校(科研院所) 基本情况
本科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招生高校:19所
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高校(科研院所)
(按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计算)
博士学位授予权:20所
硕士学位授予权:24所
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院校(19所)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 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 大学、清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 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沈阳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
是
否
否
否
是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西安交通大学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学科高校(科研院所)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 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防化指 挥工程学院、防化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 医学科学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哈尔滨工程 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 大学、东华理工大学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学科高校(科研院所)
招生单位名称 是否研究生 院 是否211或 985 是否自划线 是否有博 士点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 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四川大学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北京师范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物理学院。
兰州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2006年成立的核科学 与技术学院。
新疆大学
核专业所在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天津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化工学院。
苏州大学
核学科专业所在院系: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院放射医学系。
核能科学与工程学科高校(科研院所)
招生单位名称 是否研究生 院 是否211或 985 是否自划线 是否有博士 点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否
否
否
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否
是
否
目前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继续教育
二学位:清华大学为中核集团核燃料系统培养在
职人员第二学士学位生。
工程硕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中核集
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环保总局等单位在职人 员培养工程硕士。
岗前培训: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
北电力大学等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中国电力投 资集团公司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等进行岗前培训。
核反应堆工程本科专业院校(2所)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华大学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本科专业院校(5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华东理工大 学、东华理工大学、南华大学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院校(7所) 兰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 大学、南华大学
核物理本科专业院校(3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401:核工业的老母鸡。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核科学技 术的发祥地和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研究基地。现下设 有5个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放射化 学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7个工程技术和 研究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技术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部、 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部、放化后处理实验 设施工程部、计量测试部、保健物理部;另有北京原子高科核技 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原丰科技开发公司、实验工厂、电子 仪器厂等20个产业实体。中国核数据中心、中国快堆研究中心、 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核工业核保障技术重点实验 室、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放射性计量一级站、国家同位素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设在这里。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的高校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 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 南华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交 通大学、兰州大学、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海军 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 近代物理研究所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评估
3、“订单+联合”培养新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与中国广东核电 集团签定《核电人才“订单+联合”培养协议》,以 “订单+联合”的培养模式,挑选大学三年级学生有 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成立核电学院(原苏州热工所),
从9所高校中预招聘的四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培 训。
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到2020年需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情况是: 核工程6600人(核反应堆工程2600人) 放射化工工艺与放射化学2600人 核燃料工程1500人 核技术应用及基础学科5000人(核技术应用2400 人)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1300人 核物理等基础学科1300人 核地质与铀矿冶1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