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共37页文档

合集下载

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

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
实验前 实验后 说明了什么?Biblioteka 实 验 现 象地下水
纸的变化
土 壤
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先放清水 放入一号材料袋(稍大的石子),尽量摊平; 放入被染红的餐巾纸,尽量贴着玻璃容器壁放; 放入二号材料袋(稍小的石子); 洒水,速度不宜太快; 做到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
小结:
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分类收集箱:分类收集箱分三种颜色
红色:投放有毒有害垃圾
蓝色:投放可回收垃圾
黄色:投放不可回收垃圾
1.可回收垃圾: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
2、 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果皮及餐厨垃圾;
3.其它废品:居民废弃的旧家具、旧电器等体积大于垃圾容器的废弃物:
有 害 垃 圾
• 把垃圾简单地填埋,垃圾中的污水 会扩散,污水扩散到周围的土壤,如果 被污染的土壤中种了蔬菜和粮食,你愿 意买来吃吗?
• 更可怕的是,随着垃圾中污水的扩 散,还会污染地下水。而地下水会四处 流动,那么,污水中的病菌,毒菌会随 着地下水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危害人们 的健康,所以,垃圾中的污水扩散是一 种很严重的危害。
沼气爆炸现场之一
沼气爆炸现场之二
沼气爆炸事故
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土层隔开来。 垃圾过滤收集池和处理池: 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 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 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 气体排放管:排放可燃性气体和 有毒气体。
针对简单挖坑填埋垃圾存在的危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建成后的垃圾填埋场
废电池的特殊处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 池,但废电池中的酸、碱等电解质和 重金属对环境的饿污染也不容忽视。 不论是一次性电池还是充电电池,其 中若含有汞、镉、铅或硫酸,都可能 污染环境

最新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最新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瑞典废弃物管理局的资料显示,垃圾焚烧为瑞典人提供约 20%的城市供暖,同时满足25万家庭用电之所需。以第二 大城市哥德堡为例,全市约1/2的暖气供应来自垃圾焚烧产 生的余热。
6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隔离阻断措施 地下曝气
修建反应墙或反应井
治理措施
人工补给或抽水 水力截获
原位生物修复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投资高、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治理二次污染。 水力截获
这种方式适合于不与水混溶且密度比水小的污染物。人为地在地 下水流经的路径上形成一定的水力坡降,并在该处挖沟渠从而将浮于 上面的不溶物质去除,达到净化地下水的目的。
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垃圾处理场地下水污染。
污染后的圾处理场污泥入场与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示意图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 防治
地下水 污染监测与防治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2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3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4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5 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6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7 监测治理案例
由于操作不规范、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 害等,而且防渗体本身可能存在缺陷或接头不 密封等现象,会因故发生开孔、破裂、解体、 动物咬啮等状况,失去防渗作用,从而使渗滤液 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
渗滤液具有浓度高,流动缓慢,渗漏持续 时间长等特点,会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污染源,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从而严重威 胁生活和生产供水,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 果。
3 地下水监测方案
采样方法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 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8
监测井和监测项目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隔离阻断措施
目前使用的垂直隔离措施有防渗墙、 竖向隔离墙、深层搅拌桩墙、灌浆帷幕、 高压喷射灌浆板墙等。

关于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分析及防治对策

关于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分析及防治对策

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和防治对策章文锋09土木本二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固体废弃物(MSW)已经成为我国地质环境与水环境的又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研究MSW的处理方式,作为经济、方便、适用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处理方法,MSW的主要地质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被大量兴建。

由于垃圾填埋场对选址及场地的地质情况要求严格,必须根据其地形地貌、水温地质条件和所填埋处理废物的特性等具体情况确定,并根据填埋场地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同时对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进行预测及监测,确保其安全运行。

二、垃圾填埋厂现状及缺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建立垃圾填埋场,如今,填埋场与最初的堆置场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在选址方面,注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设计中针对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的污染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施工管理方面,实行分区填埋,分层压实,定期覆土等。

其中,卫生填埋法作为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手段,由于其处理量大、适应性强、一次性处理、没有残余物、管理方便且运行费用合理,因此它被广泛运用。

但它也有缺点,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如衬垫破损使垃圾渗滤液泄露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潜在危险,对附近地区的公众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垃圾填埋厂的选址显得格外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三: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3-1、垃圾渗滤液向下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或者先进入地表水体然后再污染地下水。

至今,垃圾渗滤液中已发现有93种有机污染物,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高浓度的重金属、盐类和多种病源微生物。

由于渗滤液浓度高、流动缓慢、渗透持续时间长,易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污染源,没经过严格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渗滤液,会导致对周围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MSW填埋以后,水与填埋的废弃物发生淋滤作用,废物中的一些组份以溶解或者悬浮状态存在于渗滤液中,垃圾渗滤液向下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或者先进入地表水体然后再污染地下水,垃圾渗滤液是造成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质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垃圾填埋场监测监控方案

垃圾填埋场监测监控方案

垃圾填埋场监测监控方案1. 引言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废弃物的方式,但其管理和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至关重要。

监测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影响可以帮助相关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并预防潜在的问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监测监控方案,以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和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2. 系统设计2.1 监测参数垃圾填埋场的监测参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监测填埋场内部和周围环境的温度,以判断填埋物的分解情况和填埋场的热量分布。

2.pH值:监测填埋场周围土壤和水体的酸碱度,以判断是否有有害物质泄漏。

3.气体浓度:监测填埋场产生的气体(如甲烷、硫化氢等)的浓度,以判断是否存在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的风险。

4.液位:监测填埋场内液体(如雨水、浸出液等)的液位,以判断是否存在液体溢出和污染周围土壤和水体的风险。

5.压力:监测填埋场内部的压力变化,以判断填埋物的分解情况和填埋场的变形情况。

2.2 监测设备为实现对垃圾填埋场的监测,需要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填埋场的温度变化。

可使用数字温度传感器或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等。

2.pH传感器:用于监测填埋场周围土壤和水体的酸碱度。

可使用玻璃电极pH传感器或离子选择电极pH传感器等。

3.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浓度。

可使用甲烷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等。

4.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填埋场内液体的液位。

可使用浮子式液位传感器或压阻式液位传感器等。

5.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垃圾填埋场的压力变化。

可使用薄膜压力传感器或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

2.3 数据采集与传输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种常见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是将监测设备与数据采集器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的数据库中。

数据采集器可以选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或使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实现。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卫生填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如美、英等国生活垃圾处理都以卫生填埋法为主。

我国80%以上的垃圾仍采用露天堆放和直接填埋的简易填埋法。

但卫生填埋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见山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根据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对垃圾填埋场中常见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垃圾填埋常见的二次污染垃圾填埋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

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这些污染物如不加处理排放,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1、水污染。

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

这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

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奈、菲等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磷酸脂、邻苯二甲酸脂、酚类类和苯胺类化合物等。

渗滤液对地面水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即使填埋场封闭后一段时期内仍有影响。

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使地下水水质混浊,有臭味,COD、三氮含量高,油、酚污染严重,大肠菌群超标等。

地下和地表水体的污染,必将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大气污染。

卫生填埋场中的生活垃圾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填埋气。

填埋气主要成为为CH4、CO2以及其它一些微量成分,如N2、H2S、H2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中CH4的含量达到40%~60%。

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监测

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监测

9.7 环境监测填埋场开始运行前,进行填埋场的本底环境监测,填埋场运行及封场后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填埋场环境监测项目包括渗滤液、大气、臭气、填埋气体、地下水、地表水、噪声、苍蝇密度。

环境监测报告按年、月、日逐一分类整理归档。

9.7.1 大气监测1、监测点:设三个监测点,其中填埋场场区上、下风向各布一点,场内管理区内设一点。

2、监测项目:总悬浮物、甲烷、硫化氢、氨、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3、监测频率:甲烷采用自动监测仪连续监测,总悬浮物、硫化氢、氨、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浓度可委托相关环保部门进行监测,每月监测1次。

9.7.2 地表水监测1、监测点:主要在每年降雨季节对从填埋场区域流出的地表水进行监测,监测点设在填埋场汇水下游15m处。

2、监测项目:DO、SS、COD Cr、BOD5、NH3-N、大肠菌群。

9.7.3 地下水监测1、监测点:填埋场采样按6点布设:填埋场地下水下游的30m、50m处设监测井二眼,填埋场地下水走向的上游30m处设一眼,填埋场地下水主管出口处一眼,填埋场两侧各设一眼。

2、监测项目:pH值、肉眼可见物、浊度、嗅味、色度、总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硫酸盐、硫化物、总硬度、挥发酚、总磷、总氮、铵、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大肠菌群、细菌总数、铅、铬、汞和砷。

3、监测频率:地下水监测按丰、平、枯水期每年不得少于3次。

9.7.4 噪声监测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规定执行。

9.7.5 填埋气体监测1、监测点:导气井排出口2、监测项目:甲烷、CO2、CO、O2、NH3,其它可燃气体、硫化氢、臭级、甲硫醇等。

3、监测频率:与大气一同监测。

表9.5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基本项目及分析方法Tab.9.5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basic project and analysis method 序号监测项目执行标准1 总悬浮颗粒物GB/T 15432-19952 甲烷GB/T 10410.2-19893 硫化氢GB/T 14678-19934 氨GB/T 14679-19935 二氧化氮GB/T 15435-19956 一氧化碳GB/T 9801-19887 二氧化硫GB/T 15262-19948 臭气浓度GB/T 14675-19939.7.6 噪声监测垃圾处理设施应在每年4月进行一次噪声监测。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渗滤液处理效果评估
1 2
处理效率评估
通过比较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 评估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处理后的渗滤液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等 环境的影响程度,确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
经济性评估
综合考虑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处理效果等因素, 评估渗滤液处理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设施建设
监测与记录
根据填埋场规模和处理要求,建设相应的 渗滤液处理设施,包括调节池、预处理设 施、主处理设施和深度处理设施等。
定期对处理前后的渗滤液进行监测和分析 ,记录处理效果和运行数据。根据监测结 果及时调整设施运行参数和处理方案。
运营管理
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 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加强设施 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设施故障和问题。
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评估
治理效果评估指标
制定包括水质改善、污染源控制、生态恢复等方面的 评估指标。
定期评估
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 治理措施。
长期跟踪监测
建立长期跟踪监测机制,持续监测治理后地下水的质 量变化情况,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06 综合治理策略与展望
综合治理策略制定与实施
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会转化为水分,
形成渗滤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降雨和地表水的渗入
降雨和地表水通过填埋场的覆盖层和垃圾体渗入,与垃圾接触后成为渗
滤液。
03
危害
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菌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
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环

城市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城市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城市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环境问题成为了我国首要任务,加强城市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对策的研究,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类型、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标签:城市;垃圾;地下水一、前言目前由于城市垃圾的不断增长,填埋厂对地下水的污染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虽然我国在此管理制度上有所完善和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城市垃圾填埋厂的正确处理,是保证地下水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类型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场主要分为3种类型.山谷型、平原型以及滨海滩地型。

山谷型,填埋場利用其所在地的自然地形,如三面环山的谷地及其周围的斜坡,这种由自然地形及适当的挡掩构筑垃圾坝组成的填埋场,因为垃圾的进场途径通常比较通畅,在填埋场稳定许可的前提下可以填埋到较高的高度,因而,填埋容量都比较大。

山谷型填埋场一般适合附近有适宜堆填垃圾的山谷地存在的城市。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谷型填埋场比较常见。

平原型垃圾场只有很少的开挖或不开挖,通常用于比较平坦但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

不易影响到填埋场底部的渗滤液收集系统的正常工作情况。

它的可堆垃圾土的高度和体积受到其自然地形的较大约束,一般而言这种填埋场规模较小,服务年限较短。

滨海型,填埋场利用海边滩涂或弯曲的河道的天然优势,分区段逐次填埋,通常用于滨海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三、地下水污染的特点1、污染进程缓慢隐蔽地下水的污染一般不是直接的,而是由于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各种渗滤液等在下渗的过程中不断被沿途的各种阻碍物阻挡、截留、吸附、分解,最终进人地下水的。

从污染源的出现到地下水的污染往往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如电厂粉煤灰在露天堆放而又无任何防渗和治理措施下,将在堆放9-12年内由于降水的淋溶而对附近浅层地下水带来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