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卫生常识

合集下载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大全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大全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大全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食品安全小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等异常的食品。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

4.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食品安全宣传之预防食源性疾病建议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是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位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6.生吃瓜果要洗净。

7.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之前洗手的习惯。

食品科普之维权商场对于在商场买到过期变质食品时,要积极维权,是对自我权益的保护,先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拨打1233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话投诉。

只要产品有问题,一定要积极维权。

校园饭堂在校园饭堂吃到不卫生食品时,可以及时向相关商家、饭堂主管经理协调沟通,同时向校园后勤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反应校园饭堂食品安全情况。

毒菇中毒怎么办?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保留好毒菇样品以供医生救治参考。

(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

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

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卫生健康小常识大全

卫生健康小常识大全

卫生健康小常识大全卫生健康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关系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卫生健康小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饮食健康1. 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建议每天摄入五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

2. 控制油盐糖摄入量:油盐糖过多对健康不利。

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减少盐的使用量,控制糖的摄入量,保持饮食的平衡。

3. 多喝水:饮水对于排毒、补充水分非常重要。

每天饮水量应该在1.5-2升之间。

二、个人卫生1. 勤洗手: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最基本的方法。

尤其在接触过公共场所或者其他不干净物品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2. 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是保障牙齿健康的重要措施。

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到口腔医生处做口腔检查。

3. 每天洗澡:进行适当的个人清洁,保持身体干净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三、环境卫生1. 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保持家居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打扫卫生,更换床上用品和洗涤布艺家具。

2. 空气流通:保持空气的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注意室内湿度的调节。

3. 避免霉菌滋生:居民应定期清洁地毯、窗帘等藏污纳垢物品,以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

四、运动与休息1. 做适当的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可以选择户外跑步、室内健身,或者进行瑜伽等活动。

2.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熬夜,避免长期的身体或者心理疲劳。

3. 舒缓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适当进行休闲活动,如听音乐、看书等,有助于缓解压力。

五、疾病防护1. 预防传染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原体,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2.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疾病。

3. 合理使用药物:使用药物时要遵医嘱,按时用药,不滥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药物导致抗药性。

这些卫生健康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并且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用餐小常识

用餐小常识

用餐小常识
一、饮食卫生
1.尽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材,避免食用含有毒素的食物。

2.注意食物的保存,避免交叉污染,如生熟食分开存放,保持冷藏温度等。

3.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如发现异味、变色等,应及时丢弃。

二、餐具使用
1.使用干净的餐具,确保餐具清洁无菌,必要时可自行清洗或消毒。

2.避免使用破损或变形的餐具,以免划伤口腔或传播细菌。

三、食物储存
1.熟食应存放于冷藏设备中,并尽快食用,以避免细菌滋生。

2.未食用完的饭菜应妥善保存,再次食用前要确保充分加热。

3.新鲜食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四、营养均衡
1.饮食应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2.多吃蔬菜、水果,减少过多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糖分高的水果等。

3.适当食用全谷类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等,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五、适量饮食
1.不要暴饮暴食,保持适当的食量,以维持健康的体重。

2.避免过度饮酒或吸烟,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六、酒水搭配
1.饮酒时应适量,不要过量饮用,以免引起酒精中毒。

2.饮酒时应注意食物的选择,尽量避免与酒精搭配的食物,如辛辣食品、油炸食品等。

3.在饮用碳酸饮料或果汁时,应先品尝食物的味道,避免掩盖食物的真实口感。

4.在饮用烈性酒时,应搭配凉爽的饮料或白开水,以减轻酒精对口腔的刺激。

5.在饮酒过程中要注意礼仪,不要大声喧哗或做出不雅的行为。

6.注意酒后驾驶安全,避免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

饮食安全知识常识

饮食安全知识常识

饮食安全知识常识饮食安全知识常识(通用11篇)食品安全关系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不得不重视。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饮食安全知识常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饮食安全知识常识篇1一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三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各种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

摄取过多的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

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床”。

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1、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5、每周吃蘑菇1—2次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7、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食品安全常识内容

食品安全常识内容

食品安全常识内容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了解食品安全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选择、储存和处理食物,避免食品中毒和其他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常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一、正确选择食品1. 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信誉好的商家,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产品。

3. 选择新鲜食材,尽量购买当天采购的蔬菜、水果和肉类,避免购买变质或腐烂的食物。

4. 避免购买包装破损、变形或有异味的食品,以免食品受到污染。

二、正确储存食品1. 生肉和熟食应分开储存,以免交叉污染。

生肉应放在冷藏室,熟食应放在冷冻室。

2. 食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发霉。

3. 开封后的食品应密封保存,尽量避免接触空气,以延长保质期。

4. 避免将生食和熟食放在同一个盘子或容器中,以免熟食被生食污染。

三、正确处理食品1. 在烹饪前,应将食材洗净,特别是蔬菜和水果,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2. 处理生肉时,应使用专用的切割板和刀具,避免与其他食材接触,以防止交叉污染。

3. 烹饪时,食物应彻底加热至适当温度,确保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4. 熟食应及时食用,避免存放时间过长,以免食物变质。

四、注意餐饮卫生1. 餐馆选择时,应选择环境卫生好、经营有资质的餐厅,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2. 在餐馆用餐时,应注意食物的熟度和卫生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退换。

3. 厨房卫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餐馆和家庭厨房都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当的通风。

五、食品中毒的处理1. 如果食用食物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腹泻、呕吐等,应及时就医。

2. 在急救前,应保留食物残留物、包装袋等证据,以便医生判断中毒原因。

3. 食物中毒应尽快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六、食品安全小贴士1. 夏季高温时,食物易变质,应避免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尽快放入冷藏或冷冻。

饮食安全常识

饮食安全常识

饮食安全常识饮食安全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知识,因为它与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

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我们时刻要注意饮食安全,遵循一些基本的饮食安全常识,保障自身的身体健康。

1.保持卫生:饮食安全的基础是保持卫生,包括餐具、厨房、厨房用品、食材、食品加工和储存环境等。

应该经常清洗、消毒餐具和厨房用品,保持厨房干燥通风,避免食材烂败霉变,以及规范食品加工和储存方式等。

2.饮用安全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日常饮水必须安全卫生。

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容易导致肠道疾病,甚至会有致命风险。

每天要喝足够的水,饮用的水应该经过饮用水处理或开水煮沸等处理。

3.选购新鲜食品: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选择正规、保证质量、价格透明的商家购买食品,留意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选购已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品。

4.合理膳食结构:合理膳食结构是保证营养健康的关键,应该良好的营养均衡。

选择新鲜、天然的水果、蔬菜、豆类等食品,多摄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5.加强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每个人都应该加强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安全法规,学会合理选购和消费食品,避免假冒伪劣食品和过量食用。

6.注意食品烹调方式:食品的烹调方式直接影响着其食用安全,应该掌握烹调技巧,适当降低采用高温油炸、重油煎炒等方式食用。

选择清蒸、烤、煮、蒸等烹调方式,能够最大限度保留食品的汁水和营养,增加安全。

7.注意食品相互之间的配搭:各种食品之间需要搭配得当,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或吃进过多,都可能对身体产生安全隐患。

食品搭配应该多样化、合理,而不是单一食物过量,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

总之,饮食安全常识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实践的,它是时刻关注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掌握,做到合理膳食、加强卫生保障、注意食品烹饪和搭配,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从而保障健康和生命的质量,为我们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保障基础。

食品安全常识应知应会内容

食品安全常识应知应会内容
2.食品烹饪和消毒
-在烹饪食品前,要彻底清洁烹饪用具,如炒锅、刀具等,以避免细菌传播。
-烹饪肉类等食物时,确保食物完全煮熟,以杀死潜在的细菌和病毒。
-使用清洁的水源,确保食品洗净和煮沸,可以有效消除大部分细菌和有害物质。
3.餐饮卫生
-选择信誉良好、卫生条件优良的餐馆和食品摊位就餐,尽量避免食用不洁净的食品。
食品安全常识应知应会内容
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了解的重要问题。以下是一些食品安全常识,帮助您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您的家人的健康。
1.食品储存和处理
-骨肉、水果、蔬菜等生鲜食品应放在冰箱中保存,保持低温状态,避免细菌滋生。
-要注意食品的储存时间,尽量选择新鲜食材,不要食用过期的食品。
-烹饪前要洗净食材,特别是蔬菜和水果,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常识,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您的家人的食品安全。记住,正确的食品处理和饮食习惯对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餐桌和餐具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洁净的毛巾或纸巾擦拭嘴部和双手,保持个人卫生。
4.食品安全意识
-研究识别食品安全问题的迹象,如变、异味、肉质变色等,避免食用有问题的食品。
-定期查看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和信息,增加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了解。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贪图便宜和方便而选择不合格的食品。

健康饮食小常识100条简短

健康饮食小常识100条简短

健康饮食小常识100条简短1、多吃水果蔬菜,保持饮食均衡。

2、适量吃肉类,不宜过度食用。

3、减少盐、油、糖的摄入。

4、多喝水,饮料尽量少喝。

5、食物煮熟煮透,保持卫生。

6、适量饮酒,不要过量。

7、吃饭不宜过饱,避免暴饮暴食。

8、吃清淡的食物,避免过于刺激的食物。

9、多吃高纤维食品,有益于肠道健康。

10、吃薏米粥等食物,有利尿作用。

11、多食含孕妇要素的食品,如含铁食物等。

12、吃豆类、奶制品等高蛋白食物,营养丰富。

13、不宜空腹吃饭,会影响消化。

14、晚饭不宜太晚,避免影响睡眠。

15、对于花生、虾、螃蟹等过敏者,应忌食。

16、多吃芹菜等富含钾的食品,预防高血压。

17、空气污染严重时,宜少吃油腻的食物。

18、不宜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19、不要长时间喝咖啡,避免上瘾。

20、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预防感冒。

21、多吃鱼类,有助于补充脑部所需的脂肪酸。

22、高血压患者应该少食盐。

23、不宜食用过多含糖的食品,会影响牙齿健康。

24、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品,有助于缓解压力。

25、注意膳食营养结构的合理搭配。

26、适量食用酸奶,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27、适量吃蜂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8、不要吃变质、霉变的食品,避免细菌感染。

29、孕妇应该多吃含钙、骨胶原的食品,有益胎儿发育。

30、食品加工烤制的时间不宜过长。

31、适量吃核桃、芝麻等食品,有助于补充健康脂肪。

32、不喜欢喝水的人,可以多吃西瓜、柚子等富含水分的水果。

33、适量吃含纤维素的食品,有助于预防便秘。

34、不喜欢吃草莓的人,可以多吃橙子、柠檬等水果来补充维生素C。

35、不宜过度食用含激素的食物。

36、多吃海参、燕窝、鱼翅等滋阴补肾的食品。

37、不要吃过辣、过咸、过油的食品。

38、吃火锅时,应该注意生熟搭配,以保证健康。

39、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豆、黑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40、孕妇不要吃生的肉类和鸡蛋等食品,以免细菌感染。

41、喜爱喝茶的人,可以多喝绿茶和花茶,有益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常识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2、在商店选购食品时,应注意有无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不食用无标签或非正规生产厂家出产的包装食品,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和病死的禽、畜肉,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等。

3、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以防中毒。

严禁偷吃农户树上果、地中瓜,谨防其防虫害的药中毒。

4、不去校门口等卫生条件较差的马路摊位上买食品,尽量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果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5、食用鱼、虾、肉、蛋、奶等食品时必须保证选料新鲜、干净,不吃隔夜变味的饭菜,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6、坚持一日三餐,做到有规律进食,不暴饮暴食,也不可动不动就不吃饭,尽可能根据气候特点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特别要注意患病期间的饮食卫生。

7、不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如可乐、雪碧、橙汁等含有防腐剂、色素,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8、出现食物中毒后,应尽快消除毒物,立即上报,迅速送医院救治。

饮食儿歌饮食卫生记心头,饭前一定要洗手用餐时间不嬉笑,细嚼慢咽消化好,无证摊贩东西脏,不洁食品不进口,自带午饭要加热,生吃瓜果要洗净。

一、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手抄报内容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一、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三、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

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

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

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5、每周吃蘑菇1—2次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六、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

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

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

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七、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1、不宜空腹饮。

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

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

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内停留的时间。

关于肾病饮食健康知识2、不宜饮冰牛奶。

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

3、不宜温藏。

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

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

4、不宜久煮。

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

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5、不宜饮结块奶。

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八、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健康有效的减肥药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

九、如何正确选购饮料?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

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

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十、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

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料和食品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

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

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

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十一、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

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

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十二、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

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

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

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

各种叶菜类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十三、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制备10条原则是什么?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4、注重熟食品的贮存;5、经贮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彻底加热;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7、反复洗手;8、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清洁;9、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10、使用洁净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