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作品赏析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贝多芬音乐教案

初中贝多芬音乐教案

初中贝多芬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生平事迹,感受其音乐艺术魅力。

2. 学习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2.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3. 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品质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生平事迹2.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教学难点:1.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2. 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品质的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紧张、激昂氛围。

2.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和作者吗?二、贝多芬生平介绍(10分钟)1. 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如:家庭背景、音乐成长历程、创作特点等。

2. 强调贝多芬在面对生活和疾病的双重打击时,依然坚持创作,展现其顽强精神。

三、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15分钟)1. 分析《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如:紧张的氛围、激昂的旋律等。

2. 欣赏其他贝多芬的经典作品,如《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四、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品质(10分钟)1. 讨论:贝多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如何坚持创作?2. 引导学生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中,学习其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生平事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境时,要学习贝多芬的顽强精神,保持乐观态度。

3. 拓展学习:引导学生课后了解贝多芬的其他领域成就,如绘画、哲学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和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贝多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品质的认同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贝多芬教案

贝多芬教案

贝多芬教案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古典音乐史上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被誉为经典。

本节课将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音乐风格,并通过欣赏他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对他的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一、导入(10分钟)1. 观看贝多芬肖像画并简单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

2. 提问:你对贝多芬有什么了解?他的音乐有何特点?二、正文(30分钟)1. 听音乐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五乐章,引导学生感受贝多芬音乐的激情、力度和情感表达。

2. 解说《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和创作灵感,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中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3. 欣赏《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了解贝多芬对钢琴音乐的贡献和创作风格。

4.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探讨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观点。

每个小组可以准备一段贝多芬的音乐片段作为支持材料。

三、拓展(10分钟)1. 分析贝多芬音乐风格的特点:激情奔放、情感丰富、节奏鲜明等。

2. 听音乐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音乐中传达的人道主义精神。

3. 分析贝多芬对音乐发展的影响,如对后来的作曲家和音乐风格的影响。

四、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再次强调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对音乐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鼓励学生通过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以贝多芬的音乐为题材,表达他们对贝多芬音乐的印象和感受。

2. 可鼓励学生寻找更多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拓展对他的了解和欣赏。

六、板书设计贝多芬教案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机会,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参考资料:1. "贝多芬",百度百科。

2. 《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赵秉琳著。

初中音乐教案 贝多芬

初中音乐教案 贝多芬

初中音乐教案贝多芬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第五(命运)交响曲》,使学生感受到贝多芬的音乐中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3. 引导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

二、教学重点:1. 欣赏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

2. 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2. 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贝多芬的画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贝多芬生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师播放《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主题、旋律、节奏和力度等方面的特点。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的两个主题,让学生关注它们在旋律、节奏、力度等方面的区别。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 贝多芬生平简介:教师通过讲述贝多芬的生平故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背景。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其他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以及课后拓展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

2. 贝多芬的画像。

3.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音频资料。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在讲解贝多芬生平时,教师要注重情感的传递,使学生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意志和抗争精神。

3.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音乐拓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

幼儿园音乐欣赏贝多芬教案

幼儿园音乐欣赏贝多芬教案

幼儿园音乐欣赏贝多芬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和其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2.了解贝多芬的音乐特点和创作背景;3.培养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过程1.引入(1)播放背景音乐,让孩子们静静地听,感受音乐的温暖和美丽;(2)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关注音乐的细节,如:这首音乐让你想到什么?它的节奏是怎样的?它的旋律感人吗?等等。

2.学习(1)介绍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和生平;(2)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让孩子们听一遍;(3)和孩子们一起欣赏音乐,对音乐韵律和情感进行深入探讨。

例如,课堂上可以通过问题和谈话说,引导幼儿真正感受到这首音乐,包括它的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

3.创作(1)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音乐素养,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创作活动,如自由创作、创作歌曲、舞蹈等;(2)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感受和音乐相融合。

4.分享(1)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2)全班集体欣赏所有同学的创作作品,并由老师发表一些肯定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认识贝多芬和他的音乐作品;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3.鼓励孩子们进行音乐创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延伸1.让孩子们了解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2.引导幼儿多听音乐,并启发他们创造音乐的兴趣;3.将音乐融入生活和学习中,使幼儿能够更多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

五、教学提示1.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孩子们的兴趣和理解程度;2.教学中应注意做好音乐环境的营造,如使用音乐素材、音箱等;3.要多与孩子们互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让他们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倾听音乐,命运引读1、倾听音乐: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2、命运引读: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

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

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

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

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音乐欣赏教案:学生通过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案:学生通过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案:学生通过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学生通过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使学生能够:(1) 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 理解贝多芬音乐作品的风格、形式和表现手法;(3) 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类型和代表作品;(3) 音乐欣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或《第九交响曲》等著名曲目,让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和感受。

(2) 学习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和音乐创作的历程,让学生了解贝多芬逐渐成为音乐家的过程,认识到音乐创作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3) 学习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类型和代表作品通过具体的曲目分析和实例讲解,介绍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类型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从而深入了解贝多芬音乐的风格和创作思想。

(4) 音乐欣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要素,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5)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自选曲目的欣赏和分析,互相交流和展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加强对音乐欣赏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4.教学效果通过对贝多芬音乐的学习和欣赏,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技巧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贝多芬音乐作品的风格、形式和表现手法。

通过互相分享和交流,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

5.小结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著名音乐家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美感体会和审美情趣。

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生平,感受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2. 贝多芬的主要音乐作品及特点3.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贝多芬的音乐生平,代表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2. 难点:对贝多芬音乐作品风格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作品特点。

2. 欣赏法: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风格特点。

3. 分析法: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其创作意图。

4. 互动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激发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

3. 作品欣赏: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4. 作品分析:对播放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讲解贝多芬的创作手法及意图。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索更多关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自主学习。

六、贝多芬早期音乐创作1. 教学目标了解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背景。

分析贝多芬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欣赏贝多芬早期的代表作品。

2. 教学内容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背景。

贝多芬早期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3. 教学重点与难点贝多芬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对早期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七、贝多芬中期的音乐创作1. 教学目标理解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的转变。

分析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创新之处。

欣赏贝多芬中期的经典作品。

2. 教学内容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的转变。

贝多芬中期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创新特点。

对中期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初中语文贝多芬教案

初中语文贝多芬教案

初中语文贝多芬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的生活背景,掌握贝多芬的主要作品和音乐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贝多芬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贝多芬的音乐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追求。

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的生活背景和音乐成就。

教学难点:欣赏贝多芬的音乐,理解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教学准备: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贝多芬的生活背景,引发学生对贝多芬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家是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包括他的主要作品和音乐风格。

2. 分析贝多芬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 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三、音乐欣赏(20分钟)1.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静心聆听。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3. 讨论贝多芬的音乐给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音乐精神。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贝多芬的音乐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聆听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作品,感受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对贝多芬音乐的感悟和启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贝多芬的生活背景和音乐成就,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理解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启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作品赏析》教案
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王本菊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生平;
2:记住贝多芬主要作品的体裁和名称;
3:感受作品,理解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贝多芬四部标题交响曲。

教学难点:贝多芬四部标题交响曲名称和序号的正确对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在我们熟知的音乐家当中哪一位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贝多芬,了解贝多芬。

二,贝多芬简介
1,贝多芬的出生地?【德国】
2,贝多芬的第二故乡?[奥地利]
3,同学们知道他哪些作品?
4,有谁知道他的性格特点?
三,作品欣赏
〈一〉,钢琴小品
1,《致爱丽丝》
课件展示:“特蕾泽———爱丽丝”
老师介绍:这首钢琴小品在贝多芬去世十年之后才被人发现,在草稿上曾有这样的题词:“为爱丽丝而作,一八一零年四月二十七日。

贝多芬。

”由于爱丽丝这个人在史籍中没有记载,人们对题词是否为贝多芬亲笔产生了怀疑,由此人们推测该曲是贝多芬四十岁时,为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十七岁少女创作的。

欣赏作品,想象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女形象?
2,《G大调小步舞曲》
贝多芬创作的著名的通俗钢琴小品,除了《致爱丽丝》之外,另有一首与之齐名的、就是这首《G大调小步舞曲》。

(欣赏)听到这首小步舞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十八世纪法国宫廷盛大舞会的场面。

〈二〉,奏鸣曲欣赏
1,《月光曲》
老师:关于贝多芬这首乐曲有一个非常动人的传说,有哪一位同学能够为我们讲述这个美丽的故事?……
欣赏
老师:其实这个故事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它是一个小报记者为了出名而杜撰的,它真正的名字叫:《#c小调钢琴奏鸣曲》,由于这个故事能够表现贝多芬的善良与仁慈,且能让我们在欣赏时产生美丽的遐想,所以我们依然称之为《月光曲》。

比较欣赏其他作曲家的同主题的音乐作品:
<<月光>> [法]德彪西
<<月光水岸>> [瑞士]班德瑞
2,《热情奏鸣曲》
小故事:一八零九年五月十日,法国重新占领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要求贝多芬为居住在他家的法国军官演奏。

贝多芬严词拒绝了他的要求,带着《热情奏鸣曲》冒雨跑回家,临走还说出这样的名言: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3,《田园奏鸣曲》
小结;以上三首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三〉,交响曲欣赏
学生讨论回答:贝多芬的交响曲一共有几部?(九部)几部有标题?(四部) 重点欣赏贝多芬的四部标题交响曲,请学生边欣赏边记住是哪几部有标题,它们的标题分别是什么?
(一)b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课件展示:从“拿破仑”到“英雄”
1,老师讲解:贝多芬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因为拿破仑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打着的旗号正是自由、平等、博爱,在贝多芬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所以他为拿破仑写了一部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封面上写着献给拿破仑的题词,当他正准备送往巴黎的时候,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贝多芬的耳中,贝多芬很气愤,当即把题词给撕了,后来在出版时换上了这样的题词:
英雄交响曲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2,欣赏作品,思考:这部交响曲是否有一种英雄的性格?
(二)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1,课件展示: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恩格斯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2,老师讲解
贝多芬在26岁的时候,耳朵开始聋了,对于音乐家来说耳聋是致命的打击,所以有一天他走到莱茵河畔准备自杀,正在这时,他的耳边突然出现了这样的音乐 03 33 1- ,他说这是命运敲门的声音,随即决定
要和命运作斗争,要卡住命运的咽喉,所以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匆匆跑回
家写下了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

3,欣赏视频:指挥皇帝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这部交响曲
4,学生边看边说出演奏的乐器
5,学生讨论说出听后的感受
6,老师用课件展示的恩格斯写给其妹妹的信对这部作品作出评价
(三)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1,学生朗读课件对这部作品的介绍:
贝多芬亲自命名为《田园》。

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2,欣赏演奏这部作品的视频资料
3,学生说说这部作品的听后感
(四)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1,老师介绍:这部作品加入了根据席勒的诗谱写的合唱《欢乐颂》,扩大了交响曲的表现能力与氛围。

2,学生唱《欢乐颂》,课件展示歌词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3,欣赏视频,
4,老师介绍:
《合唱交响曲》完成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

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次演出时,听众反应的热烈是空前的,
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连续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遭到了警察的干
涉。

由此看出,歌唱欢乐、歌唱自由,在当时有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五),学生思考并回答:谁能说出贝多芬四部标题交响曲的名称和对应的序号?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1802----1804)
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1805--1808)
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1808)
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1822---1825)
(六),老师对九部交响曲作出评价
在维也纳音乐厅对面,有一座贝多芬纪念碑,广场也因此而得名。

这座建造于1880年的纪念碑上塑造的是贝多芬的坐像,周围是九个小天使,象征
着这位音乐大师的九部交响曲。

贝多芬的交响曲被称作极品中的极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贝多芬的钢琴小品,奏鸣曲,重点欣赏了他的交响曲,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些作品的名称、表现的内容和思想。

贝多芬的作
品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协奏曲、序曲、练习曲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同学们以
后继续去欣赏,从而进一步的了解这位音乐巨人。

音乐课《贝多芬作品赏析》反思
本节课过程完整,环环相扣,,学生与我配合很默契,教学效果不错,但课前过于强调纪律,导致学生放不开,气氛不够活跃,这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另外,对视频链接的位置掌握得不太好,所以以后要加强多媒体的操作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