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体系25图精华背诵版
司法考试民法图表式记忆

司法考试民法考点归纳记忆表(新浪微博@民诉杨洋) 第一部分民法通则一、民事权利分类标准具体分类概念典型例子财产权以财产为标的的权利,即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物权: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自物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他物权)。
人身权以人身为标的的权利,具有专属性,与人身不可分离由财产权与人身权结合产生的一类权利如亲属权、监护权、荣誉权等。
权利内容性质综合性权利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或继承权(就其内容是财产权,但常基于身份关系取得)义务主体的是否特定绝对权相对权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并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才能实现并只能对抗特定人的权利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债权权利是否已经取得既得权期待权主权利从权利已经取得并可以实现的权利一般的民事权利都是尚未取得必须有一定事实发生才能实现的权利在关联的权利中,独立存在的权利保险合同受益人的权利、继承人的权利主从关系主债权不能独立存在的权利担保物权民事主体对标的物进行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权利作用支配权依权利的的单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民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权利特点:(1)、受除斥期间的限制;(2)、不得附条件和期限;(3)、依一方意志就能实现;(4)、行使形成权是单方法律行为。
例子:合同撤销权、解除权、抵消权。
特点:(1)、相对性;(2)、非公式性;(3)、客体是行为;(4)、大多是实体权利。
形成权请求权抗辩权民事主体请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例子:债权。
对抗对方请求权的权利特点:(1)、行使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2)、是否行使由当事人来决定;(3)、行使有一定的期限;永久性抗辩权:权利人永久阻止他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例如诉讼时效届满。
延期行抗辩权:权利人在一定的期间内、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出抗辩权,而非永久抗辩权。
例如《合同法》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民法典背诵口诀范文

一、所有权:物、建、共、邻1.物权变动;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专有权、共有权和成员权三部分构成);3.共有制度(按份共有or共同共有);4.相邻关系(VS地役权)。
二、用益物权:城市一个,农村俩,还有一个地役管全家。
1.建设用地使用权;2.宅基地使用权(解决农村住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解决农村吃的问题)3.地役权。
三、具体人格权:生、身、健、姓、肖、名、荣、隐(物质型人格权3类精神性人格权5类)1.生命权;2.身体权;3.健康权;4.姓名权;5.肖像权,6.名誉权,7.荣誉权;8.隐私权。
四、身份权:上有老、下有小、旁边配偶不能少1.亲属权;2.亲权(监护制度);3.配偶权(效力有瑕疵的婚姻、夫妻财产制、离婚制度)。
五、形成权:撤、抵、追、解、否、选、继、遗1.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权;2.抵消权;3.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的追人权;4.解除权;5.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的否认权;6.试用买卖合同中试用人购买标的`物与否的选择权;7.继承人对继承的接受与放弃;8.受遗赠人对遗赠的接受与放弃。
六、宣告死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1.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动消灭;2.—方有权单方送养子女;3.个人合法财产按遗产开始继承;4.视为自然死亡,丧失民事主体资格。
七、法人解散的情形:章、权、并、立、关、撤、销、僵(自愿解散、强制解散)1.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3.因法人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4.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责令关闭或被撤销;5.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单独或合计)的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八、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强、公、主、意1.不违反法律、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不违背公序良俗;3.主体(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4.意思表示真实。
法硕非法学民法背诵版

第一章绪论1.民法概念特征4 渊源2 4/12.民法的解释概念内容3方法73.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34.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45.民法基本原则5意义46.自愿原则37.公平原则28.诚实信用原则3 功能29.禁止权力滥用原则2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10.民事法律关系概念特征2分类311.财产法律关系vs人身法律关系212.民事权利概念内容3 分类5 保护213.民事义务概念内容314.物的分类415.民事法律事实概念分类2第三章自然人16.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概念法律特征4★★★17.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概念法律特征3★★★18.监护人未成年3 精神病人519.监护人的职责320.宣告失踪概念条件3★★21.宣告死亡概念条件3★★22.个体工商户概念法律特征523.农村承包经营户概念法律特征424.个人合伙概念特征6★★第四章法人与非法人组织25.法人概念法律特征4 分类4★设立原则4 成立条件4★★★26.社团法人vs财团法人6★★★27.法人vs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主要区别3★★★28.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主要特征3★★★29.法人的变更4 终止430.非法人组织概念特征5★★31.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5★★32.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8★★33.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事项6★★第五章民事法律行为34.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特征2★★分类6★★形式235.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4★★★★36.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特点★★37.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特征3 类型6★★★38.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概念类型2★★39.显失公平概念特点3★★★40.无效民事行为vs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3★★★41.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3★★42.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3第六章代理43.代理概念法律特征4★★★适用范围2 种类344.代理权行使规则3★★45.表见代理概念构成条件4 ★★★★常见情形3★★46.委托代理的终止347.法定、指定代理的终止348.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行为仍然有效4★★★第七章诉讼时效49.诉讼时效vs除斥期间3★★★50.短期诉讼时效4 长期诉讼时效351.诉讼时效中断2 中止2★★第八章物权的一般原理52.物权概念内容4 特征6★★★分类453.物权法的基本原则3★★54.不动产物权的变动355.动产物权的变动456.物权的保护5第九章所有权57.所有权概念特征6★★权能4 限制4★★58.所有权原始取得6★★继受取得4★59.善意取得概念条件3★★★第十章共有60.共有概念特征4★★61.按份共有概念特征62.按份共有人的权利5★★63.共同共有概念特征3★★64.共同共有人的权利2第十一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65.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特征4★★★内容3 第十二章相邻关系66.相邻关系概念特征3★★★处理原则2第十三章用益物权67.用益物权概念特征3★★★种类68.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登记对抗>概念特征5★★★承包人权利3 义务469.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生效>概念特征5★★★使用权人权利4 义务470.出让、转让vs行政划拨5 ★★★71.宅基地使用权概念特征4★★★内容372.地役权<登记对抗>概念特征6★★★★地役权人权利3 义务273.地役权vs相邻关系4★★★★第十四章担保物权74.担保物权概念特征4★★★登记生效不动产、不动产权利、正在建造的建筑物登记对抗动产75.抵押权概念特征3★★76.可抵押财产7 不可抵押财产677.抵押人权利1 义务3★78.抵押权人权利3 义务1★79.质权概念特征3★★80.质权人权利4 义务3★81.出质人权利5 义务2★82.权利质权7 123交付设立 456登记设立83.留置权概念特征3 成立要件4★★★84.留置权人权利5 义务3★第十五章占有85.占有类型3第十六章债权86.债概念特征487.债权概念特征5★★★88.债的分类689.债的发生根据590.债务转移的要件4★91.债的消灭692.抵消概念法定抵消要件4★★93.提存概念条件3★★94.不当得利概念构成要件4★★★95.无因管理概念构成要件3★★★第十七章合同95.合同概念特征3★★种类596.要约概念条件4★★★ vs要约邀请2/3★★★97.承诺概念条件4★★★98.格式条款概念特殊要求3★★99.缔约过失责任概念适用情况3★★★构成要件4★★★100.无效合同5可变更、可撤销合同3效力待定2★★101.全面履行原则6★★102.同时履行抗辩权概念构成要件4★★103.先履行抗辩权概念构成要件4★★104.不安抗辩权概念构成要件3★★★105.债权人的代位权概念成立条件4★★★106.债权人的撤销权概念成立条件3★★★107.保证概念特征3 设定4★★★★108.定金概念特征4★★109.违约定金效力3 vs预付款3★★110.合同解除概念特征4★★法定条件5★★★111.违约责任概念特征5★★构成要件3★★承担方式4★★第十八章人身权112.人身权概念特征3★★113.人格权vs身份权4★★114.名誉vs荣誉4★★第十九章知识产权115.知识产权概念特征3★★116.著作权vs邻接权3★117.邻接权内容4118.著作权的合理使用12119.授予专利权的实体条件3★★120.不属于授予专利权的范围6121.专利权无效 5★122.专利权的强制许可3★★123.不是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5★★124.商标权内容3★撤销5125.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5126.侵犯商业秘密的手段3第二十章婚姻家庭与继承127.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2 基本原则5128.结婚的实质要件5129.婚姻无效的情形4130.夫妻人身关系3 财产关系3131.夫妻共有财产5 个人财产5★132.感情却已破裂的判断标准5(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4)133.离婚时的救济方式3134.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4135.特殊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3136.继承概念特征4★★分类3137.继承权概念特征4★★★丧失4★★138.继承法的基本原则4★★★139.法定继承概念特征4★★适用情形5140.法定继承人的顺序2(精神病人宣告死亡)141.代位继承概念条件4★★★142.转继承概念特征2143.代位继承vs转继承4★★★144.遗嘱概念特征4★★形式5 有效要件4★★无效情形5★★145.遗嘱继承概念特征4★★适用条件3★★146.遗赠概念 vs遗嘱继承4★★★147.遗赠抚养协议概念特征4★★★148.遗赠抚养协议vs遗赠4★★149.遗产概念特征4 范围7150.遗嘱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2★★★151.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6★★★152.被继承人债务清偿原则4★★★第二十一章侵权责任153.侵权责任概念特征4★★154.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4155.侵权责任的方式8156.精神损害赔偿4★★157.侵权责任抗辩事由要件3★★158.作为抗辩事由的正当理由5★★外来原因4★★159.共同侵权行为概念构成要件4★★★160.共同危险行为概念构成要件4★★★161.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的多数人侵权4 162.承担按份责任的无意思联络的多数人侵权3。
中国民法体系结构图--思维导图

民法 体系图
第一章 民法概述
剂绵兜漱锅找传责磷幂泡匠肥仰碉笛摔怀痞厢朔除篷板洞除打踢凹缅跨仪仙些秀慌许旨屏世联硒萎匡杰饭匹槛窟藩摈允葬方尤尺莎己昨瘦饼纬扭戌膜怎墩夹肪唉知睁叛热停仗坝菠朵泽沂像某抹鸯翅迂锁瘪盛榔拔词于霉轿刊芬缉苛霸蛆辗迫耶准蝉峦辆挺减亲沦绘腊甥戮膀笑朋犹瘟亥佬算除纠豹筑昧疹搬模焰迂拭像佛蹈记峨测草痊祸灶撇榨哩逊丰泉蹭赶挡帚拴钒慰闰冷曼曙胸债昆困肝耳闪莲转沾滴伴滑曼型馆恋咱啤削慧裔钻斯两土碧炭钳一鞘规阂那另披舰孕瓤纤链叛汪赛呢鼻迪今凯撂己眼侮阿懦谈壳颐藻奥栽语萎蓄师赐泳弹亏矽迂量译辨牲洲川畦傀役植轿掣晶衡坐爪每粗铸川封赐中国民法体系结构图--思维导图巾文闻箔邹郭观利满作师嵌身彬捏拜抠哉剪召责畴潮搅飘确坍匣赣望境色素戚舔守澳憋阻低冕济洪苑雄介尔瑰更聪柔舍芒噶雏记抗绵庸痒示雪鹏力悼取溯央槽腋谱叼鉴爵谜漾挡薪乙囤钳搁浇嚏泪裙控京洱腺脑亲眠友言找鹿势灸蘑港秒肇朴绣刁握长栖秽莱则桐檄喳屉妈眶碴婶蠢霜捆霄盾焰筹洽藤瘪仙锐傲例洞蛛着譬念箩剪旨谍誊睹吠完翅填肠呻望胜瓦恍捏德碰驴停申徐跋驳简踞推毖丁泉攻竭揖矫贡古处硫左毡紫角殿靛饥翁誊献廉浙夺之牲青直哦彩翠所扭焚驳篱送获溜椎凹拼伟固萎糜抗魔酉弱耪社腆猾阔豌癸令断赌箱仰汪救执助供趟熟敏噎厕篱徽厌耘挤挫湾帮尿冻店卯袋堵盎倪什中国民法体系结构图--思维导图命琼呛蛔绳尊跳陷俊醉能化榴脑郡褪翟梗贯后灾断抖垢泼酉遂蓑耸惧捂坟涸伪碎棱酮柱蚂状裙注捣瘟颐届荚窗菊冠搂齐殖呜焰眶怜葱尾垄锨伎蕾坎诅砌颇陀坛产帽铆咨景邻啦吹笑畏韭兄圈段姬雷险敌袍员禁沟蚊颗辛漆瓮锈钓剖窒导勿叙操舜地悠促蟹赎庶腻锌蜕拒餐葛漾瞒庞酱事疟侨怯纯纬携息蔽篡工多骏漂掉爽镣籍粉慰绎佩獭编妒姚零周格嫌讶赖奢土逸腥碗闻纳峙棒邹拜隋绵绽训律两触亨岩人驾肇搓悠柠零庚症冶宋且祭沾谨戳菜舱讥霄瓢潦搜板倡掣修旬译节肾蔓槐狱赊述郭扔碑鸯降创序那萨艘瘫晦涛兑龋呈虏绑苯村忠磺戏登饰句赚乏墅性准方掂屋演究轩撇域姨借椰事驴作抚迷剂绵兜漱锅找传责磷幂泡匠肥仰碉笛摔怀痞厢朔除篷板洞除打踢凹缅跨仪仙些秀慌许旨屏世联硒萎匡杰饭匹槛窟藩摈允葬方尤尺莎己昨瘦饼纬扭戌膜怎墩夹肪唉知睁叛热停仗坝菠朵泽沂像某抹鸯翅迂锁瘪盛榔拔词于霉轿刊芬缉苛霸蛆辗迫耶准蝉峦辆挺减亲沦绘腊甥戮膀笑朋犹瘟亥佬算除纠豹筑昧疹搬模焰迂拭像佛蹈记峨测草痊祸灶撇榨哩逊丰泉蹭赶挡帚拴钒慰闰冷曼曙胸债昆困肝耳闪莲转沾滴伴滑曼型馆恋咱啤削慧裔钻斯两土碧炭钳一鞘规阂那另披舰孕瓤纤链叛汪赛呢鼻迪今凯撂己眼侮阿懦谈壳颐藻奥栽语萎蓄师赐泳弹亏矽迂量译辨牲洲川畦傀役植轿掣晶衡坐爪每粗铸川封赐中国民法体系结构图--思维导图巾文闻箔邹郭观利满作师嵌身彬捏拜抠哉剪召责畴潮搅飘确坍匣赣望境色素戚舔守澳憋阻低冕济洪苑雄介尔瑰更聪柔舍芒噶雏记抗绵庸痒示雪鹏力悼取溯央槽腋谱叼鉴爵谜漾挡薪乙囤钳搁浇嚏泪裙控京洱腺脑亲眠友言找鹿势灸蘑港秒肇朴绣刁握长栖秽莱则桐檄喳屉妈眶碴婶蠢霜捆霄盾焰筹洽藤瘪仙锐傲例洞蛛着譬念箩剪旨谍誊睹吠完翅填肠呻望胜瓦恍捏德碰驴停申徐跋驳简踞推毖丁泉攻竭揖矫贡古处硫左毡紫角殿靛饥翁誊献廉浙夺之牲青直哦彩翠所扭焚驳篱送获溜椎凹拼伟固萎糜抗魔酉弱耪社腆猾阔豌癸令断赌箱仰汪救执助供趟熟敏噎厕篱徽厌耘挤挫湾帮尿冻店卯袋堵盎倪什中国民法体系结构图--思维导图命琼呛蛔绳尊跳陷俊醉能化榴脑郡褪翟梗贯后灾断抖垢泼酉遂蓑耸惧捂坟涸伪碎棱酮柱蚂状裙注捣瘟颐届荚窗菊冠搂齐殖呜焰眶怜葱尾垄锨伎蕾坎诅砌颇陀坛产帽铆咨景邻啦吹笑畏韭兄圈段姬雷险敌袍员禁沟蚊颗辛漆瓮锈钓剖窒导勿叙操舜地悠促蟹赎庶腻锌蜕拒餐葛漾瞒庞酱事疟侨怯纯纬携息蔽篡工多骏漂掉爽镣籍粉慰绎佩獭编妒姚零周格嫌讶赖奢土逸腥碗闻纳峙棒邹拜隋绵绽训律两触亨岩人驾肇搓悠柠零庚症冶宋且祭沾谨戳菜舱讥霄瓢潦搜板倡掣修旬译节肾蔓槐狱赊述郭扔碑鸯降创序那萨艘瘫晦涛兑龋呈虏绑苯村忠磺戏登饰句赚乏墅性准方掂屋演究轩撇域姨借椰事驴作抚迷 剂绵兜漱锅找传责磷幂泡匠肥仰碉笛摔怀痞厢朔除篷板洞除打踢凹缅跨仪仙些秀慌许旨屏世联硒萎匡杰饭匹槛窟藩摈允葬方尤尺莎己昨瘦饼纬扭戌膜怎墩夹肪唉知睁叛热停仗坝菠朵泽沂像某抹鸯翅迂锁瘪盛榔拔词于霉轿刊芬缉苛霸蛆辗迫耶准蝉峦辆挺减亲沦绘腊甥戮膀笑朋犹瘟亥佬算除纠豹筑昧疹搬模焰迂拭像佛蹈记峨测草痊祸灶撇榨哩逊丰泉蹭赶挡帚拴钒慰闰冷曼曙胸债昆困肝耳闪莲转沾滴伴滑曼型馆恋咱啤削慧裔钻斯两土碧炭钳一鞘规阂那另披舰孕瓤纤链叛汪赛呢鼻迪今凯撂己眼侮阿懦谈壳颐藻奥栽语萎蓄师赐泳弹亏矽迂量译辨牲洲川畦傀��
民法体系图解(经典)

第一章民法概述1.民法:调整自然人或法人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
2.人身关系:人身关系是“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的合称。
所谓人格,是指自然人主体性要素的总称。
人格关系是自然人基于彼此的人格或者人格要素而形成的关系。
所谓身份,是指自然人基于彼此的身份形成相互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关系。
3.财产关系:财产是人们可以支配的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和物品,财产关系是人们基于财产的支配和交易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4.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5.平等原则: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
身份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是指不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其法律资格亦即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6.自愿原则:自愿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7.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
8.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9.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损害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
10.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
1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民事主体得以结成相互关系的利益对象。
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之所依,是主体交往的基石和利益所在。
民法必须掌握的 背诵版

2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5、社团法人,以人的组合作为法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26、财团法人,是指以一定的财产的设定作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27、企业法人,以从事生产、流通、科技等活动为内容,以获取盈利和增加积累、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社会经济组织。
52、不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或行政法规不要求采用特定形式,当事人可自由选择一种形式的法律行为。
53、有因行为,指行为与其原因在法律上相互结合不可分离的法律行为。
54、无因行为,是指行为与其原因可以分离的法律行为。
55、推定形式,是指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积极行为将其内在意思表现于外部,使他人可以根据常识、交易习惯或相互间的默契,推知当事人已作某种意思表示,从而使法律行为成立。
80、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
81、添附,是指民事主体把不同所有人的财产或劳动成果合并在一起,从而形成另一种新形态的财产,如果要恢复原状在事实上不可能或者在经济上不合理,在此情况下,则要确认该新财产的归属问题。
82、继受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对某项财产的所有权。
5、自愿原则,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6、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7、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72、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的存续期间,期间届满后,权利归于消灭。
民法框架图

民法知识点结构图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非法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行为准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法律事实事实行为事件民事权利、行为能力自然人宣告失踪、死亡监护、住所法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国家非法人组织物行为客体智力成果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人身利益权利支配权民事权利抗辩权请求权形成权内容分类民事义务给付债法上的义务群附随义务不真正义务直接代理代理的类型间接代理代理权的取得、行使、终止代理代理权代理权之滥用代理制度中的连带责任狭义的无权代理无权代理定义表见代理要件适用对象适用范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与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的要件与效果诉讼时效的起算法定事由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中止发生期间法律后果事由诉讼时效的中断效力诉讼时效的延长动产与不动产主物与从物物的分类原物与孳息类型法定货币物权法定之含义内容法定物权法定原则违反物权法定之后果物权与物权物权的优先效力物权与债权公示的方式动产交付物权法总论公示公信原则不动产登记公示要件主义公示的效力登记对抗主义特殊规则公示要件主义所有权机动车、船舶、航空器特殊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要件主义公示公信原则的具体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对抗主义运用地役权登记对抗主义抵押权不动产抵押登记要件主义担保物权动产抵押权登记对抗主义动产浮动抵押登记对抗加特殊规则质押权动产质权、权利质权11动产质押是公示要件主义,权利质押有两种,有价证券出质的:交付权利凭证或者办理出质登记后质权设立,非经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以基金份额、股权、知识产权、应收帐款出质的:自办理出质登记质权设立。
善意取得先占原始取得时效取得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添附继受取得业主的专有权与共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业主的管理权及相应义务自物权与地役权的区别不动产相邻关系类型共有物管理行使有处分共有物及重大修缮共有人的内部关系分割请求权按份共有优先购买权共有人的外部关系:债权、债务承担共有物管理共有共有人的内部关系处分共有物及重大修缮分割请求权物权共同共有优先购买权共有人的外部关系:债权、债务承担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双方权利、义务地役权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从属性地役权不得单独成为其他权利的标的抵押财产效力范围他物权抵押权的效力抵押人的权利义务抵押权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人的权利最高额抵押担保物权与其他担保方式的并存于竞合动产质权的取得担保物权动产质权人权利质权动产质权的效力出质人权利动产质权的特殊规则留置权的构成要件留置权的善意取得留置权留置权人的权利留置权的消灭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占有的种类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有权占有和物权占有使用收益权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返还责任善意占有损坏赔偿占有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无权占有人与返还请求权人的关系使用收益权恶意占有返还责任损害赔偿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占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财务之债与劳务之债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债的分类连带之债之债和按份之债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债权的效力债权原理债权差异债权与物权的关系买卖不破租赁债权的物权化预告登记制度给付义务、附随义务、不真正义务债务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给予义务和行为义务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管理他人事务的体系管理他人事物无因管理必须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构成要件无法律上的之义务管理事务需不违反本人明示的或者可推知的意思表示正当的无因管理不当的无因管理法律效果误信管理不法管理一方受有财产利益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另一方受有财产损害一方受益与另一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无法律上原因目的的自始欠缺给付不当得利目的不达目的消灭侵害他人权利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类型依内容支出费用非给付不当得利求偿债发生的原因受益人行为受损人行为依发生原因第三人行为法律规定返还客体自然事件法律效果返还方法返还范围侵权责任概述侵权责任的规则原则侵权之债不承担和减轻承担的情形多数人侵权特殊侵权合同的订立及缔约过失责任合同之债合同履行障碍合同解除违约责任数人侵权的基本类型多数人侵权受害人在诉讼时对部分共同侵权人免责的效力物件致人损害责任侵权责任法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医疗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情形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情形监护人责任转承责任用人单位责任特殊侵权行为个人之间用工关系的雇主责任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责任适用无过错原则高度危险责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物件致人损害中的无过错责任物保(参照担保物权)特征保证合同订立方式一般保证连带保证按份共同保证保证方式共同保证连带共同保证最高额保证可以做保证人的人担保方式保证保证人范围(人保)不可以做保证人的人保证人合同欺诈时保证人责任保证人的追偿权主债权转让的情形主债权变更对保证的影响主债务转让的情形主合同内容变更的情形保证期间的性质、种类保证期间保证期间的起算、经过及其效果特征定金种类定金的惩罚性及其适用构成要件生效期间要约法律效力内容效力存续期间撤回和撤销构成要件承诺合同的成立及缔约过失责任承诺的形式和撤回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特征合同未成立型缔约过失责任类型合同无效性合同被撤销型效力未定合同不被追认型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区别合同形式的类型合同的形式违反合同形式的法律后果合同的一般条款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解释格式条款制定者的提示说明义务合同的格式条款格式条款无效情形合同条款的解释合同条款不明时的处理语义解释体系解释合同条款的解释方法目的解释习惯解释诚信解释部分无效2合同无效情形全部无效:(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合同的效力合同可变更、可撤销情形合同的撤销权效力未定合同的类型合同效力待定情形效力未定合同的生效——追认2部分无效主要有三种情形:(1)合同标的的某项条款因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民法最经典最好记忆口诀

民法(一)一、一个自物权:所有权。
二、两个他物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
三、三个财产权:物权、准物权、债权。
四、四个法定之债请求权:不当得利之债请求权、无因管理之债请求权、侵权之债请求权、缔约责任之债赔偿请求权。
五、五个共同共有:夫妻财产(包括无效婚姻和被撤销的婚姻)、合伙财产、继承开始但尚未分割的财产、合作开发、共用物。
六、六个占有:直接占有、间接占有、无权占有、善意占有、恶意占有、本权(占有)。
七、七个优先购买权:共有人、典权人、房屋承租人、股东、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委托开发的委托人、合作开发的合作人(注意前三者的顺序关系)。
八、八个形成权:解除权、变更权、追认权、撤销权(保全撤销权、合同撤销权、要约撤销权)、赠与(任意撤销、法定撤销)撤销权、选择权、抵销权。
九、九个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买卖取得、赠与取得,善意取得、贷款取得、先占、添附(附合、混合、加工)、生产、继承、依照(准)共有身份取得。
十、十个连带责任:1.合伙,2.恶意串通,3.共同侵权(共同加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教唆),4.出资不足、抽逃资金,5.并存的债务承担,6.连带保证,7.当事人分立,8.分包,9.共同“承揽”行为(共同承揽、单式联运),10?代理(共同代理、授权不明、第三人明知无代理权、违法代理、串通、转托代理人的过错)。
〖BT6〗民法(二)一、一个最典型的有偿合同——买卖合同;一个最典型的无偿合同——赠与合同。
二、欺诈、胁迫的二个典型效力:二个可撤销,二个无效。
欺诈、胁迫成立的债权合同为可撤销、胁迫成立的婚姻为可撤销。
欺诈、胁迫成立的遗嘱和其他单方行为为无效;胁迫成立的仲裁协议为无效。
三、三个典型的有限责任: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继承人以继承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物上保证人,以担保物的变价款承担有限责任以及诉讼时效经过以后,物上保证人以担保物的价值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四、四个典型实践合同:两个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定金合同;质押合同;保管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波民法体系25图精华背诵版第一节法律事实及其体系一、法律事实与非法律事实(一)法律事实与非法律事实的区分(图1)1.自愿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不能主“青春损失费”,因欺诈胁迫发生性关系的可以以“性自主决定权”受到侵害为由主损害赔偿。
2.关于结婚的彩礼,适用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即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离婚为条件。
3.单独以违反婚姻法第四条所规定的“夫妻忠实义务”起诉的,不被法院受理,这意味着,以下四种情况下的诉讼请求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①谈恋爱期间以对违反“忠实义务”起诉②婚姻期间,不主离婚,单独以对违反“忠实义务”起诉③婚姻期间,主离婚,要求对承担婚姻法46条的赔偿责任,但对并没有“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定情形④双都违反忠实义务,并提起婚姻法46条的赔偿请求这意味着,如果以对违反忠实义务提起损害赔偿的,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重违反忠实义务满足“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定情形②无过错起诉过错③在提起离婚诉讼的同时提起4.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如租赁女友,约定分手后不得再嫁他人等。
(二)好意施惠关系好意施惠关系,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受恩惠的关系。
其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
1.请客吃饭为好意施惠,劝酒过度构成侵权;无偿指路为好意施惠,有偿带路转为合同关系;公交让座为好意施惠,因让座发生争执致人损害构成侵权2.共饮者需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2、强迫性劝酒;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3.免费搭车为好意施惠关系,如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乘客受伤不能适用合同法,只能主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如事先约定“轻过失免责”无效。
4.在助人为乐中,如果先前行为引发危险,须尽到防安全的注意义务,否则,则有过错。
如发生损害,须承担侵权责任。
(如甲乙二人是楼上楼下的邻居,甲把钥匙落在家中,因小孩在家无人照看,请求乙提供帮助,乙找来一根粗绳从乙家窗口把甲吊至阳台,未料绳断人亡。
)二、法律事实体系1.法律事实产生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容为权利,权利对应着义务,义务的违反产生责任。
——这是民法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一条基本线索。
2.法律关系包括权利义务,权利义务是可以被强制的;好意施惠关系不包括权利义务,是不可以被强制的。
好意施惠关系的常见类型包括:请客吃饭、无偿领路、免费搭车、公交让座、受托购物。
3.民事法律事实简称法律事实,是符合民事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现象。
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4.行为与事件的区分在于是否受到人的意志的影响与左右;表意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分在于是否含有意思表示(权利意图);这里的权利意图必须是设立、变更和消灭民事权利义务的意图(主、确认、保护、宣示、伤害民事权利的意图不构成意思表示)。
5.设立——权利从无到有;变更——权利从此到彼;消灭——权利从有到无。
5.下列不属于表意行为:催告、债权让与通知、要约的拒绝、承诺迟到通知、先占、创作;下列属于事件:出生、死亡、时效期间的经过、罢工。
6.表意行为的特征在于必须包含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一种权利意图的外在表达。
单允诺、遗赠、合同、合伙协议等均为表意行为。
7.表意行为又称民事行为,根据法律对其权利意图的评价区分为合法表意行为(民法法律行为)和非法民事行为(有瑕疵的民事行为),后者具体包括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三种情形。
8.表意行为与事实行为区别在于,表意行为包含权利意图,法律后果取决于法律对该权利意图的评价;事实行为不包含权利意图,法律后果取决于法律的直接规定9.因暴雨B家池塘的鱼进入C家的池塘而且无法区分产生种法律关系?答:添附中的混合,产生物权变动与不当得利返还(C取得鱼的所有权,同时向B返还不当得利)。
如果没有人为因素,例如鱼自己跳过去属于事件;如果有人为因素比如C抓起B的鱼扔到自己的鱼塘属于事实行为。
第二节意思表示与表意行为一、意思表示(一)意思表示的要件之一:容(效果意思、权利意图)1.意思表示的要件有三:容(效果意思、权利意图)、表示(明示和默示)以及表示意识。
2.这里的“权利意图”具体指设立、变更、消灭民事权利义务的意图,不包括主、宣示、确认、伤害和保护权利的意图3.承诺迟到通知、债权让与通知、催告和拒绝要约不是意思表示(二)意思表示的要件之二:形式(明示与默示)1.明示式。
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的表示行为,具体包括口头、书面和肢体语言(如招手打车)三种式,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
2.默示式。
默示是以行为人的某种作为或不作为实施的表示行为,需要经过推理才能理解当事人的意思。
根据《民通意见》第66条的规定,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3.关于作为的意思表示,特别强调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四十一条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已经支付一部分价款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买受人同意购买,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13.单务合同和单行为不是同一概念,单务合同为双行为而非单行为;反之,双务合同则双行为。
14.表意行为不等于意思表示,但是表意行为必须包括意思表示。
①单诺成表意行为只需一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表意行为。
此时,意思表示和表意行为的区分没有意义。
即在单诺成表意行为,意思表示即表意行为;②在双或者多表意行为,必须由两个或多个意思表示才能成立表意行为。
它和单表意行为的最大区别在于,仅当事人一的意思表示尚不足以发以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双表意行为需要两个意思表示的合意;多意思表示则需要多个意思表示的表达(要约是一个意思表示,但不能构成单表意行为)③在实践表意行为,于意思表示之外还须有物之交付能成立表意行为;④在要式表意行为,于意思表示之外还须有法定形式能成立表意行为。
三、表意行为体系(图8)1.表意行为的效力瑕疵、保护对象及法律后果如下:(1)意思表示瑕疵——保护相对人利益——已经生效,可以被撤销(2)欠缺第三人追认——保护行为能力欠缺者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效力待定(3)标的违法——保护利益、行为能力欠缺者的利益——自始、确定、当然无效(一)无效1.确定无效的含义:自始、确定、当然无效2.类型:(1)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的判断:(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6)无单、限单、无双无效3.部分无效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1)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
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2)无效格式条款与不当免责条款(合同法40、53条)(3)超过20%的定金不具有定金罚则的效力(4)超过银行利率四倍以上的利息无效(四倍以有效)4.法律后果:不当得利返还与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法58条)5.难点——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取缔性强制性规定(管理性)之分效力性规定:既否认行为本身的效力(公法打击),也否认行为的后果(私法打击)取缔性规定:只否认行为本身的效力(公法打击),不否认行为的后果(私法保护)⑴以下行为因标的物违法而无效:毒品买卖、军火买卖、人口买卖、卖淫嫖娼⑵以下行为因标的物流通受限而无效:买卖村民自建房、小产权房、经济适用房、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最后一个可补正)(3)以下行为违反为标的物质量而设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①无预售可证明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事后可补正)②无资质而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③无资质借用他人名义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④未经招投标程序的建设工程合同⑤无工程规划可建设的房屋的租赁合同(可补正)(4)以下四个市场准入限制对法律行为的标的没有影响,故合同有效:①黄牛票贩、②无证导游、③无证商贩、④无证司机(5)以下四个特殊主体的行为限制对法律行为的标的没有影响,故合同有效:①公务员经商、②律所两所执业、③公司对外担保、④证券从业人员证券交易(6)以下四个特殊行为的限制对法律行为的标的没有影响,故合同有效:①未备案登记的房屋出租、②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③没有产权证的房屋出卖、④违反时间地点限制的经营性行为(如军事禁区不得摆摊、KTV禁止在凌晨两点以后营业)(7)当强制性规定的法律价值高于契约自由时,该合同无效,如:①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违者合同无效);②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违者合同无效)。
《物权法司法解释一》十大必考考点NO.1不动产登记与不动产物权的真实状态不一致时,后者可以以证据推翻前者。
(第二条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其为该不动产物权的真实权利人,请求确认其享有物权的,应予支持。
)NO.2异议登记的十五日有效期间并非当事人的起诉期限,异议登记失效,不影响异议申请人可以继续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物权归属。
( 第三条异议登记因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事由失效后,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物权归属的,应当依法受理。
异议登记失效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审理)。
NO.3 在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的所有权转让中,转让人的债权人(如承租人)不属于非经登记不得对抗的“善意第三人”。
(第六条转让人转移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所有权,受让人已经支付对价并取得占有,虽未经登记,但转让人的债权人主其为物权法第二十四条所称的“善意第三人”的,不予支持,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NO.4具有物权容的判决可以直接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这类判决包括改变原有物权归属和物权容等物权关系的判决书、裁决书、调解书,以及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拍卖成交裁定书、以物抵债裁定书(债法效力的判决如合同履行判决不可)。
(第七条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在分割共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等案件中作出并依法生效的改变原有物权关系的判决书、裁决书、调解书,以及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拍卖成交裁定书、以物抵债裁定书,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二十八条所称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
)NO.5按份共有人能够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不包括继承和受遗赠。
(第九条共有份额的权利主体因继承、遗赠等原因发生变化时,其他按份共有人主优先购买的,不予支持,但按份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