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聘任制度
中美大学教师教职制度(Tenure-Track)的比较探讨——兼谈教师队伍的流动性问题

、
美 国终身教职 制度的利与弊
14 9 0年美 国大 学教授协会和美 国大学 奋斗 。 在一段试用期 ( 最长 不超过 7年, 主
协会通过 了 《 关于学术 自由和终 身教职 的 要是 助理教授 阶段) 以后 ,他们要 么晋升
原则声明》 ,声 明指出 “ 在一段 时间 的使用 得到 这~终身 教职 ,要么就 得走人 。这也
大学专业和学科之 间的适时调整 。
术 自由、思维创新和高质量教学科研 提供 了学术体制 的僵化 ,尤 其是学术职位制度
( )终身教职制度 的主要优 点 一
1 保 障了学术 自由。大 学教师 能够不 .
受其他利益 团体或者社会 、政治 因素 的影
( )终身教 职制度 的新进展 三
近年来 ,美 国大学也开始 重新审视 终 响和 干预 ,静心地从事教 学和研究等学术 身制并酝酿改革措施,改革的措施大致有: 方面 的活动 ,为避免外部 因素影响学术研 1 个别大学直接废止教授终身聘任制,采 . 究提供 了制度方面 的保障。 取多年合 同制聘任 教师 ;2 减少终身教授 .
分析 ,探讨 国内教师流动性差 的可能原 因, 制度保 证在高等 教育领域 ,尤 其是研 究性
在现有 制度和 社会环境 下 ,检讨 教师 队伍 和 四年 学制大学 中被广 为采用 。在这一制 管理 的各个方面 ,进行完善和改革。
一
度 下, 教师 一旦选择进 入所谓 的 “ 终身轨
T n r Tak , eue r ” 就将为能够获得 终身教职而 . c
4 培育 了组织文化 。终 身聘用制 为大 体终身教师 的终结性评价 ( . 俄勒 冈大 学为
学培 育 了学科忠诚 、院校 忠诚、教授共 同 代表) . ;C 针对 绩效不佳 者 的终结性评价 治理等组织文化 。 ( 蒙大拿 大学为代表) . ;D 注重 院系需要 的 ( )终身教职制度的主要缺点 二
浅析美国教师资格制度 与外籍教师 准入规定

美国在1825年颁布了第一个规范教师资格的教师证书法令,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改革,美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取得了巨大发展。
这一制度在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根据《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公立学校的管辖权属于各州政府。
州立法机构先制定本州教育的基本方针,再交由州教育委员会、州教育厅、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执行,教师资格认证的相关规定与运作都按照此流程进行。
因此州政府与州立法机构具有教师评定与核发教师资格证书的权力。
在美国,教师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出现,教师资格证书得到州教育部门承认,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是申请公立学校教师职位的必要前提,美国各州政府根据需要,在州相关法律中自行规定教师资格证书的认证要求。
一、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分类按教学职责范围划分,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大致分可为七类:①幼儿园及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具备不低于两年的大学学历,并受过专业师范教育培训。
②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具备不低于两年的大学学历,并接受过专业师范教育培训。
与第一类证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取得此类证书须在小学1年级~8年级进行教育实践及教育实习。
③中学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不低于四年的大学本科学历,并接受过专门师范教育培训。
证书中会注明具体的专修科目。
④专科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不低于四年的大学本科学历,并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培训,在证书中指定的专门科目任教。
⑤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不低于两年或四年的大学学历,在某一行业领域内具有1年~2年的实际经验,并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培训。
⑥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不低于大学本科学历,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在特殊教育的某些指定领域从事教学与治疗工作。
⑦学生指导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研究生学历,接受过学生指导工作专业的基本培训,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在中小学担任指导教师、学校心理学专家以及巡回指导教师等职务,从事对学生行为、学习、升学、就业及其他问题的指导工作。
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比较及其启示

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教师聘任制,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在中小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是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上的一个重大改革,对于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保证教师质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今,发达国家在教师聘任方式、聘任主体、聘约类型、教师身份等方面已经有了完善的制度规定,并且基本上都已经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
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比较(一)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聘任条件1.英国中小学教师的聘任要求严格。
应聘的教师在大学期间要经过教育专业的相关训练,获得最基本的大学学士学位;同时还必须获得教育聘任证书和教育学士学位,并通过相关的英语和数学考试,取得相应的成绩证明;最后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通过试用期考核之后才能成为教师。
2.美国对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有明确的要求,包括教师资格证书、学历学位及教师健康状况、居住地等要求相关。
在美国,教师职业是以专业的定位出现的,教师资格证书是申请教师职位先决条件,所有的教师职位申请者必须拥有所要申请科目的资格证书。
这些资格证书要满足州适任标准和地方资格标准,并要通过教师资格审查合格以后才有可能取得聘任资格。
3.日本中小学教师的聘任条件是拥有教师资格证书。
二战后,日本实行“非定向的师范教育”,主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师培养制度,并实行《教师资格鉴定合格证书》制度。
大学毕业生不管毕业于哪所大学,只要获得了本国法定的教师资格证书,就有资格参加教师录用考试,考试合格者一般会以1:5的比率被录用。
4.韩国在教师任职资格方面的考察,采取的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实施教师专业资格证书制度。
韩国中小学教师一般来源于师范类本科大学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一般在毕业时就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书是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师范类毕业生大学毕业后能直接成为教师,他们还要参加公开的教师招聘考试。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国际比较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国际比较随着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成为了各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高校教师聘用制度进行国际比较,以期为中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从政策法规角度来看,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都制定了专门针对高校教师的法律法规,保障了教师的权益。
而中国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缺乏独立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在聘用方式上,各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美国、英国等国家实行公开招聘、面试、评审等环节,注重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学术水平。
而德国等国家则更注重教师的资历和经验,采用内部推荐和评审的方式。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教师聘用方式较为单一,往往以学历和资历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在薪酬福利方面,各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差异也较大。
美国、英国等国家提供的薪酬待遇较高,同时还有丰富的福利和奖励机制,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而中国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福利机制也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综合来看,各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美国等国家的聘用制度注重能力和学术水平,但高昂的薪酬福利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承受的。
而中国等国家的聘用制度则更注重学历和资历,但实际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视程度需要加强。
展望未来,中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应建立独立的高校教师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确保教师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在聘用方式上应更加多样化,注重实际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评价,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应提高薪酬待遇和完善福利机制,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教师,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需要各国根据自身国情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通过国际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借鉴各国经验,为中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学术水平,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为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聘任制度述评

区学院长期 坚持大量聘用兼职教师息息相关 , 成
为世 界高 等职业 教 育 的成功典 范 。考察 发现 , 国 美
( ) 区学 院兼职教 师聘 用制度 的 历 史沿革 一 社 从 19 立 之 初 ,学 院 就 开始 聘 用 兼 职 教 82成
社区学院有一套科学有效 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和 师 。但 当时 学 院规模 小 ,兼 职 教师 在 来 源上 单 一
经验 的职业课程外其它所有课程都要求相应 的学 聘 的形式不够正式 、 不够严格 , 但招聘程序 己基本 历 和资质。八十至九十年代社区学院在聘用 中引 趋于稳定 :第一步 : 各系拟 定招聘需求 ; 第二步 :
入 了法 规性 的程 序 ,即通 过查 应 聘 者 的相关 资 料 个 大 发展 。到 二 十世 纪 末社 区学 院 的兼 职教 师 ( ) 区学 院兼职教 师的规 模 变化 二 社 由学 院人 事 部 门或 各 系 发 出招聘 广 告 ; 三步 : 第 由 面试 人员 ; 四步 : 第 由系 主任 和教 学 主 管人 员 对选
会给 学院带来一些 负面影响 , 比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兼职教 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性 , 导致整体师资队伍质量下降 , 教师科研水
平降低 , 尤其是对课 堂教 学效果产生的影 响最大。 通过介绍美 国社 区学院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 , 分析其优 势和不 足, 希冀提 出一些对我 国高职院校兼职教 师的聘任工作的启示。
管理 规 范 。 当前 , 我 国高 等职 业教 育 走 “ 量 提 ( 在 质 主要 来 自高 中和 附近 的大 学 或学 院 ) ,数量 上 也 高” 线 , 路 要求 提 高 教 师 队伍 素 质 的背 景 下 , 绍 不 多 ,所 以兼 职 教 师在 聘用 上 还没 有 形 成 固定 的 介 方 和研究美国社 区学院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 ,对促 程 序 、 法 。二 十世 纪五 十至六 十年 代学 院正式 更
浅析美国教师资格制度与外籍教师准入规定

浅析美国教师资格制度与外籍教师准入规定作者:王义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第07期美国在1825年颁布了第一个规范教师资格的教师证书法令,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改革,美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取得了巨大发展。
这一制度在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根据《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公立学校的管辖权属于各州政府。
州立法机构先制定本州教育的基本方针,再交由州教育委员会、州教育厅、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执行,教师资格认证的相关规定与运作都按照此流程进行。
因此州政府与州立法机构具有教师评定与核发教师资格证书的权力。
在美国,教师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出现,教师资格证书得到州教育部门承认,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是申请公立学校教师职位的必要前提,美国各州政府根据需要,在州相关法律中自行规定教师资格证书的认证要求。
一、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分类按教学职责范围划分,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大致分可为七类:①幼儿园及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具备不低于两年的大学学历,并受过专业师范教育培训。
②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具备不低于两年的大学学历,并接受过专业师范教育培训。
与第一类证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取得此类证书须在小学1年级~8年级进行教育实践及教育实习。
③中学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不低于四年的大学本科学历,并接受过专门师范教育培训。
证书中会注明具体的专修科目。
④专科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不低于四年的大学本科学历,并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培训,在证书中指定的专门科目任教。
⑤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不低于两年或四年的大学学历,在某一行业领域内具有1年~2年的实际经验,并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培训。
⑥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申领资格条件是不低于大学本科学历,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在特殊教育的某些指定领域从事教学与治疗工作。
美国大学的职称

美国大学的职称:美国大学的工作员工可以粗略分成两类:教职员工(faculty)和行政员工(staff)。
这里主要谈谈前者。
教职工大致又分成两类:有终身制教授(Tenure-track faculty members)与无终身制教工(Non-tenure-track faculty members)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re-Track)被人形象称为“非升即走”(up-or-out)。
美国大学里真正的教师,即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的,只有三种,即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Professor 或Full Professor,与终生制挂钩。
(MU大学的教授除了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必须承担有行政任务,这是每年考评的必要条件,例如我的导师还身兼数职,是学校退休委员会、专利委员会的委员)还有就是只从事研究的教师,不从事教学的教师,前面加上Research, 即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 Professor。
还有一种叫Adjunct Professor,即兼职教授,讲师(Lecturer)、这些都不与终生制挂钩,而是合同制,即off the Tenure-Track。
评职称首先要有博士学位,而且要做过若干年的博士后研究,才有望被聘为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大约5-6年后(各州不同,MU是一般6年,如果聘助理教授时,已有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大的项目,时间为3年必须聘副教授),可提升为副教授。
副教授获得永久教授资格,不会被解聘。
担任副教授五年左右(各州不同),可被提升为正教授。
****注意: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不是终身教职,所以,任何人在这个职位上3-8年内如果不能升级成为终身教职的副教授(tenure),在一般情况下就必须离开这个职位另谋高就。
通过对中国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美国田纳西州中小学教师职级制度的比较来看待中国即将实施的中小学教师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内容的分析摘要:职称评审制度是目前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手段,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涉及教师的福利、待遇、考核和聘用,受到教师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人社部将于2015年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美国田纳西州中小学教师职级制度的比较来看待中国即将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一、教师职级或职称构成美国田纳西州教师职级制度自1984 年开始实施,该州将教师职级分为五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试用教师(probationary teachers)、新手教师(apprentice teachers)、初级教师(career level I certificate)、中级教师(career level II certificate)、高级教师(career level III certificate)。
中国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在1986年建立的,分中学和小学两个单独系列,中学分为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二级、三级教师4个级别;小学分为小学高级教师和小学一、二级教师3个级别。
中国的职称等级设置是不够合理的,因为按照现行规定,小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等级仅为中级,中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等级为副高级,而且由于有职称指标分配,一般评职称的名额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受限,从而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进取心不强。
二、教师职级的评价系统1、评价人员田纳西州教师职级制度的评价人员层次随着教师职级的提升而随之提高。
试用教师、新手教师及初级教师都由校长、教师及该学区行政单位的一名代表组成的三人评价小组来负责,属于地方学区评价。
中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由于需要较高程度的专业表现,因此州法律要求评价人员必须为高级教师或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通常情况下评价小组由其他学区三名高级教师组成。
申请成为评价人员的过程非常复杂,申请者被要求具有12 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并且要认真填写申请表上问题,同时需具备三封推荐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特点与启示赵志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江苏)【摘要】美国大学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特点的教师聘任制度,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为我们理解大学制度提供了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视角,认真考察美国大学教师任用制度,对于做好我国大学教师聘用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制度;教师聘任;特点;启示The Enlighten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University T 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Zhao Zhi-kun(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China)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300 years of development, American University has formed the appointment system of teachers whi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s in line with features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American University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provides an important and unique perspective for our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ity system , carefully examine the system of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of Americ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teachers hired for the good of the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of management and good source of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Key words: system of university ;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characteristic; enlightenment 大学是学术研究的重地和培养精英人才的摇篮,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而要实现大学功能,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
在大学制度建设中,教师聘任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建立符合大学制度特点和要求的教师聘任制度,不仅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特点从美国大学的历史来看,其大学制度的形成无疑深受欧洲大陆教育模式和德国大学的影响。
在学习、借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大学制度的基础上,美国大学立足本国的实际,不断变革求新,适应社会变化。
经过三百余年的制度变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顺应了大学发展的要求。
作为其重要内容的教师聘任制度也随着大学制度的改革而不断调整、完善。
整体上来看,美国大学的教师聘任制度呈现出如下特点:1.教师招聘工作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从政治体制来看,美国属于地方分权制国家,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教育的管理权属于各州,而高等学校享有与州政府相对分离的行政自由权和学术自由权。
大学一般都设大学理事会,这是大学最高的权力机构,主要是制定大学的经营方针,管理大学财产,任命大学校长以及设置各种委员会。
[1]理事会授权校长管理学校,校长拥有对学校进行行政管理、学术管理的最终决定权。
因此,美国大学,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州政府不对大学教师的选拔和聘用进行控制。
当教师的岗位出现缺额时,大学可以自主面向全国甚至面向世界各国进行公开招聘、自主聘用,并自行确定教师的工资待遇。
可见,美国大学在教师招聘工作中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同时实行开放的招聘模式,从而确保学校能招聘到符合自身要求的教师人选。
2.“终身教职”是教师聘用制度的创新美国文化没有树立学术权威的传统,大学教师不论是州立的还是私立的,一直被视为是与大学理事会签订雇佣合同的被雇佣者,尽管它不同于一般的雇员,且大多数教师也并不认同这种身份。
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在缺少制度性保障的条件下,教师的职业身份相对而言比较脆弱,这种脆弱的身份只有当学术职业在社会中获得一种独立的地位时才有可能表达职业的利益需求。
1940年由美国学院协会(AAC)和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两个组织联合发表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的原则声明,成为美国终身教授体制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声明指出: “终身教职是实现学术自由亦即教学自由、研究自由和对外活动自由这一目标的手段,由于其提供充分的经济安全,对有能力的人构成了职业吸引力”。
并规定,“在一段时间的试用期后,教师或研究人员应该有永久或继续任职的资格,除非由于年龄原因或是在财政危机的非正常情况下,终止这种任期必须有充分的理由。
”该声明“实际上是教授联合争取自己权利和进行行业管理,与大学管理界达成的一种契约”。
[2]终身教职制度已经为美国大学普遍认可,是美国大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保证了大学教授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使教授免去了后顾之忧,能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进行研究。
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表明,在美国四年制大学教师在1998—1999年度取得终身教职的占总数的62.3%。
[3]虽然关于终身教职制度的存废还有许多争议,但无论如何,此制度有利于保证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和职业安全,是美国为保证大学教育质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因此,把终身教授制度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一起视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块基石是很有道理的。
3.教师聘用实行“非升即走”的政策美国大学在建立教师晋升制度的基础上,较好地处理了聘用问题,即实行终身聘任制度与任期聘用制度、试用制度相结合的政策,这可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与绝对流动。
美国大学教师的设置分为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处于终身序列的是副教授和教授。
大学教师在聘期内或聘期结束之前,如果得不到晋升就要离校另谋他职,即实行“非升即走”政策,从而形成竞争和淘汰机制。
美国大学普遍对初任教师实行试用期,在试用阶段如果校方认为这些教师能够胜任工作,则可以转为正式聘用,否则就会被辞退实行“非升即走”的政策。
教师的试用期限一般为4-7年。
如,讲师的聘用期大多为1年,助理教授的聘用期一般为3年,期满后如果双方愿意,还可以续聘3年。
当然如果解聘,学校必须提前一年告知教师本人。
虽然从不同的角度,“非升即走”做法导致不少批评,但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在于营造竞争激励的环境氛围,鼓励教师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并对做出成绩的有潜力的人才做出制度性的鼓励和保障,从而保证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与质量。
4.教师聘用考核规范严格聘用教师,考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美国聘任大学教师的标准一般要看五个方面:(1)教授能力;(2)研究业绩以及其他独创性业绩;(3)在学会等专业领域的活动状况;(4)对大学及区域社会的贡献;(5)有无博士学位。
大多数大学都明确要求,只有获得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才有资格担任大学教师。
硕士毕业生可担任讲师;从教3年以上的硕士毕业生和获得博士学位者可以担任助理教授;从教6年以上的博士研究生或从教9年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并且教学效果优良者,可以担任副教授;从教10年并具有博士学位,或从教15年并具有硕士学位者,才有资格担任教授。
任职条件相对比较苛刻,这确保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对于终身教授职位的审定考核则更加严格,学校主要从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方面来衡量,教学情况取决于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研究情况主要看教师发表的论文、著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教师争取科研经费的能力;服务方面在于教师是否为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积极提供高质量服务。
[4]教授在拿到终身教授职位之前,至少有5-7年的助理教授考察期,通过考评小组的综合评定、全系教授的投票决定取舍,如果没有获得多数表决通过,不能继续任职。
这就给年轻的教授很大的压力,促使他们努力工作。
美国科学界的竞争相当激烈,如果一个教授在一两年内不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相当数量的论文,也许这位教授就会在这个研究领域中销声匿迹,同时这会对他能否得到申请的科研经费影响很大。
[5]二、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启示我国大学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在教师聘任方面的一些有益做法,对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教师聘任制度应体现大学的价值追求大学是学术的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应该秉持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
在大学制度设计中,保证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是大学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重视为大学教师创建宽松、愉快、自由的人文环境和优越良好的工作条件,尽可能让教师享有自由和自主的时间,专心从事教育研究事业,[6]应该是大学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在教师聘任中,应体现大学的这种价值追求。
因此,如何有效地聘任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美国,如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所以成为高质量师资的集散地,一方面在于大学自身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的平台,另一方面在于教师管理和分配制度对优秀人才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大学人事制度的基础在于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但又痛感到不能像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那样追求所谓的合理化和效率。
若以营利为目的,就是大学的自杀行为。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以教育促进对学习者的支援,培养有助于社会和学问发展的人才,以学术研究发展学问,以社会服务为区域社会作出贡献。
[7]2.岗位管理是教师聘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人事改革的深化,聘用制度改革的推进,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已经势在必行,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如何科学设定教师岗位直接关系到师资的聘用。
美国大学教师岗位完全是根据学校发展要求来设置的,每个学校没有固定的指标。
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师职位设置主要有以下三点依据:一是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
社会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选课的情况反映出来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影响学生的选课情况,而学生的选课情况又影响教师职位的设置。
二是可以获得的经费。
研究系列的研究人员拿不到研究课题,争取不到研究经费,就得不到聘任。
三是历史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