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程序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范本(三篇)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范本以下是一个单位工程验收制度范本,包含了分项和分部验收的内容。
单位工程验收制度1. 验收目的本单位工程验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单位工程的质量、安全、合规等方面达到规定要求,并确保最终完成的工程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2. 验收范围本单位工程验收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工程,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等各个专业的工程。
3. 验收程序3.1 分项验收在单位工程完工之前,必须进行分项验收。
分项验收包括以下内容:3.1.1 项目范围:列出本单位工程的所有分项工程,并按照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进行分类。
3.1.2 验收要求:明确每个分项工程的验收标准和要求,并列出相关的检查、检测和测试方法。
3.1.3 验收方式:确定每个分项工程的验收方式,可以是现场检查、抽样检测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
3.1.4 验收人员:确定每个分项工程的验收人员,包括建设单位的代表、设计单位的代表、监理单位的代表等。
3.1.5 验收记录:记录每个分项工程的验收结果,并包括验收日期、验收人员、验收意见等内容。
3.2 分部验收在单位工程各个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分部验收。
分部验收包括以下内容:3.2.1 分部划分: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将单位工程划分为各个分部,明确每个分部的范围和责任。
3.2.2 验收要求:明确每个分部的验收标准和要求,并列出相关的检查、检测和测试方法。
3.2.3 验收方式:确定每个分部的验收方式,可以是现场检查、抽样检测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
3.2.4 验收人员:确定每个分部的验收人员,包括建设单位的代表、设计单位的代表、监理单位的代表等。
3.2.5 验收记录:记录每个分部的验收结果,并包括验收日期、验收人员、验收意见等内容。
4. 验收结果和处理根据分项验收和分部验收的结果,将验收意见整理成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中应包括验收结果、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内容。
如果分项工程或分部工程存在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时间限制进行整改。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三篇)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规范要求,对不同级别的工程进行验收的制度。
验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该制度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护施工方和业主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分别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项工程验收制度分项工程验收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和工作性质,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查、检验、检测,并评价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的一项活动。
分项工程验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以确保各个分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分项工程验收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验收准备阶段:确定验收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编制验收方案和验收表格,明确责任人和工作程序。
2. 验收前的检查和整改:对分项工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不合格项需要进行整改,确保符合验收标准。
3. 验收过程中的检测和检验: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检验,确认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4. 验收结果的评定和记录:对验收结果进行评定,确定是否合格,并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验收报告。
5. 合格的分项工程进入下一阶段的施工工序,不合格的分项工程需要进行整改,重新进行验收。
二、分部工程验收制度分部工程验收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独立空间或功能区域的工程进行验收的制度。
分部工程验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各个分部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保障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分部工程验收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部工程的准备工作:制定分部工程验收方案,确定验收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明确验收的责任和程序,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 分部工程的验收过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分部工程的检查、检验和检测,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节点。
3. 分部工程验收结果的评定和处理:根据验收结果对分部工程进行评定,判断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分部工程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直至合格为止。
分部 单位工程验收制度

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一、编制依据本制度根据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编制而成,旨在规范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验收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包括土木工程、装修装饰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等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
三、验收条件1. 分部单位工程已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完成施工。
2. 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记录完整,符合规定要求。
3. 分部单位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等均应有合格证明,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 分部单位工程已完成自检、互检和专项检查,并整改完毕。
四、验收程序1. 施工单位应提前向监理单位提出分部单位工程验收申请。
2. 监理单位收到申请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预验收,确认是否具备正式验收条件。
3. 预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正式验收。
4. 验收小组应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并形成书面验收意见。
5. 根据验收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验收,直至合格为止。
五、验收标准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应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执行,包括但不限于:1. 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功能和使用性能。
3. 施工工艺和完成质量。
4. 环境保护和节能要求。
5. 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六、验收记录验收过程中的所有检查记录、问题整改记录、验收意见等应详细记录,并由参与验收的各方签字确认。
这些记录将作为工程质量档案的一部分,保存至工程保修期结束。
七、责任与义务1. 施工单位应保证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并对不合格的部分负责整改至合格。
2. 监理单位应公正、客观地组织和参与验收工作,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性。
3. 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方案的质量负责,并在验收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4. 建设单位应对整个验收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5篇)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一、总则1、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划分。
正式开工前,按照国家规范的规定划分方法进行划分。
2、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作业队质量、技术人员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由施工作业队技术负责人报施工单位项目部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项目部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报建设单位项目部____验收;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系统功能测试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勘测、设计单位人员参加;单位工程验收时,报请建设单位____,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
二、验收工作程序和____1、施工作业队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完工且自检合格后,要填写验收记录表及《工程报验申请表》,报施工项目部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项目部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报建设单位项目部____验收。
专业监理工程师____施工单位项目部、施工作业队的专职质量检查员、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分项工程负责人对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签署验收意见。
2.施工作业队在分部工程完工且自检合格后,应填写验收记录表及《工程报验申请表》,理,报施工项目部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项目部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报建设单位项目部____验收。
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人或总监理工程师____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业队队长、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签署验收意见。
3.单位工程完工后,作业队技术负责人提出申请,由施工项目总工程师____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报请建设单位____设计、勘测、施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验收完毕后,参验各方签署验收意见。
4、如果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协调处理。
三、工程质量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标准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内容(1)实物检查。
按进场的批次和验收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检验结果进行检查;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评定检查;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对验收标准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进行检查。
分部 单位工程验收制度

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第一部分:总则一、为加强单位工程的验收管理,规范工程验收流程,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验收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工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
第二部分:单位工程验收的基本原则一、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进行验收。
二、依法依规开展验收,严肃认真、公平公正、严格规范。
三、依据工程设计文件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设计要求。
四、验收结果必须真实可靠,不得随意篡改数据,或隐瞒事实。
第三部分: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一、前期准备1.确定验收组成员,包括主要领导、相关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确保验收组成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
2.准备验收相关文件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变更图纸等。
二、验收准备1.验收前,应当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勘查,检查工程质量和安全情况,掌握工程施工、材料使用、验收标准等情况。
2.逐项比对设计文件和实际施工情况,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问题和缺陷。
三、验收实施1.验收组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文件资料,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逐项验收各项内容。
2.对涉及到的工程质量、安全、材料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确保符合验收标准。
3.如有问题或缺陷,应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要求责任方进行整改,并重新验收。
四、验收总结1.验收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总结,撰写验收报告,明确验收结果和意见。
2.验收结果应当由验收组成员签字确认,由主要领导签发验收意见,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四部分:验收结果处理一、合格验收1.工程经过验收合格,验收组应当及时出具验收合格证书,并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方。
2.合格的工程项目可以正常使用,并进入运营阶段。
二、不合格验收1.如工程项目未通过验收,验收组应当明确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整改要求。
2.责任方应当按照验收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申请验收。
3.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工程项目,应当停止使用,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罚责任方。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范文(三篇)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范文以下是一个单位工程验收制度的范本。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单位工程验收制度范本一、总则1.1 本制度是为确保单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并依法交付使用而制定的。
1.2 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验收、装饰装修验收、设备验收等。
1.3 验收标准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技术规范、标准及合同约定。
二、验收的程序2.1 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工作后,自行组织单位工程的初步验收。
2.2 初步验收合格后,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验收小组进行详细验收。
2.3 验收小组应由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4 验收小组应在开展验收前制定验收计划,并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2.5 验收过程中如有争议,可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三、验收标准3.1 结构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3.2 装饰装修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3.3 设备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
四、验收结果4.1 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出具《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4.2 设计单位应审核并签字确认《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4.3 验收结果应报送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审核并签字确认《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五、竣工验收5.1 完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向相关部门申请竣工验收。
5.2 相关部门应根据验收结果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竣工验收合格证书。
5.3 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可依法进行交付使用手续。
六、变更与补偿6.1 如验收过程中发现设计、施工存在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6.2 如设计、施工单位因不符合合同要求而导致验收不合格的,应承担相应责任,并进行整改。
6.3 如验收结果有争议,则可通过协商解决,如仍无法解决,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七、附件1. 验收计划2.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3. 竣工验收合格证书以上为单位工程验收制度范本,供参考使用。
具体情况可根据项目需要进行相应修改。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1. 引言工程竣工后,为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施工单位要对各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是施工单位将各项工程完成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建设方的重要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2. 验收程序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程序如下:1.提出申请:施工单位需要在工程完成之后,提出验收申请。
验收申请应至少提前5天提交建设方,并在申请表上指定验收时间和地点。
2.召开验收会:建设方在收到验收申请后,应及时组织验收会议,确定检查任务、验收标准、验收范围、验收人员及其职责,以及验收日期、地点等事项。
3.现场检查验收:验收人员应在工程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工程质量和是否达到要求。
验收人员应按照检查程序,对每项工程验收进行逐一检查,对不合格或仍需改进的项目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确定验收结果:验收人员经过仔细检查和讨论,如发现全部符合要求的,则对该项工程作出合格的结论,反之则提出整改要求。
5.整改:施工单位在接到整改通知后,应按照验收人员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工作,并报建设方审核验收。
3. 验收要求分部分项工程验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3.1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是建筑工程验收的基本依据,工程验收时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图纸及有关规范等文件的要求进行。
具体验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质量标准要求:包括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卫生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
2.规范要求:应按各项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如GB 50010-2010《建筑工程设计规范》、GB 50015-2019《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3.工程图纸和设计文件:建筑工程图纸和设计文件同时也是建筑工程验收的依据之一。
3.2 验收程序验收程序是工程验收的重要流程,验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前的准备:包括验收前的资料准备、验收申请和验收人员的派遣等。
2.线路、设备的检查:对于线路、设备进行专业检查,确认工程质量是否达标。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竣工验收的流程如下:
1. 单项工程验收:
* 完成单项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 施工单位在完成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后,自检合格,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 监理单位收到报告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则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 验收合格后,签署工程验收报告,并报送建设单位。
2. 单位工程验收:
* 完成单位工程的合同约定内容。
*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 监理单位收到报告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则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 验收合格后,签署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并报送建设单位。
3. 分部工程验收:
* 完成分部工程的合同约定内容。
*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提交分部工程验收申请报告。
* 监理单位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
约定,则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 验收合格后,签署分部工程验收报告,并报送建设单位。
4. 分项工程验收:
* 完成分项工程的合同约定内容。
*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提交分项工程验收申请报告。
* 监理单位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则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 验收合格后,签署分项工程验收报告,并报送建设单位。
以上是竣工验收的基本流程,具体流程可能因项目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程序
3分部工程验收
3.0.1分部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单位)主持。
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
运行管理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参加。
质量监督机构宜派代表列席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会议。
3.0.2大型工程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其他工程的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执业资格。
参加分部工程验收的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2 名。
3.0.3分部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其格式见附录D。
项目法人应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验收。
3.0.4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
2已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或有监理机构批准的处理意见;
3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3.0.5分部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检查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或合同约定标准的要求;
2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3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3.0.6分部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听取施工单位工程建设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情况的汇报;
2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3检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及相关档案资料;
4讨论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3.0.7项目法人应在分部工程验收通过之日后10 个工作日内,将验收质量结论(其格式见附录E)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分部工程的验收质量结论应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3.0.8质量监督机构应在收到验收质量结论之日后20 个工作日内,将核备(定)意见书面反馈项目法人。
3.0.9当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质量结论有异议时,项目法人应组织参加验收单位进一步研究,并将研究意见报质量监督机构。
当双方对质量结论仍然有分歧意见时,应报上一级质量监督机构协调解决。
3.0.10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应有书面记录并有相关责任单位代表签字,书面记录应随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一并归档。
3.0.11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F。
正本数量可按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各一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
自验收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法人发送有关单位,并报送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
4单位工程验收
4.0.1单位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主持。
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
必要时,可邀请上述单位以外的专家参加。
4.0.2单位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3 名。
4.0.3单位工程完工并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出验收申请报告,其格式见附录D。
项目法人应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0 个工作
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验收。
4.0.4项目法人组织单位工程验收时,应提前10 个工作日通知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
主要建筑物单位工程验收应通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
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可视情决定是否列席验收会议,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应派员列席验收会议。
4.0.5单位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有分部工程已完建并验收合格;
2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已处理完毕并通过验收,未处理的遗留问题不影响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并有处理意见;
3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4.0.6单位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
2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3检查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及相关记录;
4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4.0.7单位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听取工程参建单位工程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
2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3检查分部工程验收有关文件及相关档案资料;
4讨论并通过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
4.0.8需要提前投入使用的单位工程应进行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也可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主持。
4.0.9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除满足4.0.5 的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工程投入使用后,不影响其他工程正常施工,且其他工程施工不影响该单位工程安全运行;
2已经初步具备运行管理条件,需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的,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已签定提前使用协议书。
4.0.10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除完成4.0.6 的工作内容外,还应对工程是否具备安全运行条件进行检查。
4.0.11项目法人应在单位工程验收通过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将验收质量结论(其格式见附录E)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4.0.12质量监督机构应在收到验收质量结论之日起20 个工作日内,将核定意见反馈项目法人。
4.0.13当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质量结论有异议时,按本规程3.0.9 的规定执行。
4.0.14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G。
正本数量可按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各一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
自验收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法人发送有关单位并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