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养猪学

养猪学1.猪的经济类型:脂肪型、瘦肉型、兼用型。
2.脂肪型猪的特点:脂肪含量较高,背膘厚达5—7cm,细致疏松,体长与胸围大致相等,瘦肉率45%以下,包括,陆川猪,宁乡猪,内江猪等。
瘦肉型猪的特点:体长大于胸围15—20cm,四肢较高,肌肉发达,胴体瘦肉率55—60%,包括,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等。
兼用型:肉和脂肪的生产能力较强,猪的体格较大,结构均匀,体质结实。
3.地方猪种根据起源、生产性能、外貌特点和生活环境条件,又将其分为六大类型:华北型、江海型、华中型、华南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4.华北型特点:分布最广,区域最大,体躯高大,四肢粗壮,背腰狭长,腹不太下垂,耐粗性,抗寒性和护仔性。
代表有:民猪、莱芜猪。
5.华南型:矮、短、宽、圆、肥,早熟易肥,繁殖性能稍差,肉质好。
代表品种:蓝塘猪、两广小耳花猪、陆川猪等。
6.华中型:与华南型相似,但体型较大,肉质好和体成熟早。
代表品种:金华猪,宁乡猪等。
7.江海型:性成熟早,以繁殖率高著称于世。
代表:太湖猪,姜曲海猪。
8.西南型:头大,腿粗短,毛以全黑或“六白”为主。
代表品种: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
9.高原型:体型小,似野猪,头狭长呈锥形,腹小而紧收,臀倾斜,皮的结构好及抗光化能力强。
代表品种:藏猪。
10.地方猪生产性能的特点:繁殖率高:窝产多,母性好,泌乳能力强,性成熟早。
抗逆性强:耐粗饲,耐寒耐热耐饥饿。
肉质好:风味佳,没有pse肉和dfd肉。
生长慢:饲料报酬差,胴体瘦肉率低。
体型小:初生重小,产肉率低。
11.长白猪:原产地丹麦,体型外貌:毛白色,头狭长,颜面直,耳大前倾,背腰长。
大白猪:原产地英国北部,体型外貌: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背腰多微弓。
杜洛克猪:原产地美国,体型外貌:毛棕红色,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
汉普夏猪:肩颈有一条白带。
皮特兰猪:黑白花。
12.引入品种的生产特点:生长发育迅速,饲料报酬好,胴体瘦肉率高。
体型大,初生重大,产肉率高。
猪的品种类型特性

产仔多,但对饲料
条件要求高,特别
是要求高蛋白饲料。
例如丹麦的长白、
英国的大约克夏等
品种属此类。
长白猪
▪ 3、兼用型:或称鲜肉型。这类猪肉和脂肪 的生产能力相差不大,脂肪占胴体的 40%—45%左右,膘厚3 —4厘米。 外形特点介 于脂肪和肉 用型之间。 我地大部分地 方猪属于此类。 八眉猪
(二)我省猪的主要品种
1.地方品种(或称土猪):地方品种主要 有八眉猪、内江猪、汉江猪、荣昌猪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产 仔多,护仔性能好, 耐粗饲,适应性广, 抗病力强,但生长慢, 屠宰率和瘦肉率偏低。
内江猪
▪ 2.育成品种:育成品种由汉白猪和关 中黑猪。它们生长发育较快,屠宰率 和瘦肉率较高。
汉白猪
关中黑猪
▪ 3.引进的瘦肉型品种:主要有长白 猪、杜洛克、约克夏和汉普夏。这 些品种在我省养猪生产上的主要用 途,是作为生产商品瘦肉猪的父本 品种,和当地品种母猪杂交。其共 同特点是:头小、嘴长、体格大、 早熟,后躯发育良好,腿臀肌肉丰 满,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 肉率高。
(三)饲料转化率高
❖ 猪对饲料的转化率仅次于鸡,而 高于牛羊。猪可将1公斤淀粉转化 为356克脂肪,牛羊只能转化为 250克;猪每增重1公斤活重约需 3.5—4公斤饲料,而羊则需5—6 公斤,牛则需6—8公斤。
(四)屠宰率较高
猪的屠宰率平均为70%左右,而牛为 50—55%,羊仅45%。
(五)杂食性
四、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 1、初生期:2—20斤,生长比较快。
❖ 2、细胞成熟期:20—28斤,体内器官还 不成熟,生长速度缓慢。
❖ 3、细胞分裂增殖期:80—250斤,猪体内 器官发育完善,细胞分裂增生,增重速度 最快。
猪的类型与品种认识解读学习

〔3〕华中型(19)
第八页,共五十三页。
〔4〕江海型(7)
太湖猪 姜曲海猪
东串猪 虹桥猪 圩猪 阳新猪 台湾猪
江苏、浙江、上海
江苏
江苏 浙江
安徽
湖北 台湾
第九页,共五十三页。
〔5〕西南型(7)
内江猪
四川
荣昌猪
四川
成华猪
四川
雅南猪
四川
湖川山地猪
湖北、四川、湖南
乌金猪
云南、贵州、四川
关岭猪
贵州
〔6〕高原型(1)
枫泾猪骨胳介于梅山猪与米猪之间。 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深,耳特大, 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 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 稀疏,毛丛密,毛丛间距离大,腹部 皮肤多呈紫红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 尖白色的。乳头对称,乳头数多为 16~18枚。乳头底有一黑点,称 “丁香奶〞。
枫泾猪属肉脂兼用型良种,肉质鲜美。早熟,母性 好,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成年母猪每胎产 仔14头左右。
天〔民猪〕;而国外主要猪种在200天。
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2.抗应激和适应性强 中国猪种具有高度的抗应激性和适应性,有些猪种
对严寒〔民猪等〕、酷暑〔华南型猪〕和高海拔〔藏 猪和内江猪〕有很强的适应性。 绝大多数中国猪种没有猪应激综合征〔PSS〕
3.肉质优良 4. 5.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低
第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藏猪
西藏、云南、甘肃
第十页,共五十三页。
2.我国猪品种的遗传特性
1.繁殖力强 产仔数高,如太湖猪平均产仔15.8头。 排卵数多 太湖猪平均排卵数为28.16个,比其他地方
猪种多6.58个,比国外猪种多7.06个。 胚胎死亡率低 太湖猪早期胚胎死亡率平均为19.99%,
猪经济类型及品种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1
1996年,××养猪育种中心, 从英国引入长白猪 150 头,日增重 960g , 产仔 12.38 头,料比 2.38 ,瘦肉率 61.2% (+3%), 从英国引入大约克猪 150 头,产仔 10 头; 日增重1180g(30-100kg),料比2.28, 瘦肉率60%(+3%)。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2
1999年,×××××原种猪场从丹麦引 进长白猪114头, 窝产仔12.2头, 30-100kg体重日增重960g, 料比2.46, 平均背膘9.5mm, 瘦肉率66.0%。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3
2000 年,×××××猪育种管理中心,引 进的英系大白猪, 窝产仔10.6头, 30-100kg体重日增重1130克, 料比2.38,背膘12mm, 达90kg体重日龄146天, 胴瘦率64.5%。
3、兼用型(鲜肉型) 体型和生产性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两者之间 体质结实 90kg时胴体胴体瘦肉率50—55% 背膘厚在2.5—3.5cm 国内培育的除三江白猪,湖北白猪外均属之 代表猪种 国外典型代表
特 点
苏白猪
1、东北民猪
分布在东北地区。分大民猪、二民猪和荷包猪三个 类型。全身黑色,鬃长毛密,体质强健,头中等大小, 嘴鼻长直,额部有纵行皱纹,耳大下垂。抗寒性强,耐 粗放饲养,繁殖力高,经产母猪每胎产仔高达15.3头, 乳头7~8对,双月体重12Kg以上。
一、猪的经济类型选择
猪的经济类型
瘦肉型 脂肪型 兼用型
猪的体型外貌 胴体中瘦肉和脂肪的比例 人们对肉食的爱好 不同地区供应猪的饲料种类的不同 经人们长期向不同方向选育而形成的 是品种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1、瘦肉型(腌肉型)
特 体型外貌: 头小肩轻,体躯浅 长,臀腿丰满,体形呈流浅型。一般 体长大于胸 15 — 20cm 。 生产性能;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 质转化为瘦肉,生长快,饲料转换率 高体重达 90kg 时胴体瘦肉率在 55% 以上
养猪学 第3章猪的品种(文字版)汇编

深,头颈重,体躯丰圆,皮薄毛稀,体质细致,
耐粗抗热。
具有早期沉积脂肪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饲
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体脂肪,而种用饲料中 的蛋白质转化为肌肉的能力较差。 脂肪型猪的主要指标:瘦肉率45%以下,膘厚 在5cm以上,体长大于胸围5cm以下,眼肌面积在
19平方厘米以下。
广西陆川猪是脂肪型猪的典型代表。
料利用率低,料肉比为 4.2 :1。屠宰率 67.7 %, 背膘厚 5.9 厘米,皮厚 0.3 厘米,胴体瘦肉率为 37 %,脂肪率45%。但肉质细嫩、鲜美。
(4) 杂交利用
用外来品种与陆川猪杂交,二元杂:日增重
提高14~21%,饲料利用率提高10~18%。
三元杂:日增重提高 35 .5%,饲料利用率提高 36.17%。
二、瘦肉型
瘦肉型猪的特点是产瘦肉多,脂肪少,体躯
长,头颈比例小,后躯腿臀发达,背线、腹线基
本平直,四肢长而粗壮,生长速度快,能有效地 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肌肉。
主要指标:瘦肉率在55%以上,膘厚3cm以下,
体长大于胸围15cm以上,眼肌面积28平方厘米以 上。 以大约克、 长白、杜洛克等 为代表。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地方猪种的特征、特 性还呈现出某些规律性的变化:
(1)体型上是“北大南小”;
(2)毛色上是“北黑南花”;
(3)在产仔数上,以长江下游的太湖猪为
最高,向北、南、西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我国地方猪品种类型
我国地方猪品种一般按自然区域分类,共划分 为六大类型,具体归属的猪种如下。 华北型:民猪、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
体重达78公斤。
(2)繁殖性能
性成熟早,小母猪约 4 月龄,体重不到30 公斤时开始发情, 小公猪2~3月龄时就能爬跨 配种。多在 6 ~ 8 月龄体重达 4 0公斤以上时开始配 种,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2头。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资料

母猪在3—4月龄达性成熟
易沉积脂肪
D.代表猪种
太湖猪 江苏的姜曲海猪 浙江的虹桥猪
江海型 (7)
太湖猪(二花脸,梅山,枫径,) 姜曲海猪(江苏) 东串猪(江苏) 虹桥猪(浙江) 圩猪(安徽) 阳新猪(湖北) 台湾猪(台湾)**
V、西南型
A.地理分布 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湖北西南部和湖南西北部 本区地形复杂,以小地为主,其次是丘陵,海拔一般在千米 以上,盆地也在400—700米之间 包括:湖北省的西南部、湖南省的西北部、四川省的东部、
C.猪种特点
生产性能介于华北华南型之间 繁殖性能中等偏上 每窝10-13头 生长相对较快 经济成熟期早 肉质细嫩 品质优良
D.代表猪种
湖南宁乡猪 湘西黑猪 广东大花白猪 南阳黑猪 浙江金华猪 华中两头乌猪
华中型(18+1)
华中两头乌猪(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监利,通城,东山
清平猪(湖北)
* 南阳黑猪(河南)
B.体形外貌
体躯高大 背狭而长直 四肢粗壮 骨骼发达 头嘴长直 耳大下垂 额部多纵行皱纹 皮厚、被毛多为黑色,偶尔在末端出现白斑 乳头数8对左右
C.猪种特点
抗寒力强 护仔性极强 肉味香浓 繁殖性能好、窝产仔数多在12头以上
D.代表猪种
东北民猪 西北八眉猪 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的黑猪 山东莱芜猪 淮南猪 安徽的定远猪 河北的深县猪
养猪学
鄂尔多斯市农牧学校 米晓民 主讲
第二节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一、猪的经济类型 二、猪的品种
一、猪的经济类型
猪的经济类型
瘦肉型 脂肪型 肉脂兼用型
生产肉脂性能:胴体中瘦肉和脂肪的比例 猪的体型结构 人们对肉食的爱好 不同地区供应猪的饲料种类的不同 经人们长期向不同方向选育而形成的 是品种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猪的品种与类型课件(共87张PPT)《猪生产》

3)外貌特征:
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 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 前倾或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腿 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 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
44
3)繁殖性能
①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的日龄230~250天,体重120kg以上。 ②总产仔数,初产9头以上,经产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40kg以上, 经产45kg以上。 ③乳头数6-7对。
3、猪种特点:生产性能介于华北华南型之间。 4、代表猪种:华中两头乌猪(湖南、湖北、江西、广西),金华猪(浙
江)。
华中型 金华猪
特点:繁殖率高、肉质好, “金华火腿”。外形特征:
“两头乌”。
享有世界声誉
22
金华火腿肠材料
金华火腿肠
(四)江海型 (华北、华中过渡型)
1、地理分布:分布于华北型和华中型分布区之间的狭长过渡地带。 2、体形外貌:头大小适中、额宽皱纹深、有纵有横、多呈菱形、耳大下垂、
好 肌肉结实。繁殖力较低每窝平均产仔数8-10头,出生重较小平均 0.6kg。
荣昌猪 享有世界声誉
西南型 内江猪
特点:适应性强, 配合力好。
31
(六)高原型
1、体形外貌:体型紧凑、头狭长呈锥形,四肢发达、系短而有力 蹄
小结实,嘴尖长而直,耳小直立,背窄微弓 、腹小,臀倾斜心肺发达, 身体健壮、善于奔跑,皮厚毛密、冬季生绒毛,乳头5对。
2.1.1猪的品种与类型
目录 CONTENT
0
1
地方品种
0
2
引进品种
0
3
培育品种
0
4
猪的经济类型
一、我国的地方猪种
华北型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不简 足答
: 引 入 猪 种 的 优 点 与
猪名 、词 白: 带瘦 猪肉
型 猪 、 脂 肪 型
作 业
谢谢观看
二、培育品种
1.三江白猪 : 原产于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由长白公猪作父本, 民猪作母本,经杂交选育而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瘦肉型猪品种。 全身 被毛白色,嘴直,两耳下垂或稍前倾,背腰较长,平直,后躯丰满 。四肢强健,蹄质坚实。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为187 kg , 成年母猪平 均体重为138 kg 。 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猪10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 绪13头。生长肥育猪平均日增重500g以上,饲料利用率3.32:1 , 瘦 肉率58%以上。
太湖猪
虹桥猪 姜曲海猪
4. 西南型
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以及湘鄂的西部。猪头较大 , 颈粗短,额部多有横行皱纹,背腰宽而凹,毛色全黑或黑白花。 乳 头6-7对 , 产子数 一 般为8-10头,该类型猪屠宰率和繁殖率略低,代 表猪种有荣昌猪、内江猪等。
荣昌猪 ("飞花"和"洋眼)
内江猪
5. 华中型
两广小花猪
香猪 滇南小耳猪
3. 江海型
主要分布于汉水和长江中下游沿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毛黑 、 有少量白斑 头,中等大小, 耳 大下垂,背腰稍宽,平直或微凹,腹大骨骼粗壮,皮厚,且 乳头在8对以上 , 窝产子13头以上,高产者达15头以上。该类型猪的最大优点是 繁殖力极强,缺点是皮厚,体质不强,代表猪种有太湖猪,虹桥猪, 姜 曲 海 猪 等。
民猪
八眉猪 黄淮海黑猪
2. 华南型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和西南部边缘地区,毛色多为黑白花,在头,臀部 多为黑色,腹部多为白色,背膘宽,但多凹,腹大下垂,腿臀丰满,头较小, 面部微凹,耳小直立。皮肤比较薄,毛稀,繁殖力较差,有乳头5-6对,产仔610头,该类型猪的优点是早期生长快,骨细,屠宰率高,缺点是抗逆性差,脂 肪多,代表猪种有两广小花猪、香猪、滇南小耳猪,海南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猪的经济类型
猪的瘦肉型品种
猪
猪的脂肪型品种特点
猪的经济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猪的品种分为三种类型: 1.瘦肉型 2.脂肪型 3.肉脂兼用型
猪的经济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猪的品种分为三种类型: 1.瘦肉型 腿臀发达,肌肉丰满,背腰平直或稍弓,背膘厚在 1.5~3.5厘米。中躯呈长方形,一般体长大于胸围15 ~20厘米,瘦肉重占胴体重的55%以上。 从丹麦引进的长白猪属于瘦肉型。
猪的经济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猪的品种分为三种类型: 2.脂肪型 体躯短、宽、矮、肥。背膘厚4厘米以上。中躯呈 正方形,体长与胸围基本相等,二者差不超过2厘米 。瘦肉重在45%以下。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品种均属脂肪型。
猪的经济类型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猪的品种分为三种类型: 3.兼用型 这类品种的猪生产性能介于两者之间,胴体中瘦肉重占 45-55%。生产肉和脂肪的能力都强,其肉脂品质优良。 我国培育的大部分品种如哈白猪、新金猪、新淮猪、上 海白猪等均属这种类型。
作业
三.判断题 1.从畜牧业发达国家实現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畜牧业产值 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均在50%以上。( ) 2.瘦肉型猪的中躯呈长方形、体长与胸围基本相等。( ) 四.简答题 1.简述瘦肉型猪的特征 2.简述脂肪型猪的特征
作业 1.猪的经济类型分几种?
2.猪的瘦肉型品种特点?
猪
3.猪的脂肪型品种特点
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畜禽生产 2.瘦肉型猪 3.脂肪型猪 二.选择题 1.瘦肉型猪的背膘厚不应超过( )cm
A1.5 B.25 C.3.5 D.4.5 2.脂肪型品种猪的瘦肉率一般在( )以下 A.40% B.45% C。58% D.60% 3.下列关于瘦肉型猪的品种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瘦肉率在55%以上 B.体特点是短,宽,圆、矮、肥 C.体长和胸围之差大于2cm D.背厚在4cm以上 4.脂肪型品种猪能产生大量的脂,其背膘厚应为( ) A.1.0cm以下 B.1.5m以下 C.1.5-3.5 D.4.0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