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的制作和标定
实验9热电偶标定与测温

[实验目的]1. 掌握对热电偶温度计定标的方法。
[实验仪器]DHT-2型热学实验仪,直流数字电压表,热电偶,保温杯。
[实验原理]热电偶示意图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A,金属B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电子扩散。
当电子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形成稳定的电势差。
理论和实验表明接触电动势的大小与相接触的两种金属的性质及接触的温度有关。
则有:Uab=(kT/e)InNa/Nb 1当上述形成闭合回路时由上式接触电势差的性质可以判定若接触处的温度分别为T和To是,则闭合电路的电动势为E=(kT/e)InNa/Nb-=(kTo/e)InNa/Nb==(kT-To/e)InNa/Nb 2 而在实际中上式中给出的温差电动势用下式表示:E=a(t-t0)+b(t-t0)^2+^ 3在温差不太大时上式可近似为E=a(t-t0) 4由上式34可知若常数和冷端温度已知,只要测得温差电动势就能得到热端温度。
[实验内容]1.连接线路(1)将热电偶的冷端置于冰水混合物之中,确保t0=0度(测温度安置于加热器内)2.测量待测热电偶的电动势(1)用直线连接相邻点。
(2)在两个校正点之间的变化关系用线性内插法予以近似,从而得到出校正点外其他点的电动势和温度关系。
注意:(1)在使用电风扇时,需将支持干向上抬起,使空气形成对流。
[数据处理]1. 求铜—康铜热电偶的温差电系数(1)根据Ex=at,(t0=0),在定标曲线中可给出线性化后的平均直线,从而求得a.。
(2)在直线取两点a(Ea,ta),b(Eb,tb)求斜率K=(Eb-Ea)/(tb-ta)(求温差系数时,不要取原来测量的数据点,并且两点间尽可能相距远一点。
)[结果分析]无。
热电偶标定实验

热电偶标定实验一、概述:温差热电偶(简称热电偶)是目前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元件之一,是以热电效应为基础的测温仪表。
它用热电偶作为传感器,把被测的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势信号,经连接导线再配以测量毫伏级电压信号的显示仪表来实现温度的测量。
热电偶测温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价格低廉、测温范围宽、热惯性小、准确度较高、输出的温差电信号便于远距离传送、实现集中控制和自动测试。
流体、固体及其表面温度均可用它来测量,所以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空调与燃气工程中应用广泛。
二、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毫伏表测定温差电动势及热电偶工作原理。
2.掌握热电偶定标曲线的绘制规则。
3.学习用热电偶设计温度计4.学习用直线拟合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三、实验原理1、温差电现象。
导体中存在着与热现象有关的非静电力和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依其产生的机理不同而有两种具体形式。
一种称为汤姆孙电动势。
金属导线两端如果温度不同,高温端的自由电子好像气体分子一样向低温端扩散,并在低温端堆积起来,从而在导线内形成电场。
由电子热扩散不平衡建立的电场反过来又阻碍不平衡热扩散的进行,最终达到动态平衡,使导线两端形成一稳定的电势差。
若把两种金属导线两端连接起来,并把接点置于不同温度中,使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连接成闭合回路,因两个汤姆孙电势不相等,两段导线中即形成恒定电流。
回路中相应的电动势称为汤姆孙电动势。
温差越大,汤姆孙电动势也越大。
另一种称为珀耳帖(J.C.A.Peltier,1785——1845)电动势。
两种不同金属连接起来,由于接触面两侧金属内自由电子浓度不同,电子将从浓度大的一侧向浓度小的一侧扩散,在接触面间形成电场,从而在两种金属间形成电位差。
显然,两种金属连成回路,并把接点置于相同温度中,两接触面间将建立相等而相反的电动势,因而也形不成恒定电流。
只有两接点温度不同,两个珀耳帖电动势不等,才会形成电动势。
而且温差越大,形成的电动势也越大。
热电偶制作与标定实验系统的构建

摘要 : 根 据军校本科 学员的 实验教 学要求 , 热 电偶的制作 与标定 实验是一个 必修 实验 , 这一 实验的基本 目的: 是使 学员 了解热 电 偶温度 计的测温原理; 学会热 电偶温度计 的制作与标定方法, 掌握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这一实验对于学员各种能力素质 的培 养非常重要 , 可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能力、 误差分析 能力、 软件操作能力。 热电偶的制作与标定实验 系 统的构建对 于实验教 学和学员各种 能力素质的培 养具有重要 作用。 本文研 究 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 热 电偶的制作程序、 热 电偶的标定 方法以及利用 o i r g i n软件对 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2 8Βιβλιοθήκη 4・ 价 值 工 程 热 电偶 制作与标定 实验 系统 的构建
Th e r mo e o u p l e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Ca l i b r a t i o n E x p e r i me n t S y s t e m C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u d e n t s p r a c t i c a l h a n d s - o n a b i l i t y ,e x p e i r me n t a l d a t a a n ly a s i s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 bi a l i y,a t na l y s i s a b i l i t y ,o p e r a t i n g a b i l i t y f o s o f t w a r e e / l ' O r .
吕玉正 L V Y u — z h e n g ; 梁恒国 L I A N G H e n g - g u o ;  ̄ ¥ 杰S HI J i e
微细热电偶的制作与时间常数标定方法

的时间常数,要求加热( 或冷却) 产生的瞬时温度 阶跃上升( 或下降) 时间远小于热电偶的时间常 数,这样才能使测量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系统如图 3 所示。由 于激光具有能量高、传速快、方向性强等特性,故加 热热源采用一波长为 650 nm 的普通红光激光器, 功率为 1 W。功率场效应管的响应速度可达到 5 μs,因此采用功率场效应管作为电子开关控制激 光器的通断电速度。丹麦 B&K 公司的高速数据采 集器 3560C 集滤波与放大功能于一身[20],自带的 7 700平台软件,可直接用于热电偶测温,不用再单 独设计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因此可快速准确采集 到实 验 的 热 电 势 值,其 采 样 频 率 最 大 可 达 到 25. 6 kHz,完全能够准确反映并采集热电偶对阶跃 温度的响应情况,故在测量过程中使用高速数据采 集器记录响应信号。工作过程是: 在实验开始前, 首先将已静态标定好的自制热电偶置于稳定的室 温气流中,对激光调焦,使其焦点恰好对准热电偶 测量 端 并 固 定 ,然 后 将 热 电 偶 另 一 端 置 于 冰 水 浴 中作为参考端。先后开启高速数据采集器和单片 机电源,通 过 高 速 数 采 记 录 热 电 偶 在 升、降 温 过 程对 阶 跃 温 度 的 响 应 信 号 ,在 计 算 机 上 处 理 数 据 获得 热 电 偶 对 阶 跃 温 度 的 响 应 曲 线 ,进 而 得 到 其 时间常数。
Abstract: During transi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the thermocouple is required to possess a quick response performance to achieve an accurate result with the less time constant the better. Therefore,a quick response micro thermocouple is prepared by welding micro copper wire and constantan wire under the observation of digital zoom microscope. And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of measuring dynamic thermocouple characteristics is established to calibrate the time constant accurately. Also,the time constant of the Cu / CuNi quick response thermocouple is measured with this system. As a result,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prepared micro thermocouple has reached to ( 118. 8 ± 1. 64) ms,the time constant under calibration with this experimental system is accurate,and the device is simple,reliable and economic. Keywords: micro thermocouple; time constant; step temperature; step response
热电偶制作与标定

1 热电偶制作与标定(实验序号03030012)所用仪器:1.HY30D 数字电位差计;2.CS501恒温水浴,冰瓶;3.电烙铁,焊锡丝,铜-康铜导线 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电偶的焊制方法与标定方法。
2.熟悉和掌握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和测温方法。
绘制热电偶的E ~t 曲线。
二、实验原理:1.热电偶制作分为两种方法:①一种是利用碳棒电弧熔接法。
碳棒接直流电源的正级。
将热电偶丝的铜和康铜导线两端分别磨光对齐绞接在一起,然后接到直流电源负极。
用热电偶接头轻轻打击碳棒即可引弧使热电偶接头熔接在一起而成。
这种方法是利用高温电弧将热偶丝熔化连接在一起的。
这样制作的热电偶适用于高温测量。
②另一种制作方法是焊接法。
将热电偶丝的两根导线的两端分别磨光对绞接在一起,然后用银焊或锡焊连接而成。
这种方法是利用熔化焊料连接而成。
银焊或锡焊的热电偶只适于低温范围(300℃以下)。
AAB A BB绞焊法 平行焊 埋入法2.测温原理:如图一电势E 是两端温度t,t0的函数,t0不变时,)(t f EAt △tB恒温水浴 电位差计 冰瓶图一 图二3.热电偶的标定:如图二将热电偶冷端置于冰瓶中(0℃),热端置于恒温水浴中,水浴温度由标准温度计指示读出,以电位差计测量热电偶两端间电势E 0,改变水浴温度,可测得不同温度下对应的电动势,从而得出E ~t 曲线,热电偶校验系统与热电偶标定系统相同。
三、实验步骤:1.热电偶的制作:①将铜—康铜热偶丝两端分别用砂纸磨光、对齐、拧在一起(不超过3周)。
②按图接线路系统后,接通电源,将调压器调到一定电压(低于36伏)。
③将拧在一起的热电偶一端很快插入锡铂纸内,然后快速取出,会看到有火花出现。
④检验接头,如果呈光亮圆形即为合格,然后再以同样方法焊制另一端。
⑤重复上述步骤,每人做2~3对热电偶,做好后,断开电源。
2.热电偶的标定:①将做好的热电偶分组编号。
②将要标定的一组热电偶的热端置于恒温水浴内,将冷端置于冰瓶内,并将各热电偶按编号分别接在转换接线板上,按图示线路连接好电位差计。
热电偶标定

热电偶的标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温差电现象的理解;2、了解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热电偶定标基本方法。
二、实验仪器铜――康铜热电偶、YJ-RZ-4A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仪、保温杯、数字万用表等。
三、实验原理1、温差电效应在物理测量中,经常将非电学量如温度、时间、长度等转换为电学量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叫做非电量的电测法。
其优点是不仅使测量方便、迅速,而且可提高测量精密度。
温差电偶是利用温差电效应制作的测温元件,在温度测量与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是研究一给定温差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如果用A 、B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一闭合电路,并使两接点处于不同温度,如图1所示,则电路中将产生温差电动势,并且有温差电流流过,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电效应。
图12、热电偶两种不同金属串接在一起,其两端可以和仪器相连进行测温(图2)的元件称为温差电偶,也叫热电偶。
温差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二接头温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是在较小温差范围内可以近似认为温差电动势E t 与温度差)(0t t -成正比,即)(0t t c E t -= (1)图 2 A 金属:铜 B 金属:康铜t 0 0t t >式中t为热端的温度,t为冷端的温度,c称为温差系数(或称温差电偶常量)单位为⋅Vμ℃1-,它表示二接点的温度相差1℃时所产生的电动势,其大小取决于组成温差电偶材料的性质,即c =(k/e)ln(nA0/nB) (2)式中k为玻耳兹曼常量,e为电子电量,nA0和nB为两种金属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目。
如图3所示,温差电偶与测量仪器有两种连接方式:(a)金属B的两端分别和金属A焊接,测量仪器M插入A线中间(或者插入B线之间);(b)A、B的一端焊接,另一端和测量仪器连接。
图3在使用温差电偶时,总要将温差电偶接入电势差计或数字电压表,这样除了构成温差电偶的两种金属外,必将有第三种金属接入温差电偶电路中,理论上可以证明,在A、B两种金属之间插入任何一种金属C,只要维持它和A、B的联接点在同一个温度,这个闭合电路中的温差电动势总是和只由A、B两种金属组成的温差电偶中的温差电动势一样。
实验14 热电偶的制作与标定

热电偶的制作与标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2. 掌握热电偶的制作及标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时,在接触界面上就会发生电子交换。
由于两种物质中电子的逸出功不同,电子逸出功较小的那种金属的电子更易跑到电子逸出功较大的那种金属上。
在界面上形成了一个界面电场。
界面电场随过剩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定的条件下,电子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界面电场也就达到稳定值。
这种由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而在界面上产生的电势就称为界面电势或界面接触电势。
界面接触电势的大小与金属的电子逸出功密切相关。
两种金属的电子逸出功相差越大,其界面接触电势就越大,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由于金属电子逸出功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所以温度不同,界面接触电势也就不同。
金属热电偶温度计就是基于这一原理设计而成的。
将两种不同的金属有机地焊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测温热电偶温度计。
因此,热电偶产生热电势必须具备:(1)闭合环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2)闭合环路的两节点必须有温差。
由于实验室使用的热电偶材料不一定完全符合标准化文件所规定的材料及其化学成分,因此它的热电性质和允许偏差就不能与统一的热电偶分度表相一致。
为此一般实验室所使用的热电偶是属于非标准化热电偶,它的分度必须由测温工作者自己标定。
标定热电偶就是把放置在同一热源处的标准温度计与热电偶反映出来的热电势一一对应起来,绘制称 mv -t 曲线写成 mv-t 对照表格。
标定的方法是用热电偶去测量一些纯物质的相变点,以相变点的温度对热电势作图即可得该热电偶的工作曲线(或校正曲线)。
通过工作曲线,可查得在不同热电势时所对应的实际温度值。
三、实验步骤1、打开热电偶焊接器的电源开关,制作两只铜-康铜热电偶;2、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调节加热旋钮至适当位置;3、把一只标准热电偶和两个被测热电偶捆在一起,放入管路炉的炉膛内;4、当温度上升至50度以上时,开始读数;5、当温度5分钟之内不再上升,达到稳定状态时,读出标准热电偶的温度,同时读出被测热电偶的热电势。
热电偶定标实验结论

热电偶定标实验结论热电偶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测量温度的仪器,常用于测量工业、建筑、家庭或其他场合的温度。
最近,研究者们对热电偶进行了一项定标实验,以确定热电偶的精确性及其各种温度范围的测量误差等结论。
本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验设计、实施实验、实验结果及结论。
一、实验设计本次定标实验使用2种不同类型的热电偶,分别为N常压热电偶和K低压热电偶,及3台温度校准仪器,一次实验期间使用一种温度校准仪器,以确定其正确的测温性能。
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了室温、80°C、150°C和200°C4个温度,分别测试了N常压热电偶和K低压热电偶在这些温度下的测量性能。
二、实施实验实验前,3台温度校准仪器均进行了标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前,将N和K热电偶安装在实验室温度控制系统中,然后使用温度校准仪器对热电偶进行测量,以便收集数据。
具体而言,在4个温度(室温、80°C、150°C和200°C)的情况下,分别使用N和K热电偶,每个温度下进行10次测量,共得到80组测量数据。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N常压热电偶在测量4个温度的平均值(20.2℃、79.6℃、148.7℃和199.9℃)时,测量误差率均小于1.2%;而K低压热电偶在测量4个温度的平均值(20.3℃、79.7℃、148.9℃和200.1℃)时,测量误差率小于1%。
四、结论由于此次定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牢固,数据准确,因此,可以推断出此次实验中使用的N常压热电偶和K低压热电偶的精确性良好,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测量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均能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其误差率低于1.2%。
因此,可以放心地推荐使用N常压热电偶和K低压热电偶来测量多种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总之,通过本次定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N常压热电偶和K低压热电偶的测量精度良好,在多种温度范围内均能提供准确的温度测量数据和低的测量误差率,因此,可以放心地推荐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偶的制作和标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热电偶测温原理。
2、了解自制专用热电偶的制作方法。
3、了解热电偶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温差热电偶(简称热电偶)是目前接触式测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温度传感器。
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范围宽、精确度高、热惯性小、输出为电信号便于远传或信号转换等优点。
此外,它不仅可用于测量各种流体的温度而且还可用于快速及动态温度的测量。
热电偶工作原理如下:
1、温差电势:温差电势是由于导体或半导体两端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电动势。
由于导体两端温度不同,则两端电子的能量也不同。
温度越高电子能量越大,能量较大的电子会向能量较小的电子处跑,这就会形成一个由高温端向低温端的静电场。
静电场又阻止电子继续向低温端迁移,最后达到一动平衡状态。
温差电势的方向是由低温端向高温端,数值与两端温差大小有关。
2、接触电势:当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A 和B 相互接触时,由于其内部电子密度不同,因此从导体A 向导体B 扩散的电子数,要比从导体B 向导体A 扩散的电子数多,结果导体A 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导体B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这样,在导体A 、B 的接触面上形成一电位差。
这一电位差一旦形成就对扩散起阻止作用,最后达到某种动平衡状态。
平衡后的这一电位差即称为接触电势,其数值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性质和接触点的温度。
由上可知,热电偶具有下述特点:
(1)热电偶回路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组成电偶的导体材料及两端温度有关,而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无关。
(2)只有用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才能组成热电偶,相同材料不会产生热电势。
(3)只有当热电偶两端正温度不同,热电偶的两根材料不同时才能有热电势产生。
(4)材料确定后,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有关。
为简化热电偶测量系统,热电偶冷端不采用冰瓶,而将其置于室温中,室温t f 用水银温度计较准确地测得。
热电偶热端则设置在管式电炉中。
这时测得的热电势不能直接从分度表查取热端炉内的温度,而应该根据下式,先计算出热端温度相对于冷端温度为0℃时的热电势值E(t,0)。
)0,(),()0,(f f t E t t E t E +=
式中,),(f t t E ——表示热端为t ℃,冷端为t f ℃时的热电势,即实测值;)0,(f t E 表示热端为t f ℃,冷端为0℃时该对热电偶的热电势。
该值可
根据t f 从指导书附表中查得。
然后用)0,(t E 从分度表中查得热端温度t 。
如图表示出上述确
定热端温度的步骤。
本实验根据热电效应,要求选择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铜-康铜或镍铬-镍硅),制作热电偶,并进行标定,以满足特殊测温需要。
三、实验设备:
1、管式电炉;
2、标定用温度计(或标准热电偶及显示仪表);
3、电容焊机(或自耦变压器);
4、镍铬----镍铝(或铜-康铜)专用热电偶丝;
5、毫伏计或高精度万用表;
6、手钳,砂纸;
7、护目有色眼镜和保护手套。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选取等长热电偶用丝,一端绞结在一起。
2、连接电容焊机,使其两输出端,一端接碳棒,另一端接热电偶未绞结部分。
3、接通电源,对电容焊机充电,然后让碳棒接触热电偶丝绞结端,进行放电,使其烧熔。
4、若采用自耦变压器焊接,变压器功率大于2KW,电压调至50(90)伏以下。
方法同上,进行放电焊接。
5、关闭电源,检查绞结端焊接情况。
6、把制作好热电偶按要求接上毫伏计与标准温度计(或标定热电偶等)一同插入管式电炉,且处于同一测量位置。
7、把管式电炉温度依次控制在不同温度,分别记录标准温度计温度、热电偶热电势。
五、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尤其在使用自耦变压器时,电压一定要调在50伏以下(镍铬-镍硅要求90伏以下)。
焊接时,不要直视电火花。
2、焊接后,要仔细观察焊点情况,以免虚焊。
六、思考题:
1、热电偶为什么要选用不同材质的导体或半导体,同种材料是否可以?
2、热电偶为什么要标定?
七、实验报告:
1、回答上面思考题,写出制作热电偶注意事项及心得。
2、作出在标定中测算到的热电势相对于炉内标准温度的变化曲线(E-t),并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查表得到的热电势曲线(E’-t),分析两曲线的吻合程度,判断测量误差。
3、分析你所制作的热电偶测量结果在所标定的温度范围内是否与温度接近于成线性变化。
附表:
附表1 铜—康热电偶分度表
分度号CK (冷端温度为0℃)
附表2 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分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