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分子的性质》导学案第3课时

类别:主备人导学案

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科:化学执笔:邹武忠

学习目标:

1.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

2.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学法指导:

比较、讨论、归纳

学习重点:

“相似相溶”规律;“手性分子”

【课前预习】

一、溶解性

1.“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

2.溶解度影响因素:

(1) 内因:从分子的结构,存在“”的规律。

(2) 外因:影响固体的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气体解度的主要因素是。

(3)其它因素:

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越大,则溶质分子的溶解度。

②当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时,会使溶质的溶解度。

③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其溶解度。

二、手性

1.手性分子:具有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却在三维空间里重叠,互称。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做分子。

2.手性碳原子

如果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则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3.手性分子的用途

构成生命体的有机物约大多数为。两个手性分子的性质不同,且手性有机物中必定含。手性分子的主要应用是生产手性药物和手性催化剂,手性催化剂只催化或主要催化一种手性分子的合成。

【课内探究】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50“溶解性”部分内容,什么事“相似相容”原理?溶解度影响因素?“相似相容”原理有何应用?

思考与交流:

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性不同?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

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 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在碘水溶液中

加入约1 mL四氯化碳(CCl4),振荡试管,观察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形成紫红色的四氯化碳溶液。再向试管里加入1mL浓碘化钾(KI)水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紫色变浅,这是由于在水溶液里可发生如下反应:I2+I-===I-3。实验表明碘在纯水还是在四氯化碳中溶解性较好?为什么?

实践:每个同学亮出自己的左又手。看能否完全重合?科学史话P52-53

典例解悟:

1.欲提取碘水中的碘,不能选用的萃取剂是()

A.酒精B.四氯化碳C.直馏汽油D.苯

2.判断下列分子为手性分子的是()

课堂练习

1.下列分子含有“手性”碳,属于手性分子的是()

2.利用相似相溶这一经验规律可说明的事实是()

①HCl易溶于水②NH3易溶于H2O③N2难溶于水④HClO4是强酸⑤盐酸是强酸⑥氢氟酸是弱酸⑦HF很稳定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⑥⑦D.④⑤

3.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苯、酒精B.汽油、甘油

C.四氯化碳、汽油D.二硫化碳、乙醇

4.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

B.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

C.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化合物中含3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6.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称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具有光学活性。如下图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式中标有*号的为手性碳原子),也能发生下列反应,请问发生哪种反应后,该有机物仍然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A.消去反应B.水解反应

C.银镜反应D.酯化反应

7.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手性异构体的是()

课后作业点金训练P42-43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一、溶解性

1.“相似相溶”的规律:

2.溶解度影响因素:

二、手性

1.手性分子

2.手性碳原子

3.手性分子的用途

教后反思: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3)写出H2、Cl2、N2、HCl、CO2、H2O 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女口:C02、BF3、CCI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小数的性质》公开课教案_1

第3单元第1节、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学内容:p.30~32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新的单元“认识小数”。说说你可以在哪些地方看见小数。 二、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1、学生说,老师板书。(学生在说的时候一开始可能会说超过1元的小数,引导他们说几个表示不满1元的小数。分两列板书。) 看板书交流:(1)不满1元的小数。如0.1元,就是1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一; 0.2元,是2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二…… 明确:几角就是1元的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2)超过1元的小数。分别看板书让学生说说它表示几元几角。重点明确: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一位小数,表示几角。 2、我们现在买东西的商品价钱最小单位通常是“角”,老师小时候很多东西的都是用分来作单位的。 比如:一支棒冰的单价是4分。你能用小数来表示吗?说说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发现: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就是0.01元。4分是1元的百分之四,是0.04元。 继续提问:一支雪糕8分钱,怎么用小数表示?…… 说说你的发现:几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提高练习: 分别说出几类情况,让学生用小数表示: (1)几分的;(2)几角的;(3)几角几分的;(4)几元几角的;(5)几元几角几分的…… 遇到有困难的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4、读数对比:45.45元 这个数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突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不同的读法) 三、学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1、举米尺,板书:1米 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1米等于10分米;比分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1米等于1000毫米 板书成: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读一读,记一记。 2、练习:1分米=()米,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2分米?3分米?…… 一句话:几分米就是零点几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 小数的性质教案(最新)

第3课时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学生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0.3是()个十分之一;0.30是()个百分之一;0.123是()个千分之一 二、新课学习 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课件显示)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例1 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启发提问: ①0.1m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

(1个十分之一米,1分米) ②0.10m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 (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 ③0.100m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 (100个千分之一米,是l00毫米) ④观察1分米、10厘米、l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 (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 (0.1m=0.10m=0.100m。(板书)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个小数。 ①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②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2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启发提问: ①0.3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 示? (3个1 10 ,平均分成10份,用3份来表示。) ②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右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 表示? (30个1 100 ,平均分成100份,用30份表示。)

《小数的性质》备课教案

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学生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流程: 复习引入 0.3是()个十分之一;0.30是()个百分之一;0.123是()个千分之一 新课学习 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课件显示)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例1 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启发提问: 0.1m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 (1个十分之一米,1分米) 0.10m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 (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 0.100m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 (100个千分之一米,是l00毫米) 观察1分米、10厘米、l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0.1m=0.10m=0.100m。(板书)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个小数。 ①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②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2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启发提问: 0.3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 (3个110,平均分成10份,用3份来表示。) 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右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 (30个1100,平均分成100份,用30份表示。) 两个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 (移动投影片,学生易看出0.3=0.30) 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讨论后得知: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是3个110,所以这两个数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右往左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通过对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启发学生概括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 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要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得出: 0.70=0.7 105.0900=105.09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2.5元可改写成2.50元。3元改写成3.00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性质》word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性质》word教 案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定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确实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定。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如何明白得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如何明白得电负性概念; (3)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显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看、摸索、讨论。一样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如何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如何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

成方法,讨论、研究判定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因此差不多上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3、H2O。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一样规律: 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O2、H2、P4、C60。 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 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样是非极性分子。 反思与评判: 组织完成“摸索与交流”。

3.2四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与大小的比较练习题.docx

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 知识点 1 .小数的性: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注意:小数中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小数等。 2.小数大小比: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百分位,?? 3、小数的大小比:( 1)一位。(一成一的位)(2)把要比的数写成一列(小数点必 ) (3)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百分位;百分位相同,就 比千分位???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把“ 1”平均分成 2、0.4 里面有( 3 、 100.0103读作1000 份,其中的 1 )个 0.1 ,0.025 ( 份是 (里面有 ( ),也可以表示()。 )个 0.001 。 ) ,五十点五零写作 () 。 4、一个数由 5 个十和10 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5、6.09 的 6 在()位上,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 6、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它们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7、30.07中 3 在()位上,表示()个(),7在()位上,表示()个()。 8、0.8里有()个十分之一,0.322里含有()个千分之一。 9、6个10,3个1,5个0.1和 2 个0.01组成的数写作(),读作 ()。 10、0. 08里面有()个百分之一,()个千分之一。

11、10 个 0.1 是(),10 个 0.01 是(),()个 0.001是 0.1 。 17、在小数的 ()添上零或者去掉零 , ()不变。 18、与 5.7 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 (), ()。 19、大于 7 而小于 8 的一位小数有()个。 20、3.15 和 15 个百分之—的和是 (),相当于 ()个 0.1。 21、4 名同学参加游泳比赛,小明用2.0分钟,小雨用2.23 分钟,小建用 1.98 分钟,小强用 2.15 分钟。第一名是 ( ) ,第二名是 (),第三名是 ()第四名是 ( ) 。 22、把 4.25扩大到原来的()倍得4250,把1200 缩小到原来的()倍得 0.12. 25 、在○里填上“﹥、﹤”或“=”。 2.03万○ 230000.29亿○ 0.092亿 4 米○ 399 厘米890 克○ 8.9 千克 26、已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27、若 a×10= b÷0.1(a、b 都不等于 0),则 a()b。(填上“>”、“<”或“=” )(二)选择题 1、30. 080 化简后是() A. 3. 8 B.30.8 C. 30.08 2、2.030 中去掉 ( )上的 0,小数的大小不变。A.—十分位B.千分位C.十分位和千分位 3、大于 1.5 而小于 1.6 的小数有 ()A.1 个B.10 个C无数个 4、比较大小: 3.105 () 3.15A、>B、<C、= 5、30 个 0.01 和 3 个 0.1 相比较 ()A、30 个 0.01 大B、3 个 0.1大C、它们大小相等 6、把 0.5 改写成大小不变,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A、0.05B、0.50 C、0.500

教案示例小数的性质、化简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复习引入 播放课件:小数的基本性质——

2.情境引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播放课件:小数的基本性质——由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提供

我们常见的2.00元、3.50元分别是多少钱呢? 其实就是2元、3元5角。 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1.5元,右边一家则是1.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1.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1.小数的性质:分别引导学生用分米、厘米、米来描述这段米尺的长度,然后写出对应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表示,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播放课件,辅助学生汇报用分米、厘米、毫米表示:

总结学生的发言: 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0.1米=0.10米=0.100米,单位都是米,我们就可以写作0.1=0.10=0.100。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 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信息窗2红点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 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每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卡(一张等分成10个长方形,一张等分成100个小正方形)、0.5分米和0.50分米的纸条、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我是小小魔法师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 1 1,这三个数相等吗? 教师在1的后面添写0,板书:1 10 100,这三个数还相等吗?你有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启发学生加上长度单位后就可以相等了。 1米= 10分米= 100厘米,1 分米= 10厘米=100毫米。 (设计意图:学生想当魔法师的愿望强烈,激起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新知学习做铺垫。) 2.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再一次走进动物世界,进一步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好吗?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哪个动物的尾巴长呢? 师质疑:哪个动物的尾巴长?实际上是比较什么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哪个动物的尾巴长?实际上就是比较0.5和0.50哪个数大。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大胆猜测。 师:0.5与0.50到底哪一个数大?同学们不妨猜一猜。 预测:有的同学说0.5分米大,有的同学说0.50分米大,还有的同学说两个数一样大。 师:这只是我们猜想的结果,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用事实说话,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验证) 2.实验操作。 出示问题:0.5和0.50哪个数大? 探究提示: ⑴做一做,利用老师提供的纸条或正方形方格纸等学具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⑵比一比,根据上面的验证比较一下0.5和0.50哪个大? 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利用学具来研究,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几种学具, 1号学具袋:8张纸条,4张长0.5分米,4张长0.50分米,一把直尺; 2号学具袋:8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卡,4张等分成10个长方形,4张等分成100个小正方形; 3号学具袋:一张数位表。 教师边说边展示给同学们看看。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学具,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证明0.5=0.50,按要求完成我们的活动。 温馨提示:

高中数学必修三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说出事件的包含,并,交,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 2..能叙述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3. 说出概率的三个基本性质;会使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性质求概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教学难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知识链接】 1. 两个集合之间存在着包含与相等的关系,集合可以进行交、并、补运算,你还 记得子集、等集、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吗? 2我们可以把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看成一个集合(如连续抛掷两枚硬币),那么必然事件对应全集,随机事件对应子集,不可能事件对应空集,从而可以类比集合的关系与运算,分析事件之间的 关系与运算,使我们对概率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育网 【学习过程】 1.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思考:在掷骰子试验中,我们用集合形式定义如下事件: C1={出现1点},C2={出现2点},C3={出现3点},C4={出现4点},C5={出现5点},C6={出现6点},D1={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D2={出现的点数大于4},D3={出现的点数小于6},E={出现的点数小于7},F={出现的点数大于6},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等等. 你能写出这个试验中出现其它一些事件吗?类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运算,你能发现 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吗? 上述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 (1) 显然,如果事件C1发生,则事件H一定发生,这时我们说事件H包含事件C1,记作H C1。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何理解事件B包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B)?特别地,不可能事件用Ф表示,它与任何事件的关系怎样约定? 如果当事件A发生时,事件B一定发生,则B A ( 或A B );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216694620.html,](2)分析事件C1与事件D1之间的包含关系,按集合观点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关 系应怎样描述? 一般地,当两个事件A、B满足什么条件时,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 若B A,且A 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 (3)如果事件C5发生或C6发生,就意味着哪个事件发生?反之成立吗?[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216694620.html,] 事件D2称为事件C5与事件C6的并事件(或和事件),一般地,事件A与 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是什么含义? 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时,事件C发生,则称事件C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C=A∪B(或A+B). (4)类似地,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时,事件C发生,则称事件C为事件A与事件B 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C=A∩B(或AB),在上述事件中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例如,在掷骰子的试验中D2∩D3=C4 (5)两个集合的交可能为空集,两个事件的交事件也可能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此时,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例如,上述试验中的事件C1与事件C2互斥,事件G与事件H互斥。 (6)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则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 事件A与事件B有且只有一个发生.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 一、分析学情,读懂教材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版块。主要内容有:在探究活动中归纳概括小数的性质,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一)分析学情: 在学习本单元知识前,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在四年级下册刚刚学习了“小数的意义”,这些都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小数的性质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是高效课堂实施的基础。与过去的实验教材相比,从3个例题演变成4个例题,将实验教材中的做一做变成了现今的例2。例1、例2意在指导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①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②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③脱离具体量,借助图示从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从而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例1、例2融会贯通,从

数量“0.1米=0.10米=0.100米”,再到数“0.3=0.30”中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例3则是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例4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练习包括第39页做一做和练习十第1——5题。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层次的作用,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积累充分的感性认识,为归纳概括、理解应用小数的性质奠定思维基础。 二、教学目标 把握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本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会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实验等活动,经历探索发现小数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感受数学的科学严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教学难点:探索发现并概括出小数性质的过程。 三、对教学过程的思考 本节课以知识储备为基点,以自主探究为核心,以操作实践为支点,以教师引导为助推力,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建构。在本节课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城北小学四(3)班:彭霞 一、说教学内容 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例1至例4及“做一做”和练习十第1至5题。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2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本课为这一小节第1课时,教学P58-59页例1-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的第1-5题。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安排了3个例题。例1教学小数的性质,例2、例3教学小数性质的应用。例2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例3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和直观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通过小数性质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应用小数性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3、教学重点 小数性质的推导和理解,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4、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5、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答题纸若干 三、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努力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猜想、用各种方法验证(应用小数的意义,用赋以单位名称的方法,进行名数转化,再加以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也可通过画图法来论证)。在多种方法论证的扩展中突破难点,使学生认同最后结论。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时,采用创设故事法导入,在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1、例2及下面的“做一做”)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和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应用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3、例4)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的基本性质优质教案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通过掷骰子试验,定义了许多事件,及其事件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 教科书通过类比频率的性质,利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得到了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要注意这里的推导并不是严格的数学证明,仅仅是形式上的一种解释,因为频率稳定在概率附近仅仅是一种描述,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严格的定义,要到大学里的概率统计课程中才能给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 (2)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3)正确理解和事件与积事件,以及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事件的关系、运算与集合的关系、运算进行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的类化与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具体情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情趣。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思路1 体育考试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良、中、不及格,某班50名学生参加了体育考试,结果如下: 在同一次考试中,某一位同学能否既得优又得良? 从这个班任意抽取一位同学,那么这位同学的体育成绩为“优良”(优或良)的概率是多少?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概率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 思路2 (1)集合有相等、包含关系,如{1,3}={3,1},{2,4} {2,3,4,5}等; (2)在掷骰子试验中,可以定义许多事件如:C1={出现1点},C2={出现2点},C3={出现1点或2点},C4={出现的点数为偶数}……. 师生共同讨论:观察上例,类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运算,你能发现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吗?这就是本堂课要讲的知识概率的基本性质. 思路3 全运会中某省派两名女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她们夺取冠军的概率分别是2/7和1/5,则该省夺取该次冠军的概率是2/7+1/5,对吗?为什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概率的基本性质. (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第3单元第3课时小数的性质(教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第3单元第3课时小数的性质(教案) 苏教版(2014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内容: 教材37-39页例4例5例6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的性质,并且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 能力目标:能通过实例总结、归纳出小数的性质,并且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讨论增强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并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能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小数的性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教材例4情境图。 请同学们观察例四回答下列问题 (1)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 生:相等。因为单价都是3角钱。 师: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说明0.3与0.30相等。 师:从左往右观察0.3和0.30这两个相等的小数,有什么特点? 2.学习例5 先看图再比较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填下表 生: 师:由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观察例4、例5的结果,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变化?从右往左看呢? 生:从左往右观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自学例6 师:3.05元中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生:不能,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小结:小数中的0,并不能都去掉,只有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六第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

必修三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实用文档 必修三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一、选择题 1、现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共5本书,从中任取1本,取出的是理科书的概率为( ) A .15 B .25 C .35 D .45 2、从一批羽毛球产品中任取一个,其质量小于4.8 g 的概率为0.3,质量小于4.85 g 的概率为0.32,那么质量在[4.8,4.85]g 范围内的概率是( ) A .0.62 B .0.38 C .0.02 D .0.68 3、下列四种说法: ①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②若A ,B 为两个事件,则P(A ∪B)=P(A)+P(B); ③若事件A ,B ,C 彼此互斥,则P(A)+P(B)+P(C)=1; ④若事件A ,B 满足P(A)+P(B)=1,则A ,B 是对立事件.

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4、从1,2,…,9中任取两个数,其中:①恰有一个偶数和恰有一个奇数;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 和两个都是奇数;③至少有一个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④至少有一个奇数和至少有一个偶数.在上述几对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①B.②④ C.③D.①③ 5、对空中飞行的飞机连续射击两次,每次发射一枚炮弹,设A={两次都击中飞机},B={两次都 没击中飞机},C={恰有一弹击中飞机},D={至少有一弹击中飞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D B.B∩D=? C.A∪C=D D.A∪B=B∪D 6、给出事件A与B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则( )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A .A ? B B .A ?B C .A 与B 互斥 D .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 二、填空题 7、同时抛掷两枚骰子,没有5点或6点的概率为49 ,则至少有一个5点或6点的概率是________. 8、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若两队战平的概率是14,乙队胜的概率是13,则甲队胜的概率是________. 9、口袋内装有一些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0.42,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28,则摸出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在某一时期内,一条河流某处的年最高水位在各个范围内的概率如下表: 年最高水位 [8,10) [10,12) [12,14) [14,16) [16,18)

(完整版)小数的性质常考练习题(3套)附带详细标准答案

练习一 1.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2. 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十)位,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 3. 15个0.01是(0.15),24个0.1是(2.4)。 4. 0.08里面有(8)个百分之一,0.5里面有(50)个百分之一。 5. 由5个十分之一,7个千分之一组成一个小数,这个小数是(0.507)。 6. 在0.9、1.1、0.45和40.8这几个小数中,纯小数有(0.9、0.45)。 7. 要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1000)倍。 8. 要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 二. 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把400000米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应写成:400000米≈40万米。(×) (3)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两位小数。(×) 三. 化简下面各小数: (1)0.500=05. (2)18.00=18 (3)40.050=4005. (4)70.00=70 (5)1.8040=1804. (6)5.240=524. 四.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0.9=0.900 (2)4.2500=4.250 (3)10.5=10.500 (4)13=13.000 (5)58.4=58.400 (6)0.80=0.800 五. (1)在0.95和0.59中,(.)(.)095059> (2)在1.05和0.9985中,(.)(.)09985105< (3)在1.25米和1.19米中,(.)(.)119 125米米< (4)在0.356、0.635、0.563和0.653中,(.)(.)(.)(.)0653063505630356>>> 六. 把0.35按要求做如下变化: (1)扩大10倍,得(3.5) (2)去掉小数点得(35) (3)缩小10倍得(0.035) (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得(0.350) 七. 在(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1)27米=(0.027)千米 (2)5厘米=(0.05)米 (3)8吨45千克=(8.045)吨 (4)4500米=(4.5)千米 (5)42平方米70平方分米=(42.7)平方米 (6)2600千克=(2.6)吨 (7)700克=(0.7)千克 (8)4元8角=(4.8)元 八. 把下面各数保留一位小数,取近似数:

2016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3.1.3概率的基本性质强化练习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强化 练习 新人教A 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2013~2014·北京西城区期末检测)已知100件产品中有5件次品,从这100件产品任意取出3件,设A 表示事件“3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 表示事件“3件产品全是次品”, C 表示事件“3件产品中至少有1件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与 C 互斥 B .A 与C 互斥 C .A 、B 、C 任意两个事件均互斥 D .A 、B 、C 任意两个事件均不互斥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互斥事件的概念.由题意得事件A 与事件B 不可能同时发生,是互斥事件;事件A 与事件C 不可能同时发生,是互斥事件;当事件B 发生时,事件C 一定发生,所以事件B 与事件C 不是互斥事件,故选B. 2.P (A )=,P (B )=,则P (A ∪B )等于( ) A . B . C . D .不确定 [答案] D [解析] 由于不能确定A 与B 互斥,则P (A ∪B )的值不能确定. 3.根据多年气象统计资料,某地6月1日下雨的概率为,阴天的概率为,则该日晴天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答案] C [解析] 设该地6月1日下雨为事件A ,阴天为事件B ,晴天为事件C ,则事件A ,B ,C 两两互斥,且A ∪B 与C 是对立事件,则P (C )=1-P (A ∪B )=1-P (A )-P (B )=1--=. 4.抛掷一枚骰子,观察掷出骰子的点数,设事件A 为“出现奇数点\”,事件B 为“出现2点\”,已知P (A )=12,P (B )=16 ,出现奇数点或2点的概率之和为( ) A .1 2 B .56 C .1 6 D .23 [答案] D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

期中复习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一、我会填(每题都要有解答过程) 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2平方米,它的上下底之和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边相等,高 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2平方分米,上、下底之和为11分米,它的高是( )分米。 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下底是5分米,高是4分米,上底是( )分米。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高为8厘米,底为( )厘米。 5.一块直角三角形的地,三条边的长分别是11米、60米,61米。这块地的面积是 ( )平方米。 6.一个三角形,它的面积为36平方分米,高为8分米,则它的底为( )分米。 7.一块直角梯形的地,它的下底是40米,如果上底增加38米,这块地就变成了正方 形,原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这题请把图画在卷子上) 8.一个长方形木框,长10dm,宽8dm,将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 ( ),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dm。 9.三角形有一条边长为9厘米,这条边上的高为4厘米,另一条边长6厘米,则那条边 上的高是( )厘米。 10.一个三角形面积10平方分米,若底扩大2倍,高缩小4倍,现在面积为( )平方 分米。 1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平方分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为( )平方分米。 1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8米,那么平行四边形高是( )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米。 13.一个梯形的高是6厘米,下底10厘米,如果上底增加7厘米,它就变成了一个平行 四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这题请把图画在卷子上)14.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框架(长在水平方向,宽在竖直方向)沿着水 平 方向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面积减少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平 方厘米,这时平行四边形的高为( )厘米。 二、认真选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导学案设计(第1课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写出H 2、Cl 2 、N 2 、HCl、CO 2 、H 2 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 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 2、N 2 、C 60 、P 4 。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 2、BF 3 、CCl 4 。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 3、H 2 O。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