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四年级下册阅读与写作训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50篇)

四年级下册阅读训练题目录1.一块625欧元的树皮.......................................1-22.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3-43.雕塑一般的姿势...........................................4-64.沙子和泥土...............................................6-75.蜗牛与它的大海...........................................8-96.小牛和老骡子............................................9-107.你杀死了贝多芬.........................................10-118.心底盛开一朵花.........................................11-139.这个人重要不重要.......................................13-1410.卖爆米花的少年........................................13-1711.《____________》......................................17-1812.参考答案..............................................19-2413.“煮书”.............................................25-2614.竺可桢的故事..........................................27-2815.翠鸟..................................................29-3016.妈妈的爱..............................................31-3217.不知疲倦的人..........................................33-3418.大母鸡................................................35-3619.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35-4120.盲道.................................................41-4221.雪....................................................42-4322.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43-4423.家乡的小河...........................................44-4524.《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一)..........................45-4625.《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二)..........................46-4826.《长春花》文段选读(一)..............................49-5027.《马鞍藤与马蹄兰》文段选读(一)......................51-5228.参考答案..............................................53-5429.地图的另一面..........................................53-5630.牧童和羊的故事........................................53-5731.苍蝇与宇宙飞船........................................58-5932.金鱼和鱼缸............................................59-6033.莫扎特“解套”........................................61-6334.仁慈天使..............................................64-6535.最贵的项链............................................65-6736.母爱无言..............................................67-6937.照亮别人..............................................69-7038.一碗馄饨..............................................71-7239.蕉香满怀..............................................73-7440.参考答案..............................................74-7541.《观潮》文段选读......................................76-7742.文段选读及参考答案....................................76-851.一块625欧元的树皮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学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学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一)民族英雄郑成功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南安人。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
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
”“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筹备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郑成功在一群士兵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瞭望。
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
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殖民者凭借高大坚固的舰船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
英勇的士兵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
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
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
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
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
士兵们趁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
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
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士兵们。
高山族的首领特地送来了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
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等礼物,表示谢意。
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
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pá)、锄、镰刀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同胞手里。
高山族同胞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大陆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兴办学校。
他还规定高山族同胞的孩子读书可以免除徭役。
这样一来,高山族同胞和汉族人民的关系更融洽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专项训练 :景物写作顺序-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语文专项阅读训练——景物写作顺序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甲)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乙)汀江龙门(节选)虎舌洞位于龙门山峰腰间,其外貌像个老虎头,洞口狭小,只容一人弓身而入,洞内则宽敞如大厅堂,却日夜黝黑无光。
在松明光照明下,可见洞中央有块巨石活像老虎舌,虎舌洞因而得名。
全洞纵深100多米,时宽时窄,游人则需或扶壁而行,或匍匐以进。
洞中石乳林立,有的倒垂,有的横出,光滑似玉,滴水有声。
石笋、石蛋、石珠琳琅满目;石虎、石马、石麒麟、石鲨鱼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石鼓、石钟敲击有声,清脆悠扬;石桌、石凳如匠人造就。
更奇妙的是,这里的石乳软如橡胶,明如琥珀,抓一把在手,可捏可搓可揉,像胶泥一样。
但一带出洞口,这些灰白色石乳,转眼间就变硬,用力一捏,即散为碎粉。
(有删改)1.结合示意图,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全文,把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路线补充完整。
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洞2.甲文主要描写了内洞中的哪些景物?()A.黄龙青龙神仙动物B.黄龙青龙石钟乳石笋C.神仙动物宫室器用D.黄龙青龙宫室器用3.乙文中虎舌洞因何得名?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4.两篇短文都写了溶洞,它们写出了溶洞的哪些共同特点?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5.乙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介绍石乳的特点?请模仿这种写法介绍一处景观。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云峰观日出云峰山日出是云峰山的两大名景之一。
四年级语文状物阅读训练与写作(学生专用)

四年级语文状物阅读训练与写作(学生专用)状物阅读训练与写作技巧一、谜语导入猜一猜:1.粽子脸,梅花脚。
前面喊叫,后面舞刀。
2.耳朵长,尾巴短。
只吃菜,不吃饭。
3.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4.胖娃娃,最爱笑。
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
5.外面是XXX,里面是XXX。
打开仔细看,都是好木梳。
6.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二、什么是状物类文章状物类文章是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动物、植物、静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三、做题技巧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文的写作顺序有从概括到具体顺序、从整体到部分顺序、总-分-总的顺序。
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
弄清写作顺序可以快速把握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2.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类文章通过描述个体形象,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目的。
这就是托物寄情、托物喻理或托物言志。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状物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
四、实战演练初出茅庐我爱三角梅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
尤其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爱。
气候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
三角梅的花很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XXX。
XXX虽不起眼,却常常引来蜜蜂和蝴蝶围着采彩花粉。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
当缺水时,XXX就把水让给花儿,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综色的。
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
谁欺负它,它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能顽强地生长。
四年级下册英语试题完形、阅读与写作外研版有答案

专项训练三:完形、阅读与写作一、完形填空。
AThis i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My name __1__ Jack. Mymother is a nice teacher. She is beautiful. My father is a doctor. Heis __2__. He sings __3__. They love me very much. I've got a little brother,Tom.He is __4__. We like pop music. So we like to go __5__ the school concert.() 1. A. are B. is C. am() 2.A. long B. tall C. small() 3.A. good B. beautiful C. beautifully() 4.A. old B. cute C. sad() 5.A. to B. at C. onBYesterday Lingling and Amy__1__to the park. They were very hungry and __2__. So they __3__ some cakes and some water. The __4__ them to a table. They __5__ them for lunch( 午餐 ). Then they__6__in the park. But Lingling fell__7__the swing(秋千 ). She __8__ her head, and she had a __9__. So they went home__10__ bus. () 1. A. go B. went C. walk() 2. A. thirsty B. happy C. sad() 3. A. bought B. buy C. buys() 4. A. carry B. take C. carried() 5. A. had B. drink C. have() 6.A. play B. played C. plays() 7.A. off B. of C. up() 8.A. bumped B. bump C. bumps() 9.A. stomach ache B. headache C. toothache(牙疼 )() 10. A. take B. on C. by二、情形社交。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阅读理解:教师可选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短文进行教学。
2. 写作训练:教师可选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写作题目进行训练。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问问题、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 阅读理解训练(30分钟)
教师提供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短文,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适当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3. 讲解答案(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逐一讲解,并解释正确答案的原因。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含义。
4. 写作训练(30分钟)
教师提供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以此为素材写一篇短文。
教师可以对写作内容进行指导,例如提供一些关键词汇或句型结构。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逐一点评,并提供改进意见。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坚持每天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四、教学反思
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学生能够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这种综合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阅读与写作检测(提问和批注)

四年级阅读与写作检测时限:90分钟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读文章,在不理解或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批注。
(写在两侧空白处,写3~5处。
30分)阅读导引:童年是伴随着游戏长大的。
这些好玩的游戏也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永远、永远、不会忘记,常常会想起。
让我们一起阅读作家汪曾祺的《踢毽子》,感受一下汪爷爷童年的游戏吧。
《踢毽子》(节选)汪曾祺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
选两个小钱(制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
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
鹅毛管不易得,把鸡毛直接缝在毽托上,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向上直挺,较之插于鹅毛管中者踢起来尤为得劲。
鸡毛须是公鸡毛,用母鸡毛做毽子的,必遭人笑话,只有刚学踢毽子的小毛孩子才这么干。
我们那里毽子的踢法很复杂,花样很多。
有小五套,中五套,大五套。
小五套是“扬、拐、尖、托、笃”,是用右脚的不同部位踢的。
中五套是“偷、跳、舞、环、踩”,也是用右脚踢,用以左脚作不同的姿势配合。
大五套则是同时运用两脚踢,分“对、岔、绕、掼、挝”。
小五套技术比较简单,运动量较小,一般是女生踢的。
中五套较难,大五套则难度很大,运动量也很大。
有一年,下大雪,大清早,我去逛天坛,在天坛门洞里见到几位老人踢毽子。
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了。
他们轮流传递着踢,一个传给一个,那个接过来,踢一两下,传给另一个。
“脚法”大都是“扬”,间或也来一下“跳”。
我在旁边也看了五分钟,毽子始终没有落到地下。
他们大概是“毽友”,经常,也许是每天在一起踢。
老人都腿脚利落,身板挺直,面色红润,双眼有光。
大雪天,这几位老人是一幅画,一首诗。
二、读文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0分)《掌声》董保纲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30篇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30篇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诚实的价值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洒馆,由于他们卖的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岀,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哭,说:"哎!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五元就卖掉了!"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
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与"红火”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语是:。
(2)仗夫"说的"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3)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
解析:(1)兴隆(2)诚实守信。
(3)我明白了应该诚实守信,不应该掺假糊弄顾客啊。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3)结合课文内容补写内容要符合原文特点。
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岀的内容一致,使上下文之间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1)兴隆(2)诚实守信。
(3)我明白了应该诚实守信,不应该掺假糊弄顾客啊。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间荷塘①家乡的村口,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篇(一)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都叫它“老街”。
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
整天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安静的时候。
可是,住在这里的人们都很团结,一方有难,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
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chǔ chù),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情同一家。
我小时候就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我爱这老街,更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
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小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bábō)地而起,幽静代替了喧闹。
在10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去开始新的一天的劳作。
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
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待顾客.只要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
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shàxià)显示着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了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3分)模糊——()喧闹——()贫穷——()3.认真读短文,填空。
(2分)“老街”原来是个、的居民区,现在的“老街”,拔地而起,代替了喧闹。
4.认真读文章,完成问题。
(4分)(1)“我”过去爱“老街”是因为“我”现在赞美“老街”是因为。
(2)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你”指的是,可爱表现在5.从短文中摘抄一句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1+2﹦3分)句子:原因:叙事篇(一)教你一招:叙事要交代清楚“六要素”记事时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事件的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别人才能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迷途笛音那年我六岁。
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
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
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
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不由得背靠着一棵树,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
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
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
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你好,小家伙,”卡廷说,“看天气多美,你是出来散步的吧?”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
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
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
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交代的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有,“我”“伤心地呜呜大哭“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事情的经过是卡廷用把“我“吸引过去,并借故,结果是他借此和“我”一块踏上了不仅让“我”,还巧妙地保护了“我”的。
阅读篇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
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
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特别(猛烈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分析)。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
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
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
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它们闻到这种气味()能确定路线。
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
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小标题:(2分)2.用“\”将文中()内不合适的词画掉。
(2分)3.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分)只有……才只要……就如果……就虽然……但4. 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
(请写上序号)(2分)a、总——分b、分——总c、总——分——总5.文中有两处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用“”画出来。
(2分)6.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里打“√”。
(2分)(1)如果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2)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7.大自然是十分神奇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趣事呢?请介绍一下。
(3分)请围绕“带给我的启发”写一篇习作。
题目自拟。
可以写动物、植物、大自然是如何带给你启发的?也可以写写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情带给你的启发。
请结合你观察的事例写具体,把你感悟到的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字数不少于350字。
注意写作顺序:按照以观察——发现——启示为重点线索来写;蚂蚁带给我的的启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到公园里去玩。
在一棵大树旁,我看见有一些黑色的小点子在地上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在地上搬运食物。
我转了转眼珠,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我跑回家,拿了一个杯子,倒满水,就往公园跑,然后我拿起杯子,把里面的水倒在那一群蚂蚁身上。
顿时,一小块地方湿透了,蚂蚁们像战场上群龙无首的士兵一样,四处逃窜。
有的蚂蚁在水里挣扎,有的蚂蚁动弹不了,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可是,这些蚂蚁并没有死,不一会儿,地上的水干了,那些蚂蚁又重新爬起来用嘴搬运食物,它们可真勤劳啊!简直连命也不要了。
我不死心,心想:这些蚂蚁可真顽强呀!于是我又拿来一杯水倒在它们的身上,这下一些蚂蚁在水里拼命的挣扎想爬出来,最后有的蚂蚁使出了吃奶的劲,终于爬出来了,他们赶紧逃之夭夭,就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启示。
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世界上的人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要不顾一切的去克服困难,不能半途而废。
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小草带给我的启发昨天,我从学校回来,突然下起了大雨,我站在我房间的窗前看着雨景。
突然,我被一棵小草吸引住了,那是一棵柔弱的小草,只见狂风把它吹得东倒西歪。
虽然小草努力地挺立着,可大雨还是无情地击打着它。
最后,小草被风雨摧残得倒伏在了地上。
唉,一棵小草跟狂风暴雨对抗,这不是有点太不自量力了吗?我一面想着,有点儿遗憾地做作业去了。
今天我去上学时,当我不由自主地向小草所在的地方看去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小草竟然立起来了。
小草的叶片上还挂着雨珠,那一瞬间,我感觉那不是雨珠,那分明是小草战胜风雨后喜悦的泪水。
小草的精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由此,我想到我们生活中有些人,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想不开,甚至还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跟小草比起来,显得太渺小了。
一棵小草的求生欲望都那么强烈,它那么热爱生命,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能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因为不爱学习被老师批评后,一时想不开从五层高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觉得很不应该,因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应该像小草那样不屈服于困境,顽强成长。
我们应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让生命积极、达观、健康向上,这样生活就会更美好。
小草,你是好样的!阅读篇鼹( yǎn)鼠的启示鼹鼠在地下打洞,形成一条条长长的通道,它们就在这地下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它们不受地面的干扰,不怕刮风下雨。
人们从鼹鼠身上得到启发,于是建造了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建造在地下十几米到几十米的地方,乘客上下有阶梯,或者是升降电梯、自动扶梯。
车站除了地面厅、地下站厅外,有的还有商店、休息室、娱乐室、餐厅等。
法国巴黎的地铁最方便,一共有五层:第一层是最早的地铁,第二层是后造的新地铁,第三层是商店,第四层是专用地铁,第五层是高速地铁,线路四通八达。
世界上最早修建地铁的国家是英国,那是1863年,还是用的蒸汽机车呢。
现在,地下火车完全是电气化的,由总调度室控制,通过电子计算机,一些无人驾驶的地下火车,有秩序地来来往往,把人送到目的地。
目前,世界上已有八十多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
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已经有了地下铁道,有的城市正在建造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的运输量大,速度快,减轻了地面交通的负担,和地面交通互不干扰。
一旦发生战争,地铁还是防空和疏散的好地方。
1.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 )(2)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
形容交通极便利。
也形容通向各方。
(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上“√”,错的打上“×”。
(1)世界上最早修建的地铁用的是内燃机车。
( )(2)法国巴黎修建的地铁最方便。
( )(3)目前,世界上已有八十多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
( )(4)地下铁道建造在地下几米到十几米的地方。
( )(5)现在,地下火车由总调度室控制,通过电子计算机,一些无人驾驶的地下火车,有秩序地来来往往,把人送到目的地。
( )3.认真读短文,完成填空。
(1)人们从身上得到启发,修建了。
4.地下铁道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阅读篇丰碑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等待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一个人被冻死了”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
风雪太大了。
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