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化学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 总结词:化学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突发的化学物质泄漏事件所制定的应对策略,目的是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 伤亡和环境污染。
化学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详细描述 1.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组织专业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处理。
2. 对泄漏区域进行封闭和疏散人员,防止化学物质扩散。
化学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详细描述 1. 建立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 2. 对问题食品进行追溯和封存,防止继续流通。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1
3. 对受害者进行救治,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
2
4. 对涉事企业和产品进行全面检查,严防类似问 题再次发生。
3
5.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
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 多种方式接受和报告突发 事件信息。
信息准确及时
确保信息准确及时,避免 误报和漏报。
紧急疏散与救援
制定疏散方案
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危害 程度,制定相应的疏散方 案。
组织疏散实施
及时启动疏散方案,组织 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 安全。
协调救援力量
积极协调公安、消防、医 疗等救援力量,开展现场 救援和处置工作。
案例三
03
某医院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预案与响应措施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与响应缺陷
案例二
某景区山洪灾害的应急预案与响应失误
案例三
某市重大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与响应不足
经验教训总结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技能,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预案制定需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风险因素制定相应 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预先安排。
无论是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或是其他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和响应措施的制定能够帮助组织或个人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并迅速做出反应。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的重要性、关键步骤以及各种场景下的应用。
一、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急预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为了减少损失、确保人员安全和资源合理利用而制定的一份措施清单。
应急预案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预警机制、组织结构、任务分工、设备和物资情况以及沟通机制等。
这些预先准备的措施能够使组织或个人在危机到来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做出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二、应急预案的关键步骤制定一个完备的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风险评估:首先需要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网络攻击等。
这能够帮助识别出潜在的危险和漏洞,从而建立相应的预防和响应机制。
2.制定预案:在了解了各种风险之后,可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这份预案应该包含组织结构、责任分工、资源配置、应急措施、沟通流程等重要内容。
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在应急事件中的角色和任务。
3.演练和培训:制定了预案后,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这能够帮助组织或个人熟悉应急程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和培训还可以发现预案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4.修订与更新:应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它们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
持续的改进能够使预案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并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各种场景下的应用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可以在各种场景下得到应用。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1.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可以帮助当地政府和居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做出迅速反应。
例如,在地震发生时,应急预案可以规定疏散程序、救援队伍的调度和物资的分配等措施。
2.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安全事故中能够及时启动,并指导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急预案与响应

应急预案与响应
一、背景。
应急预案与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个人能够迅速
有效地做出反应,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一套应急措施。
在现代社会,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
共卫生事件等,因此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应急预案与响应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三、内容。
1. 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各种突发事件的
信息,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2. 应急预案制定,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
展开应对工作。
3. 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分发物资。
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
5. 应急响应,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6.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和处置情况,向社会公
众和媒体进行通报,保持透明度和公开性。
四、总结。
应急预案与响应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提高突
发事件应对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在平时做好预案制定和演练,才能
在紧急情况下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安全应急预案与响应范文(三篇)

安全应急预案与响应范文一、定义安全应急预案与响应是指为了对抗突发事件的发生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计划,目的在于减少损失、保护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帮助企业或组织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1. 制定组成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的主要成员包括企业或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环境管理人员等。
2. 应急预案内容(1)预案目标和任务:明确预案的目标和任务,明确防范控制和应急处置的原则。
(2)应急管理机构与职责:明确应急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并确保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3)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将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应急资源管理:明确应急资源的有关信息、保养标准和存储地点,确保应急资源的有效使用。
(5)应急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危机意识。
(6)协调与沟通机制:建立应急协调与沟通机制,确保各责任部门的有效协同作战。
(7)应急演练演练: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完善性。
三、应急响应的阶段1. 应急准备阶段应急准备阶段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对预案进行上的准备工作。
(1)制定应急预案和计划(2)设立应急管理机构并明确职责(3)建立应急资源库并做好保管工作(4)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5)建立应急信息系统和指挥中心2. 应急响应阶段应急响应阶段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应急预案中的程序进行处置的过程。
(1)快速判断事态和召集应急小组(2)开展应急评估和现场救援(3)及时报告和通知相关责任人和有关单位(4)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并组织处置(5)保障事故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3. 应急恢复阶段应急恢复阶段是指在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对事故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和恢复的过程。
(1)整理和归档应急处置相关资料(2)评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组织事故事后评估和总结经验教训(4)进行场所或设备的修复和检测(5)重新安排工作和恢复正常运营四、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1. 预案的编写要符合实际情况,能够针对性、实用性强。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随着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应急预案和响应措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应对方案,而响应措施则是相应的行动。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应急预案和响应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一、应急预案1. 应急预案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前,制定优先内容、方式和标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采取有关措施,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协调配合,有序、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的预案。
应急预案是一种提前准备的严密计划,它对事故、灾害或其他类似情况做出及时、有效、不拖延的响应。
应急预案能够确保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能够迅速响应并执行计划,以减少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公共利益,并确保业务、救援和管理方面的连续性,增强组织和公众信心。
2.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改进应急预案应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以确保该计划得到改进和修订,以反映新技术、新法规和组织的变化。
评估应急预案的效性非常重要。
采取模拟实施、检视和评估的方法,以发现并纠正预案缺陷。
与应急预案相关的其他重要问题包括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协调与沟通,编制好的应急预案文档需要在组织内部进行广泛的宣传,也应该定期进行那些负责执行计划的人员的培训和训练。
二、响应措施1. 响应措施的定义及其意义响应措施是根据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采取的行动。
一旦灾难事件发生,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人员、设备和财产。
响应措施通常通过遏制灾害的进一步发展、缓解灾害的影响和加强灾害管理来实现。
2. 响应措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灾难类型,响应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地震响应措施:地震响应措施包括:防止火灾、避免人员伤亡、避免楼房倒塌、避免地面沉降和损坏建筑物、防止地震后余震。
(2) 自然灾害响应措施:自然灾害的响应措施包括:隔离物品;保护重要设备和数据;尽量不要去雨天或洪水中行动;避免贫困居民被困。
(3) 健康危机响应措施:健康危机的响应措施包括:隔离方案、通知公众、保护家庭、强化疾病监测,加强卫生设施清洁卫生,安排定期检查。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应急预案是一种为应对紧急情况而制定的防范和应对措施的方案,是确保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它包括灾害性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等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测、预警、应对及恢复工作。
而响应措施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中规定的措施进行实施,以保障人员安全和减轻损失的行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对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减轻损失的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通过预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发现紧急情况的迹象,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应急预案能够指导各种应对措施的实施,提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最后,应急预案还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做好后续的恢复工作,保障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恢复。
二、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建立应急响应机构,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负责指挥和协调各项任务。
其次是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确定各个岗位的职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工作的高效协调。
然后是建立预警和监测系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做好紧急情况的预测和预警工作。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
最后是制定恢复工作的计划,包括人员疏散、设备维修等,以保障生产和生活秩序的尽快恢复。
三、响应措施的重要性响应措施是在紧急情况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实施的具体行动。
它对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减轻损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响应措施能够帮助人员尽快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其次,响应措施能够指导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行动,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最后,响应措施还能够帮助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轻损失,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四、响应措施的具体内容响应措施应该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进行制定,但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构,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行动。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会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和采取及时有效的响应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了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行动,降低事件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和方案。
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指导应急行动的纲领性文件。
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指挥中心、各应急救援小组的组成和职责分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协调和指挥工作。
其次是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对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然后是监测与预警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获取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明确的预警标准和发布渠道,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再者是应急响应流程。
详细规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各个阶段,包括报告、响应启动、现场处置、救援行动等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
最后是后期处置与恢复。
包括对事件的调查评估、善后处理、恢复重建等工作的安排。
响应措施则是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和操作方法。
响应措施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的效果和事件损失的大小。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响应至关重要。
相关人员应迅速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传递。
同时,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协调各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
在现场处置过程中,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例如,在火灾事故中,要迅速组织灭火和人员疏散;在交通事故中,要及时抢救伤员,清理现场,恢复交通秩序。
救援行动的开展需要高效有序。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会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降低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它规定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各级组织和人员应采取的应对策略、职责分工、资源调配和行动步骤等。
响应措施则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应急预案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操作方法。
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应急预案的总则。
这部分要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等。
编制目的应清晰地阐述制定应急预案的出发点和期望达到的目标,例如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等。
适用范围要准确界定应急预案所涵盖的突发事件类型、地域范围和组织范围等。
工作原则则应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等理念。
其次是突发事件的风险分析。
需要对可能面临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的来源、类型、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后果等。
通过风险分析,可以确定重点防范的对象和关键环节,为后续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提供依据。
然后是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要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各工作小组的组成和职责分工。
应急指挥机构通常由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各工作小组则根据其职能,分别承担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后勤保障、治安维护等任务。
再者是预防与预警机制。
包括预防措施、监测与预警的方法和流程等。
预防措施应涵盖风险源的控制、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
监测与预警要明确监测的内容、方式、责任单位和预警信息的发布、传递和响应程序等。
应急响应程序也是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
它规定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组织和人员应如何进行报告、响应级别确定、应急指挥、现场处置、应急救援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键入文字]第1页/共39页太原富力尚悦居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审批:广州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富力尚悦居项目部2016年10月1日目录一、编制目的1二、编制依据2三、工程概况3四、适用范围3五、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8六、应急准备9七、应急预案12八、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29九、应急预案的评价及调整30一、编制目的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在项目办公区和工地现场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灾害、事故进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确保发生重大事故后,紧张而有秩序地正确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发生,积极有效地组织抢救,尽快恢复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与响应方案。
二、编制依据2.1国家和各级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2.2国家和各级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例、规定2.3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规范、标准2.4企业、上级系统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2.5公司《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2.6公司《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程序文件》2.7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保证计划2.8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9项目已有的安全管理经验。
三、工程概况1、工程简况:2、建筑设计概况3、结构设计概况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富力尚悦居项目范围内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紧急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五、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5.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5.2管理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5.3管理职责分级管理,分层管理,预控预防。
5.4安全生产目标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频率小于0.2‰,无重大机械伤害事故,无食物中毒事故,无火警事故发生。
六、应急准备6.1应急工作的组织及相应职责为科学安排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明确各岗位职责,使之在管理工作中互相协调,各司其责,促进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建立各级应急各级工作组织:本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生产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专职安全员、专业工长和施工队班组长为组员的项目安全应急管理小组,负责项目安全应急预防的领导和组织工作,项目应指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是项目环境紧急事故发生时现场救援的主要责任人。
本项目环境应急管理小组名单如下:组长:陈超副组长:汪奇峰、段美川组员:张运柱、朱永亮、李军、崔金良、饶火柱、李润、张怀玉、杨俊刚、赵永富6.2项目部管理职责1)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应急预案的编制;2)项目生产副经理和施工工长负责组织将应急预案反复向全体员工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3)项目安全员负责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应急小组按应急预案实施抢救工作;4)项目副经理负责按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5)项目副经理督促并检查应急人员的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情况;6)项目安全员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及做好有关安抚工作;7)项目经理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及预案总结评价工作;8)项目技术负责人事故后按照公司主管部门、技术部门制定的对事故现场设施设备恢复使用及安全防范措施方案落实处理。
6.3技术准备编制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以专门的章节写明各施工阶段应注意的安全内容以及采取职业健康安全的措施,并按照方案实施。
应急预案应做好职业健康安全预防工作。
6.4项目部应急组织与物资设施准备6.4.1应急组织措施1)本项目经理部建立的应急抢险小组,应书面明确应急指挥者和参与者;2)应急小组指挥者项目经理,具体负责人为项目副经理,应急小组由项目保卫组、施工工长和项目安全员组成3)当紧急情况发生时,项目书记或参与者因故不能及时进行抢险时,贾尚强应及时进行替补。
6.4.2本项目应急小组岗位职责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应急小组组长是应急抢险工作的现场指挥员,负责应急期间现场指挥工作,负责人员调度、物质调度、指挥抢险并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提交事故报告;2)应急信息员职责:当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分公司及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负责应急抢险时的各种命令及其它信息的传递工作,负责医院、消防、救护等救援单位的联络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3)资源管理员职责:负责应急抢险工作的资源供应工作,当接到指挥员发出各种资源调度命令后,应以最快的速度按资源储备计划提供抢险所必须的抢险资源,并负责应急工作完成后的资源回收工作;4)公关协调员职责:负责应急抢救期间的内外协调工作,负责社区居民的劝阻、解释、说服工作,按照指挥员的指令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及相关方通报事故的基本情况,并负责善后的处理工作;5)应急抢救员职责:按照指挥员的指令,负责应急抢救实施工作,运用科学、合理的抢救方法,对危险源采取制止控制手段,并对人员、财产等进行抢救;6)应急救护员职责:当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救护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对在事故中发生的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对伤情较重者应立即按照救护计划送往医院治疗,同时应做好应急中的防暑防疫等预防工作。
6.4.3物资准备1)足够的健康安全防护用品和救援设施;2)足够的防暑降温物资和御寒防冻物资;3)其他防护物资;4)合适的摄影或摄像设备,在事故发生时,应摄取现场事态发展的资料;5)必要的资金保证;6)配备保证现场急救基本需要的急救箱,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
6.4.4项目应急响应的信息资源(1)项目部应建立应急信息资源如:医疗救护电话:120;消防报警电话:119;公安报警电话:110;医疗救护点的具体位置及行驶路线,应制成书面资料,并使所有应急小组成员掌握了解;保证电话在事故发生时能应用和畅通,可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拨打电话报警求救。
(2)电话报救须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1)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先做好急救的准备;2)讲清楚伤者(事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3)如发生坍塌等重特大安全事故,还必须向当地的警方拨打“110”要求提供抢险和警戒;4)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事故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救护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能随时用电话联系。
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路上的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利救护车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6.4.5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由于在事故发生现场上经常会伴随出现一些不安全的险兆情况,甚至导致再次发生事故,如在夜间或由于光线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有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等设备,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度。
在事故发生现场上应急处理时还需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以防止围观人员和其他闲杂人等进入事故现场造成混乱,导致现场施救困难和其他事故发生。
七、应急预案7.1施工现场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1.1职责:(1)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由项目部经理负责指挥处理事故。
(2)项目应急救援队、施工员、安全员等相关人员应在发生事故发生地,协同处理事故。
7.1.2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1)教育培训措施。
对各类机械操作手加强机械常识、安全操作堆积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
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宣传栏、知识竞赛、安全会议、班前会等形式。
(2)对各类机械操作手,特别是特种作业操作手,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培训,达到全部持证上岗的要求。
(3)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部门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善各类安全部件,对国家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经权威部门检测,对外严格检查检测合格证,从本质上消除机械安全隐患。
(4)做好机械设备专项检查,设备管理班组定期对所有机械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安全部件、检测情况,设备完好状况,对查出设备安全隐患,督促维修人员维修、整改、力求各类机械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各安全职能部门和现场安全员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安全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现场专职安全员应有专人日常巡查,发现设备事故隐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责确定整改时间,消除一切设备安全隐患。
(6)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和急救用品,确保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应急所需。
7.1.3应急预案内容:7.1.3.1伤害急救基本要点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不要害怕和慌乱,要保持冷静,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
急救检查应先看神志、呼吸,接着摸脉搏、听心跳,再查瞳孔,有条件者测血压。
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根据伤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固定等临时应急措施。
2)让人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向医疗救护单位求援。
拔打急救电话注意事项:①在电话中应讲清伤员的确切地点,如联系方法、行驶路线等。
②简要说明伤员的受伤情况、症状等,并询问清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该做些什么。
③派人到路口准备迎候救护人员。
3)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则,优先处理颅脑伤、胸伤、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内脏伤,然后处理肢体出血、骨折等伤。
4)检查伤者呼吸道是否被舌头、分泌物或其他异物堵塞。
5)如果呼吸已经停止,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6)如果脉搏不存在,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7)如果伤者出血,进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
8)大多数伤员可以毫无顾忌地抬送医院,但对于颈部背部严重受损者要慎重,以防止其进一步受伤。
9)让患者平卧并保持安静,如有呕吐,同时无颈部骨折时,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止噎塞。
10)动作轻缓地检查患者,必要时剪开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动增加患者痛苦。
11)救护人员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应尽量保持镇静,以消除患者的恐惧。
12)不要给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体进人呼吸道而导致窒息,也不要用拍击或摇动的方式试图唤醒昏迷者。
7.1.3.2现场急救技术1)人工呼吸口对口(鼻)吹气法是现场急救中采用最多的一种人工呼吸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a.对伤员进行初步处理:将需要进行人工呼吸的伤员放在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气温适宜的地方,解开伤员的衣领、裤带、内衣及乳罩,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及其他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
b.使伤员仰卧,施救人员位于其头部一侧,捏住伤员的鼻孔,深吸气后,将自己的嘴紧贴伤员的嘴吹人气体。
之后,离开伤员的嘴,放开鼻孔,以一手压伤员胸部,助其呼出体内气体。
如此,有节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5次。
吹气时不要用力过度,以免造成伤员肺泡破裂。
c.吹气时,应配合对伤员进行胸外心脏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