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急救演练总结

合集下载

2023年医院应急演练工作总结(15篇)

2023年医院应急演练工作总结(15篇)

医院应急演练工作总结(15篇)医院应急演练工作总结1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县卫计局和有关文件要求,我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救治的应急准备。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院领导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卫生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医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成立了由2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医疗救治队伍,为每个队员建立了人员档案,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完善预案,制定管理制度。

针对我院工作实际,为应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编制了各专项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协调,确保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置。

同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责任问责制度、卫生应急处置管理制度、应急风险隐患排查监测制度、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应急管理信息员制度、应急管理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等应急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三、监测预警,提供科学决策。

为尽早发现和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早采取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医院建立健全并完善了现有监测系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明确报告责任和义务,对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工作,以利于尽早发现和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同时与县卫生局、110急救系统、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于通报的异常情况,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医疗救护。

四、培训演练,锻炼应急队伍。

医院注重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训练,积极组织开展了卫生应急演练活动,提高了队伍综合素质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

20xx 年我院主要开展并参与了如下应急演练科目:1、参加6月x日华龙集团组织的医疗急救演练。

卫生院急救演练总结

卫生院急救演练总结

卫生院急救演练总结引言概述:卫生院急救演练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旨在提高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卫生院急救演练的总结。

正文内容:1. 演练准备1.1 人员组织:急救演练需要组织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相关人员参与。

每个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配应明确,确保协同配合。

1.2 设备准备:急救演练需要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急救车等。

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操作流程应熟悉,以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1.3 演练场地: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演练,保证场地的安全性和逼真度。

同时,应提前进行场地布置,搭建急救模拟环境。

2. 演练过程2.1 情景设置:根据实际急救情况,设置逼真的演练场景,如心脏骤停、意外伤害等。

情景的设置要与参与人员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以提高演练的实用性。

2.2 急救流程:根据急救指南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急救流程演练。

包括急救前准备、现场评估、急救措施、转运等环节。

演练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3 应急反应:演练过程中,应模拟真实的应急反应,包括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急救技能的熟练度以及决策能力等。

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提高应急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演练效果3.1 技能提升:通过急救演练,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气道管理等。

演练后,可以进行技能评估,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培训。

3.2 团队协作:急救演练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通过演练可以锻炼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默契度。

同时,也可以发现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3.3 应急反应能力:急救演练是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反应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模拟真实情况,演练人员可以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总结:卫生院急救演练是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的重要活动。

通过准备工作的组织、演练过程的设置和演练效果的评估,可以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

患者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演练小结

患者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演练小结

一、前言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迅速导致死亡的心脏性或非心脏性原因的疾病。

患者发生猝死,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来说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猝死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我院于近日组织了一次患者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演练。

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猝死的认识,增强急救意识。

2. 熟悉和掌握猝死的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操作技能。

3. 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

4. 发现和纠正急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急救质量。

三、演练时间、地点及人员1. 演练时间:2021年x月x日2. 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3. 参加人员:急诊科医护人员、心内科医护人员、护士长、护士、医助等四、演练内容1. 患者发生猝死的基本情况介绍2. 急救流程及操作步骤3. 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演练模拟场景及实际操作五、演练过程1. 患者发生猝死的基本情况介绍演练开始,急诊科医护人员接到患者发生猝死的报告,立即通知心内科医护人员。

心内科医护人员迅速赶到急诊科,了解患者病情,并开始进行急救。

2. 急救流程及操作步骤(1)患者发生猝死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医护人员迅速到位。

(2)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3)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

(4)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5)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6)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慰患者家属。

3. 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医护人员要迅速、准确地进行急救操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3)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医护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

(4)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避免家属情绪失控。

4. 演练模拟场景及实际操作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实际操作。

在模拟场景中,患者发生猝死后,医护人员迅速进行心肺复苏、除颤等急救措施,最终使患者恢复意识。

急救演练总结、问题、改进措施

急救演练总结、问题、改进措施

急救演练总结、问题、改进措施2016年XXX急救演练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急诊急救意识和水平、增强整体应急能力,规范救治流程,检验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查找急救体系中的不足及缺陷。

8月7日下午,在医务科组织下,我院进行了“车祸患者”及“心跳骤停患者”处置的演练。

医务科、XXX、院办、护理部、外科、内科、援藏专家等参加指导了此次演练。

针对本次演练做出如下总结:一、演练的基本情况及特点针对这次演练医务科进行了周密筹划,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组织有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领导重视,反应快捷,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现场急救处理装备齐全,通讯畅通;在医院总指挥统一指挥领导下,工作程序清晰,人力调配合理;现场对病的处理方法、措施得当。

二、演练的实施一)车祸患者的处置8月7日17:01分,XXX接到电话,得知地区距日土县5公里处,一名20多岁男性车祸害者,右上肢疼痛、腰部不能动。

120立即告诉急救车,于17:03出发,17:07抵达事故现场,医护疾速评估现场情况后进行急救,查体后发现右肱骨骨折、腰椎也可能损伤,处理伤口、包扎固定患肢及腰部后,于17:15上担架,记实患者生命体征,于17:18急救车返回,17:22抵达医院门诊等待搜检。

17:24请外科会诊,17:28外科医师到达,交接终了后,17:30外科接诊医师查体后开具化验搜检,结果回报后,17:40患者收住外科病房处置。

外科大夫疾速对患者进行了救治。

考查了外科大夫对骨折诊疗流程的掌握。

二)心跳骤停患者的处理17:19分XXX接到电话,得知地区往日土县5公里处,一名30多岁男性患者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呼之不应。

120询问基本情况后。

17:21急救车出发,17:26急救车达到现场,给予患者测生命体征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五轮心肺复苏术后于17:30患者心跳、自主呼吸恢复,记录生命体征,抬上急救车,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患者突发晕厥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患者突发晕厥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患者突发晕厥应急预案演练总结患者突发晕厥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需要医疗机构迅速响应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此类突发状况的能力,我院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以下是对最近一次患者突发晕厥应急预案演练的总结:一、演练目的此次演练旨在检验我院急诊团队对患者突发晕厥的应急处置能力,包括急救流程的熟练程度、医护人员的协作配合以及应急设备的准备情况。

通过演练,我们期望能够发现并改进现有流程中的不足,确保在真实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急救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演练设计本次演练模拟了在门诊候诊区一名患者突发晕厥的情景。

演练内容包括:1.现场识别和初步评估;2.紧急呼救和医疗资源调配;3.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4.静脉通路建立和药物治疗;5.转运和后续治疗。

三、演练实施演练于2023年6月15日在急诊科进行,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总指挥,参与人员包括急诊医生、护士、保安人员和模拟患者。

演练开始前,所有参与者进行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培训,确保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在演练过程中,模拟患者突然倒地,周围工作人员立即实施初步评估,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立即启动紧急呼救程序,通知急诊科和医疗调度中心。

急诊团队迅速赶到现场,医生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护士准备AED,保安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在演练中,我们模拟了AED除颤、静脉通路建立和药物治疗的过程。

最后,患者被稳定并转运至急诊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1.急救反应时间;2.急救措施的正确性和熟练度;3.团队协作和沟通;4.应急设备的可用性和操作性;5.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评估,我们发现团队在急救反应速度和急救措施的正确性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团队协作和应急设备的使用熟练度上存在提升空间。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增加团队合练次数和加强应急设备的使用培训。

医院应急预案演练小结

医院应急预案演练小结

一、前言为了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正常进行,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我院于近期组织开展了应急预案演练。

本次演练涵盖了多种突发事件,包括婴儿呛奶误吸、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疑阳性等。

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二、演练内容1. 婴儿呛奶误吸应急预案演练本次演练模拟了一名新生儿在喂奶过程中发生呛奶误吸的紧急情况。

责任护士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停止喂奶、采取俯卧位、按压背部、翻转食中指垂直按压胸骨下1/3处、呼叫同事等。

同时,其他医护人员迅速到位,配合进行吸痰、清理口腔及鼻腔内的痰液及呕吐物、重新连接心电导联线及血氧探头、给予患儿鼻导管吸氧等。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婴儿呛奶误吸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演练本次演练模拟了一名患者在病房内突发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

医务人员迅速判断患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电除颤等急救措施。

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最终使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呼吸。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水平。

3.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疑阳性应急预案演练本次演练模拟了一名患者在过渡病房接受核酸检测后出现可疑阳性结果的紧急情况。

医护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隔离、做好二级防护、报告上级部门等。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疑阳性病例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演练效果1. 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演练,医护人员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流程和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

2. 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这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演练,医院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4. 增强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急诊院前急救年度总结(3篇)

急诊院前急救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急诊院前急救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以提高急救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2023年度急诊院前急救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亮点1.急救体系建设本年度,我院进一步完善了急诊院前急救体系,提高了急救响应速度。

通过优化急救站点布局、加强急救人员培训、提高急救设备配备等手段,实现了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

2.急救能力提升(1)强化急救人员培训:本年度,我院组织开展了多次急救技能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

(2)开展急救演练:通过开展多场急救演练,检验了急救队伍的实战能力,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优化服务流程(1)缩短救治时间:通过优化急救流程,缩短患者从呼救到救治的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2)提高患者满意度:针对患者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4.加强疫情防控(1)落实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2)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三、工作不足1.急救站点分布不均:部分区域急救站点数量不足,导致急救响应时间较长。

2.急救设备配备不足:部分急救站点设备老旧,影响急救效果。

3.急救人员数量不足:部分区域急救人员紧缺,导致急救任务繁重。

四、改进措施1.优化急救站点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急救站点布局,提高急救响应速度。

2.加大设备投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更新、补充急救设备,提高急救效果。

3.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急救人员招聘力度,提高急救队伍整体素质。

4.开展多渠道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总之,2023年度急诊院前急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急救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第2篇2022年,我国急诊院前急救工作在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医院急诊急救演练总结

医院急诊急救演练总结

医院急诊急救演练总结医院急诊急救演练总结保山市中医医院应急救治演练总结一、实战演练的目的及意义强化急诊急救意识,规范救治流程,检验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提高急诊急救能力,查找急救体系中的不足及缺陷,进而达到锻炼认伍、提高整体急救水平之目的。

主要考察医院急诊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院内急诊的救治能力。

二、演练步骤演练时间:20xx年7月16日科目: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急救院部设专家考核组及主任、护士长观摩团,对整场演练进行全程测评。

职责分工:1、护士长观摩团负责全程跟踪此次演练过程,从护理角度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专家组考核出诊时间(10-15分钟)、野外徒手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现场救治流程、交接班情况、病史采集及应急处置、电除颤术、心梗的治疗原则及鉴别诊断、心电图识别等。

演练分三部分:院外急救、院内抢救、评估总结,总用时80分钟。

三、演练结果反馈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与推演,急救系统的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方案,全员参与,视集体荣誉为最高使命,体现了贯彻院部决策的执行力度及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其中主任护士长的精心准备、以身试教,为此次演练的圆满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以前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医生都可以在急诊科独立值班,如今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专科医生固定到急诊科以后,需要学习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逐渐达到一专多能、业务熟练的程度。

每年一次的急救实战演练,就是从制度上完善急救体系建设,进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现将此次演练的总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1、现场护士操作忙乱、神情紧张(静脉穿刺不娴熟、动作慌乱)。

2、医生行心肺复苏术时,没有盖纱布即行口对口吹气。

3、心跳骤停判断标准中遗漏“意识丧失”及“紫绀”两项。

4、护理操作中输液瓶过低、输液滴数、氧流量没有描述。

5、实行电除颤时一次性除颤后即关闭电源开关。

(二)值得肯定之处:1、为各科的临床技能操作尤其是急救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第二人民医院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治演练总结
一、实战演练的目的及意义
强化急诊急救意识,规范救治流程,检验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提高急诊急救能力,查找急救体系中的不足及缺陷,进而达到锻炼认伍、提高整体急救水平之目的。

二、演练步骤
演练时间:
2013年08月16日
科目:10余人食物中毒
院部设专家考核组及主任、护士长观摩团,对整场演练进行全程测评。

职责分工:
1、护士长观摩团负责全程跟踪此次演练过程,从护理角度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专家组考核出诊时间(≤5分钟)、院外徒手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现场救治流程、交接班情况、病史采集及应急处置、电除颤术、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及鉴别诊断、心电图识别等。

演练分三部分:
院外急救、院内抢救、评估总结,总用时60分钟。

三、演练结果反馈
急救科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方案,全员参与,视集体荣誉为最高使命,体现了贯彻院部决策的执行力度及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其中主任护士长的精心准备、以身试教,为此次演练的圆满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以前很多
人认为,只要是医生都可以在急诊科独立值班,如今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专科医生固定到急诊科以后,需要学习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逐渐达到一专多能、业务熟练的程度。

每年一次的急救实战演练,就是从制度上完善急救体系建设,进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现将此次演练的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1、现场护士操作忙乱、神情紧张(静脉穿刺不娴熟、动作慌乱)。

2、医生行心肺复苏术时,没有盖纱布即行口对口吹气。

3、心跳骤停判断标准中遗漏“意识丧失”及“紫绀”两项。

4、护理操作中输液瓶过低、输液滴数、氧流量没有描述。

5、医生实行电除颤时手法错误;一次性除颤后即关闭电源开关。

(二)值得肯定之处:
1、为各科的临床技能操作尤其是急救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达到了锻炼队伍、整合资源、提高水平的目的(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是提高急诊救治能力的必备条件)。

3、业务流程中突出了几大亮点:
院办公室反应快速;有针对性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班;抢救过程中口述医嘱得到重复,急诊科医生沉着应对。

护理部2013-08-20
xx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2年7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