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合集下载

铁路隧道无损检测新技术

铁路隧道无损检测新技术

规程要求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18)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8)
✓ 9.3.6 衬砌实体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采用回弹法检测,当回弹检测结 果小于设计值时,对该组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检测);
✓ 9.3.7 衬砌实体混凝土的厚度、密实度...检测方法:地质雷达法配合敲击 法
2019.03 2019.04
郑万线重庆段 张吉怀客专
赣深客专 太焦铁路
中铁某工程局 张吉怀客专线各施
工单位 广铁集团深圳工程
公司 中铁隧道局集团
0.40~0.55 0.40~0.50 0.40~0.55 0.40~0.55
测试4500m 约20条隧道,部分验

7条隧道
2条隧道
声频检测技术案例汇总
案例三(张吉怀铁路,素混,2019.09) 570-582
0
0.45
0.9
1.35
雷达检测结果判定(未判定)
冲击回波声频法判定(脱空、欠厚)
钻孔验证结果(脱空、欠厚45/26)
案例三(张吉怀铁路,素混,2019.09) 534-546
0
0.45
0.9
1.35
雷达检测结果判定(未判定)
冲击回波声频法判定(脱空、欠厚)
铁路工程冲击回波声频法检测技术
目录
1
•概述
2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及实例
2.1 •相关标准及规程要求
2.2 •IAE法检缺陷类型及典型图例
2.3 •IAE法与雷达对比判定实例
3
•展望
概述
——背景 ——规程情况 ——检测设备
1
行业背景
在列车风压、围岩地压、冻融等循环作用下,衬砌老化迅速 衬砌掉块对高速列车的安全危害极大 国内外已有大量衬砌掉块、脱落事故 总公司对隧道衬砌质量的重视,安全“红线”的相关要求

关于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前期准备工作的要求

关于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前期准备工作的要求

关于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前期准备工作的要求
一、检测前务必清理、整平隧道路面,确保检测时路面平整且无障碍物,一般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进行。

二、对要检测的每个隧道单洞,于左侧与右侧边墙处使用红色喷漆清晰地标示出每10米间隔的桩号或标记(偏差不大于0.1m,如510、520),喷写出完整的整百米桩号(如K88+500)。

三、建立拱顶、拱腰地质雷达检测、外观检测工作平台,平台搭接完毕后请先测试该平台是否能够适应隧道加宽带拱顶的检测工作。

下文的平台搭接方式仅供参考。

四、人员及设备安排:
≥28mm的钢筋≥28mm的钢筋
≥28mm
的钢筋
≥28mm的
钢筋
1.5~1.7m
1.2m
1.2~1.4m
1.2~1.6m
2.8~3m。

第三方检测

第三方检测

呼和浩特铁路局关于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办法(试行)各铁路建设指挥部、合资公司:按照铁道部《关于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的通知》(铁建设〔2011〕172号),为进一步加强隧道衬砌、桥梁基桩、路基填筑、路基挡墙、抗滑桩和锚杆(索)等铁路工程质量控制,彻底消除重要隐蔽工程的质量隐患,按照铁道部通知精神,决定在铁路工程建设中涉及的隧道衬砌、桥梁基桩、路基填筑、路基挡墙、抗滑桩和锚杆(索)开展第三方检测。

有关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具体要求如下:一、总体要求:1. 隧道衬砌、桥梁基桩、路基填筑、路基挡墙、抗滑桩和锚杆(索)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必须在施工、监理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铁路建设指挥部、合资公司组织进行。

实行第三方检测后,施工单位按规定应实施的自检工作不变,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责任不变;监理单位按规定应实施的平行检验工作不变,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理责任不变。

隧道衬砌、桥梁基桩、路基填筑、路基挡墙、抗滑桩和锚杆(索)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纳入竣工资料,作为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和静态验收的重要依据。

2.检测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与被检测工程参建各方均无行政隶属关系、业绩优良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并签订检测合同,明确工作内容、质量要求及双方责任等事项。

第三方检测单位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2)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3)通过计量认证;(4)具有国家或省部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质量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5)近三年有三个以上铁路大中型项目或同类工程项目的检测业绩,无不良记录。

检测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技术标准,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认真履行检测合同,对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招标程序: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将招标项目的招标计划报铁道部招标办批准后,进入批准的交易场所进行招标。

地质雷达法TB10223-200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地质雷达法TB10223-200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不连续 ,较分散 ; 3 空 洞 :衬砌界面反 射信号强 ,三 振相 明显 ,在其下 部仍
有强 反射界面信 号 ,两组信号 时程差较大
4.3.9 衬砌 内部钢架 、钢筋 位置分布 的主要判定 特征应符 合下
列要求 :
1 钢架 :分散的月牙形强反射信号 ; 2 钢筋 :连续的小双 曲线形强反射信 号〔)
1m ; 6 应 随 时记 录可 能对测量 产生 电磁 影响 的物体 (如渗水 、
电缆、铁架 等)及其位置 ;
7 应 准 确标记测量位 置。
.bzfxw
4.3 数据处理与解释
4.3.1 原始数据处理前应回放检验,数据记录应完整、信号清 晰,里程标 记准确。不合格的原始数据不得进行处理与解释。 4.3.2 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应使用正式认证的软件或经鉴定合 格的软件 。 4.3.3 数据处理与解释可采用下列流程 :
1) 在 已 知 厚 度部 位或材料 与隧道相 同的其他预制件 上测
量 ; 2) 在 洞 口 或 洞 内避车洞处使 用双天线 直达波法测量 ;
3) 钻 孔 实 测 3 求 取 参数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功 标 定 目 标 体 的厚 度一般不小 于 巧 cm,且厚度己知 ; 2) 标 定 记 录中 界面反射信号应清晰、准确 4 标 宁 结果 应按下式计算
。={()竺3t)
\ 2d /
(4.2.2- 1)
。一2dtX 109
(4.2.2-2)
式中 。— 相对介电常数; 二— 电 磁 波 速 (m/s); t— 双 程 旅 行时间 (ns); d— 标 定 目 标体厚度或距离 (m)o
· 6
4.2.3 测量 时窗由下 式确定 : 2d抵
.bzfxw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 % " &&
# $ * $ )! 测量时窗 !, Y ( 7 X Z Y , Y 3 [ [ 2 , Yd 2 3 ; \ d 信号采集的时间范围 ! # $ * $ * +! 电磁波速 !_ Y J \ C 2 [ ] Y J Y C [ Z \ , ( 3 Y [ 2 Cd ( _ Y c\ 1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 $ * $ * *! 初至 ! ] 2 Z 7 [( Z Z 2 _ ( J \ ] ( C \ X 7 [ 2 C ( Jd ( _ Y 激发时 " 在某测点观测到的第一个波到达的时间 ! # $ * $ * #! 有效异常 !Y ] ] Y C [ 2 _ Y( 3 \ , ( J c 检测目标体产生的异常 ! # $ * $ * .! 干扰异常 ! 2 3 [ Y Z ] Y Z Y 3 C Y( 3 \ , ( J c 检测目标体以外的其他因素 # 或目标体 $ 引起的异常 ! # $ * $ * "! 时域 ! [ 2 , Y ] 2 Y J ; 介质内某质点以时间为变量的振幅 % 相位函数 " 即时间波形 ! # $ * $ * %! 频域 ! ] Z Y X Y 3 C 2 Y J ; b c] 介质内某质点以频率为变量的振幅 % 相位函数 " 即频率 % 相位谱 ! # $ #! 符 !! 号 & & 相对介电常数 ( Z& & & & 时间 & & & 检测和标定目标体的厚度 # 或距离 $ 8& & & 电磁波速 ?& & & & 采样率 @ & & 天线中心频率 A& & & 衬砌混凝土的纵波速度 ?L& & & 反射面在频域中的对应频差 9 A& &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即保证率为 ) $ 8 # %& %- 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 # % &’ ( .! 基本规定 标定和保养 ! . $ + $ *! 检测仪器应按规定定期检查 % 防潮 % 防震性能 " 并应满足现场温度和湿度环境的要求 ! . $ + $ #! 检测仪器应具有防尘 % . $ + $ .!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 施工图 % 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 ( *! 收集隧道工程地质资料 % 选定技术参数 ( #! 制定检测计划 " 做好测量里程标记 ! .! 进行现场调查 " . $ + $ "! 检测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 完整 " 数据应真 实 % 齐 全!内 容 应 包 括’ 检 测 项 目% 检 测 方 法% 采 *! 检测报告应准确 % 用的仪器和设备 % 工作布置和工作量 % 检测数量 % 抽验地段及结果 % 资料处理和解释 % 结论 ! 内容需包括 ’ #! 检测报告所附的资料表和成果图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G 要求 " $ 测网布置平面图 " 含测线的位置 % 方向和里程等 ( * $ 衬砌厚度及回填纵剖面图 ( # $ 衬砌厚度检测结果 % 衬砌混凝土强度等 级 检 测 结 果 % 衬 砌 背 后 回 填 情 况 统 计% 钢架 .

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以下是关于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的一般技术规程:
1. 衬砌材料检测:
- 材料外观:检查衬砌材料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缝、缺陷、变形等。

- 尺寸精度:测量衬砌块的尺寸,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抗压强度测试: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衬砌材料的承载能力。

- 其他特殊检测:根据具体的材料特性,进行相应的特殊检测,如耐腐蚀性能测试等。

2. 衬砌施工质量检测:
- 衬砌安装质量:检查衬砌块的安装情况,包括对齐、垂直度等。

- 衬砌接缝检测:检查衬砌接缝的密封性和粘结强度。

- 衬砌缺陷检测:通过无损检测方法,检查衬砌中的裂缝、空洞等缺陷。

- 衬砌厚度检测:使用超声波或其他方法测量衬砌厚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衬砌结构和稳定性检测:
- 衬砌结构稳定性评估:通过工程测量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评估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 衬砌变形监测:使用变形监测设备,检测和记录衬砌的变形情况。

- 渗水检测:检测衬砌存在的渗水情况,评估衬砌的抗渗性能。

4. 其他相关检测:
- 地下水位监测:监测隧道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评估对衬砌稳定性的影响。

- 土压力监测:监测土体对衬砌的压力变化,评估衬砌的抗土压能力。

- 地震影响评估:评估衬砌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般的技术规程,具体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应根据不同的项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等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实际工程中,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工程实施方案。

TB 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 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2. 15 频域 frequencyf ield 介质 内某质点 以频率为变量 的振 巾昆 相位 函数 ,即频率、相
位谱 。
2符 号
E,— 相对介电常数
t— 时 间
d— 检测和标定目标体的厚度 (或距离) V— 电磁波速 s— 采样率 1一 天线中心频率 V,— 衬砌混凝土的纵波速度 Of— 反射面在频域中的对应频差 C25- 混凝 土强 度等级 ,即保证 率为 95% 的混凝土 强度标
2 术语 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无损检测 undestructived etection 无 破 损 性检测。
2.1.2 地质雷达法 groundp enetratingr adarm ethod 利 用 介 质对电磁 波 的反 射特 性 ,对介 质 内部 的构 造和缺 陷
(或其他不均匀体 )进行探测 的方 法 2.1.3 声波法 acousticalw avem ethod
1总 则
1.0.1 为统一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规范检 测行为 ,提高检测质量 ,制定本规程 。 1.0.2 本规程适用于铁路 隧道衬砌 施工过程 的质量控制 和工程 验收的质量无损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衬砌的厚度 、强度 、背后 回 填 密实度和内部缺陷 1.0.3 本规程地质雷达法 和声波法 可根据不 同的检测 内容和要 求选 用。 1.0.4 从事铁路 隧道衬砌 质量无损 检测 的单 位及人 员应 具备相 应的资质、资格。 1.0.5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 无损检测 除应符合本 规程 外,尚应符 合 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利用 声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及有关参数 ,对介质特征和内 部 的构造 与缺陷进行探测的方法。 2.1.4 介电常数 dielectricc onstant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交底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交底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法技术交底1 引用标准TB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753-2010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 检测原理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检测介质分布的非破坏性的检测仪器。

它通过天线的连续拖动方式获得断面的扫描图像。

雷达利用移动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反射、透射和折射。

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能量也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被与发射天线同步移动的接收天线接收后,通过雷达主机精确记录反射回的电磁波的运动特征,再通过数据的技术处理,形成断面的扫描图,通过对图像的判读,判断出地下目标物的实际情况。

3技术资料3.1、提供检测段落的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纸、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等相关基础资料。

3.2、提供检测段落隧道衬砌参数。

4 检测细则4.1基本规定4.1.1、适用范围: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衬砌的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步。

4.1.2、地质雷达技术指标要求:a.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b.信噪比不低于60dB。

c、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

d、信号迭加次数可选择。

e、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5ns。

f、实时滤波功能可选择。

g、具有手动/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h、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

i、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j、具有屏蔽功能。

k、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l、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4.1.3、测线布置:a、单线隧道布置测线6条:拱顶1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隧底1条。

b、双线隧道布置测线7条:拱顶1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左右隧底各1条。

c、三线隧道布置测线10条:是拱部3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左中右隧底各1条。

d、必要情况下,可根据实际要求增加测线。

4.1.4、检测要求及环境条件:a、无损检测前准备好地质雷达检测台车,检测台车采用脚手架搭设,放置在自卸汽车上,与自卸汽车的箱体固定牢固;检测台车应设置供检测人员上下的带有护栏的固定梯道,检测台车顶部的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检测台车在运行时必须确保检测架平稳;检测台车的高度和侧向宽度均应满足检测人员能检测到拱顶和拱腰部位,并能满足隧道净空要求;驾驶搭有检测台车的司机应选派驾驶经验丰富、驾驶平稳的人员担任,要求车辆变速平稳、行驶均速,无急刹车或速度忽高忽低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隧 道 竣 工 验 收 时 质 量 检 测 应 纵 向 布 线 "必 要 时 可 横 向 布 线 ! 纵 向 布 线 的 位 置 应 在 隧 道 拱 顶 #左 右 拱 腰 和 左 右 边 墙 各 布 * 条 %横 向 布 线 线 距 !!*#,%采 用 点 测 时 每 断 面 不 少 于 % 个 点 ! 需 确 定 回 填 空 洞 规 模 和 范 围 时 "应 加 密 测 线 或 测 点 !
8#%&&&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即 保 证 率 为 )%- 的 混 凝 土 强 度 标 准 值 ##%&’($ .! 基 本 规 定 .$+$*! 检 测 仪 器 应 按 规 定 定 期 检 查 %标 定 和 保 养 ! .$+$#! 检 测 仪 器 应 具 有 防 尘 %防 潮 %防 震 性 能 "并 应 满 足 现 场 温 度 和 湿 度 环 境 的 要 求 ! .$+$.! 检 测 前 的 准 备 工 作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检测报告所附的资料表和成果图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G 要求"内容需包括’ *$测 网 布 置 平 面 图 "含 测 线 的 位 置 %方 向 和 里 程 等 ( #$衬 砌 厚 度 及 回 填 纵 剖 面 图 ( .$衬砌厚度检测结果%衬砌混凝土强度等 级 检 测 结 果%衬 砌 背 后 回 填 情 况 统 计%钢 架
"! 标 定 结 果 应 按 下 式 计 算 $
’ ! (ZP
+$.& # #8
’"$#$#5*!
,P#&8B*+) 式 中 !(Z((( 相 对 介 电 常 数 "
,((( 电 磁 波 速 ’,)7!" &((( 双 程 旅 行 时 间 ’37!" 8((( 标 定 目 标 体 厚 度 或 距 离 ’,!# "$#$.! 测 量 时 窗 由 下 式 确 定 $
"$*$.! 地 质 雷 达 天 线 可 采 用 不 同 频 率 的 天 线 组 合 "技 术 指 标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 具 有 屏 蔽 功 能 % #! 最 大 探 测 深 度 应 大 于 #,% .! 垂 直 分 辨 率 应 高 于 #C,!
"$#! 现 场 检 测 "$#$*! 测 线 布 置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
.! 检 测 天 线 应 移 动 平 稳 &速 度 均 匀 %移 动 速 度 宜 为 .!%0,):"
"! 记 录 应 包 括 记 录 测 线 号 &方 向 &标 记 间 隔 以 及 天 线 类 型 等 "
%! 当 需 要 分 段 测 量 时 %相 邻 测 量 段 接 头 重 复 长 度 不 应 小 于 *,"
’"$#$#5#!
9!P#8+$’.(Z*$
’"$#$.!
式 中 !9!((( 时 窗 长 度 ’37!"
2((( 时 窗 调 整 系 数 %一 般 取 *$%!#$+"
其 他 参 数 意 义 同 式 ’"$#$#5*!#
"$#$"! 扫 描 样 点 数 由 下 式 确 定 $
7P#*9!*A*5B*+5.
#$*$*"! 时 域 ![2,Y]2YJ; 介 质 内 某 质 点 以 时 间 为 变 量 的 振 幅 %相 位 函 数 "即 时 间 波 形 !
#$*$*%! 频 域 !]ZYbXY3Cc]2YJ; 介 质 内 某 质 点 以 频 率 为 变 量 的 振 幅 %相 位 函 数 "即 频 率 %相 位 谱 !
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点数" #$*$!! 采 样 间 隔 !7(,LJY23[YZ_(J
相邻采样点间的
#$*$)! 测 量 时 窗 !,Y(7XZY,Y3[[2,Yd23;\d 信号采集的时间范围!
#$*$*+! 电 磁 波 速 !_YJ\C2[c\]YJYC[Z\,(13Y[2Cd(_Y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O."*!#++" #++" 年 . 月 #) 日 发 布 !#++" 年 " 月 * 日 实 施
*! 总 ! ! 则 *$+$*! 为 统 一 铁 路 隧 道 衬 砌 质 量 无 损 检 测 的 技 术 要 求 !规 范 检 测 行 为 !提 高 检 测 质 量 !制 定本规程" *$+$#! 本 规 程 适 用 于 铁 路 隧 道 衬 砌 施 工 过 程 的 质 量 控 制 和 工 程 验 收 的 质 量 无 损 检 测 !检 测 内 容 包 括 衬 砌 的 厚 度 #强 度 #背 后 回 填 密 实 度 和 内 部 缺 陷 " *$+$.! 本 规 程 地 质 雷 达 法 和 声 波 法 可 根 据 不 同 的 检 测 内 容 和 要 求 选 用 " *$+$"! 从 事 铁 路 隧 道 衬 砌 质 量 无 损 检 测 的 单 位 及 人 员 应 具 备 相 应 的 资 质 #资 格 " *$+$%! 铁 路 隧 道 衬 砌 质 量 无 损 检 测 除 应 符 合 本 规 程 外 !尚 应 符 合 国 家 现 行 的 有 关 强 制 性 标准的规定" #! 术 语 和 符 号 #$*! 术 ! ! 语 #$*$*!无损检测 X3;Y7[ZXC[2_Y;Y[YC[2\3
件 不 允 许 时 可 采 用 点 测 方 式 %测 量 点 距 不 得 大 于 #+C,#
"$#$/! 检 测 工 作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 测 量 前 应 检 查 主 机 &天 线 以 及 运 行 设 备 %使 之 均 处 于 正 状 态 "
#! 测 量 时 应 确 保 天 线 与 衬 砌 表 面 密 贴 ’空 气 耦 合 天 线 除 外 !"
"$*$#! 地 质 雷 达 主 机 技 术 指 标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 系 统 增 益 不 低 于 *%+;?% #! 信 噪 比 不 低 于 /+;?% .! 模&数 转 换 不 低 于 */ 位 % "! 信 号 迭 加 次 数 可 选 择 % %! 采 样 间 隔 一 般 不 大 于 +$%37% /! 实 时 滤 波 功 能 可 选 择 % 4! 具 有 点 测 与 连 续 测 量 功 能 % !! 具 有 手 动 或 自 动 位 置 标 记 功 能 % )! 具 有 现 场 数 据 处 理 功 能 !
*! 收 集 隧 道 工 程 地 质 资 料 %施 工 图 %设 计 变 更 资 料 和 施 工 记 录 ( #! 制 定 检 测 计 划 "选 定 技 术 参 数 ( .! 进 行 现 场 调 查 "做 好 测 量 里 程 标 记 ! .$+$"! 检 测 报 告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 *!检测报告应准确%完整"数据应真 实%齐 全! 内 容 应 包 括’检 测 项 目%检 测 方 法%采 用 的 仪 器 和 设 备 %工 作 布 置 和 工 作 量 %检 测 数 量 %抽 验 地 段 及 结 果 %资 料 处 理 和 解 释 %结 论 !
#$#! 符 ! ! 号 (Z&&& 相 对 介 电 常 数 &&&& 时 间 8&&& 检 测 和 标 定 目 标 体 的 厚 度 #或 距 离 $ ? &&& 电 磁 波 速 @&&& 采 样 率 A&&& 天 线 中 心 频 率 ?L&&& 衬 砌 混 凝 土 的 纵 波 速 度 9A&&& 反 射 面 在 频 域 中 的 对 应 频 差
*! 隧 道 施 工 过 程 中 质 量 检 测 应 以 纵 向 布 线 为 主 "横 向 布 线 为 辅 ! 纵 向 布 线 的 位 置 应 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底各布 * 条%横 向 布 线 可 按 检 测 内 容 和 要 求 布 设 线 距 "一 般 情 况
线 距 !!*#,%采 用 点 测 时 每 断 面 不 少 于 / 个 点 ! 检 测 中 发 现 不 合 格 地 段 应 加 密 测 线 或 测 点!
( $%($ (
#!在 洞 口 或 洞 内 避 车 洞 处 使 用 双 天 线 直 达 波 法 测 量 "
.!钻 孔 实 测 #
.! 求 取 参 数 时 应 具 备 以 下 条 件 $
*!标 定 目 标 体 的 厚 度 一 般 不 小 于 *%C,%且 厚 度 己 知 "
#!标 定 记 录 中 界 面 反 射 信 号 应 清 晰 &准 确 #
无破损性检测" #$*$#! 地 质 雷 达 法 !1Z\X3;LY3Y[Z([231Z(;(Z,Y[:\;
利用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对介质内部的构造和缺陷 $或其 他不均 匀体%进 行探 测的方法" #$*$.! 声 波 法 !(C\X7[2C(Jd(_Y,Y[:\;
利用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及有关参 数!对 介 质 特 征 和 内 部 的 构 造 与 缺 陷 进 行 探 测的方法" #$*$"! 介 电 常 数 !;2YJYC[Z2CC\37[(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