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85国家高程基准面之间关系的推算

合集下载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港口水利工程高程、水位关系转换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0.029m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0.000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0.029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1.688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0.586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真题:案例分析(文字版)

2022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真题:案例分析(文字版)

第三题(18 分)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到达 15m 的设计水深要求。

有关状况如下:1. 测量基准:平面采用 2022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2. 测区状况:四周有若干三等、四等和等外掌握点成果,分布在山丘、码头、建造物顶部等处,港口建有无线电放射塔、灯塔等设施。

3. 定位: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 GPS 定位,选择港口四周条件较好的掌握点 A 作为基准台,测量船作为流淌台,基准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向流淌台播发差分信息。

测量开头前采集了 A 点高程 hA 和在 1980 西安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xA,yA),以及 A 点基于 1980 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的高程特殊值ζA。

另外还采集了 4 个匀称分布在港口周边地区的高等级掌握点,同时具有 1980 西安坐标系和 2022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

通过坐标转换,得到A 点 2022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BA,LA,HA)。

4. 验潮:在岸边设立水尺发展验潮,水尺零点在深度基准面下 1m 处。

5. 测深:在测量船上安装单波束测深仪,经测试,测深仪总改正数ΔZ 为 2m。

在航道最浅点 B 处,测深仪的瞬时读数为16.7m,此时验潮站水尺读数为 4.5m。

问题:1、简述 A 点作为差分基准台应具备的条件。

2、依据已知点成果资料,本工程最多可以计算得到几个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分别是什么参数?3、简述将 A 点已知高程 hA 转换为 2022 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高 HA的主要工作步骤。

4、计算航道最浅点 B 处的水深值,并判断航道疏浚是否到达设计水深。

第四题(15 分)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 2022 年 1 月开头建立, 2022 年 6 月底完成,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立状况发展监测,并同时对该产业园区内1:2022 地形图数据(DLG)发展更新。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港口水利工程高程、水位关系转换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0.029m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0.000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0.029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1.688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0.586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0.029m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0.000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0.029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1.688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0.586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的建立与转换

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的建立与转换

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的建立与转换作者:袁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在我国海洋测绘采用的多个基准面的复杂进程中,垂直基准的建立与实现已开始初露端倪并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

就海洋测量垂直基准的现状、垂直基准面间的关系、海岸带地形测量与水深测量基准面转换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海岸带地形图和水深图的无缝拼接。

关键词:海洋测绘;垂直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平均海面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引言目前海岸带地区的地形测量和水深测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垂直基准面,即陆地地形图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水深图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

[1]由于采用不同的基准面,导致了测量成果数据必须通过一定的转换才能达到基准上的统一,制约了两图成果数据的无缝合成和拼接。

为解决两种数字成果在垂直方向的拼接问题,需要就海洋测量垂直基准的现状、垂直基准的选择、垂直基准面间的关系、海岸带地形测量与水深测量基准面转换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实现海岸带地形图和水深图的无缝拼接。

在海道测量中,平均海面是一个标准的起算基准面,在其上关系到陆地测量高度的高程基准,在其下决定着海洋水深测量的深度基准,进而由深度基准决定着海岸线基准,而深度基准面的高度从当地平均海面起算,当地平均海面应与国家高程基准进行联测。

因此,以平均海面作为我国海洋测绘的垂直基准面是建立国家高程基准统一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海岸带地形图和水深图无缝拼接的最佳选择。

在此基础上探讨海岸带区域垂直基准转换的关键技术,构建海洋测绘在垂直基准上的融合和统一,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可靠的海洋地理空间信息。

2 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的研究现状海图深度基准面的建立与参考椭球定位和全国高程基准确定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更明显地具有以方便海图使用为目的的实用性,该面的确定与潮汐的强弱即当地潮差的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我国与其他沿海国家一样仅是规定基准面计算所应采用的方法,而不是规定某一个或某些参考点以供基准维持。

我国常见的高程系统及其换算关系

我国常见的高程系统及其换算关系

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验潮资料确定的水准原点高程及其起算面。

目前我国常见的高程系统主要包括“1956年黄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和“珠江高程基准”等四种。

1.“1956年黄海高程”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该高程系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

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

1956黄海高程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89米。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1956年黄海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0.029(米)“1956年黄海高程”=“吴凇高程基准”-1.688(米)“1956年黄海高程”=“珠江高程基准”+0.586(米)2.“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1956年黄海高程”计算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并用精密水准测量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60米。

习惯说法是“新的比旧的低0.029m”,黄海平均海平面是“新的比旧的高”。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0.029(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1.717(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0.557(米)3.“吴凇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采用上海吴淞口验潮站1871~1900年实测的最低潮位所确定的海面作为基准面,该系统自1900年建立以来,一直为长江的水位观测、防汛调度以及水利建设所采用。

沿海当地平均海面的85高程研究与应用

沿海当地平均海面的85高程研究与应用

舐第十四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沿海当地平均海面的85高程研究与应用许家琨(92899部队,浙江宁波3152130)【摘要】通过对我国沿海多年来已有的当地平均海面资料和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联测成果,分析研究了我国沿海主要验潮站的当地平均海面的1985国家高程(以下简称:85高程)变化趋势、变化范围及精度影响.比较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沿海大地水准面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对浙江沿海当地平均海面的85高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论述了求取当地平均海面的85高程的方法,以解决当前海岸地形图和水深图的高度衔接问题。

【关键词】测绘基准平均海面当地平均海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在海洋测绘中,沿海的平均海面是一个标准的起算基准面,在其上关系到陆地测量高度的高程基准,在其下决定着海洋水深的深度基准,进而由深度基准决定着海岸线基准和灯高基准。

《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海道测量采用的基准:以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面,深度基准面的高度从当地平均海面起算;一般情况下,当地平均海面应与国家高程基准进行联测。

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这就是本文要研究和讨论的关于沿海当地平均海面的85高程问题。

确定平均海面本身的高程依赖于对沿海的潮汐观测,求取当地平均海面的85高程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水准联测法、固定点位法、潮信资料法以及平均海面传递技术等。

东海、南海海区在沿岸测量特别是滩涂和礁石测量中,都会碰到△H(当地乎均海面的高程值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值之间的差值)值的改正问题,黄、渤海海区的平均海面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基本一致,因此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东海、南海海区的Ag/值明显,实际工作中要解决海岸地形图(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和水深图(采用当地平均海面)的高度衔接问题。

浙江沿海的验潮站布设较多,新测资料也很丰富,大多数验潮站的主要点(或工作点)与有85高程的水准点进行了联测,部分岛屿也与大陆进行了联测,这对研究和探讨该海区的平均海面精度与应用以及沿海大地水准面雏形很有意义。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港口水利工程高程、水位关系转换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0.029m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0.000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0.029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1.688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0.586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