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课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课件

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
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ຫໍສະໝຸດ 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021/3/10
16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经典论述] 周恩来:“我们是根据中国民族历史的
发展,经济的发展和革命的发展,采取 了最适当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不是 采取民族共和国的制度。因此,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单一体的多民族国家,而不 是联邦国家,也无法采取联邦制度。”
2021/3/10
19
第二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化、法律化,使各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 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继续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民主、
自由、人权的不同本质。
2021/3/10
27
2021/3/10
26
本章小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 光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加强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
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党派之间的
关系、概念的表述等方面,都有中国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
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
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
和人权,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 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民主、自由和人 权的不同本质。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少数民族享有广泛
的民主权利
4.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
香港
澳门
台湾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
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
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
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地走自己 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完善法律制度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的普遍追求。千百年 来,人们前仆后继,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不断取 得重大进展。但是,民主、自由、人权是历史范畴, 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利益不同,各个国家社会制度、 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于民主、自由、人 权的认识和实践往往并不一致。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 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 临的重要课题。
Mao ze dong si xiang he zhong guo te se she huei zhu yi li lun ti xigai lun

初三政治第七课教学课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创(苏教版)

初三政治第七课教学课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创(苏教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人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原因:
原因
(了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3)人民代表大会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人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原因: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议事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七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基 原
本 目 标(含义): 因:
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奋斗目标

(1)内容: (回忆)

(2)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①②③④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 (4)为什么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④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最高职权:
——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⑤人民代表大会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产生, ……负责, ……监督。

3、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1)人民代表产生方式: 人民民主选举
(2)人民代表的特点及其意义:

①特点:具有广泛性
②意义:两个有利于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人员组成: 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③机构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④主要职能: ……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



(3)人民代表大会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①国家权力机关: ——课本第103页宪法规定 ②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问:什么是政治文明?答: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

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已经发展的积极成果。

问: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答: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毛泽东说过:“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的阶段: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第一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的联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即,推翻三座大山)但,这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因此此时的人民民主专政还不时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阶段(1949-1956):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个民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同时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第三阶段(1956-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已经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主要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如何理解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性质相同。

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二,作用、职能相同。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


3、比较新旧社会开放的本质区别: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2.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部署3的第三步目标是:






有 中 国
邓 小













1.1978年,提出改革改革开放
2.1979必须坚持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真英明; 搞改革,富国民; 促开放,世人惊; 绘蓝图,构美景; 中特路,发展经; 承包制,解温饱; 国企改,富人民; 搞特区,创奇迹.
考纲
•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基本规律。
的伟大决策,是 建国以来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转折。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图全一 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图二改革开放 政策。改革先从 安徽凤阳小岗村 开始。上图反映的是
安徽18户农民所签订的中国农村第一张分田合同。这 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 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推行以 以家庭联产为主 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了。
形 成
3.1982十二大上提出….....................
4.1987十三大上提出……………….
5.根据其设想提出了………….

3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3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 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历史发展决定的, 而且与其阶级特性密切相关。 • 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形式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总统制,一种是议会制。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 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在近代史上,我国曾经几次模仿西方的 政治制度,搞“三权分立”,都失败了。
•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 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 • 其一是具有短期行为,强调竞争,强 调选票,执政党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 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 期性。 • 其二是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 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

其三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 荡。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 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 • 其四是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 重重。(如美国枪支问题)

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 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 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 情。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同我国的国体相适 应的。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与这种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只 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金钱民主”和资本统治。

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 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 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 矛盾激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国家陷 入了长期纷乱之中。 • 苏联解体后,政党林立,社会冲突不断。
(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取得了重大成就。 • 一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选 举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等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建设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 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 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 中国的国体:(工人阶级、工农联盟、人民民主 中国的国体:(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工人阶级 专政) 专政) • 中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 5、完善社会主义法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1、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 挥功能的体制安排, 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 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 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 度而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和变革, 度而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不是要 根本改变政治制度, 根本改变政治制度,而是要通过优化政治制度的 运行机制和实际功能,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 运行机制和实际功能,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 增强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国家、治理社会、 增强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国家、治理社会、推动发 展的能力。 展的能力。

在社会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的主要内容和 表现形式是人民内部各阶级、 表现形式是人民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 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一定 范围内还存在着的阶级斗争是政治问题外, 范围内还存在着的阶级斗争是政治问题外, 由党和国家制定和组织实施的有关经济社 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由国家政权协 调、整合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和关系的大政 方针和重大举措等, 方针和重大举措等,都是中国现阶段政治 的内容。 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PPT

(1)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为根本,坚持和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及基层群众自治制 度,更加注重改进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 政方式,保证党领 导人民有效治理国 家。
(2)
更加注重健全 民主制度、丰 富民主形式, 保证人民依法 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
(一)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其他制度的 产生方式。——[美]蒂莫西·耶格尔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 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 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的调整和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性的具体表现
1、从政治维度看


政治体制改革是直接从“文革”的负面教 训中产生的。 “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 曾经评价说,这样的事件在英国、法国、 美国不可能发生。但是仍然导致了文化大 革命。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 小平
总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社 会主义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是 全面深化改革和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客观 需要。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 要求、基本原则与目标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1) (2) (3) (4) (5)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 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 建设法治国家,发展 政治文明。

二、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线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治理论的变迁常常引发政治体制大规模的变革。 以政治理论变迁为线索反思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9年到1956年,这是中国式的民主政治 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 谈谈您所了解的新政协和人大一次会议 (二)1957年到1977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政治理论指导下,中国政治陷入了曲折发展和 体制衰退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 民族聚居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行
使自治权的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 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 国家统一领导下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民 族区域自治地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是在国家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同时国家 的统一领导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 保证。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
“对人民内部的 民主方面和反动
派的专政 方面,互相结合 起来,就是人民
民主专政”
7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的人民民 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 具体表现:
• 第一,性质相同。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 一样,都是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 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 家政权;
中国各阶段、各阶层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 制度和政治组织形式展开了长期争论和激烈斗争:
• 戊戌变法 • 辛亥革命 • 北洋军阀 • 国民党
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共和制 伪宪制 国民大会
15
最终,这些制度都未能成功,正是因为它们不符 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是死路 一条。在中国,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利 益的政治制度,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 国国情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式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们小组成员:
• 组长:汤路凯 • 组员:庞峰、李勤、李银霞、黄劭、陈超
亿、王翔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特色又 体现在哪里呢?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有机统一
• 人民民主专政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 名族区域自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9
• 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邓小平曾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实行各党派的合作,这是我 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 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 点”
13
那么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 的根本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 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
14
1840年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到新中国 成立这段时期中
4
(二)人民民主专政
•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民主是一种 制度,一种 国家形态。”
5
什么是国体和政体?
国体 作为国家制度包含两层含义
政体 • 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
利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那些阶级掌握。 • 政体:主要指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即体
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6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8
•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都承当着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 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 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
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
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
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16
• 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 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植根于人民群 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 意志和根本利益,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 投身国家建设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各族人民通过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 在自己手里。
17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 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 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各民主党派 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 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 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3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 治国的有机统一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 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
• 人们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8
除中国共产党外
中国目前共有八个政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工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 “致工” “九三” “台盟”
1948年成立 1941年成立 1945年成立 1945年成立 1930年成立 1925年成立 1945年成立 1947年成立
10
•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 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 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1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
人民大会堂
9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 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特色表现在:
•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 ,社会主义制 度建立前包括了民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建 立后是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 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 第三,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 国的国情,表述更全面、更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