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读书无用”与“无用读书”-读书无用模板
书作文之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有一个学生告诉我这样的故事:他每次寒暑假坐火车回家,邻座的旅客总会提出类似的问题:你是学生吧,学什幺的?一开始他总是如实相告:学哲学的。
于是,后面的提问就一发不可收拾:啊,学哲学的。
学哲学有什幺用?以后能做什幺工作?一个月能赚多少钱……经历了几次之后,每当有人再问他学什幺的,他就善意地扯个谎,说自己学核物理的。
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再追问其余的细节了。
尴尬之余,别有意蕴。
如今的人少有纯粹的。
旅行中实时拍照上传,独自的生命体验可能成了炫耀与显摆;偶然参与公益慈善,却希望被媒体高调报道;难得附庸风雅学个书法,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它自身,而总是为了另一件事情。
长此以往,所有事都成了手段,但也常常忘记目的是什幺了。
有人笑谈,大概只有“吃货”才算得上是纯粹的——为吃而吃,而且要付出长肉的“惨痛”代价。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更加泾渭分明。
有的人读书是为赚钱,有的人是为升官,有的人为交际,有的人为扬名,却鲜有只想为读书而读书的。
所以我主张,读书应当是“无用”的。
我绝无意重复“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说法。
这里的所谓“无用”并不是指一无是处、缺乏价值,而是说不计功利目的,关注一件事的当下过程本身,暂且不去考虑其经世致用的效果。
世人不会怀疑核物理的用处,却经常忽略“有用”之外的价值。
彼特拉克十四行诗是无用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无用的,梵高的星空和向日葵也是无用的……但这些“无用”之物,才使人成为人。
“无用”才能心无旁骛、守中抱一。
展开“诗经”,心里唯有雎鸠鹿鸣;吟诵“楚辞”,口中才生香草美人。
我们和阿里斯托芬一起嬉笑怒骂,与索福克勒斯一同沉吟悲伤。
读书本是一件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单纯直白的事情。
读书真的无用吗作文

读书真的无用吗作文“哎呀,读书有啥用啊,以后还不是一样给人打工。
”我刚走到家门口,就听到邻居叔叔在那大声说着。
我不禁皱起了眉头,读书真的无用吗?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回到家。
一进门,就看到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爸爸则在客厅里看着报纸。
我放下书包,跑到厨房跟妈妈说起了在学校发生的趣事。
“妈妈,今天我们班举行了读书分享会呢,大家都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可有意思啦!”我兴奋地说道。
妈妈一边炒菜一边笑着说:“那挺好呀,多读书总是有好处的。
”这时,爸爸放下报纸走了过来,说:“读书是重要,可也别读成书呆子了。
”“怎么会呢,爸爸,读书能让我们学到好多知识呢!”我反驳道。
“哼,知识能当饭吃啊?你看看隔壁那谁,没读多少书,不照样挣大钱。
”爸爸说道。
我急了,说:“那只是个别人呀,大多数有成就的人不都是通过读书获得成功的吗?读书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就像我们能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一样。
”“哎呀,你这孩子,还顶嘴。
”爸爸有点不高兴了。
我心里暗暗想:读书怎么就没用了呢?在学校里,老师教给我们知识,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从书本里,我们能了解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故事和文化。
读书就像给我们插上了翅膀,让我们能飞得更高更远啊!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白天的对话。
读书真的无用吗?不,绝对不是的!就像鸟儿需要翅膀才能飞翔,我们也需要读书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没有读书,我们怎么能了解世界的奇妙?没有读书,我们怎么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读书不是为了马上获得物质上的回报,而是一种积累,一种沉淀。
它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种子,也许一时看不到它的成果,但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读书真的很有用,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它能带给我们无尽的力量和智慧。
我坚信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读书万能与读书无用辨析(优秀范文五篇)

读书万能与读书无用辨析(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读书万能与读书无用辨析读书万能与读书无用辨析关于读书,社会上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读书万能论。
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通往功名利禄的罗马大道,可以升官发财。
在刚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天之骄子确实是稀有品种,被誉为是万金油,抹到那里都有用。
古代的科举制更是如此,考中则飞黄腾达,考不中则潦倒一生。
就好像《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这样一个天才作家,考了一生都没有考中,可见读书万能论的力量之强大。
但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看到那么多专科、本科学生无法就业,或者低薪就业,则让许多人发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
甚至许多学生后悔选择了上大学,社会上不免有这样的说法,如果用读大学的时间来赚钱,只怕会比现在强,这无疑是短视的说法,但许多人认为有理。
如果在大学里不知道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对汲取知识已经丧失了动力,一方面是教条式教育的恶果,一方面也是读书动机不纯造成的。
读书万能论观点:一、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可以扩大人的视野,增长人的见识与智慧,带领人探索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
多读书便如同多充实自己。
因此,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多读书是有用的.。
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的角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实现需读书。
三、有文化走遍天下,无文化寸步难行。
四、“读书无用论”衍变到今天,已经分成了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发出的感慨,一是针对现代人忙着赚钱认为读书属于浪费时间发出的喟叹。
无论什么年代,读书都是有用的。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没有知识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富兰克林说过:“倾囊求知,无人能夺,投资知识,得益最多。
”今日,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只能说明其自身就业能力和观念存在问题,并不能说明读书无用。
读书无用论观点:一、书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处世的方式,但它没有教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做。
读书无用论作文(精选7篇)

读书无用论作文读书无用论作文(精选7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无用论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无用论作文篇1书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处世的方式,但他没有教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做。
他只是机械地告诉我们,有几条路可以走,但做出最后决定的还是自己。
但往往我们只会选择曾经走过的那一条,因为书告诉我们的其他路,有太多的未知和扭曲。
比如说别人侮辱了你,你应该觉得愤怒,但书告诫你,你要平和,你要宽恕,如果你选择了书向你指出的大道,压抑了本意,积聚了愤怒,内心只会更加急躁。
相反,或许你大骂一顿后,反倒是舒畅了,仰笑离去。
看不同的书,总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本书告诉你要学愚公移山坚守执着,那本书就提醒你学鲁迅三改其志懂得放弃。
这边告诉你要学孔融让梨内敛谦让,那边就告诉你要毛遂自荐自赏自信。
这边告诉你欲速则不达,那边告诉你快刀斩乱麻。
这边让你破釜沉舟一鼓作气,那边则叫你三思后行留条退路。
这边让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那边则告诉你忠言逆耳利于行。
于是你晕头转向,选对了你就功成名就,光照历史,选错了,那不好意思,滚一边去吧。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五花八门的选项,你迷惘矛盾,而你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怎么办?所以往往我们的选择,不是靠前人之书所指引我们的,更多是通过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跌撞中所领悟的。
当那些早已练就自我,达到非人高度的圣贤之人,着书苦口婆心地来告诉我们捷径,让我们少走点弯路时,他们往往忘记了,人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中,没有所谓的捷径,我们始终会做错一些东西,也会做对一些东西,然后才会走出自己的路。
你不可能把别人的人生复制到自己身上,就更不可能用别人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
所谓读书,不过是告诉我们是非善恶,告诉我们人生有多少种选项,但下决定的还是在于自己。
你可以借鉴,切不可模仿。
读书无用论作文篇2现在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流行词比如:拼爹。
读书无用论作文600字,有比喻对比论证

读书无用论作文600字,有比喻对比论证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人们总是说读书读书,可是我觉得读书真的很无用啊!首先,读书很浪费时间。
我们每天除了上课,还要回家做作业,然后再去上这个班那个班,哪有时间读书啊?就算偶尔有空,我宁愿玩游戏玩手机。
读书就是把时间白白浪费掉了,还不如花时间做点实际的事情,比如出去玩会儿,多有益健康。
其次,读书很枯燥无味。
书本上全是一些枯燥的文字和公式,简直就是无聊透顶。
就拿语文课本举例吧,里面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般的名著名篇,看着看着就会犯困。
数学课本就更不用说了,满满的一堆公式和练习题,简直就是我们的"伸手可及的折磨"。
相比之下,玩游戏可好玩多了,各种酷炫的特效画面,完全就是视觉盛宴啊!再者,书本上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上。
我们小学生最关心的难道不是成绩、玩具、零食吗?书本上写的那些冷门知识哪里会对我们有用?就算等我长大了,也未必一定能用上。
最后,读书对视力和体型都不好。
长时间低头看书,头痛眼花是常有的事。
而且久坐读书会影响身体发育,小伙伴们个个都会长成小胖墩。
与其这样,还不如去运动场上玩会儿,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精神。
所以,读书真的是一件再无用不过的事情了!我们要把有限的青春时光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虚度光阴。
就让那些书籍在书架上好好沉睡去吧,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才不会被束缚在书本的牢笼里呢!篇2读书真的有用吗?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好动的男生,我真的觉得读书很无聊,也很浪费时间。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有些人会说,读书可以增长知识。
但是在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只需打开手机或电脑,所有的知识就一览无余了。
当我们想知道"地球有多大"时,百度一下就能得到答案,还有图文并茂的解释。
读书无用论的实例和观点

读书无用论的实例和观点咱们有时候可能会听到一种说法,叫“读书无用论”。
今天呀,我就想和大家好好说说这个事儿。
我邻居家有个哥哥,他初中没读完就不想读书了。
他觉得读书太辛苦,每天都要早起晚睡,还有好多作业,考试压力也大。
他就觉得那些出去打工的人,没读多少书也能赚钱,于是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刚出去的时候,他可高兴了,觉得自己自由了。
他在一个小工厂里找了个工作,每天就干些简单的体力活,像搬搬东西、做做包装之类的。
刚开始那几个月,他拿到工资的时候,还特别得意,跟家里人说:“看,我不读书也能赚钱。
”可是呢,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就来了。
那个小工厂效益不好,要裁人。
这个哥哥因为没什么文化知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就被裁掉了。
他又得重新找工作,可是很多工作都要求有学历或者有技术。
他只能又去一些更累、工资更低的地方干活。
有一次,我看到他灰头土脸地回来,手上全是伤。
他就跟我说:“我现在真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啊,要是多读点书,就有更多的选择,也不用这么辛苦还赚不到多少钱了。
”再看看咱们那些读过很多书的人。
就像钟南山爷爷,钟南山爷爷读了好多好多的书,他是医学方面的大专家。
在新冠疫情来的时候,如果钟南山爷爷没有那么多知识储备,那可怎么办呢?他就是因为读了很多书,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带领大家去抗击疫情,保护我们的健康。
他能看懂那些复杂的病毒研究报告,能想出好的应对办法。
这多厉害呀!还有那些科学家们,他们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研究。
他们要是没读书,能知道那些科学原理吗?能发明出那么多有用的东西吗?像电灯,如果爱迪生没读书,没知识,他能发明出电灯来照亮我们的世界吗?读书能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书里有好多有趣的故事,有好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比如说,读历史书,我们能知道古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像以前的人出门都靠马车,现在我们有汽车、飞机。
读地理书,我们能知道世界上有高山、有大海,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例子其实都是短视的。
精校WORD版读书随笔:读书的“无用”与“有用”(“读书”四篇)

读书随笔:读书的无用与有用(读书四篇)读书的无用与有用李健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
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
但我并不将读专业书视为完整意义上的读书,在我看来,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图书。
人们常问我:阅读与音乐创作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二者时有关联,有时却未必。
我最近在读古诗,常惊叹古人奇崛的想象力,这样的阅读能锤炼我的语言,启发我表达的方式。
但人生中更多的阅读,是在无形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我更倡导非功利的阅读,建议大家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培养点看似无用的爱好,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实用主义是我们今天特别要警惕的。
这一点从当今大学基础理论类专业的冷清与应用类专业的火爆可见一斑。
我曾无数次听到类似的疑问:数学研究有用吗?哥德巴赫猜想有用吗?要知道,没有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计算机技术,一些表面看似没用的理论,建构了今天的科技。
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
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如今各种出版物浩如烟海,而现代人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你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检验哪些书是好还是坏。
那些摆放在机场书店、火车站书店的五花八门的图书,多数看了会让人失望。
但经典不会,无论何时翻阅经典,你都会满载而归。
人们还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我认为不应该完全凭着兴趣阅读,有时也要强迫自己读一些费力的书,这样才可能有进步。
作家马尔克斯每天强迫自己上午9点到下午2点进入工作状态,实在写不出来东西,也要在书桌旁坐上两个小时。
读书同样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强制。
童话读起来毫不费力,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是读童话,还是要强迫自己读一些看不懂、不好读的书。
《追忆似水年华》《哈扎尔辞典》这类书不像心灵鸡汤那么好读,但强制自己读下来,一定会有收获。
对我个人而言,读书还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
读书无用吗高一话题作文

读书无用吗高一话题作文读书无用吗高一话题作文读书无用论一直甚嚣尘上。
今天,一个男同学说,读书有什么用,那么多的大学生最后还要做苦工,也赚不到什么钱,读书还要那么多钱,学费伙食费住宿费,还不如早早出门打工挣钱,体恤父母,所以,你还是别回去读书了,在这里做事的话,工资会越来越高的。
对此,我不置可否,但我不同意。
读书,使人明智。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这句话,绝非,无中生有。
读书,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没读过书的人,总的来说,还是欠缺点理智。
读书,可以让我们获得生活中无法学到的知识。
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生活常识。
读书,可以让我们成为更高级趣味的人。
当你看着下落的雨滴,也许会说,这雨,好大,好伤感啊!而,读书人,可能会说,“无边细雨细如愁”;当你觉得一个人,不可与之共事,也许会说,你这个人,实在是不可理喻,我不想和你共事了,而读书人可能会说“竖子不足与谋”;看着夕阳,不是说“好美呀,美呀”,而是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朋友离别,不是说“朋友,再见”,而是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谁说,读书无用?也许,有人不读书,他也可以,过得很好。
但是,人生下来,并不只是过的.好,就可以。
人,应该有追求,我相信,每天,都活的一样,是少数人没有办法改变,大多数人,都向往不一样的生活。
而,有学识有修养的人,不会让自己活得无聊,而是活得精彩,活得恣意,活得潇洒。
但,我并不是说,不读书就一无是处,只是,个人选择不一,没必要求全责备。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便是成功的人生。
然而,读书仍然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取得进步的最佳方式,没有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无用”与“无用读书”:读书无用
世界读书日,舆论好热闹。
重视读书,自然是好事。
但有一种观点值得议一议,那就是把应该读书和读书是否有用当成了同一个问题,其实这是两个问题。
历史上,有不少饱读诗书的大人物,也未必完全赞同“读书有用论”,要不然就不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非常沉痛的诗句了。
抛开这句话激烈而沉痛的本意不谈,反对“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性的读书,却十分必要。
这种功利性的读书,自古而今难以绝种。
如今的变种,最“强悍”的应该就是学生为了应试而读书。
读书读到这一步,书完全沦为工具,成为一种非此不可的标准,这大概不能算读书,只能是注定要被遗忘的一种记忆活动。
有调查说,中国人是世界上读书较少的民族,从而令某些人得出了社会整体低智商的结论。
我想,中国人读书少,大约和中国的教育体系,和从小培养孩子为了通过“标准化”考试而进行“标准化”读书的传统有关,当然这可能不是唯一的原因。
就我个人的读书经验来说,我虽然也很痛恨动乱岁月的“读书无用论”之大行其道,但是却很同意为无用而读书,并且喜欢“无用读书”的状态。
无用之读书容易产生快乐,从而让人真正喜欢上读书。
这一点,其实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读书感悟。
学贯中的的钱钟书先生在其名著《管锥编》里,曾经详细解释“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之来历,那是很多古贤在闲来读书之后自然而然的心情,充满着真正的读书人感悟生命的意境。
他在《谈艺录》的序言里还有对这句古话的套用:“托无能之词,遣有涯之日。
”当然我们普通人,“无用之读书”的日常生活不必去追寻这么高的意境,小摊贩诵《诗经》,杀猪佬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也不必拔高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上。
就套用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一句话吧,他在《形而上学导论》里认为:“人可以说的,只有哲学不是什么、哲学不能做什么”。
换到此处,似可说成:“人可以说的,只有读书不是什么,读书不能做什么”。
这种境界即使难以达到,也不要紧:开卷有益也是生活必须和生活常识。
比如读了历史书,就大体可以知道从三皇五帝到现在,我们经历多少朝代:又如读了地理书,可以知晓地球是圆的,有五大洲、四大洋等等。
但这种读书的有用性是有限的,因为知道三皇五帝,并不见得就深谙历史的得失,从而可以做出正确的历史判断;看了地理书,也未必就了解五大洲、四大洋究竟是什么样子。
但这不妨,就如同你看完菜谱,熟悉了菜单,未必真的就要做厨子一样。
懂得无用读书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书。
这比在机场购买“成功学”书籍,更像真正的读书——读“成功学”的人,骨子里一派功利,不过是拿着一种叫书的商品在寻找“黄金屋”罢了。
其实那些书里没有一招管用,谁试图从“成功学”里挖到金子,那会累死他。
点评:文章批判了一个极为典型的社会现象——为功利而读书。
从而在此现象的反面立论:我们需要无用读书。
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来阐释何为无用读书,并且联系众多名人的言论素材证实自己的观点之正确性。
这样的观点与当前的功利性读书观点相违背,却也让我们看出了该观点的正确性,从而产生对社会、对读书现状的反思。
文章结尾打的比方,堪称点睛之笔。
许多考生在文章收束时都是匆匆写上一笔,敷衍了事,该作者却显然是精打细磨,结尾几句话的出彩,为文章提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