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概述

.
33
1.词义的获得
儿童早期往往在词义的获得上会出错,常见的错误有:
1.对成人词义过度扩充,miao 扩充为猫、狗等 2.对成人词义的缩小,桌子理解为自己家里的桌子,
原因是儿童对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抽象水平。 3.与成人词义无关,香蕉比在:
1.儿童对各种词的理解都有一个大致的顺序,但没有 绝对的年龄界限。
.
16
二、语言发展
• 一岁半后,儿童进入语言发展期。儿童语言 发展由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技能 三个主要方面构成。
语言内容:词和词相互间在传递信息及含义 时的表征关系,即语义。 语言形式: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 即语音、词法和句法。 语言运用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语言的功能和 目的;二是语言情境。
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
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
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
这说明了什么?
.
6
•
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 情境(如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而不是词 的意义。
.
7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 前语言发音是指儿童正式说话之前的各种 语音发声,类似说话之前的语音操练。
.
10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
• 这一阶段,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当他吃饱、睡醒、 感到舒适时,常常自动发音。
• 发出的声中,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重复 同一音节。
• 如a-ba-ba,da-da-da等,其中有些音节与词音 很相似,如ba-ba(爸爸),ma-ma(妈妈)等。
• 父母常常以为这是孩子在呼喊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其 实,这些音还不具有符号意义。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语言发展是他们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基石。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下面将从语言习得的阶段、特点和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Jean Piaget的发展阶段理论,学前儿童语言通过触觉反应、模仿、意象思维和符号表征等发展阶段。
在1-2岁时,儿童开始掌握基本的语音和词汇,喜欢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2-3岁时,儿童开始使用简单的句子并能理解简单的指令。
3-4岁时,儿童能够使用复合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5岁时,儿童能够使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并开始发展修辞和幽默感。
其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儿童在语音和发音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常出现音变、音缺和音代替等问题。
其次,儿童的语言表达方式简单直接,用词较少,重复使用较多。
再次,儿童的语言思维较为具体,缺乏抽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此外,儿童的语言常带有感情色彩,情感和语言发展相互影响。
最后,儿童的语言习得主要通过模仿、游戏和互动来进行,着重培养听说能力。
同时,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庭环境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语言环境是否丰富和父母的言语交流方式对儿童语言习得起着重要影响。
其次,儿童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语言发展,包括智力水平、性格特点、性别差异等。
再次,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产生影响,如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接触情况。
最后,教育和学习环境的质量也会影响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包括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
为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家长可以创造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学校可以提供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语言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社会可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学习资源,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语言交流和社交互动。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规律附: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有普遍的规律,需要经历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阶段(0——1.5岁)前语言发展是语音的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幼儿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交际能力。
语音包括音素、音节、(音节:zhao ;可以分解成因素:zh 和 ao)说话的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
(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辨音、辨调、辨义三种水平。
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2、辨调水平(4——10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
辨调阶段幼儿开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并感知语调所蕴涵的情绪。
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起来,对“灯”作出正确反应。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1、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服了。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调运用来表达情感。
3、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言发展(1.5——)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形式的获得(语音发展、语法的获得)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发展幼儿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出错误。
2-6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发音能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
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岁。
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番茄花园12> 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
儿童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

儿童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
本文将介绍儿童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生理需求引起的叫喊
出生后发出叫喊的声音是由饥饿或身体不适等生理需求引起的。
良好的自我感觉表现
约2-3个月时,儿童发出“牙牙学语”的声音,这些声音并不是言语,只是儿童的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的表现。
音组的表达
约半岁时,儿童开始发出音组,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但这仍然不是言语,只是为言语的发生准备条件而已。
词的意义发生反应
约7-8个月时,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言语活动,逐步过渡到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言语信号,但此时词的声音还不是言语信号或信号的信号,而仍然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习题及答案言语是人类社交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儿童的言语发展对于他们的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本文将提供一些习题及答案,以便大家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言语发展。
习题一:简述儿童言语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列举每个阶段的特征。
答案一:儿童言语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语言期、早期语言期和语言爆发期。
1. 前语言期:一般从出生到12个月左右。
特征包括:婴儿开始通过哭声、表情和姿势等非语言方式与人沟通;6个月左右开始发出一些元音和辅音的音节;9个月左右开始发出一些类似“咿呀”、“啊啊”之类的“假词”。
2. 早期语言期:大约从12个月到24个月。
特征包括:儿童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如“妈妈”、“爸爸”等;15个月左右开始使用简单的短语,如“给我”、“拜拜”等;18个月左右开始进行简单的“对话”。
3. 语言爆发期:大约从24个月开始。
特征包括:儿童开始迅速学习新的词汇,平均每天3个新词左右;使用的句子逐渐变长和复杂;开始将词语组合成句子来进行表达;开始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
习题二:描述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二: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包括:发音不准确、声音模仿、语音规则的逐渐掌握。
1. 发音不准确:儿童在学习语言发音时,因为面部肌肉的发育尚未完善,技能掌握不熟练,所以常常出现一些发音错误,如将/r/音发作/l/音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发展的进步,这些发音误差会逐渐减少。
2. 声音模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儿童常常通过模仿他人的语音来学习正确的发音。
他们会观察和听取成人的语音,并尝试模仿。
这种模仿能力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
3. 语音规则的逐渐掌握:儿童会逐渐学会区分母音和辅音、发现和掌握语音规则,如发音的连读和音调变化等。
这是他们逐步提高语音表达能力的关键。
习题三:解释语言发展的社会和情感影响因素,并给出例子。
儿童语言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儿童语言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儿童语言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备受关注。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对于儿童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儿童语言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感知期、单词期和句子期。
在感知期,儿童通过听力感知语言,开始发展对语音和音调的敏感性。
在单词期,儿童逐渐开始习得一些基本的单词,并学会了将语言与概念进行联系。
最后,在句子期,儿童能够组织单词成为有意义的句子,并逐渐运用语法规则。
二、学前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促进学前教育在儿童语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系统的学前教育,儿童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语言输入,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前教育中的语言环境也有助于扩展儿童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或托儿所中,儿童可以与老师和同伴进行频繁的交流,不断练习和运用语言。
三、学前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儿童往往在语言发展方面表现更好。
他们拥有更丰富的词汇量、更准确的语音和语法表达,同时具备更好的语言理解能力。
学前教育中提供的丰富的语言刺激和开展的相应活动,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四、学前教育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策略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学前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创设语言丰富的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如听故事、唱歌、玩语言游戏等,激发儿童的语言兴趣和表达欲望。
2.鼓励儿童积极参与:让儿童参与到有趣的语言活动中,如角色扮演、对话互动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重视语言的使用: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中,老师应充分利用语言进行教学交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理解和使用语言。
4.与家长合作:与家长建立密切的沟通合作关系,互相交流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共同关注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五、结论儿童语言发展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学前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沟通能力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沟通能力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基本工具,而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良好的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及其与沟通能力的关系。
一、语言发展的重要性语言发展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基石,对于他们的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通过语言,儿童能够表达思想,分享感受,理解他人,以及构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
良好的语言发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获取知识。
二、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阶段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呼喊、咿咿呀呀到能够流利表达和理解复杂内容。
以下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1. 学前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模仿和重复来学习语言,开始逐渐产生简单的词汇和句子。
2. 前言阶段(2-3岁):学前儿童开始发展出更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并开始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概念。
3. 语言爆发期(3-5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使用更加复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进行较为复杂的对话和叙述。
三、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1.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学前儿童需要身处一个语言丰富的环境中,接触到各种词汇和句子结构,这有助于他们的语言发展。
通过与孩子进行交流、阅读绘本、唱儿歌等方式,可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 听取并回应孩子的语言表达:学前儿童需要得到成人的积极关注和回应,这样他们就会更愿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成人应该鼓励孩子多说、多问并提供恰当的反馈,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3. 创设适宜的沟通场景:学前儿童需要有机会在各种场景下进行沟通,与他人互动。
这些场景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活动、游戏时间,或者是学校中的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
这样的沟通机会能够帮助他们实践语言运用,提高沟通技巧。
四、语言发展与沟通能力的关系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沟通能力密切相关。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代优的于优其点 他。 儿研 童究 ,显 这示 也, 是入 从园 另早 一的 个儿 侧童 面语 反言 映发 了展 学好 龄,前园的岭语长言的发儿展童受语幼言儿发园展教也育
的影响。
言语训练从0岁开始
年龄 1-2个月 4 个月 6 个月 10 个 月 1岁 1岁3个月 1岁6个月
1岁9个月
2岁
• 表现: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理 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直觉和对语词的理解。
勒纳伯格的关键期理论中0-1岁儿童语言发展
实足年龄
4周 12 周
16 周 20 周
6个月 8个月 10 个 月
12 个 月
会辨认照顾着的声音
语言发展
比8周时啼哭显著减少;向他说话和点头是微笑,睡者发出通常称为喔 啊声的长而尖的声音,其性质与原因相似,音调又抑扬;这种喔啊声可 持续15-20秒。 对人说话声音反应更明确了;转动头;眼睛似乎哉寻找说话声者;有时 发出一些笑声。
汇量几乎达到成人的水平,为2583;
• 3~5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当重视语言 能力的早期培养;
• 二、词类的扩大
• (一)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
最先掌握实词,然后是虚词; 其中实词掌握的顺序为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对于其它实词如副词、代词、数词掌握较晚,儿童对虚词如连词、介 词、语气词等等掌握也较晚
2岁3个月 2岁6个月
语言发展 会辨认照顾着的声音 会看说话者的嘴形 发出声音 懂得词语有含义 说出有意图的词语 会说儿语、拟声词 知道东西都有名字
给妈妈的建议 辨别哭声,给予充满爱意的悉心照顾 说话时让孩子看到嘴形,每次照料时多对孩子说话。 多说应答性的话,缓慢地重复常用的词句。 让孩子多听大人说话,边看图画边对孩子讲。 补充孩子想要表达的语词。 慢慢地扩充语词 仔细听孩子想说的话,用浅显易懂的语词对幼儿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途径
• 在主动模仿中学习
– 即时、完全模仿 – 延迟模仿 – 创造性模仿
• 在语言建构和运用中学习
– 在认知活动中学习语言 – 在交往活动中完善语言表达 – 在游戏活动中加强交往语言实践
• 发展阶段
– 0~1岁:准备期,前言语阶段 – 1~2岁:言语发生阶段 – 2~3~6岁: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1—2岁婴儿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 1岁半—2岁(双词句阶段)
– 语言发展的特点
• • • • • • • • • • 能理解的词汇数目和种类快速增长 语言理解逐步摆脱具体情境的制约,词语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反抗行为” 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语爆炸”阶段 处于双词句为主阶段,双词句增长速度加快 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榜样和示范 主动告诉婴儿一切问题,对婴儿的提问和讲述要正确对待 倾听文学作品,观看动画片 继续开展早期阅读指导 在游戏中进行词语练习
– 语言教育活动
0—1岁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 9—12个月
– 语言发展的特点
• • • • • • • • 不同的连续音节明显增加,近似词的发音增多 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 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 开口说话,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丰富婴儿的生活内容,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复进行练习强化 在行动中伴随着语言刺激,让婴儿学说话 开展早期阅读,初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 语言教育活动
0—3岁语言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 充分了解婴儿个体语言发展的差异性
• 处理好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渗透的语言 教育活动的关系 • 充分注意婴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 处理好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系
– 儿童的语言创造:迁移,替换,扩展,删简,粘连
– 语言教育活动
2—3岁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
• 2岁—2岁半
– 语言发展特点
• • • • • • • • • • 基本上能理解成人的句子 语音逐渐稳定、规范,发不出的语音逐渐减少 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句型,复合句也初步发展 疑问句逐渐增多 语言常常使用“结尾策略” 让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鼓励儿童同伴之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 随时随地帮助儿童正确使用语言 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 语言教育活动
1—2岁婴儿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 1岁—1岁半(单词句阶段)
– 语言发展的特点
• 理解语言迅速发展 • 会给常见的物体命名 • 继续讲“小儿语”,常用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 语言教育活动
• • • • • 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 多交谈,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 自制或购买图书,促进婴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 鼓励婴儿多开口,成人要耐心倾听并予以应答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游戏
0—1岁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 4—8个月
– 语言发展的特点
• • • • • • • • • • • 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 与成人交往中出现学习交际“规则”的雏形 能辨别一些语调、语气和音色的变化 懂得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理解具有情境性 出现“小儿语”,会用语音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继续坚持用语言刺激孩子,模仿学习发音 用强化、鼓励等方法诱导婴儿发音 用动作、实物配合法,建立语音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初步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 和婴儿进行“平行”的亲自阅读,初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开展语言游戏,提高听力和发音水平
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既又普遍性也有差异性。
0—1岁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 0—3个月
– 语言发展的特点
• 听觉较敏锐,对语音敏感,具有一定的辨音水平 • 与成人面对面进行“交谈”时,婴儿会产生交际倾向 • 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多为单音节
– 语言教育活动
• • • • • 用各种语音和声音来刺激婴儿 多抚摸、拥抱婴儿,并和婴儿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 睡前倾听摇篮曲等乐曲,训练婴儿的有意倾听能力 开展早期阅读,初步激发婴儿阅读的兴趣 开展一些听音和发音的游戏
– 语言教育活动
2—3岁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 Biblioteka 岁半—3岁– 语言发展的特点
• • • • • • • • • • 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 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出系统整合的语言内化能力 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 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言语功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 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儿童的语言经验 欣赏文学作品,重复和理解作品内容 组织儿童进行谈话活动 在听说游戏中发展语言能力 开展早期集体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