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单位冷链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三篇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三篇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三篇1、疫苗储备容量:现有正在使用的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16个立方冷库各1个,有8个立方的预备冷库一个,每个接种单位今年至少配备了2台以上300升的常温冰箱,全县预计可一次容纳10万支以上新冠疫苗储存。

另外,正在招标采购安装1台15个立方的冷库,完全可以确保我县大量突击来苗的应急储存。

2、冷链设备温度监测:所有冷链设备均安装了温度自动监控设备,即使在无人现场监测的情况下,只要出现断电或冷链设备温度异常,都会在相关管理人员手机上信息提示预警。

平时,有专门工作人员对所有冷链设备进行现场监测,每天监测并记录疫苗储存温度二次,每次监测记录间隔不小于6小时。

3、断电应急处置:现有1台40个千瓦的应急发电机组1台,在冷链设备大网断电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发电,满足中心冷库所有冷链设备的电量供应。

4、疫苗冷链配送:现有疫苗冷链运输车1辆,能实现疫苗运输全程实时监控,可以满足常态情况下的疫苗配送工作,且车子配备时间较长,车况不可预测,不能承担大量应急疫苗配送,已经订购1辆新的疫苗冷链运输车,预计到今年5月份才能到位。

为了做好停电状态下的应急处理工作,保证冷链系统正常运转和疫苗质量,结合我中心可能出现的不定期停电实际情况,参考18年制定的应急预案,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做好预防:1、定期对中心仪器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避免因自身因素发生意外停电事故。

2、定期对应急发电机组进行保养维护,确保能够正常运转。

二、应急措施:1、在接到停电通知的情况下,综合科应事先将停电事项通知各科室,并由中心领导安排好发电工作。

免疫预防科须做好温控监测与记录。

2、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突然发生停电的状况下,中心领导安排人员立即确认是中心内部故障停电还是外部停电。

若系内部故障停电,应立即派人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恢复供电;若系外部停电,一方面要防止突然来电引发事故,一方面向电力部门查询停电原因,了解何时恢复供电,并将了解的情况通知中心领导。

疫苗与冷链管理

疫苗与冷链管理

疫苗与冷链管理
一、疫苗管理 二、冷链系统管理
工作要求

各级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 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 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冷链 系统管理制度,保持冷链设备正常运转,为免疫规 划工作服务提供保障。
冷链系统管理





冷链系统 冷链系统的装备 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冷链设备验收与安装的基本要求 常用冷链设备使用与维护 冷链系统的监测与评价
接种现场疫苗管理


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检查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为:将被检和对照 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 (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 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 冷藏包内的冰排溶化后应及时更换。在接种门诊,上午门诊 下班时应将未开启的疫苗存入冰箱冷藏室内。
疫苗的储存与运输
宗旨:1、保证疫苗的质量 2、保证使用的疫苗能够溯源


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免疫 策略、年度工作计划、接种服务形式、冷链储存条 件以及应急接种需要等情况确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储存数量。原则上各级疫苗储存量为:省级6个月, 市级3个月,县级2个月,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不得 超过1个月。 疫苗应按品种、批号、效期分类码放,对短效期疫 苗应当给予标记。
附着处 8月龄,2周岁 6-18月龄 2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 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 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 处 4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0.5ml 30μ 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 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 个月

疫苗使用及冷链管理

疫苗使用及冷链管理

2、冷藏箱和冷藏包 ( 1 )在使用前后,注意检查有无破损、开裂,箱 (或包)盖是否密闭,使用时冰排、疫苗配备适 当。 (2)运送和贮存疫苗时,应在冷藏箱(包)的底层 垫上纱布或纸,以吸水和防止疫苗破碎; (3)冰排应在低温条件下冻制至结露(“出汗”) 状态后,放入冷藏箱(包)。冰排整齐地摆放在箱 内四边和底部,中部摆放疫苗,上面覆盖冰排。 疫苗安瓿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 (4)每次使用冷藏箱(包)后,应清洗擦干后保存。
( 3 )其他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 求按照药典和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 4 )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冷藏车,并 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未配冷藏车的单位 在领发疫苗时要将疫苗放在冷藏箱中运输。
1、冷链管理
• 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 成的方法制成,大多为蛋白质,而且有的 疫苗是活的微生物。疫苗一般都怕热、怕 光,因为热或光的作用可使蛋白变性、多 糖降解和微生物灭活,从而影响其应有的 免疫原性及其它一些原因。因此,在储存 和运输过程中,都要求疫苗保存在一定温 度条件下。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可以通 过一系列设施、设备,人为地控制在需要 的温度范围内。
福建省冷链测温记录表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日期 时 间 温度℃ 运转 情况 室 温 记 录 人 日期 时 间 温度℃


运转 情况 室 温 记 录 人
1
上午
冷藏室
冷室
17
上 午 下 午
冷藏室
冷冻室
下午
2
上午
18
上 午 下 午
下午
. .
16 上午
. .
31 上 午 下 午
下午
• 2)疫苗运输温度监测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对运输过 程中的疫苗进行温度监测。监测内容包括 疫苗名称、生产企业、数量、批号及有效 期、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 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运输过程中的温 度变化、运输工具名称和接送疫苗人员签 名。

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管理制度一、冷链设备的配备是供免疫规划工作专用,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及领发手续,每台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卡及设备维修记录,做到帐物相符。

专物专用,严禁挪做他用。

二、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负责本单位冷链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随时了解冷链设备运转状态,确保冷链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定期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冷链设备运转情况。

三、冷链设备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安置,房间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

有足够储存疫苗的专用冰箱,配置能适应带冰接种的疫苗冷藏设备,每台设备安装专用插座,不可与其它设备或电器共用插座。

四、每台设备必须设置温度计,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冰柜的中间位置,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温度应控制在各种疫苗所需范围内,每天定时记录温度至少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完整填写温度记录表并妥善保存。

做好停电、发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寻找原因,并快速进行处理,停电时要记录停电时间,并要保证疫苗存放温度符合要求。

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五、要保持冰箱内的清洁卫生,冰箱内结霜要定期清除,结霜厚不得超过5毫米,保证冰箱使用安全。

清除结霜时疫苗应存放在适宜温度的冷藏设备内。

冷藏箱和冷藏背包每次使用后,及时取出冰排,把水倒掉并擦干净,保持内外干燥清洁。

六、冷链设备内不得存放与疫苗无关的任何物品,如尿、便、血等检验品,严禁存放私人食品、药品、过期疫苗等物品。

七、运输疫苗时,必须使用冷链设备,现场进行接种时必须使用冷藏包存放疫苗,对使用中的冷链设备进行常规温度监测,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相关要求进行记录,以便备查。

八、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严禁私自处理或变卖。

注: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的使用与维护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相关要求。

斯家场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冷链是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

但近年来用电日趋紧张 , 对冷链的运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 ,保护儿童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精神,建立预防为主、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好冷链管理,保证接种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的停电突发事件。

2、预防为主,预先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措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依法处置,冷链管理不完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处理。

三、组织管理成立冷链管理应急处理小组:1、分管领导进行统一调度,综合办公室统一安排,联系冷链设备的维修,电线线路的日常维护。

需要将疫苗送到外单位的冷库、冰箱存放时,由院办联系冷库、冰箱并安排车辆。

2、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责任到人。

负责冷链室的日常管理及停电时的监测,指导、检查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的运转、监测和预案的响应。

四、分级控制1、平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1)冷藏箱及冰排的准备,平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预防接种门诊保证冷库运转正常、配备保证20块冰排。

(2)疫苗数量的控制,公共卫生科保证一类疫苗的正常用量,预防接种门诊留有一定的机动数。

对二类疫苗的数量根据每月初预防接种门诊上报的每月疫苗使用数进行准备。

2、预案分级:(1)停电分级 , 根据停电时间的长短 , 实行三级控制措施。

A级 : 停电24小时内。

按室温在10℃-25℃之间,室温在25℃以上二种情况来处理。

B级 : 停电24小时以上。

按室温在10℃以下,室温在10℃-25℃之间,室温在25℃以上三种情况来处理。

C级 : 停电72小时以上。

按室温在10℃以下,室温在10℃-25℃之间,室温在25℃以上种情况来处理。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年版)》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年版)》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疫苗储存、运输,加强疫苗质量管理,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的疫苗储存、运输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的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还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的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还应当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三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应当配备从事疫苗管理的专职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并接受相关业务培训。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应当建立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制度,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工作。

第四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规范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疫苗储存、运输的设施设备第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应当(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配送企业、疫苗仓储企业应当根据疫苗储存、运输的需要,配备普通冷库、低温冷库、冷藏车和自动温度监测器材或设备等。

(二)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配备普通冷库、冷藏车或疫苗运输车、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冷藏箱(包)、冰排和温度监测器材或设备等。

(三)接种单位应当配备普通冰箱、冷藏箱(包)、冰排和温度监测器材或设备等。

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的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管理和维护要求:(一)用于疫苗储存的冷库容积应当与储存需求相适应,应当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以及报警的设备,备用制冷机组、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

(二)冷藏车能自动调控、显示和记录温度状况(三)冰箱的补充、更新应当选用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用冰箱。

(四)冷藏车、冰箱、冷藏箱(包)在储存、运输疫苗前应当达到相应的温度要求。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2021年版)》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2021年版)》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xx年版)》第一篇: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xx年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xx年版)》,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强化疫苗质量管理,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县疾控中心由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疫苗的储存、运输管理工作。

接种单位也应确定专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

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

二、第一类疫苗由市疾控中心、第二类疫苗由疫苗生产企业或疫苗配送企业使用疫苗冷藏车配送到县疾控中心冷库。

预防接种单位所有疫苗均由县疾控中心使用疫苗冷藏车运输配送。

并对疫苗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测,填写“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确保符合疫苗储存、运输要求。

所有疫苗在运输到位后应马上放置于相应的冷藏设施设备中,保证疫苗质量安全。

三、接收或购进疫苗时,应当索取和检查《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收货时应当核实疫苗运输的设备类型、本次运输过程的疫苗运输温度记录,对疫苗运输工具、疫苗冷藏方式、疫苗名称、生产企业、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用途、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内容进行核实并做好记录。

对资料齐全、符合冷链运输温度要求的疫苗,方可接收。

四、对验收合格的疫苗,应按照其温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冷藏设施设备中,并按疫苗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五、为保证合理使用疫苗,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要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供应、分发和使用疫苗。

疫苗出库时,应认真核对发放单位和疫苗生产企业、品种、规格、数量等,并做好出库记录。

六、定期对储存的疫苗进行检查并记录,对超过有效期或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的疫苗,应当采取隔离存放、暂停发货等措施。

接种单位需报废的疫苗,应当统一回收至县疾控中心,在县食药监局和卫计局的监督下,按照相关规定统一销毁。

销毁记录保存5年以上。

七、疫苗的收货、验收、在库检查等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16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管理制度

16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管理制度一、冷链设备的配备是供免疫规划工作专用,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及领发手续,每台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卡及设备维修记录,做到帐物相符。

专物专用,严禁挪做他用。

二、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负责本单位冷链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随时了解冷链设备运转状态,确保冷链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定期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冷链设备运转情况。

三、冷链设备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安置,房间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

有足够储存疫苗的专用冰箱,配置能适应带冰接种的疫苗冷藏设备,每台设备安装专用插座,不可与其它设备或电器共用插座。

四、每台设备必须设置温度计,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冰柜的中间位置,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温度应控制在各种疫苗所需范围内,每天定时记录温度至少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完整填写温度记录表并妥善保存。

做好停电、发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寻找原因,并快速进行处理,停电时要记录停电时间,并要保证疫苗存放温度符合要求。

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五、要保持冰箱内的清洁卫生,冰箱内结霜要定期清除,结霜厚不得超过5毫米,保证冰箱使用安全。

清除结霜时疫苗应存放在适宜温度的冷藏设备内。

冷藏箱和冷藏背包每次使用后,及时取出冰排,把水倒掉并擦干净,保持内外干燥清洁。

六、冷链设备内不得存放与疫苗无关的任何物品,如尿、便、血等检验品,严禁存放私人食品、药品、过期疫苗等物品。

七、运输疫苗时,必须使用冷链设备,现场进行接种时必须使用冷藏包存放疫苗,对使用中的冷链设备进行常规温度监测,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相关要求进行记录,以便备查。

八、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严禁私自处理或变卖。

注: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的使用与维护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相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单位冷链管理制度
一、用于储存疫苗的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二、冷链设备做到疫苗专用,有专人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三、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疫苗的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

冰箱门内搁架不应放置疫苗。

四、冷链设备要使用温度记录仪对储存温度进行监测,每天上下午各记录一次设备运转情况。

五、接收每批疫苗时均要进行验收登记,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并索要全程温度监测记录。

六、分发使用疫苗要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

七、冷链设备要定期保养,建立维修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