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压交流电动机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各类高压电气设备试验项目及要求标准

各类高压电气设备试验项目及要求标准

各类高压电气设备试验项目及要求标准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实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定设备是否符合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专门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爱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器设备和安全用具。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定义、符号2.1 预防性实验为了发觉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2.2 在线监测在不阻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顶事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

2.3 带电测量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纳专用一起,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

2.4 绝缘电阻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流电流值之比。

常采纳兆欧表直截了当测得绝缘电阻值。

本规程中,假设无说明,均指加压1min时的测得值。

2.5 吸取比在同一次试验中,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2.6 极化指数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2.7 本规程所用的符号U n设备额定电压〔对发电机转子是指额定励磁电压〕;U m设备最高电压;U0/U 电缆额定电压〔其中U0为电缆导体与金属套或金属屏蔽之间的设计电压,U 为导体与导体之间的设计电压〕;U1mA避雷器直流1mA下的参考电压;tgδ介质损耗因数;3.总那么3.1 试验结果应与该设备历次试验结果相比较,与同类设备试验结果相比较,参照相关的试验结果,依照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后做出判定。

3.2 遇到专门情形需要改变试验项目、周期或要求时,对要紧设备需经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对其他设备可由本单位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匝间耐压试验方法探讨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匝间耐压试验方法探讨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匝间耐压试验方法探讨摘要:由于匝间绝缘结构与试验方法不匹配,在匝间耐压试验中容易产生“故障”,造成绝缘技术的盲目补充,增加了线圈的制造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针对高压电机定子绕组测试中出现的故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匝间耐压试验;方法探讨1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匝间耐压试验方法1.1匝间耐压试验原理常用的耐压匝间试验主要有漏磁场试验、感应电压试验、中频电压试验、输入波形试验、脉冲电压试验等,通常采用脉冲电压试验。

图1显示了脉冲电压检测的示意图。

图1脉冲电压法试验原理图从图1可以看出,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调压器在经过 V整流后,给脉冲电容 C充电,通过调整 T和 Q之间的配合,使 C上的电压达到所需的测试电压,Q开始放电, L上的冲击电压,对线圈进行匝间耐压力试验。

此外,在 C、 Q、L位置形成1/(2√ LC)频率衰减的高频振荡电路,将振荡脉冲电压衰减到 L位置。

该方法能够直接在线圈上施加所要求的脉冲电压,通过观察被测线圈的电压或电流波形,可以很容易地判断线圈之间的绝缘质量,从而实现对 L点脉冲电压的观测。

本文提出了高压定子线圈匝间绝缘试验的脉冲电压法。

1.2匝间耐压试验工艺参数Iec60034-15规定了绝缘电压值对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形成的0.5 (4 UN+5) kV的影响,波前波不小于0.5 s,电击量不小于5 (联合国是电动机的额定电压,kV)。

线圈绝缘试验应按标准线圈绝缘试验进行。

JB/T10098-1999 (原 JB/Z293-87)和IEC60034-1995第二版(IEC60034-1995)已颁布实施,匝间绝缘抗冲击要求相应提高,冲击电压提高到0.65 (4 UN+5) kV,波面时间不小于0.2()μs,冲击次数不少于5次,随后中国对 JB/t10098-2000标准进行了修订,以JB/t10098和JB/t10098-1999代替。

但是,IEC60034和JB/t10098-2000只规定了脉冲电压等级的线圈要求,而没有规定每道工序的耐压力要求。

交、直流电动机的试验要求

交、直流电动机的试验要求
11.温升试验
在环境温度40℃和海拔1000m以下,电动机各部分的温升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温升限度。
6)调整电动机电刷的中性位置。
7)电枢绕组匝间耐压试验。
8)空载试验。
9)负载试验。
10)超速试验。
11)温升试验。
具体试验要求如下;
1.测量励磁绕组和电枢的绝缘电阻。
对于500V以下的低压电动机,用500V兆欧表测量,各绕组间或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对于500V以上的高压电动机,用1000V兆欧表测量,不应小于1MΩ。
交流电动机试验要求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3)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5)绕线型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6)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7)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极性及连接应正确。
6.调整电动机电刷的中性位置
应满足良好的换向要求,火花很小。
7.电枢绕组匝间耐压试验
在空载情况下把电源电压提高到额定电压的130%,运行5min不击穿,即可认为电枢绕组匝间绝缘合格。
8.空载试验
电动机在额定电枢电压下空载运行1h,监听声音,记录电流和转速,测试温度等,以初步鉴定电动机的质量是否合格。
此外,根据需要,还有短路试验、超速试验、温升试验及绕线型电动机开路电压试验等。
直流电动机试验要求
直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励磁绕组和电枢的绝缘电阻。
2)测量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
3)测量电枢整流片间的直流电阻。
4)励磁绕组和电枢的交流耐压试验。

电气高压试验规程

电气高压试验规程

电气专业高压试验规程编写:审核:审定:批准:华能新疆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前言根据电力生产发展的需要,本规程结合我分公司电气实际使用情况编写。

本规程必定存在不足和错误之处,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敬请各位同行在执行中积累经验,提出宝贵意见。

本规程是根据部颁(有关技术法规)和有关标准、厂家说明书实践经验。

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的全部或有关部分:1.分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有关职能科室的正副主任、工程师及专业人员;下列人员应掌握并严格执行本规程:1.检修部主任、生产副主任;2.生产运营部电气专工;3.检修部电气专工;4.电气各岗位人员。

本规程修编单位:目录第一部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9)1前言 (9)1.1范围 (9)1.2引用标准 (9)1.3定义、符号 (10)1.4总则 (12)2旋转电机 (13)2.1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 (13)2.2直流电机 (24)2.3中频发电机 (24)2.4交流电动机 (27)3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31)3.1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5。

(31)3.2电力变压器交流试验电压值及操作波试验电压值见表6。

(39)3.3油浸式电力变压器(1.6MVA以上) (39)3.4油浸式电力变压器(1.6MVA及以下) (40)3.5油浸式电抗器 (40)3.7干式变压器 (41)3.8气体绝缘变压器 (41)3.9干式电抗器试验项目 (41)3.10接地变压器 (41)3.11判断故障时可供选用的试验项目 (41)4互感器 (44)4.1电流互感器 (44)4.2电压互感器 (48)5开关设备 (52)断路器和GIS (52)5.1SF65.2多油断路器和少油断路器 (57)5.3磁吹断路器 (62)5.4低压断路器和自动灭磁开关 (62)5.5空气断路器 (62)5.6真空断路器 (65)5.7重合器(包括以油、真空及SF气体为绝缘介质的各种12K V重合器) (68)65.8分段器(仅限于12K V级) (70)5.9隔离开关 (73)5.11镉镍蓄电池直流屏 (78)6套管 (79)6.1套管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20。

电动机试验

电动机试验

电动机的一般性试验电动机的全面检维修不仅包括常规的电机清扫、公差配合的测量、轴承的更换、引线的检查,还包括一些试验项目,下面我对电动机的一般性试验项目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异步电动机的试验分为型式试验和检查试验两种,型式试验是制造厂对每种新产品按标准规定进行的全面试验。

我们平时做的都是检查试验,检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制造厂生产的成品和大修后的电动机质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查试验项目有:绝缘电阻的测定,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转子开路电压的测定、空载试验、短路试验、超速试验、匝间绝缘试验、耐压试验等。

我们公司使用的电动机绝大多数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所需进行的试验项目主要包括绝缘电阻的测定、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空载试验、耐压试验等。

一、绝缘电阻的测定:测量各相绕组之间以及各相绕组对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是最简便而且是对绝缘无破坏作用的检查项目,它判别绕组绝缘是否严重受潮或有严重缺陷。

可以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

测量绝缘电阻不能发现下列缺陷:绝缘中的局部缺陷:如非贯穿性的局部损伤、含有气泡、分层脱开等。

在检查试验中,通常只测量电动机在运转前定子绕组的冷态绝缘电阻,包括绕组相与相之间的绝缘电阻和每相绕组对机壳(对地)的绝缘电阻。

对绕线式电动机,则需要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测量方法通常用手摇式兆欧表,对于低压电动机用500V兆欧表测量,高压电动机使用2500V兆欧表进行测量。

测量绝缘电阻前需拆除电动机的外部接线,测量过程中兆欧表的转速须保持基本恒定(120r/min),兆欧表摇动一分钟后读出其指针指示的数值,低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全部更换绕组的则应不低于5MΩ。

对于高压电动机,应不低于1MΩ/kV。

对于大型电动机,可以通过测量绝缘电阻来判断绕组是否受潮,其吸收比系数R60/R15应不小于1.3,其中R60和R15分别为兆欧表摇动60s和15s时读出的绝缘电阻值。

高压电器标准精选(最新)

高压电器标准精选(最新)

高压电器标准精选(最新)G311.1《GB311.1-2012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311.2《GB/T311.2-2013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G311.3《GB/T311.3-2007绝缘配合: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程序》G311.4《GB/T311.4-2010绝缘配合: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G311.6《GB/T311.6-2005高电压测量标准空气间隙》G1984《GB1984-2003高压交流断路器》G1985《GB1985-200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3482《GB/T3482-200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G4109《GB/T4109-2008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G4473《GB/T4473-2008高压交流断路器的合成试验》G4585《GB/T4585-2004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G4787《GB/T4787-2010高压交流断路器用均压电容器》G6568《GB/T6568-2008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G7329《GB/T7329-2008电力线载波结合设备》G7330《GB/T7330-2008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G7354《GB/T7354-2003局部放电测量》G8905《GB/T8905-20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11024.1《GB/T11024.1-2010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G11024.2《GB/T11024.2-2001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并联电容器:耐久性》G11024.3《GB/T11024.3-2001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并联电容器:保护》G11024.4《GB/T11024.4-2001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并联电容器:内部熔丝》G12747.1《GB/T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总则》G12747.2《GB/T12747.2-2004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老化、自愈性和破坏试验》G12944《GB/T12944-2011高压穿墙瓷套管》G13395《GB/T13395-2008电力设备带电水冲洗导则》G13498《GB/T13498-2007高压直流输电术语》G14808《GB14808--2001交流高压接触器和基于接触器的电动机起动器》G15166.2《GB/T15166.2-2008高压交流熔断器:限流熔断器》G15166.3《GB/T15166.3-2008高压交流熔断器:喷射熔断器》G15166.4《GB/T15166.4-2008高压交流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15166.5《GB/T15166.5-2008高压交流熔断器:用于电动机回路的高压熔断器的熔断件选用导则》G15166.6《GB/T15166.6-2008高压交流熔断器:用于变压器回路的高压熔断器的熔断件选用导则》G16438《GB/T16438-1996半导体少长针消雷装置使用的安全要求》G16896.1《GB/T16896.1-2005高电压冲击测量仪器和软件:对仪器的要求》G16896.2《GB/T16896.2-2010高电压冲击测量仪器和软件:软件的要求》G16927.1《GB/T16927.1-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G16927.2《GB/T16927.2-2013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G16927.3《GB/T16927.3-2010高电压试验技术: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G17648《GB/T17648-1998绝缘液体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测定试验程序》G17702《GB/T17702-2013电力电子电容器》G17950《GB/T17950-2000半导体变流器:变流器防止过电流的应用导则》G18037《GB/T18037-2008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G18857《GB/T18857-2008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G19185《GB/T19185-2008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G19749《GB/T19749-2005耦合电容器及电压分压器》G20635《GB/T20635-2006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高压电器的技术要求》G20989《GB/T20989-2007高压直流换流站损耗的确定》G20990.1《GB/T20990.1-2007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阀第1部分:电气试验》G20992《GB/T20992-2007高压直流输电用普通晶闸管的一般要求》G20993《GB/T20993-2012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直流滤波电容器及中性母线冲击电容器》G20994《GB/T20994-2007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并联电容器及交流滤波电容器》G20995《GB/T20995-2007输配电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用晶闸管阀的试验》G20996.1《GB/Z20996.1-2007高压直流系统的性能第1部分:稳态》G20996.2《GB/Z20996.2-2007高压直流系统的性能第2部分:故障和操作》G20996.3《GB/Z20996.3-2007高压直流系统的性能第3部分:动态》G21420《GB/T21420-2008高压直流输电用光控晶闸管的一般要求》G21698《GB/T21698-2008复合接地体技术条件》G22065《GB/T22065-2008压力式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控制器》G22075《GB/T22075-2008高压直流换流站的可听噪声》G22383《GB/T22383-2008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刚性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22389《GB/T22389-2008高压直流换流站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导则》G22390.1《GB/T22390.1-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运行人员控制系统》G22390.2《GB/T22390.2-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交直流系统站控设备》G22390.3《GB/T22390.3-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直流系统极控设备》G22390.4《GB/T22390.4-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直流系统保护设备》G22390.5《GB/T22390.5-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G22390.6《GB/T22390.6-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换流站暂态故障录波装置》G24837《GB/Z24837-20091100kV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规范》G24838《GB/Z24838-20091100kV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G24842《GB/Z24842-2009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G24846《GB/Z24846-20091000kV交流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24847《GB/Z24847-20091000kV交流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G25081《GB25081-2010高压带电显示装置(VPIS)》G25084《GB/T25084-2010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串和绝缘子串组交流工频电弧试验》G25092《GB/T25092-2010高压直流输电用干式空心平波电抗器》G25093《GB/T25093-2010高压直流系统交流滤波器》G25097《GB/T25097-2010绝缘体带电清洗剂》G25098《GB/T25098-2010绝缘体带电清洗剂使用导则》G25284《GB25284-201012kV~40.5kV高压交流自动重合器》G25287《GB25287-2010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G25843《GB/Z25843-2010±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G50227《GB50227-2010并联电容器装配设计规范》G25308《GB/T25308-2010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滤波器》G26215《GB/T26215-2010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G26216.1《GB/T26216.1-2010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电子式直流电流测量装置》G26216.2《GB/T26216.2-2010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电磁式直流电流测量装置》G26217《GB/T26217-2010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测量装置》G26861《GB26861-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G26868《GB/T26868-2011高压滤波装置设计与应用导则》G26870《GB/T26870-2011滤波器和并联电容器在受谐波影响的工业交流电网中的应用》G27747《GB/T27747-2011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交流隔离断路器》G28541《GB/T28541-2012±800kV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G28543《GB/T28543-2012电力电容器噪声测量方法》G28563《GB/T28563-2012±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晶闸管阀电气试验》G28565《GB/T28565-2012高压交流串联电容器用旁路开关》G28814《GB/T28814-2012±800kV换流站运行规程编制导则》G29629《GB/T29629-2013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水冷却设备》G29630《GB/Z29630-2013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GJ5367《GJB5367-2005国防测量器具等级图直流高电压》J1811《JB/T1811-1992压缩气体标准电容器》J3855《JB/T3855-2008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J5871《JB5871-1991交流高压断路器的线路充电电流开合试验》J6225《JB/T6225-1992感应移相器通用技术条件》J7112《JB/T7112-2000集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J7569《JB7569~7570-1994交流高压自动分段器及重合器》J9694《JB/T9694-2008高压交流六氟化硫断路器》J10557《JB/T10557-2006高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J10558《JB/T10558-2006柱上式高压无功补偿装置》J10892《JB/T10892-2008电子式六氟化硫密度变送器》J10893《JB/T10893-2008高压组合电器配电室六氟化硫环境监测系统》J10931《JB/T10931-2010高压电力滤波装置》J11039《JB/T11039-2010高原电工电子产品型号编制方法》J56004《JB/T56004~56005-1992电力电容器及其绝缘油处理工艺》DL242《DL/T242-2012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252《DL/T252-2012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换流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253《DL/T253-2012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地电位分布、跨步电压和分流的测量方法》DL266《DL/T266-2012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L273《DL/T273-2012±800kV特高压直流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274《DL/T274-2012±800kV高压直流设备交接试验》DL275《DL/T275-2012±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电磁环境限值》DL276《DL/T276-2012高压直流设备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DL277《DL/T277-2012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整定技术规程》3DL365《DL/T365-2010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保护系统现场检验规程》DL366《DL/T366-2010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377《DL/T377-2010高压直流设备验收试验》DL399《DL/T399-2010±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工程主要设备监理导则》DL402《DL/T402-2007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403《DL/T403-200012.5KV~40.50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405《DL/T405-1996进口252(245)550KV交流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技术规范》DL415《DL/T415-2009电力行业标准带电作业用火花间隙检测装置》DL417《DL/T417-2006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DL436《DL/T436-2005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DL437《DL/T437-2012高压直流接地极技术导则》DL506《DL/T506-200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DL537《DL/T537-2002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538《DL/T538-2006高压带电显示装置》DL555《DL/T555-1993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试验导则》DL595《DL/T59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DL601《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602《DL/T602-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604《DL/T604-2009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DL615《DL/T615-1997交流高压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DL620《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621《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625《DL/T625-1997LFP-19900系列超高压线路成套快速保护装置检验规程》10.00DL628《DL/T628-1997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DL639《DL/T639-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DL640 《DL/T640-1997户外交流高压跌落式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653《DL/T653-2009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使用技术条件》DL662《DL/T662-2009六氟化硫气体回收装置技术条件》DL687《DL/T687-2010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690《DL/T690-1999交流高压断路器合成试验技术条件》DL691《DL/T691-1999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DL739《DL/T739-2000LW-10型六氟化硫断路器检修工艺规程》DL740《DL/T740-2000电容型验电器》DL741《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80《DL/T780-2001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DL813《DL/T813-200212KV高压交流自动重合器技术条件》DL841《DL/T841-2003高压并联电容器用阻尼式限流器使用技术条件》DL846《DL/T846.1~9-2004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DL848《DL/T848.1~5-2004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968《DL/T968-2005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978《DL/T978-2005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技术条件》DL988《DL/T988-200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992《DL/T992-2006冲击电压测量实施细则》DL1001《DL/T1001-2006复合绝缘高压穿墙套管技术条件》DL1010《DL/T1010.1~5-2006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DL1015《DL/T1015-2006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DL1054《DL/T1054-2007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DL1057《DL/T1057-2007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DL1058《DL/T1058-2007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DL1059《DL/T1059-2007电力设备母线用热缩管》DL1082《DL/T1082-2008高压实验室技术条件》DL1087《DL/T1087-2008±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二次设备抗扰度要求》DL1088《DL/T1088-2008±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电磁环境参数限值》DL1089《DL/T1089-2008直流换流站与线路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测试方法》DL1131《DL/T1131-2009±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DL1129《DL/T1129-2009直流换流站二次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DL1130《DL/T1130-2009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DL1220《DL/T1220-2013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交接试验及验收规范》DL1242《DL/T1242-2013±800kV直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规范》DL5223《DL/T5223-2005高压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DL5224《DL/T5224-2005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运行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5275《DL/T5275-2012±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5276《DL/T5276-2012±800kV及以下换流站母线、跳线施工工艺导则》DL5352《DL/T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5393《DL/T5393-2007高压直流换流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5426《DL/T5426-2009±800kV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规程》TB2803《TB/T2803-2003电气化铁道用断路器技术条件》JJ496《JJG496-1996工频高压分压器》JJ914《JJG914-1996六氟化硫检漏仪》JJG1007《JJG1007-2005直流高压分压器》JJ1067《JJG1067-2000工频电压比例标准装置校准规范》JJ1068《JJF1068-2000工频电流比例标准装置标准规范》JJG1075《JJG1075-2012高压标准电容器检定规程》JB3855-96 3.6~40.5kV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JB/T8321-1996交流高压熔断器型号编制办法JB/T8455-1996高压开关设备用机械锁通用技术条件JB/T832-1998湿热带型高压电器JB8738-1998 3.6~40.5kV交流高压开关设备用真空灭弧室JB/T8754-1998高压开关设备型号编制办法。

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交流电动机的试验来掌握交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对电动机的性能进行测试以了解其运行特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交流电动机2.测功机3.计算机4.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5.电能表6.电源7.电缆、连接线等三、实验步骤1.首先,将电动机正确连接到电源和测功机上,确保连接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或短路等问题。

2.调整电压表、电流表和频率表的量程,以便能够准确测量电动机运行时的电压、电流和频率。

3.打开电源,将电压调至额定电压,并将频率调节至额定频率。

同时,启动测功机,以设置负载参数。

4.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通过电能表测量电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电动机的效率。

5.测量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测得的数值计算出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6.在试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特别是是否存在异常震动、异常噪音等现象,及时记录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7.在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得到了电动机的功率、效率和功率因数等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电动机的性能表现。

五、实验结论通过对交流电动机的试验,了解了交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了电动机的功率、效率和功率因数等参数,进一步了解了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交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并做好了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我对电动机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提醒自己在实验操作中要保持谨慎,避免造成意外伤害或设备损坏。

电气高压试验方案

电气高压试验方案

**********项目电气高压试验方案编制Prepared by _________________ 审核Reviewed by _________________ 批准Approved by _________________ 版本Rev. _00 _____日期Date _________1适用范围2编制依据3工程简述4试验人员组织机构5试验用仪器和工具6电气高压试验总则7试验方法和步骤8安全质量措施9试验记录表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 项目的电气高压试验工作。

2编制依据2.1业主提供的相关图纸、设计说2.2该项目的招标文件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2.4《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SH/T 3543-20072.5《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 3503-20073工程简述及主要实物量3.1工程简述本工程0#变电站35KV系统的安装已由业主外包给当地电力安装公司,其余10K V系统含10KV及400V低压系统由我方安装和调试。

3.2主要实物量4人员组织机构5试验用仪器和工具6电气高压试验总则6.1交流耐压试验时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无特殊说明时应为1mi n。

6.2耐压试验电压值以额定电压的倍数计算时,发电机和电动机应按铭牌额定电压计算,电缆可按交接试验标准第18章规定的方法计算。

6.3进行绝缘试验时,除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外,宜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

同一试验标准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试验。

为便于现场试验工作,已有出厂试验记录的同一电压等级不同试验标准的电气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

试验标准应采用连接的各种设备中的最低标准。

6.4进行电气绝缘的测量和试验时,当只有个别项目达不到本标准的规定时,则应根据全面的试验记录进行综合判断,经综合判断认为可以投入运行者,可以投入运行6.5当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试验电压的标准: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在于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的试验标准进行;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在于满足产品通用性及机械强度的要求时,可以按照设备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的试验标准进行;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在于满足高海拔地区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按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的试验标准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电动机试验方法
一.测量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额定电压<1000V,常温下绝缘电阻≥0.5MΩ;
※额定电压≥1000V,在运行温度下,定子绕组绝缘电阻≥1MΩ/KV,转子绕组绝缘电阻≥0.5MΩ/KV;
※额定电压≥1000V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1.2。

1.工具选择
2500V兆欧表
2.步骤
⑴断开电动机电源开关;
⑵用放电棒分别对U1、V1、W1接地充分放电,如图1所示;
⑶解开中性点接线;
⑷分别摇测出线侧U1、V1、W1对地绝缘电阻:
记录R15和R60的数据。

⑸分别摇测出线侧U1对V1W1、V1对U1W1、W1对U1V1的地绝缘电阻:
记录R15和R60的数据。

⑹用放电棒分别对U1、V1、W1接地充分放电。

二.测量可变电阻器、启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0.5 MΩ。

三.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当当有油管路连接时,应安装油管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0.5 MΩ。

四.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 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最小值的2%;
※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最小值的1%。

1.电流、电压表法
※ mV表的连线不应超过该表规定的电阻值,且应接于靠近触头侧
2.平衡电桥法(电桥用法见《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P320
※测量时,电压引线尽量靠近触头侧;电流引线在电压线外侧,宜分开不宜重叠
※直流双臂电桥法:1~10-5Ω及以下
※单臂电桥法:1~106Ω
五.测量可变电阻器、启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与产品出厂值比较,其差值≤10%。

六.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定子直流耐压的试验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的3倍;
※试验电压按0.5倍的额定电压分阶段升压试验,每段停留1min;
※在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时,各相间不应有明显差别;
※水内冷电机,宜采用低压屏蔽法;
※氢冷电机必须在充氢前或排氢后且含量在3%以下时进行;
※ 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中性点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1.工具选择
一般选用200V/60000V的直流耐压泄漏试验设备
2.步骤
⑴工作负责人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办理工作票,获得工作许可;
⑵做好安全措施;
⑶接线,如图3所示;
⑷置调压器于“零位”,微安表接至最大量程;
⑸采用整流管G做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先接通灯丝电源回路,并调节控制好灯丝电压的可变电阻,使灯丝电压由最小值调整至额定值;
⑹约一分钟,即灯丝有足够的电子向阳极发射后,合上升压回路的刀闸;
⑺试验前,应先测量试具和接线的泄漏电流,并记录;
⑻确定试具和接线无异常后,接入电缆,缓慢升压至试验电压,并密切注意倾听放电声音,密切观察各表计的变化,在高压端读取1min的直流电流值,并记录;
⑼每相试验完毕后,经电阻(放电器)对地放电,再直接接地。

3.注意事项
⑴升压时,微安表指示过大,应立即查明原因;
⑵每相试验完毕后,先降调压器回“零”,然后切断调压器电源,再切断灯丝电源(采用整流管时)及总电源;
⑶每相试验完毕后,须先经电阻(放电器)对地放电,再直接接地。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说明绝缘不良:
⑴泄漏电流显著增大;
⑵泄漏电流随电压升高而急剧上升;
⑶泄漏电流不稳定;
⑷泄漏电流随时间延长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七.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
※水内冷电机在通水情况下进行,水质应合格;
※氢冷电机必须在充氢前或排氢后且含量在3%以下时进行;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V 3 6 10
试验电压KV 5 10 16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转子工况试验电压V
不可逆的 1.5U k+750
可逆的 3.0 U k+750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额定励磁电压的7.5倍,且≥1200V,但≤出厂试验电压的75%;
1.工具选择
Bs试验变压器;
R1保护电阻;
R2限流、阻尼电阻;
G保护间隙(球隙);
A电流表;
V电压表;
LH电流互感器;
2.试验接线图
非被试绕组均短接接地
⑴用放电棒分别对UVW接地充分放电;
⑵分别在UV、VW、WU间加压试验:
缓慢升压至试验电压,并密切注意倾听放电声音,密切观察各表计的变化,读取1min 的电流值,并记录;
⑶用放电棒分别对ABC接地充分放电;
⑷分别在U对地、V对地、W对地加压试验:
缓慢升压至试验电压,并密切注意倾听放电声音,密切观察各表计的变化,读取1min 的电流值,并记录;
⑸用放电棒分别对abc接地充分放电。

八.核定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正确连接
※中性点未引出的,可不检查其极性。

1.直流法
⑴工具选择
5~3V直流电池、开关K、mV表
⑵步骤
①用放电棒分别对ABC和abc接地充分放电,如图1和图2所示;
②按图接线,并检查无误;
③合上K,观查瞬间mV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④断开K,观查瞬间mV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⑤重复③④步,再做一遍。

⑥用放电棒分别对ABC和abc接地充分放电,如图1和图2所示
⑶判断
①合上K,右偏;断开K,左偏;则为同极性(减极性);
②合上K,左偏;断开K,右偏;则为异极性(加极性)。

2.交流法(见《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P366
⑴工具选择
220V交流电源、20V交流电源、开关K1、开关K2、电压表1、电压表2、电压表3
⑵步骤
①用放电棒分别对ABC和abc接地充分放电,如图1和图2所示
②连接线,如下图所示;
③合上K1和K2,记录U xX、U Ax和U ax。

④用放电棒分别对ABC和abc接地充分放电,如图1和图2所示
⑶判断
① U xX=U Ax-U ax时,为同极性;
② U xX=U Ax+U ax时,为异极性。

电动机试验报告电试-----15
工程名称:装置地点:试验日期:年月日
机械名称:温度:℃湿度:% RH
试验:复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