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山西电大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一_0001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三_0001标准答案

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三_0001标准答案

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三_0001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508
、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亿元。

A. 十
B. 一百
C. 一千
D. 一万
参考答案:D
2.
于洪俊和宁越敏教授在他们的著作《城市地理概论》中介绍了()地理学家贝里提出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式。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参考答案:A
3. ()研究了在人口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

A. 杜能
B. 韦伯
C. 廖什
D. 艾萨德
参考答案:D
4.
()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二次能源。

A. 水力
B. 石油
C. 电力
D. 煤炭
参考答案:C
5.
()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了补充。

A. 杜能
B. 韦伯
C. 廖什
D. 艾萨德
参考答案:C
6.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发展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

A. 铁路
B. 公路
C. 高速公路
D. 航空
参考答案:C
7.。

18秋山西电大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四_0005标准答案

18秋山西电大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四_0005标准答案

18秋山西电大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四_0005标准答案
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四_0005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508
、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亦即经济发展()战略。

A. 部门
B. 单一
C. 总体
D. 局部
参考答案:C
2.
支柱产业的发展,在空间上将会引起()现象,形成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A. 分散
B. 聚集
C. 汇集
D. 排斥
参考答案:B
3.
区域规划应当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发展的详细安排。

A. 产业
B. 工业
C. 农业
D. 商业
参考答案:A
4.
区域经济政策分化为两种类型即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和()
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

A. 国家
B. 地区
C. 团体
D. 民间
参考答案:A
5.
美国学者认为“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和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政策。

A. 政治
B. 经济
C. 区域
D. 国家
参考答案:B
6.
()环境是投资环境最根本的组成要素。

A. 政治
B. 经济。

18年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形考任务1

18年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形考任务1

18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形考任务1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作业1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

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

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一、简答题1.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

4.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

5.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二、论述题简述“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并谈谈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一、简答题1.简述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

2.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

3.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4.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5.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

6.简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7.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

二、论述题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三一、简答题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2.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二、论述题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四一、简答题1.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

2.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怎样借鉴国外的开发经验来实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战略?二、论述题1.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P41-422.论述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电大国开《经济学基础(会计专)》形考作业1(含答案)

电大国开《经济学基础(会计专)》形考作业1(含答案)

电大国开《经济学基础(会计专)》形考作业1(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可促进技术进步的是(B)
A.更多的机器设备
B.人力资本的增加
C.更严格的组织管理
D.更多劳动力
2、边际效用服从的规律为(D)
A.递增规律
B.条件递减规律
C.不遵循任何规律
D.递减规律
3、收入增加对(A)的需求增加,对()的需求下降
A.正常品,低档品
B.高档品,低档品
C.高档品,正常品
D.低档品,高档品
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长期来说,厂商趋于(C)
A.正利润
B.负利润
C.零利润
D.无利润
5、需求曲线越平,弹性越(D),需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越()
A.小,不敏感
B.小,敏感
C.大,不敏感
D.大,敏感
6、市场失灵的原因(AC)
A.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B.市场的完全性
C.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性
D.市场的竞争性。

山西电大新地域文化(本)形考作业(一)_0001标准答案

山西电大新地域文化(本)形考作业(一)_0001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的仰韶村而得名。

A. 山西B. 河南C. 河北D. 山东.()有尧庙和尧陵。

A. 临汾B. 太原C. 忻州D. 长治. 芮城东庄村文化遗址是属于()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

A. 西王村B. 仰韶C. 下川D.园. 陶寺遗址还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遗迹,陶寺字符是迄今为止在考古中发现的中华民族的最古老和最典型的()符号。

A.乐B.物C. 图画D. 文字. 枣园遗址位于()县枣园村。

A. 朔州B. 翼城C. 河津D. 襄汾.山西龙山文化以1978年发现于()县的陶寺遗址最为丰富和典型,因其个性特征鲜明被称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

A. 襄阳B. 汾阳C. 孝义D. 芮城. ()是陶寺遗址的一个惊人发现,它具有观象和授时的功能。

A. 陶器B. 观象台C. 石器D.器.“舜治蒲坂”,蒲坂即今()市。

A. 临汾B. 永济C. 运城D. 长治. 下川文化是一个分布广阔的遗址群,散布于中条山主峰历山东麓的山间盆地边缘,出土石制品上万件,因下川发现的石器遗存最为丰富而被命名为“()”。

A. 下川文化B. 龙山文化C. 红山文化D.韶文化0. 长治市东10公里处的老顶山,为()的纪念地,长治市委、市政府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纪念馆。

A. 黄帝B.禹C. 炎帝D. 黄帝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在峙峪文化的小石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石镞、斧形小石刀和扁圆形钻孔装饰品等,这些具有较高工艺水平的精美器物,最能表现峙峪文化的特色。

A. 错误B. 正确2. 西侯度人用火遗迹的发现,又把中国古人类用火的时间推前了10多万年,这不但是迄今所知中国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也是世界上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之一。

A. 错误B. 正确3. 从动物群生态分析,旧石器时的晋南应是四季分明的疏林草原环境。

A. 错误B. 正确4. 许家窑遗址位于大同盆地北部阳高县许家窑村,距今约10万年,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是山西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又一典型的文化遗址。

《区域经济学》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

《区域经济学》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一)(本次作业包括第一章~~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区域开发2、区域经济发展3、区域经济规划4、自然资源5、人力资本6、区域经济增长7、均衡增长理论8、非均衡增长理论9、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10、增长极11、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理论12、区域经济开发部门空间转移规律13、区域空间结构二、简单题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3、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几个部分组成?4、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5、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6、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7、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几方面?8、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有哪些要素组成?9、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0、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11、区域经济增长有哪些模式?12、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13、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三、论述题1、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3、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4、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二)(本部分内容包括第四章~~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2、区域产业结构3、配第--克拉克定律4、收入弹性5、制造业内部演变的规律6、霍夫曼系数7、地区主导产业8、地区生产专业化9、区位商10、区位因素11、产业布局指向12、新工业区13、区域贸易14、贸易条件15、区域经济合作16、生产合作17、资金合作18、区域冲突二、问题题1、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2、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3、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4、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5、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什么?8、产业布局指向有哪几种类型?9、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特征?10、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易是如何实现的?11、为什么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域贸易利益?1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13、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三、论述题1、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样变特征是什么?为什么?3、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4、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5、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态区域贸易利益?6、80年代以来,中国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易条件?7、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在中国的运用?8、中国区域贸易格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9、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城镇体系2、双中心性城镇体系3、基础设施4、经济区划5、基础产业6、能源生产弹性系数7、电网8、区域空间结构9、核心区10、外围区1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2、区域经济规划二、简答题1、简述城镇体系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一_0001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508
、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

A. 独立性
B. 知识性
C. 综合性
D. 应用性
参考答案:C
2.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提出的。

A. 杜能
B. 韦伯
C. 赖宾斯坦
D. 廖什
参考答案:C
3. 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

A. 物产
B. 物力
C. 资源
D. 技术
参考答案:B
4.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创始人之一是()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参考答案:A
5. 经济学家罗默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A. 外在的
B. 内在的
C. 引进的
D. 独创的
参考答案:B
6.
区位论对()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