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实际监测法 监测数据包括:普查监测数据、历史监测数据和在线
监测数据;
计算原则: 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有累计流量的,按废水流量加权平均 浓度和年累计废水流量计算求得;没有按照瞬时排放量求得。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按监测的瞬时排放量和年生产时间求 得。
Page 4
Page 5
烟气在线 监测
Page 6
增的千分数。
Page 23
2、经济发展预测
能源消耗指标
指标名称
说明
产品综合 能耗
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总耗能量和产品总产值 的比值)和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总耗能量和产品 总产量的比值)。
能源利用率 有效利用的能量和供给的能量的比值。
规划期内能源消耗量增长速度与年平均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弹 速度之间的比值,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可采用
四.环境规划的决策方法
***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类型
(1)定性决策分析:依靠经验、直观判断能 力来进行决策分析 ――针对复杂的情况:其中数据资料难以完 整或难以量化;或者各因素间的关系无法 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述。
(2)定量决策分析:是用数据而不是用经验 来分析――将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分析得到的具体数据做比较
Page 11
规划一个工业园区核算其污染物 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如何核算?
Page 12
一、污染物核算中常用的方法
(二)生活污染源污染物核算常用方法
1吨锅炉=0.7MW/h,供暖面积6000平方米,每平 方米供暖所需热功率是80W/h,加上20%管路损耗 =100w/h.6000平方米就是0.6MW/h
Page 28
(4).噪声环境质量预测
交通噪声预测方法: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常用的有多元回归 预测,即根据用车流量、道路宽度、本底噪声值与交通噪 声等效声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监测数据;
计算原则: 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有累计流量的,按废水流量加权平均 浓度和年累计废水流量计算求得;没有按照瞬时排放量求得。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按监测的瞬时排放量和年生产时间求 得。
Page 4
Page 5
烟气在线 监测
Page 6
增的千分数。
Page 23
2、经济发展预测
能源消耗指标
指标名称
说明
产品综合 能耗
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总耗能量和产品总产值 的比值)和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总耗能量和产品 总产量的比值)。
能源利用率 有效利用的能量和供给的能量的比值。
规划期内能源消耗量增长速度与年平均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弹 速度之间的比值,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可采用
四.环境规划的决策方法
***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类型
(1)定性决策分析:依靠经验、直观判断能 力来进行决策分析 ――针对复杂的情况:其中数据资料难以完 整或难以量化;或者各因素间的关系无法 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述。
(2)定量决策分析:是用数据而不是用经验 来分析――将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分析得到的具体数据做比较
Page 11
规划一个工业园区核算其污染物 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如何核算?
Page 12
一、污染物核算中常用的方法
(二)生活污染源污染物核算常用方法
1吨锅炉=0.7MW/h,供暖面积6000平方米,每平 方米供暖所需热功率是80W/h,加上20%管路损耗 =100w/h.6000平方米就是0.6MW/h
Page 28
(4).噪声环境质量预测
交通噪声预测方法: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常用的有多元回归 预测,即根据用车流量、道路宽度、本底噪声值与交通噪 声等效声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评价预测

11
例题
已知某县 1995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300 万元,COD 排放总量是 250吨, 万元, 吨 2000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400 万元, 万元, COD 排放总量是 275 吨;若到 2010年工 年工 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 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用弹性系数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法求那时 COD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2010 − 2000
14
(5)由弹性系数 和β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 )由弹性系数ξ和 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 标年之间的α值 标年之间的 值
α=ξβ=0.023
(6)求出预测目标年 COD 的年排放总量 )
M = 275 × (1 + 0.023)
2010− 2000
= 345(t )
15
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水质模型法
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 BOD-DO耦合模型 Streeter-Phelps模型 耦合模型: 模型、 BOD-DO耦合模型:Streeter-Phelps模型、 Thomas修正型 Dobbins-Camp修正型 修正型、 修正型、 Thomas修正型、Dobbins-Camp修正型、 Connor修正型 O’Connor修正型 Connor 湖泊水质预测模型 湖泊富营养化水质预测模型
(1)箱式模型 (2)高斯扩散模式
一般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最大浓度高斯扩散模式
(3)多源扩散模式 (4)线源扩散模式 (5)面源扩散模式 (6)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 (7)灰色预测模型
21
四、水污染预测方法
1、水污染源预测 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1)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下一期值=上一期值的实测值 与上一期值的平滑值加权而得
新预测值是根据预测误差对原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的。 α的大小表明了修正的幅度。 α值愈大,修正的幅度愈大, α 值愈小,修正的幅度愈小。 因此,α值既代表了预测模型对时间 序列数据变化的反应速度,又体现了预测模型修匀误差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α值是根据时间序列的变化特性来选取的。 若时间序列的波动不大,比较平稳,则应取小一些,如0.1 ~ 0.3 ;若时间序列具有迅速且明显的变动倾向, 则应取大一些, 如 0.6 ~ 0.9 。实质上,是一个经验数据,通过多个值进行试 算比较而定,哪个值引起的预测误差小,就采用哪个。
在移动平均值的计算中包括的过去观察值的实际个数,必须一开 始就明确规定。每出现一个新观察值,就要从移动平均中减去一 个最早观察值,再加上一个最新观察值,计算移动平均值,这一 新的移动平均值就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在移动平均值的计算中包括的过去观察值的实际个数,若N=1,这 时利用最新的观察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2、定量预测方法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环境系统的数 学模型等。 ⑴ 时间序列法:又叫历史延伸法或外推法。 时间序列是指同一变量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一组 观察值或记录值。在时间序列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 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使时间趋势向外延伸,从而预测未来市场 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变量预测值。 构成时间序列的要素有两个:一是时间,二是与时间相对应 的变量水平。
包括五个基本步骤:
a.设计调查表; b.发放调查表实施调查; c.回收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 d.将所有调查对象对每项指标权重的平均估计值及本人 估计值的离差反馈给每个参加调查者,进行第二轮调 查; f.收回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
《环境规划》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城区人口发展因地而异,常见的三种增长模型为: 几何级数增长 算术平均增长 逻辑斯蒂增长
几何级数增长(曲线呈指数型)
N N e 预测模型: t
k (t t0 ) t0
Nt——t年的人口总数; Nt0 ——t=t0年时,即预测起始年时的人口基数; k ——人口增长系数或人口自然增长率。
Et E0 (1 )tt0
β——能耗增长速度,β=e×α; α——工业产值增长速度; e——能耗弹性系数,是能耗增长速度和工业产值增长速 度的比值,一般介于0.4~1.1之间。
(四)用水预测方法
1. 用水总量预测 对某一地区用水总量的供需平衡预测:
Qt Kt ZGDPt
ZGDPt——规划期t年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年; Kt——用水系数,t万元; Qt——规划期t年用水总量,万t/年。 2. 生活用水总量预测 对生活用水量,可通过人均生活用水定额预测: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 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 盈余等)总和价值。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 (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直观地讲,国 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它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是“收入”的概念。
Di
fi N
100%
Di——i污染物超标率,%; fi—— i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测次数; N——i污染物的检测总次数。
(2)排放强度
单位时间内某污染物排放量:
Wi CiQi
Wi——i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 Ci——i污染物排放浓度检测值; Qi——含i污染物的介质(污水、废气)排放量。
几何级数增长(曲线呈指数型)
N N e 预测模型: t
k (t t0 ) t0
Nt——t年的人口总数; Nt0 ——t=t0年时,即预测起始年时的人口基数; k ——人口增长系数或人口自然增长率。
Et E0 (1 )tt0
β——能耗增长速度,β=e×α; α——工业产值增长速度; e——能耗弹性系数,是能耗增长速度和工业产值增长速 度的比值,一般介于0.4~1.1之间。
(四)用水预测方法
1. 用水总量预测 对某一地区用水总量的供需平衡预测:
Qt Kt ZGDPt
ZGDPt——规划期t年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年; Kt——用水系数,t万元; Qt——规划期t年用水总量,万t/年。 2. 生活用水总量预测 对生活用水量,可通过人均生活用水定额预测: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 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 盈余等)总和价值。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 (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直观地讲,国 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它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是“收入”的概念。
Di
fi N
100%
Di——i污染物超标率,%; fi—— i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测次数; N——i污染物的检测总次数。
(2)排放强度
单位时间内某污染物排放量:
Wi CiQi
Wi——i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 Ci——i污染物排放浓度检测值; Qi——含i污染物的介质(污水、废气)排放量。
G_ppt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环境预测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
•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 能耗预测 – 能耗预测方法
• 人均能量消费法
– 按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对能源的需求来估算生活用 能的方法。根据美国 对8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调查表明:当每人每年的消费量 为0.4t标准煤 时只能维持生存;为1.2~1.4t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在 一个现代 化社会里,为了满足衣食住行和其他需要,每人每年的能源消耗量不低 于1.6 t标准煤。我国上海市为0.7t标准煤。
GSO2=1.6WS
• 烟尘排放量预测 • G尘=W · A·B (1—)
•W——燃煤量,t/a; •S——煤中的全硫分 •G尘——烟尘排放量,t/a; 含量,%。 •A——煤的灰分,%; •B——烟气中烟尘的质量分数; •W——燃煤量,t/a; •——除尘效率,%。 •若 安 装 二 级 除 尘 器 , = 1 +(1—1)(1—2), 1 为第 一级除尘效率, 2 为第二级 除尘效率。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 一般高斯模型
– 它是在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导出的。建 立高斯扩散模式的基本假设如下:①烟气扩散时,烟流中心轴 附近污染物比它的外侧要高,浓度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呈 Q——污染物排放源强,g/s; 高斯分布;②在湍流扩散场中,平均风速不随地点、时间而变 B——某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预测浓度,mg/m3; 化,流场是定常的;③污染源为连续的、均匀排放;④在扩散 ū——平均风速,m/s; 过程中,污染物是保守的,即污染物在大气中不发生沉降、分 H——烟流中心线距地面的高度,m; 解和化合,地面对其起全反射作用,不发生吸收和吸附作用。 y——用浓度标准差表示的y轴上的扩散系数,m; – 根据上述假设导出的高斯扩散模式(高斯烟流模式)其数学形式 z——用浓度标准差表示的z轴上的扩散系数,m。 为:x=0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四、水污染预测方法 (二)水环境质量预测: 1.水质相关法 1)水质流量相关法 水质相关法中,如将流量作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 与水质参数建立相关关系,称为水质流量相关法。 这种模型中假设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与流量无关, 是一常数;而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随流量呈指数衰 减。例如对于河流其有机污染物总量预测可表达为:
(二)环境预测典型方法简介 :
1.定性预测法 2)特尔菲法 特尔菲预测法即匿名调查征询法,是目前在世界上组织专家预览中 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特尔菲法是以无记名方式,通 过数轮函询,征求专家意见,并对每一轮的专家意见进行汇总整理, 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专家,供专家分析判断,进一步提出新的论证, 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见解。
ES As S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
3.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1)烟尘排放量预测 G烟 Ad fh B 无措施:
有措施:
G烟 Ad fh B( 1 )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
3.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2)SO2排放量预测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一、环境预测概述
(七)环境预测的基本程序 : 1.准备阶段 1)确定预测目的和任务 2)确定预测时间 3)制订预测计划 2.收集并分析信息阶段 1)收集预测资料 2)资料的分析检验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一、环境预测概述
(七)环境预测的基本程序 : 3.预测分析阶段 1)选择预测方法 2)建立预测模型 3)进行预测计算 4)检验预测结果 4. 输出预测结果 1)输出预测结果 2)提交预测结果
第四章_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0
三、环境质量预测
1.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是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
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
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主要内容是预测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常 用方法有箱式模型法、高斯模型法、线源扩散 模式法、面源扩散模式法和总悬浮微粒扩散模 式法等。
2.水环境质量预测
另一方面污水治理的总成本可表示为Z:
Z=3X1+5X2+2X3+4X4+5X5+6X6+1X7+2X8+3X9 而决策者的目标是确定满足约束条件的Xi使得Z 取得最小值。 将上述分析归纳后即可得如下数学符合模型:
数学模型(整理之后) Min Z= 3X1 +5X2 +2X3 +4X4 +5X5 +6X6 +1X7 +2X8 +3X9 X2
能源消耗预测方法 方法名称 说 明
人均能量 按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对能源的需求来估算生活用 消费法 能的方法,我国平均每人每年1.14t标准煤。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e一般为0.4~1.1,由国民经济增 能源消费 长速度,粗预测能耗的增长速度 e ,其中α 弹性系数 为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以此可进行规划期能耗预 Et E0 (1 ) (t t ),其中E 为预测年的能耗量,E 为 法 测 t 0 基准年的能耗量,t,t0为预测年和基准年。
决策树图形
适用对象: 多阶段决策、前一阶段的决策影响后续阶段的结 构和决策的项目。 方法: 用决策树的形式列出决策问题的逻辑结构。 从决策树的末梢向决策点倒退,计算出不同决策 方案下的期望值,将未占优的方案去掉,直到得出初 始的决策方案。
三、环境质量预测
1.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是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
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
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主要内容是预测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常 用方法有箱式模型法、高斯模型法、线源扩散 模式法、面源扩散模式法和总悬浮微粒扩散模 式法等。
2.水环境质量预测
另一方面污水治理的总成本可表示为Z:
Z=3X1+5X2+2X3+4X4+5X5+6X6+1X7+2X8+3X9 而决策者的目标是确定满足约束条件的Xi使得Z 取得最小值。 将上述分析归纳后即可得如下数学符合模型:
数学模型(整理之后) Min Z= 3X1 +5X2 +2X3 +4X4 +5X5 +6X6 +1X7 +2X8 +3X9 X2
能源消耗预测方法 方法名称 说 明
人均能量 按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对能源的需求来估算生活用 消费法 能的方法,我国平均每人每年1.14t标准煤。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e一般为0.4~1.1,由国民经济增 能源消费 长速度,粗预测能耗的增长速度 e ,其中α 弹性系数 为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以此可进行规划期能耗预 Et E0 (1 ) (t t ),其中E 为预测年的能耗量,E 为 法 测 t 0 基准年的能耗量,t,t0为预测年和基准年。
决策树图形
适用对象: 多阶段决策、前一阶段的决策影响后续阶段的结 构和决策的项目。 方法: 用决策树的形式列出决策问题的逻辑结构。 从决策树的末梢向决策点倒退,计算出不同决策 方案下的期望值,将未占优的方案去掉,直到得出初 始的决策方案。
《环境规划学》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2

2 y
exp
(z
H
vs
2
2 z
x
/
u)
2
exp
(
z
H
vs
2
2 z
x
/
u)
2
α——地面反射系数; vs——粒子的沉降速度,m/s.
(七)灰色预测模型 GM(1,1)
第四节 水污染预测方法
一、水污染源预测
(三)生活污水量预测
qv 0.365AF
qv-生活污水排放量,104 m3 /年; A-预测年人口,104人; F-预测年人均生活污水量,L/(d.人); 0.365 -单位换算系数 。
二、水环境质量预测
(一)水环境质量预测要点
1、确定预测目标:建设工程影响评价;流域治理、 制定水质管理规划;水质预测的基本理论研究; 等等。
(一)源强预测的一般模型
Qi KiWi (1i )
Qi——第i种污染物的源强; Wi——燃料的消耗量; ηi ——净化设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Ki——某污染物的排放因子;i——污染物的编号。
(二)耗煤量预测 1. 工业耗煤量预测 常用方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等。 根据工业增长率,用弹性系数法计算耗煤量:
exp
z h2
2
2 z
(五)面源扩散模式
平原城区排气筒高度不大于40m或排放量小于0.04t/h的排 放源可作为面源处理。
箱模式 后退虚点源模式
C(x, y,0; H )
u y
QA
y0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