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诊断与治疗(1)
肝病的临床管理与治疗新思路探讨-241-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41-肝病的临床管理与
治疗新思路探讨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解读
1、利福昔明对C型HE有一定治疗作用,()mg/d,口服,每日2~4次
A、100-500
B、500-800
C、800-1200[正确答案]
D、1000-1800
E、1500-2500
2、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以()为核心,炎性介质及多种毒性物质共同作用导致脑功能紊乱
A、肝损伤
B、氨中毒[正确答案]
C、低钠血症
D、高血钾
E、炎症反应
3、哪个类型的HE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基础上,其重要特征是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A、A型[正确答案]
B、B型
C、C型
D、D型
E、E型
4、哪个类型的HE发生于慢性肝损伤及肝硬化等肝病基础上()
A、A型
B、B型
C、C型[正确答案]。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

80Chin J I“ab Didgn,January.2()19,Vol23・M).1参考文献:[1]吴朝贵,底伟.CDFI超声诊断膀胱癌的价值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05):473.[2]游涛•许荣.膀胱癌的超声诊断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0):74.[3]张秀红.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IJ1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668.[4]范玉华•张凌,钟世强.-: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4,37(04):229.[5]刘红权•陈艳.膀胱不同部位肿瘤的多层CT及多普勒超声检出率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6):117.[6]叶青盛.膀胱三维超声影像重建与膀胱肿瘤超声治疗的探索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7]张宇•黄基正,曾宁•等.三维超声断层成像在膀胱肿瘤的诊断及其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3):242.[8]于一飞.超声及CT对膀胱肿瘤诊断价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9]于企•尹东梅.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8):127.[10]刘新颖.一:•维腔内超声诊断膀胱肿瘤的价值[A].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201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2015:1.(收稿日期:2018-03-10)文章编号:1007-4287(2019)01-0080-03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汝琳",王悦b,刘杨",孙伟霞I•牛俊奇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a.肝胆胰内科・b.肾病科•吉林长春130021)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主因“发现尿蛋白阳性1年余,血肌酹升髙1天”入院。
医务人员丙肝防治知识调查问卷

医务人员丙肝防治知识调查问卷一、一般项目1.医院级别:①一级;②二级;③三级;2.科室: ;从事本职工作年限:年;3.性别: ①男;②女;4.年龄: 岁5.学历:①高中(中专)及以下;②大专;③本科;④硕士及以上;6.职业:①医生;②护士;③实验室技术人员;④管理人员;⑤工勤人员;⑥其他.7.职称:①初级;②中级;③副高级;④高级;8.接诊丙肝病例数量: 人/每日;(或人/每周;或人/每月)②不知道;二、丙肝防治知识1.丙肝是由什么引起的?①细菌;②DNA病毒;③RNA病毒;④其他;⑤不知道;2.丙肝的传播途径(可多选)①血液传播;②呼吸道传播;③性传播;④母婴传播;⑤消化道传播3.丙肝和乙肝可以互相转化吗?①可以;②不可以;③不知道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性传播感染丙肝的机率更高?①是;②否;③不知道5.丙肝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可多选)①医源性感染,如不安全注射、输血/血制品等;②共用餐具;③共用针具注射吸毒;④非医源性感染,如穿耳孔、纹身等;⑤不洁性行为;⑥其他(请注明)6.丙肝的将点(可多选)①大多数病人症状明显;②易发展为慢性;③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④能治愈7.目前是否可以通过接种丙肝疫苗预防感染?①可以;②不可以;③不知道8.感染丙肝后多长时间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RNA?①1-3周;②4-6周;③不知道9.确诊为丙肝的实验室检测依据为:①抗-HCV阳性;②HCV-RNA阳性;③不知道;10.丙肝的诊断分类中,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为:①血清抗-HCV阳性;②血清HCV-RNA阳性;③临床表现;④不知道;11.慢性丙肝是指感染丙肝病毒持续几个月以上?①3个月;②6个月;⑤12个月;④不知道;12.丙肝可治愈吗?①可以;②只能缓解,不能治愈;⑤不知道;13.丙肝的法定报告时限是:①即时;②12小时;③24小时;④48小时;⑤其它(请注明)14.最近1年内是否接受过丙肝相关的培训?①是(次);②否15.对于丙型肝炎的筛查(可多选);①建议对所有HCV高感染率人群提供HCV抗体检测服务;②建议对所有HCV抗体检测阳性者进行RNA检测;③建议对有HCV暴露史或危险行为的人群提供HCV抗体检测服务;④建议无需对所有HCV抗体检测阳性者进行RNA检测,抗-HCV阳性即可确诊为丙肝病例;16.防止医务人员发生丙肝院内感染的防护措施有(可多选):①加强防护知识宣教;②使用公共毛巾;③避免锐利器械刺伤;④使用保护屏障,如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⑤接种丙肝疫苗;⑥其它(请注明)17.医务人员发生丙肝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措施为(可多选):①立即局部伤口处理,并及时上报;②24小时内进行HCV-RNA感染监测,如为阴性即可排除感染;③确诊感染HCV后尽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己韦林抗病毒治疗;④其它(请注明)18.医务人员在预防血源性疾病的感染中,应遵循安全注射的原则(可多选):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②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品;③多位患者可以共用注射针、套管针和静脉输液系统等;④其它(请注明)19.您检查过自己的丙肝抗体吗?①检查过,结果阳性;②检查过,结果阴性;③没检查过,觉得没必要;④没检查过,觉得费用贵;⑤虽然觉得应该测,但一直没机会。
传染病学2 (1)

传染病学2一、选择题A1型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疾病,目前尚没应用主动免疫的是() [单选题] *A.结核病B.天花C.脊髓灰质炎D.疟疾(正确答案)E.麻疹2.一位发热患者,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这位患者的热型应该是() [单选题] *A.稽留热B.弛张热(正确答案)C.间歇热D.回归热E.马鞍热3.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单选题] *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正确答案)B.前驱期、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C.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D.初期、极期、恢复期E.早期、中期、晚期4.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为() [单选题] *A.隐性感染(正确答案)B.病原携带状态C.潜伏性感染D.显性感染E.病原体被清除5.接种下列哪种制剂无法获得主动免疫() [单选题] *A.活疫苗B.灭活疫苗C.抗毒素(正确答案)D.类毒素E.菌苗6.菌痢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A.菌群B.内毒素(正确答案)C.外毒素D.机体免疫E.细菌数量7.能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药物是() [单选题] *A.万古霉素B.氟康唑C.氧氟沙星D.红霉素E.金刚烷胺(正确答案)8.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单选题] *A.侵入的子孢子数量B.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C.裂殖体在红细胞内发育的时间(正确答案)D.机体免疫力强弱E.疟原虫毒力强弱9. 拉米夫定的主要作用是() [单选题] *A.降低ALTB.促进肝细胞再生C.促进HBeAg转换D. 抑制HBV-DNA复制(正确答案)E.减少病毒变异10.关于传染病的治疗,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有些中药具有抗微生物作用B.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药物C.传染病的病原疗法即抗生素疗法(正确答案)D.针灸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后遗症E.治疗方案必须个体化11.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 [单选题] *A.外毒素B.肠毒素C.内毒素(正确答案)D.H抗原E.O抗原12.疟疾是由下述哪种虫媒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单选题] *A.蜱B.伊蚊C.库蚊D.按蚊(正确答案)E.白蛉13.以下属于广谱的抗病毒药物的是() [单选题] *A.利巴韦林(正确答案)B.奥司他韦C.阿昔洛韦D.更昔洛韦E.恩替卡韦14.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不包括() [单选题] *A.同性恋和异性恋者B.经常输血和血制品者C.静脉药瘾者D.同HIV感染者共同进餐者(正确答案)E.性乱交者15.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以下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单选题] *A.艾滋病B.鼠疫(正确答案)C.狂犬病D.疟疾E.麻风病16.在霍乱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单选题] *A.侵袭力B.霍乱毒素(正确答案)C.内毒素D.神经毒素E.CAMP17.被带有HBsAg阳性血污染的针头刺破手指时,最重要的措施为() [单选题] *A.过氧乙酸泡手B.局部擦碘酒消毒C.肌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D.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E.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18.有关重型肝炎的概念,哪一项正确的() [单选题] *A.重型肝炎发生率约占全部肝炎病例的5%~10%B.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不超过10天C.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型肝炎的主要区别,是亚急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出现较早,常发生在病程早期D.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持续6个月以上者E.在甲型至戊型肝炎病毒中,我国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重型肝炎最常见(正确答案)19.下面哪一项不是戊型肝炎的特点() [单选题] *A.通过污染食物和水传播B.发生在妊娠妇女中病死率高C.是成人急性肝炎的主要原因D.需抗病毒治疗,病死率高(正确答案)E.黄疸比甲型肝炎严重20.艾滋病病死率高,平均存活期() [单选题] *A.12~18个月(正确答案)B.30~36个月C.3~6个月D.20~30个月E.36~48个月A2型题(每题2分,共6分)21.患者,男,40岁。
15.年丙肝网络专家考核.试卷(答案)(1)

2019年丙肝网络州(市)级专家考核.试卷单位:_________ 科室: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般情况性别:①男②女年龄:周岁文化程度:①高中/中专及以下②大专③本科④硕士及以上职称:①初级②中级③副高级④正高级科室:工作年限:年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2题)1. 丙肝是由什么引起的?( B )A、细菌B、病毒C、其它(请注明)2. 丙肝可以治愈吗?( A )A、可以B、只能缓解,不能治愈C、不知道3. 丙肝临床诊断病例分急、慢性两期,正确吗?( B )A、正确B、不正确C、不知道4. 目前是否可以通过接种丙肝疫苗预防感染?( B )A、可以B、不可以C、不知道5. 确诊丙肝唯一可靠的实验室检测依据为( B )A、抗-HCV阳性B、HCV-RNA阳性C、不知道6.对符合报告并已上报的临床诊断病例,由于医院进行核酸检测需要一段时间,1周以后实验室回报:HCV-RNA(4.28E+6)参考值:<1.0E+3 IU/ML,对于该病例我们应该怎么做?( C )A、不需要处理B、与疫情管理人员联系,马上删除病例C、及时联系原填卡临床医生填写订正卡片,将该病例订正为确证病例,并根据病程、临床表现或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期7.对符合报告并已上报的临床诊断病例,由于医院进行核酸检测需要一段时间,1周以后实验室回报:HCV-RNA(未检出)参考值:<1.0E+3 IU/ML,对于该病例我们应该怎么做?( C )A、不需要处理B、与疫情管理人员联系,马上删除病例C、及时联系原填卡临床医生填写订正卡片,将该病例订正为其他疾病8. 慢性丙肝是指感染丙肝病毒持续几个月以上?( B )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不知道9. 某患者就诊时发现抗-HCV(+),感染科医生会诊后发现,该患者既往无丙肝诊疗史。
征求患者意见后行核酸检测,结果示:HCV-RNA(1.68E+5)参考值:<1.0E+3 IU/ML,该病例是否需要报告疫情?( A )A、需要B、不需要C、不知道10.目前治疗丙肝国内规范有效的方法是:( C )A、保肝、降酶治疗B、中医治疗C、干扰素+利巴韦林D、不知道11. 丙肝的法定报告时限是:( C )A、即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12. 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D )A、HCV只能通过输血传播B、血清抗HCV是有保护性抗体C、丙型肝炎临床表现明显D、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很高E、急性丙型肝炎时不应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题)1. 丙肝的传播途径为(可多选):√□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消化道传播2. 丙肝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可多选):√□医源性感染,如不安全注射、输血/血制品等□共用餐具√□共用针具注射吸毒√□非医源性感染,如穿耳孔、纹身等□其它(请注明)3. 丙肝的特点(可多选):□大多数病人症状明显√□易发展为慢性√□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其它(请注明)4. 急性丙肝的临床表现为(可多选):√□病程在6 个月以内√□全身乏力□出现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食欲减退、恶心□其它(请注明)5. 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哪项叙述正确?√□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应用血源疫苗免疫以预防感染√□血清中可检测出病毒RNA√□绝大多数为血源性传播三、判断题(正确请打“√”,错误请打“×”)(每题2分,共10题)1、只要HCV-Ab阳性就需要抗病毒治疗。
门诊特殊疾病(十八种病)――诊断标准

门诊特殊疾病(十八种病)――诊断标准省直医保门诊十四种特殊疾病诊断标准一、重症冠心病诊断范围界定在以下四型:1、心绞痛型冠心病2、心肌梗死型冠心病3、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4猝死型冠心病。
(一)心绞痛型冠心病1、有典型症状和体征。
(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3.4级,但仅供参考)2、典型心电图或(排除其他因素的)心肌酶学改变。
3、冠脉造影:单支狭窄程度≥70%(左主干≥50%);或两支以上狭窄均50%。
4、多层螺旋CT提示有明确冠状动脉狭窄。
具备1+2基本条件再加3或4任何一项符合诊断标准。
(二)陈旧心肌梗死(见后单列)(三)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1、心脏扩大(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心脏扩大,对有高血压、心绞痛病史者应重点考虑)。
2、心力衰竭3、4级。
3、心律失常(比较明显的心律失常,如出现短阵室速,24小时室早≥5000个)。
1+2+3符合诊断标准。
(四)猝死型心脏病有发病的确切证据,经抢救存活者。
二、陈旧性心肌梗死1、具有典型急性心梗病史(心电图、酶学改变等)。
2、急性心梗后8周内仍见陈旧心梗心电图。
3、放射核素检查显示梗死后斑痕。
4、冠脉造影,见三支冠脉中任何一支完全阻塞。
(具备1+2基本条件,再加3或4任何一项符合诊断标准。
)三、风心病1、心脏彩超诊断。
2、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3级。
(联合瓣膜病或单个瓣口中等程度的狭窄及关闭不全)。
1+2符合诊断标准。
四、高血压合并症原则界定在按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属极高危险组。
(1)血压水平(持续)3级(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2)高血压的1~2级伴靶器官损害。
要求:靶器官损害: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死,即往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的头部CT检查结果);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酶升高);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3级)。
具备上述任何一条均符合诊断标准。
五、肺原性心脏病原则界定在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甲肝疾病常识】 丙肝1

丙肝的症状及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临床症状(一)潜伏期丙型肝炎2周—6月,平均40天。
临床表现(二)临床经过1、急性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
丙型肝炎超过50%转慢性。
(1)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三期,总病程2—4个月。
黄疸前期:丙型肝炎起病相对较缓,仅少数有发热。
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
此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
本期持续1—21天,平均5—7天。
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1—3周内黄疸达到高峰。
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
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痛。
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
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本期持续2—6周围。
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
相比之下,黄疸型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主要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
恢复较快,病程大多在3个月内。
有些病例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
实际上无黄疸型发病率远高于黄疸型。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多无明显症状或症状很轻,无黄疸型占2/3之上。
多数病例无发热,血清ALT呈轻中度升高即使是急性黄疸型病例,血清总胆红素一般不超过52umol/L。
2、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
传染病学:肝炎1

大球形 颗粒
管形 颗粒 小球形 颗粒
图
HBV三种颗粒,电镜,负染×120000
乙肝病毒
HBV DNA
核心抗原 HBcAg
表面抗原 HBsAg
DNA 聚合酶
e抗原 HBeAg
病
原
学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 独特而精密由不完全环状双链DNA组成, 长的为负链,含3200个碱基(bp) 短的为正链,50%~80%负链 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负链 S区、C区、P区、X区
流行病学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 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 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 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 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 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亦未发现HBV 能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病
原
学
形态结构 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 HAV基因组:单股线状RNA,7478核苷酸 三个编码区(P1、P2、P3) P1—编码结构蛋白 P2、p3---非结构蛋白 基因型:7个,我国Ⅰ型 血清型:1个, 1个抗原抗体系统:抗-HAVIgM 抗-HAVIgG
HAV
全球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地理分布
HBsAg 流行率
7% - 高 2-7% - 中 <2% - 低
甲型
传染源
急性病人 隐性感染者
乙型
急性病人 慢性病人 慢性病毒携带者
丙型
(同乙型)
丁型
(同乙型)
戊型
(同甲型)
传播 途径
粪 -口
血液体液(水平): 输血/血制品 注射器/针制品/手术 性接触 母婴(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 • • • 利巴韦林有效预防复发,提高SVR率 当利巴韦林用药剂量>10 mg/kg/天,SVR率呈剂量依赖性 利巴韦林起始剂量与SVR率成正比 基因1型—降低利巴韦林暴露剂量将会显著改变复发率和 SVR率 基因2/3型—利巴韦林总体暴露剂量越高,SVR率越高 利巴韦林用药剂量>15 mg/kg/天,贫血发生率呈剂量依赖 性 治疗中利巴韦林减量原则—不宜减量过快(建议200 mg/次) 通过使用EPO维持利巴韦林用药剂量 可以明显提高SVR率
• • • •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影响疗效的因素
• 除了明显的肥胖、合并HBV及HIV感染者、年龄大于40岁、 感染时间长,肝纤维化程度重等因素外,对于基因2或者3 型的患者,采用PEG-INF-a联合的RBV方案,无论是24周 疗程还是48周疗程,也无论RBV按800mg∕d剂量,还是提 高到1.2g∕d,其SVR率均可达到77%。 • 治疗前的病毒载量水平>2*10的6次方copies∕ml,基因1型 的患者,SVR率明显降低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 HCV基因型、病毒载量、宿主IL28B基因型,以及患者的 体重是决定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我国HCV感染者70%~80%为基因1型,普通IFN-a的治疗 效果较差,普通IFN-a单药抗HCV规范治疗48周的持续病 毒学应答(SVR)率仅为13%,联合RBV也仅达到40% 左右。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药物基本信息----INF-a和复合INF-a
• INF-a和复合INF-a无论亚型或亚型组合如何,单用时疗效 大致相当。INF-a用量为3MU,皮下注射,每周三次。疗 程为6个月,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约为6%,疗程12 个月时SVR可上升至16%。 • INF-a联合RBV,疗程为6个月,SVR率为34%;联合RBV, 疗程为12个月,SVR可提高到42% • 复合INF-a用量为9ug,皮下注射,每周三次
HCV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
1.血液、体液传播是HCV感染的主要途径 2.静脉吸毒、经性传播途径是目前感染HCV的高危途径 3.引起皮肤、黏膜破损的医疗或生活行为导致HCV感染要引 起重视
HCV流行病学特点----HCV高危人群
献血或献血浆者 有输血史或血液制品或大手术史(包括器官移植)患者 静脉内滥用毒品者 血透析患者 医疗卫生人员及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 纹身者 易发生外伤者 HCV RNA阳性者的异性伴侣及男性同性恋或多个性伴侣者 HCV RNA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抗-HCV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以前有HBV感染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
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Fra bibliotek疗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周晓琳
主要内容:
1. HCV流行病学特点
2. HCV的自然史 3. 丙型肝炎的诊断
4.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5. 应答指导的治疗
HCV流行病学特点
1. HCV感染成全球性流行状态,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 因之一 2. HCV是我感染率和流行模式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3. 我国1992~1995年的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 般人群中抗HCV阳性率平均为3.2%,但2006年的研究显示 约为0.43%
HC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中,HCC是肝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丙型肝炎的诊断
1. HCV感染后有55%~85%转为慢性HCV感染 2. 急性HCV感染较少诊断,因多数急性感染患者无症状, 且多为数年后体检才发现曾感染HCV;HCV感染通常事通 过常规体检或献血筛查时发现 3. 对于转氨酶持续升高或有危险因素(在1990年以前输过 血,有毒品注射史)时应怀疑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4. 要重视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提高SVR的有效措施
• 对于基因1型,病毒载量水平>2*10的6次方copies∕ml的患 者,每周一次PEG-INF-a联合的RBV800mg∕d治疗24周, SVR率仅为16% • 如疗程不变,RBV用量增加为1.0~1.2g,则SVR率可提高 至26% • 如RBV用量不变,疗程延长至48周,SVR率可提高至35% • 如同时将RBV用量增加为1.0~1.2g,疗程延长至48周,则 SVR率可提高至46% • 因此,调整RBV的剂量和延长疗程是提高慢性丙肝治疗 SVR的有效措施
HCV流行病学特点
• 隐匿杀手首次现形
1989年,由Michael Houghton领导的研究组首次克隆、鉴定丙肝病毒基因序列
HCV流行病学特点
• 黄病毒属1 有衣壳蛋白包裹2 正义单链RNA (9.6 kb)1,3 3000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3
HCV特征
• • •
•
•
已知6种基因型,>80个亚型4
• PEG-IFN-a治疗联合RBV规范治疗48周可以使SVR率提 高到63% • 应用RGT原则指导临床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SVR率, 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徒劳治疗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现有药物与疗效
1.INF-a和RBV是现有治疗慢性丙肝的基本药物。INF-a有三 种,其一为单一分子的INF-a,又称普通INF-a;其二为复 合INF-a,为组合了不同亚型的INF-a;其三为聚乙二醇化 的PEG-INF-a 2.目前治疗慢性丙肝的疗效以PEG-INF-a联合的RBV方案为 最佳,其次是INF-a联合RBV,不能耐受RBV或有RBV使 用禁忌症时,可使用INF-a单药方案治疗,RBV单药对 HCV无效
• 派罗欣+利巴韦林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SVR率: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 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
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竞争性抑制单磷酸次黄嘌呤脱氢酶 免疫调节
诱导丙肝病毒的变异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临床用药关键 起始足量
争取保量
全程使用 小幅度减量
阻止疾病进展 无症状
(坏死 / 纤维化)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治疗目标和意义 1. HCV感染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最大限度的抑制或清除HCV, 表现为HCV RNA持续阴性、肝脏酶学指标和肝功能 (ALT、AST、GGT、胆红素、白蛋白)正常,从而达到 减少HCV相关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发生,延长生存时 间,提高生活质量。 2. 目前PEG-IFN-a治疗联合RBV仍是亚太地区的标准治疗方 案。规范有效的抗HCV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控制HCV的传播和疾病的发展
3.慢性HCV感染的临床转归其预测因素包括宿主相关因素(如年龄、性 别、体重、种族、遗传易感性等),病毒相关因素(如HCV RNA水 平、基因型等)及合并因素(如酒精、合并HBV/HIV感染、环境毒物 等)
4.慢性HCV感染可引起肝外病变如并发皮肤疾病、肾炎及特发性混合型 冷球蛋白血症等 5.通过抗HCV治疗可以阻止慢性丙肝患者病情进展,改善HCV感染自然 史
HCV的自然史
急性 丙型肝炎 急性 丙型肝炎 急性 丙型肝炎
急性 丙型肝炎
急性 丙型肝炎 急性 丙型肝炎 急性 丙型肝炎
从感染HCV到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进程
每年死亡约28万 每年1~4% 高至20%
~80%
肝病相关死亡 HCC相关死亡
肝硬化患者 (N = 254) 平均随
访96个月2
18.6%
70.7%
丙型肝炎的诊断----慢性丙肝的定义
• 慢性丙肝的定义
抗HCV(+)
HCV-RNA(+) 维持6个月以上 伴ALT↑或ALT正常
丙型肝炎的诊断----各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筛查
制定治疗方案 诊断
评估病变 程度
鉴别患者基线特征
抗HCV检测
HCV RNA定性检测
肝活检
HCV RNA定量检测 HCV基因型检测
HCV RNA定量检测
评估预后 评价病毒 学应答
治疗过程
丙型肝炎的诊断----慢性丙肝的筛查、诊断流程
丙肝抗原抗体检测(+)
丙肝病毒定性检测(+) 丙肝病毒的基因型检测
丙肝病毒定性检测(—) 已经自愈
基因1型 HCV RNA定量检测 派罗欣+RBV 联合方案治疗
基因2/3型
派罗欣+RBV 联合方案治疗
时间 时间
时间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抗病毒活性更持久,一周内有效抑制病毒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是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首选方案
•
迄今为止,派罗欣+利巴韦林是针对丙肝总体 SVR最高的治疗方案
– 达成早期病毒学应答
– 治疗期间维持HCV RNA阴性 – 疗程结束后,降低复发率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普通干扰素α的局限性 • 皮下注射后快速吸收 • 血清浓度波动大 • 抗病毒程度不充分 • 系统分布广 • 肾脏清除率高 • 血清半衰期短(2 至 5 小时)
血清干扰素水平 (U/mL) 血清干扰素水平 (U/mL) 血清干扰素水平 (U/mL)
派罗欣®创新性设计, 维持一周内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给药更方便
HCV流行病学特点----基因型及其分布
1. HCV分为6个基因型及众多的亚型和准种,其分布有地域 差异。中国大陆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其次是2a和2b 型。香港地区6a型占第二位,广东地区6a型有增多趋势, 而重庆地区HCV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
2. 国内自采取无偿献血政策以来,献血人情HCV感染检出率 明显降低。部分地区输血感染和其他途径感染者有明显差 异。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