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 第2章力系的简化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章平面力系习题解答

理论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章平面力系习题解答

第二章 习 题2-1 试计算图2-55中力F 对点O 之矩。

图2-55(a) 0)(=F O M (b) Fl M O =)(F (c) Fb M O -=)(F (d) θsin )(Fl M O =F(e) βsin )(22b l F M O +=F(f) )()(r l F M O +=F2-2 一大小为50N 的力作用在圆盘边缘的C 点上,如图2-56所示。

试分别计算此力对O 、A 、B 三点之矩。

图2-56mN 25.6m m N 625030sin 2505060cos 30sin 5060sin 30cos 50⋅=⋅=︒⨯⨯=︒⨯︒-︒⨯︒=R R M Om N 075.17825.1025.630cos 50⋅=+=⨯︒+=R M M O A m N 485.9235.325.615sin 50⋅=+=⨯︒+=R M M O B2-3 一大小为80N 的力作用于板手柄端,如图2-57所示。

(1)当︒=75θ时,求此力对螺钉中心之矩;(2)当θ为何值时,该力矩为最小值;(3) 当θ为何值时,该力矩为最大值。

图2-57(1)当︒=75θ时,(用两次简化方法)m N 21.20mm N 485.59.202128945.193183087.21sin 8025075sin 80⋅=⋅=+=⨯︒⨯+⨯︒⨯=O M (2) 力过螺钉中心 由正弦定理)13.53sin(250sin 30θθ-︒= 08955.03/2513.53cos 13.53sin tan =+︒︒=θ ︒=117.5θ(3) ︒=︒+︒=117.95117.590θ2-4 如图2-58所示,已知N 200N,300N,200N,150321='====F F F F F 。

试求力系向O 点的简化结果,并求力系合力的大小及其与原点O 的距离d 。

图2-58kN64.1615110345cos kN64.4375210145cos 321R321R-=+-︒-=∑='-=--︒-=∑='F F F F F F F F F F y y x x主矢RF '的大小 kN 54.466)()(22R =∑+∑='y x F F F 而 3693.064.43764.161tan RR ==''=x y F F α ︒=27.20α m N 44.21162.0511.045cos )(31⋅=-⨯+⨯︒=∑=F F M M O O Fmm 96.45m 04596.054.466/44.21/R==='=F M d O2-5 平面力系中各力大小分别为kN 60kN,260321===F F F ,作用位置如图2-59所示,图中尺寸的单位为mm 。

四川大学 理论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第3周习题解答(第2章习题)

四川大学 理论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第3周习题解答(第2章习题)

解:
S dxdy dx
S 0

π
y sin x
0
dy sin xdx 2
0

π

yC
π y sin x 1 1 π 2 π y d x d y d x y d y sin xdx 0 0 0 S S 2S 8
由对称性, xC

MO FR


0 , M O 0 ,原平面力系简化成通过简化中心 O 的合力。 3). FR 0 , M O 0 ,原平面力系可简化成一个合力。由于 O 位于力系平 4). FR M O 0 。在这种情况下,合力作用线距简化中心 O 的距离 面内,因此必有 FR
椭圆的面积为: π 3r
7 πr 2 0 πr 2 r r 2 2 7 πr πr 6 2 2 7 πr 0 πr r r 图形形心 y 坐标: 2 2 7 πr πr 6
图形形心 x 坐标: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力系的简化
形心坐标 y mm 325 140 20
图形形心: yC
S y S
i i
i
193.06mm
将第二个平面图形分解成四部分。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力系的简化

图形 1 图形 2 图形 3 图形 4
面积 Si mm 2 320000 208000 80000 -70685.8
2.10 将图示均质梯形薄板 ABCD 在点 C 挂起,设 AD a 。欲使 AD 边保持水平, BC 应等于多少。

理论力学-2-力矩的概念和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理论力学-2-力矩的概念和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力F对x、y、z轴之矩为: Mx (F) = 0
M y (F) = 0
4 M z (F) = − Fd 5
法2:根据力对轴定义 :
4 M z ( F ) = M z ( Fx ) = − Fd 5
2.1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 分布荷载专题
分布在较大范围内,不能看作集中力的荷载称分布荷 分布在较大范围内,不能看作集中力的荷载称分布荷 若分布荷载可以简化为沿物体中心线分布的平行力, 载。若分布荷载可以简化为沿物体中心线分布的平行力, 则称此力系为平行分布线荷载 简称线荷载 平行分布线荷载, 线荷载。 则称此力系为平行分布线荷载,简称线荷载。
2.1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已知: 三角形分布载荷的q、 已知 : 三角形分布载荷的 、 梁长l, 合力、 梁长 , 求 : 合力 、 合力作用 线位置。 线位置。 l x 1 FR = ∫ qdx = ql 解:合力 0 l 2 设合力作用线距离A点距离为 点距离为d 设合力作用线距离 点距离为 y
B
问题: 如何用数学 问题 工具描述非共点力
F
A B
F
系对刚体的作用效
D
A
F
应?
第2章 力矩的概念和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章
2.1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返回
2.1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 力对点之矩 ♣ 力对轴之矩 ♣ 合力矩定理 ♣ 分布荷载专题
2.1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力对点之矩: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效应的度量 绕某一点转动效应的度量。 ♣ 力对点之矩: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效应的度量。
2l
3
l
3
q2
q1
l
第2章 力矩的概念和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章

理论力学第二章力系简化习题解

理论力学第二章力系简化习题解

第二章 力系的简化习题解[ 习题 2-1] 一钢构造节点 , 在沿 OA,OB,OC 的方向上遇到三个力的作用, 已知 F 1 1kN ,F 2 1.41kN , F 32kN , 试求这三个力的协力 .解:F 1 x0 F1 y1kNF 21350F 3F 2 x 1.41 cos451( kN ) F 2 y 1.41sin 45 1(kN )F 3 x2kNF3 yO 9003F 1F RxF xi0 1 2 1(kN )i 03FRyFyi1 1 0i 0F R F Rx 2R Ry 21 作用点在 O 点 , 方向水平向右 .[ 习题 2-2]计算图中已知F 1 , F 2 , F 3 三个力分别在 x, y, z 轴上的投影并求协力. 已知F 1 2kN , F 2 1kN , F 33kN .解:zF1 x 2kNF1yF1zF2 xF 2 sin 450 cos13 0.424( kN ) F 15 F2 yF 2 sin 450 sin14 0.567( kN )A45 05F 2 sin 4505yF2 z10.707( kN)OF 2F 3F3 xF3 y0 F3 z3kN334F RxF xi20 2.424( kN )xi 03F RyF yi0 0.567(kN )i 03F RzF zi3 3.707(kN )i 0协力的大小 :F R FRx2FRy2FRz220.567 224.465(kN )方向余弦 :cosFRxF RcosFRyF RF RzcosF R作用点 : 在三力的汇交点A.[ 习题 2-3]已知 F 1 2 6N ,F 2 2 3N ,F 3 1N F 4 4 2N ,F 5 的结果 ( 提示 : 不用开根号 , 可使计算简化 ).解:zF 1 x 0 F 1y 0 F 1z 2 6NF 2 x 0 F 2 y2 3N F 2 zF 1F3 x 1N F 3 y 0F3z0 F 4F4 xF 4 cos450cos604 22 1 2(N ) 45A2260 0F 3F 4 yF 4 cos 450 sin 6004 2 2 3 2 3(N)22F4 zF 4 sin 4504 22 4(N)253F5 xF 5 sin cos74232 (2 6) 2 3(N)5 F5 yF 5 sin sin75 44232(2 6) 2 4(N)5F5 zF 5 cos72 62 6(N)4232(2 6 )25F RxF xi 001234(N)i 05FRyF yi0230234 4(N)i 05FRz Fzi26004264(N)i 0协力的大小 :F RFRx2FRy2FRz24 24242 4 3 6.93(N)方向余弦 :cosFRx4 3F R4 3 37 N , 求五个力合成F 52 6F 2y34xF Ry 4 3cos433F RFRz4 3cos4 33F Rarccos3540 44'8"3作用点 : 在三力的汇交点 A.[ 习题 2-4] 沿正 六面 体的 三棱 边作用 着三 个力 , 在平 面 OABC 内作 用一个 力偶 .已 知F 1 20N , F 2 30N , F 3 50 N , M 1N m . 求力偶与三个力合成的结果 .AzF 1B150mmMOyO 1EF 2xF 3150mmD200mmC解:把 F 1, F 2 , F 3向O 1平移, 获得: 题 24图主矢量 :F RF 3 F 1 F 25020 30 0M x ( F 1 ) F 1204( N m)M y ( F 1 ) 0 M z ( F 1 ) 0M x ( F 2 ) F 2 30 6( N m) M y ( F 2 ) F 2304.5(N m)M z ( F 2 ) 0 M x ( F 3 ) 0M y ( F 3 ) F 37.5( N m)M z ( F 3 )M 的方向由 E 指向 D.MOCM O 1(F 1)M O 1(F 3)8.25( N m)M xM sin12000.8( N m)2002150 2OE150M yM cos10.6( N m)O 12002 1502M 900DCM z3M xM x (F i ) M x 4 6 0 0.89.2( N m)i 13M y M y (F i ) M y3.6( N m) i 1 3M zi 1 M z (F i ) M z00000主矩 :M O (M x )2 (M y ) 2 (M z ) 2( 9.2)2( 3.6)202 9.88( N m)方向余弦 :cosM xM 0cosM yM 0cosM zM 0[习题 2-5]一矩形体上作用着三个力偶 (F 1,F 1') , (F 2,F 2') , (F 3,F 3') .已 知F 1F 1 ' 10N , F 2F 2 '16N , F 3 F 3 '20N , a 0.1m , 求三个力巧合成的结果 .解:先把 F 1 在正 X 面上平行挪动到 x 轴 .则应附带力偶矩 :zM x ( F 1 ) F 1a 101( N m)F 'Mx1M x (F 1 ) 1(N m)1'aM y1F 1 2a 102( N m)F 2Mz1y把 F 2 沿 y, z 轴上分解 :F 2F 3FF cos450 1611.314( N )2 y22aF F sin 4501611.314( N )'F 12 z2Mx2 0F 3xa题 2 5图M y2 F 2z 2a2.263( N m)M z2 F 2 y 2a2.263( N m)M x3 0 My3Mz3F 3 a 20 2( N m)3M xM xi 1 0 0 1i 13M yMyi24.263(N m)i 1 3M zMzi2 0.263( N m)i 1主矩 :M O (M x ) 2(M y ) 2(M z ) 212( 4.263) 2 0.263 24.387(N m)方向余弦 :zcosM x1100mmM 0100mm2NM y2Ncos2NM 05N7NM zcosyOM 0[ 习题 2-6] 试求图诸力合成的结果 .4N4N解:3N1200主矢量 :3NF R 5 2 7 0竖 M x (5N ) 0的向 M x (7N )7力 矩产M x (2N ) 2生 面 顶M x1底 Mx 2面斜 M x3 3sin 60 0面x习题2 6图M y M z (5N ) 0M yM z ( 7N ) 0 M y (2 N ) 0M z ( 2N ) 0M y10 M x1My20 Mx2M y3M x33 cos 600主矩 :M O ( M x ) 2( M y ) 2( M z ) 2( 0.76) 2221.086( N m)方向余弦 :M xcosM 0cosM yM 0cosM zM 0[ 习题 2-7]柱子上作有着 F1,F2, F3三个铅直力,已知 F1 80kN , F2 60kN ,F3 50kN ,三力地点以下图. 图中长度单位为mm ,求将该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zF1F3A( 0, 250, ZA )F2C( 170,150,0)yOB(170,150,0)解:主生竖向的力矩产主矩 :矢量:x习题27图F R8060 50190(kN ) M x (F1 )800.25 20M y (F1 )0M z (F1 )0M x (F2 )609M y (F2 )60M z (F2 )0M x (F3 )50M y (F3 )50M z (F3 )0M O(M x ) 2( M y ) 2(M z ) 22 1.7 202 3.891( N m)方向余弦 :cosM xM 0cosM yM 0cosM z0M 0[ 习题 2-8]求图示平行力系合成的结果( 小方格边长为100mm)7kNyo(0,0)7kN3kN9kNB(400,200)12kNA(450,0)D(300,600)x 解:C(600,500)习题28图1277390主矢量:F RA M x (3kN)0M y ( 3kN )3B M x (9kN)9M y ( 9kN )9C M x (12kN )6M y (12kN )12D M x (7kN)7M y (7kN )7主矩 :M O(M x )2( M y ) 28.4 2( 4.35)29.46(kN m)方向余弦 :cosM x M 0cosM y M 0[ 习题 2-9]平板 OABD上作用空间平行力系以下图, 问x, y应等于多少才能使该力系协力作用线经过板中心 C.解:主矢量 :F R7 8 5 6 430(kN )由协力矩定理可列出以下方程:4 y5 8 8 83044 y 40 64120y 4(m)长度单位 : m4x 5 6 6 6 303x 6( m)[ 习题 2-10] 一力系由四个力构成。

理论力学第二章

理论力学第二章

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2-1试求图示中力F 对O 点的矩。

解:(a )l F F M F M F M M y O y O x O O ⋅==+=αsin )()()()(F (b )l F M O ⋅=αsin )(F(c ))(sin cos )()()(312l l Fl F F M F M M y O x O O +--=+=ααF (d )2221sin )()()()(l l F F M F M F M M y O y O x O O +==+=αF2-2 图示正方体的边长a =0.5m ,其上作用的力F =100N ,求力F 对O 点的矩及对x 轴的力矩。

解:)(2)()(j i k i Fr F M +-⨯+=⨯=Fa A O m kN )(36.35)(2⋅+--=+--=k j i k j i Fam kN 36.35)(⋅-=F x M2-3 曲拐手柄如图所示,已知作用于手柄上的力F =100N ,AB =100mm ,BC =400mm ,CD =200mm ,α = 30°。

试求力F 对x 、y 、z 轴之矩。

解:)cos cos sin (sin )4.03.0()(2k j i k j F r F M αααα--⨯-=⨯=F D Ak j i αααα22sin 30sin 40)sin 4.03.0(cos 100--+-=力F 对x 、y 、z 轴之矩为:m N 3.43)2.03.0(350)sin 4.03.0(cos 100)(⋅-=+-=+-=ααF x M m N 10sin 40)(2⋅-=-=αF y Mm N 5.7sin 30)(2⋅-=-=αF z M2—4 正三棱柱的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已知OA=OB =a ,在平面ABED 内沿对角线AE 有一个力F , 图中θ =30°,试求此力对各坐标轴之矩。

习题2-1图A r A习题2-2图(a )习题2-3图(a)ABr 解:)sin 45sin cos 45cos cos ()(k j i i F r F M θθθ+︒+︒-⨯=⨯=F a A O )45sin cos sin (k j ︒+-=θθaF 力F 对x 、y 、z 轴之矩为:0)(=F x M230sin )(aF aF M y -=︒-==F Fa aF M z 4645sin 30cos )(=︒︒=F2-5 如图所示,试求力F 对A 点之矩及对x 、y 、z 轴之矩。

《理论力学》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习题解

《理论力学》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习题解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习题解[习题2-1] 一钢结构节点,在沿OA,OB,OC的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已知,,,试求这三个力的合力.解:作用点在O点,方向水平向右.[习题2-2] 计算图中已知,,三个力分别在轴上的投影并求合力. 已知,,.解:合力的大小:方向余弦:作用点:在三力的汇交点A.[习题2-3] 已知,,,,求五个力合成的结果(提示:不必开根号,可使计算简化).解:合力的大小: 方向余弦:作用点:在三力的汇交点A.[习题2-4] 沿正六面体的三棱边作用着三个力,在平面OABC内作用一个力偶. 已知,,,.求力偶与三个力合成的结果.解:把,,向平移,得到:主矢量:的方向由E指向D.主矩:方向余弦:[习题2-5] 一矩形体上作用着三个力偶,,.已知,,,,求三个力偶合成的结果.解:先把在正X面上平行移动到x轴.则应附加力偶矩:把沿轴上分解:主矩:方向余弦:[习题2-6] 试求图诸力合成的结果.解:主矢量:竖向力产生的矩顶面底面斜面-0.76 0.2 0.75 主矩:方向余弦:[习题2-7] 柱子上作有着,,三个铅直力, 已知,,,三力位置如图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求将该力系向点简化的结果.解:主矢量:竖向力产生的矩3.5 1.7 0主矩:方向余弦:[习题2-8] 求图示平行力系合成的结果(小方格边长为)解:主矢量:ABCD8.4 -4.35主矩:方向余弦:[习题2-9] 平板OABD上作用空间平行力系如图所示,问应等于多少才能使该力系合力作用线通过板中心C.解:主矢量:由合力矩定理可列出如下方程:[习题2-10] 一力系由四个力组成。

已知F1=60N,F2=400N,F3=500N,F4=200N,试将该力系向A点简化(图中长度单位为mm)。

解:主矢量计算表0 0 600 200 0300 546.41 -140方向余弦:-110.564 120 0 主矩大小:方向余弦:[习题2-11]一力系由三力组成,各力大小、作用线位置和方向见图。

华北电力大学理论力学第二章 力系简化理论

华北电力大学理论力学第二章 力系简化理论

第二章力系简化理论◆力的平移定理◆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力系向一点简化◆力系简化结果分析§2–2 主矢和主矩·力系向一点的简化∑∑⨯==ii i O O F r )F (M M R i ix iy ix F F F i F j F k'==++∑∑∑∑ 称为该力系对O 点的主矩(principal moment )称为该力系的主矢(principal vector )式中, 分别表示各力对x ,y ,z 轴的矩。

(),(),()x y z M F M F M F空间任意力系的n 个力的矢量和1. 力系的主矢、主矩取任意点O , n 个力对O 点之矩的矢量和kF M j F M i F M M i z i y i x O ∑∑∑++=)()()(由F 1、F 2组成的空间力系,已知:F 1 = F 2 = F 。

试求力系的主矢F R 以及力系对O 、A 、E 三点的主矩。

1. 计算力系主矢令i 、j 、k 为x 、y 、z 方向的单位矢量,则力系中的二力可写成力系的主矢为:)43(51j i F +=F)43(52j i F -=FiF F F F F i i R 562121=+==∑= 例:求主矢、主矩解:解: 2. 计算主矩应用矢量叉乘方法,力系对O 、A 、E 三点的主矩分别为:()2211M M F r F O O i i i i i ====⨯∑∑2211F r F r ⨯+⨯=)43(53j i k +⨯=F )43(54j i j -⨯+F)12912(5k j i -+-=F)43(51j i F +=F)43(52j i F -=F∑=⨯+⨯=⨯=2121i EC EA i i E F r F r F r M )12912(5k j i ---=F)12912(k j i +--=F)43(5)34(j i k j -⨯-=F )43(53)43(54j i k j i j -⨯-+⨯-=FF 2210F r F r M ⨯+=⨯=∑=AC i i i A 对O 点对A 三点对E 点其中,各 ,各i iF F '= ()i o i M M F =该汇交力系与力偶系与原任意力系等效。

胡汉才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力系的简化

胡汉才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力系的简化

力系的简化第二章,的力F,5)两点(长度单位为米),且由A指向B.通过A(3,0,0),B(0,42-1 。

,对z轴的矩的大小为在z轴上投影为22 /5。

答:F / ;6 F上和y,c,则力F在轴z2-2.已知力F的大小,角度φ和θ,以及长方体的边长a,b的矩x ;F对轴;Fy= 的投影:Fz=F 。

)= M ( x)··()(··;-··;cos=FFz=F答:φsinφbFy=θFsincosφφcosφ+cMxFcos41-图2 图2-40F,则该力,若F=100N,4)两点(长度单位为米)),B(0,2-3.力4通过A(3,4、0 。

,对x轴的矩为在x轴上的投影为320N.m;答:-60NAE内有沿对角线,在平面ABED2-4.正三棱柱的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已知OA=OB=a °,则此力对各坐标轴之矩为:α=30的一个力F,图中。

)= );M(F= ((MF)= ;MF zYx6Fa/4 =(F);M)=0,(F)=-Fa/2MF答:M(zxy2-5.已知力F的大小为60(N),则力F对x轴的矩为;对z轴的矩为。

答:M(F)=160 N·cm;M(F)=100 N·cmzx43-图2 2图-42O2-6.试求图示中力F对点的矩。

M(F)=Flsinα解:a: O M(F)=Flsinαb: Oα+ Flcos)sinc: M(F)=F(l+lα2O13??22?lM?Fl?Fsin d: 2o1。

轴的力矩M1000N2-7.图示力F=,求对于z z图题2-8 7题2-图。

试求=40N,M=30N·m=40N2-8.在图示平面力系中,已知:F=10N,F,F321其合力,并画在图上(图中长度单位为米)。

解:将力系向O点简化=30N F=F-R12X40N -=R=-F3V R=50N ∴m )··3+M=300N+FF主矩:Mo=(+F312d=Mo/R=6mO合力的作用线至点的矩离iiRR0.8-=),(cos,=0.6),(cos合力的方向:iR )=-53,°08'(iR ,')(=143°08,内作用一力偶,其矩M=50KNGA转向如图;又沿·m,2-9.在图示正方体的表面ABFE2RR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力系的简化 习题解答
2-1在立方体的顶点A 、H 、B 、D 上分别作用四个力,大小均为F ,其中1F 沿AC ,2F 沿IG ,
3F 沿BE ,4F 沿DH 。

试将此力系简化成最简形式。

解:各力均在与坐标平面平行的面内,且与所在平面的棱边成45°角。

将力系向A 点简化,主矢'R F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045cos 45cos '21=-=
F F F Rx ,
F
F F F F F Ry 245cos 45cos 45cos 45cos '4321=+-+=

F F F F Rz 245cos 45cos '43=+= 。

用解析式表示为: ()k j F +=
F R 2'
设立方体的边长为a ,主矩A M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045cos 45cos 32=⋅+⋅-=a F a F M Ax , Fa a F a F M Ay 245cos 45cos 42-=⋅-⋅-= ,
Fa a F a F M Az 245cos 45cos 42=⋅+⋅= 。

用解析式表示为:()k j M +-=
Fa A 2。

因为,0'=⋅A R M F ,所以,主矢和主矩可以进一步简
化为一个力,即力系的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主矢相同,'R R F F =;合力作用点的矢径为
()
i M
F r a F R R =⨯=2'',
所以,合力大小为2F ,方向沿对角线DH 。

2-2三力321,F F ,F 分别在三个坐标平面内,并分别与三坐标轴平行,但指向可正可负。

距离
c b a ,,为已知。

问:这三个力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力系能简化为合力?又满足什么关系时能简化为
力螺旋?
解:这力系的主矢为
k j i 321'F F F F R ++=; 对O 点的主矩为
k j i a F c F b F M O 213++=。

当主矢与主矩垂直时,力系能简化为合力。

即从
0'=⋅O R M F 得,
0231231=++a F F c F F b F F ,
简化为
03
21=++F c F b F a 。

当主矢与主矩平行时,力系能简化为力螺旋,即从0=⨯O R M F ' 得,
2
31231aF F cF F bF F ==。

题2.2图
2-3试计算图示分布力的合力大小和作用位置,已知q q q ,,21和l 。

解:分布力系合力的大小为分布力系组成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方向与q 平行,作用线通过几何图形的形心。

由此得合力大小为:(a )()2/21l q q +;(b )ϑcos ql 。

2-4计算图示均质混凝土基础的重心位置。

解:将此均质混凝土基础分割成几个简单形体,而简单形体的形心我们是熟知的。

列出以下表(题2-4表),其中割去部分的体积为负。

按形心计算公式,有
)
m (319.19125431
95.2125.15475.33=+-+⨯+⨯-⨯+⨯=
∑∑=i i
i i i c V x V x )
m (333.39125437941235413=+-+⨯+⨯-⨯+⨯=
∑∑=i i
i i i c V y V y )
m (361.1912543195.1125.1545.03=+-+⨯+⨯-⨯+⨯=
∑∑=i i i i i c V z V z
2-5均质折杆及尺寸如图示,求此折杆形心坐标。

解:将图示折杆简化为折线计算。

折杆有5段直线组成,每一段的长度及形心坐标如表所示。

按形心计算公式,有
(a ) (b ) 题2-3图
题2-4图
)
mm (43.21100200100100200200
1001002000100)50(100)100(200=++++⨯+⨯+⨯+-⨯+-⨯=∑∑=
i i
i i i c L x L x
)
mm (43.21100200100100200100
100100200501000100)100(200=++++⨯+⨯+⨯+⨯+-⨯=
∑∑=
i i
i i i c L y L y , )mm (14.7100200100100200)50(1000200010001000200-=++++-⨯+⨯+⨯+⨯+⨯=
∑∑=i i
i i i c L z L z
2-6计算图示平面图形的形心坐标。

解: 由对称性知,该图形的形心一定在x 轴上,即0=c y 。

用负面积法计算其横坐标。

此平面图形由2个圆组成,其面积和的形心坐标为
)mm (2002
21⨯=πA ,)m (01=x ,
)mm (80222⨯-=πA ,)m (1002=x 。

按形心计算公式,有
)
mm (05.19)80(200100)80(0200222
2-=⨯-+⨯⨯⨯-+⨯⨯=
∑∑=ππππi i
i i i c A x A x
2-7工字钢截面尺寸如图示,求此截面的形心坐标。

解:由对称性知,该图形的形心一定在x 轴上,即0=c y 。

今用分割法计算图示截面的形心的横坐标。

将图示截面分割成3个矩形,每一个矩形的面积和形心横坐标为,
)mm (40002020021=⨯=A ,)mm (101-=x ; )mm (40002020022=⨯=A ,)mm (1002=x
)mm (30002015023=⨯=A , )mm (2103=x
按形心计算公式,有
题2-5图
题2-7图
)mm (90300040004000210
30001004000)10(4000=++⨯+⨯+-⨯=∑∑=
i i
i i i c A x A x
2-8图示机床重50kN ,当水平放置时(
0=ϑ)称上读数为35kN ;当
20=ϑ时称上读数为30kN ,试确定机床重心的位置。

解:以机床为研究对象。

设机床的形心坐标为
),(c c y x C ,列平衡方程
∑=0B m ,
0sin cos cos 4.2T =⨯+⨯-⨯c c y G x G F ϑϑϑ。


0=ϑ和
20=ϑ及其T F 的值代入上式,得关于
c c y x ,的代数方程 05084=-c x
01.1798.4666.67=+-c c y x
解得:
m 659.0y m,68.1c ==c x
题2-8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