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基于CXA1238电调谐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合集下载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制作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制作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制作电子制作实习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班级:]日期:2012.6.26电子制作实习--收音机制作一、收音机工作原理1、概述收音机是接收无线电广播发送的信号,并将其还原成声音的机器,根据无线电广播的种类不同,即条幅广播(AM)和调频广播(FM)。

接收信号的收音机的种类亦不同,即调频收音机和调幅收音机。

有的接收机既能接收调幅广播,又能接收调频广播,称为调幅调频收音机。

2.调幅收音机的构成收音机的基本功能就是把空中的无线电波转变成高频信号,这一切是由接收天线来实现。

然后解锁,即把调制的髙频载波上的音频上卸下来,亦常称检波, 实现这一功能的电路叫检波器。

最后,用检波出来的音频信号来推动扬声器或耳机,即可把声音恢复。

收音机的分类方法众多,依其电路程式可分为直接检波式,高放式和超外差式。

直接检波式和高放式收音机因其灵敏度低,音质差,基本不再生产和使用,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

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

(2)工作原理①输入回路。

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首先进入输入调谐回路。

输入回路的任务是:通过天线收集电磁波,使之变为高频电流;选择信号。

在众多的信号中,只有载波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相同的信号才能进入收音机。

②变频和本机振荡级。

从输入回路送来的调幅信号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信号一起送到变频级,经过变频级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一新的频率恰好是输入信号频率和本振信号频率的差值,称为差频。

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是1000kHz ,那么它们的差频就是1000 kHz -535 kHz = 465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2070kHzo也就是说,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本机振荡的频率始终要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465kHzo这个在变频过程中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

调频收音机设计

调频收音机设计

1数字式调频收音机设计数字式调频收音机设计数字式调频收音机设计数字式调频收音机设计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数字锁相频率合成技术构成收音机的电调谐部分,完成收音机的调台、选台、搜索与存储等功能。

本文着重介绍了SONY公司生产的收音机集成芯片CXA1019S构成的FM调频电路、频率合成器芯片BU2614构成的锁相环电路和MCS-51系列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键盘、显示和存储电路。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调频本振频率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单片机 The Design of Digital Frequency Modulation TunerLiu FuHua(Class 9703, Automation Department)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my design, I utilized the digital frequencysynthesizing technology to form the electric parts of the frequencymodulation tuner. This tuner owns the functions of tuning and selecting channels, searching, storing and so on. In my paper, I emphasized on theFM frequency tuning circuit that consists of the ICs CXA1019S fromSony corp., the phase locking loop circuit formed by BU2614 PLLfrequency synthesizer, MCS51 monolithic processor and the other circuitsof keyboards, screen and storage.Keyword:Frequency tuning, oscillating frequency by itself, phase locking loop, frequency synthesizer, monolithic processor.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引引引引言言言言收音机的发展经历了从分立元件到集成化的过程,但作为收音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谐电路和本振电路一直采用了传统的电容、电感手动调台方式。

调频收音机毕业论文

调频收音机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调频收音机设计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市场。

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从普通的调幅收音机到高级调频收音机,调频收音机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本课题主要研究调频收音机的设计全过程,各部分电路的组成、作用、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

设计方法主要采用了两块集成电路TA7335P和FS2204,使电路设计变的简单。

主要的设计思路是:由天线、输入回路、高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本机振荡电路、中频放大电路、鉴频电路、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扬声器组成。

本课题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符合。

本电路缺点的是音质噪声大,电路还有一点失真等等,还需改进。

关键词调频收音机发展、调频收音机、调频收音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M radios are widely used, especially consumer accounts for a sizeable market. Separation of components from the radio component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omponents from the radio, FM radio technology has reached a very mature stage. From the ordinary AM radios to senior FM radios, FM radio to a higher 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high sound quality has been widely welcomed.The main research topics FM radio entire process of design, the circuit of the composition, function, performance and principle. Design methods used two ICTA7335P and FS2204, the circuit design of a simple change. The main design ideas : from antenna input circuit, high-frequency amplifier, mixer circuit, the machine oscillation circuit, IF amplifier, Kam-frequency circuit, low-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loudspeakers component.Design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with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ircuit noise is the sound quality, there is little distortion circuit, and so on, need to improve.Keywords FM radio, FM radio, FM radio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Ⅱ)1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课题概论 (1)2调频收音机设计 (2)2.1调频广播与单声道调频收音机的基本组成 (2)2.1.1调频波的特点 (2)2.1.2调频广播的优点 (3)2.1.3 单声道调频收音机基本组成及信号流程 (4)2.2调频头电路 (4)2.2.1 调频头电路的组成、作用与要求 (5)2.2.2 输入回路 (7)2.3高频放大电路 (7)2.3.1晶体管共基极高放电路 (8)2.3.2场效应管共源极高放电路 (9)2.4变频电路 (11)2.5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FC) (12)2.6调频头电路实例分析 (13)2.7中频放大电路 (13)2.7.1作用与性能要求 (13)2.7.2电路分析 (14)2.7.3调谐回路的种类 (16)2.7.4典型实例分析 (17)2.8 鉴频电路与去加重电路 (17)2.8.1鉴频电路 (17)2.8.2鉴频的基本方法 (18)2.8.3电路分析 (20)2.9低频放大电路 (20)2.9.1作用、构成、性能要求 (21)2.9.2电路分析 (23)2.9.3典型实例分析 (24)2.10整机电路分析 (24)2.10.1集成电路调频/调幅收音机设计 (25)3结论 (26)参考文献 (27)附录A:调频头实例电路图 (28)附录B:中频放大电路图 (29)附录C:集成电路调频/调幅收音机电路图 (30)致谢 (31)电路专科毕业设计(论文)绪论绪论1.1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颖的调频收音机的不断出现,技术不断的提高,设计出来的收音机外型精致和小巧。

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报告

1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

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收音机的开展:播送方式从调幅(AM)播送时代开场,经历了调频(FM)播送、调频立体声(FMSTEREO)播送、数字音频播送(DAB)等阶段。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播送(DRM)。

民用播送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播送等阶段;播送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展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根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屡次变频式电路。

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播送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

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

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

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展放大检波。

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

智能调频接收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调频接收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三、研究方案
自动调频接收机与普通调频接受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甄别频率方式不同。普通调频接收机是利用输入回路接收调频信号,调节输入回路电容,以手动调谐的方式来实现调台目的,而智能调频接收机采用电调谐方式选择频率,省去了可变电容器。
本设计使用TDA7088集成芯片,其能够实现智能调频的操作。只要设置目标频率,接收机就会自动搜索所需要的频率,当它搜索到一个固定频率后,会准确地调谐并停止下来。当调谐到频率最高端后,就需要按下复位按钮,让接收机本振频率回到最低端才能重新开始搜索。该设计的研究框图如下:
开题报告
题 目
智能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一、研究背景
如今的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而电子产品无论从制作上还是从销售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要制作一个应用性比较好的电子产品就离不开高频电路,大到超级计算机、小到袖珍计算器,很多电子设备都有高频电路。高频电路大部分应用于通信领域,信号的发射、传输、接收都离不开高频电路。调频接收机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广播电台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 但是它在很多方面依然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它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小集体范围内如学生宿舍、宾馆等场所,由于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技术成熟、可进行一对多的无线广播等诸多优点,所以将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诸多工业上对调频接收机的应用也越来越智能化,因此对智能调频接收机的研究设计非常有意义。
图1 系统框图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
经过查阅资料及对课题设计要求认真分析,完成实物,预期能够完成以下功能:
1.实现多频段自动调频效果;
2.可以显示目标频率;
3.自动保存设置的目标数据;
4.可以设置有效接收频段。

调频对讲收音机设计报告

调频对讲收音机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姓名:学号: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对讲机电路分析:对讲机组成模块模块,发射部分(调频对讲机)、接收部分(调频收音机)、调制信号及调制电路、信令处理。

下面介绍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1)调频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功能就是把空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高频信号,这一切是有接收天线来实现。

然后解调,即把调制在高频载波上的音频信号卸下来,常称作鉴频 (FM) 或检波(AM)。

实现这一功能的电路叫鉴频器或叫频率解调器或叫频率检波器。

最后鉴频出来的音频信号经放大来推动扬声器或耳机,既把声音恢复。

图1 超外差式收音机结构框图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从天线输入的信号经过收发转换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进行射频放大,在经过带通滤波器,进入一混频,将来自射频的放大信号与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第一本振信号在第一混频器处混频并生成第一中频信号。

第一中频信号通过晶体滤波器进一步消除邻道的杂波信号。

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进入中频处理芯片,与第二本振信号再次混频生成第二中频信号,第二中频信号通过一个陶瓷滤波器滤除无用杂散信号后,被放大和鉴频,产生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通过放大、带通滤波器、去加重等电路,进入音量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扬声器,得到人们所需的信息。

(2)调频对讲机发射机由音频(话筒)放大器,调频调制器,高频载波振荡器,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天线匹配回路,发射天线组成。

音频放大器,将话简送来的声音电信号进行放大,以达到一定的幅度,去控制频率调制器,实现频率调制。

调频调制器中的变容管,其电容量会随着其变容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改变。

当变容管两端的电压变化是由音频信号控制时,其变容管的容量也将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发生改变。

调制器中的变容管是高频载波振荡器组成中的一部分,其电容量发生改变时,高频载波的频率也作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频率调制(载波调频)。

图2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毕业论文数码收音机的设计开题报告【范本模板】

毕业论文数码收音机的设计开题报告【范本模板】

数码收音机的设计课题来源:在电视广播没有问世之前,听广播大概是多数中国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

除了能够听到新闻、天气预报等日常生活信息外,它还是人们娱乐和学习的工具,年轻人可通过它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和歌曲。

戏迷们可听到名角的精彩戏曲唱段,学生们则可用它收听外教纯正的外语教学课程。

记得有一段时间,一到单田芳的评书广播时间,路上的行人都会停下来听,所以,广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现在虽然有了电视,电视广播依然在很多地方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线电音频广播系统,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目前主要有两种系统,即AM调幅制和FM调频制。

FM调频广播系统以其良好的音质和接收效果,同时兼容立体声方式,因而在公众无线电广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多数国家的FM调频广播频段在88~108MHz的超高频波段,由于其工作频率较高,所以相应接收设备的有关器件的物理尺寸也小,容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世界上许多半导体公司都推出了单芯片的FM收音集成电路,例如PHILIPS公司的TEA7088和TEA576x系列,Silicon Laboratories 公司的Si470xFM调谐器系列,日本三洋公司的LV24000/02等,在这些芯片外部只须增加很少的几个器件,甚至只增加一只滤波电容就可做成一个完整的FM收音调谐器。

目前最小的FM调频收音模块的体积仅有9mm*9mm*2mm,因此,现在许多数码电子产品如手机,MP3等内部都带有FM调频收音功能.我的毕设题目选用PHILIPS公司的TEA5767HN芯片设计数码收音机.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朝着微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002 年,PHILIPS 公司推出的FM收音机集成电路TEA5767HN, 封装形式为HVQFN40,外形尺寸只有6×6×0。

85mm 大小。

它可以实现手动、自动搜台和存台, 带有I2C 和3-Wire 两个总线接口, 最小供电电压为2.5V,外围只需要少量元器件即可实现FM收音机功能, 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频率稳定性好、高灵敏度、高保真等特点。

调频收音机

调频收音机

调频收音机摘要:本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是以SONY公司FM/ AM 收音机集成芯片CXA1238为核心,完成混频、中放,鉴频,功放等功能; 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技术,实现回路的调谐与高度稳定的本振;采用RAM 实现电台存储;通过DC - DC 直流变换器实现全电路3V 供电;通过D/ A 输出控制电压, 键盘显示电路,从而实现多种程控搜索、电台存储,载波显示,时钟的控制及显示;利用片内电子音量控制功能,使输出音量得到了提升;为提高灵敏度,抑制噪声,增加了调频静噪调谐电路,使该收音机的收音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关键词:调频收音机;设计;控制一、方案设计和论证总体思路:收音电路以超大规模AM/FM立体声收音集成芯片为主体,本振频率可变,实现超外差式接收。

本振可变采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由变容二极管和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实现振荡频率的电压控制;加入由频率合成芯片、高速分频器、运算放大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组成的数字锁相环路,使输出频率稳定度达到与参考晶振同等水平;后级通过滤波及功率放大,使语音信号更清晰。

(一)接收芯片的选择方案一:采用CXA1019作为接收机电路的核心IC。

CXA1019是日本索尼公司研制的单片大规模接收机电路,它包含了AM/FM收音机从天线输入、高频放大、混频、本振到中频放大、检波直至低频(音频)功率放大的所有功能。

除此之外,还具有调谐指示,电子音量控制等一些辅助功能。

方案二:采用CXA1238作为接收机电路的核心IC。

CXA1238是索尼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正式推出的集调幅、调频、锁相环、立体声解码等电路为一体的AM/FM立体声收音集成电路。

它的电源电压适应范围宽:2~10V范围内电路均能正常工作,且具有立体声和调谐指示LED驱动电路以及FM静噪功能等。

论证:上述两种方案实现的功能基本相同,但CXA1238内部带解调电路,可以对语音及数据调制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具有耗电小、调整简单等优点;且它的宽电压适应范围和立体声指示及静噪功能也是CXA1019所力所不能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基于CXA1238电调谐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一:调频(FM)收音机的原理
收音机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

由于广播事业发展,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

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象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

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

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

上面所讲的是最简单收音机称为直接检波机,但从接收天线得到的高频天线电信号一般非常微弱,直接把它送到检波器不太合适,最好在选择电路和检波器之间插入一个高频放大器,把高频信号放大。

即使已经增加高频放大器,检波输出的功率通常也只有几毫瓦,用耳机听还可以,但要用扬声器就嫌太小,因此在检波输出后增加音频放大器来推动扬声器。

高放式收音机比直接检波式收音机灵敏度高、功率大,但是选择性还较差,调谐也比较复杂。

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放大几百甚至几万倍,一般要有几级的高频放大,每一级电路都有一个谐振回路,当被接收的频率改变时,谐振电路都要重新调整,而且每次调整后的选择性和通带很难保证完全一样,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在的收音机几乎都采用超外差式电路。

超外差的特点是:被选择的高频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较低的固定不变的中频(465KHz),再利用中频放大器放大,满足检波的要求,然后才进行检波。

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为了产生变频作用,还要有一个外加的正弦信号,这个信号通常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习惯叫本地振荡。

在收音机本振频率和被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差一个中频,因此在混频器之前的选择电路,和本振采用统一调谐线,如用同轴的双联电容器(PVC)进行调谐,使之差保持固定的中频数值。

由于中频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得较大,工作也比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
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

收音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已经成为了大家中收听电台美好节目的必备工具。

不管是大人还是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收音机的使用者。

收音机的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传播的原理及应用,无线电波的大力发展,促进了收音机的不断变换。

本人研究的课题为CAX1238调频收音机的设计,应用到了收音机中常见的一种集成电路板。

CXA1238是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调幅、调频、立体声解码单片收音集成电路,在各种音响收音系统中应用相当广泛。

它主要的功能:调幅变频、调幅中放、检波、本振;调频高放、调频变频、调频中放、鉴频和立体声解码电路;辅助电路有调谐指示、立体声指示、静噪调谐等。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主要运用CXA8芯片,设计制作能够利用按键上与下,改变接收的频率。

接收的频率范围在88—108MHZ,步进50MHZ。

使用单片机,锁相环芯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弄清收音机的主要结构与主要应用,及它接收电波的原理等。

主要问题:收音机的原理,收音机的构造,CXA1238芯片的原理,还有就是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的原理。

CXA1238芯片的基础知识:
CXA1238是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调幅、调频、立体声解码单片机收音集成电路,在各种音响收音系统中应用相当广泛,如家用音响、汽车用音响等。

CXA1238功能特点:
CXA1238集成电路内含:调幅变频、调幅中放、检波、本振;调频高放、调频变频、鉴频和立体声解码电路;辅助电路有调谐指示、立体声指示、静噪调谐等功能。

CXA1238集成电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耗电小,当电源电压为6V时,调幅静态电流为8.5mA左右;调频静态电流为
11mA;
2、电源电压使用范围宽,在2-10V范围内电路基本都能正常工作;
3、电路中具有调谐LED驱动,立体声指示LED驱动以及FM静噪功能;
4、电路安装方便,调整简单,整机只需要调整一个调幅中周和立体声压控振荡(VCO)
的频率微调电阻;
在使用CXA1238芯片时,不考虑AM,仅用FM。

采用集成芯片可以使整个系统灵
巧、精致、可靠性好、灵敏度高、功耗小。

但在芯片前加入高放级和本振部分时,对整机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调谐方式的选择,决定了整机的性能。

芯片BU2614的基本介绍:
BU2614具有自动调频、程控搜索、电台载频显示等功能,该芯片功能强大。

BU2614
为16管脚芯片。

管脚Xout(输出)与Xin(输入)为外接晶振管脚,一般接75KHz晶体,主要产生标准频率和时钟信号;CE、CLK和DA端为使能、时针和数据输入端。

PD1为相位比较输出,BU2614内部主要有相位比较器PD、可编程分频器、参考分频器、高稳定晶体振荡器及内部控制器组成。

与MCS-51系列单片机及相应的外围电路配合可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

通过BU2614的串行口与单片机通信来改变分频比,用BU2614内部的分频器和鉴频鉴相器,与CXA1238的本振VCO构成数控锁相环,通过改变分频比改变接收的频点。

整个基于CXA1238和BU2614的基本功能,以及相应的外围电路,最后实现电路的整个功能,实现FM调频收音机的功能。

BU2614内部结构,内部主要有相位比较器PD、可编程分频器、参考分频器、高稳定晶体振荡器及内部控制器组成。

当单片机对BU2614送入一组数据,
BU2614把接收到的数据与接收的信号频率进行比较后输出一个电压值VD,该电压值通过外部环路低通滤波后加在VCO上,通过VD的不断调整使VCO振荡频率锁定在与单片机送入数据相对应的频率上,实现频率锁定。

在内部结构中,移位锁存器作用是把单片机送来的32位串行数据送入锁存器后进行串并转换,其中16位控制可编程分频器,3位控制参考分频器,其余为内部控制字。

可编程分频器按照16位数据的控制要求,把focs振荡频率信号经过参考分频之后的频率信号fd与fr在PD中进行比较,当fd不等于fr时由PD输出电压VD控制VCO,使focs稳定在确定频率上。

参考分频器通过状态字中R 0、R1、R2三位数据把高稳定度振荡器产生的75kHz标准频率进行分频。

可输出7个固定频率fr。

PD把fr 和fd进行鉴相比较,PD的输出为高电平,低电平及高阻三态输出,通过外部LF实现锁相。

BU 2614PLL 频率合成器可工作在 FM 波段,具有较低的功耗与辐射噪声, 内置一个高灵敏度的RF 放大器, 并支持 IF (中频)计数功能, 主要技术指标为: (1)内置高速预分频器能预分频130 MHz 的VCO 振荡信号;(2)低耗散电流(工作电流: 4mA ,PLL OFF: 100L A );(3)三个输出端口(漏极开路);( 4)具有低辐射噪声的75kHz 参考振荡器; (5) IF(中频) 测量与失锁检测;(6) 串行数据输入(CE,CK,DA )。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主要措施
1.总体方案的选择、确立;
2.电路原理图设计;
3.PCB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4.电路的焊接与调试;
5.作品的完善,论文的撰写;
通过对高频电子的熟悉,先了解锁相环的概念及它的主要内容。

其次,对单片机(C51)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

而在,运用制作软件对PCB进行初步定型。

四:参考文献
[1]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3-132
[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2-133
[3]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8-65
[4] 马忠梅. 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72-97
[5] 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86-98
[6] 铭克熙.自制数显PLL锁相环调频立体收音机[N].电子报,2006-2.第6期:123-211
[7] 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79-86.
[8] 张厥胜.郑继禹.万心平.锁相原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12-231.
[9] Roland E.Best.锁相环设计、仿真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21-341.
[10] 关德新.单片机外围器件实用手册电源器件分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36-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